南朝诗两首

合集下载

《南朝》原文注释及赏析

《南朝》原文注释及赏析

《南朝》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南朝》①
[宋]石延年
南朝人物尽清贤②,不是风流即放言③。

三百年间却堪笑④,绝无人可定中原。

【注释】
①南朝: 指偏安于东南的宋、齐、梁、陈四代。

②清贤:清流贤士。

③风流:指优秀杰出的人物。

放言:洁身自好、不谈世务的言论。

④堪笑:可笑。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评论的是南朝的上层人物。

作者对当时士大夫不关心国事、崇尚清淡的风气深表不满。

六朝偏安江左,南北分裂,志在匡复者寥寥无几,却风行空谈,玄言务远,且世风浮靡,醉生梦死,此诗力斥其非,直言讽刺,字字千钧。

南朝的诗词

南朝的诗词

南朝的诗词
1. 《入朝曲》-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3. 《咏早梅》-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4. 《玉阶怨》-谢朓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5. 《王孙游》-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高一语文南朝诗两首

高一语文南朝诗两首

谢朓即将离开京城建康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写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栏 目 链 接
1.注音
qiú 虬 ______ . zuò 怍 ______ . kē 疴 ______ .
xià n 鬒______ zhěn kuī 窥 ______ 霰 ______ . . . ménɡ 甍______
栏 目 链 接
5.古今异义 池塘生青草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池,园池;塘,堤岸
今义:蓄水的坑,比较浅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精读 探究
(1)“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至“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这几句诗是怎样写景的?有何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3)杂英满芳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用作动词,满布
____ (4)泪下如流霰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流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栏 目 链 接
精读 探究 (4)比较《登池上楼》与《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说 说谢灵运与谢朓的山水诗风格有何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精读 探究 答案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将玄言与山水加以沟 通,寓理于情,带有一些“玄言”色彩;谢朓的山水诗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返回
[热评]
一名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宁可放弃宝贵
的复习时间,也要远赴千里之外,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白
血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读到这则新闻,顿觉心头洋
溢着一股浓浓暖意。在这场救人还是备考、利他还是利 己的两难境地中,张文驰以一个新时代青年的豁达与善 良、自信与阳光,毅然选择了前者,因此也赢得了社会 各界以及人们的一致赞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张文驰
力。“变”充分写出了春天来临,柳树上增加了很多
鸟声的情景,突出了由冬到春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诗 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
返回
3.《登池上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提示:表达了作者矛盾的情感。一方面,身为贵 族,才华出众却被投闲置散,他感到不满和无奈。另 一方面,又尽力让自己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排除 这种忧愁,从而达到“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的 境界。但是作者始终都不能真正超脱,真正沉醉于山 水忘却世事。
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的七、八月到第二年(文帝景
平元年)的七、八月在永嘉任太守的。这首诗应是写在 423年的初春。
返回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
所见所感。前部分抒发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
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 绪。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 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 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西队打起了对攻战,令巴西队险象环生。虽然他们一成
一败,但人们脸上的嘲笑已不见,取而代之的都是敬佩。 志向太远,不可怕;没有达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 志向,失去了奋斗的方向!
返回
返回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 太康)人,迁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晋名将谢玄之 孙,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他的主要成就在 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 流派。他的作品语言富艳精绝,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 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优质课件(共36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优质课件(共36张PPT)
南朝诗两首
南朝是我国文学创作的自觉时代
谢灵运
——谢公诗如初发芙蓉
• 南朝诗人,晋大将军谢 玄之孙,出生于世袭贵 族之家,袭封康乐公, 又称谢康乐、大谢。 • 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 山水诗的作家,与陶渊 明的田园诗相对应。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 太康)人,迁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晋名将谢玄之 孙,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他的主要成就在 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 流派。他的作品语言富艳精绝,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 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
1.文本审美 《登池上楼》 (1)情景交融。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抑 郁。 (2)比兴、用典手法的运用。用虬和鸿的进退来说明自己进退 失据。 (3)造语精工,大量运用对偶句。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春替换了残冬。
8

池塘(堤岸)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园子的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
9 祁祁伤(感伤)豳歌,萋萋感(感伤)楚吟。 (正常语序)伤祁祁豳歌,感萋萋楚吟
• “采藩祁祁”这首豳歌与“春Hale Waihona Puke 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 生无限的感伤。
10 索居(离群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日子长久) , 离群难处心(难以安心) 。 • 离群独居,时光难挨,内心也难以安定。 11 持操(保持节操)岂独古,无闷(没有烦闷)征 (验证、证明)在今。
望,此时寒冬已过,初春的太阳赶走了残 冬的冷风,暖意融融,诗人侧耳倾听那池 水的波声,举目远眺高峻的山峦,一幅生 动的春之美景映入了诗人的眼帘。

一个“生(生长)”,一个“变(变 化、增加)”,突出了由冬到春的巨大变 化,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生出了动感,同 时将诗人心中激起的惊奇、欣喜、新鲜之 感,准确、生动、传神地反映了出来。

19、南朝诗两首

19、南朝诗两首

登 池 上 谢

运楼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 景平元年(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 代晋后,建立南朝刘宋王朝(420)不久。 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 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
登池上楼
谢灵运
qiú
zuò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xùn
伤情
整体感知:本诗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
建康时晚登三山所见京邑的壮丽和大自 然 的美景,抒发了眷恋京城的情感。 全诗层次分明,写景如画,感情真挚, 开头四句描写春日暮景,色彩鲜艳,洗 练流丽,最后三句写离开京邑的忧伤。 因对京邑依恋,所以淹留不忍离开,因 怀念乡国,所以三山风景虽佳妙,自己 却已无心欣赏。
追求禄位而到了荒僻的海滨地区,卧 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
衾(qīn 大被子)枕昧(昏暗,不明)节候, 褰开( qiān 揭开、打开)暂窥临。
因卧病在床,不明季节的变化,拉开 窗帷,临窗眺望。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qū qīn 山 势险峻的样子) 。
侧耳倾听近处波涛彭湃,举目眺望 远处山势险峻。
初景革(清除)绪风(余风) ,新阳(指春) 改故阴(指冬) 。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 寒风,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
池塘(堤岸)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园子的
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
祁祁(qí)伤豳(bīn)歌,萋萋感楚吟。
“采藩祁祁”这首豳歌与“春草兮萋 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感伤。
精华鉴赏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鉴赏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 白练。
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对比:绮红练白,红白相衬, 对比鲜明。二是动静对比:霞动江静,动静相谐。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1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朝文学发展的背景和特点,理解南朝诗歌的艺术特点和韵律结构。

2.鉴赏两首南朝诗歌:《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意境、意义,掌握表达技巧。

3.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南朝文学有哪些了解。

2.文本阅读请学生阅读《登池上楼》和《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鉴赏其中的意境、意义和艺术特点,并分别做以下点评:(1)《登池上楼》预测:前两句预测未来,后两句描绘现状,又一次预示未来。

露渍湿鞋重,云开见太清。

相逢飘毳服,常与钓鱼声。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干戈不肯收,茅屋晚相思。

山色依依暮,江声悠悠迟。

3.学生解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受,并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小组讨论。

老师也可以针对每首诗歌,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4.教学互动通过学生对南朝文学的认知及对两首南朝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设计互动环节和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作。

5.文学创作要求学生模仿南朝诗歌的体裁、韵律和古韵,自己写出一首以“登楼”为主题的五律或七律诗,或是一首以“山水人情”为主题的五律或七律诗。

三、教学手段1. 讲授、互动问答、小组讨论、诗歌创作等多种教学形式;2. 采用多媒体投影仪或是课件,展示南朝文学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四、课后拓展学生可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的南朝文学资料,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和感悟,或将自己创作的诗歌投稿到校园文学刊物上。

五、总结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文学的珍贵瑰宝,其中南朝诗歌作品因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艺术魅力,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南朝诗歌的鉴赏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学习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南朝诗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学生可以领略到南朝文学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感受到古籍文化的深邃古怪、优美凝重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阅读能力、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课件粤教版必修1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课件粤教版必修1

[知识链接] 山水诗派:中国南朝宋代出现的诗歌流派。开创山水诗派 的大师是谢灵运。其实,在此之前的东晋晚期,士族寄情 山水,优游名胜,在他们的玄言诗中已出现了一些写景名 句,发挥老庄自然哲学来赞美江南山水,写下了大量的山 水诗作品。直至唐代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创作更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1.从全诗来看,《登池上楼》的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 活? 我的答案:__向__往__一__种__隐__逸__的__生__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诗人望见了哪些景色?用原诗 句作答。 我的答案:__白__日__丽__飞__甍__,__参__差__皆__可__见__。__余__霞__散__成__绮__,__澄___ _江__静__如__练__。__喧__鸟__覆__春__洲__,__杂__英__满__芳__甸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字音辨识
潜虬.(qiú)
岖嵚.(qīn)
流霰.(xiàn)
飞甍.(ménɡ)
鬒.(zhěn)
卧疴.(kē)
褰.开(qiān)
豳.歌(bīn)
2.通假字 徇禄反.穷海 __“__反__”__通__“__返__”__,__返__回_________
3.一词多义
(1)绪① ②初 扰景 百绪革.绪 于.风 眼前
[作者卡片]
姓名 生卒年 朝代 字号称
谓 籍贯
谢灵运 385~433 南朝 宋 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晋时 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 相关资 的山水诗。被公认为山水诗派的创始人。其作品
料 《山居赋》颇有名。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 三大家”。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南朝诗两首》

《南朝诗两首》
19、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谢灵运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陈郡阳夏
(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大士族宰相谢玄之 孙。18岁被袭封为“康乐公”,故世称“谢 康乐”,先后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 等职。他为人奢豪放纵,一向寄情山水,加 上高度的艺术修养,创作了大量的的山水诗, 真实的反应了山水中存在的美。他是中国诗 歌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有许多传诵的名句。
(6)“伤”,“感”,
应该是还没有解脱。刚 好是照应了前面的 “暂”,但思想里发生 了变化。
(7)
两个典故里都表达了作者
怀归 的思想。 《诗经。豳风。七月》“春 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 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 兮不归,春草兮萋萋”
表现手法
请简单说说此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
、理清诗歌的结构
第一部分:前八句,主要写对官场失意
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第二部分:自“衾枕”以下八句, 写登楼所见的满目春色。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先写由登楼观 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 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 伤。
阅读思考
1。阅读第一层,思考: (1)此层里,哪些诗句揭示了作者
解题: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 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是谢灵运 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池”是 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 “谢公池”。
领会文体背景:
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 平元年(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代 晋后,建立南朝刘宋王朝(420)不久。 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 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
阅读思考
(3)迅速找出此层中显示作者情感
变化的词句。 (4)此层主要写景,阅读写景的诗 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 从作者所写的景中,你看到作 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摆 脱了忧愁?

19《南朝诗两首》

19《南朝诗两首》

诗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两 首
这些句子有助于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春意盎然的美景虽能暂时舒展诗人的情怀,但难以遣尽
H
X J
诗人心中的郁闷。
以“乐景写哀情”。
19
佳句鉴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是神来之笔,作者紧扣新春景色的特点,由远及
南 朝 诗 两 首
初景革绪风,
H
X J
久病在床在衾被之间分 不清季节的变化,不如 揭开帷帘打开窗子暂且 登楼眺望。 倾耳聆听海上汹涌的波 涛,放眼眺望险峻的山 峰。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 残留下来的寒风,新春 改变了残冬。 水池的堤岸上长出了嫩 绿的春草,园子的柳树 上变换了鸟的鸣叫声。

19
衾枕昧节候,
H
X J
(420)不久。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
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 。
19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9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 白日丽飞甍,
南 朝 诗 两
晚 登 首 三 山 还 望 H 京 X 邑
J
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 参差皆可见。 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 余霞散成绮, 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 澄江静如练。 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 喧鸟覆春洲, 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 杂英满芳甸。 了芳香的郊野。

南朝写南京的诗歌

南朝写南京的诗歌

南朝写南京的诗歌以下是两首写南京的南朝诗歌:
1.《入朝曲》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催别乘,倾盖护持軺。

在昔风尘起,荡漾乾坤周。

英豪成鼎食,畿服俨龙游。

天意清且浅,世道险复忧。

幸臣集朱邸,文武粲星稠。

立身既得地,藏器欲忘优。

长河洛浩浩,高岳何峨峨。

壮哉帝王宅,郁郁宰相家。

多士实华国,升堂美万车。

2.《乌栖曲》萧纲
绿树交阴覆玉栏,披香殿前花始散。

日暮微风拂青烟,蛾绿飞来复西去。

吴王宫里醉西施,一别吴门无所归。

宝殿无人香气散,黄花日暮落秋池。

青楼夜上绣芙蓉,折枝开叶当芳容。

无端听罢玉琴曲,扬眉斗气谁相知。

高一语文南朝诗两首共22页

高一语文南朝诗两首共22页
高一语文南朝诗两首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22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四维备课】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课文精讲粤教必修1

【四维备课】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课文精讲粤教必修1

【四维备课】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课文精讲粤教必修1【四维备课】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课文精讲粤教必修1[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

谢灵运仕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

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

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做永嘉太守以后写的。

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谢灵运的诗喜欢描写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

其作品《山居赋》颇有名。

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朓,南朝齐诗人。

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

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

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如此。

谢朓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

小谢诗学大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大谢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谢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

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二、写作背景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

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市〕。

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的七八月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在永嘉任太守。

这首诗应是写在423年的初春。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前部分抒写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

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南朝 诗句

南朝 诗句

南朝诗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这句诗描绘了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寺庙众多,烟雨朦胧中的楼台更显神秘和壮丽。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张祜《题金陵渡》
金陵是南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金陵夜景,展现出南朝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朝六朝的怀念和感慨。

六朝如梦,繁华已逝,只剩下鸟啼声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无常。

“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下江陵》
这句诗描绘了南朝水路交通的便捷和畅通,也表达了诗人对南朝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潮满江风起白帆,扬州驿里看春山。

”——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这句诗描绘了南朝扬州的美景,江风白帆,春山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以上这些诗句都以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南朝的风采和魅力。

南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南朝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将永远闪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长河中。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粤教版必修1

二、背景展示 (1)《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的“池” 是他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任 宣城太守时。三山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因上有三峰、 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 相当于从灞陵到长安的距离。
Ⅲ 读美文 ·会赏析
阅读山水 每当吟诵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时, 我心中就不禁会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我崇敬巍峨的东岳泰 山,险峻的西岳华山,魁伟的北岳恒山,俏丽的南岳衡山,雄壮的中岳 嵩山;我依恋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雄浑之水,长江的滚滚东逝之水; 我更怀恋哺育我长大、塑造我性格的桂林山水。
(选自高考作文《寻觅古典诗歌之美》)
2.课外素材 寒风挡不住回家过年的脚步
2月2日清晨6时多,寒风阵阵,户外温度不足10摄氏度,平时十分繁忙的 街道显得格外静谧,但样返乡的“摩托大军”的身影。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头戴头盔,身穿雨衣, 戴着手套,脚上还裹着塑料袋御寒,炽热的亲情让他们执着地冒着严寒 骑行数百公里回家过年。 在国道206线玉湖段,记者看到“摩托大军”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路途的艰 辛、回家的兴奋全都写在他们脸上,而摩托车后座用薄膜紧紧包裹着的 行囊,装满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对亲人的思念以及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 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1)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译文:_潜__游__的__虬__龙__怜__惜__美__好__的__姿__态__,__高__飞__的__鸿__鸟__发__出__悠__远__的__鸣__声__。_ (2)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译文:_倾__耳__聆__听__海__上__汹__涌__的__波__涛__,__放__眼__眺__望__险__峻__的__山__峰__。__ (3)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译文:_夕__阳__使__飞__耸__的__屋__脊__色__彩__明__丽__,__京__城__的__屋__宇__高__低__不__齐__,__历__历__可__见__。_

南朝诗两首 谢灵运

南朝诗两首 谢灵运

在山水诗的发展上,谢眺的贡献尤大,唐代的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作品,受他的影响颇为显著。李 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称:“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谢朓山水诗突破了谢灵运的模式,摆脱了 玄言的成分,能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已 的意趣情感,情景交融,清新清丽,具有很强 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歌对唐诗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生”“变”两字,把作者视线猝不及防 和美丽景色相遇而产生的欣喜之情表达了 出来。
3. 全句质朴清新,无雕琢痕迹,无华丽词汇, 融情于景。
谢朓tiǎo(464——499),字玄晖。
出身于世族大家,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 宣城”,是南朝—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永明 体的代表作家,与谢灵运齐名,称“小谢”。
•柳亚子说:“这首诗佳妙之句:‘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有人称为梦中之笔,一个‘生'字, 一个‘变'字,把久违的春色写活了,而且把诗 人内心的欣然惊奇之感写了出来。这首诗全篇 艰涩雕琢,惟这两句朴实生动,真是神来之 笔!”
•如何鉴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1. 池塘边长满碧草,院子里柳树繁茂,上面 有鸟儿高声鸣叫。这一句中“生”“变” 两字使满园的春色一下子就生动起来。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登高远望,城内飞耸的屋檐,在夕阳的照耀 下,三三两两,参差不齐,尽收眼底。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天空中挂满了锦缎般的片片晚霞,澄澈的江 水静静地流淌,如同白练铺在地上。
一幅长江夕照图,令人心驰神往。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诗人远望的目光渐渐收回,看到近处春天的沙洲 和江边郊野,充满了鸟语花香。“喧”和“覆”写出了 日落时林中飞鸟纷纷归来的情景,“杂”和“满”则写 出了江边郊野群芳怒放的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作者直抒胸臆。“我”此去将
在外久久地淹留,是多么怀念那不能参 加的亲友的欢宴,直言不讳的道出了 “我”对故乡的依恋。同时用泪下如霰、 鬓发变白的夸张描写,突出抒发了离开 京邑的伤感。
对比:这两首诗在抒情写景上有什么异同?
《登池上楼》融情于景,把对春天 的喜爱之情完全融到对初春万物复 苏的美景之中。如名句“池塘生春 草,园柳变鸣禽”便是很好的力证。 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则是 以美景写哀情,他眼中的景色越是 美好,那么,他心中的眷恋就会越 是炽热,他也就越是悲伤。
人长忆谢玄晖”的赞赏。这句诗以“绮” 喻晚霞,以“练”喻澄江,想象奇特, 比喻贴切,描写了黄昏时分天际、江上 之景色,使人在一片绚丽灿烂的色泽中 感受到无限的舒缓和宁静,创造出一个 鲜艳而和谐的艺术境界。同时以景衬情, 衬托出恋乡的深情,离乡的惆怅。
3. 解读“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 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 能鬒不变 ” 。
诗的后六句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再度变化, 具体有何表现?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 朓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南朝诗人,是谢灵运的 同族,世称“小谢”或 “谢宣城”。 诗风清新流丽,多为山 水诗,情味隽永,极受 李白推崇,对后世影响 很大。
开建康时晚登三山所见京邑的壮丽和 大自然 的美景,抒发了眷恋京城的 情感。全诗层次分明,写景如画,感 情真挚,开头四句描写春日暮景,色 彩鲜艳,洗练流丽,最后三句写离开 京邑的忧伤。因对京邑依恋,所以淹 留不忍离开,因怀念乡国,所以三山 风景虽佳妙,自己却已无心欣赏。
整体感知:本诗描写了诗人即将离
局部突破
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此处 用典,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提示:此处使用了借指的手法,以灞
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京邑, 用古人的望京师借指自己对京师的依恋之 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佳句欣赏: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提示:李白有“解道澄江静如练,令
薄(靠近)霄愧(惭愧)云浮,栖川(指深渊中的潜龙) 怍( zuò 惭愧)渊沉。
面对高飞于云霄的飞鸿和潜游于深水的虬龙,我惭愧万分。
进德(指仕途上的进取)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想做一番事业,自己的智能又来不及,想告老归田,体力又担 当不了。
徇(xùn 追求)禄反穷海,卧疴(kē 追求)对空林。
追求禄位而到了荒僻的海滨地区,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 林。
1.诗首八句在全诗中的地位怎样?表达作者 怎样的感情? 第一、二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 。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我” 欲飞上云霄却自愧不如飞鸿,“我”欲隐 居山川又自惭不及潜龙,比喻之意十分明 显: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 满,而我欲为官却仕途不顺,欲隐居却乏 此高致。接着用“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 任”抒发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 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再想到 自己被贬永州、一直追求的理想难以实现 ,在病榻上度过万木萧疏的冬天,心境愈 加沉郁感伤。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美丽的春光 ,茂盛的春草,竟使诗人想起了前人感伤的诗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句,诗人心中的抑郁沉重得难以派遣,新鲜之 “采藩祁祁”这首豳歌与“春草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 无限的感伤。 感激起 的愉悦心情转瞬即逝了,诗人由此又联 想到了自己“归”与“不归”的矛盾,心情复 索居 (离群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日子长久) ,离群 而沉重起来。但是“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难处心 (难以安心) 。 ”,孤独的隐居生活容易使人感到岁月漫长, 离群独居,时光难挨,内心也难以安定。 难以安心,诗人的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 持操(保持节操)岂独古,无闷(没有烦闷)征(验证、 而“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今天照样有不 证明)在今。 追求功名、避世隐居不觉寂寞的有德的隐者, 能保持高尚的节操无所苦闷,此事岂独古人有,我于今日 这一点将在自己身上得到证明,作者最终下了 可验证它。 隐居的决心.
言于胜行 做 事 有 计 划
人 生 有 目 标
南朝诗两首
谢灵运
——谢公诗如初发芙蓉 南朝诗人,晋大将军谢玄 之孙,出生于世袭贵族之 家,袭封“康乐公”,又 称谢康乐、大谢。 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 水诗的作家。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怜惜)幽姿,飞鸿(大鸟名)响远音(悠远的 声音) 。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飞鸿的声音从悠远的高空传来。
2. 第十三至第十六句写了诗人登楼及所见 所闻,其中佳句“池塘生春草,圆柳变鸣 禽”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衾( qīn 大被子)枕昧(昏暗,不明)节候,褰开 作者终日卧床,甚至连外界节气的变化 ( qiān 揭开、打开)暂窥临。 也不知晓了,当他姑且撑起久病初愈的身 因卧病在床,不名季节的变化,拉开窗帷,临窗眺望。 体揭开门帷登楼一望,此时寒冬已过,初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qū qīn 山势险峻的 春的太阳赶走了残冬的冷风,暖意融融, 样子) 。 诗人侧耳倾听那池水的波声,举目远眺高 侧耳倾听近处波涛彭湃,举目眺望远处山势险峻。 峻的山峦,一幅生动的春之美景映入了诗 初景革(清除)绪风(余风) ,新阳(指春)改故阴 人的眼帘。一个“生”,一个“变”,一 (指冬) 。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春改变了残冬。 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生出了动感,同时将诗 人心中激起的惊奇、欣喜、新鲜之感准确 池塘(堤岸)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园子的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 、生动、传神的反映了出来。在此时,诗 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清朗,愉快了许 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