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并购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
最新-外资并购的问题及举措 精品
外资并购的问题及举措进入21世纪以来,资金流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入后,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并陆续解除了对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国有资本将在这些竞争性的领域逐步有秩序地退出,外资将不断渗透到我国的国民经济中。
2006年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些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外资并购事件,像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等斩首式收购案例。
外资并购对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如何,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一行为,怎样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宏观经济政策来规避外资并购的风险和促进外资并购的健康发展?这些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本文指的外资并购是外资兼并与外资收购的统称,其基本含义是外资公司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东道国企业的全部资产或一定比例的股份买下来,从而达到对其生产经营权的控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外资并购得到迅猛发展,外资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302%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151%。
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直接投资当中有80%以上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
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9160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占当年总量的80%以上。
事实表明,并购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2006年,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更是达到了63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而在对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目前以并购方式引进的外资比重不大,大约占比在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的10%左右,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
2002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对外资并购持谨慎态度,采取严格的审核制度。
而自2002年有关部门分别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股市场原本牢牢关闭的大门开始打开。
我国外资并购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
等斩 首式 收购 案例 。外 资并 购对 企 业和 国 家经济 的影 响 如何 ,我 们 将 如何 看待
这~ 行 为 , 样 完善相 配套 的 法律 、 怎 法规
及宏 观经 济政 策 来规 避 外资 并 购的 风险
( ) 一 缺乏完整 、 连续的法律法规体 系
关于外资 并购方面的监管 法规体 系及 战略意 图不清晰 , 政策摇摆幅 度大 ,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几方面 : . 1与并 购相关 的法 律法
外资并购得到迅 猛发展 ,外资 并购的平均
增长 速度( 02 超过 了国际直接投 资的 3 %) 增长速度( 51 。在全球范围内 , 1 .%) 跨国直 接投 资 当中有 8 %以上 通过并 购 的 方式 0
化法律 约束。 积极 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 减少其 负面影响。
【 关键词 J外资并购 ; 行业垄断; 斩首式收 购
进入 2 1世纪 以来 ,资金 流动全 球化 总量 的 8 0%以上。事实表 明 , 并购 已经成 并购” ,加快 了对我 国内资 的行业 龙头企
趋越越显 入- , 经 跨直投的要式2 年 业 别大国企的购外通 j 势来明, w 后 国 为国接资主方。0 , ,是型有业并。 过 _ 加 r我 o 0 我 特 6 商
风险有 :
、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
业的规定》 正式施行 。至此 , 中国并购市 场 终于对外资比较全面地放 开了。 0 6年比 20
较典 型的案例 如表 1所示。
本文指 的外 资并购是外资 兼并与外资
收购的统称 , 其基本含义是 : 资公司出于 外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是一个重视吸引外资的国家,外资的投入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起
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中国吸引外资的现状表现为多元化的外资来源、不断提升的外资水平和逐渐完善的外资体系。
然而,在走向全面开放的今天,中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着地区层次不平衡的问题。
吸引外资的重心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相对较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等因素。
其次,中国在吸引外资过程中还存在着市场准入不畅、行政审批繁琐等问题,给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环境也存在着法律不确定性、合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预期和信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中西
部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
其次,要简化市场准入程序,降低外资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
此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合法权益,提高法律的可预期性和执行力度。
最后,要加强相关部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长期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利用外资现状良好,但也
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中国可以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利用外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我国利用外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创新驱动。
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资源和市场规模等传统优势,面临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困境。
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仅是进行简单制造、组装和低附加值流程,而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掌握在境外总部手中。
这限制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区域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外资更倾向于进入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而中西部地区仍然相对较少吸引到外资。
这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
再次,服务体系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服务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例如,在投融资咨询、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我国对外商投资的竞争优势。
最后,政策环境不稳定。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的变化,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会发生相应调整。
这给外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它们在中国的投资决策。
二、解决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利用外资发展道路,以下是一些对策:一、加强创新驱动力。
鼓励外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依托我国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
同时,我们还需要改革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加大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力度,通过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多种措施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并吸引外资进入这些地区。
三、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投融资咨询、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服务。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行政成本。
四、稳定的政策环境。
确立长期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法律框架,并通过透明度和可预测性来提高对外商投资环境的信任。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外资并购规模逐步扩大,国企、民营企业都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对象。
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实现竞争优势在国内的延伸,并购的主要行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外资并购在我国产生了国有资产流失、垄断、失业等问题。
描述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指出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建议。
标签:外资并购;垄断;产权1外资并购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直接投资以新建企业为主。
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跨国并购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
跨国并购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比重一直低于50%;1994年,跨国并购首次超过“绿地投资”,占到FDI的51.4%;1996年则占到FDI的59%;而在2000年更是达到了82%。
此后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并购节奏逐渐放缓,但并购仍占到FDI的较大比重,直到2003年底开始复苏。
而2005年全球外资并购明显回升,并购总额达到了7610亿美元。
在2006年全球企业并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仅1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案在全球就发生了44起。
在我国,由于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开发力度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外资并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外资进入主要是以新建企业为主,企业形式上采取中外合资和合营的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资更多地采用了独资的方式组建企业,并逐渐开始并购国内企业;20世纪90年代至今。
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外资收购的对象,从一般形态企业转向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从个别企业转向整个行业,从个别行业转向更多行业,比如:饮料、啤酒、日化、机械、医药、家电、钢铁、水泥、金融等等。
2我国外资并购存在的问题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
它拓宽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在外资并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法律体系不健全,对企业并购的国际惯例缺乏了解,因此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外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利用外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一些问题。
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尽管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但执行起来存在困难。
部分地方政府可能滥用权力或者行政审批复杂繁琐,制约了企业投资和发展速度。
此外,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的相关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市场准入限制尽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逐步放开市场准入限制,但某些行业(如金融、电信等)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自由竞争。
相关管理措施限制了部分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使得他们无法与本土企业公平竞争。
3. 地理环境差异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有许多落后地区难以吸引外资,这使得一些发达地区成为了主要的外资吸引目的地。
这种不均衡分布问题可能导致资源和经济发展无法充分利用。
4. 人才短缺在国际竞争中,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我国仍存在部分行业与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特别是从事科技、金融等高科技产业的外资企业更需要具备先进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利用外资环境,并提升吸引力。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在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相关法律完善,并提供更加便捷透明、可预见性强的政府服务。
此外,在行政审批过程中优化流程并减少红 tape 将会有助于激发外资投入。
2.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根据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思路,放宽特定行业领域的准入限制,取消外资企业在股权结构、高级管理团队等方面的相关限制条件。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通过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这些地区的吸引力。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海外投资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金压力海外投资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需要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还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律师费、顾问费等。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增强,使得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用于规避风险。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法、劳动法、税务法等。
若企业不能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就会造成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
3. 文化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员工的激励机制、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等方方面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困扰。
4. 政治风险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和政策变化的风险,这对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产生了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投资遭遇政府干涉、政策调整或者政治动荡等情况,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5. 目标企业选择选对合适的目标企业是海外投资并购的关键。
一些企业在目标企业选择上存在失误,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资金损失等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资金管控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管控。
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2. 健全法律团队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团队,包括律师、顾问等,以确保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熟悉和遵守。
在一些复杂的交易中,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来处理,确保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控制和规避。
3. 文化融合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开展跨文化沟通,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促进员工的融合与团结。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进步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度探究,以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一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1. 海外并购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和市场。
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路径。
依据统计数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海航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收购赛诺菲、中国联通收购巴基斯坦爱立信。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拥有一些优势,起首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进步机会。
其次,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资本方面的积累也为海外并购提供了支撑。
此外,中国企业具备较高的执行力和快速决策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并购、品牌企业并购、基础设施企业并购等。
其中,资源型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年中居多,主要涉及石油、矿产、农业等领域。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调整,品牌企业并购逐渐增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和服务行业。
第二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1. 政策和法律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着政策和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国家,不同行业的政策也存在变化。
中国企业需要深度了解目标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并量化和评估风险,以防止在并购活动中遇到问题。
2. 文化和管理冲突由于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和管理冲突。
中国企业需要关注目标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并适应并整合双方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以确保合作的顺畅进行。
3. 融资压力和资本市场波动海外并购涉及巨额资金,融资压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
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利用外资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常见的经济手段之一。
然而,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外资政策有着各自的不同之处,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外资,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的利用外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我国外资发展现状我国对外资的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40多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批准方式,到后来的全民审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再到最近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我国外资开放政策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38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为941亿美元,同比增长6.0%和5.8%,其中,制造业坚持吸引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优质项目,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增长尤为明显。
然而,在外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我国现阶段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过高,大量普通劳动密集型产业涌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对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产化战略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新政等背景下,外资进入我国市场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二、合理利用外资的对策在面对利用外资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低成本优势逐渐淡化,外资也应当更加注重品质和效益。
因此,应当将外资馈入到更高端的行业领域中,以期实现更好的效益。
2、加码出口与国际市场的开拓。
利用外资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增强本国与世界市场之间的链接,因此坚持出口创汇和择优引进战略。
同时,拓宽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和合作,不断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3、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打通投资渠道。
要打破投资领域的障碍,加快产业和要素的流动,让外资在中国市场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投资和运营。
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研究
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企业境外并购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借助并购来获得资源、市场和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跨国经营。
境外并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文化差异、风险管理等方面探讨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开展境外并购提供参考。
一、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境外并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目标国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市场准入条件、外商投资审批等都存在差异,这给企业的并购活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些国家对外国企业的并购进行限制,例如要求在特定领域进行审查或需要政府部门批准。
而且,政策环境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目标国的最新政策,以便及时作出调整。
针对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制定灵活的并购策略,对目标国的政策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并购计划。
积极与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降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二、文化差异的挑战另一个困扰企业境外并购的问题是文化差异。
企业在境外进行并购时,往往会面临不同的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文化差异,这会影响双方的沟通和合作,甚至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由于未能充分了解目标国的文化,而导致合作受阻,甚至影响企业形象和品牌。
为了克服文化差异的挑战,企业需要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文化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做好文化适应和融合准备。
企业可以加强与当地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风险管理的挑战企业境外并购还面临着多种风险,如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
一些企业在境外并购时,由于未能全面评估目标企业的风险和实际情况,导致投资回报率低、运营不尽人意。
由于汇率波动、政治不稳定等因素,企业还可能面临着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
针对风险管理的挑战,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规范并购流程,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和效益。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取向研究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取向研究一、世界跨国并购发展现状与趋势世界跨国直接投资(FDI)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出现突飞猛进增长。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历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世界跨国直接投资1995年突破3000亿美元,1999年突破10000亿美元,2000年达到顶峰,为13930亿美元。
由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放慢,特别是网络经济全球范围挤泡沫,使全球投资活动剧减。
200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减少41%,为8238亿美元;2002年同比减少21%,为6512亿美元。
中国由于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准入领域放宽,投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对国际投资吸引力增大,2002年吸收跨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527亿美元,为当年全球之最。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跨国直接投资的飞跃式发展是由跨国并购(MA)剧增带来的。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世界跨国并购1996年突破2000亿美元,为2270亿美元,占当年跨国直接投资额3861亿美元的59%;2000年突破一万亿美元,为11438亿美元,占当年跨国直接投资额13930亿美元的82%。
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近两年跨国并购持续下降。
世界跨国并购额2001年为59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2002年为3698亿美元,同比下降38%,均超过了当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的下降幅度。
长期以来,跨国并购一直集中在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盟各国,美国和日本。
但近几年来日本在跨国并购活动中的作用显著弱化。
由于并购投资对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相对较高,如证券市场、资本流通市场、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现代化制度等的完善程度对并购投资的展开有直接影响,所以,今后一段时期,跨国并购的重点市场仍将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大宗并购仍会是发达国家居多。
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发展中国家也将加速展开跨国并购,如拉美的巴西,墨西哥,中东欧国家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还有南非等国也将成为跨国并购的重点国家。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吸引外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环境优化、市场准入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分析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一、政策制定层面的问题1.1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机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改进措施: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以提高决策效率;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1.2 政策法规不明确当前,关于外商投资领域的具体政策法规尚不够完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解释性强、执行力度低等问题。
改进措施: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减少操作空间的主观干预;加大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力度,提高透明度和一致性。
二、环境优化层面的问题2.1 服务质量不高我国在吸引外资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包括政府服务、法律环境和商业环境等方面。
改进措施: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程序;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资企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外资企业的投资意愿。
改进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外资企业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市场准入层面的问题3.1 准入条件不明确我国在部分领域存在对外企业准入条件不明确的情况,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参与竞争。
改进措施:制定明确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提高透明度,公平竞争。
3.2 产业结构偏向传统行业当前,我国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缺乏对新兴技术和高端制造的吸引力。
改进措施:调整优化外商投资方向,鼓励外资投入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等领域;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四、管理规范层面的问题4.1 监管不严格存在一些企业利用外资进行国内市场垄断或非法操作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资并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企业扩张方式。
对于被收购企业,外资并购可以为其带去新的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但也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
本文将对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外资并购面临的问题1.文化差异由于其接受不同的历史、文化、法律体系等因素,不同国家的企业存在着文化差异。
而在收购过程中,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因为文化不同,收购者和被收购方在价值观、行为习惯、沟通方式、组织结构和决策风格等方面可能存在冲突。
比如,收购方习惯快速决策,而被收购方需要进行多次商议。
这样的差异需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来消除。
2.员工管理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员工管理也是一个难点。
因为两个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收购过程中的员工管理会带来许多问题。
员工的职位、薪酬、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员工流失。
另外,不同的国家在劳工法律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以避免法律问题。
3.知识产权问题外资并购的另一个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
在收购过程中,新的所有权人可能面临着维护旧有知识产权和获取新知识产权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方面,企业需要关注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帮助自己在各个方面获得最大利益。
外资并购对策分析1.加强文化适应性外资并购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文化适应性来解决。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方文化分析•提前培训•成立跨文化团队这样,企业可以降低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更好地管理好两个企业的员工,避免员工流失。
2.加强员工管理在员工管理方面,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接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法律制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参与感这样,企业可以降低员工流失率,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外资并购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梳理自身知识产权•对方企业知识产权分析•预先制定保护计划这样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获取对方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引言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购买股权、设立子公司或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经营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利用外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1.市场准入壁垒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很多行业对外商投资实施限制。
这种市场准入壁垒不仅影响了外商投资意愿,也限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水平。
2.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虽然中国政府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通过法律法规加强维权力度,但侵犯知识产权问题依然突出。
这给那些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带来了困扰,并可能导致技术流失。
3.行政审批程序繁琐:在我国,外资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如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查。
这些程序存在繁琐、耗时长等问题,增加了企业开展投资活动的难度和成本。
4.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引进外资方面也存在差异。
一些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更容易吸引外资,而中西部地区则面临较大压力。
这种差距引起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产业布局失调的问题。
三、对策1.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为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放宽限制性行业,并简化相关手续和流程。
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是必要的,以提高中国市场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及司法保护措施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鼓励创新科技型企业并给予相应优惠措施;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提升各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
3.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各类审批手续,划定明确的经营范围和权限;引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办理,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办公;加强部门间横向协调与互通信息机制的建立,以提高服务效率。
4.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内外贸体系联动发展,在资源、市场开放上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优惠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域合作项目,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产业布局。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概述外资并购是指外国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目标国家企业来进入目标国市场,这种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常见。
然而,外资并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外资并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问题1. 反垄断法规限制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规,旨在防止外资并购导致市场垄断。
外国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可能会遇到官方对于市场份额的限制。
这些限制可能是针对特定行业的,也可能是针对整个经济部门的。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应仔细研究目标国家的反垄断法规,并确保自身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与当地监管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与其沟通,以便能够尽可能避免法律纠纷。
2. 文化差异在外资并购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沟通障碍、管理风格不同以及团队合作困难等问题。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应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背景,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例如,组织文化培训、跨文化沟通培训等。
3. 法律和政策风险外资并购还面临着法律和政策风险。
目标国家可能会制定新的法律和政策,对外国企业进行限制或干预。
此外,政治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对外资并购产生重大的影响。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目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动态,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建立政府关系网络,积极与目标国家政府部门合作,以减少法律和政策风险。
4. 科技保护和知识产权在外资并购过程中,科技保护和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外国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知识可能面临盗窃或侵权的风险。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包括注册专利、商标和版权等。
此外,外国企业还可以利用技术转让和合作的方式,加强与目标国家的科技合作,从而降低风险。
结论外资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然而,通过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外国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并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利用外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积极引进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我国利用外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技术转让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提高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
一、问题分析1. 环境污染一些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监管力度不够强,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损害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2. 技术转让不充分虽然外资企业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在某些领域,技术转让并不充分。
这使得我国企业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难以实现自主创新。
3. 地区发展不平衡外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导致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西部地区以及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人口流失严重。
二、对策建议1. 提高环境监管力度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外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
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防止环境污染。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外资企业侵犯我国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
完善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
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一批现代化产业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资,同时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
4.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外资企业加大对我国企业技术转让的力度,改变单纯引进技术的模式,更加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鼓励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开展创新研发,提升全国创新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我国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
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吸纳外资和经验,促进我国利用外资能力的提升。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问题与对策初探外资并购的浪潮席卷全国,如何在这个浪潮中既有效利用外资,又维护我国企业和国家利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必然性,指出了外资并购带来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标签:外资并购反垄断国有资产流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自此以后,外资并购迅猛发展。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吸收外资离不开利用外资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目前,外资并购已经成为外国投资者对华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一、外资并购概述并购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尽管兼并与收购有其各自的法律特征,但由于在实际运作中二者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兼并和收购常被统称为“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关于外资,国际上主要存在三种做法:即注册地标准、主营业地标准和资本控制标准。
我国对投资主体地位的判断长期采用的是传统的注册地标准。
2003年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采用资本控制的标准作为对投资主体地位进行界定的依据。
外资并购就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兼并和收购形式而取得国内企业控制权行为的简称。
外资并购是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动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利益动机驱使,并购行为也是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
同时,并购的另一动力则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外资并购就是跨国公司基于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行业转移、全球资源配置、行业竞争等全球性战略的需要而采取的战略。
外国投资者采用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方式,可以缩小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资本集中,以获得后发优势。
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是外商寻求新的投资方式、加大对中国投资的迫切要求。
二、外资并购的积极作用我国之所以接受并鼓励外资并购,是因为外资并购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
跨国并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一、问题分析1.文化差异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文化差异是最大的问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法律制度、商业习惯等,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障碍、管理冲突等问题。
2.法律和制度风险不同国家对于企业并购的法律和制度有着不同的规定与标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需要了解和适应目标国家的法律环境,并避免法律风险。
3.资金和融资难题跨国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可能面临资金不足、融资手段有限等问题。
4.管理和整合困难并购后如何管理和整合目标企业,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
文化、管理风格等的差异可能导致协同效应的减弱,进而影响到并购的成败。
二、对策研究1.深入调研与尽职调查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前,中国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管理层团队等情况,从而减少并购风险。
2.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了保证并购后的整合顺利进行,中国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与责任,提高协同效应,并激励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文化融合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中国企业应该重视文化融合,加强与目标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以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4.优化融资结构为了解决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中国企业可以优化融资结构,通过多种方式来融资,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5.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了克服跨国并购中的法律和制度风险,中国企业应该与目标企业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与目标国家政府、行业协会等建立联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6.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跨国并购需要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管理团队,中国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提升员工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外资并购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本文阐述了外资并购的现状,指出外资并购在实践中对我国造成许多风险,需要我国加强监管,健全外资并购法规体系,强化法律约束,积极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减少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外资并购;行业垄断;斩首式收购进入21世纪以来,资金流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并陆续解除了对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国有资本将在这些竞争性的领域逐步有秩序地退出,外资将不断渗透到我国的国民经济中。
2006年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些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外资并购事件,像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等斩首式收购案例。
外资并购对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如何,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一行为,怎样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宏观经济政策来规避外资并购的风险和促进外资并购的健康发展?这些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本文指的外资并购是外资兼并与外资收购的统称,其基本含义是:外资公司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东道国企业的全部资产或一定比例的股份买下来,从而达到对其生产经营权的控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外资并购得到迅猛发展,外资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30.2%)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15.1%)。
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直接投资当中有80%以上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
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9 160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 610亿美元,占当年FDI总量的80%以上。
事实表明,并购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2006年,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更是达到了63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而在对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目前以并购方式引进的外资比重不大,大约占比在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的10%左右,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
2002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对外资并购持谨慎态度,采取严格的审核制度。
而自2002年有关部门分别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A股市场原本牢牢关闭的大门开始打开。
2006年9月8日,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式施行。
至此,中国并购市场终于对外资比较全面地放开了。
2006年比较典型的案例如表1所示。
结合以往发生在我国的外资并购案例可以看出,外资并购不论是在行业选择、并购方式还是目标公司的选择上都有其明显的特点:1.行业分布主要在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消费品生产、新技术、服务行业等领域。
2.上市公司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
上市公司一般都是效益较好的知名企业,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跨国公司并购我国的上市公司就比并购一般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品牌和知名度,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
协议收购非流通股已经成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
3.外资公司采取“斩首式并购”,加快了对我国内资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并购。
外商通过龙头企业在国内良好的品牌效应、销售网络、强大的人力资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该行业形成垄断的格局,迅速占领国内大部分的市场,这样就会对本土的其他竞争对手造成严重打击。
而且,外商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还会不断对该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并购,逐渐完成它对该行业的绝对垄断。
这样的案例很多,美国凯雷并购我国机械工程行业巨头徐工机械、还有法国SEB并购浙江苏泊尔等都是这种并购行为的典型范例。
二、我国外资并购存在的风险在外资并购我国企业越来越热的大环境下,外资并购给我国造成许多风险,值得我们关注,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减少外资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外资并购存在的风险有:(一)缺乏完整、连续的法律法规体系关于外资并购方面的监管法规体系及战略意图不清晰,政策摇摆幅度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与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法并存,凌乱而相互矛盾。
如对并购交易价格的认定,有的要求按较早出台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进行评估;有的要求按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有的则要求采用公开竞价方式。
2.立法级别不高,权威性差,一机构所发暂行规定,其他机构有时不认账,导致并购渠道不畅,产权交易成本很高。
3.随意调整政策,朝令夕改。
如:2001年“国有股减持”事件。
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对利用外资缺乏全面的认识,没有将外资并购放在利用外资的全局上考虑,还没有意识到在并购这一引资高端领域存在的危机,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促进吸引大量国际并购资金的全面战略,立法随意而且模糊。
(二)容易产生行业垄断近年来,外资进行斩首式收购,选择的并购目标企业往往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基本上是目前在国内市场具有相当实力与较大市场份额的国有或民营企业,特别是利润空间较大行业中的上市公司。
外资企业并购我国国有龙头企业,一方面可以增强其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力量;另一方面也达到了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
我国的大多数龙头企业从企业自身利益和将来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态势考虑,大都欣然同意与外资联手,因为这种联合无疑会增强我国被并购企业的竞争力,似乎是个“双赢”的结果。
但从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外资并购的结果是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的格局,行业垄断形成之后,国内市场形成了不公平竞争,从而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三)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开放金融、能源、机械等比较敏感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外资参与的程度都将严重关系到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安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典型案例有:外资银行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为屡见不鲜。
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外资渗透。
大家知道,银行业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的,外国资本进入我国银行系统,客观上存在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由于外资银行在企业评价、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拥有较高的水平,对我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进行技术分析后,往往能够采用一些较强的规避管制措施,导致我国银行监管出现“真空”,如果我国政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危害。
另外,外资参股我国银行将弱化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银行是货币政策发生效应的对象之一。
如果货币政策对银行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则货币政策从总体上讲是失效的。
而追求金融的稳定是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包括汇率稳定、利率稳定和货币稳定等。
在外资股权并购中,一旦出现具有强烈投机色彩的短期资本和各类投资基金,很容易引发我国银行业的不稳定。
(四)国有资产的贱卖成为外资并购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并引起广泛争议,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1.定价和评估机制模糊。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禁止以明显低于评估结果的价格转让股权或出售资产,变相向境外转移资本”。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衡量明显低于评估结果的价格,没有具体标准;二是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首先,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境内企业评估依据的方法有三种: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在实践中,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按成本法评估,因而价格以净资产为依据,监管部门也要求价格不得低于净资产。
而境外发达市场经济体大都采用市场法评估价值,投资者按照证券市场类似企业股票的市盈率确定目标企业的最大价值,市场法不重视净资产,更加看重企业的成长性和远期盈利能力。
如果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实际价格会远远高于净资产。
2.中方国有资产在评估中被低估。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产权模糊、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制度性缺陷,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受利益驱使和多方面制约,难以对国有资产做到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估,导致国有资产被低估。
3.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外资方经常贿赂机关和国企官员,与国企管理者勾结,突破限禁领域,规避法律,使国有资产非法流失。
三、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对策针对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存在的诸多风险,我们必须采相应的对策来规避风险。
在外资大规模进入我国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外资的不断渗透,政府行为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决定引用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能否顺利进行。
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健全外资并购法规体系,强化法律约束外资并购增长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而且表现在制度创新方面,新的并购模式将不断涌现。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规体系,充分考虑目标企业的属性及并购方式,避免因为交叉特性导致依据不足或法规冲突。
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仅是外资并购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对外资并购活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一种管制。
由于外资并购在我国刚刚兴起,相关的立法还比较少,体系上也存在不完善之处。
如,外资并购的专门法在2001年以后才逐步开始建立,2006年9月实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主要对国外或国内企业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做出了一些重大调整。
2006年9月8日,《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式施行。
并购新规一方面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进行引导;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外资并购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或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与审查力度。
并购新规在政策上对外资并购作出了一些调整:如首次明确提出跨境换股、首次引入了尽职调查制度等等,这些调整将有利于我国外资并购市场的发展。
相应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外资并购的顺利开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些法规、规定多以部门规章和规定的方式出现,缺乏相关的操作细则,弹性大,操作性差,这无疑增添了政策的不确定性。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赶快出台《企业并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及实施细则。
同时,尽快制定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程序和细则。
建立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案例监测预警机制,如进行广泛的专家听证会,完善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核制度、推进制度化的民意调查和舆论监督。
对一些敏感行业的并购行为进行持续的跟踪、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外资并购市场秩序的稳定,才能保护我国民族产业的安全,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有效利用外资并购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党的十六大在总结中国吸引外资、促进国企改制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加快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
利用外资是深化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解决外资并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担心外资并购境内企业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也不能因噎废食。
培育中介机构,完善资产评估,需要大力培育中介机构,规范企业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