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记忆要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整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整理时间线:BC221统一六国1.统一原因:(1)实力雄厚(商鞅变法)(2)民心所向(3)广纳人才(4)正确谋略(远交近攻、先弱后强、两翼中间)(5)旺盛战力(“奖励军功”,军功爵制)(6)领导才能秦中央:政事、监察、军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典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地方●郡县制:郡--县(道)--乡--里--亭意义:○1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2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避免国家分裂Array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1)对秦○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统一巩固和民族形成○2激化阶级矛盾(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军事:●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征服百越(岭南),增设闽中、南海、桂林和象郡●统一西南夷影响:(1)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2)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文化:(1)统一文字(小篆、隶书)(2)焚书坑儒经济:(1)统一货币和度量衡(2)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功:(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
过:(1)摧残了文化(2)实施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3)沉重的徭役和赋税。
时间线: 630 西北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共同大首领--天可汗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流频繁。
1.政治(1)选官不拘一格(2)求贤若渴,用人扬长避短(3)完善三省六部制2.经济(1)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2)“存百姓”的思想3.法律(1)慎用刑罚(2)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3)反思隋朝4.文化(1)文德治国,崇儒尊孔(2)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5.民族关系总体政策:“战而后和”(1)东突厥:设立羁縻府州(唐朝对民族地方的间接统治)(2)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进行直接行政管理(3)西北各族:册封后嗣(尊唐太宗为天可汗)(4)吐蕃:和亲6.对外关系总体政策:友好开放,兼收并蓄(1)政治:设置外交机构鸿胪寺(隶属礼部)(推动朝鲜社会发展、日本封建化进程大化改新)(2)经济:鼓励中外贸易,使唐朝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3)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和宗教宽容(玄奘、佛经翻译),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圣地1.开创了大唐的盛世局面,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2.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3.开放的对外政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k
中外历史⼈物评说复习提纲k选修四《中外历史⼈物评说》复习资料第⼀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中国的第⼀个皇帝秦始皇【知识结构】⼀、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1、统⼀条件:(1)春秋战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地区联系加强。
(社会基础) 客观条件(2)⼈民苦于长期战乱,渴望统⼀。
(⼈民需要)(3)秦国变法彻底,实⼒最强。
(秦的实⼒)主观条件:(4)秦王赢政具有雄才⼤略:增强了军队战⽃⼒,⼴泛吸引各国⼈才,制定正确的统⼀战略。
(个⼈适应潮流)2、统⼀策略: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特点:各个击破3、过程:前230年,灭韩…离间计灭赵…⽔淹灭魏…强攻灭楚…灭燕…前221年,灭齐,完成统⼀⼤业。
4、评价: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贡献,从此统⼀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建⽴集权统⼀国家2、秦朝疆域:以陕西咸阳(西安)为都城,最东、最北的⼀郡是辽东郡,最西的⼀郡是陇西郡,最南的⼀郡是象郡。
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严格控制思想⽂化。
2、长期征战(征越、伐匈、戍边)⼤兴⼟⽊(筑长城、建阿房宫、修秦始皇陵),兵役、徭役、赋税繁重。
3、实⾏暴政,严刑酷法,穷奢极欲。
四、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功:1、秦始皇统⼀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贡献,从此统⼀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始皇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系列措施,建⽴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有利于国家统⼀和政权巩固;他扩⼤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统⼀⽂字、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过:1、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思想⽂化专制;2、迷信法家,制定了严酷的刑法;3、长期征战,⼤兴⼟⽊,兵役、徭役、赋税繁重,激化了阶级⽭盾。
是⼀个惟我独尊、穷奢极欲、专制暴虐的暴君,他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结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1)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秦小篆,促进国内文化交流;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
(4)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的基本疆域。
(5)交通上: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
3.历史功过(1)功绩: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过失:穷奢极欲,不惜民力,制定酷刑,导致秦朝灭亡。
二、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2)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3)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5)对外政策上: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
设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
2.历史评价(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同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复习提纲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家一、 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吞并六国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根本原因)。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嬴政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广罗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谋略正确。
2、吞并六国的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 的混战局面,建立了强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二)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影响措 施 影 响政治 中央: 地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疆域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文化发展; ③促进交通发展。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承认土地私有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灵渠)2、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三)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暴政: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②横征暴敛:③严刑酷法 ④大兴土木: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
2、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
(四)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功:(1)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始皇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他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知识点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③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 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主观条件: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 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评价秦始皇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推行暴政,导致阶级矛盾的计划,加速秦朝的灭亡,总之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贞观之治原因:主观:①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②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客观: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表现:A 制度建设①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②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③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 B 重用人才①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办学科举,广开才路。
②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房玄龄,杜如晦);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
最新复习表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表格式记忆) 热
(2)孙中山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不折不挠,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甘地
20世纪
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
①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为实现印度民族解放,创立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论
4对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交流。
晚年骄奢
1、出现“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安定――为开元盛世及国力的强盛奠定基础;
2、善于用人和纳谏,自我反省能力强,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治国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康熙帝
清初—封建社会后期
1巩固统一:A、平定三藩之乱;
(3)教育:创办欧洲第一所综合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对话方式教学,
《理想国》
1、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2、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三、资产阶级政治家
类别
人物
背景
贡献
局限
地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
华盛顿
北美独立战争
(2)领导辛亥革命: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武装起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捍卫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4)促成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前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对封建势力妥协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知识要点
1主要活动:①军事起家:独特的性格;军事生涯的开始;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法国的最高军事统帅.②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雾月政变和拿破仑称帝;《法国民法典》.③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2,评价: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最早的乌托邦思想.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是人类宝贵遗产.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注意:三者思想的比较.
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②政治: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③伦理:中道理论;④教育: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评价:①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③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任总统届满后,坚决不再次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树立了范例.④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16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注意:毛泽东是让中国的站起来,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富,强起来.这也是时代给两位伟人赋予的使命.
1,主要活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文革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注意: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朝实行的开明的对内对外政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考点1 古代先哲与古今著名政治家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知识点总结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一)秦始皇1.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__________增强了实力;③民心因素:人民___________;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2.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②经济上:统一_________________,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北击______修长城,南征_______设三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_________;④文化上:控制思想,统一________,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统一________、建立驰道,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3.秦始皇功过评价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_________,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_______________制度,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刑法严酷,徭役繁重;____________,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总之,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二)唐太宗1、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①政治:完善隋朝的______________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经济:延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经济逐步复苏。
③科举:发展_______________,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民族关系:开明的__________,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功过评价①开创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②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开放的对外政策,______________的文化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色彩;④其__________________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对治国安邦有积极作用。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知识点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③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主观条件: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评价秦始皇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推行暴政,导致阶级矛盾的计划,加速秦朝的灭亡,总之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贞观之治原因:主观:①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②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客观: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表现:A制度建设①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②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③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重用人才①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办学科举,广开才路。
②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房玄龄,杜如晦);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
③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C从谏如流D慎用刑法E轻徭薄赋F力倡节减G民族政策①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⑴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⑴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统一中国1、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①人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人民渴望统一;②大势所趋: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统一趋势加快;③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各民族和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奠定社会基础;④秦国实力雄厚: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最强,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根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秦王嬴政雄才大略、锐意进取①广纳各国贤才(如:李斯、尉缭)②采取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①时间:BC230——BC221年②秦灭六国过程:韩——赵——魏——楚——燕——齐3、统一中国的意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②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秦始皇建立集权统一国家的措施(即: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1、政治上——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具体内容:①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包括:皇权至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②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③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由朝廷任命)(2)影响:①进步性:a/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保证了国家政令的统一执行,有利于政府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c/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局限性:a/大大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益恶劣;b/君主专制使君主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容易形成暴政、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c/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2、军事上措施: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②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四郡(闽中、南海、桂林、象郡)作用: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3、经济上措施:①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车轨、驰道,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作用: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⑶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⑶第3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654—1722)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1、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2、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①台湾——郑成功②黑龙江流域——沙俄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3、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4、辅政鳌拜专权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1673—1681)实质:地方割据势力分裂国家的行为历史影响: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2、收复台湾(1681—1684)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历史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平定准噶尔部⑴主要战役:乌兰布通、昭莫多⑵结果影响: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4、加强民族团结⑴尊崇儒家文化①表现:A.拜祭孔庙 B.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②影响:既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⑵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①表现:A.在多伦与内外蒙首领会盟B.册封五世班禅(达赖是顺治帝册封)②影响:加强了对蒙古和西藏的管理。
(二)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1、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2、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3、《尼布楚条约》意义:(1)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2)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三)影响: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三、如何评价康熙帝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功绩:①管理边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平息“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②抗击沙俄③发展经济: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⑤重视文教,进用文士★消极: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总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4
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孔子一生追求礼乐1、少年立志——以传承礼乐为己任2、三十而立——精通六经,开创私学,收徒讲学3、涉足政坛,昙花一现①孔子治鲁:先后出任鲁国中都宰、司寇②政治主张:加强君权、恢复礼治4、率徒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5、献身文教事业、整理和编订“六经”二、大思想家:开创儒家学派1、儒学创立背景①春秋处于奴隶社会瓦解时期,“礼崩乐坏”情况严重②孔子深受周文化影响,以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恢复周礼为己任而开创儒学2、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礼、仁、中庸(1)“礼”的思想——“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的思想——核心含义:爱人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3)中庸之道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做法:“和而不同”4、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大教育家1、孔子开创私学、“有教无类”①教育教学目标:前期——培养“人”后期——培养“君子”②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治国的本领③教育教学方法(特点)——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④教育教学成果:a//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b//师徒对话录被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2、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六经”,传承古代文化地位和影响:(对孔子的评价)A对中国:①对文化方面的影响:孔子整理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的五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②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孔子整理修订的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他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
历史必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政治上:①建立皇帝制。
②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③推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是武官之长,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督百官。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作用: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经济上:目的:巩固国家的统一①统一文字。
以秦小篆为准。
作用: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官府制作标准的度量衡器,将诏书和度量衡标准刻在标准器上,发放全国。
③修建驰道。
秦朝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各种规格不同的道路组成,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河。
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⑴表现:①焚书坑儒。
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关于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
作用: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修筑长城,下令绘制各王室宫殿图样,在咸阳城北的山麓上,逐一仿建。
修建阿房宫,修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李渊称帝和铲除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汇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要点整理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功绩(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⑴统一六国:①背景:A.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统一是大势所趋。
B.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的基本条件。
C.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统一是民心所向。
D.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统一的社会基础。
②方略:秦王嬴政的宏才大略,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先弱后强的统一方略。
③过程: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赵、魏,强攻灭楚,最后灭燕、齐。
④结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⑵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南方四郡管辖。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④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渠道。
2、作用和意义: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①焚书坑儒:A.接受了法家(李斯)的思想;B.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C.评价: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4、评价:"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①功: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他的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功绩:(知人善任、开明开放)(1)出现"贞观之治"局面Ⅰ原因①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强烈推荐】高中高考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
(2)孙中山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不折不挠,体
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二)
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
(一)在为无产阶级制定世界观的同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1、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2、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3、恩格斯指导推动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国际。
(二)积极参加和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1848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恩格斯参加德国革命。
2、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公社,总结经验教训。
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近代亚洲觉醒的先驱。
(1)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失败后走上革命道路。
(2)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发展,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使
4、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统治,虽巩固了革命成果,但加剧了社会动荡,他死后,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华盛顿:美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1、他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
2、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和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为美
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记忆要点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4、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5、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
(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以上措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
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迷信法家,刑法严酷,滥用民力,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
正是由于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唐太宗: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法律上:慎用刑法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我评价“功大过小”。
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
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3、缓和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四大活佛;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4、但在他统治时期加强君主专制(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阻碍社会进步。
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方位记忆: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华盛顿:美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1、他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2、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和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3、致力于美国经济发展,开创美国外交“孤立主义”传统,促进了美国的发展;总之,华盛顿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父”的称号拿破仑: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1、他多次平定王党叛乱,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2、颁布《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加冕称帝,建立起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加快了法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4、其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既给法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近代亚洲觉醒的先驱。
(1)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失败后走上革命道路。
(2)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为了捍卫共和制度,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4)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总之:(1)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孙中山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不折不挠,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㈠在为无产阶级制定世界观的同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1、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2、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3、恩格斯指导推动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国际。
㈡积极参加和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1848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恩格斯参加德国革命。
2、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公社,总结经验教训。
3、第二国际时期,恩格斯教导各国工人运动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1、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撰写《资本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2、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一书描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指明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在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次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此外,还研究和探讨垄断组织、帝国主义两大政治军事同盟。
3、马恩在革命革命活动中结下了伟大友谊,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合写的《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
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马恩:为人类谋福利和解放的信念,坚定的革命信念、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
列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创立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推动了俄国革命发展2、为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作了理论准备A、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和社会主义可能首先一国取胜的理论。
B、《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亲自指挥和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
5、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新经济政策,促使经济恢复,政权巩固,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6、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现代化、民族关系、政权政党)进行了重大探索。
总之,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2、大革命时期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3、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后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4、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抗战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表《论持久战》,领导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使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6、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
领导人民打败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7、新中国成立初,领导人民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进行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8、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9、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一些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10、晚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构想。
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参与指挥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
2、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力图改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不利局面,在文革中提出全面整顿)。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B、领导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支持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浦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将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致力于发展对外关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方针,加强了中日关系;恢复了中苏关系;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