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检修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时:144学分:9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布置、汽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等知识基础上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供给系、柴油供给系等系统的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本课程要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发动机诊断”工作任务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布置、汽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通过设计曲柄连杆机构的诊断与维修、配气机构的诊断与维修、冷却系的诊断与维修、润滑系的诊断与维修、汽油喷射式供给系的诊断与维修、柴油供给系的诊断与维修等项目,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上述单一系统的诊断与维修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系统的诊断与维修技能的同时构建相应系统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项目的设计,让学生掌握发动机诊断的技能并构建相应的知识。
项目设计以发动机相关系统的诊断与维修为线索来进行,并最终达到掌握发动机诊断技能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开放实训室等形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通过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项目教学,对项目评价的重点要突出实践操作的评价,以此重点反映学生对相关项目的技能的掌握,并体现学生对相关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
拆卸并领取对应型号的元器件,完成安装,并作各元件的调试或初始化检查,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
填写维修工单交付检验,工作过程中遵循现场工作管理规范。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对象:
工具、设备、材料及资料: 工作要求:
1.故障码的读取与清除
常用工具:梅花扳手、套筒扳 1.会读取和清除发动机故障码
2.电控发动机传感器、执行器的 手、扭力扳手、开口扳手、起 2.会说出传感器、执行器的名称
元器件的初始化调整方法
系统的正确检验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1.整顿、考勤、职业素养及安
全要求。
2.领取学习任务,作业后交付。
2.领取工具设备,作业后归还。
3.领取维修手册,作业后归还。
4.领取配件及耗材。
5.与同伴协作完成学习。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后,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及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
4. 能对燃油系统发动机不易起动故障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5. 能对点火系统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6. 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7. 能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8. 严格按要求整理现场,做好 5S 管理。
学习内容
教学考核 课程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本”的考核模式,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知识点与技能点 相结合,综合考核学生。 考核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知识点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 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课堂展示(占 30%);期末试卷成绩(占 50%)。 第二部分:技能点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 技能点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成绩包括:到课率、平时操作情况及工作页完成(占 40%);实训操 作成绩(占 60%)。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XXX学院课程标准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制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专业负责人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系部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二、内容简介:《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培养在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销售岗位上从事与发动机机械系统相关的诊断、检测、维修等专业职业能力,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做准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前导课程:《汽车机械基础》后续课程:《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三、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群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岗位群包括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服务经理、技术总监、汽车销售经理、索赔员等。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机械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构建知识,锻炼专业技能。
让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10163 参考学分:5.5 学分参考学时数:94 学时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系汽车教研室适用专业:汽车类专业曾用名: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构造(上)二、课程性质和作用《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是汽车技术专业群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熟练掌握汽车技术工岗位群技能,服务于生产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满足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交通运输、汽车检测部门岗位需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原理、检测和维修合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发动机装配和检修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前承了《汽车机械零件的制作与修理》、《汽车汽车总成拆装与调整》2 门专业基础课程,后续衔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车身控制系统诊断检修》等专业技术课程,形成课程良好的连贯性和匹配性。
三、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目标可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方面:1.专业能力目标:会查询专业技术信息;懂得发动机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能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能理解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过程及零部件工作原理;能掌握安全生产、环保等相关规定,能按科学、规范的要求操作施工;会正确使用工量具拆装和检测发动机;懂得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诊断发动机常见故障;懂得检测发动机维修质量;会填写各类工作任务单等表格。
2.社会能力目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与客户、同事、上级、供应商等良好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解决问题及优化决策的能力;具有获取新信息和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一)设计理念和思路本课程是汽车发动机9 个典型的故障现象为载体,以汽车发动机检修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为主干,以学习领域为主体,以汽车发动机的检修实际案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先进教学手段(虚拟工位与局域网络)和教学技术开发的课程。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工作要求。
它要以《汽车电气检修》课程和《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检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发动机修理工作项目设置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发动机检修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修理工的要求, 为此而设置这门课。
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 从原《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中分流出来的一门课, 原来的课程内容比较多, 既要学习主要部件的检修, 又要学习各系统的检修, 课时又比较少, 再加上设备有限, 学生学习比较困难, 不容易掌握,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 将一门《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分解成《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和《电控发动机检修》两门课, 本课程的侧重点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 主要是电控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检修。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 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汽车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 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4个学习项目: 燃油燃供给系统的检修、进气供给系统检修、电子控制系统检修、电控点火系统检修。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设计的, 同时, 4个学习项目对应汽车维修企业中的机电维修工的工作。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熟悉职业岗位上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学会故障现象的排除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无缝对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社会对汽车行业急缺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维修学科核心素养,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维修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掌握汽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技能,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业规范、安全生产、发动机维修学习与创新、团队合作等四个方面。
(二)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汽车维修职业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汽车发动机维修能力。
通过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掌握汽车典型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的分析思路与排除方法。
3.素质目标(1)能够顺畅、准确的完成学生间沟通、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2)能够和小组成员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3)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课程标准学时:100学分:6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名称及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和《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
后续课程:《汽车专业英语》、《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综合技能训练》、《订单培养》、《执业资格考证》、《专业顶岗实习》等能力拓展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是以简单到复杂的故障现象为载体,以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
以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为主干,以学习情境为主体,以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检修实际案例分析为切入点,针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和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
课程规划六个技能模块,开发16个典型工作任务,细化21个实训指导工单,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服务性。
该课程的总学时建议为96课时,6学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基本的维修、检测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取得中级维修工证、驾驶员资格证。
二、课程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工作站”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边讲解、边操作、边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每名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训指导教师;二是构建仿生产性实训环境(实训室),将课堂搬入实训室,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试用)一、适用对象三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零件测绘》、《金工实习》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零部件检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获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证书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支持。
三、参考课时四、总学分3.5分五、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情境教学及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的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的核心职业能力。
使学生能够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故障部件的拆卸与更换、安装与调试。
对学生汽车检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的职业素质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承接前修课程的能力培养,并为后续课程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及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并注重培养爱岗敬业、沟通与协调的职业素质。
职业知识:1.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保养、维护作业;3.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拆装、检测、零部件检验与调试;4.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动力线路图的识读和分析;5.能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依据行业规范、利用相关资源制定维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估,撰写维修质量报告;7.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8.遵守安全、环保等法规。
职业技能1.熟练使用发动机机械维修通用工具、专用工具;2.能够完成一般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的检查作业;3.能够按照4S要求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检测、故障诊断、维修以及检查验收;4.能够掌握现代轿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规范;5.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量具和设备(如万用表、故障诊断设备)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2021版)学时:90学分:3.5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名称及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零件测绘》、《金工实习》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零部件检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获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证书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支持。
二、课程基本理念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的技巧。
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新知识点,同时也兼顾旧知识点,操作的难度要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1.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首先用比较浅显、有趣的技法处理常见的汽车机械故障,使学生快速建立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学生得以能快速入门,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接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汽车发动机维修技师人才的社会需要,制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6506、16508〕承担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9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和应用,能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拆装与检修,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岗位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从事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检测实训。
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各部分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各部分拆装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机械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的思路;4)了解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的工艺知识。
(2)能力目标1)会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2)能熟练拆装汽车发动机总成、零部件,并能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情况;3)能针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4)能针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5)能针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6)能针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7)能针对冷却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8)能针对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9)会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与调试。
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发动机总成拆装、曲柄连杆机构检修、配气机构检修、冷却系统检修、润滑系统检修、发动机总成检查等6个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19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三)设计思路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思想。
课程的开发要基于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因此职业行动能力调研是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的前提与关键,也是建设工学结合课程的基础。
1. 课程设计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出职业性能力的发展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
知识的获取依赖学习,而技能的掌握依赖练习,离开学习与练习,能力不会得到发展。
学习情境的载体设计,要体现出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要与职业岗位对接,要源于真实,高于真实。
课程开发的目的不单是对专业工作的吸收,而是基于专业工作,有逻辑性、结构性、清楚的工作过程的提取,即将真实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实施,使学生自觉学习与练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自学等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使课程具体化和有形化,教学情境在一体化实训教室或一体化教学车间实施,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
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开展教学情境的实施,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完整化。
3.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根据需要,部分教学情境安排在企业实施,由企业人员指导,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于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
对于《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课程,将部分教学情境安排在企业进行,由企业人员指导和评价,实现了教学场所由学校向企业迁移,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要点
15级《汽车发动机检测》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工业生产第一线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发动机维修基本技能;为形成汽车维修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技能:熟悉汽车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对发动机进行正确解体、检测、修理装配与调试能力,初步具有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汽车发动机检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依据,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综合运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专业工种中的具体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时标准及课时分配表本课程推荐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测技术》王盛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02858, 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2.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理论;3.能正确完成发动机拆装操作。
教学内容:§1-1 概述一、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分类二、发动机的常用术语三、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单缸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五、汽油机与柴油机工作的异同§1-2 基本理论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二、换气过程三、燃烧过程四、发动机特性§1-3 发动机维修常用工具及量具一、常用拆装工具集选用二、常用量具介绍及使用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
2.提醒学生掌握柴油和汽油发动机的异同。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标准2
一、《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岗位, 培养学生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能力, 是汽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以职业行动为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运行以工作任务为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 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学习完成课程目标要求。
2.课程的作用二通过《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三方面能力目标。
该课程的学习需《机械制图》、《汽车维护》等前续课程的支持, 同时支撑《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具有制定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计划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及总体的检测与调整的能力。
(3)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的能力。
(4)具有分析与描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诊断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的能力。
(4)具有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的能力。
2.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岗位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
(2)具有作业小组团结, 沟通协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方法能力(1)具有从个案中找到共性, 总结规律, 积累经验的能力。
四(2)具有举一反三, 检修不同车辆的能力。
五(3)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 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通过汽车维修企业调研, 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进行分析, 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 以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过程中的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 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分解为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6个学习任务, 将6个学习任务进行教学设计转化为6个学习情境, 并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排序。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维修》一体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维修
【参考学时】
总学时: 160 理论学时:一体化学时: 160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五、六年制
【课程描述】
【学习任务描述】
5
6
7
8
9
10
学习任务X评价表
班级: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年月日
【实训设备】
3、课程实践教学条件配置要求(1)学习任务一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认知
(2)学习任务二传动带的检查与更换
(3)学习任务三正时带的检查与更换
(4)学习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检修
(5)学习任务五缸盖、缸体的检修
(6)学习任务六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
(7)学习任务七冷却系统的检修
(8)学习任务八润滑系统的检修
(9)学习任务九燃料供给系统的检修
(10)学习任务十点火系统的检修
(11)学习任务十一发动机总成的更换
【建议教材】
推荐二本或二本以上比较适合的教材。
如
(1)成伟华:《汽车发动机机械构造与检修》,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ISBN:9787114093524
(2)杨承明、郑金顺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ISBN:9787534158940。
《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汽车专业部合作单位(部门):制定人:制定日期:2022年6月审核人:学校教务处审核日期:2022年6月批准人:批准日期:2022年6月一、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
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汽车机修岗位、汽车售后服务接待岗位、汽车售后服务回访岗位、汽车服务企业仓管及售后索赔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常识》、《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拆装》、《汽车定期维护》,后续课程有《汽车传动及控制系统检修》、《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1+X证书技能训练》、《汽车行驶与转向及控制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汽车制动及控制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拆装》、《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空调》、《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智能网联汽车运维与检测》、《汽车维修接待实务》、《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技术状况检查与初步判定、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就车检测与小修、汽车发动机机械总成/部件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总成拆检大修等工作任务,达到以下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企业需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汽车发动机检修作业工单识读与待作业项目内容解读、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技术状况检查与初步判定、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检修操作施行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汽车机修等岗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培养具有一定自我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继续参加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8《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5月13日
(三)专业课程标准《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适用阶段:中职阶段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96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72课时,实践课时为124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10学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检查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1.会识别发动机零部件;2.会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能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4.能检查发动机;三、课程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四、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对于设计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检修》
适用专业:汽车市场营销专业。
建议学时:6×13=78(理论)
一、课程性质、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与电子》、汽车机械基础、工量具使用与钳工技能等课程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
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布置、汽油机工作原理、才有机工作原理等知识基础上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汽机构、冷却系、润滑系、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柴油供给系等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发动机装配调试和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其任务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检修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
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贯彻“老师做中教,学生练中学”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的选取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汽车修理工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项目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开放实训等形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操作机会。
通过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时间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项目教学,对教学评价的重点要突出时间操作的评价,以此重点反映学生对先关项目的技能的掌握,并体现学生对先关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②掌握发动机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③掌握发动机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
④掌握发动机拆装,调试工艺知识
⑤掌握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
⑥掌握发动机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2、能力目标:
①会进行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
②能熟练拆装发动机总成、零部件,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状况
③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④能对配气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⑤能对汽油机燃油供给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⑥能对柴油机燃油供给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⑦能对冷却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⑧会能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与调试
3.职业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些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业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行业岗位群得要求大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求职的竞争力
③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④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要点及要求
序号教学项目模块模块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
参考学时
理论
实
践
1 概述1、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
2、了解汽车总体结构及类
型、编号规则、行驶原理
和发展情况。
3、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和特性。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
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
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
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
充与总结。
6
2 曲柄连杆机构1、了解曲柄连杆的基本知
识。
2、活塞连杆组的知识与简
单的检修。
3、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检
修。
4、典型的故障分析。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
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
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
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
充与总结。
8
3 配气机构1、了解配气机构的基本知
识。
2、气门组的知识与简单的
检修。
3、气门间隙的调整与零件
的检修。
4、可变配气相位和气门升
程相关内容。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
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
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
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
充与总结。
10
4 燃料供给系1、燃料供给系基本知识。
2、会检修汽油泵更换滤清
器。
3、燃油供给系故障分析与
排除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
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
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
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
充与总结。
8
5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柴油机构造。
2、柴油机喷油器检修。
3、了解电控柴油机技术。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
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
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
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
充与总结。
12
6 冷却系零件的认识、拆装和常见
故障诊断。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
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
排;
8
四、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编写)
汽车发动机检修.龙纪文,涂光伟.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课程注重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并以丰富的实物、视频资料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带着兴趣学习。
(2)任务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充与总结。
7 润滑系
润滑系认识、拆装和常见故障检修。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充与总结。
6
8 点火系
1、点火系结构和电路连接。
2、了解无触点电子点火系。
3、点火系拆装和检修。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充与总结。
6
9 发动机总装与磨合
了解发动机总装配过程及验收流程。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排;
2、提出有关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充与总结。
2
10 小计
66
(3)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和掌握。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知识。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考核方式
《汽车构造》主要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平时学习态度和作业。
期末考核成绩占50%;平时作业、测验累计30%;到课率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