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9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ki
Y I
1 1 c
• 投资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投资的增加会 引起收人和就业量成k倍地增加,另一方面,投资 的减少也会导致收入和就业量成k倍地减少。所以, 经济学家把乘数称为一把“双刃剑”。
特别提示 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双重含义, 一是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 起这一变动的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 比率;二是特指投资乘数。
• 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C=C0+cY • 收人入与为消Y费0时相,等消;费为E,收
• 收MY入1为为消Y1费时。,FM为储蓄,
• 线性消费函数
C
C0
负储蓄
Y=C
F
C=C0+cY
E M
正储蓄
消费
O
Y2 Y0 Y1
Y
2.储蓄函数
• 线性储蓄函数
• 储蓄函数就是储蓄与收入 之间的依存关系。
• S=f(Y) •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在任
L1
L不变,M↑,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M不变,L↑,LM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三、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 衡——IS-LM模型
• 将IS-LM曲线 放在一个图上 • IS-LM模型
•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
• 在E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同时均衡
• i收0为入均。衡利率,Y0为均衡国民
I
化), 以L2(i)表示
• 整个市场货币需求用L表示,则有
• L=L1+L2 • L=L1(Y)+L2(i)
• 货币供给(M)——指实际货币供给量,它与利率无关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L1(Y)+L2(i) • L1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而L2的减少又是利率上升的结果,
因此,在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 变动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单选题1.在三部门经济中,实现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是( )。

A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再加上政府购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答案:A2.第十章主要介绍的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即凯恩斯主义的均衡国民收入原理)是( )。

A 总供给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B 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C 消费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D 总供给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同时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答案:B3.当总需求比产出更大时,有未计划到的( )。

A 存货积累B 存货减少C 储蓄D 消费答案:B4.当我们说投资和政府支出是自发性的时,意味着它们是( )。

A 外生变量B 内生变量C 自动稳定器D 以上均不是答案:A二、多选题1.投资的增加意味着( )。

A 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B 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C 储蓄的增加D 利率水平的提高E 国民收入的提高答案:ABE2.关于平均消费倾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B 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C 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D 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不断增加E 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答案:ABC3.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涉及的市场包括( )。

A 投资品市场B 货币市场C 劳动市场D 产品市场E 国际市场答案:BCDE三、判断题1.自发性支出的增加对均衡产出水平没有影响。

(X)2.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会减少GDP。

((X))3.增加收入税会增加GDP。

(√)4.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边际消费倾向。

(√)。

西方经济学 简答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 简答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经济实现均衡的条件
备注: 与国民收入核算中I=S必然存在不同,国 民收入决定理论中i=s只有在经济均衡时才 存在。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Consumption function)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收入水平,即可支配收入水平——同方向 2、价格水平和价格预期 (1)价格水平主要通过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影响消 费 价格 实际收入 消费 价格 实际收入 消费
c= c( y)
A
α 0 -α s = s( y) 45º y0 y
第二,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 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第三,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y = c + s
y y = c y s + y
消费曲线和45度线之间的 关系可用来说明家庭的经济情况 (1)与45度线相交,收支平衡 (2)在45度线之上,借债消费 (3)在45度线之下,有正储蓄 B
c=c(y)
45 0
y
(五)平均消费倾向( APC )
(APC –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1、定义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c/y
我国的消费情况 ——消费率呈现持续走低趋势
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呈现持续走低趋势。来 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的消费 率为62.1%,1981年,我国居民消费率曾达到 67.5%,六五期间平均为66.1%,七五期间平均为 63.4%,八五期间为58.7%,九五期间为59.4%。到 2005年下降为52.1%,而上世纪90年代世界平均消 费率水平接近80%。 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种。如果再 考虑到2001年—2004年政府消费比重上升和居民 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那就可以进一步看到居民 消费率下降的严重程度。这期间居民消费比重为 78%,政府消费比重为2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
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
济发展。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
能。
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
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
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
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
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
企业没有出售出去的产品,作为企业不想持有
的存货。
If y>AD,IU>0,y↓
If y<AD,IU<0,y↑
In Conclusion
• 总需求,即计划的总需求,决定了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 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非意愿存
货投资为0.
• 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过存货的调
节来实现的.
2、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无法售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IU=实际产出(收入)- 支出
变动的AE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二部门)
包含两个层次:
1、AE如何变动的?
2、变动的AE如何决定NI?
一、总支出AE是如何变动的?
(凯恩斯消费理论和非凯恩斯消费理论)
AE=C+I+G+NX
我们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
一、消费和储蓄(Consumption and
(总支出)
总需求
E
收=支
供=求
AE=c(y)+i
c=c(y)
y*
总供给(总收入)y
3、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I=S):
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
S、i
s=-α+(1-β)y
E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讲义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讲义
Y
《西方经济学》 讲义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
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全部的收入=消费+储蓄 增加的全部收入= 增加的消费+增加的储蓄
《西方经济学》 讲义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
10.2 总需求分析Ⅱ:IS-LM模型
说明利率与投资变动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及 其关系; IS-LM模型: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 I-投资;S-储蓄;L-货币需求;M-货币供给 特点:是对总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 应用价值:可用来解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理论价值: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西方经济学》 讲义 第10章 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总供给,均衡的国民收入;不考虑总 供给时,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10.1.3 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C f ( y) 消费函数: Consumption Function C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Y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C
《西方经济学》 讲义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1
10.2.2 LM曲线
含义:说明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 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原理: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来解释 曲线的移动: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
10.2.3 IS-LM模型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例如
❖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 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 归入芬兰GNP。
❖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 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规律:边际 消费倾向随着收 入增加而呈现递 减趋势。
❖收入越高,消 费占收入的比例 就越少; ❖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且小于1 。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2、储蓄函数
❖ 储蓄和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S=f(Y),用平均储蓄倾向和 边际储蓄倾向说明。
❖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GNP与GDP的比较
GNP按照国民原则。
❖ 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 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GDP按照国土原则。
❖ 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 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 民。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总结:五个基本总量
GNP
-固定资产折旧
=NNP
-间接税
=NI
-企业所得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支付利息
=PI
-个人所得税
=PDI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例题:计算GNP 、NNP、NI、PI与PDI
❖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 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 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 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 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 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 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 、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 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主观因素
建立准备金
为未来的支出做准备
获得利息及其他收入
出于人类本能,希望未
维持个人独立感
投机或发展事业的本钱 给后人留下遗产
满足纯粹的吝啬欲
来更好
工资的变化
收入与净收入之间差额
2客观因素
财产货币价值的意外变 时间贴现率的变化
财政政策的变化
个人对未来收入预期的
的变化

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为互补函 数,两者之和等于总收入如图所示
c,
s
C=c(y) A
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减,但APC>MPC,则APS和
d
MPS都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 o
APS<MPS。如图所示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
-d
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
E=c+i=y y=c+s c+i=c+s
i=s
均衡产出的;0
45°线
IU>0
c+i
o
y y0
均衡国民收入表
消费
投资 储蓄 总需求 总供给 经济趋向
325
50 -25 375 300 繁荣
400
50 0 450 400 繁荣
550
50 50 600 600 均衡
610
示范效应
用偏好相互依赖代替偏好的独立假设,并以此来解释消费的决定。
在不考虑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时候,消费者获得的
效用只取决于自己的消费量,其效用函数为:Ui Ui Ci
如果考虑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就 成为:
Ui
Ui
Ci aijcj
这样每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 支出,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自己所获得的总效 用与自己的消费支出成正比,与其他人的消费支出成反比 。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均衡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均衡

2) ∆AE=1590-1690/5 • =-100/5=-20 • 由此可消除膨胀。
17
第四节 加入政府部门的“NI—AE”模型 一、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与均等
支 出
资 投
厂商部门
政 府 接 购 税 买 间

企 业 利 润 入 收 要 素
入 法 计 算
法 计 算
融 机 构
出 支

消 费
政府 部门
• • • • • •
5. 6. 7. 8. 9. 10.
1300 1000 900 500 300 0
1240 1000 920 600 440 200
60 100 0 100 -20 100 -100 100 -140 100 -200 100
I=100
非自愿 国民收入 存货 变动 100 收入收缩 NI>AE 80 收入收缩 40 收入收缩 1500 0 收入均衡 NI=AE 1340 -40 收入扩张 1100 -100 收入扩张 1020 -120 收入扩张 700 -200 收入扩张 540 -240 收入扩张 300 -300 收入扩张
11
• 1.乘数定义与公式: 乘数定义与公式:
• 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 一变化的支出量最初变化 的比率。公式: • MULT=K=∆NI/∆AE • 投资乘数是投资增量与由 它所带来的收入增量之间 的比率:KI= ∆NI/ ∆I K • 或KI=1/1-MPC=1/1-b
• 2.乘数的作用过程与 乘数的作用过程与 MPC
注入量J=I+GP;漏出量W=S+NT J=W 即:I+GP=S+NT;如下图与公式:
• 图2
JW
I+GP>S+NT 收入扩张 I+GP<S+NT 收入紧缩 I+GP=S+NT 收入均衡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2)物物交易活动,没有以货币作为等价物的市
场价格;
(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 (4)企业投资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的方法. 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1.支出法
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 方法 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 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 ∑Pt· t / ∑P0· t q q
Pt---当年价格, P0---不变价格, qt---当年产量
表 1— 4
名 义 的 GNP 和 实 际 的 GNP 1992 年 名 义 的 G N P
2 0 万 单 位 × 1 .5 美 元 /单 位 =30 万 美 元 6 万 单 位 × 50 美 元 /单 位 =300 万 美 元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英文缩写 GNP)是指一国一年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 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理解这一定义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GNP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因此,在计 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NNP(NDP) - 间接税 = NI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税-企业 所得税 + 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 政府向 居民支付的利息 + 红利= PI PI - 个人所得税=PDI =消费 + 储蓄 = C + S
折旧 间接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 企业所得税 –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 政 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第09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done

第09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done
值总和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2、仔细探讨GDP定义中的每一个词
(1)GDP是市场价值 讨论题: 生产一辆经济型或一辆豪华型轿车, 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2)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
讨论题:
农民以2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
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
APS = S/Y
APS < MPS
6. APC与APS 的关系
APC+APS=1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 C(Y)+ S(Y)=Y 第二,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APC+APS=1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MPC+MPS=1
凯恩斯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续)
入,应该更偏好哪一个衡量指标? 如果政府更关心在我国发生的经济活 动总量,应该更偏好哪一个衡量指标?
二、国内生产净值 NDP Net Domestic Product
NDP=GDP-折旧 折旧(重置投资)--- 用来补偿经济中设 备和建筑物存量损耗的投资。
国民生产净值 NNP NNP=GNP-折旧
① 消费支出 C
非耐用品支出 耐用品支出 服务支出
总投资 净投资 折旧 存货投资
最终产品支出 ② 投资支出 I
③ 政府支出 G ④ 净出口 (X-M )
GDP = C + I + G +(X-M)
三、收入法(要素支付法、成本流动法)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所获得 的收入来测算 GDP 的方法,可以反映 GDP 的 分配情况.
3.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谈到关于扩大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 的贡献率的问题,商务部部长助理房 爱卿指出,要落实直接拉动消费的政 策,促进热点消费。热点主要是围绕 汽车和家用电器这两项来培育消费热 点,继续执行、落实家电下乡的政策, 汽车摩托车下乡的政策,汽车以旧换 新的政策,还有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 和小排量购置税按7.5%征收。
3、消费曲线
.
c s
C=α+βy
α o
0 y
储蓄曲线 y
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
(一)表达式:y=c+s→s=y-c→ s=y- α-βy=-α+(1-β) y
(二)APS与MPS APS=s/y, MPS=∆s/∆y=ds/dy=(1-β) APS=s/y=[-α+(1-β) y]/y=-α/y+(1-β),
第三节 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 论
并非凯恩斯的专利——消费函数拓展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J.S. Duesenberry)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经济衰退→
c
cl
y↓,c存在向下刚性
→c不变或轻微下降
0
y
棘轮效应*
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 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 变化。杜森贝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 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 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 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 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 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 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 用。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 一、消费函数 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DPIe、P、

简明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

简明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
AE AE’ ∆I ∆Y
45°
AE
Y*
Y**
Y
二、乘数效应的形成机制
•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产出的产品和劳务销售后形成经济中 总收入,其中的一部分将形成消费支出,构成新一轮总支出 的一部分,进而带来总产出的进一步增长。 • 如此循环往复,总产出得到了多次的增长,直到总支出增 加完全被经济体“吸收”。
AE Y=AE
45⁰
Y
第二节 消费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
消 费 APC1
MPC1
MPC2 C=C(Y)
APC2
0
收入
二、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
储 蓄
S=S(Y) APS2
MPS2
MPS1 APS1
0
收入
三、消费理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
(二)持久收入假说
(三)相对收入假说
•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不仅与自己收入有关,而且与 周围人的收入和消费有关,还包括与自己以前的收入相比 较。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
• 各个变量在其他变量的影响下发生变动;反过来,这种变 动又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 • 当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平衡、彼此 不再变化时,总体经济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一、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二、总需求决定总供给
三、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 横轴表示经济中的总供给,纵轴表示经济中的总需求,则 可以用一条过原点的45⁰线表示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体现为总支出AE等于总产出或总收入Y 上,因此,在图中把横轴标为Y、把纵轴标为AE。 • 45⁰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线外的任何一点 都表示非均衡的状态。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西方经济学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

宏观西方经济学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
简单AD- Y
导入
•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由哪些因素影响与决定是一个有 待于深入讨论的问题。上一章我们提出了“总收入 =总产出=总支出”这样一个核算等式。从右等式 “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受制于消费、投资 、政府支出、净出口四个因素,因此,一定时期经 济社会的总产出——国民收入取决于由这四个因素 构成的总需求;从左等式“总收入=总产出”来看 ,产出受制于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四个 生产要素,一定时期经济社会的总产出要归属于诸 生产要素所有者,因此,总产出——国民收入取决 于诸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也即是总产出取决 于由生产要素构成的总供给。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或收入就是指和意愿的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或 收入。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就是消费(C)和投资(I) 之和。按照微观经济学中的定义,均衡是指一种不再 变动的情况。当实际的总产出等于计划的总支出时, 企业的生产就会稳定下来。若实际的总产出超过计划 的总支出时,企业所不愿意持有的存货就会增加,因 此就会减少生产;相反,企业的非意愿库存会减少, 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来补充库存。总之,企业根据市场 意愿的需求情况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 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由于我们假定经济中没有政 府和对外贸易,因此,总需求就只有居民消费和企业 投资构成。用E表示计划的总支出,则有:E=c+i
7
思考题:
•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 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8
• 解答:
•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可以 为零,也可以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 然为零。因为存货是投资的一部分,如果计 划投资中存货投资为非零,则均衡产出水平 上,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不为零,非计划存货 投资必然为零。如果计划投资中存货投资为 零,则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可为 零,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第一、二节是要说明在假设总供给为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第一节是一种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不考虑总供给和货币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引入货币因素,说明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说明总供给与总需求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原理。

通过本章教学,要掌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总供给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的含义与计算;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教学难点:乘数的计算;IS曲线;LM曲线;IS-LM 曲线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

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GDP的缺陷:(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C、MPC都是递减的,但APC>MPC; 0<MPC<1,APC有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线性消费函数: c=a+by
a→常数、自发性消费 b→常数、边际消费倾向 by→引致消费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y=c+s
APC、MPC随收入增加 而递减,但APC>MPC。 APS、MPS随收入增加 而递增,但APS<MPS。
1600 1000
c,c+i
c=y
c+i
c=1000 + 0.8y 450 5000 8000 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y
0.8)=8000
c=y-i=8000-600=7400 s=y-c
=8000-7400=600 储蓄与投资相等。
C+I
E
S>I
I>S I a
Y=C+I C=a+bY
∴ y=(a+i)/(1-b)
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
知道消费和投资,就 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 = c + i , c = a + by. 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 /(1-b)
例:c=1000+0.8y,i=600
y=(1000+600)/(1-





霍夫伯杰挂断了电话。几分钟后他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我是油漆匠比得切克”,电话那边的人说,“你想什么 时候开始油漆房子啊?” “我改变主意不准备漆房子了。”霍夫伯杰回答说。 “但我已经定了油漆”,比得切克说,“你为什么要改变 主意?” “因为利特尔顿要离婚,买不起新车了。” 当天晚上,比得切克回到家,妻子对他说,“从格拉德斯 通电视机商店购买的新彩电到了。” “把它退回去”,比得切克告诉妻子。



第二,潜在国民收入,即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不 变 第三,价格水平既定。

二、总需求的四个部分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部门需求和净出口四 部分构成。 总需求也是一定时期内整个经济中的计划总支出。
消费是指居民对商品与劳务的需求或支出,包括耐用消费 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住房租金,以及对其他劳务 的支出。 根据西方经济学家对长期消费统计资料的分析,在总需求 中消费的需求是相当稳定的。
1 均衡的国民收入可能低于、高于或等于
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水平。

2 不管哪种情况,一旦达到均衡,市场 调节就会终止,除非有来自外部的市场 干预,否则,国民收入不会变化。
人们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
私人投资的增减
消费曲线的平行移动 投资曲线的平行移动
总需求曲线的 平行移动
三部门中,消费发生变化:关键是可支配收入变化 y要抛开税收,加上转移支付 DPI=y-T+tr。T=定量税,tr=转移支付




三、决定总需求的消费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就是:
C = f(Y)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C = C/Y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桑得斯托撕碎了飞机票,去见他的银行家格里普肖蒙: “这个月我没法还贷款,因为格拉德斯通不去维尔京群岛 了。” 格里普肖蒙非常愤怒。当鲁道梅克来为他餐馆的新厨房借 款时,格里普肖蒙给他泼了一股凉水:“桑得斯托都没还 他借的钱,我怎么能借钱给你?” 鲁道梅克打电话给工程承包人伊格尔顿说他付不起新厨房 的费用。伊格尔顿随即解雇了八个人。这时,通用汽车公 司宣布给新车型打折。霍夫伯杰立刻打电话给利特尔顿: “好消息”,他说,“即使你离婚也买得起新车了。”
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 发达、百业昌盛。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 俭朴素,结果社会凋敝、经济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凯恩斯在进行需求分析时,有三点重要的假设。 第一,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区域。
假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线区域,总需求的 增加可以引起均衡国民收入上升,即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 加,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四、决定总需求的投资
•与收入水平无关,仅与利率有关
一 费函数决定收入)

投资等于储蓄法(使用 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c+i=c+s i=s s=-a+(1-b)y


y=c+i
c=a+by i为常数 ∴y=(a+i)/(1-b)


论》一书中提出一条所谓适用于社会消费的基本心理法则。 他认为,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其消费不会以同一绝对量增 加,因而储蓄的绝对量将增大。也就是说,如果其他情况保 持不变,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下降,而 平均储蓄倾向趋于上升。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
边际消费倾向 MPC=△c/△y MPC=dc/dy
3.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 相对收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 Duesenberry) 提出来的。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两个相对收入假设中。 第一个假设认为,一个家庭在决定其消费时主要参考的是其 他具有同等收入水平的家庭的消费,即家庭的消费在收入中所 占的比例取决于它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第二个假设认为,家庭在本期的消费不仅受本期收入的绝对 水平和相对地位的影响,还受它在以前时期已经达到的消费水 平的影响。 相对收入理论从短期消费行为和长期消费行为两个方面考察 消费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家庭的这种短期消费行 为和长期消费行为的结合,产生了所谓的“棘轮作用”,即经 济中消费的变动要比收入的变动稳定得多。
第一节、一则古老的寓言 一、一则古老的寓言

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中,持续的经济衰退和普遍 的失业,使传统的经济学遇到了严峻挑战。

凯恩斯从一则则寓言中悟出了需求的重要性,建立了以需 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经济 学上著名的“凯恩斯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了 现代宏观经济学。





投资是指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包括企业固定投资 (用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存货投资(用于原 材料、半成品及未销售的成品的投资)以及居民住房投资。 投资在经济中波动相当大。
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或者说是政 府购买产品与劳务的支出。 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总需求中政府支出的比 例也一直在提高。 出口在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时是指净出口,即出口与进口 之差。 研究总需求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研究只包括消费和 投资的国民收入决定的最简化模型,即凯恩斯的乘数模型。
1, mpc 0 1 KI (1, ),0 mpc 1 1 mpc , mpc 1





在华盛顿,经济萧条的打击来得如此之快,以致没有人知 道它是如何发生的。前一天我们还在享受牛奶加蜂蜜,第 二天就只有馊了的乳酪和食品补贴券。 这里有一种解释。 在华盛顿的一个郊区,弗吉尼亚州汤姆卡特市,雪佛兰汽 车公司的一位推销员霍夫伯杰给利特尔顿男式服装专卖店 的老板利特尔顿先生打电话,告诉他:“好消息,新的诺 娃型汽车到了,我给你和你妻子留了一辆。” 利特尔顿说:“霍夫伯杰,我不能要了,我和妻子正在闹 离婚。” “非常抱歉,”利特尔顿接着说,“我今年买不起新车,和 妻子离婚后,能买一辆自行车就很幸运了。”
均衡收入 y=(1000+i)/(1-0.8) i=600时,y=8000
i=700时,y=8500
c,c+i
c=y
c + i2 c + i1
c=1000 + 0.8y
投资增100,收入增500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
1700 1600 1000 450
5000 8000 8500 y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已知:△i=100,b=0.8
投资 增加量 收入 增加量 消费 增量 储蓄 增量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100
100 80 64
80 64 51.2
20 16 12.8
……
……
……
……
合计
100
500
400
100

△y=△i+(△i×b)+(△i×b×b)+
(△i×b×b×b)+… =△i×(1+b+b×b+b×b×b…)
储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 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 间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k=△y/△AD 如果是投资增加,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我们 称为投资乘数,即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 的变化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ki=△y/△i
•西方宏观经济学把收入作为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并不考虑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消费的研究集中在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关 系上 。
(二)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绝对收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家庭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取决于其收入的绝对水平。
凯恩斯最初论述了这一理论,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i×〔1/(1-b)〕
∴ki=△y/△i=1/(1-b)

ki=△y/△i=△y/(△y-△c)=1/(1-△c/△y) =1/(1-MPC)=1/MPS=1/(1-b) dy=dc+di=(dc/dy)dy+di=b·dy+di ∴ki=dy/di=1/(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