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综合运营开发模式解读
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运营模式及PPP模式运作解析
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运营模式及PPP模式运作解析导读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通知》一经发布,引起全国各省市政府积极响应,一时之间打造各异特色小镇计划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但在规划与设计前要正确认识“特色”二字,避免特色小镇同质化,是摆在规划建设者面前的新课题。
故本文将全方位解读阐述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与模式,更好地呈现出一幅特色小镇的宏伟蓝图。
1初识理念“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小镇概念,与常态“小镇”有着本质的区别。
常言所提到的“小镇”,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这种小镇可以有产业,也可以没有产业;可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也可以仅是一个小规模人群的普通聚居地。
但“特色小镇”却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聚落单位,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互相融合的一个特定区域。
真正的特色小镇先是区域的产业的特色,只有挖掘产业的内容及活力,制定产业的扶持及优惠政策,用产业的活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这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力和可持续的基础。
基于此因,那么一定要将区域内一部分人调动起来,参与到产业中来,通过大多数人的参与,服务及传播,为大多数人带来各种红利,这也成为特色小镇为区域发展与建设带来的红利。
2找准特色加快中国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和环境禀赋,把握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和把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并且要突出特色。
资源环境方面,小城镇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适应开发的土地、淡水等后备资源充裕,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供给充足、价格低廉。
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快速发展约束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小城镇独特的资源环境特色,正在转变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特色小镇运营模式
特色小镇运营模式特色小镇运营模式最理想的特色小镇运营模式1.开发商是小镇生活的参与者、研究者、引导者和实施者首先,公司通过在纵向视角开展对人类古往今来理想生活方式的探讨,以及在横向视角开展对世界各国小镇的实践研究,以此为基础,在营造小镇物理空间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以居住为依托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将客户的意见作为公司的宝贵财富。
其次,公司是小镇理想生活的点火器和播种机,必须充分尊重业主的自主权利、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致力于服务业主,当好“保姆”,公司通过沟通和契约的方式引导业主,但不干涉业主的生活、不强加任何公司意志予客户,让业主实现自我管理。
2.业主自治管理机制业主是小镇的生活主体,是小镇的真正主人。
业主自治管理是塑造小镇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推进小镇可持续发展、提升业主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营造理想小镇,应大力倡导和支持业主实行自治管理,鼓励业主成立小镇自治机构,倡导公开、透明、民主的运作方式。
在小镇日常运营中,做好对业主的引导工作,不仅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而且要努力使其成为创造主体、组织主体。
业主的参与应贯穿于定位、设计、营造、运营的`小镇建设全过程。
业主参与不是简单的意见征询,而是要创造融洽的氛围,相互交流、激发灵感、充分表达、达成共识。
小镇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业主管理机构的选举要取得当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认真做好沟通、汇报工作。
1955年,联合国推出了《通过社区建设实现社会进步》报告,提出了《社区发展的十项原则》,可以作为理想小镇自治管理机制建设的纲领和原则。
3.小镇公约小镇公约是业主所共同约定的邻里社会生活秩序。
这种秩序的构建,并不是社会规范外在强行管制的结果,而是小镇管理理念和邻里规范的缔约成文,是居民之间的自我约定。
引导小镇居民在所有社区建立起《公约》,《公约》制订过程中,应由95%以上业主的参与。
《公约》和《礼记·礼运篇》中有关大同世界的描述,应镌刻在小镇(园区)中的醒目之处,让《公约》成为小镇(园区)的必配件,并推动其内容的真正落地,从而使得我们的邻里环境变得更加温馨、欢乐、和谐。
特色小镇 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
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
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
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
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
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和运营方案
特色小镇并非单纯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的概念,而是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 区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特色小镇的特点
1 2 3
产业特色
特色小镇通常以某一特色产业为主导,如文化 创意、科技信息、生态环保等,具有明显的市 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建筑风貌
特色小镇在建筑风格和城镇风貌上注重与当地 自然和文化资源的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形象 和品牌识别度。
营销渠道
利用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如旅游网站、旅行社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品牌建设
加强特色小镇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06
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
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特色小镇将向产业融合、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方面发展,同时将注重 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挑战
特色小镇发展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投资成本高、人才短缺等问题,同时需要 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调整。
资源整合
有效整合特色小镇的产业、文化、自然等 资源,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运营主体
确定特色小镇的运营主体,包括政府、企 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明确其职责和作用。
市场运作
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特色小镇的可 持续发展。
运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特色小镇 的产业集聚度和核心竞争力。
产业布局
根据小镇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安排产业用地和设施 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的策略
产业链条构建
01
围绕主导产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提高
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
02
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业态
特色小镇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解读_图文
三、中国特色小镇现有商业模式及实例
【以地产销售为主导】第二居所地产(周末)
绿地重点选择有大城市购买力溢出效应、有产业导入支撑的一二线重点城 市远郊及周边,投资启动特色小镇大盘项目,计划重点围绕智慧健康城、文化 旅游城两个题材,整合内外资源,研究特色小镇大盘的开发模式,形成开发模 型和产品系列,并加快整合大健康、科创、 旅游等新兴板块产业资源,形成升级版 “全产业协同”投资模型,为特色小镇项 目获取创造条件。
2017年末,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828.7亿 C. 产业新城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复杂,打造难度极高 D. 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收益见效慢
商业模式的优点 由于和政府签订的PPP协议具有排他性,以及一二级开发 联动的业务,所以在园区拿地方面会有相比于其他任何房 企绝对的优势。且华夏幸福的模式较为特殊,不需要像其 他房企一样囤积大量的土地. 一旦开发成功,则后期在很少投入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产 生持续收入,即运营维护简单但收益可观。 华夏幸福拥有强大的招商平台,企业来园区投资,政府以 45%的落地投资额给华夏幸福支付产业发展服务费用,如 果华夏幸福入股了某家自己非常看好的企业,那么在企业 落地后除了能拿到一笔政府支付的产业发展服务费外,后 期还能享受到该企业的发展红利,属于轻资产业务,有利 于后期各园区成熟后,华夏幸福向轻资产企业的转型。
实践证明,丹寨旅游小镇不仅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手工业等多 个产业繁荣,还带动丹寨周边卡拉、泉山、甲脚、石桥等27个景区和 旅游村寨实现收入2亿元,吸引丹寨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就业、创 业。
小镇运营分析方案
小镇运营分析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拥挤的都市生活,来到小镇享受清新宜居的生活环境。
小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居住和旅游。
因此,小镇运营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话题。
本文针对小镇运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套全面有效的小镇运营分析方案。
二、小镇运营分析方案的定义小镇运营是指对小镇进行规划、管理和运营的活动。
小镇运营包括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美食餐饮、文化传承等方面,目的是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小镇,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带动小镇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三、小镇运营的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的许多小镇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品牌建设滞后、管理薄弱等问题。
小镇的经济活动相对单一,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些小镇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手段,导致资源浪费,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质量不高。
因此,针对小镇运营的现状,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小镇运营分析方案的目标1. 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带动小镇的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
3. 保护小镇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
4.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小镇运营分析方案的具体步骤1. 分析小镇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2. 制定小镇运营的发展策略。
3. 加强小镇品牌建设。
4. 丰富小镇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5. 加强小镇的宣传推广。
6. 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7. 加强小镇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8. 建立小镇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六、小镇运营分析方案的具体内容1. 分析小镇的现状和发展潜力(1)对小镇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产业结构、人口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找出小镇的发展优势和不足。
(2)对小镇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小镇的发展潜力和问题,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2. 制定小镇运营的发展策略(1)根据小镇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制定小镇的整体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小镇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康养小镇六种开发模式
康养小镇六种开发模式康养小镇是指以提供康养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城镇,旨在满足市场对养老和康复服务的需求,并提供休闲、娱乐、养生等配套设施。
康养小镇的开发模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开发模式。
一、综合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将康养小镇打造成拥有完善设施和服务的一体化综合城镇。
该模式注重提供全方位的康养服务,并配套完善的商业、居住、医疗、教育、文化等设施。
综合开发模式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功能齐全,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康养需求。
二、特色开发模式特色开发模式是指将康养小镇打造成具有独特特色和吸引力的特色小镇。
该模式注重挖掘和发展地方特色资源,打造独特的康养文化和特色产品。
特色开发模式的特点是独特性强,吸引力大,能够吸引人群体验地方的独特魅力。
三、养老社区开发模式养老社区开发模式是指将康养小镇打造成适合老年人居住和康养的社区。
该模式注重打造适老化的居住环境和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养老社区开发模式的特点是面向老年人,设施和服务注重便利性和依赖性。
四、度假休闲开发模式度假休闲开发模式是指将康养小镇打造成适合休闲度假的场所。
该模式注重提供高品质的度假休闲设施和服务,吸引人们来此放松身心,享受休闲时光。
度假休闲开发模式的特点是注重休闲娱乐,功能齐全,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度假需求。
五、医疗健康开发模式医疗健康开发模式是指将康养小镇打造成健康养生的场所。
该模式注重提供高品质的医疗和养生服务,吸引人们来此进行康复和健康保健。
医疗健康开发模式的特点是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生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六、农业康养开发模式农业康养开发模式是指将康养小镇打造成农业康养的场所。
该模式注重结合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提供乡村旅游、农产品体验、农业养生等服务,吸引人们来此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文化。
农业康养开发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农村式的康养服务。
以上是康养小镇的六种常见开发模式的介绍。
不同的开发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和需求变化等因素,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并加以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解读
“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解读小城镇、小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对上承接大中城市的功能疏散,对下对接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大多数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基本模式。
虽然小城镇、小镇的带动性相对大中城市较弱,但与产业联系极为密切,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将成为指导方向。
一、辨析两个小镇概念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在今年10月份之前,有两种:一是国家层面虽没有明确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建制镇”,包括早期提出的“特色小镇”也属于这一概念;二是发展较早的,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
”可见,国家层面推动的“特色小镇”与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国家层面的出发点更多的在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而更贴近于市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是其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2016年10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
“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至此,全国各地有关“特色小镇”的概念得到了统一: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各种特色发展要素的聚集区。
同时,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得益彰、互为支撑。
特色小镇是小城镇中的重要发展主体,小城镇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载体。
[文旅-行业研究]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产业培育、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产业培育、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产业和农村发展效果明显。
127个特色小镇自公布以来,新增企业就业人口10万人,平均每个小镇新增工作岗位近800个。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
从全国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产生十万亿以上的投资额。
根据已经初步建成、有企业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投资额约为50-60亿。
按照住建部总规划亿。
按照住建部总规划1000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6万亿投资额。
如果按31个省市的规划总和,2400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12-15万亿投资额。
而建成后的特色小镇如果能够形成利润生产中心,带动片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商业模式:小镇定位明确,多层盈利模式清晰特色小镇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地产开发、项目运营、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开发运营四阶段。
在实际操作中,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通常是以一揽子服务或按功能、区域划分的块项目为主,例如古北水镇是由中青旅负责进行整体开发、运营。
当前阶段,特色小镇的盈利主要包括开发运营收入和政策补贴收入。
“旅游”、“产业”小镇模式各有特色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小镇,其盈利模式略有差异。
旅游小镇和产业小镇的出发点并不相同: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消费者来流动消费;产业的核心的生产,尽可能高技术人才创业就业,长期定居。
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
旅游特色小镇对于交通和区位因素的要求较低,但是对天然的特色旅游资源要求颇高,建设成本主要集中在景区的开发,并通过旅游运营获取盈利,和一般景区并无二致。
产业特色小镇对交通区位以及产业配套要求较高,比较容易出现在大中城市周边,通过税收、政策补贴、管理收费等盈利。
旅游小镇VS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小镇和景区开发都基于当地的旅游资源,模式上有共同之处。
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可以发展成为景区,有些历史人文古镇,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小镇也兼具特色小镇的文旅功能。
特色小镇文化运营方案
特色小镇文化运营方案一、引言特色小镇是指依托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通过一定的整合和提升,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当今旅游业兴盛的时代,特色小镇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课题。
要想成功运营一个特色小镇,合理规划、科学策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化运营方案着重从规划、资源整合、市场营销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特色小镇的运营方案。
二、规划1. 定位首先,特色小镇的规划需要明确其定位。
根据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明确特色小镇的主题,并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和优势。
比如,如果是一个历史文化小镇,就要突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氛围;如果是一个自然风光小镇,就要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打造出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
在此基础上,要制定相关的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2. 建设建设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环节,要合理规划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和景观布局,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游的小镇氛围。
同时,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将小镇的发展与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管理规划中还要考虑特色小镇的管理体系,包括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提升小镇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小镇的运营有序进行。
三、资源整合1. 文化资源整合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是其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因此,在运营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
比如,可以举办文化艺术展览、传统表演和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吸引游客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可在小镇中打造历史文化的体验区、文化创意市场等,将文化融入到小镇的每个角落。
2. 自然资源整合除了文化资源,特色小镇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比如,可以开发自然风光旅游线路,举办户外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欣赏自然美景。
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农产品、渔业资源等举办特色美食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
“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解读
“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解读小城镇、小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对上承接大中城市的功能疏散,对下对接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大多数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基本模式。
虽然小城镇、小镇的带动性相对大中城市较弱,但与产业联系极为密切,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将成为指导方向。
一、辨析两个小镇概念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在今年10月份之前,有两种:一是国家层面虽没有明确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建制镇”,包括云南早期提出的“特色小镇”也属于这一概念;二是发展较早的浙江,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
”可见,国家层面推动的“特色小镇”与浙江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国家层面的出发点更多的在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而浙江更贴近于市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是其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2016年10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
“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至此,全国各地有关“特色小镇”的概念得到了统一: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各种特色发展要素的聚集区。
同时,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得益彰、互为支撑。
特色小镇是小城镇中的重要发展主体,小城镇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载体。
农业特色小镇田园乡村综合体开发模式种类和案例
农业特色小镇田园乡村综合体开发模式种类和案例一、如何选址开发休闲农业1、资源含金量高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功能,休闲农业资源的价值条件是其开发的基础。
因此,搞休闲农业选择开发地时一定要注意,休闲农业资源的质量和价值越高,其旅游吸引功能就越强,其效益就越有保障。
2、自然条件好休闲农业资源因受自然条件影响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休闲农业开发地的综合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开发的类型和方向。
自然条件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所在区域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等因素方面。
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必须建立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之上,一般来说温暖湿润的气候,充沛的地下水,丰富的地表水,优良的水文状况,丘陵和平原相间的地貌,肥沃的土壤,较少的灾害性天气,是非常适合开发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3、经济能力强选址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总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济力量和经济条件,决定了该地休闲农业发展的人、财、物力资源投入的水平、旅游接待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出游水平等。
4、客源市场活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需求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客源市场条件决定着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价值和规模。
5、区位条件优休闲农业开发的方向、规模和效益取决于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包括资源开发地的地理位置、交通通达性、依托城市和相关旅游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在区域经济产业中所处的地位等,即通常所说的地理区位、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
休闲农业的区位选择应以市场为导向,一般要求布局在城乡接触带上。
6、农业条件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农业基础对其开发有重大影响。
农产品的种类、产量、商品率等与休闲农庄的开发都有密切关系。
二、农业特色小镇田园乡村开发模式种类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规划
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规划特色小镇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政策扶持,吸引市场的投资,促进产业融合与延伸,由此促进人口聚集、产业聚集、消费聚集,延伸出产业的延伸环,形成居住功能,结合社区配套网络,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不仅要导入产业,还要导入事业和导入一系列的IP。
在各类特色小镇的开发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涉及要打造产业业态以及多业态的服务关系,最后落在商业地产、居住地产、大城市的二居地产,养老和度假的旅游地产,由此构成房产开发、业态开发、产业开发的整个结构链,它是一个复杂的开发系统。
本章主要讨论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运营和投融资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规划—特色小镇投资开发主体选择特色小镇的参与主体构成包括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
其中企业是投资开发主体,政府引导、服务,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公众作为具体参与者与监督者参与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全过程。
根据国家三部委出台的特色小镇培育指导意见,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应秉承“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由政府与投资企业,共同组建特色小镇运营管理组织机构,一般以投资开发公司的形式运作,作为一级投资开发主体。
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在于制度的建设、顶层设计和执法治理,进行产业培育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加强社会治理;市场的运用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即通过市场来配置优化资源;企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起着主体的作用,企业在寻找市场机会,进行资源整合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社会则起着参与监督的作用。
国内目前有很多开发企业作为特色小镇的开发主体投入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虽然有很多项目是挂着特色小镇之名,走房地产圈地开发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开发企业在一些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作为资本方和小镇运营方所起的重要作用,如中青旅的文旅小镇开发、华夏幸福的健康产业小镇开发、绿地集团的文旅小镇开发、碧桂园的科技小镇开发等。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和运营方案
0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
产业定位和布局
产业定位
根据特色小镇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确定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明确产业发展 方向和重点。
产业布局
根据小镇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安排产业用地和设施配置,促进产业集聚 和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的策略
产业链条构建
01
围绕主导产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提高
2023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和运营 方案
目 录
• 特色小镇概述 •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 特色小镇运营模式 •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 • 特色小镇文化旅游 • 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
01
特色小镇概述
特色小镇的定义
特色小镇
是指在具有明显特色资源、相对独立于市区或市区周边、以 某一特色产业为主导、具有独特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多种 功能叠加的空间区域。
人才引进
鼓励特色小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交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THANK YOU.
因地制宜原则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注重创新,以独特的 主题和特色为核心,打造不同于其他地区的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历 史、文化等条件进行,最大化利用当地资源 ,提升特色小镇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确保小镇的长期发 展。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关注人的需求,提供 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规划建设流程
资源调查与分析
对当地特色小镇的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其 自然、历史、文化等条件,为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
建设实施
特色小镇完整运营方案—运营思路和流程
特色小镇完整运营方案—运营思路和流程目录:一、特色小镇的运营转变1.核心运营主体的转变2.运营客体的转变3.收益模式的转变二、特色小镇的运营阶段1.土地一级开发及代开发期2.产业项目开发期3.产业项目培育期4.产业链整合期5.土地二级开发期三、特色小镇的运营结构1.特色小镇的三大运营原则2.特色小镇的三级运营结构四、特色产业运营是特色小镇运营的关键五、特色小镇的五大运营收益分析1产业运营服务收益2、配套经营收益3、政府补贴4、奖补及补差5、产业投资特色小镇运营理念的转变,源于城市发展理念及开发建设主体的转变。
几十年来,政府一直是城镇建设的推动者与核心运营主体,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和监督者。
市场取代政府成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力量,这也就决定了城市运营必须在理念上发生转变,同时运营主体、运营客体以及收益模式也要随之转变。
一、特色小镇的运营转变1.核心运营主体的转变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
这其中又分为4种模式:政府主导、政府与企业联动发展、以企业为主导、以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为主体。
政府主导模式中,一般政府全权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或者政府负责投资,委托运营商建设运营。
这一模式适合财政力量雄厚,运营能力或把控能力强大的政府。
优势是政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推动进展快;劣势是政府财政压力大,同时也面临着后期运营的大量投入。
在政府与企业联动发展模式中,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并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许诺投资方在一定时间段内拥有经营权,到期后再归还政府。
这一模式适合于财政相对有困难的政府,优势是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劣势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参与企业的短视行为,。
特色小镇开发建设运营方案
(区别于城市快节奏、紧张生活方式)
镇
•“小而特”的产业特色 (区别于城市“大而全”的产业体系)
的
特 征
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个性特征
•特有的自然环境 •特有的风土人情、地域或民族文化 •特有的建筑风貌 •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的自身性特征
特色的产业及环 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 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 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 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 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 其核心指向。
产业 / 文化 / 旅游 / 社区
特色小镇的概念的理解
关于“特色”“小”“镇”的理解
•此“镇”非彼”镇”,不能单纯从字面去理解,不是传统意义上以行政区概念,也不是工业园区,而是有明 确产业和旅游功能的综合的概念,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按行政区域划分概念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可以是一个 镇或者覆盖多个镇, •“小”的概念的理解,功能小而全,产业特而精,小其实也是一种空间概念,特色小镇一般控制在1-3平方 公里,人口控制在1-3万人,且不受原行政区的局限。 •“特”:主要是产业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融合的独特之处,这使得小镇具有某种独特的文化构成,呈现出某 种价值追求与认同,从而形成相对产业集中,从业者云集的的特色工作和生活区。同时小镇也是汇集某种特 色资源、技术等创业创新的“孵化器”或者创客空间,提供可持续的吸引特定人群交流。
特色小镇的区别性特征
区别于城市的共性特征
•更亲近友好自然、更敬畏传统(区别于城市:远离自然、改造自然、崇尚现代)
•尺度较小、布局灵活 (区别于城市尺度较大、规模经济)
小 城
•工居混合、便捷宜居 (区别于城市工居分离、集约高效)
•以慢行和慢速交通为主导(区别于城市交通以机动车、快速交通为主导)
特色小镇:产业主导,多元融合的开发运营思考
盈
THE ENTERPRl SE ASPE CT
特 色 小镇 :产 业 导 ,多 元 融 合的 发运
6 4 公关世界 \ ¨ 】 ( D
作
茎 昱
影 响 ,使得 乡村 多种 可 以商业 化的
产 品和 业 态 被 大 量 开 发 , 并 转 而 开 始 吸 引 城 市 人 的 注 意 。 另 外 , 各 类 交 通 技 术 的 不 断 革 新 成 为 贯 通 城 市
民 俗 等 不 同 方 而 ,找 到 特 质 并 从 宏 观 的 角度 进 行 布 局 。 不 可忽 视 “ 落 地 ” 本 质 ,分 层 确定 结 构和 窖群 定 『 立,丌= 发 出 旅 游
首先要 冈地 制 宵才 能找到 定 位的 灵
魂。 特 色 小 镇 的 生 命 力 就 是 因 为 “ 特 色 ”而鲜 酒 , 牌 包 装 与 鲜 明
下滑 ,相对 自然 资源成 为 了人们推
崇 的 目标 。
引 力 较 大 的 投 资 新 领 域 、发 展 的 新 目标 、城 镇 化 的 新 方 向 , 同 时 也 是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新 平 台 。 事 实 上 ,特
规划 引领
准确布局
与乡村 的便利 网 ,从 前 困扰 资源流 动的 障碍 因素 已经 化为 无形 ,反而
产 品 的完整 体系 。转 变规 模利 数量
的增长 为深 入程 度和 质 量的 增长 , 以 山 水 和 农 林 等 自然 资 源 为 核 心 的 地 域 特 色 ;用 设 计 来 保 护 的 生 态 特 色 ;突 出主题 卡 口 模 式 的风 恪特 色 ,
性 紧 密 挂 钩 。 放 令 球 市 场 中 的 突
城市 品牌
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创新模式
·全国性休闲地产—— 度假区/村;
·区域性休闲地产—— 主题休闲城区。
产生区域
世界性旅游地产 特色资源区域
全国性旅游地产 特色资源区域,离城区较远
区域性旅游地产 特色资源区域,离城区不远
市场构成 以全球游客为主 以全国为主,吸引世界游客
以区域性市场为主
功能定位 居住构成
较高的附加值 成为政府的形象工程和主要窗口 工程。体现一座城市的鲜明属性 和文化特色。发展前景和市场预 期非常看好。
规划上更多功能 从单一居住带休闲,赋予住宅的旅游 性、休闲型,使业主的生活更加丰富 多彩。使住宅成为多功能的生活载体。
提供“观光—休闲—购物—居住”的需求便利
开发基础条件 资源、文化、规划、投资及后期运营是旅游地产成功开发的必备条件
典型案例
上海新天地、宋城 集团的宋城主题公 园等。 海南博鳌等。
佘山高尔夫别墅、 三亚碧海蓝天、千 岛度假村。
杭州宋城的山地别 墅等。
目前,我国旅游休闲地产形成几大板块格局
海南
云南
旅游地产
浙江
其它
山东
四川
旅游地产类别 从资源及项目辐射范围看,旅游地产还可分为世界性、全国性和区域性
·从消费主题的核心市 场构成来看,世界休 闲地产形成了三种不 同的发展形态:
休闲度假的第二居所,业主以度假置业和投资置业为目的。多建在大中城市远郊或远离大中城市的著名风 景区附近,或建在旅游资源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依托现有的优秀旅游资源,投入休闲度假设施设备, 营造旅游度假氛围。开发商以为异地置业者的度假休闲为目的。
3.以旅游接待为目的的商业、酒店等开发
以旅游接待为目的,具有商业购物、休闲娱乐、酒店居住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特在“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 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 (小镇开发运营商)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 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角;而与特色小镇息息相关的当 地居民,则承担参与与社会监督的责任。
3、特在“形态”
特色小镇的“特色”还在于其必需形成独特的风格、风貌和风情。小镇的风格是小镇的性格和个性。小镇的风貌是其独 特的建筑与外观,都要与文化传承接合,与生态及自然环境一致。小镇风貌的确定,需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基础上,以小镇的 “功能定位”为出发点,以小镇的“历史文化”为导向,以小镇的“地形地貌”为根据,形成个性化、艺术化、传承化、文 化化的景观与建筑风貌,塑造“小而美”的小镇形态。小镇的风情以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软环境为基础,结合 演艺、社区活动、人际交往,成为独特的文化价值。
三、遵循三大开发逻 辑
政府的区域发展逻辑 企业的市场运营逻辑 居民的工作生活逻辑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在市场机制下,基于城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方 案,需要统筹兼顾政府、企业、百姓三方的利益。 1、政府的区域发展逻辑
对于政府来说,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 手段,是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其目的是要通过特色小镇的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 带动新农村建设,摆脱传统城镇发展中依靠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增长模式,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空间,实现自我 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满足政府在产业化、城镇化、带动性方面的发展诉求。
“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解读
一、辨析两个小镇概念 二、把握“4特”内涵 三、遵循三大开发逻辑 四、形成三大开发基础 五、构建“两产业三引擎五架构” 六、整合五类开发运营的“特色小镇综合开发模式”
七、创新改革行政管理与政策支持体系 八、搭建综合投融资结构
九、“特色小镇孵化器”平台服务
回顾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特色小镇”的概念或是雏形很早之前便有涉及,云南早在2011年就下发了《云南省人民 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如今,在全国各地呈现如火如荼发展态势的“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以浙江特 色小镇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国家层面及省级层面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小城镇、小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对上承接大中城市的功能疏散,对下对接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非常重 要的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大多 数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基本模式。虽然小城镇、小镇的带动性相对大中城市较弱,但与产业联系极为密切,易于形成鲜
明的主题性特征,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将成
为指导方向。
一、辨析两个小镇概
念
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在今年10月份之前,有两种:
一是国家层面虽没有明确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 《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建制镇”,包括云 南早期提出的“特色小镇”也属于这一概念; 二是发展较早的浙江,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 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可见,国家层面推动的“特色小镇”与浙江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国家层 面的出发点更多的在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而浙江更贴近于市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是其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2016年10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小 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至此,全国各地有关“特色小镇”的概念得到了统一: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各种特色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同时,特色
2、特在“功能”
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没有生产与服务就无法形成大量人口的聚集;文化是特色 小镇的内核,形成了每个小镇独有的印象标识;特色小镇不能只以旅游为核心功能,但旅游的“搬运”功能,可以激发小镇 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交换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功能;有特色产业,有旅游,有居住人口,有外来游客,就必然要形成满 足这些人口生活与居住的社区功能,否则特色小镇就只是一个“产业园”。
小镇和小城镇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得益彰、互为支撑。特色小镇是小城镇中的重要发展主体,小城镇是特色小镇
发展的主要载体。
二、把握“4特”内涵
特在“产业”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 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 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 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1、特在“产业”
特色小镇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产业上。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来看,新常态下,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方
向:一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的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知识化和服务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二
是历史经典产业的回归,这是我国经济向消费主导转变以及人们对消费品质需求增强的必然结果。 绿维创景认为“特色小镇”的产业需要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个发展架构。特色产业的选择需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 位环境以及产业发展历史等基础条件,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历史经典产业回归三个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消费聚 集、产业聚集、人口就业带动、生态优化、幸福价值提升作用,也是引领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