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演奏一等奖教案
安塞腰鼓演奏一等奖教案
简介
本教案旨在指导学生在安塞腰鼓演奏方面的训练,为学生准备
参加腰鼓演奏比赛,并争取获得一等奖。
通过针对不同技巧和乐曲
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增强表现力和音乐感悟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和特点;
2. 研究基本的腰鼓演奏姿势和技巧;
3. 掌握一些常见的腰鼓乐曲,包括旋律和节奏;
4. 增强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5. 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1. 安塞腰鼓的历史和特点介绍;
2. 腰鼓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技巧训练;
3. 研究选择适合的腰鼓乐曲,包括旋律和节奏;
4. 演奏技巧的提升训练,包括击打力度、速度和连贯性的控制;
5. 协同训练,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6. 比赛准备和舞台表演技巧。
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和解说;
2. 学生模仿和练;
3. 小组合作,互相检查和纠正;
4. 学生展示和互评。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腰鼓演奏技巧;
2.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悟力;
3. 学生在合作和团队中的表现;
4. 学生在比赛和舞台上的表演。
实施计划
本教案建议在课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安塞腰鼓演奏的训练和练。
建议一周至少进行两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45分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可以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
结论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掌握安塞腰鼓演奏的基本技巧,提高演奏水平,并为腰鼓演奏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培养学生
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整体的表演质量。
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
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教案标题:《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一、教案背景: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安塞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开展安塞腰鼓教学活动,既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学习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演奏技巧、节奏感等。
2. 学会演奏基本的安塞腰鼓曲目,能够配合其他乐器合奏。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安塞腰鼓的演奏技巧和基本曲目的学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使他们在合奏时能够准确地与其他乐器协调配合。
四、教学准备:1. 安塞腰鼓:根据学生人数准备足够数量的安塞腰鼓。
2. 音乐设备:音响设备、CD或录音机等,用于播放安塞腰鼓的音频示范。
3. 乐谱和教材:准备安塞腰鼓的乐谱和相关教材,供学生参考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简要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动机。
2. 知识传授(20分钟):a. 分组讲解: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研究该主题并进行简短的讲解,例如: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基本演奏技巧等。
b. 教师辅助: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和完善,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3. 演奏学习(40分钟):a. 音频示范:播放安塞腰鼓的音频示范,让学生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节奏和音乐韵律。
b.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演奏安塞腰鼓的基本曲目,并重点解析演奏要点和技巧。
c.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实际演奏练习,并根据教师的指导不断改进演奏技巧。
4. 合奏表演(30分钟):a. 分组合奏: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兴趣,分组进行安塞腰鼓的合奏训练。
b. 整体合奏:各小组进行整体合奏排练,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 表演展示:选择适当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安塞腰鼓的表演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
安塞腰鼓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幼儿园
安塞腰鼓教案幼儿园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与能力。
腰鼓是中国传统的音乐乐器,通过演奏腰鼓,孩子们可以培养音乐素养、身体协调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安塞腰鼓教案在幼儿园的应用,帮助孩子们通过腰鼓表演开展全面素质教育。
一、教案背景:1.1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可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审美能力。
腰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演魅力,适合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
1.2 安塞腰鼓的特点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传统乐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安塞腰鼓除了可以作为表演乐器,也可以作为日常教学乐器,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掌握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通过学习腰鼓的演奏技巧,帮助幼儿认识和感知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敏感性。
2.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腰鼓演奏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腰鼓演奏动作的练习,帮助幼儿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腰鼓表演一般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通过腰鼓表演的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基本动作练习:分别教授腰鼓的左右手演奏方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打击技巧。
(2)简单节奏练习:通过简单的乐谱,让幼儿学习和演奏简单的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3)合奏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通过合奏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性。
3.2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老师通过个人示范各项技巧和动作,给幼儿直观的参考和模仿。
(2)分组实践:将幼儿分组进行合奏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团队的力量。
(3)游戏化教学:结合游戏元素,增加幼儿对乐器演奏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与效果:4.1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掌握能力,以及在合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优质课一等奖《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与气势。
背诵课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3.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了解比喻、排比及反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走进安塞腰鼓1.60周年国庆大典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
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一定有许多的猜想和疑问,说说看!二、自主学习,感知安塞腰鼓1.这篇课文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读课文了?打开课文,根据学案“自主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具体内容见学案“自主预习”部分)2.学生自学预习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交流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师相机板书: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
★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加点字的读音:高粱.、骤.雨、枣.树、战栗.、陌.生、蓦.然;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恬静、威逼、渺远、奇伟磅礴、元气淋漓)★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子出现几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安塞腰鼓的?★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是把段意连起来说,注意衔接与连贯)★说说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壮阔、豪放、火烈、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设计点评:学案中“自主预习”部分的设计,要求清楚,层次分明,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扫除阅读的障碍;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教学重点:从语言入手、借助不同层面的分析去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安塞腰鼓的形象、领略文章的意境。
教学设想: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
对于这样的文章,应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美,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
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既能了解地方文化,又能接受熏陶和感染的目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视频导入。
二、散读课文,把握基调。
1.散读激情:纵情诵读课文,点燃心中激情。
2.交流定基调:诵读后,奔流在大家血液中的、撞击在我们心灵上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怎样读才能表达这种气势和情感呢?3.追问理层次:是否一直都是这种情感?4.小结过渡。
三、寻读课文,品味语言。
1.回读标记内容,思考:为什么这些词句会给你如此强烈的震撼,这样动感十足的的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应该有怎样的特点呢?2.交流,引导分析。
3.小结过渡。
四、精读课文,感受形象1.寻读课文中富含哲理的语句,试分析其含义。
2.交流分析交流句式: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看)_____________,它让我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
五、剪辑朗读,收束全文。
1.下发朗读材料,集体诵读。
2.总结收束。
各位朋友,作为延安甚至陕北的形象大使——安塞腰鼓虽然在鼓乐的戛然而止中即将谢幕,但我相信,它那火烈刚劲的舞姿,羁伴不住的力量,激昂生命的勃发与喷涌……定会在冲击我们感官的同时给我们心头留下深刻的印记。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3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情感做出提示和解说。(备注: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朗读脚本设计,只要合理说清原因即可。)(1)朗读 符号朗读符号特殊含义朗读符号特殊含义重音.语调上扬/停顿/语调下降'连读C尾音拉长一一
活动二:设计朗诵脚本,赏鼓韵(屏幕显示)活动任务:有人说:”《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 完美的结合。"安塞腰鼓这种生命的律动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呢?选取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语段进行朗读脚本 设计,感受其磅礴的气势。
可用下面的句式来表达:“我为大家朗读的是下面这段文字:
o我认为要这样处理朗读:方法提示:1.品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并做好朗读标注。“。
成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活动三:撰写推荐文稿,悟鼓魂此时此刻,安塞腰鼓不仅响彻在高原上空,更回荡在 我们
每个人的心里。(屏幕显示)活动任务:同学们,你认为作者借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什么?请根据文中的重点语 句说说你对主题的理解。把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浓缩成一句话,作为我们朗诵视频的推荐语。(屏幕显示)L引导思 考: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是一股什么劲?挣脱 了、冲破了、撞开了什么?B.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 释放出那么气味磅礴的能量!黄土高原上那些衣着朴素、生活穷困的人民,哪来的这种奇伟磅礴的能量?(屏幕显 示)资料链接: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安塞地处边塞,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 生活,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出示陕北和黄土高原图片,他们吃、穿、住 是什么?)本文写于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曾经贫困、写黄土高原的精神符号一一安塞腰鼓,他把自己的欣喜、希 望都寄寓在《安塞腰鼓》的文字之中。
3-《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安塞腰鼓激情导入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沙漫天。
在许多人心目中,她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在那里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
今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进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教学目标1.品读铿锵激越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体悟腰鼓内涵,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知识链接“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最为盛行,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是黄土地上的狂欢,体现了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一、品腰鼓之好1.大声朗读课文,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是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呢?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这是一个的安塞腰鼓。
2.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强烈的赞美之情?3.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它有什么作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小组轮读:选取四组,分别各读一句,层层递进读,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4.安塞腰鼓的“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用“好在,你看(听)”的句式叙述。
明确:(1)好在火烈的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3)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
“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八年级语文下册3安塞腰鼓文本解读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艺术角度
第8页
主旨了解
歌颂西北男子阳刚之美 表示冲破束缚强烈渴望
第9页
思索问题
怎样了解“多水江南是易碎玻璃, 在那儿,打不得这么腰鼓”这句 话内涵?
【提醒】黄土高原:壮阔、厚实、粗犷;江南风光:细腻、柔软、精巧。
第10页
第11页
安塞腰鼓
第2课时
第1页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思绪。 2.了解重点句子表示作用。 3.了解文章中心思想。
第2页
思绪梳理
演出前(1-4)
演出中(5-27)
演出后(28-30)
时间次序
第3页
演出前(1-4)
风吹高粱叶, 后生稳而静。
第4页
演出中(5-27)
①豪放火烈舞蹈 ②豪壮严峻鼓声 ③元气淋漓后生 ④变幻有力舞姿
第5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演出后(28-30)
鼓声戛然而止, 世界出奇寂静。
第6页
重点突破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一句式在文中重复出 现,试详细分析其作用。
第7页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13自然段)
视觉角度
②好一个安塞腰鼓!(17自然段)
听觉角度
③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22自然段)力量角度
④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安塞腰鼓! (24自然段)
《安塞腰鼓》省优质课一等奖
探究8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
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
什么?(第12自然段)
❖ “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 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 “遗落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 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 ,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 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 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 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学习本文句式
❖⒈排比句式 ❖⒉反复句式 ❖⒊比喻句式 ❖⒋对比句式 ❖⒌拟人句式
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 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 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 恢宏磅礴的气势。
4、从写法方面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 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 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
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
升华!”(第27自然段) 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
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 放美。
❖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
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 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3、从修辞方面说: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 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 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 样,是强健的风姿。”(第7自然段) 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
第3课《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粗犷豪放的艺术魅力。
2.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魅力。
3.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4.模仿课文,使用排比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修辞的模仿创作。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畅谈观感,导入课文。
精彩的腰鼓表演会让你忍不住喝彩,你想用哪些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示例:好一个安塞腰鼓!舞得多么酣畅淋漓,多么......二、教学过程第一步:朗读课文,自由发言,畅谈读后感。
自由朗读课文第7-27段,读完用形容词说出你的感受。
示例:好一篇《安塞腰鼓》!写得多么气势磅礴,多么......第二步:简介作者,体会作者的乡土情怀。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
陕北生来陕北长,陕北孕育出有情郎。
刘成章熟悉陕北,热爱陕北,他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来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写出了诗意,写出了灵性,写出了信天游的味道。
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老黄风记》《安塞腰鼓》《山峁》和《扛椽树》等是真正的“艺术散文",令人读之难忘,被人称之为“风情──神韵散文”。
总结写作启示:写熟悉的东西,用心用情去写。
第三步:朗读句子,体会排比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安塞腰鼓》这篇诗意散文之所以能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读来酣畅淋漓,豪情万丈,要归功于排比修辞的大量使用。
示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发狠、忘情、没命,三个动词构成排比,不但形象表现后生们击鼓动作的强劲有力,也让我们想象出后生们全情投入、用生命舞蹈的热情状态,更传递出作者观看表演时的震撼激动和对表演者的抑制不住的欣赏赞叹。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分享。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说课稿(评职称获奖作品)
八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说课稿(评职称获奖作品)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及学法的指导和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设计。
一、说教材《安塞腰鼓》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所学的四篇文章都是有关于民俗民风方面的内容,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安塞腰鼓》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以动人心魄的语言描写了安塞腰鼓表演的场面,让人感受到了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本课可以学习语言品味的方法、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场面描写、文章布局的方法、体会短句使用的妙处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士的有益启示,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结合本单元的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给本课设计的目标是:一、品味语言题和安塞腰鼓的特点。
二、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本文是一篇散文,对散文语言的赏析是散文阅读的核心,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设定为品味语言,体会安塞腰鼓的震撼美。
由于本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特点,为了完成本课的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用情景导入法、点拨法、诵读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本课教学。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教育课堂中的引领示范是不可或缺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课堂中我会在学生诵读和品味语言时给予学生适当的示范及方法的指导,从而规范他们的课堂语言,强化他们的阅读习惯。
为此本篇课文的教学,我将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安塞腰鼓》品味语言,体会思想内容。
第二课时会另选“主题丛书”中的三篇文章,让学生用用第一课时学到的阅读方法自由阅读,交流展示。
四、说教学流程下面我主要说一说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流程。
《安塞腰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设计目标:1.通过学习安塞腰鼓这一中国传统乐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2.通过学习音乐和舞蹈协同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乐器演奏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4节课教学步骤:第一节课1.导入通过播放安塞腰鼓的音乐,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观察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的信息。
2.学习基本动作向学生展示安塞腰鼓的形状和基本的鼓点动作。
然后让学生根据示范逐步学习如何击打腰鼓。
鼓点动作包括打面板、打边框等等。
老师可以站在台上示范,学生在座位上模仿。
3.练习节奏教学生学习《安塞腰鼓》的节奏。
逐个击打默契跑,利用各种节奏口诀帮助学生记住节奏的顺序和韵律。
4.小结让学生独立练习基本鼓点和节奏,然后集体演奏一段简单的小节目。
第二节课1.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口诀,并请学生进行简单的回答练习。
2.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向学生展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基本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这些动作。
老师可以逐个示范动作,学生一起模仿练习。
3.合成演练将腰鼓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如何在演奏的同时跳舞表演。
通过不断的合成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协同表演的技巧,并培养他们对舞蹈和音乐的综合理解能力。
4.小结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集体表演,并对彼此的表演给予反馈和评价。
第三节课1.导入通过分享一些安塞腰鼓的故事和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对安塞腰鼓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乐曲教学一个较为复杂的《安塞腰鼓》乐曲,并让学生逐步学习每个乐曲的节奏和鼓点。
可以使用乐谱和教学视频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曲。
3.指导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掌握情况,逐个指导学生练习乐曲,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正。
4.小结让学生小组合作,练习乐曲,并进行集体演奏。
《安塞腰鼓》教案教研课比赛课公开课优质课省一等奖
《安塞腰鼓》教案一:导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我们都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灵秀的江南水乡铸就了我们细腻、柔美的带有女子风情的性格特点,今天,我们来领略一种与我们江南水乡风格迥异的异域文化——带有男子阳刚之美的陕北风情。
而最能体现这种黄土地上男子的雄浑和豪气的就是——安塞腰鼓。
首先我们先来欣赏腰鼓表现的片段,感受他的恢弘气势。
我看大家都深深地沉浸在安塞腰鼓的表演中,那大伙能告诉我这个安塞腰鼓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本来,一个人,一面鼓,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脚下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边奔腾咆哮的滚滚黄河,给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会这腰鼓声中的激情。
二、朗读声中感知文章师:请听我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在欣赏画面和文字的同时,将能带给自己强烈震撼的词和句子分别作上记号。
(配安塞腰鼓的鼓点音乐)非常激情四溢的文章,听完老师的朗读后,同学们想不想也像老师这样大声地放怀朗读呢?(想)好!机会是属于大家的。
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挑自己喜欢的文字,大声地、纵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听完老师的朗读,又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一定有很多,一定有很多东西在你的心田流淌、奔涌。
哪位同学能把自己对文字感受跟大伙分享一下。
(感觉很有力量、很豪放、很热烈……好象从文字里头感受到那)师:是哪些词语和句子给大家带来如此强烈的震撼呢?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等等,学生一定会找得很多。
)师:大家在读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时候,你们说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朗读呢?(比较激昂而且节奏上比较急促。
)师:为什么?(本文是赞美生命、赞美力量。
同时本文采用了很多排比句和短句。
排比句使文章一气呵成,而短句节奏快,语气要读得比较急促)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海燕》课堂实录该课获2006年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王守松/执教、整理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种海鸟叫海燕,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
这节课让我们走入《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
二、整体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允许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我心中的海燕。
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一看看全文共有多少个段,二给你认为容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注音。
(师配乐朗读。
)师: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生(众):15个自然段。
师:哪些字词容易读错?生(杂):“胆怯”、“掠起”、“号叫”。
(师板书,并给“怯”、“掠”、“号”注音。
)师:大家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呢?生(众):充满激情。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大声地、自由地读出你心中的海燕。
(生自由朗读。
)三、深入探究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
你心中的海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以“从,我感悟到这是的海燕”的句式把你心中的海燕形象告诉小组的其他同学。
我讲清楚了吗?好,开始。
(师板书:海燕图形。
)(生圈点评注交流,师参与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交流发言,精彩答案将被写在海燕矫健的翅膀里。
生1:从“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中,我感悟到这是高傲的勇敢的海燕。
师:具体说说。
生1: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燕毫不畏惧,勇敢高傲地飞翔。
师:从“像黑色的闪电”中,你能读出什么?从“高傲地飞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生1:飞翔速度快。
生2:运用比喻和拟人。
师:说得真好,我选择一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板书:高傲。
)不过老师有个问题,文章是在赞美海燕,但是“高傲”这个词语从情感色彩上讲是个什么词语?生3:贬义词。
师:要表达赞美的情感却用了一个贬义词,这是否矛盾呢?如果不矛盾应该怎样理解呢?(生讨论。
)生4:不矛盾,这是贬义词褒用。
生5:“高傲”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海燕不把暴风雨放在眼里,表现了海燕面对暴风雨无所畏惧的精神。
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请坐。
哪位同学能把这一句话读一下,读出海燕的高傲。
你来读一读吧。
(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你想着重表现哪几个词语?生6:我为了读出海燕不畏惧暴风雨的形象,着重读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
师:重读是把握文章内涵,表现文章内容,体现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方法,一般是将表现事物情态特点、动作特征的词语重读。
同学们认为这句话中除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还有哪些词语要重读?生7:重读“黑色的”,因为这个词语写出了海燕身体的颜色。
生8:重读“黑色的闪电”,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燕动作快、敏捷。
生9:重读“高傲”,因为这个词语表现了海燕的性格特点。
师: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练读一遍。
这位同学,你来读。
(一生读。
)师:继续我们的问题探究,“从_______,我感悟到这是_____的海燕。
”生1:从“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中,我感悟到这是渴望暴风雨的海燕。
师:何以见得?生1:在暴风雨来临时其他海鸟纷纷逃窜,只有它高傲地飞翔。
(师板书:渴望暴风雨。
)生2:从“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我感悟到这是敏感的海燕。
师:具体说说。
生2: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说明它敏感。
师:“精灵”怎样理解?在词典当中“精灵”有两个意思,一是聪明的,二是具有超能力的鬼怪。
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解释?(师板书:敏感。
)生2:具有超能力的鬼怪。
师:有不同意见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生交流,意见一致。
)师:谁能读出敏感的海燕形象?(一生读。
)师:“遮不住的!”用了一个感叹号,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生3:海燕的坚定。
师:你能读出来吗?(师板书:坚定。
)(生再读,师指导。
生自读。
)师:请同学们找到文中描写其他海鸟的语句,读一读,分析其他海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描绘它们的?(生读。
)师:其他海鸟有什么特点?生(众):胆怯、恐惧、懦弱。
师: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生1:从“呻吟”、“飞窜”、“掩藏”、“吓坏”、“躲藏”等词语可以体会出其他海鸟的胆怯、恐惧。
师: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描绘它们?生2:作者带着嘲讽、蔑视的感情来描绘它们。
师:请任选一段读出作者的情感。
(一生读。
)师:还缺嘲笑的表情,带着这种表情请你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海燕不像其他海鸟胆怯恐惧畏缩不前,而是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它是真正的勇士。
让我们齐读课文第6段,在强烈的对比中感悟海燕的勇敢。
注意第一句嘲笑的表情,第二句赞美的情感用重音来表现。
(生齐读。
)师:通过对具体语句进行评析,一只高傲、敏感、坚定、渴望暴风雨的海燕已飞翔在我们眼前。
那作者为什么要赞美海燕,嘲讽其他海鸟呢?(生沉思。
)师:要想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1901年的俄国,正是人民群众的革命风暴风起云涌的时候,无产阶级革命者发动了对沙皇反动政府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就在这紧要关头,出现了一批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静观其变,趁机渔利。
高尔基——这位勇敢的革命斗士,为了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批判假革命者、不革命者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吹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
师:作者赞美海燕是在赞美谁?嘲讽其他海鸟是在嘲讽谁?生1:作者赞美海燕是在赞美革命者,嘲讽其他海鸟是在嘲讽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师板书:革命者。
)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革命者,而是借赞美海燕赞美革命者呢?(生讨论交流。
)生2:沙皇疯狂地镇压革命,直接赞美革命者容易受到迫害。
师:这种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叫象征。
(师板书:象征。
)(课件展示革命者战斗画面。
)师:同学们,正是在海燕精神的鼓舞下,俄国革命者先后掀起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风暴,一举推翻了沙皇统治,使盘踞俄国政坛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最终覆灭。
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感受海燕精神的伟大,感受高尔基为俄国革命者吹响的战斗的号角。
(生齐读后三段。
)四、拓展延伸师:时光流转,百年历史已成过去,革命的风暴也早已烟消云散,但海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挑战生活的暴风雨需要更大的勇气。
生活中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请以“我们是勇敢的海燕”为题写几句话,表达你的观点。
(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生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朋友,不要畏惧困难,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胜利的信心,相信你一定能看到风雨后的彩虹!生2:我是一只英勇善战的海燕,那些胆怯的海鸥啊、海鸭啊、企鹅啊,你们躲藏吧,躲藏吧。
我等待着光明的来临!师:同学们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我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我们是勇敢的海燕》。
(课件展示。
师生齐读。
)不是每一只鸟儿都可以翱翔蓝天,不是每一条小溪都可以流过巉岩,不是每一株幼苗都可以长成大树,不是每个人的旅途都可以舒适平坦。
面对人生的沟沟坎坎,让我们大声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因为我们是勇敢的海燕!五、课堂总结师:愿同学们都做生活中勇敢的海燕。
下课。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王守松一、教师试读,示范引领2008年我在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执教《安塞腰鼓》一课,讲完课后回来第二天,一位老师告诉我说,东营市教研网上有对你的评价,我打开一看,是这样写的:“来自济南长清一中的王守松老师激情洋溢地朗读了《安塞腰鼓》,那豪放奔腾的气势,那铿锵有力的语言,把在座的所有人都带入了那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黄土高原,耳边仿佛尽是那隆隆的鼓声,眼前仿佛尽是那飘飞的舞绸,作为教师的笔者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学生皆神情专注地在老师的声音里进入精彩的文本,感受精妙的文字。
当王老师的朗诵与背景音乐一同戛然而止的时候,全场有一秒钟似乎不舍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了极其热烈的掌声,台上台下,全都沉浸陶醉在这样美好激动的氛围里。
”看完了这段评价,我在当天的反思中写下了下面这段话: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因为它是教师在充分备课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教师在充分感知文本基础上进行的情感表达,它的效果远胜于放录音。
因为,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他们熟悉自己老师的声音,易于在声音感染下进入文本,教师现场的朗读有丰富的肢体语言,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
所以,语文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试读,让学生感受教师和文本的风采。
二、理解文本,教给方法理解文章的内涵是读好的首要,其次还要有方法作辅助,比如重音要加在什么地方,语气要作怎样的对比等等。
如教《海燕》一课,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教他们如何运用重音来表现作者和自己的情感。
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兴味盎然。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朗读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讲述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氛围,感染学生,以情激趣,以情激情,以情动人。
如教读《石壕吏》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句时,我就动情地说道:“同学们,古人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其中,尤以‘老年丧子’为最痛。
想想老妇,三个儿子,两个战死,还有一个性命朝不保夕,她说这番话时是何等的悲痛啊!请同学们用你们的声音读出老妇的悲痛欲绝、悲愤交加。
”于是学生声情并茂地放声朗读。
四、准确评价,形象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要求:“注意加强对文章诵读的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中,教师要通过准确评价和形象指导发挥导向作用,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里,继续发扬,不足在哪里,以期改正,真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课文《黄河颂》中有这样一段话: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一生读完后,我对她说:“课文不但要读对,更要读好。
你读得对,但这‘一泻万丈’的黄河,你只读出了‘十里溪流’,读得还不够大。
”刚说完,她笑了,全班同学都笑了,每个人都在细细揣摩语句,想要读出黄河“一泻万丈”的气势来。
准确形象的朗读评价就是通过巧妙的铺垫、点拨、引导,指出学生朗读情感的缺失,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使学生的朗读有更明确的目标,所以朗读评价的语言不是一个“好”字就能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