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

合集下载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摘要: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隐含着的愚昧、落后等具有文化贬抑性的观念,在中国这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性理论参照系下,基于传统与现代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推论所形成的。

这个被现代性话语权制造出来的观念所带有的对农民的歧视和批判,忽略了农民的真实现状和利益。

对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农民〞一词的观念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并使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走向深入。

关键词:农民;现代性;话语权力;客体化一、“农民〞一词在现代性话语中的语义转向在中国,“农民〞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词汇,在20世纪以前主要用农夫、农户、农家、农人、农盯庄户、庄稼汉等词来指称农业劳动者,这一般是职业上的称呼。

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度,中国社会阶层大致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划分,而“民〞的构成主体一般是以职业为依据划分的“四民〞,即?春秋谷粱传?里说的“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工民、有商民〞;在等级分层上也不过是贵族和平民、穷人与富人之分(布衣与锦衣玉食、素食者与肉食者等),农民阶层还没有像在现代社会中那样成为普遍受到贬抑和批判的对象,甚至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重农〞的政策和意识形态内容。

而现代广泛使用的“农民〞一词包含了愚昧、落后、狭隘、浅雹自私等一系列基于文化分层的贬义色彩。

现代汉语中“农民〞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是从中国古代的词汇直接开展来的,而是一个舶来品。

根据美籍华人社会学家孔迈隆(yrnL.hen)的考察,关于农民一词的贬抑性理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革新者从中国古典文献中借用不少词汇作为日本汉字来翻译西方著作,正如“封建〞对应于feudal、“革命〞对应于revlutin一样,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借来的“农民〞一词正好对应于西方的peasant,后来被当作一种现代性的语汇传入中国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中。

[1]155在西方的语汇里,farer和peasant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职业称谓,后者那么是基于社会阶层身份的轻蔑性用语。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The Peasants in Modernization Drive of China 作者: 周永坤[1]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99-10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农民;现代化;权利保障;身份
摘要:“农民”一词产生很早,在古汉语中,它的基本含义是以耕种为生的人。

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农民受到尊重。

民国时期.农民的基本含义未变,但是它被严重地政治化了。

在前改革时代,农民的传统含义被颠覆,农民成了为国家生产粮食、为现代化提供积累的不可改变的身份,且农民本身被政治上层级化。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权利保障有所提高,农民自身的等级被取消,但是城乡二元这一歧视农民的社会结构仍然存在。

解决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利保障,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的财产权、平等权和迁徙权的保障,使农民成为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是身份。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农民工”是现当代文学视野发展中的重要群体,农民形象的描写更贴近生活,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有很多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内容。

每次往往会发生巨大的历史变化,其富有较强的时代发展意义,已经逐步成为历史的主角,根据农民生活进行社会转变,分析其富有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思想价值。

充分分析社会形态,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提高大众思想的分析转变效果,提升社会的综合发展,完善人们的形象发展水平,以有效的趋势进行社会趋向的分析和判断,提升“农民工”想象的基本状态,分析实际当代文学视野的综合发展水平。

文学是一种社会综合分析现象,文化状态,是一种生命现象。

按照乡土文学的综合社会文化历史发展,整合社会写照分析,明确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和状态,承载有效的文化分析发展。

城乡差异符合实际文学变革过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明确实际农村生活的写实状态,总体分析责任关键水平,及时关注变革发展的形式和类别。

一、自给自足的有效经济分析综合分析城市政治状态的中心水平,分析城乡状态经济上存在的差异。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发展状态上,需要根据自给自足的现状分析水平,准确的判断每家每户实际的谋生状态水平,分析封建社会阶段性的变化方式。

按照有效的征收赋税严重程度,对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明确诗歌体裁表达方法的分析形式。

二、半殖民综合封建社会的发展状态自从中国社会格局发生变化,半殖民封建社会发展变化。

殖民乡村还保留着剩余的势力,出现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

外国人将商品引入中国发展市场中,被迫放弃自然发展经济水平,分析社会综合性质的变革情况,构建城乡的二元综合经济发展。

农民需要向城市化发展转移,很多农民以不在是传统意义的农民。

城乡出现二次化经济发展状态,这直接导致农民城市转移水平的变化,进城的农民以全新的形式进行方法模式的拓展,城乡单独流动发生改变。

三、建国标准后的分析很多文人逐步开始关注农民进城发展的整体现象和状态,分析创新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形式,分析可能产生的巨大变化。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摘要: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城农民工又是他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普遍的关注。

文人在文学创作上,没少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的对象。

其原因是农民这个角色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发生了多次的改变。

它的每次改变往往伴随着历史的巨变,是富有时代意义的。

它已成为反映历史的主角,所以文人通过再现当代的农民生活,写出了真实的社会形态,还有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深邃思考,对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功不可没。

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化宝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智慧,改变着社会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于是一种生命现象。

乡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社会生命延续的写照。

乡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根基,乡土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城乡差异如何巨大,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今作家们以其敏锐的眼光、作家的责任关注到了时代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工。

一、自给自足经济下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

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

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

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

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

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鸦片战争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现当代文学农民的形象

现当代文学农民的形象

浅谈现当代文学中农民的形象“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

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

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

”《创业史》正是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陕西渭原县黄堡区下堡乡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村各阶层众多普通劳动者的人物形象。

梁生宝是《创业史》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有过逃荒讨饭的童年;熬长工在财东家马房睡觉的少年;躲抓壮丁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的青年时代,饱尝了与继父创家立业的艰辛。

这个庄稼人在共产党思想的沐浴下,他认识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下定决心学习前代共产党人榜样,把他的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党号召的事业中去。

“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情‘受苦’就是享乐。

”梁生宝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

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

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

为了理想,他忘记吃饭,忘记了瞌睡,对女性的温存淡漠,失掉吃苦的感觉,和家人闹翻,甚至生命也不值吝惜了。

坚决走一条与继父完全相反的创立家业的道路。

例如,在“买稻种”的途中,梁生宝为了节省互助组乡亲们的钱买多些好稻种,他不住宿、不下馆子,实实在在为大家办事,心中只装着互助组的事。

看似大老粗的小伙子也有心细的一面,注意到渭河上游的地理环境与汤河不同,联想到相同的稻种是否能在不同地方茁壮成长。

当工作上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依靠党的政策、党的指示办事,想想领导们说过的高觉悟的话。

_农民_叙事与革命_国家和历史主_省略__文学的_农民_叙事话语及其意义_李祖德

_农民_叙事与革命_国家和历史主_省略__文学的_农民_叙事话语及其意义_李祖德

“十七年”文学研究“农民”叙事与革命、国家和历史主体性建构——“十七年”文学的“农民”叙事话语及其意义李祖德内容提要:本文考察“十七年”文学“农民”叙事话语及其在主体性建构方面的意义。

这些“农民”叙事话语以对革命、国家和历史的叙述,将“农民”建构为“人民”的主体。

这一主体性构成包含革命主体、民族国家主体和历史主体等三个层面,由此形成了一个“主体性”的想象与叙述结构。

从革命阶级,到民族国家,再到历史,“农民”叙事将“农民”这一“自然”的存在物不断地推进到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之中。

在主体性和历史的双重叙事中,“农民”最终获取了自身的“历史本质”。

“农民”叙事的变革,表征着整个中国新文学的主体性建构和历史叙事的内在精神变迁。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农民”叙事 主体性建构 农村题材小说一 引言从主体性建构的角度来看,20世纪中国新文学对民族国家主体性的想象与建构经历了从“国民性”到“人民性”的历史过程。

在“十七年”文学中,关于“农民”、“农村”的叙述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话语类型,也参与了这一主体性的建构。

从叙事模式和经验模式来看,这些“农民”叙事话语主要以讲述“新农民”、“社会主义新人”等形象的成长故事来叙述一个整体的阶级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历史。

在“十七年”的文学条件下,这些“农民”叙事不仅具有“题材·19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类型”、“现实—生活内容”以及“主题思想”等文艺理论方面的意义,还在主体性的建构方面起着话语实践的作用。

关于“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我们不能把它同表达行为混淆起来,个体通过这种表达行为来表述思想、愿望和形象;也不能同理性活动混淆起来,这种理性活动可以被用于某个推理系统中;也不能同某个说话的主体在构造话语句子的时候所具有的‘能力’混淆起来:话语的实践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规律的整体,这些规律总是被确定在时间和空间里,而这些时间和空间又在一定的时代和某些既定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或者语言等方面确定了陈述功能实施的条件。

[农民工,形象,农民]浅论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

[农民工,形象,农民]浅论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

浅论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西方社会学将农民出身的工人称为新工人,将原有的工人群体称为老工人。

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农民工是否属于工人,在国内曾经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上肯定农民工属于产业工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也已经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肯定。

他们是否属于工人之所以会引起争议,与其来自乡土有很大关系,这绝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的户口身份上,而且也联系着生存环境、文化濡染等复杂因素。

在农民工题材作品蓬勃发展的同时,评论界也存在一些异议。

比如,质疑大量小说是将苦难作为一种感染人的力量,主人公在城市中的进退两难成了一种模式,作品以道德的义愤与廉价的同情取代文学的审美诉求等等。

这些观点看到了这一创作潮流存在的缺憾,但也极易遮蔽许多作品的丰富意义。

事实上,当下大量文学作品在书写这种现象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思考,而这些新工人身上萦系的农民性问题也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一、复杂的性格因素这些来自农村的打工者身上仍然带有农民气质,他们淳朴、善良、勤俭、隐忍;这些性格置放到城市的特定环境中,在不同的眼光看来,也可以成为消极的愚蠢、胆小、吝啬、软弱。

而性格表现并非恒定不变,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强烈的刺激下,它们可以向另一极端发展。

他们的性格并非是简单的二元组合,而是有着自己特征的矛盾复合体。

初进城市,他们像对待土地一样,诚实地对待建筑等强体力劳动,却被认为是傻干;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辛勤劳动被欺骗时,其反抗在世故的人看来也是没有心计的,因而不具威慑力。

他们的利益缺乏有力保障,在劳动关系中常常受到损害;他们又是心软的,工头的几句好话就让他们信以为真,又开始了无限期的等待。

等待工钱,把他们从劳动者变成了乞丐。

他们圪蹴在空荡荡的楼壳子里,煮着简单的饭食。

整天瞪大眼睛搜寻工头的身影。

他们严阵以待的样子,仿佛是一些蓄机挑衅的闹事者。

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城市人的歧视和冷漠,工头的压榨和欺骗,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与愤慨,急需一条途径来宣泄。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摘要】在现代社会,农民这一群体的地位和话语在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通过探析农民与现代性的关系、农民形象在文化中的表现、现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民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以及农民话语的变迁,揭示了农民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结合农民身份认同的重构、加强农民权益保护以及农村发展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等内容,呼吁加强对农民群体的关注与支持,为他们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保障权益。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引发社会对农民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农村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赢。

【关键词】农民、现代性、话语、身份认同、权益保护、农村发展、城市化、现代社会、文化表现、生存状态、农民话语、变迁、融合1. 引言1.1 定义农民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群,是农村经济的主体。

农民通常具有耕地、种植作物、饲养牲畜等农业生产活动的技能和经验,是农村社会的基础和支柱。

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还包括了从事其他农村相关产业的人员,比如渔民、畜牧民等。

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农村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民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日益凸显。

对农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1.2 农民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农民在现代社会的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地位和角色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在过去,农民主要以种田、务农为生,被认为是社会中的基层群体,地位较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他们不仅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还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谋求农村振兴的重要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被更多地认可和尊重。

政府也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收入。

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一)

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一)

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一)一、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农民工,通常也叫民工、外来工、外来劳务工,这个词汇最早出现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

《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农民工”这一词目,只有对“民工”的解释,即“1.在政府动员和号召下参与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

2.指到城市打工的农民。

”今天我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者。

而“民工”的概念早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只是这一词汇的内涵在今天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公认的说法。

笔者认为,农民工特指改革开放后,“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界定农民工:一是职业。

农民工以非农工作为主要职业,他们的绝大部分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他们的主要收入也来自非农活动;二是身份。

尽管他们是非农从业者,但他们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与具有非农户籍身份的人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三是劳动关系。

农民工属于被雇佣者,雇佣他们的,可以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或外企老板,也可以是国有单位或集体单位,其他拥有农业户口身份、从事非农活动、但不被他人雇佣的人不属于农民工,而应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四是地域。

即他们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农民工实质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从词汇本身的角度来说,农民工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或明或暗地隐含着一种身份性歧视。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还出现了诸如“盲流”、“打工仔”、“打工妹”、“边缘人”、“边缘群体”、“双重边缘人”等带有歧视性的、不和谐的概念,这些概念也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农民进行职业和身份转化的制度性约束和身份性困境。

至于“农民工”或“民工”这个称谓是否过时,我以为要靠历史来检验。

更为关键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并不是取消“农民工”或“民工”称谓,而是让农民工和城里人一样享有公正的待遇。

深究现当代文学里农民意识走势

深究现当代文学里农民意识走势

深究现当代文学里农民意识走势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民群落是一个重要范畴。

对农民意识的注重,构成了新文学启蒙主义的内容之一。

尤其“五四”时期人文精神的关怀,确立了人的解放的起点,也确立了人的解放的终点。

当以政治、经济变革为目的,以劳动民众为社会变革主体的时代到来之后,农民必定作为一个重要话题引起文学的注重。

“我看到一些外国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很多和我们劳苦大众同一命运的人,有些作家正为此而呼号、而战斗。

”正因为如此,鲁迅才成为新文学中最早注重并倡导乡土文学之人。

在这之前,周作人也曾在理论上作过阐述,他说:“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通的思想和事实。

我们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1918年李大钊提出了“平民主义”的口号,号召青年去接触劳工,在“劳工神圣”的口号影响下,初期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表现下层工农的题材。

一、新文学中,从启蒙运动到注重普通人,从对民族历史生存现状的理解到对农民命运的注重,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密切相关。

在上个世纪初,因为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中国社会逐渐衰弱,农村经济走向破产,农民的生活日趋艰难。

20世纪中期,以乡土回忆为题材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时期农民的真实命运。

作为乡土文学的发轫,鲁迅的小说所塑造的闰土形象更具典型性。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几乎是所有农民共同的灾难。

他被紧紧地束缚、囚禁在土地上,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连思想也被压得麻痹了。

他既然无法从土地上挣脱出来,便只能认命,把痛苦归之于命运,安分守己,在对神的祈祷中求得解脱。

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的两种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的命运追求也只能如此。

其他“乡土文学”作家,如彭家煌的《陈四爹的牛》、许杰的《赌徒吉顺》,也描写了农民的种种痛苦。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阿Q与陈焕生之比较中国是一个农民本位的国家,所以“农民”本身所蕴有的文化内涵,就值得作家去关注和描写。

这其中的“农民”的内涵,即所谓的“农民文化”所规定的农民性”,这种“农民性”在某种意义上又同所谓的“国民性”,“民族性”相通,事实上许多作家也正是从对民族文化对国民性的思考开始而进入审视农民,表现乡土生活的。

鲁迅在二、三十年代面对的是一群麻木和愚昧的农民,他的目的是要起到“疗救”的效果,因而他对农民性的描写就在于启蒙,但又充满了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情。

他揭示和暴露其时农民的劣根性。

这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啊Q。

阿Q代表了那整个时期中国老农民形象。

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自然也该有变化和发展。

高晓声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作家,他与鲁迅的不同是经历的不同,自然他笔下的农民也有与鲁迅笔下的农民有不同之处。

鲁迅抨击的是现实,高晓声变现的隐忧,他笔下的陈奂生被称为是阿Q的承续与蜕变。

不言而喻,他们之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想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比较阿Q和陈奂生无疑是一条途径。

鲁迅笔下的阿Q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阿Q 生活在辛亥革命之时,社会正起着激烈的变化,在这激烈的变动中,阿Q充分表现了一个未开化农民的特征。

陈奂生生活在文革过后,拨乱反正的时候,社会同样不安定,政治也变幻莫测。

陈奂生也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陈奂生与阿Q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他们是不同时代的老农民代表,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道路连接起来,就能更进一步发现,这一切是那样真切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历史足迹:新旧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曲折;曲折中有透露着新的希望。

鲁迅与高晓声都成功地把各自笔下的人物放入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迁,更通过时代历史的变迁衬托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老农的转变轨迹。

农民特质与农民现代性对 “三农”问题影响初探

农民特质与农民现代性对 “三农”问题影响初探

农民特质与农民现代性对“三农”问题影响初探农民特质与农民现代性对“三农”问题影响初探□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工作系0702班夏莹一、导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9亿农民,农业自古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民作为一个力量强大的群体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土地是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生产场所和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农地关系在变革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土地改革中也发生着变化,农民在时代的浪潮中紧张的处理着土地与家庭的生存关系,农民的发展深深的影响着广大农地的利用和发展情况,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以农民作为切入点探究风险与农民现代性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农民农民特质风险现代性土地利用二、调查研究与方法本次调查已封闭式问卷与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本次问卷共发放307份,收回问卷306份,回收率达99%,306份问卷的分布情况主要是:黄石市(驾虹村、南石村)150份,襄樊市(欧庙镇,程河镇)67份,随州25份,安陆市25份,武汉市(黄陂),问卷主要根据调查员自己所在农村进行发放,所以,近50%问卷发放于黄石市,此外,除利用本次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外,本文还结合了《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亲和性调查》的有关农村的数据和访谈资料,以期尽量真实的反应调查结果。

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三、现状与问题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土地认识不足在此之前,笔者想先定义一下土地的概念,1976年出版的由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写的《土地评价纲要》(A 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FAO ,Rome,1976)中定义到:土地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水纹与植被,还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成果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认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洋、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与能量,总之,土地“既意味着一定的土地面积,又意味着一定的土地质量,既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土地变化,又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土地价值、土地限制”2,土地不仅是一种用于生产生活的资源,更是一种可以用于投资再生产的资产,土地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自然属性:是指土地是自然产物,并不是人类创造的产物、空间位置具有相对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有所差异等2)经济特性:土地作为一种日益稀缺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地区,矛盾程度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矛盾日益凸显3)法律性:法律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法律性是保证土地经济利益规范和公平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日完善的今天,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流动,其法律特性日益突出。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近年来,中国农民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呈现。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视角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心理困境和社会地位,使人们对农民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一、农民的劳动与生活中国农民是祖国的脊梁,他们默默耕耘在土地上,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农民的劳动被赋予了一种崇高的意义。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以农村为背景,通过对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和对家园的留恋。

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土地的热爱,使他们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

然而,农民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劳动,他们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在农村,农民的收入往往较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成为了一些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例如,杨显惠的《平凡的世界》中,通过对农民家庭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贫困和苦难。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现实,又唤起了人们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二、农民的心理与情感农民的心理与情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农民作为社会的基层群体,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被忽视和忽略。

然而,一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农民的心理描写,使人们更加了解和关注农民的内心世界。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通过对农民的家庭生活和命运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坚强和乐观。

作品中的主人公福贵,在遭受了家庭的变故和社会的动荡后,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

这种乐观和坚强的精神,让人们对农民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农民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农民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长期以来,农民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他们的权益和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然而,一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农民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和贡献。

例如,韩少功的《黄土地》中,通过对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和对家园的留恋。

当代小说“农民叙事”的“现代性”表达

当代小说“农民叙事”的“现代性”表达
的农 民逐渐 消失 在作 家 的视 野 中 , “ 对 他们 ” 的文学 表 达 主 动
让 给了 电视 剧 、 流 电 影 以及 官 方 评 奖 “ 赏 ”的 “ 村 题 主 悬 农
材” 。第二 , 当代小 说 的 “ 民叙事 ” 农 怎么 言说 “ 村 0年代 起 , 是有 数量 不 少的 “ 民叙事 ” 还 农 小说 是 自觉 以
说分 属三种 不 同类 型 。韩少 功 的长 篇 小说 《 桥词 典 》 《 马 和 暗
示 》 解 词 ” “ 证 ” “ 料 ” 论 文 方 式 和 词 典 编 纂 学 形 以“ 、论 、资 等
式 , 我们“ 示 ” 农 民历 史 、 会 、 化 、 性 的 整 体 性 感 向 暗 对 社 文 人 受, 排斥 了想象 内容 的 “ 合法 ” 人 , 置 截断 了文 学惯 常 的叙 事 流 程, 貌似 丰盈 的“ 代话语 ” 时 的精 细考 察 , 实际 上仍 然 陷入 了 一 种 “ 史主义 ” 历 的文 学 阐 释 。张炜 的 《 月 寓 言 》 《 行 或浪 九 、丑 漫》 等作 品的农 民叙 事 , 熟悉 的 “ 玉米 地 ” 为抽 象 的 象征 体 , 成
维普资讯
当 代 小 说 “农 民 叙 事 ”的 “现 代 性 ”表 达
当 代 小 说 “ 民 叙 事 ’ “ 代 性 ’ 达 农 ’ 的 现 ’ 表
毕绪 龙
中 国现 代文 学 的 “ 民叙 事 ” 两 次 热 潮 : 次是 在 “ 农 有 一 五 四” 文学 中的平 民题材 以及 “ 乡土 文学 ” 。以 国 民启 蒙 为己 任 的作家 怀着 一种知 识分 子精 神上 的优 越感 和 悲天 悯 人 的人道 情怀 , 在对 下层 人 民生存 苦 难 的表 达 中 , 成 了 “ 和 泪 的 文 形 血 学” 。另一 次是 自“ 翼 文 学 ” “ 安 文 学 ” 的 “ 左 到 延 中 工农 兵叙 事” 。这一 过 程 由文 学 必 须 和 工 农 相 结 合 的 “ 命 文 学 ”主 革

“乡下人”的现代性想象——浅析沈从文的“反现代性”

“乡下人”的现代性想象——浅析沈从文的“反现代性”
活和理想 人生 中寻找一个平 衡
这 种 有 节制 的 理 性 表 现 住 沈 从 文 的 许 多文 学 作 品 中 。
沈 从 史 , 返 位 来 自湘 两 的 “乡 下 人 ” , 以 他 抒 情 的 笔调 年 l J 独 特 的 文化 视 角 构 筑 起 充 满 魅 力 的 “ 湘西世界 ”,
《 八骏 图》的主人 公达= 先 生 剑 青 岛 大 学 任 教 ,结 识 甲 、 乙、丙 、 丁 J 等 教 授 , 发 觉 他 们 都 忠 有 性 压 抑 的 病 症 。达
现 实 和 思 潮 仃 关 。 从 观 念 层 面 讲 ,包 含 人 本 主 义 、理 性 主 文 明所 带来 的 种 种 弊 端 ,他 以 “ 现 代 性 ” 为 出 发 点 , 继 而 义和 现实j 一 义等 。 “ 现 代 性 ”足 现 代 化 过 程 中产 生 的 并 与 批 判 “ 现代 性 ” ,在作 品 中流 露 出 “ 反 现 代 性 ” 。 他 作 之 相 适 应 的精 神特 征 ,具 体 表 现 为 现 实 原 则 、理 性 精 神 , 品 中的 “ 反 现 代 性 ” 并 不 是 绝 对 的 非 理 性 、 形 式 主 义 、 极
有 着 r丝 缕 的 联 系 。 “ 反 现 代 忭 ”是 在 “ 现 代 性 ” 的 基 意 到 现 代 文 明 的 种 种 弊 端 , 将 自己 的 满 腔 热 情 倾 注 在 一 种
础 上 发 展 和 延 伸 的 ,没 有 现 代 性 的 觉 醒 就 不 呵能 何 真 _ L E 的
理想 的人 生 形 式 之 中 。
格 。他以一个 “ 乡下人”的身份,从 “ 现代性” 出发 ,反思现代性,主张理性 节制 ,返 归传统,表现人道主 义精
神 ,凸 显主 体 性 ,形成 了 “ 反 现 代性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确实与福科所揭示的以现代性和理性合法性作为预设对人群的划分、隔离和命名的情况如出一辙。

我们现在一直沿用这种观念来隔离当下的农民与现代城镇居民。

正如现在的中国,进城农民哪怕职业改变了,却依然普遍存在“农民工”的歧视性称谓。

农民作为一种被话语权制造出来的观念,一开始就被设定为是一群被歧视、被批判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而户籍制度严格区分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以及禁止农人自由迁徙的政策则更强化了这种观念和现状。

直到现在,“三农”研究中一个首要的问题居然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 4 ]在现代意义上,“农民”一词虽然同时具有职业、身份、阶级等不同层面的含义,但更多的是在文化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命名,隐含有现代性的歧视。

正如孔迈隆说的那样,在土地改革时,农村分为地主、富农、中农和贫农,地主作为一个剥削阶级被排除在人民的范畴之外,地主不是农民;但到1959年后,地主和各种贫农中农富农又都归类为农民了,以此作为区别的是工人和城镇居民。

[ 1 ]158其实农民就是相对于城里人而言的,而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象征。

我们往往不加分析地引申马克思关于农民“好像一袋马铃薯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5 ]第一卷, 677以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5 ]第一卷, 678为论据,使贬抑农民有了理论的依据,而这个依据是以强大的现代化合法性作为理由的。

马克思确实既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罪恶,也对现代化进行了讴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 5 ]第一卷, 276 - 277事实上马克思对现代性更多的是持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对现代化的思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文化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尤其对异化劳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已经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一个主要来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性问题,这就是历史进步与它所付出的代价的关系问题,他提醒:“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

”[ 5 ]第二卷, 27
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在西方语境中是对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重新评价和反思,对于正在迈入现代化的中国人来说,可以吸取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教训并警惕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这种历史进程的落后一方面让我们感叹自己落伍,同时我们也是实惠的得益者。

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不加反思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这种对现代化的急切心理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方面对于西方现代性理论过于无原则地屈服并自觉运用和发扬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这就必然导致自我否定和自我“他者”化的问题;另外,对现代化的过于急切也会产生一种现代化的拜物教,只要是现代化的就是好的,相反,一切不是现代化的,有碍于现代化发展的东西都被批判和摧毁。

我们对进步、发展、现代化这些词的过于推崇和工具化,使“推进现代化”压倒了“反思现代化”的声音,这样也会忽略了许多具体的中国经验和人文关怀,有可能导致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负面后果。

关于农民一词的否定性含义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农民素质低下这样的观念,直到今天还是现代化论者心目中的预设,目前也许该到对现代化进行一些反思的时候了。

秦晖在《农民学·丛书》总序里说:“别的且不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推进现代化,而不是'反思现代化',仅此一点就会带来价值尺度的根本差异。

”[ 2 ]序言4而他认为推进现代化就要强力地改造农民。

推进与反思现代化固然有根本的差异,但正如吕新雨说的那样,“拒绝对现代化的任何反思,其结果已经看到,就是对农民的牺牲,这种牺牲是首先把他们变成沉默的羔羊:替罪羊”[ 6 ] 。

对现代化反思并不是说农民不需要现代化,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把农民当作一
个利益者和人来看待,这是前提。

温铁军在《解构现代化》一文中对我们所习惯化了的“现代化”进行了反思,认为我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只是照搬套用西方的现代化的有关概念,西方的现代化的源起和经验与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并不完全适用。

他通过对西欧国家发展历史的考察,指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殖民化为实现手段的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过程,我们现在所习惯的西方“现代化”观念是西方社会经过300多年的殖民地人
“假如口转移和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作为原始积累所形成的资本形成和资本扩张的现代化经验。

300年的殖民过程对于西方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而这客观上也是形成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的经验过程,那么,当我们现在讨论中国的发展问题时,就不能仅是将这些话语拿过来用,而又不去仔细考虑这一套话语是如何形成的。

相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的经验过程是否是一个科学的东西?”[ 7 ]现在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往往把现代化当作一个前提和目标,诚然,现代化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路障,但我们往往只注重现代化的诉求,却经常忽略了现代化的前提以及目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深入地理解农民的生存现状,要比简单粗暴地所谓改造农民、实行“人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理解现代化观念中“农民”产生的根源也许让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而不是以一种社会精英的姿态去批判农民的不那么现代化。

对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农民”一词的观念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和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如何在现代性的理论和实践中反思和寻求一种具有适用性的现代化方案,是我们目前迫切的任务。

我们充满信心,但道路依然漫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