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逸闻趣事录

合集下载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逝世,终年79岁。

陈寅恪生活在多灾多难的乱世,身体屡遭病厄,心灵极富敏感,他的痛苦和忧伤几乎超过了他的承受力的极限,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挣扎着,抗争着,居然活够近八十岁高寿,真可说是人间奇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友伤逝之痛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历任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其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

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赠联给这位青年后辈,下联为“半杯旨酒待君温”,足见其看重之意。

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和大臣洪仁玕,这是第一件,是福;赞成维新变法,荐举刘光第、杨锐辅佐新政,并在湖南巡抚任上励精图治,开学堂,办报纸,兴实业,勇为天下先,百日维新失败后,他坐滥保匪人罪,被革职,永不叙用,退居南昌西山,两年后即郁郁而终,这是第二件,是祸。

祖父陈宝箴去世时,陈寅恪十一岁,对人生无常尚只有肤表的认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其人饶有诗才,在清末诗坛是首屈一指的名家。

陈三立进士及第后,不乐做官,随侍其父陈宝箴,于政务多有谋划,多有襄助。

六君子被斫头,陈宝箴遭严谴,陈三立对政局极感灰心绝望,他自号“神州袖手人”,从此远离政治漩涡,致力于开办新式学堂,但其爱国的心火并未熄灭。

1932年,日寇占领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陈三立从报纸上得悉战况不利,愀然而有深忧,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都被惊醒。

及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倭陷北平,欲招致先生,游说百端皆不许。

诇者日伺其门,先生怒,呼佣媪操帚逐之”(汪东《义宁陈伯严丈挽诗序》)。

陈三立因此忧愤成疾,他拒不服药,拒不进食,五天后便溘然弃世。

父亲死时,陈寅恪四十八岁,国恨家仇,燃眉灼睫,人间悲苦,味道转浓。

陈寅恪的长兄陈衡恪,字师曾,画坛一代大家,山民齐白石蛰居京师多年,寂寂无名,润格甚低,多赖陈衡恪逢人说项,为之广为延誉,且携齐白石多幅国画赴日本展销,引起轰动,卖出天价。

陈寅恪高考作文

陈寅恪高考作文

陈寅恪高考作文【篇一:高三优秀语文作文素材之陈寅恪】陈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曾留学日、德、瑞士、法、美等国,通晓英、法、俄、日、德、希腊、拉丁、梵、蒙、波斯等22种文字,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等,晚年在双目失明、膑足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1925年,作为当时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性地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第四位就是被称做“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

四大导师中,陈寅恪到校最晚,在当时也最名不见经传。

陈寅恪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经吴宓推荐的,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

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曹云祥有过一番争执。

曹问:“(陈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一听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之后梁启超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著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曹云祥一听,既然外国名家都如此推崇,那就聘请。

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的秋天,陈寅恪抵达清华,时年36岁。

陈寅恪家学渊博,祖父是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清末“同光体”代表诗人、被称为“维新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

因为陈宝箴和陈三立在湖南率先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父子俩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陈寅恪是陈三立的第三子,这一年他9岁。

陈寅恪关于对联的轶事.doc

陈寅恪关于对联的轶事.doc

陈寅恪关于对联的轶事陈寅恪一生喜欢对联,1932年夏,他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出了一道以“孙行者”为上联的对联题,一时舆论大哗。

1925年,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道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一次,在研究院的学生聚会上,陈寅恪作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康有为有“南海圣人”之称,是梁启超的老师,各位学生不就是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吗?而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你们现在也是王先生的学生,岂不就跟溥仪是同学吗?同学们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学时,为躲避日机空袭时常要“跑警报”,他为防空洞作了一副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见机者,见飞机也;入土者,进防空洞也。

自然中见妙用,戏谑中见达观。

1955年前后,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有一段难得的“风和日晴”的岁月,不但能潜心学术研究,还有“余兴旁及音乐戏曲”。

是年春节,他撰一副对联:“万竹竞鸣除旧岁,百花齐放听新莺。

”联句工整自然,可看出他的心境比较开朗。

陈寅恪一生喜欢对联,1932年夏,他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出了一道以“孙行者”为上联的对联题,一时舆论大哗。

1925年,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道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一次,在研究院的学生聚会上,陈寅恪作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康有为有“南海圣人”之称,是梁启超的老师,各位学生不就是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吗?而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你们现在也是王先生的学生,岂不就跟溥仪是同学吗?同学们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学时,为躲避日机空袭时常要“跑警报”,他为防空洞作了一副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见机者,见飞机也;入土者,进防空洞也。

自然中见妙用,戏谑中见达观。

1955年前后,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有一段难得的“风和日晴”的岁月,不但能潜心学术研究,还有“余兴旁及音乐戏曲”。

是年春节,他撰一副对联:“万竹竞鸣除旧岁,百花齐放听新莺。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作者:陈寅恪陈寅恪资料:出生日期:1890年7月3日,逝世日期:1969年10月7日。

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1925年,陈寅恪回国。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清华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离开人世。

陈寅恪名言陈寅恪经典语录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论再生缘》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陈寅恪经典语录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

生憎绿沉管,玉指镇双钩。

《柳如是别传》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

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名言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自周衰,王制坏而不复。

至于府兵,始一寓之于农。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压帽花开香雪痕,一林轻素隔重门。

抛残歌舞种愁根。

遥夜微茫凝月影,浑身清浅剩梅魂。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鲁先圣在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大,当时中国的文化巨匠几乎都云集在那里。

当时,陈寅恪和傅斯年都先后到了昆明,傅斯年就住在陈寅恪楼下。

当时日机对昆明轰炸正酣。

为了逃避轰炸,傅斯年命人在楼前挖了一个大土坑,上盖木板以作防空之用。

住在三楼的陈寅恪为此专门作过一副带有讥讽意味的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每次警报一鸣,世人皆力争上游向防空洞奔跑,这个时辰,身体衰弱的陈寅恪不仅右眼失明,左眼也已患疾,视力恍惚,步履极为艰难。

陈寅恪本人有睡早觉和午觉的风俗,傅斯年怕陈寅恪听不到警报,或听到警报因视力不济遭受伤害,每当警报响起,世人大喊小叫地向楼下冲去,傅斯年却摇摆着瘦削的身躯,不顾自己极其严峻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喘着细气,大汗淋漓地向楼上急奔,待跑到三楼把陈寅恪扶持下来,送进自己挖的防空洞。

号称“大炮”,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傅斯年,竟对陈寅恪如此敬服庇护,一时在昆明学界传为美谈。

因为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不仅仅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很受影响,而且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但是,他依然坚持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专题和元白诗研究等。

当时历史系教授姚从吾先生有言曰:“陈寅恪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至今,我们依然能够从联大师生的回忆文章中,领略陈寅恪先生讲课的情境。

陈寅恪住在青云街靛花巷的青园学舍楼上。

当时西南联合大学的教室在文林街的昆华北院和北门外临时修建的简易校舍,距离陈寅恪先生住处很远。

他上课经常抱着用黑布包袱包着的一大包书。

因为他在上课时要引证很多史料。

他早进入教室后,打开所携带的包袱,把一本一本的书拿出来,然后细心地把需要的主要史料一条条一字不漏地写在黑板上,供学生抄录。

他总是用工整的粉笔字写满整个黑板,然后坐下来,开始逐条逐条地讲解。

他经常告诉学生,有一份史料就讲一分话,没有史料就不能讲,不能空说。

给学生指导论文的时候,他总是预先警告,文字务必精简,若太冗长,必有浮滥。

为人师表,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讲课的时候,总是凭借史料说话,在提出了充分的史料之后,他才会讲课,这形成了他多年的教书习惯。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1.简介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类文阅读:陈寅恪的眼睛

类文阅读:陈寅恪的眼睛

陈寅恪的眼睛史飞翔1937年,陈寅恪刚满47岁。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的22天,日军逼近清华园车站,北平将不保。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此时已85岁,这位在上海“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战时,梦里狂呼“杀日本人”的老人开始绝食了。

五天后,陈三立死了。

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叩首鞠躬,频繁弯腰、低头,极劳累,直接诱发了陈寅恪高度近视的右眼的视网膜脱离。

陈寅恪不为日寇汉奸胁迫利用,决定不做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

抗日战争期间,陈寅恪一家几经逃难,1943年底才到达成都,任教燕京大学,住入学校租赁的民房内。

此时正值抗战后期,物价飞涨。

灯光昏暗,且常停电,陈寅格用高度近视的左眼,照旧备课并从事学术研究,完成多篇论著。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种《元白诗笺证稿》基本完成,但就在这天早上,陈寅恪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

失明之后,陈寅恪仍坚苦卓绝,锲而不舍,穷十年岁月,写出了《论再生缘》和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在十余年的瞽者生涯里写出近百万字的著述,这在古今中外学术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的出现得益于他超人的记忆和毅力。

在这段艰难的著述岁月里,有一位女性自愿给陈寅恪当助手,她叫黄萱。

黄萱每天淮时来到陈寅恪的住处,为眼睛看不见的陈寅恪查找书籍,朗读材料,卷录书稿,十四年始终如一。

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柳如是别传》)。

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在感叹命运的刻薄之余,我们不禁会问陈寅恪的眼睛为什么会失明呢?王锺翰先生在《陈寅恪先生杂忆》中有段文字有助于我们了解陈寅恪失明的原因:先生一日见告:我之目疾非药石所可医治者矣,因龆龄嗜书,无书不观,夜以继日,旧日既无电灯又无洋烛,只用细小油灯藏于被褥之中,而且四周放下蚊帐,以免灯光外露,防家人知晓也,加以清季多有光纸石印缩本之书,字既小且模糊不清,对目力最有损伤,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竟至通宵达旦。

陈寅恪四事

陈寅恪四事

好 , 当 时 吴 宓 向 陈 寅 恪 推 荐 了 唐 稚
松。
《 桃 蹊 诗 存 》 中有 三 首 涉 及 陈 寅 恪 。第 一 首 是 《 题 陈寅 老 ( 柳 如 是 别 传 )后 》 ,写 于 上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
全诗如下 :
风 雨 南朝 遍 野 哀 ,

枝 奇艳 出尘 埃 。
同 去 青 岛 大 学 讲 学 并 往 邹 平 参 观 梁
漱 溟 主 办 的村 治学 院 。1 9 4 1 年 冯 友
矣。 ” ( 《 陈寅恪集 ・ 金 明 馆 丛 稿 二 编 》第 2 5 7 页 ,三 联 书 店 ,2 0 0 0 年)
此 话 中 又 涉 及 两 件 旧 事 。 一 是
均佳 ,信是美 才也 。 ”唐稚松 在西南
联 大 读 书 时 是 金 岳 霖 的 高 足 ,曾 与 吴 宓 和 陈 寅 恪 有 交 往 , 旧诗 修 养 极
稚 松的诗集 《 桃 蹊 诗 存 》 ,我 很 快
为他 觅得 。此 书2 0 0 5 年 作 家 出 版 社 曾 印 过 ,我 估 计 是 自费 印 刷 ,所 以 不 常 见 。最 早 版 本 为 1 9 9 5 年6 月 自印 本 ,大 十 六 开 ,装 订 简 陋 。 唐稚松 是西 南联 大哲 学 系学生 , 湖 南 长 沙 人 。 中 国 著 名 计 算 机 软 件 专 家 , 中科 院 院 士 。 桃 蹊 是 他 的 笔 名 。宗 璞 有 一 篇 散 文 曾 提 到 他 在 美 国 访 问 王 浩 的 情 景 ,说 当 时 唐 稚 松
他 赴 穗 任 唐 诗 助 教 ,可 见 造 诣 。 他
因 另 有 专 长 ,未 能前 往 。 ”
代骊 龙 起 九 垓 。

高中作文素材 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中作文素材 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中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1925整理国故,培养“以着述为毕生事业”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等身的梁启超;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当时,冯友兰先生是大学者,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以学生自居,这连当时的学生们都能感觉到。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

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游学海外13年带回的却是东方学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之地,在洋务运动中却突然开风气之先,兴学、办报、开矿、建工厂,这得益于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

陈宝箴有个助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陈寅恪就是这陈家的第三代。

这一年他9岁。

家国大难之后,陈宝箴携家带口回了江西老家,陈三立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这个中国近代历的显赫门庭,走向了与传统仕宦截然不同的结局。

国学大师陈寅格有哪些轶事

国学大师陈寅格有哪些轶事

国学大师陈寅格有哪些轶事国学大师陈寅格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对他的评价极高。

在民间也流传着陈寅格的轶事,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轶事有哪些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

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陈寅恪的博学通识不仅受清华学子追崇,更是受当世名人教授的认可,他所授课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宗教、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学术类科目皆有独到的研究与著述,陈寅恪曾在其课堂上立下了“四不讲”的规矩:“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皆不讲。

”随着陈寅恪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来,这个“四不讲”的规矩也在学界广为流传开来。

陈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风格,往往不受常规拘束,不受舆论左右,1932年,清华大学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当时的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国文考试代拟试题。

当时陈寅恪便负责出作文题《梦游清华园》,另一题为对对子,引起了考生哗然,仅一人获得满分。

题目为上联“孙行者”,满分下联为“胡适之”,另有“祖冲之”、“王引之”答案尚能得分,而满分获得者便是之后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陈寅恪出题怪异,与当时盛行的白话文运动格格不入,但陈寅恪出此题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读书量的多少与词汇量的贫富,更想考察学生的思维条理。

后人对陈寅恪的评价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

中国剑桥史》在国际汉学界具有深刻的影响,书中对陈寅恪的介绍表现了超乎寻常的褒奖,“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对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贡献是突出的,他所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实际与严谨,令人不得不信服。

文人趣闻逸事

文人趣闻逸事

文人趣闻逸事文人趣闻逸事1.刘节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时,每年春节都要去老师陈寅恪家里叩头行礼。

在“文革”初起时,学生要斗争陈寅恪,刘节拦住,大呼:“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千万别斗他!”陈寅恪以身后著作相托的学生蒋天枢,到广州看望老师时,每天与老师晤谈,笔录。

有一天,蒋天枢去,陈氏忘记让坐,蒋氏就一直站在一旁说话,不敢坐,而陈氏目盲,竟不知。

2.1966年6月5日,在“纪念毛泽东《讲话》25周年讨论会”上,郭沫若致闭幕词,题为《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

随后,郭仍感意犹未尽,向在场的江青即席朗诵了新作《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3.“四人帮”被抓后,1976年10月21日,郭沫若发表了《水调歌头大快人心事》:“大快人心事,楸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

真是最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4.冯友兰在1950年10月5日致函毛泽东:“决心改造自己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

”毛在回函中说:“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

”5.吴祖光在“鸣放”时说:“对于文艺工作者的'领导’又有什么必要呢?谁能告诉我,谁领导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谁领导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贝多芬和莫里哀?……”旋即被戴上“右派”的帽子。

他妻子新凤霞仅仅因为不愿意与他离婚,也被定为“右派”。

6.吴宓一生日记不断,足有几百万字。

“文革”爆发后,吴担心自己的日记不安全,就转移到一位门生那里,随后找来一张纸,习惯性地记下了当天的日记,包括何人何时如何转移日记藏于何地。

陈寅恪与鲁迅的同窗之谊

陈寅恪与鲁迅的同窗之谊

陈寅恪与鲁迅的同窗之谊作者:方宣桂严来源:《阅读(书香天地)》2021年第09期身穿长衫的陈寅恪出现在绍兴会馆时,正是槐花盛开的初夏,一串串雪白的槐花像小白蝶似的,“啪嗒”落下一朵,“啪嗒”又落下一朵。

陈寅恪四下里看看,然后在石桌前端然坐下:“树人兄,你这补树书屋可是诗情画意啊!怪不得我兄衡恪老夸你这里好,是真正做学问的地方。

”鲁迅泡上孙伏園送的绍兴茶,然后说:“衡恪兄这形容词可是用错了地方,实话实说,我这里就如同一座古墓,我就如同一个守墓人,你看看,一入夜这里万籁俱寂,很多时候就我一人,抄古碑、翻古书是我夜夜必做的功课。

”陈寅恪说:“这真正做学问就是要能静得下来,正是要在你这样的‘古墓’里,你这座‘古墓’,我今后怕是要经常过来。

”鲁迅摇头说:“贤弟,你比我小得多,我记得几年前一同乘船去日本,你好像才十二岁?你虽然是个天才,但毕竟是弱冠少年,看你在你哥那里住一个月,默默无言,像个书呆子——”陈寅恪接口说:“仁兄,其实我骨子里和你一样,静得下心来,这样的‘古墓’,是最适合我的地方。

我交友从来不看人而看世家,世家子弟都能静得下心来,坐得住,坐得稳,方才能成就大业。

你看看我,何曾与来自乡村的土财主和城市的暴发户交往过?”陈寅恪深深地看了鲁迅一眼,那一眼分明是在说,你我才是最宜交往的人,你我都是做学问的人。

鲁迅说:“看来你和你兄长是一样的人,我和你哥一向来往频繁,关系密切,你看——”鲁迅进屋取出一抽屉的篆刻与书画,说:“都是你哥送我的,这是名印、笺名印、收藏印,全是他为我篆刻的。

”陈寅恪拿起几枚欣赏着,说:“我知道他有收集碑石拓片的兴趣和爱好,这一点与你也是相同的。

”鲁迅说:“就是,我和他经常一同游‘小市’,一同走访琉璃厂的书肆、碑帖店。

每年都有几十多次的往来,吃饭、串门——”陈寅恪说:“我知道的,我哥也和我说过,我一到教育部供职,他就告诉我:‘树人那里你可以常去走走。

’好啦,今后你这‘古墓’里又多了一个抄古碑的夫子。

陈寅恪“听书”

陈寅恪“听书”

龙源期刊网 陈寅恪“听书”作者:陈亦权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8年第38期陈寅恪晚年,双目视力变得极弱,几近失明。

授课之余,他的读书方式只能是“听书”。

执教岭南大学时,助教黄萱为他诵读清代女子陈端生写的《再生缘》,此书令陈寅恪大半生的人生感叹如鲠在喉。

此后的三四个月间,陈寅恪每分钟都在思考。

他在脑海里搜索以前看過的资料,如有欠缺,便派人查找,让黄萱诵读给他听,有时会嘱咐黄萱找某句话的出处。

每天上午,他把前一晚的谋篇布局口述出来,黄萱的笔触飞快地追上他的思绪,就这样完成了六万多字的《论再生缘》。

陈寅恪被学校领导特许在家中上课,开“元白诗证史”选修课。

围绕选修课内容,黄萱帮他“读”相关的资料,他坐在藤椅上紧闭双眼认真地“听”,能过耳不忘。

他上课时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史料,信手拈来。

陈寅恪虽目不能视,然胸中已存万卷书。

周连宽、蒋天枢等弟子,连续十年坚持给老师诵读书籍,在他们的鼎力相助下,陈寅恪“听”了大量史料,令人叹为观止。

“听”完的材料,他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重新思索,因此记忆深刻。

很多要求证的典籍,他几乎能指出在哪一本书哪一卷哪一页。

著述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就得益于此。

【素材解读】陈寅恪一生酷爱读书,即使晚年双目病变,剥夺了他正常阅读的权利,也并没有阻止他创作和授课。

他采取“听书”的方式,延续自己的阅读生活,并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这种读书精神令人敬佩。

读书不仅滋润心灵,更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酷爱阅读的人,往往具有宽广的心胸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适用话题】挫折、坚持、创作……。

国学大师陈寅恪轶事及其桂林诗作

国学大师陈寅恪轶事及其桂林诗作
Continue
My vehicle specs by vin
How to look up vehicle specs by vin. Check my vehicle specs by vin. How to check car specs by vin. Can i lookup my vehicle specs by vin number australia. Can i lookup my vehicle specs by vin number. How to check specs by vin. Vehicles the division of vehicle vehicles, launched three captaining vehicles with C / K vehicles of identification in vehicles. Under Capã: ã, engine specifications for BMW 323i 2.5 literConfigurationThe BMW 323i's 2.5 liters has six cylinders in a direct line known as a six (I-6) cylinder. This I-6 engine has 24 velvules --- four per cylinder --- in a dual durable duration (DOHC) configuration. Intension 2.5 liters I-6 has a hole (cylinder width) of 3.31 inches, a distance piston travels in the cylinder) of 2.95 inches and a compres

语文趣味素材:民国大师们的轶闻趣事

语文趣味素材:民国大师们的轶闻趣事

民国大师们的轶闻趣事民国大师们的逸闻趣事,晚近学界典故集大成者!黄侃乱撒尿结识章太炎,胡适看不上徐志摩搜罗的德文色情书,蔡元培极力聘请“叛徒”刘师培,陈寅恪与王国维惺惺相惜,丰子恺与李叔同师徒情深,等等。

民国的大师们治学恭谨、风采各异,令人怀念!文章偏长,有兴趣者不妨一读。

一页一主题,按页查询:一、大学二、校长三、传道四、为学五、纯儒六、博雅七、国粹编者按:此文是我在网上无意间发现的一篇有关晚近学界逸闻趣事记载的集大成者。

细致阅读了一遍,感觉此文搜集网罗学界典故之实力确为强大,且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仿照《世说新语》之格式,每则典故精简概要、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大义良德。

对于吾侪今日之为人治学,诚可谓大有裨益。

故而编者不敢专美,愿与诸位同仁共享!一、大学束星北20世纪50年代初,留英回来的王竹溪(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到山东大学讲学,讲座中途,束星北走到台上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

”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先生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边解释错在哪里。

一口气讲了大约四十分钟。

王竹溪一直尴尬的站在一边。

校领导为此找束星北谈话,束星北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

梁启超1914年11月初,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说,引用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大家,希望清华学子能够“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大家深受鼓舞,从此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

陈寅恪梁启超推荐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国学院导师,校长曹云祥说:“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先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廖廖数百字有价值。

”接着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教授对陈寅恪先生的推誉。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陈寅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评论家、散文家和古汉语专家。

他的许多经典散文作品仍被后人推崇和传诵。

回忆起陈寅恪先生的名家散文,总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人性情感与人生智慧。

《辞海》里的“士之风”陈寅恪的经典散文之一是《辞海》里的“士之风”。

文章以“风”为主题,介绍了中国士人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并将著名的辞海精神包含进去。

在这篇文章中,陈寅恪先生赞扬了“士”这个身份,称赞了“士”的优雅、清高和纯朴,认为“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凝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素质和价值观。

“士之风”,一方面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想,一方面也突显出新时代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这篇文章既具有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重学科的深入剖析,也有个人感悟和思考,充满了感人的人生智慧。

《我的母亲》中的情感表达《我的母亲》是陈寅恪的另一篇经典散文,也是刻画母爱的一篇佳作。

陈寅恪在文章中深情地叙述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表达了对母爱的无尽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陈寅恪笔下,母亲不但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而且还默默地支持儿子的学业,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儿子的成长和成功,这充分展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和付出。

陈寅恪的《我的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引人落泪的散文,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揭示了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培养和引导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的历史感》中的文化反思陈寅恪的《中国的历史感》是一篇关于历史认识和历史感的散文,是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理解的总结和反思。

在文章中,陈寅恪从很多细节上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揭示了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意义。

他还讲述了自己的种种体悟和感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的历史感》是一篇较为深刻的散文,不仅是关于历史和文化,还关乎着人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

陈寅恪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反映出对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人生价值的认识,这对我们今天尤为重要。

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宝 聚盆
逸闻趣事
不为文凭读书
●姚秦川
序幕 。 回国休养了几年后,从 1910
年开始 ,陈寅恪远赴欧洲求学 , 他先后去了德国的柏林大学、 瑞士的苏黎世大学以及法国的巴 黎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求学 。在 这几所大学学习期间 ,陈寅恪每 次都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 当时 ,在瑞士的苏黎世大学上学 时 ,陈寅恪只需完成最终的论文 答辩 ,便可获得令许多人艳羡的 毕业证书 ,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 了不起的成就 。
就 这 样 ,留 洋 求 学 十 数 年 ,陈寅恪多次进入众多高等 学府 ,然而却未怀揣一张高级 学位证书回来 。不过他一点也 不觉得遗憾 ,用他的话说 ,只 为充实自己而读书 ,不是为了 文凭而读书 。
有一年 ,晏子和齐景公以 理国家的道理 。‘ 食鱼无反 ’是
及众多大臣到纪国的故地游 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
道 :“ 纪国既然有这么多好的名 言 ,为何还是亡国了呢 ?”
晏子回答道 :“ 臣听说 ,君 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 ,牢 记不忘 。然而 ,纪国却把名言放 在壶里 ,不能经常使人看见 ,所 以 ,它能不亡国吗 ?”听了晏子
勿 乘 驽 马
鱼 无 反 ,
在中国的历 史上,臣下对国君 曲意顺从、见风使 舵、投 其 所 好 的 例子比比皆是。
陈寅恪曾在国外许多一 流的大学上过学 ,但他却对那 一纸文凭看得很淡 ,他也曾婉 拒了好几家大学颁给他的毕 业证书 。
早 在 1903 年,13 岁的 陈 寅恪便和兄长陈衡恪东渡日 本,前往巢鸭弘文学院学习。 不过因为当时突发足疾 ,陈寅 恪只在那里学习了不到三年 的时间 。然而就是这初次出国 的求学经历 ,拉开了陈寅恪成 年后去世界知名大学留学的

犯颜直谏 ,为民请 命 ,心里总装着老 百姓 ,足见他的胆 识和抱负 。

高中语文 暑假优秀课外阅读文章 两座墓素材

高中语文 暑假优秀课外阅读文章 两座墓素材

高中语文暑假优秀课外阅读文章两座墓素材作者:余毛毛我想说的两座墓的主人都姓陈,一个叫陈寅恪,一个叫陈独秀。

陈寅恪的墓在庐山植物园。

那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植物园转了一圈,出来后我到植物园边的一幢大楼去上洗手间,在走廊上看到墙上有不少照片,于是好奇地看了一看,这一看才知道陈寅恪的墓就在植物园里,而导游却没带我们去看。

我批评导游,说这么重要的一个点你怎么都没告诉我,她说没什么好看的啊,那就是几块石头。

我也懒得跟她说许多了,叫她带我再回去看,到了后一看,果然就几块石头,然而却是排列得很美的几块大石头,墓前是草地,墓后是树林,看不到地上有埋葬什么的痕迹。

这个墓的简洁与茨威格所说的世上最美的墓地的托尔斯泰的土丘墓可以相媲美,江泽民同志访问俄罗斯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过,确实是很美。

我数了数那些石头,一共十块,八块小的衬托拱卫着两块较大,最大的一块是横置的,上书“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次大的一块是竖放的,上书“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我鞠了个躬,小导游在一旁惊奇地说:“你认识他啊?”我听了哭笑不得,瞪了她一眼,心想着这孩子说话真是没轻没重,我就是跟他活在同一年代,也是没资格认识他的啊,我就是冲他们夫妻墓碑上的这行字来的。

陈独秀的墓地就在我们安庆。

这个墓我去得较多,因为外地朋友们来了,这是必须陪去的一个点。

一想到这个墓,说真的,我就有点心烦。

我十几年前第一次去这个墓的时候,这个墓也很简洁,就是一用石头围起来的土堆,前面一墓碑,我清楚地记得墓碑上刻有陈独秀的原配夫人的名字,也就是说,这是他们夫妻的合墓。

我对陈独秀崇拜得要死,我们这个城市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我认为就是两件,一是临长江,二就是出了个陈独秀了。

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深秋的下午,我用手套把墓碑的周围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在墓前长久地静坐,那一刻,我第一次体验到一种苍凉的、深沉的、来自岁月深处的一种美感。

然而却不料几年前吧,有那么一些人据说是花了两千万把这座墓给整了整,又是建大牌坊,又是建大墓台,而且用汉白玉把整个墓地给包了起来,成了半个大圆球,看上去像个设计拙劣的太空飞船,而且新立的墓碑把陈独秀原配夫人的名字去掉了,只是写着“陈独秀先生之墓”,这下子把我气得不轻,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我现在去陈独秀墓都是愁眉苦脸的,我尤其怕阳光好的日子里去,因为那半个大白圆球的反光让我睁不开眼,它真的是很不体面,一股子暴发户的气息!人死之后,是顾不得自己的墓地的,陈寅恪夫妇有幸,遇上了理解他们的人;而陈独秀夫妇就倒霉了,但他们有什么办法呢,只能任一些没文化、没修养、没美感的人胡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逸闻趣事录作者:吴应瑜来源:《读书文摘》2019年第11期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研究院。

一日,校长曹云祥与梁启超谈起导师聘任之事。

梁启超说:“有一个人不知校长可曾注意过?”曹云祥说:“不知是哪一位高贤?”梁答:“江西修水的陈寅恪,校长有意聘他吗?”曹问:“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连硕士也不是。

”曹说:“那他总该有大著吧!”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笑道:“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又没有著作,这就不好办了!”梁说:“我梁某人也不是博士,著作算是等身了,但加起来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梁虽不是博士,但17岁即中举人,维新变法,蜚声海内外,曹氏自不敢小视。

接着,梁启超便介绍说哈佛大学要高薪聘请寅恪,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的教授更是对陈寅恪推崇得无以复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后梁启超说:“就算你想聘人家,人家来不来还是个问题呢!”曹云祥到底不是个思想僵化之人,连忙回答:“我一定聘他,我一定聘他!”陈寅恪到清华任教实为吴宓所荐,但梁启超与曹云祥对话情节经陈哲三教授演义出来后,颇具传奇色彩,故广泛流传。

陈寅恪的学生蓝孟博说,陈先生讲演,字字是精金美玉,同学们都显得程度很不够,恨自己语文修养太差,但先生诲人不倦,很耐心。

一次,我们在闲聊时问起葡萄酒的来历,先生便把葡萄酒原出何处,原名是什么,何时传到何处,何时变成何名,如此这般,从各国文字的演变过程谈到传播的过程。

一件小事的闲谈,使我们学到许多知识。

陈寅恪先生自幼即体弱多病,“深恐累及他人”,所以直到中年仍未婚娶。

其时,散原老人年逾古稀,见儿子婚姻还无着落,十分着急,说:你再不娶,老父就要做主包办婚姻了!陈寅恪请求宽以时日。

亦是天赐良缘,一日,同事间闲聊中偶然提到女教师唐筼家中悬一条幅,署名“南注生”,大家都不解其来由。

陈寅恪的舅舅俞明震乃清代著名学者,曾与清末台湾巡抚唐景崧共事。

陈寅恪读过唐景崧的《请缨日记》,了解唐氏的家世,当然亦知唐景崧的别号“南注生”,几个因素再加上时间的推算,因而推断唐筼是唐景崧的孙女。

此后,陈寅恪便与唐筼结识了。

1928年8月,俩人喜结连理,一些好友参加宴会,并作画、作诗、撰联以贺喜。

吴宓先生以红笺题诗:“廿载行踪遍五洲,今朝箫史到琼楼。

斯文自有千秋业,韵事能消万种愁。

横海雄图传裔女(新夫人为昔台湾巡抚甲午起兵抗日之唐公景崧孙女,现任北京女子大学体育教员),望门耆德媲前修。

蓬莱合住神仙眷,胜绝人间第一流。

”陈寅恪与夫人唐筼婚后40余年,感情诚笃纯真。

夫人长于吟咏,且书法亦佳,一直以“诗弟子”自居,夫妇时相唱和,饶有情趣,尤其是两相离别时,书信往来,常以诗作互倾思念。

1928年暑期婚后不久,陈寅恪即只身返校上课,其《渤海舟中作》一诗有“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之句。

1946年陈寅恪赴英治疗眼病,作《大西洋舟中记梦》诗,前四句云:“贫贱夫妻已足哀,乱离愁病更相催。

舟中正苦音书断,梦里何期笑语来。

”《癸巳元旦赠晓莹》一诗写道:“烧余红烛岭梅边,珍重残妆伴醉眠。

枕上忽闻花气息,梦惊魂断又新年。

”1955年在陈寅恪先生66岁初度之时,夫人赋诗中有“回首燕都初见日,恰排小酌待君来”。

同时,夫人诗中赞寅恪“斋中脂墨助高才”;寅恪答谢诗中,则赞夫人“织素心情还置酒,然脂功状可封侯”。

同年,唐筼有《题陈眉公梅花诗画册一绝》,诗云:“孤干如虬伴竹栽,共扶清影上妆台。

东皇似解诗人意,故遣寒香映叶开。

”寅恪和曰:“老梅根傍倚窗栽,疏竹光摇玉镜台。

待得月明双弄影,愁心千叠一时开。

”在纪念夫妻结婚纪念日时,寅恪诗云:“同梦匆匆廿八秋,也同欢乐也同愁。

”夫人答句是:“甘苦年年庆此秋,已无惆怅更无愁。

”夫妇二人几十年间,趣似琴瑟和谐,情如血肉相连。

陈寅恪先生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但他本人并不信佛,研佛是为了研究中西文化史。

他精通梵文,研习圣经、佛经、可兰经,甚至花2000元积蓄买《大藏经》,却从不为书中的说教所惑。

其父散原老人去世,他坚决反对请僧道唪经,反复劝告兄弟们不要搞迷信蠢事。

陈寅恪对医学也很有研究,写有《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狐臭与胡臭》等有关医学方面的文章,还经常读外文版医书。

他在法国留学时,当时的英、法等国上层人士中有一种风气,凡出身书香门第之子女,必须具备法学和医学方面的修养,如此方不失体面。

所以陈寅恪学医是为了便于与外国学者交往,有利学术研究。

他对医药也很熟悉,一次上药房买药,他问到许多药名,店员惊奇地说:“陈教授知道的药比我知道的还多!”凡接触过陈寅恪的人,无论学生老师以至有关领导,都钦佩他惊人的记忆力。

其实在孩提时代,他的记忆力即与众不同。

平时大人说说笑笑,别的小孩打打闹闹,而他经常是静坐沉思。

他幼年在湖南抚衙,祖父会客交谈,他則在一旁静听。

客人走后,别人有时记不得刚才说过什么,而他却能娓娓道来,照述无遗,故常得大人夸奖。

“留心处处皆学问”,陈寅恪之所以具有超常的记忆力,首先是具有超乎常人的“用心”。

他从小爱看书,许多典籍皆能背诵。

后来他双目失明,而备课、著文、著书,却能准确地指导助手查阅数十种数百种资料,几达胸藏万卷之境界,令人惊叹!陈寅恪从小好学,刻苦用功,非常人所及。

陈封雄(陈寅恪的二侄)曾听长辈说,陈寅恪小的时候,遇冬天寒冷,深夜时分身上的棉衣不能御寒,他就往身上裹一床棉絮坚持看书。

夏天蚊子多,招架不住,他就用木桶装满水,然后将双脚浸在水里,以防蚊子叮咬。

点着小油灯看书到后半夜,更是常事。

陈封雄回忆说,陈寅恪在中学时读的世界史,是根据美国的教科书编的,一般应该是准确可靠的。

但有一次寅恪叔翻阅这本书时,看见一张图片上注明的是“刻有巴比伦文的出土碑碣”,便立刻指出:“这不是巴比伦文,是突厥文,写书的人用错了图片。

”我当时很惊讶,感到寅恪叔真是学识渊博。

“七七”事变后,北京西苑兵营被日军轰炸,陈寅恪赶紧从清华回家,说其它东西都可牺牲,但一定要保住书籍和著作手稿,他要封雄等立即去雇车抢救。

由于一时忙乱,《大藏经》及其他一些贵重书籍还是没来得及捎上,他为此久久不安。

1938年,他从香港取道越南赴昆明上课,特地买了一只比较好的箱子装重要书籍和手稿,不料被贼“惦记”,以为好箱子里肯定有金银财宝,所以被偷。

为此,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过了很长时间还耿耿于怀。

陈封雄还回忆说:“寅恪叔爱书成癖,为买书宁可节衣缩食,一掷千金而不惜。

每年春节,他必须逛游北京琉璃厂书摊,曾带我去过两次。

他一到书摊便流连忘返,如醉如痴。

我当时才11岁,跟着他转,觉得无趣,且又苦又累,以后就再不想跟他去玩了。

”陈家以前也收养丫头,陈寅恪留学归国后,便要求家里不要再养丫头。

家里人很尊重他,就聽从了他的意见。

原有的几个丫头,以后分别选择清白殷实或有一技之长可以自立的人家出嫁,陈家并赠以嫁妆。

婚后,丫头还把陈家当亲戚来往。

陈寅恪娶妻生小孩后,因夫人身体很差,就请了保姆王妈帮做家务。

抗战爆发后,他们一家逃到香港,因经济困难,过春节买的肉很少。

陈师母在饭前叮咛流求等孩子:王妈很辛苦,过年了,你们吃饭时少吃一点肉,让王妈多吃几块。

陈寅恪常对学生说:“凡事不论是本国的或是外国的,只要是好的就要学。

”他虽不会喝酒,但却赞扬法国白兰地是好酒,建议别人喝一点。

一次宴会上,他用法国白兰地酒瓶盛白开水代酒与客人对饮,以表示他对名牌好酒的推崇。

陈寅恪认为骑马射箭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好传统,既可练武又可健身。

他曾建议家里买马置箭,大家都可以当作体育活动玩一玩。

但因师母不同意,他也就不勉强。

据其长侄陈封怀回忆,有一次上海来了外国马戏团,要请中国人做客串参加表演,陈寅恪自告奋勇报名参加。

演出时,他虽穿中国服装,却说一口流利的外国话,很吸引观众。

陈寅恪一向待人和善,不端架子,尤其尊重劳动人民。

但他却非常讲究生活卫生,甚至达到了令人误解的地步。

如他规定家里人须各用各的洗脸巾、茶杯,如果别人错用了他的,他宁可丢掉也不再用。

他这种做法,并不是轻贱人,只是卫生意识比当时的国人超前而已。

事实上,今天的家庭共用一条毛巾、一只茶杯的恐怕极少,不都是各用各的毛巾和茶杯吗?陈寅恪生活节俭,廉洁自爱,不喜接受别人甚至亲人的馈赠。

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其长侄陈封怀见他穿着比较单薄,便送了一件皮袄给他。

但他一直没穿,皮袄在家里放了一个冬天后,又原物退还给封怀。

1932年暑期,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为学校拟国文试题时,出了一道“对对子”的题目。

因苏东坡《赠虔州术士谢晋臣》一诗中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一联,遂出题为“孙行者”。

答卷中有对“祖冲之”的,有对“王引之”的,有对“胡适之”的,陈寅恪认为都很好,“祖”对“孙”妙,而“引”又胜于“冲”,“胡”对“孙”,盖“猢狲”乃“猿猴”也。

他认为“对对子”“即是最有关中国文字特点,最足测验文法之方法”。

其目的:(1)测验考生对词类之分辨,如虚字对虚字,动词对动词,称谓对称谓,代名词、形容词对代名词、形容词等;(2)测验考生对四声之了解,如平仄相对求其和谐;(3)测验考生读书多少,如对成语,须多读诗、词、古文,才能信手拈来,缀成妙对;(4)测验考生思想如何,妙对巧对不但要求字面平仄虚实尽对,“意思”也要对工,且上下联之意要“对”而不同,不同而能合,即辩证法之“一正,一反,一合”也。

有一次,陈寅恪与学生闲聊,向在座者吟一对联,上联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下联是“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此联涉及四人,上联: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圣人”,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现梁在清华任教,那学生们就是康圣人的“再传弟子”了;下联:王国维是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王现在又是清华的老师,那学生们就是皇帝的同学,溥仪与学生们就是师哥师弟的关系了。

抗战时,陈寅恪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日本鬼子的飞机经常到云南、四川等大后方轰炸。

遇有空袭警报,老百姓就要赶紧跑去钻地道。

见此状,陈寅恪也曾戏作一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罗家伦虽然在外国留学,喝了不少洋墨水,但回国后从军从政,在北伐后曾官拜少将。

1928年,国民政府任命罗为清华校长。

罗到校后,推行党化教育。

一次,罗家伦去看望陈寅恪,并赠其新作《科学与玄学》一书。

陈寅恪说:志希(罗家伦字志希),我赠你一联如何?随即吟出一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

罗家伦一时不明白“儒将风流”所指何事,陈寅恪笑着说:“你在北伐军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你娶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呢!”。

1947年冬,北京甚寒,而清华大学经费紧张,无力为住户供暖。

陈寅恪体质很弱,一向怕冷,又患心脏病、双目失明,实在难以熬过严冬。

又因家中无钱,他只得忍痛将一部分书籍卖给北京大学,得区区120元,买点煤回家,仅在一室生只火炉,以度寒冬。

当时某报刊登“天吁”所填《生查子》一词并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