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 湘教版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名师精编试题精选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名师精编试题精选  Word版含解析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试题精选一、单选题城市常住人口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实际居住超过6个月(舍6个月)以上的人口。

它是城市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甲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2017年底,甲国总人口达到320万人。

下图为2010年和2018年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该国家可能是A.英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蒙古国2.目前,该国城市人口的发展状况是A.a城市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B.城市人口数量少于农村人口数量C.中小城市人口总数大于大城市人口总数 D.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速低于农村3.近年来该国b、c两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理位置优越 B.气候温暖湿润C.自然资源开发 D.交通运输便利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

城市人口密集,在60 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 万的人口。

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甲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5.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 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6.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 B.阶梯状分布的湿地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 D.多样性的生物群落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8届 中图版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

2018届  中图版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河北保定模拟)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

读图,回答1~3题。

1.采用“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主要考虑的是()A.便于管理B.人口密度大C.地价低廉D.地形平坦2.以下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的是()A.仓储区B.大型居住区C.绿地D.学校3.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的转变,将会() 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B.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C.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D.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1.A 2.B 3.D[第1题,图式“大院式”和“街区式”最大不同体现在对外开放性不同,“大院式”内部比较封闭,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管理。

第2题,大型居住区内部人口众多,进出小区交通压力大,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利于内部与外部交通线的连接,便于出行。

第3题,这种转变可把小区内交通与城市交通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小区内道路的利用效率。

](2018·湖北八校联考)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

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

据表完成4~6题。

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4.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较大。

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靠近学校,属学区房B.远离市区,空气清新C.城市中心,交通便利D.靠近河流,属江景房5.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

上表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A.甲B.乙C.丙D.丁6.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按此标准,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A.甲B.乙C.丙D.丁4.C 5.B 6.C[第4题,依据题意,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占比较大,由此可推断房价高,是因为地价高。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测评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测评

第二章测评A(基础过关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B、bC、cD、d2、在该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土地生产力大B、水资源的多少C、基础设施的建设D、经济规模的设想解析:第1题,b处绿洲面积最大,且有河流、铁路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最易形成城镇。

第2题,该地区水源匮乏,是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

答案:1、B 2、B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B、乙区C、丙区D、丁区4、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解析:第3题,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稠密、经济活动繁忙,在城市中土地价格最高。

第4题,甲区人口密度小,土地价格低,有利于工业布局;乙区土地价格高,以商业用地为主;丙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丁区土地价格低,基础设施较差。

答案:3、B 4、C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影响下列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区—-行政因素B、商业区——经济因素C、住宅区-—环境因素D、科教区——历史因素6、自来水厂应建在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解析:第5题,商业区位于地价最高的市中心,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住宅区位于商业区的外围,也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科教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工业区的形成受经济、环境、交通等因素共同影响.第6题,根据图中河流干、支流的特点,可判断出河流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④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

2018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18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2018年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习题:18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18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读北京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下渗D.径流2.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A.地质灾害B.洪涝灾害C.风沙侵袭D.焚风效应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3~4题。

3.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4.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C.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6.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B.乙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较高C.甲时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城市化区位熵Q=S/P,S为该省的城市化水平,P为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

下表为2010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总人口及城市化区位熵。

读表回答第7题。

重庆吉林河北宁夏总人口(万人)2884。

62746.27185.4630。

1城市化区位熵(Q)1.091。

120.910.977.四省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人口最多的分别是() A.吉林、河北B.重庆、宁夏C.河北、重庆D.宁夏、吉林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回答8~9题。

8.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9.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

2018届 湘教版 人口与城市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2018届 湘教版   人口与城市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周测7 人口与城市双基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南昌调研)改革开放以来,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的主力军。

下表为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单位:万人)表。

据此完成1~3题。

1.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B.生活质量较差C.经济水平下降D.房价上涨过快2.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A.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B.城市环境质量较北京差C.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低D.周边城市发展较北京快3.若上海常住外来人口持续下降,下列产业受其影响最大的是()A.技术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答案:1.A 2.D 3.B解析:第1题,北京和上海都是经济发达城市,2011~2015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外转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第2题,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还出现了负值,说明原有常住外来人口在向外迁移,这是上海周边城市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吸引力强导致的。

第3题,上海常住外来人口持续下降,廉价劳动力减少,会直接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

(2018·陕西咸阳期中)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回答4~5题。

4.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是经济发展落后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一直很小5.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4.C 5.C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2018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2018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1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

第2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2.D读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图中①②③④功能区对应的是( )A.工业区、绿地、商业区、住宅区B.绿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地、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4.有关该城市功能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厂位于该市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D.④功能区在此布局是因为交通便利3题,①位于湖泊附近,应为绿地;②位于郊区,应为工业区;③所占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④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

第4题,工厂靠近河流,但即使污染了河水,其流向也是远离该市,不会污染城市水源;高速公路绕过城市外围,对该市不会造成噪声污染;绿地呈环状分布,减弱了城市热岛效应;④功能区为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和交通干线的交会处,交通便利。

4.D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6.“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5题,该功能区早晨人口流出大于流入,黄昏人口流入大于流出,所以应属于住宅区。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2

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1~2题。

【导学号:64490035】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工业化进程B.城市化进程C.逆城市化现象D.区域化现象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解析】第1题,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0~2019年间城市人口增加和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

第2题,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答案】 1.B 2.A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4.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所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

【答案】 3.B 4.D阅读下表,回答5~6题。

A.甲B.乙C.丙D.丁6.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解析】第5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表中信息显示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

第6题,甲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为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非洲。

【答案】 5.D 6.A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7~8题。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城市化的进程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4.城市化动力机制(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5.城市化特点的地区差异地区特点发达国家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②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③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④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⑤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发展中国家①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但推进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不平衡,水平较低的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水平较高的分布在南美洲中国的城市化①城市化进程快;②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郊区城市化:城市的引力使许多农村人口由农村或小城镇迁往城市郊区;同时,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使部分市区人口迁往环境较好的郊区。

2.逆城市化: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地价的上涨和环境恶化,导致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如下表所示。

发特点问题趋势国家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交通拥挤产业的发展图解●考向1 世界城市化进程(2015·重庆高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2018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评湘教版必修220180829448

2018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评湘教版必修220180829448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所示的大型商场,以汇集国际品牌产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

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据此完成第1~2题。

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 1.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2.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1题,该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城市之间,交通发达,可以同时吸引北京和天津两地的顾客,故B项正确。

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有助于降低商城的成本,但该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产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即消费人群是其选址的主要条件,故A项错误。

土地成本低、环境质量优良虽有利于商城的发展,但不是其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故C、D两项错误。

第2题,该商城处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受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且成本较高。

立体建设商城,有助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故C项正确。

大型商场投入的资金多,且消费人群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该地区经济虽较发达,但是消费人群有限。

增加商城数量或是扩大商城规模,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故A、B两项错误。

商城靠近景点,会吸引游客休闲购物,但可能会影响景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故D项错误。

 2.C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文化D.公路4.甲、乙、丙为该城市主要功能区。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4第4章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4第4章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在大城市中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 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 减少城市热岛和美化环境C. 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 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答案】B【解析】城市中“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因地制宜既美化了环境又吸收热量降低城区温度从而减轻热岛效应故选B2.有关理想的居住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古人所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对良好居住环境的感性描述B. 理想的居住环境必须有优美的居所环境、近便的文化娱乐设施、宽敞的购物场所C. 理想的居住环境强调健康舒适的居民生活、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D. 理想的居住环境仅是指高质量的住宅等建筑物【答案】D【解析】居住环境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与人们生活相配套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治安等人文因素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3.从文化品位的角度上来说成功的城乡建设实际上是()A. 经济建设B. 物质文明建设C. 道德文明建设D. 文化建设【答案】D【解析】整体和谐、格调高雅和个性鲜明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起到传递文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的效果不仅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交融、展现城市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城乡建设实际上是在进行文化建设 D项正确故选D4.(1)海信集团海外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①推广、销售海信家电产品②研发适合所在国市场的家电产品③收集所在国家电市场需求信息④吸收所在国相关产③技术先进④款式新颖4.(3)海信冠名世界顶级赛事的直接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7)本题考查影响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海外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当地的产品需求信息使产品性能、外观等符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研发出适合所在国市场需求的产品②③正确故B选项正确【答案】C【解析】(8)本题考查工业生产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海信家电成为中国家电出口第一品牌主要依赖于技术先进、较低的售价和新颖的款式故C选项正确【答案】A【解析】(9)本题考查商业活动及其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冠名世界顶级赛事可宣传推广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在需求增多的基础上才有生产规模的扩大故A选项正确5.(1)“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图2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5.(2)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A. 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B.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C. 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D. 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答案】A【解析】(1)由题中材料可知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答案】C【解析】(2)据题干“夏遮荫、冬挡风”可知应该种植常绿阔叶林才能达到夏遮荫、冬挡风的效果落叶林冬季挡风效果差硬叶林和针叶林叶面狭小夏遮荫、冬挡风的效果都差6.(1)为巩固和发展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打造宜居家园日照市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继续加强人居环境建设()①市民聚居生活的地表空间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③工业区和港区绿化④长途客运站的布局6.(2)加强居住小区的安全保卫措施属于人居环境构成中的()6.(3)日照市和济南市相比独特的人居环境优势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解析】(1)“人居”是关键词主要是指人类的聚居地区工业区和港区是工作区而长途客运站属于交通用地故选A【答案】B【解析】(2)社会治安属于社会要素 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B【答案】A【解析】(3)日照市临海是其和济南相比独特的区位优势属于自然条件 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7.(1)与人工造雪相比说明当地推广“积雪农场”的好处7.(2)依据资料分析该滑雪板制造企业发展良好的原因【答案】(1)减少能源消耗及水量消耗利于保护资源助凝剂使用量减少可减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夏季地表覆盖积雪减少裸露土地面积利于保护水土冬季收集和造雪成本较低减少资金投入等【解析】(1)略【答案】(2)独家设计科技含量高产品有特色电脑数控与手工制作结合生产技术水平高产品品质好靠近原材料产地原材料运输费用较低降低成本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拓展市场、提升销量降低运输碳排放符合环保消费理念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结合加强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等【解析】(2)略8.(1)江北新区的空间形态为________ 其新型城镇发展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8.(2)规划区生态廊道的作用是________8.(3)江北新区对南京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意义有________8.(4)从保护大气环境的角度看江北新区中南京化工园的布局是否合理试阐述理由【答案】(1)带型沿江分布【解析】【答案】(2)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解析】【答案】(3)有利于亲近自然(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化)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空间拓展【解析】【答案】(4)不合理处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解析】9.(1)描述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9.(2)简述上海市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9.(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据材料可知()10.(2)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六个位于广东省是因为()A. 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 新流入常住人口以经商务工为主C. 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比较单一D. 流入深圳的人口中外省的比例不足6%【答案】A, B【解析】A、图示现象是国家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是国内人口迁移故正确B、新流入常住人口主要是我国各大城市应是以经商务工为主故正确C、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复杂故不符合题意D、图示是流入深圳的城市人口不代表流入深圳的外省人口比例低故不符合题意【答案】A, D【解析】读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六个位于广东省是因为城市间距离近、语言和风俗习惯相近11.(1)概括图1中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1.(3)比较“黄河石林”与“云南石林”成因上的显著差异11.(4)龙湾村村民将“黄河石林”称为“土天的恩赐” 请为村民列举两条论据【答案】特点聚落集中分布在黄河附近原因黄河沿岸海拔较低地形平坦临近黄河取水方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解析】因为黄河沿岸土壤肥沃地势较平坦取水方便农业发展较快所以聚落主要沿着黄河分布【答案】盆地地势低洼接纳洪水带来的大量混沙泥沙经沉积固结形成砂砾岩、粉砂岩地壳抬升又经水平挤压形成裂隙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峰林地貌【解析】依据材料”黄河石林”的岩石形成于断裂盆地之中是由距今一百多万年的砂砾岩、粉砂岩等组成后经复杂的内力作用形成裂隙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而形成断裂盆地是断裂下沉导致地势低洼流水带来大量的泥沙为沉积岩的形成提供条件砂砾岩、粉砂岩是沉积岩主要因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峰林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作用形成的【答案】“黄河石林”的岩石属于砂砾岩和粉砂岩不属于石灰岩“黄河石林”主要受流水的冲刷、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而形成而不是流水的溶蚀作用【解析】云南石林主要是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因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黄河石林”主要是砂砾岩、粉砂岩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古代龙湾村村民的祖先曾在“石林”内躲避战乱“黄河石林”开发旅游业后完善了交通等基础设施“黄河石林”开发旅游业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解析】依据材料“400多年前龙湾村先民曾在石林内躲避战乱后定居于黄河之滨” 另外在“黄河石林”未大规模开发为旅游景区之前当地的交通非常落后而“黄河石林地质公园”建成后当地旅游经济收入大增实现了脱贫致富故龙湾村村民将“黄河石林”称为“上天的恩赐”。

高三地理湘教版复习重点强化练5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高三地理湘教版复习重点强化练5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重点强化练(五)城市建设与城市化一、选择题(2018·湖南永州第一次模拟)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2、图3)。

读图,完成1~2题。

1.图1所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公交枢纽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N方向皆为郊外B.M、N方向皆近商业区C.M方向近市中心D.N方向近旅游区1.B 2.C[第1题,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于下车人数,17:00上车人数少于下车人数,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

第2题,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市中心。

](2019·吉林调研)下图为吉林市某年9月26日17时左右的热力地图(利用手机定位获取人流量制作成的地图,数值越大,人口越密集)。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最高数值出现在甲区域可能的原因是()A.商业区B.路口C.医院D.火车站4.热力地图数据可应用于()A.火车站选址B.医院选址C.住宅区规划D.肯德基选址3.A 4.D[第3题,甲区域人流量远高于其他地方,结合时间可知,最可能是商业区。

路口人流量在地图上只能呈现点状,而不是面状;医院人流量一般不会是全市最高的;吉林市火车站并非大型铁路枢纽,人流量不太可能为全市最高。

第4题,热力地图反映的是人口的流动状况,商业网点最关注人流高峰区域,以便更有效开展商业活动。

肯德基可以利用热力地图数据进行选址。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

读下图回答5~6题。

上海市1990~2010年不同城市圈层人口变动情况图5.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6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5.A 6.C[第5题,随着上海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中心城区用地紧缺、地价上升、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为获取廉价土地,制造业会逐步向远离中心城区的郊外迁移,导致郊区人口就业机会增多。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4第1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4第1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读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图中四个虚线区域内国家虚假城市化现象最严重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从图中看甲国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人均国民总产值很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虚假城市化现象最严重 A项正确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失业率高②贫困③交通拥堵④环境污染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A【解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属于虚假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大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因此会导致失业率高和贫困现象突出①②正确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在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阶段也会出现不是主要问题③④错误故选A.3.(1)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3.(2)下图为“某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图”,其中最合理的是()A. 城市洪水问题B. 交通拥挤问题C. 环境污染问题D. 住房困难问题【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4.(1)与印度相比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①城市化时间早②城市化时间晚③城市化水平高④城市化水平低4.(2)在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可能是①减少植被覆盖率②增加地下径流量③改善河流的水质④出现城市“热岛”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5.(1)2013年以来5.(2)影响江苏、山东两省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是A. 山东、江苏城市化水平相当B. 山东城市化速度略快于江苏C. 山东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D. 江苏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全国【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6.一般认为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而劳动人口分布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由“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图可见()A. 城镇劳动力人口总量持续下降B. 2040年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C. 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快速增加D. 2020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答案】D【解析】2020年全国总人口为14.5亿而城镇人口为8亿所以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故D正确城镇劳动力人口总量=城镇人口×城镇劳动力人比重 2010年6.6亿×55%=3.63亿 2020年8亿x49%=3.92亿 2030年9.1亿x46%=4.2亿 2040年10.1亿x44%=4.0亿 2050年亿10.9x44%=4.8亿可见城镇劳动力人口总量整体是上升的趋势 A错误2040年全国总人口为15亿城镇人口为10.1亿所以我国城市化率达到67% 还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B错误全国劳动力人口比重比城镇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快表明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快速减少故C错误故选D.7.(1)“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7.(2)针对“鬼城”现象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 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 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C. 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8.(1)据材料推断最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地区是()8.(2)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低的原因可能是()A. 东部与东北B. 东部与中部C. 中部与西部D. 东北与西部【答案】C【解析】(1)城市化弹性系数越高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明显我国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弹性系数高需要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故选C【答案】D【解析】(2)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以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平坦农业发展条件好农业发达水资源丰富这些条件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化系数高的条件但由于东部人口众多、产业过度集中产生了众多的城市问题使得城市弹性系数降低故选D9.长三角都市圈与纽约都市圈的区位因素相同的是()A. 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B. 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 都有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D. 都位于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答案】C【解析】10.(1)出台“一户一宅”政策的主要目的是()10.(2)符合福建省“三块地”改革中的农村土地盘活的是()10.(3)下列有关晋江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综合利用模式正确的有()①产业带动②生态景观提升③货币补偿④建立国际贸易基地A. 提升城镇化B. 刺激非农产业转移C. 美化居住环境D. 优化土地资源使用【答案】D【解析】(1)由题可知出台“一户一宅”政策是为了不让宅基地资源浪费和闲置优化土地资源使用 D正确与提升城镇化、刺激非农产业转移无直接关系美化居住环境不是其主要目的 A、B、C 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2)由题可知福建省“三块地”改革中的农村土地盘活旨在盘活农村被闲置的各类土地目的是优化使用促进农村土地的利用率转变农业耕地建设乡村别墅会减少耕地 A错闲置的宅基地变为合作社厂房利于节约成本提高利用率 B对把蔬菜用地变为工厂用地会减少蔬菜产出影响蔬菜供给 C错已闲置小学流转为炼锌厂会污染环境 D错故选B【答案】A【解析】(3)由题可知晋江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综合利用模式中产业带动利于土地综合利用生态景观提升利于村庄更好发展而货币补偿属于基地退出方式不符合题意建立国际贸易基地与当地发展不符合 A正确 B、C、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1.(1)核心城市能级及其发展阶段决定了周边新城在不同时期的功能与定位下表文字表述了东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特点和外围新城定位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充到图中①一⑥相应位置11.(2)说明在东京都市圈转变为“多极”阶段都市圈内城市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答案】(1)如下表所示【解析】(1)该题应该熟悉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在核心城市发展的初期和末期问题不同所以要以不同的措施应对核心城市的发展是先高速发展大城市病突出之后增速放缓人口回流在其外围新城当核心城市高速发展时应吸引外溢的人口和产业缓解核心城市压力之后强化独立性建设商务核心城市当核心城市增速放缓时应加强外部联系打造城市间网格体系最后明确广域范围内城市定位完善城市内部功能【答案】(2)依据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进行统筹规划向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疏散大都市部分功能加强大都市与周边地区联系实现功能互补和互相带动【解析】(2)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应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2.(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12.(2)与F城相比 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12.(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 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12.(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昆影响还表现在(1)对生物 ________(2)对气温 ________(3)对降水 ________(4)对地下水 ________12.(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多项选择)【答案】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解析】解 1、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例分析2000年和1950年相比该地区城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并联系教材中城市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图中信息可知从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是城市人口增加导致的结果.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由于经过E城市的公路线增多故促使了E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E城由于公路交通的发展推动了其城市化的进程.3、读图城市G在1950年时就已经是特大城市而我国对特大城市的标准人口超过100万故②线不符合.所以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①线.读图2中的①线反映1980年以后该城市人口不断下降.但由于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等问题出现人可能是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到后期有所减少.4、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本题考查的是对生物、气温、降水和地下水四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1)对生物主要是城市化改变了地表状况由原来的植被减少了变成了水泥、沥青地面【答案】公路【解析】(2)对气温由于城市的人口多汽车等人为废热多导致了城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的气温形成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答案】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解析】(3)对降水由于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导致城市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且灰尘增多使降水增多【答案】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解析】(4)对地下水由于城市地面变成了水泥、沥青地面植被减少导致雨水下滲减少.5、城市化过程中吸纳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这部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沟通缩小了城乡差别.所以C选项不符合.故选择A、B、D.【答案】ABD【解析】13.(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是()①逆城市化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城镇数量猛增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13.(2)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13.(3)说出粤东、粤西和粤北吸引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迁入的原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1)比较两幅图可知在此时间段由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故选B【答案】(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日益加剧水污染严噪声污染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解析】(2)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导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日益加剧水污染严重噪声污染严重使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用地被占用耕地面积锐减土壤污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答案】(3)可供利用土地面积大土地价格较低资源较丰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人地矛盾较轻环境保护压力较轻内部交易成本较低【解析】(3)粤东、粤西和粤北经济比较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土地资源较丰富土地价格低廉资源较丰富劳动力资源较丰富价格较低人口密度较小人地矛盾相对不突出环境保护成本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14.(1)城镇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14.(2)简述西藏城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答案】特点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农牧业较发达【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藏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好、农牧业发达的河谷地带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应从交通、资源等【答案】特征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数量少(密度小)、城市等级低(规模小)形成原因地形起伏大气候高寒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解析】据材料二图可知西藏城镇化率20%左右城镇化水平不高同时城镇分布图可知城镇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原因应从交通、经济等方面分析15.(1)描述该城市从1975年至2015年的发展变化15.(2)该城市的发展变化代表了该国城镇化的进程,试判断该国家的类型(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并概括其城镇化的特点15.(3)说出该城市发展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城市规模扩大城区主要向沿海方向发展【解析】(1)结合图示内容可判断出该城市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区不断向沿海地区扩展的发展方向两方面【答案】(2)国家类型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特点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起步时间晚城镇化速度快【解析】(2)据图示内容可知该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应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因而该城市所属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答案】(3)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可有效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答案合理即可)【解析】(3)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和空间载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空间载体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通过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乡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可有效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16.(1)江北新区的空间形态为________ 其新型城镇发展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6.(2)规划区生态廊道的作用是________16.(3)江北新区对南京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意义有________16.(4)从保护大气环境的角度看江北新区中南京化工园的布局是否合理试阐述理由【答案】(1)带型沿江分布【解析】【答案】(2)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解析】【答案】(3)有利于亲近自然(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化)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空间拓展【解析】【答案】(4)不合理处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安徽合肥一中测试)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92040079】1.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最多B.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最大C.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D.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2.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B.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C.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D.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1.B 2.C[第1题,读图,人口数量从二环内向外一直增加,5—6环增长最多;人口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最大,B正确;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迁入率较低;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距市中心较远;再城市化指在市中心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青年人回城居住的。

第2题,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是因为距市区远,地价地,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C正确。

](2018·河南南阳一中测试)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

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B.到N点时,村中心和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4.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D.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3.C 4.A[第3题,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变化率呈正值,村周边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A错;N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变化率呈减小趋势,村周边呈增长趋势,B错;P点时,全村住人宅基地变化率由正值变化趋于0,因此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C正确;从P-T之间,全村宅基地呈负增长,直到T 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严重,D错。

第4题,P-T时间段内该村人口不断减少,是随城市化发展人口不断外迁引起的,A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会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人口会增加,B、D 错;农村宅基地面积没有减少,C错。

选项A正确。

](2018·湖南师大附中测试)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研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A.下渗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6.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B 6.A[第5题,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改变地表径流,使地表水汇集到荷花池中,其他影响相对较小,选B。

第6题,水热容量大,缓解热岛效应,荷花池有蓄水作用,减轻城市内涝,水池可以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但不是主要为工业提供用水,选A。

](2018·福建福州一中测试)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

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

据此回答7~8题。

7.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8.空中连廊系统()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7.C8.B[第7题,空中连廊方便行人出行,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

一般来说,建在行人多的地方,商业活动集中的地区,所以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商业区。

第8题,空中连廊系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利于行人行走,还能发展商业活动,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分区,没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没有增加道路,不可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选B。

](2016·海南高考)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9~11题。

9.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11.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C10.B11.A[第9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

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

第10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

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

故选B。

第11题,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

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

故选A。

]二、非选择题12.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解析]第(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

第(2)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

第(3)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

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

[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13.(2018·华南师大附中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下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

(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

(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说明该战略的主功能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第(2)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系列工作,做好诸如基建、规划、优势资源区域互补、突出地方特色等。

第(3)题,这一战略对京津等大城市及其他区域作用有所不同。

注意区分对京津、冀的不同影响或意义。

[答案](1)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与管理;依托邻近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合理分工,突出特色。

(3)分散北京大城市职能,控制大城市(北京)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