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本质要求
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是被教师活动着 , 是儿 童发 自内心的主 动有 愿望 的活 动, 不 是教师为了实现 自己的教案而活 动儿童。这样 的课堂文 化 和教师教学行为与今天追求 教育公平 和高质量是 背道而驰 的, 是官本位社会体制在教师行为和课堂管理上 的投射 。
我认为 , 中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实质是全 面发展前
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 均衡 配置教师 、 设备 、 书、 图 校舍 等各项
资源 。
件 的均衡发展也没有 真正实现 有效的符合 素质教育 的新课
程 所 规 定 的 教学 质量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的 教学 行 为 正 在 教
二是缩小校际差距 , 加快 薄弱学校 改造 , 着力提 高师资 水平。实行县 ( 域内教师和校 长交流制度 。实行 优质普 区) 通高 中和优质 中等职业 学校招 生名额合理 分配到 区域 内初
范生 和今 后 进 入 学 校 从 事基 础 教育 教 学 的人 , 行 全 面 的 人 进
教 育质 量 的均衡 发 展 是基 础 教 育 发 展 的根 本 出路
赵士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幼儿教研部主任 , 副教授
文 素养 和包括面试 、 心理测试等多方面的考评 。
三是从深入改革 教学模式 和教师行为模式人手 , 建立科
在视点 向上, 只看优 秀率 , 至只是其 中为数不 多 的能 够凭 甚
对义务 教育学习质量从学 生和教 师两个维度进 行全 面摸底 和监控 , 分析一个省的学习质量 优势和 问题 , 研究 问题 的成
因, 探索 问题解决的策略。这是基础 , 没有这一工作基 础 , 我 们 其他 的对策都可能是盲 目的 , 缺乏针对性的。要把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模式建立在科学研究 教育质量 的基础上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促进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校带来了变化:知识的使者“班班通”在各班“安家落户”,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多功能室等,应有尽有,并不断得到完善;为义务教育贫困学生每人每天提供一顿爱心午餐,为义务教育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在传统节日发放时令礼品。
“唱读讲传”活动、“2+2活动”、校园艺术节及校运会等各种活动越来越多,让学生收获健康、快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改善民生之大计,作为重庆市重点中学的一员,我们当尽力为加快建设西部名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时期的莘莘学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回报社会,老师们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有力的支持,家长们要与学校一起共同关心、共同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家共同努力,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以更顺利、更深入地推进,使我们的社会能更好、更快地合谐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义教均衡迎检学生应知应会知识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学生应知应会知识一、学校“一训三风”内容校训:砺志博学崇德笃行校风:笔耕精进翰墨洒脱教风:着意耕耘刚柔并进学风:一笔不苟知行合一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正确回答提问1、老师是否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实验?(是)。
实验室课余时间是否开放?(是,比如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制作标本、开展课外小实验等活动)。
2、学校图书室是否开放?(是)。
你是否到图书室借阅图书?(是,除了班级整体借阅以外,个人基本上每周都去借阅)。
3、学校是否开设营养午餐?卫生如何?是否吃得饱?营养如何?缴费如何?(开设,卫生好,吃得饱,饭菜还可以,两菜一汤轮换品种,价格不贵,每天自己缴2元,国家补4元,生活费一月一缴)。
4、学校是否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是,每天都组织,比如组织跑步、各种球类活动、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等)。
5、学校是否开设重点班?是否乱收费?是否有开除等体罚学生行为?(没有)6、老师是否敬业?是否采用“班班通”上课?(是)7、学校是否组织到计算机和音美教室上课?(是,音乐、美术科任教师组织去上课的,有时偶尔在教室上课)8、学校每周有几节体育与健康课?(初中都是每周3节,每天能保持锻炼1小时,当天没体育课的话每天下午有课外体育活动)9、学校设立有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吗?有学生去开展活动吗?(有,有亲情电话、视频聊天、电视、等设备设施,有教师专门负责)10、学校组织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吗?(是,课间操一般做体操和其它活动)11.学生作息时间如何?(住校生每天7点起床后活动、吃饭,通校生是每天8点过后才到学校上课,没上早自习,住校生晚上上二节自习,通校生没上晚自习)12、学生的教辅资料问题:(学生自愿购买了一套新华书店的资料,没有其它任何资料,也没有任何老师组织购买其它资料)13、关于考试如何?(每学期学校只组织中期、期末2次考试,每次考试结束后老师不公布分数,只知道自己等级,从不知道自己的名次,班上也没排号过名次,学校也没排过名次)四、注意事项遇见任何领导和老师,说一声“老师好”;衣着要整洁、语言要文明、行为要规范;不乱写乱画乱扔乱吐乱倒,不乱追乱跑,不发怪声不吹口哨不起哄;上课要按时认真,不打瞌睡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跑操要按时集合,跑步队形要整齐;食堂就餐要排队不插队,不拥挤要文明,讲节约不浪费;寝室要清洁,床铺、衣服、鞋袜、洗漱用具要按学校要求规范摆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
因此,推动义务教育走向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体现、人道主义的内在诉求、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对策,也是促进社会民主和公正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学校均衡;科学发展;改革与创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教育头等大事。
1我国义务教育存在不均衡发展原因由于历史及国情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是很平衡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情况也愈演愈烈。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
根据舒尔茨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经济发展、收入及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差距。
近年来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研究一再证明,我国的义务教育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的态势,这种非均衡发展局面有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这种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必然引发教育发展的贫富差距问题和教育不公平现象,它的严重不均衡产生的“马太”效应又会逐渐拉大经济社会的不和谐。
推动义务教育走向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战略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政府的工作,也是学校的工作。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教育;均衡;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作为适龄青少年必须享有和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它的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些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
我认为,在我国,温饱问题在没有得到基本解决之前,教育发展的低水平、不均衡是—个必经的过程。
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这一现壮是不太关注的。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在凸显,尤其是就业对知识和技术要求的抬升,引起了对教育前所没有的关注,人民对低水平、不均衡教育的不满意度在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顺应了民心,反映了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势,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面向广大公民,惠及千家万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体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性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依法保障公民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均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县域)内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同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均衡是绝对的,永久的。
我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及时解决,它将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消极影响,当人们期待已久的21世纪20年代到来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作者:规划办发表时间:2010-03-31来源:规划办阅读次数:34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均衡发展逐步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
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是首次阐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级政策文件。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就“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明确规定。
2007年10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确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坚定决心。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全国已涌现出四川成都、安徽铜陵、北京东城、天津河西、山东威海、河北邯郸、河南新郑、江西上高、陕西吴起、重庆万州、云南玉溪等一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按照这一新的部署,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整体上把握以下几个政策要点: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要把均衡发展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要有新的思路和明确的路线图,进一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规划纲要》文本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
在推进路线上,着眼缩小校际间、城乡间、区域间差距,三线力推。
在推进步骤上,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
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均衡发展,逐步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推进。
二、在统筹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特别是明确事责财责,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3、杨银付:关于《教育规划纲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内容的解读
关于《教育规划纲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内容的解读主讲人:杨银付主讲人简介杨银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教育学博士。
曾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出版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等多部著作,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参与了“我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抽样调查”、“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素质教育”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课程简介本课程解读了《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和整体结构,并对《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了重点讲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政策和法律意志,它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体制创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要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教育公平。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的实施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之中,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责任,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在新时期领导教育的能力,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
构建有利于人才多样化成长的宏观教育结构,实现从相互封闭体系到相互沟通体系、从刚性学制到弹性学制、从一次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转变。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课程时长167分钟录制时间2010年9月提纲一、关注《教育规划纲要》1.关于战略目标2.关于20字工作方针3.关于规划纲要结构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性成就与经验2.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3.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在教育教学中努力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责任 4.构建有利于人才多样化成长的宏观教育结构 5.做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践行者。
均衡发展心得体会
均衡发展心得体会【篇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心得体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心得体会朱宗云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组织教师观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展播。
通过观看专题片,使我受益匪浅。
我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学校办学条件不平衡目前,我们学校由于所处地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较大的差距。
2 、学校师资队伍不平衡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平衡,一些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普遍受到欢迎,这些教师常常选择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这样一来,势必有的学校(主要是办学条件较好的)集中了一批较优秀的教师,而一些能力稍差一点的教师也会集中在条件较差的学校。
3 、教育质量不平衡由于以上原因,学校教育质量肯定会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在这种恶性循环条件下还有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下降,既然无法与其他学校相比,成绩也没办法赶上去,不如就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我认为要最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满足以下几点:一、在法律上要给予公平保障,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国家财政的投入给予了发展的根本保障。
没有钱怎么谈发展,怎么谈均衡,城区生均一台电脑,而乡村学校连提供学生课外读物的图书室都不能够保障,何谈均衡发展。
三、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评价机制不彻底改革,教育就很难均衡发展。
国家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把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改变对农村教师的看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证教育力量的强大专业。
五、合理规划布局,让更多的财政投入落到实处,认真花好每一分钱,让祖国的未来花朵得到实惠。
总之,教育的均衡发展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期待人人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
【篇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会】莫先风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材料,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地基本常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仅供参考)为了更好地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检”和“国检”,各有关人员应熟知、熟记以下内容: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农村学校建设问题;二是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2.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均等。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作用1.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
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
泰州泰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答案解析
泰州泰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A.素质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答案::A解析::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户籍在某市的灵灵已满六周岁,要在本地上小学了,她应该选择()。
A.户籍所在地的任意学校考试入学B.家庭住址所在地的任意学校入学C.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D.家庭住址所在地的学校考试入学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结合题干,本题选C。
3.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刚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面对这种情景,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露出羞涩的神情B.严厉地批评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中,C项的做法既是对学生的宽容,又提升了教师的形象,会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4.在选购地板时,消费者都很关心地板散发的气味,因为地板的刺激性气味强,往往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一种表现。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03•【字号】粤府办[2009]26号•【施行日期】2009.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09〕2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印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的通知》(粤府〔2005〕67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推进我省义务教育特别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和长效机制为保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求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坚持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原则,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尤其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经过3-4年时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全省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建设,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
1.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各县(市、区)要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动状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对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
在生源偏少的地区,积极探索联村办学模式,集中力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片完全小学。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思考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思考建议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这一切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
正如邓小平所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比物质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和重要支撑。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
就是要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不平衡发展,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以及某些政策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基础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表现在:从空间结构看,反映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之间,具有不同学习潜质的学生之间所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对待的差异的存在与扩大;从时间进程看,表现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从教育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
教育部召开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款 膏 资 讯
教 育 部 召 开全 国推 进 义 务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现 场 经 验 交流 会
推进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 的战略性任务
《 1 7日讯 l 国推进义 务教 育均衡发展现场经 1月 全
验交流会 1 1月 6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 。 中共 中央政治
局委 员 、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她强
刘延东强调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 的法定责任。各级政府要按 照科 学发展观 的要求 ,坚持依法
行政 ,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 为履行政府职责 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强化政府投入责任 ,充分发挥政府 和学校 两个积极性 ,营造 良好社会舆论氛 围,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 良好 环境。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 。会上 ,教育部还表彰 了全 国 9 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 区,教育部副部 2
长陈小娅宣读了表彰决定 ,部分省 、市 、县作 了经验介绍 。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 (自治 区、直辖市 )教育厅 ( 教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各计划单列 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人参加 了会议 。
育资源均衡配置 ,努力办好 每一所 学校 。要推动教育资源 的均衡配置 ,加强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 设 ,促进优质
教育资源共享 。第四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 长远保障 。要探 索形 成城乡和区域 义务教育 共 同发展机制 ,创新 教育 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 测评估机制 和督导机制 。
绕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接受义务教育 的机会 , 全面提高普及水 平 ; 围绕保 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 的权利 ,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围绕发展高质量义务教育 和学生健康成长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围绕学生都能享有 条件
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的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浏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保证我辖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总体水平和各项指标达到省办学条件标准化标准为准则,以实现我校不断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积极实施“科教兴校”战略,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办好让满意的学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学校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业工作组,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
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XX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目标任务使我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化要求,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规定课程。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规定标准,快速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达到基本均衡。
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3月2日至6日)制定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动员大会。
安排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广泛宣传开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和支持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4月6日至2022年6月25□)1、建立工作机制。
根据《XXX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制订本校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准备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自查整改。
对照省定标准和责任分工,学校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和《湖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规范(试行)》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逐项自查评估,使各项指标都达到规定的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各项数据与上报数据相符,在此基础上上报自查报告,并接受市教育评估验收,并根据评估验收意见,认真开展查漏补缺,全面整改落实。
初级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初级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
初级中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然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较大。
为此,初级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及原则(一)目标1. 资源配置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确保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 教育质量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
3. 师资力量均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和素质,促进城乡、区域之间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4. 教育保障均衡:完善教育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区域之间教育保障水平均衡。
(二)原则1. 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消除歧视,促进教育公平。
2.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均衡发展方案,发挥地方特色。
3. 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兼顾各方利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4. 动态调整:根据教育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教育均衡发展。
三、主要措施(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充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
2. 优化师资配置: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城乡、区域之间师资力量均衡。
3.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学校硬件设施水平,确保城乡、区域之间学校条件均衡。
(二)提高教育质量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本质要求作者:规划办发表时间:2010-02-03来源:规划办阅读次数:203在今天的中国,当一个孩子长到6岁时,他或她就会进入一所小学学习,这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把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全局的大事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时至今日,13亿人口的中国,在旧中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的基础上,历经风雨,终于使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超过99%,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显著成就。
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的事实是,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依然存在很大差别,一个学生从6岁长到14岁,住在哪个地区,身处什么家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或她的学习质量以及进入后义务教育阶段的能力。
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导向,越来越聚焦在均衡发展上,并在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时作出了明确规定,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本质要求,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种模式义务教育并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教育制度,所谓均衡发展的法律及政策要义,还需要从义务教育的历史沿革谈起。
义务教育的英文是Compulsory Education,字面上看就是强迫教育。
国际上的一般定义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必须送6至12岁儿童少年入学,否则政府将强迫其履行义务,这一法令被公认为世界义务教育的发端。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在全球的发展,各国都开始对青少年进行普遍的、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满足社会对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和公民的需求。
英、法、美等国大多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义务教育立法,实施之初,均为初等普通教育,以后年限逐渐延长,直至中等教育阶段。
现代国家通过立法实施义务教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做法。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倡议,‚每个人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各国宪法都有涉及教育基本权利的规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通过立法实施义务教育制度。
由于各国情况不同,义务教育法律条文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是: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和年限,规定政府在学校设立和管理方面的责任、学校与宗教分离、家长对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经费来源和分配、实行免费及其他补贴措施等。
一国要进行义务教育立法,就必须在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也称无歧视性或普及性)三个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如果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差别很大,致使一部分公立学校配臵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很高甚至超标准,另外一部分公立学校却基本条件不能达标,就无法体现普惠性的基本要求,也就背离了义务教育立法原则。
所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有别于其他教育的带有根本性的特征,构成了义务教育制度的一个基本属性。
经过近百年沿革,各国义务教育在坚持公共资源均衡配臵的前提下,已经分化为具有代表性的两类运作模式。
福利化公立学校均衡发展模式。
如欧洲多数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政府在社会事业全面福利化的政策框架内,把所有公办学校费用都包下来,在那里很难找到私立中小学,有的国家甚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都免费。
再如日本和韩国,多年实行义务教育‚平准化‛政策,公立学校不仅通过财政支出全覆盖,而且城乡学校建设通常使用同一张图纸,既没有薄弱校,也没有豪华校。
日韩的义务教育办学宗旨是,尽量不在义务教育提供富裕阶层歧视其他阶层的机会。
公立学校均衡发展兼顾选择需求模式。
如美国,主要体制模式是在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充分供给前提下,适应不同阶层的选择性需求。
美国实行教育分权制,各州义务教育年限略有不同,但除联邦和州财政专项资助补贴外,主要依靠学区收取专门的教育税(财产税),来支付义务教育公立学校费用。
由于富人和穷人所缴税额不同,所得政府补贴也不同,即使富人区学校所得政府补贴少,但纳税额足以支撑质量上好的公立学校。
相反,低收入阶层聚居区甚至贫民窟的学校虽有政府补贴,但很难聘到高质量教师。
有些富人家庭连所居住学区高质量公立学校都不满意,而把孩子送进高收费私立学校。
其他发展中国家情况大体如此,如印度,在城市既有很好的公立中小学,也有高收费私立学校,但农村学校质量普遍偏低,农村学校正式教师都是公务员待遇,当财政不足时乡村就没有足够的教师或教学点,于是,有的地区村民集资聘请识字青年教孩子学习。
也有个别发展中国家,试验举办少量优质公办校,收取低于私立学校的额外费用,提供的是准精英化教育。
无论是福利化模式,还是兼顾选择模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促进公平基本政策取向有直接关系。
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全额负担公办学校支出,提供免费程度不同的义务教育,保证基本入学机会公平。
同时,部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公共服务留出一定选择空间,通常是满足有额外支付能力的中高收入阶层的选择需求。
显然,不同国家在公共教育资源配臵方式上存在着政策价值取向的差异。
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是有法可依的。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实际上,《义务教育法》界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层意义:首先,实施主体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次,实施要件是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再其次,保障重点必须放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家庭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而且需要地区之间的支援。
回顾我国的义务教育格局,只要一个地区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存在着重点校、重点班(有些以实验、示范等名义),就意味着其他学校是非重点的甚至是薄弱的,家长对公办重点校(班)的追逐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是相当一部分党政领导、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似乎认为这一现象是天经地义的,从而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纳入我国法律范畴、成为教育政策重要内容的事实不关心、不重视。
所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在办学责任主体中形成高度共识,才能化为实际行动。
义务教育能否依法实现均衡发展,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到优化教育结构时,再次强调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理念。
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这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定信心。
可以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纾解公办校择校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之一,迫切需要落实政府法定责任,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在基本实现普九‘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这是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去年11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所指出的,她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满足群众接受更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
完成好这一战略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贯彻中央战略部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后一个‚重中之重‛,开始从多年来的‚农村‛转向‚均衡发展‛,固然蕴含着农村与城镇义务教育的新型关系,更是反映了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的全国义务教育工作重心。
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近期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区域内(重点在县域内)减少校际差距起步,进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差距。
要依法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切实巩固免费政策成果;推行公办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取消实际或变相存在的重点校、重点班;根据城镇化进程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加大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力度;对教师开展系统全员培训,试行校长教师跨校跨区定期交流机制,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
近年来,部分省市在全面整体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题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除前述措施外,其配套政策还包括,强化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不与等级证书挂钩,重新划定学区安排优质校和薄弱校结对,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辖区内所有初中,鼓励和支持民办校满足社会的择校需求等。
从长远看,理清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其实不难,难的是能够选取合适的对策措施。
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只是第一步,‚有学上‛解决的是就学机会公平问题,即使是上较低水平学校也比没有学上要强,这就是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全覆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意义。
第二步,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状况提升到新的水平,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上好学‛的要求就会延展到更多家庭之中,对于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的义务教育,其解决方案就是要继续增大财政投入,并坚持公共资源配臵均衡原则,让大家普遍有好学校上。
一般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实现了第二步后,制度机制也就稳定下来了。
但是,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看,都存在着第三步的可能,即本地学校条件虽已达标甚至超过很多,但部分居民仍不满足公办学校的均衡格局,坚信自己孩子就要享受比同龄人更好的教育,并愿意为之多付费用,这时,‚上好学‛的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不改变公共资源均衡配臵规则,即使财政继续逐年增大,也永远不可能满足其要求。
借用我们社会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来说,家长们会发现,这个起跑线并不是由财政拨款能力来划定的,而是由能够支付额外学习费用的部分家长划定的,一些国家采取所谓兼顾选择的模式多在于此。
不过,绝大多数是通过非公共教育资源来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服务的超常需求。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首先统一认识,科学把握法律政策的核心理念和对策措施的着力点,进而在学校、社会、家长中取得共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统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