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应用体验之旅 【三维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大点.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三备考的时候,恐怕对文言文已经有厌烦和畏难情绪。
本文是高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又是先秦历史散文,字词句疏通的难度很大。
如果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就谈不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还容易助长坏习惯,也会打消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积极性。
所以师生面对这样的文言文,只能迎难而上。
当然,篇章学习也重要。
本文篇幅不长,学生面对的文本作为第一手资料就那么一点,如果教师穿靴戴帽讲出几千字的微言大义,似乎有强加教师成见之嫌。
积学储宝,才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力量之所在。
所以我更看重的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严格要求,监督学生识记;拓展阅读,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出于以上考虑,我对本课教学作出如下设计。
第二大点. 三维教学目标1.提出问题,补充材料,帮助学生消除文字障碍,积累词类活用实例,揣摩多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逐步培养学生准确复述课文信息,把文言知识迁移到别的文言文阅读中的能力4.正确认识烛之武说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他的辩才,而在于他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和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的策略。
5.学习主人公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大智大勇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识记和复述原文信息。
难点:词类活用、课文熟读与重点词语积累。
教学方法:1、布置预习:印发全文译文和重点词语用法意义解析。
学求学生熟悉。
2、设置问题,课堂上开展研讨与对话。
3、诵读,积累语感。
4、以训练题加强检测和督促,让学生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诸侯为了追求更多的土地与奴隶,成为霸主,纷争不断,几乎每年都会有几百场战争, 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这些战争都是毫无正义可言的。
我们今天在课堂上要讲解的就是春秋时期的X国,大战在即后来大战又消弭于无形的历史故事。
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word3 / 5二、目标定向1.研习第4段,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的写作特色之伏笔与照应。
三、自学指导〔一〕阅读第4段,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那人;到,到达)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通“智〞,明智) 以乱易.整〔代替〕 吾其.还也〔还是〕 亦去.之(离开) 问题2: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问题3: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用原文回答。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二〕阅读全文,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4: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假设使烛之武见确定目标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质疑学生自学探究word4 / 5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
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
但X 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
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他先论说灭亡X 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
然后承诺,保存X 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X 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
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word5 / 5补充材料一、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
语文版-语文-高一-《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三)情感目标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烛之武是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三维设计最新烛之武退秦师
②远: 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国家
(4)邻之厚.,君之薄.也
①厚: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②薄: 形容词作动词,变薄弱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5)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夕: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6)既东.封.郑①东: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②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7)阙秦以利.晋 (8)与郑人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情。批“龙鳞”, 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多少忠臣义士, 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 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徵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 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写了《谏太宗 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徵,并放置案头, 以资警惕。魏徵直言敢谏的可贵品格和辅国治世的深刻见解,从某种意义 上讲,已经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文化坐标和鲜明符号。
利: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 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5.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 这件事)麻烦您。(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2)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宾语前置句,宾 语“何厌”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之”是宾语前置的 标志)
结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在那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一个老 迈而又佝偻的背脊缓缓站直,苍老而满是坚 毅的脸庞以不容任何质疑的神态打动了郑国 人。他,烛之武,用他充满智慧的头脑化解 了一场突降的齐天大祸。烛之武,就是这样 一个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人物。为了拯救危难的国家,他,一个年已七 十的老人,半夜行动,直入敌营;分析国家利益,陈说利害得失;瓦 解秦晋联盟,解除郑国的危亡。他有胆有识,他机智聪明,他有谋善 断,他能言善辩。烛之武为什么这样做?一句话,祖国的利益高于一 切。——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诵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3、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二、学情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是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学到的第一篇古代记叙性散文,本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否顺利过渡,而当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少兴趣,畏学厌学,普遍怀着“文言无用论”的心态,同时,学生文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缺少良好的文言学习习惯。
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1、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2、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
3、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三、教学重难点: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预习目标:1、熟读课文2、圈画不理解的词句,有疑问的内容。
3、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4、掌握重要字词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C.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亡 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 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 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任务。
D.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 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 “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始终用历 史事实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心理的一句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亦无所害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解析:C项,是从对秦国有“害”的角度分析形势。
答案:C
6.对第3段文章内容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可说 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 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 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 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写得出色。
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 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 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写出,且 行文精炼、严密而有力。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 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且注重故 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 形象。《左传》对后世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 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文史结合的优秀传统。
2.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 锁不住阵阵中华风。亲爱的祖国,再优美的诗篇也抒发 不尽对您的热爱;亲爱的祖国,再动听的话语也表达不 完对您的忠诚。新世纪的航道上,前进的巨轮已经起航; 现代化的大路上,催战的擂鼓已经敲响。让我们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踏着战鼓的节拍,向着荣光,向着辉 煌,奔向远方。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 强;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word文档资料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1、问题式。
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
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
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2. 教学重点/难点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预习要求1、给生字注音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第一教时)二:导入新课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1、注音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2、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四:诵读课文1、老师范读2、学生齐读3、自由诵读五:解释字词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3、师必退4、今急而求子5、夜缒而出6、朝济而夕设版焉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六:翻译语句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八:理解课文(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
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
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
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
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
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
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培养古文句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高中最新语文 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三) Word版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用作名词,恩惠)
6、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做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肆:形容词用作动词,延伸、扩张)
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亏损、损伤)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在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了。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6)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晋国贪得无厌,嚷秦伯意识到将要到来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驻守。
4、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
(3)词类活用(掌握4-----5个即可)
1、烛之武退秦师(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军:名词用作动词,军队驻扎)
3、夜缒而出(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3、智
明确: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过程足见其超凡的智慧。
3、课堂小结
烛之武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在失意中进取,虽一直不被重用,却始终守望着,终于在晚年一鸣惊人,写就了人生的光辉一页。
五、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博好感、动君心、陈矛盾、测未来
晋军撤退
烛之武:义、勇、智
4、教师补充、解疑并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是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是情节精彩,三是人物形象鲜明。
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三、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教学难点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五、教学策略1、学生诵读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助;探讨文中精彩说辩段落。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提前下发本课《导学案》并制作本课课件辅助教学七、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拿破仑曾说:“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
”的确,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古代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化解了国家的危机,他就是烛之武。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课堂讲授第一环节:相关材料背景知识的学习(1)简介《左传》(结合导学案上的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复述《左传》的相关知识)(2)本课的故事背景介绍第二环节:课文内容学习1、初读感知解决生词:(放名家朗诵,要求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贰(èr)氾南(fán)佚之狐(yì)夜缒而出(zhuì)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整体感知:自由诵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字音并思考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明确):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和反思
学习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浅易文言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初中时候的积累,翻译方面问题不大,能读懂故事。第一段交代秦晋围郑的危机形势。第二段引出主人公烛之武临危受命,第三段详细讲述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军,第四段交代退的结果,思路非常清晰。但对于第三段的分层理解就有问题了,学生普遍理不出条理,只能笼统地说明烛之武机智地劝退了秦军。另外,在文言知识方面,对《左传》的了解也不足,文中涉及到词类活用的词语也解释不清楚。所以,在预习过程中,我会特意强调对《左传》的知识搜集,自主翻译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外,还需要查阅《古汉语字典》,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确定某个词语在句子中冲淡的成分进而判断词性。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姓名:
邓梅
工作单位:
曲靖市富源县
第六中学
学科年级:
高一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单元第一课,属于人物传记,学习先秦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军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在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能言善辩、工于心计的精神品质,在生活中也能机智应对困难。
课程基本结束时,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
附:教学评价设计表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应用体验之旅 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D .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解析:B 项,“济”,渡河。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B .越国以.鄙远以:把 C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D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 解析:B 项,以:目的连词,相当于“而”。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以.其无礼于晋以.乱易整,不武D.⎩⎪⎨⎪⎧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 解析:B 项,均为介词,对;A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 项,介词,因为/介词,用;D 项,代词,郑国/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答案:B4.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晋军.函陵C.夜.缒而出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状语;D项,动词作名词。
答案:B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B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C项,古今同义。
D项,古义,此句中代秦穆公;今义,尊称男人的妻子。
答案:C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3)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二、阅读鉴赏(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介之推不言禄晋侯①赏从亡者。
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
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
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
子是对人的美称。
⑤怼(duì):怨恨。
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
⑦田:祭田。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指责B.盍.亦求之盍:何不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旌:表彰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义:正义解析:“义”此处为动词,把……当做正义。
答案:D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B.⎩⎪⎨⎪⎧以.绵上为之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吾其.还也D.⎩⎪⎨⎪⎧而.二三子以为己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解析:B 项,“以”均为介词“把”。
A 项,语气助词/疑问副词,怎么。
C 项,代词,他的/表祈使语气,还是。
D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可不译。
答案:B9.下列对“介之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
B .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C .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D .“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解析:从“遂隐而死”及“晋侯求之,不获”来看,介之推隐居而死,并没有接受赏赐。
故B 项叙述不正确。
答案:B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求显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2)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更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呢?(3)这是企求显贵啊!参考译文:晋文公赏赐曾跟随他流亡国外的人员。
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只剩下文公一人了。
惠公、怀公都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国外都厌弃他们。
上天不想灭绝晋国,晋国还是会有君主的。
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文公还会是谁呢?这实在是由于上天要立他,但那些随从他逃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也是骗人的话吗?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更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呢?居于下位的人把这种罪恶看做正义的行为,而处于上位的人对于这种奸诈的行为却又给予赏赐,上下互相蒙骗,已经难于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请求赏赐呢?不去求赏,这样死了,又能抱怨谁呢?”回答说:“既然认为那些人的行为是罪过,而又去效法他们,这个罪过就更加严重了。
而且我已经说出了抱怨的话,即决不吃他的禄赏。
”他的母亲又说:“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你的心思,你看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自身的文饰。
我本身即将隐居,还用得着言语来文饰吗?这样做,正是企求显达啊。
”他母亲说:“你真能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去隐居。
”于是他们就隐居山林,直到死去。
晋文公到处寻找他们,都没有找到,就把绵上作为介之推的祭田,说:“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以此表彰心地善良的人。
”三、表达交流(15分)11.把下列句子组织成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
(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大意)(4分)①《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②《左传》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性格③《左传》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④《左传》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左传》是一部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性格的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12.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的作者探讨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6分)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
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
”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
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的,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
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
唐孔颖达认为姓左名丘明(《春秋左氏传序疏》)。
清代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经义考》)。
清代俞正燮又认为姓邱名明,左是左史之官(《癸巳类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
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
《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未知所据。
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