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2特殊用途化妆品检测项目

合集下载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测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测
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44.5℃ 培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并产气. 该菌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 来评价化妆品的卫生质量, 推断化妆品中有否污染肠道 致病菌的可能.
双倍胆盐乳糖
产酸:黄色 产气:气泡
EMB琼脂
镜检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液的 制备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验
菌落总数检验
菌落总数(Aerobic bacterial count):化妆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pH值、需氧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所得 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的嗜中温的需氧性和 兼性厌氧菌落总数.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品的 处理
耐盐分
Baird Parker’s 或血琼脂
增 菌 24±2h 培 36±1℃ 养

离 24~48h 纯 36±1℃ 化
镜检
特征菌落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最终结 果判断
革兰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流程图
灰/黑色
问题2
油性样品如何处理
稀释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 是亲水基团,一端是亲油基团,常用作增溶剂和 油/水乳化剂.决定了加入的顺序.
微生物许可检验项目 问题3
检验项目
特殊用途化妆品
非特殊用途 育 化妆品 发 类
染 发 类
烫 发 类
脱 毛 类
谢谢大家
接种阳性菌计算回收率
推荐了解: 人员培训能力掌握的检验重要指标. 有条件可做视具体样品测试结果. 在膏霜类化妆品中,微生物都是吸附或附着于颗粒状

化妆品通用检测方法

化妆品通用检测方法

化妆品检验方法1 化妆品检验规则及稳定性试验1.1 化妆品的检验规则1.基本术语(1)常规检验项目。

指每批产品必检的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中细菌总数、重量指标和外观要求。

(2)非常规检验项目。

指非逐批检验的项目,如卫生指标中除细菌总数以外的其它项目。

(3)适当处理。

指不破坏销售包装,从整批化妆品中剔除个别不合格品的挑拣过程。

(4)样本。

指每批抽样量的全体。

(5)单位产品。

指单件化妆品,以瓶、支、袋、盒为计件单位。

2.检验分类(1)交收检验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收货方可以交货批为批量,按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

(2)型式检验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1)当原料、工艺、配方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产品长期停产后(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3)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3.抽样工艺条件、品种、生产日期相同的产品为一批。

收货方也可按一次交货产品为一批。

(1)交收检验抽样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抽样按GB/T 2828.1-2003的二次抽样方案抽样。

其中不合格(缺陷)分类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8-1规定。

表8-1 检验水平不合格(缺陷)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B类(重)不合格II 2.5C类(轻)不合格II 10.0 属破坏性试验的项目按GB/T 2828.1-2003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其中IL=S-3,AQL=4.0。

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内容见表8-2规定。

表8-2 外观检验项目检验项目 B 类不合格 C 类不合格瓶 冷爆、破碎、泄漏、滑牙松脱、(毛口)毛刺除B 类不合格外的外观缺陷 盖 破碎、裂纹、爆裂、漏放内盖袋 封口开口、漏液、穿孔盒 毛口、开启松紧不宜、镜面和内容物与盒粘结脱落、严重瘪听软管 封口开口、漏液、滑牙、破碎喷雾罐 喷头不畅、凸听锭管 松紧不当、旋出推出不灵活化妆笔 笔杆开胶①、漆膜开裂①、笔套配合不当标志不清晰、表面不光洁 外盒 错装、漏装 除B 类不合格外的外观缺陷 商标、说明书、 盒头(贴)、合格证 字迹模糊、漏贴、倒贴、错贴注意: ①该项目为破坏性试验。

化妆品测试标准

化妆品测试标准

化妆品测试标准1. 引言化妆品是指通过外用涂抹、喷雾、涂抹等方式用于清洁、保养以及美化人体皮肤、毛发和指甲的产品。

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标准化的化妆品测试标准被制定出来。

本文档旨在概述化妆品测试的标准和流程。

2. 主要测试项目化妆品的测试项目可以根据其特性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常见的化妆品测试项目:2.1. 稳定性测试化妆品的稳定性测试旨在评估产品在储存和使用期间的性能稳定性。

常见的稳定性测试项目包括温度循环测试、光照稳定性测试、氧化稳定性测试等。

2.2. 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是确保化妆品对人体的安全性的关键测试项目。

常见的安全性测试项目包括皮肤刺激性测试、眼刺激性测试、致敏性测试等。

2.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用于评估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和效能。

常见的性能测试项目包括清洁力测试、保湿性能测试、防晒效果测试等。

3. 测试标准为了确保化妆品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妆品测试标准:3.1. ISOISO 是国际化妆品GMP(良好制造规范)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2. USP <61>和<62>USP(美国药典)的<61>和<62>章节涵盖了微生物限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3.3. 国家标准各国家制定了适用于本国市场的化妆品测试标准,如中国的国家标准GB/T -2011等。

4. 测试流程化妆品测试的流程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项目和标准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化妆品测试流程示例:1. 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和标准。

2. 准备化妆品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存储、运输和取样符合标准要求。

3. 进行适当的测试样品预处理,如稀释、配制等。

4. 根据标准要求和测试项目进行相应的测试,例如物理性质测试、化学分析、功能性测试等。

5. 记录测试结果和观察情况,包括测试的日期、时间、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国食药监许[2010]454号)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国食药监许[2010]454号)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一、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行政许可工作,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卫生监督,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制定本规范。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批准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并监督其执行。

三、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四、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应符合其文本格式的规定。

文本格式应当包括产品名称、配方成分、生产工艺、感官指标、卫生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使用说明、贮存条件、保质期等序列(见附件1),并按照《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指南》(见附件2)编制。

五、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是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技术保障。

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作为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

六、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适用于化妆品新产品的许可和产品延续。

七、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按照HZ+GT+年份+0000编制;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按照HZ+JT+年份+0000编制;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按照HZ+JF+年份+0000编制。

"HZ"表示"化妆品","GT"表示"国产特殊用途","JT"表示"进口特殊用途","JF"表示"进口非特殊用途","年份+0000"为化妆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的年份和顺序号。

八、本规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文本格式)(产品技术要求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配方成分】【生产工艺】【感官指标】【卫生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使用方法】【贮存条件】【保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件2: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指南一、主要内容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应当能够准确反映和控制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

2019化妆品非特检验加测项目汇总

2019化妆品非特检验加测项目汇总

加测项目汇总表1、指甲油卸除液不需要检测微生物项目。

2、乙醇含量≥75%(w/w)的产品不需要检测微生物项目。

3、乙醇、异丙醇含量之和≥10%(w/w)的产品,需检测甲醇项目。

4、配方中含有乙氧基结构原料的产品,需检测二噁烷项目。

(“乙氧基”、“PEG”、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铵、苯氧乙醇、聚醚类、聚山梨醇酯类、聚氧乙烯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聚乙二醇及酯类)5、配方中含有滑石粉原料的产品,需检测石棉项目。

6、配方中含有甲醛及甲醛缓释体类原料的产品,需检测游离甲醛。

(甲醛、多聚甲醛、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DMDM 乙内酰脲、羟甲基甘氨酸钠、季铵盐- 15、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5-溴-5-硝基-1,3-二噁烷、甲醛苄醇半缩醛。

)7、配方中含有化学防晒剂的非防晒类产品,需检测所含化学防晒剂。

(22种防晒剂:苯基苯并咪唑磺酸、二苯酮-2、二苯酮-3、二苯酮-4、二苯酮-5、对氨基苯甲酸、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4-甲基苄亚基樟脑、PABA乙基己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乙基己基三嗪酮、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二氧化钛、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亚苄基樟脑磺酸、氧化锌)8、宣称含α-羟基酸或虽不宣称含α-羟基酸、但其总量≥3%(w/w)的产品,需要检测α-羟基酸项目,同时检测pH值。

纯油性(含蜡基)的产品不需要检测pH值;多剂配合使用的产品如需检测pH值,除在单剂中检测外,还应当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测混合后样品的pH值。

(10种α-羟基酸:酒石酸、羟基乙酸(乙醇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葡糖醛酸、2-羟基丁酸、扁桃酸、二苯乙醇酸、羟基辛酸)9、申报配方中含有原料使用目的为去屑剂的产品,需检测所含去屑剂。

10、不同包装类型、各部分配方不同、且只有一个产品名称的样品,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检验:(一)微生物项目,若一个样品包装内各部分为独立包装,应当分别检验;若一个样品包装内各部分为非独立包装,应混合取样检验。

化妆品的产品检验报告的内容包括

化妆品的产品检验报告的内容包括

化妆品的产品检验报告的内容包括1. 检验目的本次化妆品的产品检验旨在评估所检样品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具体检验内容包括对样品的成分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微生物污染检测和皮肤刺激性测试等,以确保化妆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常用的化妆品产品检验方法:- 成分检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活性成分、防腐剂、香精等成分。

- 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对样品中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 微生物污染检测: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大肠菌群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致病菌检测。

- 皮肤刺激性测试:采用人体皮肤接触试验,借助反应性观察、皮肤红肿、瘙痒、刺激等现象来评估样品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致敏性。

3. 检验结果3.1 成分检测结果通过GC-MS和HPLC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显示,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未检出任何违禁成分。

防腐剂和香精的含量也在安全范围内。

3.2 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样品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对人体无害。

3.3 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经过菌落总数检测、大肠菌群检测、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测试,样品均未检测出任何病原菌和致病性微生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4 皮肤刺激性测试结果人体皮肤接触试验结果表明,在指定测试时间内,未观察到样品对皮肤的明显刺激反应,未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现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要求。

4. 检验结论综合以上各项检验结果,本次化妆品样品通过了成分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微生物污染检测和皮肤刺激性测试等检验项目。

样品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规定和标准,可正常投放市场销售。

5. 建议和注意事项鉴于化妆品产品在市场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建议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质量管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备案检测项目及费用明细(NEW-1)

备案检测项目及费用明细(NEW-1)

12 10 (样品规格≥30g/30ml) 10 (样品规格≥30g/30ml) 10 (样品规格≥30g/30ml) 10
40
2950
40
4050/2950
40
指(趾) 修护、涂彩、清洁 微生物(指甲油卸除液不做)、汞、砷、铅、急皮(修护 甲类 漂白类 、涂彩不做此项) 芳香品类 香水、古龙水、花 微生物(酒精度≥75%者不做)、汞、砷、铅、急皮、甲醇 露水类 *
2550/165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
2950/2150
20
注:1、表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受理时为准; 2、*需测定甲醇、α -羟基酸、去屑剂等指标时应分别增加2个样品和3个样品,费用另加; 3、送检样品规格30g/30ml以下,按际情况而定送检数量; 4、送检之样品应提供产品完整包装(含产品说明书)及产品配方。 5、样品按产品执行标准检测并出报告,另加收350元,2个样品。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测项目及费用明细
类别 一般产品 发用类 易触及眼睛产品 一般护肤产品 易触及眼睛产品 微生物、汞、砷、铅、急皮、眼刺激 微生物、汞、砷、铅、多皮(沐浴类改做急皮、眼刺激) 微生物、汞、砷、铅、眼刺激、多皮(面膜、洗面类不做 此项,另做急皮) 3450 2950/3450 4050/3450 10 10 11 30 40 40 检验项目 微生物、汞、砷、铅、急皮 备案检验费 (元) 2550 样品数量 (件) 10 检验时限 (天) 30
护肤类
微生物、汞、砷、铅、多皮(面膜、洗面类改做急皮、眼 祛痘、除螨类产品 刺激)、甲硝唑、抗生素(盐酸美满霉素、二水土霉素、 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氯霉素) 一般彩妆类护唇及 微生物、汞、砷、铅、多皮 唇部彩妆类 彩妆类 眼部彩妆类 微生物、汞、砷、铅、多皮、眼刺激(描眉类不做)

化妆品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科标化工

化妆品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科标化工

化妆品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化妆品申报注册备案时毒理学检验项目有哪些

化妆品申报注册备案时毒理学检验项目有哪些

化妆品备案申报应做的毒理学检验项目经常会有化妆品备案企业询问产品备案时都需要做些什么项目,但解释半天却又一头雾水。

因此,北京天健华成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化妆品注册部的同学工作之余就写一些文字,以期解惑。

不许抄袭哦!一、化妆品涉及的常见毒理学检验项目(1)急性经口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2)皮肤和眼刺激性试验(3)皮肤变态反应试验(4)皮肤光毒性试验(必要时)(5)Ames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6)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二、不同类别化妆品成品的毒理学检验项目不同类别化妆品的检验项目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化妆品的类别是决定检验项目的关键。

我国将化妆品分为两大类,即: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特殊用途化妆品按功能分为9类,即:育发、美乳、健美、防晒、祛斑、染发、烫发、脱毛、除臭。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俗称普通化妆品)可分为:发用品、护肤品、彩妆品、指(趾)甲用品、芳香品。

下面就来分别看看它们对应的检验项目。

1、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进行的毒理学检验项目(1)发用品(2)护肤品(3)彩妆品(4)芳香品、指(趾)甲用品注: 1.免洗护发类不做急性眼刺激性试验。

2.不需进行试验。

3.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不需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4.不需进行眼刺激试验。

5.对于紫外线吸收剂加入量≥0.5%的产品,还应进行皮肤光度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

表中未涉及的产品,在选择试验项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按具体产品用途和类别增加或减少检验项目。

多色号系列非特化妆品多色号系列化妆品是指:产品配方除色素(色调调整部分)种类或含量不同外,其余配方成分种类相同,且系列名称相同的普通化妆品。

该系列产品应作为一组产品同时申报。

抽样检验原则:抽样比例30%,不足10个,以10个计。

首选含有机色素和色素含量高的产品,如果含量相同,则选择色素种类最多的产品。

2、特殊用途化妆品应进行的毒理学检验项目注:3. 除育发类、防晒类和祛斑类产品外,紫外线吸收剂加入量≥0.5%的其他产品,还应进行皮肤光毒性试验。

化妆品审查细则

化妆品审查细则

化妆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本细则涵盖的化妆品产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护肤品、彩妆、发用品、口腔护理产品以及其他特殊用途化妆品。

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根据产品配方准备原辅材料。

配料与预混:按照产品配方准确称量并预混各原料。

加热与搅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加热和搅拌,确保原料充分混合。

乳化/分散:进行乳化或分散处理,以获得均匀的产品质地。

灌装与包装:将产品灌装至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外包装。

质量检查: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储存与运输: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和运输,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三、生产关键工艺参数关键工艺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搅拌速度、乳化时间、pH值等,这些参数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和生产工艺进行设定,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四、必备生产设备必备生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配料设备、搅拌设备、乳化设备、灌装设备、包装设备、质量检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五、原辅材料要求原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有合格证明文件。

禁用和限用物质应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

所有原料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六、抽样原则抽样应遵循随机、均匀、代表性的原则。

根据产品批次和数量确定抽样数量,确保抽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用途确定具体的检验项目,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八、必备检验设备与仪器必备检验设备与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天平、pH计、粘度计、电导仪、微生物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

这些设备与仪器应满足检验项目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九、发证检验判定原则发证检验判定原则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结合产品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综合判定。

检验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且不存在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十、发证检验依据及时限发证检验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检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检验时限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进行设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化妆品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项目

化妆品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项目

化妆品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项目
化妆品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是化妆品质量检测中的主要检测项目:
1. 功能性成分含量检测:该检测项目旨在确定化妆品中功能性
成分的含量,如保湿剂、抗氧化剂、美白剂等。

通过准确检测含量,确保化妆品的功能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2. 重金属含量检测:重金属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铅、镉、汞等。

该检测项目旨在确定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含量,确保
产品符合相关限制标准,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3. 微生物污染检测: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化妆品产生变质、滋
生细菌等问题,对用户的健康构成威胁。

该检测项目旨在确定化妆
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产品符合微生物限制标准。

4. 致敏物质检测:某些化妆品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香料、防腐剂等。

该检测项目旨在确定化妆品中的致敏物质含量,以
保证产品对用户的安全性。

5. pH值测定:化妆品的pH值对皮肤产生直接影响,过高或过
低都可能导致不适或刺激。

该检测项目旨在测定化妆品的pH值,
确保产品的酸碱性符合相关标准。

6. 保存期限评估:合格的化妆品应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以保
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受影响。

该检测项目通过一系列测试和评估,确定化妆品的保存期限。

以上为化妆品质量检测中的主要检测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
检测,可以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化妆品理化检验项目表(日化品 化妆品 护肤品 表单资料)

化妆品理化检验项目表(日化品 化妆品 护肤品 表单资料)

化妆品理化检验项目表
注:①乙醇、异丙醇含量之和≥10%(w/w)的产品,需检测甲醇项目。

②配方中含有乙氧基结构原料的产品,需检测二噁烷项目。

③配方中含有滑石粉原料的产品,需检测石棉项目。

④配方中含有甲醛及甲醛缓释体类原料的产品,需检测游离甲醛项目;
⑤配方中含有化学防晒剂的非防晒类产品,需检测所含化学防晒剂。

⑥宣称含α-羟基酸或虽不宣称含α-羟基酸、但其总量≥3%(w/w)的产品,需要检测α-羟基酸项目,同时检测pH值。

纯油性(含蜡基)的产品不需要检测pH值;多剂配合使用的产品如需检测pH值,除在单剂中检测外,还应当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测混合后样品的pH 值。

⑦申报配方中含有原料使用目的为去屑剂的产品,需检测所含去屑剂。

⑧宣称UVA防护效果或宣称广谱防晒的产品,需要检测化妆品抗UVA能力参数-临界波长或PFA值。

⑨终产品因包装原因无法取样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例如喷雾产品、气垫产品等),企业在提交完整检测样品的同时,可配合提供包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的半成品,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检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化妆品检验时限

化妆品检验时限

化妆品检验时限
化妆品检验时限是从正式受理样品之日至出具检验报告之日的时限。

检验机构受理样品时应将出具报告日期及相关事宜通知检验申请单位。

特殊情况(例如检验期内含长假)下,由检验机构与检验申请单位协商确定检验时限,并事先通知检验申请单位。

检验机构应向检验申请单位公布检验时限。

一、单项指标检验时限
单项指标检验时限见表6。

表6? 单项指标检验时限
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时限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时限见表7。

表7?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时限①
化妆品类别
检验时限(天)
发用类一般发用产品35 易触及眼睛的发用产品35
护肤类一般护肤产品60 易触及眼睛的护肤产品60
彩妆类一般彩妆品60 眼部彩妆品60 护唇及唇部彩妆品60
指(趾)甲类25 芳香类25
注:①因pH≤3.5而需要进行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检验时限未计在内。

三、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时限
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时限见表8。

表8? 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时限①
注:①防晒效果人体试验防水性能测定和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测定时限未计在内。

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项目及记录表

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项目及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
日期:
检查人员执法证编号: 检查人员签名:
(执法机关盖章) 日期:
备注: “√表”示符合要求; “×表”示不符合要求。
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项目及记录表
编号:
被检查企业名称: 卫生许可证编号: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
序号
一般项目
检查方法
结果 评定
1
是否按要求实行留样。
查看现场和档案记录
2
检验仪器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有无检验记录、记录是否完整。
查看现场和档案记录
3
检验员、配制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或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查看现场和产品
29
有无转让、伪造、倒卖《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情形。
查看证件询问
30
有无转让、伪造、倒卖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的情形。
查看证件询问
31
有无转让、伪造、倒卖进口化妆品卫生审查批件或批准文号的 情形。
查看证件询问
已检查项目总数项,违反一般项目项,违反关键项目项。 违法事实说明:
检查结论:
查看现场
1 / 2
20
生产人员是否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
查看现场
21
直接与原料和半成品号
关键项目
检查方法
结果 评定
22
是否取得经批准的有效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
查看证件
23
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有卫生部批准文件。
查看档案和记录
9
有无生产原始记录及仓库进出库记录,记录是否完全。
查看现场和记录
10
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落实。
查看现场和档案、询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2
特殊用途化妆品检测项目、检测周期、样品数量及检验费用1
注:
1、一个样品包装内有两个以上独立小包装或分隔(如粉饼、眼影、腮红等),且只有一个产品名称,原料成分不同的样品,应当分别检验相应项目;非独立小包装或无分隔部分,且各部分除着色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成分相同的样品,应当按说明书使用方法确定是否分别进行检验。

2、乙醇含量≥75%(w/w)者不需要测微生物项目。

3、产品配方中没有微生物抑制作用成分的产品(如物理脱毛类产品、纯植物染发类产品等)需测微生物指标。

4、乙醇、异丙醇含量之和≥10%(w/w)的产品需要测甲醇项目。

5、除防晒产品外,防晒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除外)含量≥0.5%(w/w)的其他产品也应当加测防晒剂项目。

6、宣称含α-羟基酸或虽不宣称含α-羟基酸,但其总量≥3%(w/w)的产品需要测α-羟基酸项目,同时测pH值。

7、宣称祛痘、除螨、抗粉刺等用途的产品需要测抗生素和甲硝唑项目。

8、宣称去屑用途的产品需要测去屑剂项目。

9、凡含滑石粉的产品,需加测石棉。

10、染发类产品为两剂或两剂以上配合使用的产品,应当按剂型分别检测相应的卫生化学项目。

11、即洗类产品不需要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只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

12、除育发类、防晒类和祛斑类产品外,防晒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除外)含量≥0.5%(w/w)的产品还应进行皮肤光毒性试验。

13、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或选用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14、涂染型暂时性染发产品不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5、染发类产品为两剂或两剂以上配合使用的产品,应按说明书中使用方法进行毒理学试验。

16、检验数量是针对每包装净重大于25克的产品而言,不满25克者,需增加样品数量。

此数量包括进口化妆品在药监局审批时提供的封样样品,封样与检验报告同时领取。

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