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2、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

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2、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教学难点1、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2、置身诗境,理解诗中的画面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慨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学案导学法、点拨法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梳理诗歌中的意象2、通过诵读,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中的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与学互动设计(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民乐《春江花月夜》,展示春江月夜的图片暖场)一、情境导入我们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现在我们展示、交流一下课前分组搜集到的古典诗词中的咏月佳句,看看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4、思家恋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而月也因此成就了不少诗人的千秋美名。

唐代的张若虚就是如此。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光照千古的明月吧。

二、板书课题光照千古的明月,江流不息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诵读赏析三、知人论世小组代表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发言,介绍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教师补充(出示powerpoint):《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优美的抒情旋律,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发出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抒写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中的箜篌曲《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目标1.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特点;2.学习箜篌曲演奏的基本技巧;3.能够演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前部分;4.感受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所表现的意境,领略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基本音乐知识;2.箜篌曲演奏的基本技巧;3.情感交流,表现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所表现的意境。

2. 教学难点:1.箜篌曲演奏的基本技巧;2.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箜篌曲演奏视频;2.准备手持小板或大屏幕电视展示设备;3.准备教学用的箜篌。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播放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演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古典音乐世界,感受箜篌曲所表现的意境。

第二步:介绍乐曲教师介绍乐曲的来源和演奏特点,让学生了解箜篌曲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演奏特点。

第三步:基本技巧演奏教师向学生介绍箜篌演奏的基本技巧,例如手指的姿势和发力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老师进行穿弦练习和轮指练习。

第四步:教学示范教师通过演奏示范,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内容。

第五步:学生演奏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和演奏。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箜篌演奏的基本技巧,并能够演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前部分。

第六步:感受意境引导学生通过听乐曲和自己的感性理解,表达乐曲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意境感受。

3.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箜篌曲的特点和演奏技巧,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学习乐曲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国古典音乐的深邃内涵。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重心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演奏技巧,通过学习,在感性和认知层面进行表达和体验。

在反馈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听课笔记、学生演奏情况和课后跟进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和问题,进行个别化评价和改进。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特点。

2.学会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学习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难点1.琴弦的演奏和节奏的稳定性。

2.熟练掌握箜篌曲的基本演奏技巧。

三、教学方法1.课堂听课和欣赏。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练琴。

3.集体讨论与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管乐曲目教学内容第一步: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特点1.箜篌曲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

•箜篌曲的来源和演奏艺术。

•箜篌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

2.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情感。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第二步: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1.琴声入耳,感受箜篌曲的音乐魅力。

2.琴韵动心,品味箜篌曲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步:学习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1.箜篌曲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箜篌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箜篌曲的音乐乐理和技巧练习。

2.熟练掌握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曲调和节奏。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琴弦演奏和指法练习。

管乐曲目箜篌曲《春江花月夜》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特点1.了解箜篌曲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

–讲解箜篌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分享箜篌曲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形式。

2.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情感。

–讲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

–分享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第二节: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1.琴声入耳,感受箜篌曲的音乐魅力。

《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有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

三、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掌握“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了解一些常用的中国民族乐器。

(二)教学难点:乐曲的主题与结构;学生根据乐曲的意境进行创作。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多媒体教学、启发诱导式教学、交互合作教学策略、激励创新教学策略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在上节课,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基本知识。

今天,老师将要向大家推荐一首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2、简介乐曲:3、欣赏乐曲:提问:(1)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2)比较乐曲每段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1)展示四种有代表性乐器的相关图片。

(2)简单介绍“换头合尾”变奏法。

4、揭示主题[画面联想]:运用画面联想法,分段欣赏乐曲,教师进行讲解。

[课件演示]:放各段音乐的同时,向学生演示包含各段基本内容及相应图片的页面。

[合作表演]:师生视唱乐曲主题,并用电子琴和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5、创作(1)欣赏琵琶独奏的《春江花月夜》,要求学生根据音乐意境,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并根据音乐的意境在电脑上选择适合的图画。

(2)欣赏一段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古典舞,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自己绘画或写一首小诗。

6、小结:(二)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乐段的分析与描述,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一)欣赏诗的景物美:(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古曲,它以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春江花月夜》为歌词,用优美的旋律描绘了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

本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曲子的内涵,掌握演奏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理解曲子的内涵。

2.掌握箜篌的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春江花月夜》。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箜篌演奏技巧的掌握。

2.理解《春江花月夜》的内涵,能够情感饱满地演奏这首曲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分析曲子的结构、演奏技巧。

2.示范法:教师演奏《春江花月夜》,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独立练习演奏,教师逐一指导。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曲子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六. 教学准备1.箜篌乐器:确保每名学生都有足够的箜篌进行练习。

2.乐谱:《春江花月夜》的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频资料。

4.教学课件:展示曲子的结构、演奏技巧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初步感受曲子的美感。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教师逐一指导学生的演奏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练习演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春江花月夜》的内涵,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曲子所表现的画面。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演奏技巧,强调练习的重要性。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一、导语设计:在一个春天晴朗的夜晚,你置身一人来到美丽的江边,你的头顶上就有一轮硕大的明月……接着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自然引出张若虚在《春江花明月》这首诗里也写了月。

那么,他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思呢?直接进入课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旅夜书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二.整体感知,品诗意对《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千古美文,我们一定要用心去读、去品。

那么,同学们让我们抛开一切,用心灵去倾听诗人的心声。

(分组诵读)1.读了这首诗,作者融入的是怎样的情感?明确:相思之情2.根据诗中语句的描写,写出月亮运行的轨迹(学生活动)提示: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3.再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

提示:月下之景——月下之理——月下之情三.细度全诗,品诗韵(一) 分析景物美(1——10句)( 学生齐读)1.当月亮随波而生时诗人看到了哪些美景?2.前十句写了一种很美的画面,能否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绝美的画面?(引导学生赏析)3.这十句写景的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表现了作者见到江天月夜美景的惊喜之情。

4.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诗句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幅美景的特点?明确:寥廓、空明、澄澈(再次齐读,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二) 分析哲理美 (11——16句)1.置身于如此空明纯净、澄澈寥廓的美景,所以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张若虚先想到什么?(生齐读11——16句)明确:想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设计5篇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设计5篇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设计5篇《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一).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 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下面由教师作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播放配乐flash)四.赏析诗歌:(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1.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1.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五.再次欣赏教师诵读这首的配乐范读录音.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吟诵,细细体会诗歌美好而幽远的意境.六.作业.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能力.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3.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的融合.【教学重点】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教学难点】诗歌中景.理.情的融合.【教学方法】1.借助多媒体,合作探究.缘景明情.2.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经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引发了一串灵感,成就了他在诗坛上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初.盛唐时期的诗人张若虚,这首诗就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以〝月〞为典型意象.月的流动变化过程:月生——月悬——月斜(月落).三.赏析诗歌(一)第一部分:月生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意象提问: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2.意境提问: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学生朗读.(二)第二部分:月悬原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提问:这样的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遐想?感情基调是怎样的?2.朗读.(三)第三部分:月落游子思妇情1.两地相思原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2.思妇怀远原文: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游子思归原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小结:《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四.拓展回顾曾经读过的与〝月〞有关的诗歌.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五.作业课后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关于〝月〞〝落花〞〝流水〞等意象的诗歌,总结古典诗歌中这些意象的普遍含义.《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设计3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2.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借助多媒体教学,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一)作者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_-7_)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二)作品介绍《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三.指导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要求学生在欣赏配乐朗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四.赏析诗歌(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问题: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要点: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生,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五.艺术特色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说:〝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艳诗,才真绝才也.〞第一部分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景色,以明月的渐渐升起为中心,紧扣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最终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为下面的对景抒情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写江月永照,引发生命短暂;用明月常圆,引发人间常别.通过景与情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月圆人难圆的感叹.最后一部分,主要用月照.春归.花落.雾漫.月残来引发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这里,景与情相互烘染,离别之苦显得更加浓重.2.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游子思妇相思之情.为了让诗句生动形象,诗中多处用了比喻.如〝月照花林皆似霰〞,写花林好像披上一层霰雪.这个比喻的妙处是,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而且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了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写空中,是抬头仰望所见.这里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不过,在比喻的方法上又有了变化;上句是明喻,这句是暗喻.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虽则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这就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送〞.〝待〞两字,则是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落月摇晴满江树〞,则是运用了双关修辞.〝摇晴〞双关〝摇情〞,如同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个双关的〝晴〞字,正写出了游子思妇相思不得相见的苦情.此外,诗中有许多写景之句,实际上是通过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光不度〞,暗示情不变;〝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等等,都使人与物.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最后,烘托和铺垫手法的运用,也值得读者注意.第一部分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江伴月,月伴花,把〝春江花月夜〞自然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这首春的颂歌又反衬着春的忧愁.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宇宙永恒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这种慨叹,以其意味深长的哲理对诗的情调进一步铺陈了感伤的气氛.然后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这是诗的精华.高潮部分.然而,它的形成与诗人层层铺垫.步步烘托有关.汇细流而成江海.读者的欣赏正好沿波讨源,渐入佳境,随步步烘托而达高潮.3.语言优美自然,韵律婉转.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韵,首句入韵.对仗工整平仄相间,加上顶真与反复的运用,推动了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相互联系而又不断变化的画面与思绪,从而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思考练习题一.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二.如何看待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三.分析这首诗的烘托与铺垫手法.四.找出诗中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 教案 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 教案 教学设计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5)内容,是一节欣赏课,《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古典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由于认真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教学中多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感,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

知识能力:欣赏乐曲片段,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中“鱼咬尾”技法,认识弹拨乐器“箜篌”,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春江花月夜》,能辨认简单的“鱼咬尾”创作技法,并能分辨“箜篌”乐器的音色。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弹拨乐器“箜篌”,并了解传统作曲手法“鱼咬尾”。

教学难点:能找出主题旋律中“鱼咬尾”的技法部分,并能积极参与教学环节。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二)新授课1、初听作品《春江花月夜》片段思考:该作品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2、介绍“箜篌”乐器3、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由来4、分段欣赏:第一部分《江楼钟鼓》思考:(1)这段旋律中的主题旋律共分为几个乐句?(2)运用了哪种创作手法(3)介绍“鱼咬尾”手法(三)知识拓展唐代·张若虚,古诗词版《春江花月夜》七、课堂小结中国古代音乐及诗歌艺术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更好地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感受艺术的美,并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它。

八、课堂板书箜篌曲《春江花月夜》鱼咬尾技法诗歌美。

春江花月夜教案(精选6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精选6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精选6篇)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4、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有关“月”的诗句。

月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诗人们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月引发哲理思考。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学法指导: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明确:朗读、想象和联想、意象分析等。

三、作者简介(教材注释)四、学生依据课文注音自由诵读。

五、教师范读。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和配乐)六、学生朗读(齐声朗读与个别诵读相结合)七、思考探究:(投影展示问题)1、通观全诗,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明确:月。

写月的诗句最多。

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3、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样的?明确:全诗围绕月的变化这样一条时间线索,写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妇怀人、游子梦乡、梦醒后的情韵几方面内容。

诗情从高亢逐渐平缓,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梦醒后的孤寂。

结尾情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八、赏析活动:学生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教师及时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诗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

春江月夜(景)宇宙人生(理)相思愁情(情)十、拓展练习(作业):学生搜集诗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诗歌意象拓展阅读:《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精选10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精选10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篇1课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任课年级:初一任课教师:刘老师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

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

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

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

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教学时数:第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音乐教案《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

唱响经典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2

唱响经典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2

唱响经典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2。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演唱历史及文化地位。

2.掌握《春江花月夜》的歌曲结构及曲调特色。

3.能够准确而自然地演唱《春江花月夜》,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4.培养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鉴赏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演唱历史,了解其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2.分析《春江花月夜》音乐结构和曲调特色,带领学生逐步对其进行练习和掌握。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口耳相传、视唱练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同时进行相关练习,如呼吸、咬字、声音调节等。

4.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通过多次演唱练习,让学生在临场表演中更自然、更准确地演唱出《春江花月夜》。

三、教学步骤:1.介绍唱响经典古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文化地位,引导学生融入其中。

2.分析《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结构,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和“龙舟竞渡”。

3.借助音乐示范以及口头教学,逐一演唱歌曲,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曲调特点。

4.强调声音调节和咬字技巧,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5.带领学生进行多次练习,包括呼吸练习、发音练习、节奏练习等。

6.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适时演唱《春江花月夜》,以便学生加深对其的熟悉和掌握。

7.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引导教学法:通过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文化地位,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对歌曲的了解和热爱。

2.示范教学法:通过音乐示范和口头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同时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交互式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歌曲和音乐知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4.实践性教学法:通过演唱练习和表演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歌曲和音乐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步骤,学生在掌握《春江花月夜》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同时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7课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7课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7课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一. 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典名曲,描绘了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以月夜、江水、花朵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更是以其悠扬的旋律、优美的形象、深情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之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音乐,对于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箜篌这一乐器较为特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作者、演奏者及乐曲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欣赏和分析,《春江花月夜》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使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箜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2.《春江花月夜》的乐曲结构和表现手法。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作者、演奏者及乐曲的特点。

2.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乐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意境。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4.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频资料。

2.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演奏者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资料,播放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演奏乐器,即箜篌。

2.呈现(10分钟)介绍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作者、演奏者及乐曲的特点。

讲解乐曲的结构,如引子、主题、变奏、尾声等。

3.操练(15分钟)分析乐曲的表现手法,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让学生聆听乐曲,并尝试描绘乐曲中的画面。

同时,引导学生探讨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并点评,强调乐曲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一. 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箜篌曲,描绘了江南春夜中月夜、花影、江水、远山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优美、宁静、祥和的氛围。

这首乐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富有层次感,是音乐教学中的优秀教材。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欣赏和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技能。

但部分学生对箜篌这种乐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介绍。

同时,学生对江南春夜的美好景象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箜篌这种乐器,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对美好景象的描绘和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箜篌音色的认识和表现。

2.对《春江花月夜》乐曲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3.集体协作演奏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箜篌及《春江花月夜》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演奏箜篌,学生跟随模仿。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结构,理解乐曲意境。

4.实践法:分组练习,集体演奏。

5.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

六. 教学准备1.箜篌乐器:确保每组有一架箜篌。

2.乐谱:《春江花月夜》箜篌曲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乐曲及示范演奏。

4.教学PPT:包含箜篌知识、乐曲分析、练习曲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箜篌及《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春江花月夜》箜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奏箜篌,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演奏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8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8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8篇)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内容:景、理、情2、引领学生在品读中鉴赏美景,体悟哲理和情感,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比较鉴赏等欣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2、缘景明情,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教学难点:景、理、情的赏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2、诵读赏析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而浩瀚的诗海中从来不乏优美的写月诗篇(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在众多吟诵明月的诗歌中,有一篇被人称为“孤篇盖全唐”,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二、自读诗文,整体感知思考:这首诗题为春江花月夜,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边读边把握诗歌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诗的主要内容:月下美景,月下哲理,月下情思三、赏析美景,把握情感(一)赏析美景1、要求:学生范读,其他学生划出写景的句子,并找出所写景物明确:春江、明月、花林、流霜、白沙、江天2、运用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再现画面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结论,描绘画面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月下美景3、概括景物特点月夜特点:幽美、朦胧、静谧、澄澈、空灵4、方法指导:鉴赏写景诗,不仅要捕捉画面,感悟美景,还要了解把握景物特点,把握诗人情思(二)、品悟月下哲理1、提出思考:面对美景,作者有怎样的感慨?明确:作者独立江畔,看到那轮孤月,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索2、探究研讨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在面对美好河山,优美风光时都会思考宇宙与人生 (老师补充资料: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前三位与张若虚对宇宙人生思考的异同明确:相同:感慨宇宙永恒不同:前三位感慨人生短暂,但张若虚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3、诵读诗文4、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比较鉴赏(三)体悟月下情思1、解读诗歌情感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明确:作者看到孤独的明月,待人的明月以及漂浮不定的白云,因而想到人间相思的游子思妇2赏析游子思妇的情思方法指导:找到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体悟情感学生自读,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明确:思妇:离愁牵挂,游子:寂寞思归3、探究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把握月与情的关系,游子思妇:睹月思人,借月抒怀4、解读明月意象拓展:中国人的明月情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月亮意象的含义:思归怀人,离愁别恨5、反复吟诵,在读中再次感受游子思妇相思学生选择读写游子或者思妇的诗句教师点评齐读,感受相思四、鉴赏小结全诗以月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花、月与夜、月与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永恒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意境清新邈远五、美读诗文分析诗歌之后,学生对这首诗在景,理,情三部分的感情变化有很明确的把握教师引导他们感受诗歌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就顺理成章教师范读学生再自读揣摩六、课堂总结她是朦胧的美,悲伤而轻盈;她是清纯的美,宁静而空灵;她是跨越时空的感动,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她就是《春江花月夜》七、作业布置自读,背诵全诗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二专题目标:1、能够感悟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专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专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专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通用13篇)专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通用13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和文学共同的美。

4、学习如何将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音乐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

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

20世纪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及尾声。

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2、简介。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3、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

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二、音乐分析。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7课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7课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7课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典名曲,源自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长诗。

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夜景。

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这首曲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箜篌曲的代表作之一。

它不仅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通过欣赏这首曲子,学生可以感受到江南夜景的美丽,体验到民族音乐的韵味,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首先,学生对《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首曲子的文化内涵。

其次,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对箜篌这种乐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介绍箜篌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这首曲子。

最后,学生可能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如何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可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认识箜篌这种乐器,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对比、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了解其背景知识,认识箜篌这种乐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箜篌曲《春江花月夜》,展示箜篌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箜篌知识介绍:介绍箜篌这种乐器,让学生对箜篌有一定的了解。

教资面试中学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教资面试中学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教资面试中学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1.多媒体导入:
聆听《金蛇狂舞》,引出演奏形式为民乐合奏,顺势导入课题。

2.体验歌曲
(1)多媒体聆听,提问:呈现了什么画面?
(2)多媒体播放前三段主题旋律并出示乐谱,提问:每段乐曲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分析作品:
(1)聆听第一段“江楼钟鼓”,学生听辨乐器,教师概述画面。

(2)教师弹琴,学生哼唱第一段主题旋律,强调声音抒情、连贯。

(3)教师指挥,学生再次演唱第一段主题旋律。

(4)聆听第五乐“渔歌唱晚”,总结画面。

(5)拓展《春江花月夜》的相关知识。

4.音乐活动:
分组运用“换头合尾”进行创编,之后分组展示并点评。

5.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情感升华。

6.板书设计:。

六年级音乐《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春江花月夜》
课型: 新授课
案序:6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这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运用了“鱼咬尾”的结构特点。主题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提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结构特点“换头合尾”





1、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音乐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编,运用哪些形式才能更好的展示主题音乐?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3、各组展示,师生点评。
学生发挥音乐创造力,小组合作,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进行创编。

板书
设计
春江花月夜
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风回曲水 花影层叠 水深云际
(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段音乐都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2)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进行鼓励,屏幕接着出现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哼唱。
(3)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边唱旋律边找结构特点。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鱼咬尾”。
(4)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
生再次演唱主题音乐,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2、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 欸乃归舟 尾声
鱼咬尾 换头合尾
反思
重建
学生认真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金蛇狂舞》,初步认识八音之乐的音色和材质。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 课《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 课《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一、教材分析:箜篌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一种弹拨乐器,汉代及隋唐两代最为盛行。

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在明清两代增一度失传;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乐器改革家结合竖琴、古筝、琵琶和古琴改造成带转调的凤首箜篌。

它是一种浪漫唯美的贵族乐器,大方华丽造型精雕细致浑然天成,音色空灵纯美又不失大气,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琵琶的韵味,能够完美的表现中国民乐的风格!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又名《洵阳夜月》,作者巧妙的将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手法转移到箜篌上,乐曲简化了琵琶曲段落结构,将原来的十段改五段,使得音乐更加紧凑、精炼。

乐曲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把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描绘的淋漓尽致。

二、教学内容:1、了解中国的弹拨乐器——箜篌2、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感知乐曲五个段落所描绘的意境。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鱼咬尾”。

三、教学重难点:对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认识箜篌:1、欣赏两幅画卷,一副壁画一副仕女图,图中人物都在演奏箜篌,让学生猜猜图中的人物所演奏的是什么乐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纠正和补充,并对箜篌的历史、形制、音色特点给以详细的介绍。

箜篌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一种弹拨乐器,汉代及隋唐两代最为盛行。

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在明清两代增一度失传;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乐器改革家结合竖琴、古筝、琵琶和古琴改造成带转调的凤首箜篌。

它是一种浪漫唯美的贵族乐器,大方华丽造型精雕细致浑然天成,音色空灵纯美又不失大气,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琵琶的韵味,能够完美的表现中国民乐的风格!(二)、欣赏箜篌独奏曲《春江花月夜》:1、完整欣赏箜篌独奏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谈一谈聆听后的感受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鼓励,然后整理总结: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又名《洵阳夜月》,作者巧妙的将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手法转移到箜篌上,乐曲简化了琵琶曲段落结构,将原来的十段改五段,使得音乐更加紧凑、精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表
填表说明:本表包括十个部分,请根据课题填写完整。

灰色的单元格是提示语,请勿更改或删除。

学员根据提示语,填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本表自动根据填写的文字内容,扩大表格范围。

本次研修自选小课题(请根据本次专业发展的研修主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自定一个研修小课题,在下面的单元格中说明所选小课题的内容以及对这个课题的思考)
小课题: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老民族乐器的认识
思考:1.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能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2.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能丰富教学内容,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3.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有利于变难为易,删繁为简,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4.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接下来,请自选所任教学科学段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按表格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要求能够体现出以上所选的小课题方向,重点思考教师如何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箜篌曲《春江花月夜》欣赏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走进音乐世界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学科音乐授课班级601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陈全勇任教的学校金涛小学
一、本课学习内容概述(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
本课为广东省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教材第十一册第七课“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中第二节教学内容《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在音乐课本上只有一般的乐器图片和简单的分析,采用PPT 及网站了解各种乐器的结构色彩以及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首先复习第一节课中播放几种弹拨乐器音乐:如古筝、古琴等。

再通过实物直观介绍它们的结构、音色和演奏技巧,再次通过欣赏各自的代表曲目听辨其音色说出各自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对乐器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种直观教学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而这种多媒体植入模式更适合学生的需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依据标准(摘录最新版《课程标准》的目标语句)
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包括了弘扬民族音乐”,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选用《春江花月夜》作为本课教材,能使学生在现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激发不断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