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考纲要求] 1.新民主主义革命。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考点一 国共由合作到对抗一、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背景⎩⎪⎨⎪⎧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 合作的方针。
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 加的国民党一大。
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 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概念阐释]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
2.北伐战争⎩⎪⎨⎪⎧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 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 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 转入低潮。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1.武装起义⎩⎪⎨⎪⎧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 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土地革命⎩⎪⎨⎪⎧方针确定: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 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八讲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第八讲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一)主要内容:一、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历史发展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一、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这种战争的性质,不仅具备了胜利的可能性,而且具备了胜利的必然性。
但是,革命战争的胜利,还要依靠正确的策略。
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和壮大自己的问题,也就是统一战线的问题。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至关重要、关系到革命胜败的关键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的自身团结统一、努力与其他进步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联盟以及在联合其他阶级、政党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等问题,都作了原则性的阐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需要联合广大的同盟军,“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
”他同时十分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民主革命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
列宁还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国际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明确提出只有实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才能战胜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成功。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五年级阅读第8讲 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教案
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教案目的和要求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景或物,总要表露出一种情感,也就是说,要表露出赞美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
我们在阅读时领会到作者的情感,才能受到感染和教育,才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具体要求是:1.要认真阅读作者感情的表露,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叙述中,因此要认真地阅读。
看一看,一篇文章写了几段,每段写的是什么;连段成篇,想一想,整篇文章写了什么人或事,景和物,为什么要这样写。
反复阅读和思考,便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2.要表述清楚在阅读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还要学会清楚地表达出来。
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要做到通顺、连贯、完整和准确。
用笔回答问题时,通常用文章“赞扬了”“赞美了”“批评了”“告诉了”“知道了”等词语,把要叙述的内容连接起来,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具体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是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好方法。
读,要逐句逐段;想,要层层深入。
如,想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作者的情感是不难感悟的。
具体的方法是:1.从文章题目中体会情感有的文章题目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永不服输的赖宁从许多伟大人物和英雄的事迹中,赖宁懂得:一个人如果缺乏顽强的毅力,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因此,他注意磨炼自己,逐渐养成了永不服输的性格。
有一次,赖宁跟杨斌同学掰手腕,不料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
他十分懊丧,发誓要赢回来,决心加紧练手劲。
放学回家的路上,赖宁一直在琢磨训练方法,突然想起家中有特别沉重的铁桶,装上东西足有20公斤呢。
于是他开始做提桶练习。
那大铁桶与他膝盖一般高,沉甸甸地直往腿上撞,使他只能斜着身子一颠一颠地走。
他家住在四层楼上,提着桶上上下下的确不容易。
然而,他天天坚持提桶上楼下楼……不几天,他的手就酸痛得举不起来,手指的第二关节处给勒得红红的,但他咬着牙继续练下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灯光》——了解战争年代微课课件
我知道
我知道
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
上党战役 邯郸战役
中原突围
苏中战役
新开岭战役
定陶战役
宿北战役
四平战役
鲁南战役
孟良崮战役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辽沈战役
渡江战役
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
刘四虎、王福、周黑子、朱庆涛、王曲喜、李珍、张福祥、拉多诺 夫、胡青山、王耀群、魏书庆、陈全魁、宋双来、张学智、张喜顺、 张春槐、马宜生、张保英、丁兴发、田占德、杜立海、杨文赞、郭 仰森、陈才德、李占明、吕顺保、李俊仁、马万新、许学顺、周世 森、彭彦雪、宋忠福、黄树英、白炳武、刘吉尧、马全忠、李二小、 边子正、阎三毛眼、范 来保、苟福荣、张八、
《灯光》
了解战争年代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正义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
非正义
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 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 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 战第二阶段。Fra bibliotek重点讲解
董存瑞
知识小结
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努力学习,牢记使命 爱国爱党,立志成才
小作业 你能讲一个有关解放战争中的小故事吗?
再见
1947年7 月
1949年4 月
1949年10月1 1950年6月 日
1951年10 月
猜一猜
解放战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知道
随着抗战胜利,“接收”成为国民党政权所构建的官僚阶 层重新掌权的核心内容。空前的资财侵占和侵吞由此开始——于 1946年受杜鲁门总统委托再次来到中国考察的魏德迈说:“…… 我发现不少政府官员将他们的兄弟子侄安置于政府,任职于国营 或私营公司之中,利用职权不顾国家与人民的福利而谋取巨 利……”
历史专题复习之《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
①革命性: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②落后性: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革命取得胜利
“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 治
三民主义或新三民 辛亥革命、北伐战
主义
争
①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②妥协性、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行不通
马克思主义、民主 北伐战争、土地革
革命纲领、毛泽东 命、抗日战争、解
思想
放战争
①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具有革命性和彻底性; ②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胜利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异同点
异同点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斗争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这一状况说明此时
A.侵华日军力量增强
B.中国共产党调整了抗战路线
√C.敌后战场地位上升
D.抗日战争转入局部反攻阶段
四、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结果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
国民革 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是两 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
命时期 战线
党共同的革命对象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 精神上
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1.(2020·江苏卷,10)1927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负
2020届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必修部分)练习:第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含解析
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
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解析: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题,故B项错误;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9·汕头模拟)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
这一做法()A.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B.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解析:由材料“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说明这些做法有利于形成反对侵略的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
据所学可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1937年以后,故A项错误;由材料“根据日军侵华”可知不是红军战略转移,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1931年后”不符,故C项错误。
答案:D3.(2019·广州模拟)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1933—1934年间发表的声明和公告。
这些声明和公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时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声明或公告1933.1 《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193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1933.8 《中共中央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民众书》1933.11 《中共中央为“中日直接交涉”宣言》1934.1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1934.4 《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1934.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A.B.联合国内各阶级力量的努力C.进行战略转移的军事准备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署解析:由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中共中央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民众书》《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可知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侵略,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
第八讲 案例 1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
第八讲案例1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上传时间:2005-8-2 16:29:21 | 浏览次数:418第八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案例1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1、案例呈现:苏维埃政府逐步健全了民主与法制。
中央执行委员会相继颁布了《宪法大纲》《苏维埃组织法》《选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
1933年九十月间,中央苏区普遍开展了一次自下而上的选举运动。
如下才溪乡选举中,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代表们纷纷表示,“把革命战争与选举密切联系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就实行了“三三制”,即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这一政策容纳了各方面人士,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壮大了抗日力量,也为后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老解放区的农村,建立起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在城市,一般先邀请各界代表人物共商当地事务,然后再召开具有民主协商性质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这些制度都以人民的权利为基础,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建立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案例讨论(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民主政治?(2)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什么?3、案例点评:(1)实行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定不移的政治主张。
不仅是用来向不民主的统治者抗争的斗争纲领,而且更是在自己执政的情况下付诸实施的实践纲领。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这是因为:第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富强、文明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中国近代史(下)(讲义+笔记)
中国近代史(下)(讲义)幼儿——310页;小学——299页;中学——311页近代史(下)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成立4.第一次国共合作5.国共对峙6.抗日战争7.抗战胜利8.重庆谈判9.解放战争10.新中国成立(一)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主要活动基地在北京大学。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成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二)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合作重点是:北伐。
合作产物:黄埔军校,首任校长——蒋介石,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五)国共对峙1.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3.“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4.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6.红军长征——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7.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的领导地位。
(六)抗日战争(1931.9.18—1937.7.7—1945.8.15)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3.“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4.“八·一三”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5.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胜利6.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7.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七)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8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必融合通史体例讲练学案(新教材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8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日本局部侵华(1)背景①1927年6月,日本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2)表现2.国共两党对日政策(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实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2)中国共产党①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中国局部抗战(1)在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顽强抵抗日军侵略。
(2)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3)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4)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牵制了大量日军。
(5)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2)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3)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日军的侵华暴行(1)制造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2)殖民统治(3)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4)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5)推行“慰安妇”制度。
知识点二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正面战场的抗战2.敌后战场的抗战(1)抗战初期①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结束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 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 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 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 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 结束最晚的。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
[基点盘查]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结束
(2)敌后战场: ①1937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 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独立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正面战场: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①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等多次重大战役。 ②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 、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1938 年 10 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结束
(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 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 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抗日战争有了雄厚的 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2.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 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解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 对于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 起到了重要作用,故 A 项正确。 答案:A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课时作业14: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第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第十三章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四、……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三、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转变六、党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依据《中国共产党史》第十三章的目录,“四”的标题应该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D.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2.(2019·怀化一模)下图为漫画家廖冰兄的作品《从以时间换取空间到以空间换取时间》(1937年),时钟的上半部分表示防守阶段,下半部分表示反守为攻阶段。
该漫画意在说明( )A.八路军是防御阶段的抗日主力B.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C.正确的战略是抗战取胜的关键D.中国必定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3.(2019·甘青宁高三联考)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
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4.(2019·青岛一模)1943年1月,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新一届边区行政委员会选举。
新当选的委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人士、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包含国民党顽固势力)占三分之二。
这一现象( )A.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策略B.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C.扩大了反封建的群众基础D.反映了阶级矛盾日益缓和5.(2019·江门一模)《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在已完成土地革命的地区推行土地登记,发放所有权证,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妥善安排他们的生计。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解放战争讲解
考研政治十九期知识点:解放战争此知识点包含三方面内容: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战后的政治形势,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在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1945年,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人民解放军经过8个月的作战,歼敌71万,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国民党军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打退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2.经过(1)初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2)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成果(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
(2)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1)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背景①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②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2)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1)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成果: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
3.国民革命的失败(1)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2)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人教历史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十二)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十三)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十四)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 第30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一)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七)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八)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九)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十) 第十一单元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3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复习总结 阶段质量评估(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1.高频考点:
(1)2016·全国Ⅰ卷,30:从国民党颁布《抗战期
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军民
间宣传名词正误表》考查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2015·全国Ⅰ卷,30:从国民政府要塞区的建
的抗战。 2.教材空白
设及防御工事考查国民政府的对日持久防御作 点:中国共产
战意图
党的土地政
(3)2014·全国Ⅱ卷,30:从顾维钧争取各国对华 策、中国人
①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
到底 ②国共北平谈判,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
民政府拒绝签字 ③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 南京 。统治
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④随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略气焰。
⑤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在反“扫荡”中发展壮大。
(2)意义: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进程 (1)1942年, 世界反法西斯 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召开 ①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 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 治和思想基础。 (3)联合对日作战 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 波茨坦公告 》,促令日本投降。
(2)过程
①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 九一八事变
②1937年7月7日,发动“ 七七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
”。
③1937年8月13日,发动“ 八一三事变 ”,侵占上海,继而进攻南京。 ④1938年10月,占领 广州 、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 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 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 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学以致用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重大会战,但仍然导致大片领土丢 失。据此有人说,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消极的。这种看 法你如何看待?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1946 年 6 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Nhomakorabea)基本进程
阶段
战略 防御
战略 反攻
基本进程
前8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后 4个月,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 别山
成果
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 的 全面进攻 和重点进攻
揭开了 战略反攻 的序幕,是 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目录 CONT高E中N历TS史高考冲刺总复习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 主的潮流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题点冲关 提能演练 4 课时训练 规范提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考点一 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从 九一八 事变开始,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2)1937 年,发动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 年 12 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2)1941 年初,日伪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3)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试验。
原创2: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5)题
解析:题干材料只涉及中共在东北的七年抗日游击战争,故①不符 合题意,排除;材料“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 教训”反映了中共在东北地区进行了长期抗日斗争,故②符合题意;
16 16 of 22
(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 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D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 1 of 22
一张图学透
日本侵华 1
局部侵华
局部侵华: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 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
全面侵华
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 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爆发。
一张图学透 从抗日战 争到解放
战争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2 2 of 22
一张图学透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第(1)题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1932年”,火花(火柴盒上的贴画)上 有“抗敌牌”“十九路军”等信息,可以推知该火柴厂是支持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抗日的,故D项正确。
6 6 of 22
第(4)题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6年,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 排除;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极大提高是抗战胜利的意义,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方针实现是抗战胜利 之后的重庆谈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红星照耀中国第8章概括彭德怀成长
红星照耀中国第8章概括彭德怀成长
红星照耀中国第8章主要概括了彭德怀的成长经历。
彭德怀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环境和严格的纪律,这锻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章节开始讲述了彭德怀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经历。
他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培养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敏感。
他参加了土地革命,并在革命队伍中担任要职,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和作战技巧。
接下来,章节讲述了彭德怀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
他担任了部队的领导职务,带领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
在这个过程中,他积极组织部队抗击日寇的侵略,展现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勇气。
最后,章节还提到了彭德怀在解放战争中的成长。
他在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长沙、广州等地的战斗中的出色表现。
他的领导才能和指挥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并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敬佩和赞誉。
通过这一章节,读者可以看到彭德怀在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提升的能力,这为他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1专题2第8讲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8讲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背景(1)日本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境地,企图发动对外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
(2)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概况(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
(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罪行(1)屠杀中国军民:如南京大屠杀等。
(2)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并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将其所属部队改编为第八路军和新四军。
6.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帜。
三、国共合作抗日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春。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
斯战争的序幕。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 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 结果
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九一
①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八事
抵抗日军的侵略。②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
抗争
变
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③1936 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
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正 台儿
面 庄战
战 役
场
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 爆发
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 1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 影响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 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938 年 6 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 40 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史称“百团大战”。
敌百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目标
后团
伪据点。
战大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意义
场战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图说历史: 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
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 1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 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 和信念。 1940 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 100 多 个团,发动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 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作为战时的陪都。 大屠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杀 暴行
达 30 万人以上。
图说历史: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 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青海 6 年 2 考,西宁 6 年未考)
图说历史: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政 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 14 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 8 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 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内战爆发(青海 6 年未考,西宁 6 年 2 考) 1945 年 8 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毛 时间 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重庆 国民党: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 谈判 目的 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事变 影响 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青海 6 年 4 考,西宁 6 年 3 考)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
爆发 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
七七
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影响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华北危机: 1935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背景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
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
·九 概况 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
要》,即“双十协定”。内容:①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
结果
重
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
庆
和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谈 政治协 1946 年 1 月 10 日,在重庆举行。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
判 商会议 建国的方针。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 意义
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内战 1946 年 6 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 国民党
爆发 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发动内
重点 1947 年 3 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 战
正 保卫
面 大武
战 汉
场
概况 结果 影响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 100 多万人参战。并 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 1938 年 10 月撤出武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 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正 第三
1941 年 12 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
事变 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7 月底,北平、 结果
天津相继失陷。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 背景
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①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第二 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 次国 过程 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②1937 年 9 月, 共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 作 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 意义 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运动
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意义 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
高潮的到来。
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原因 直接原因: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
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拒绝。
反攻 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青海 6 年未考,西宁 6 年 3 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 背景 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解放 1947 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 区的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 土地 内容 均分配土地。 改革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 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西安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
经过
事变
“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各方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 态度
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
敌 平型
后 关大
战 捷
场
概况 意义
1937 年 9 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 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 歼灭。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 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 敌 抗日根
建立 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后 据地的
教材复习区 中国近代史
第八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青海 6 年 1 考,西宁 6 年 3 考)
1931 年 9 月 18 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
九一 爆发 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
八事
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
结果
解放
房屋、粮食和衣物。
区的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
土地
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
意义
改革
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
障。
战略 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 场 发展 作用
整体。
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敌百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
目的
后团
民的士气。
战大
1940 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 100 多
场 战 概况 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1937 年 8 月,日军向上海进攻,中国军队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淞沪 概况 姚子青与全营官兵在守卫宝山中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苏
会战
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中国空军也参与了战斗。
结束
1937 年 11 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其 南京 背景
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②彭德怀率领西 区军 粉碎
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民的 重点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华北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 自卫 进攻
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 反击
重点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