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配给理论发展_模型与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给机 制并存 , 农村金融机构 的信贷合约特征和放贷 行为偏 好使得一 部分农 户被配给 出信贷 市 场 , 一部分农户 主动退 出信 贷市场 "农村金融机构倾 向于与农村地区少数生产规模 较大 ! 具有 稳定收人 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 定的 ! 以重复放贷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机制 , 不具 备这些特 征 的农户将面临配给 , 这与利率管制 时期 的放 贷行 为并无本质 差异 " 未来须 调整仅 仅 以增加 农 村金融供 给解决融资难题的改革思路 , 深入 到市场结构 ! 信贷合约和产品创新 以及包括公 司治 理 ! 风 险甄别和内部管理机制在 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机 制等 微观层 面的改革 "
要 :本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 信贷 配给的理论分析框架 , 基于特殊设计 的直接
诱导式询 问方法 , 对农户面临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进行 调查 和识别 , 并 实证分析影 响非价格
信贷 配给机制的因素 " 研究 发现 , 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 , 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 灵活的利 率差异化管 理作 为弥补潜在贷款损 失的手 段 "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 中多种类型 的非价 格信贷 配
析 "G o n z d ez 一 Ve g a(1 9 8 4 )将信贷合约条件分为价格条件和非价格条件的分析思路进一 步推进 了人们对于信贷配给的认识 , 即信息不对称导致利率出清市场的功能受到限制时 ,
银行需要对信贷合约条件做 出相应的调整 , 例如减少贷款数额或改变其他 条件 " 这种来 自于供给方银行的非价格信贷配给 ) 数量配给长期被学术界认为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唯 一的信贷配给形式 "Bo u c h e: et al . (200 5 )对此提 出了批评 , 认为这样对信贷配给定义是 不完备的 , 当信贷合约的交易成本或风险成本过高时 , 需求方会 自我实施配给 , 尽管同样

当代中国的信贷配给

当代中国的信贷配给

当代中国的信贷配给-企业管理论文当代中国的信贷配给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商业银行在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时,不是通过进步利率的途径来增加存款供给,同时抑制贷款的需求来实现信贷市场的平衡;而是通过实行配给,来局部的满足借款人的信贷需求、或者只满足局部借款人的信贷需求的这样一种金融现象。

信贷配给现象和对信贷配给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者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信贷配给所做的解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一、信贷配给研究的沿革以及新凯恩斯主义对于信贷配给现象的理论解释关于信贷配给的研究源头可上溯到“可得性主义〞,凯恩斯在?通论?中开展了流动性偏好理论用来取代可贷资金理论,后来的IS-LM模型以及莫迪利亚尼所开展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利率唯一决定于货币存量的需求与供给,1950年代初,以罗莎(Rosa,1951)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放款人和信贷的可得性来施加影响,从而提出了自由竞争市场行为下的信贷配给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前,信贷配给研究始终在完全信息的框架下进展,后来新凯恩斯经济学家那么以信息不对称为假设前提对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信贷配给现象了进展理解释:杰菲和拉塞尔(JaffeeRusse11,1976)、基通(Keeton.1979)及斯蒂格利兹和韦斯(StiglitzWeiss,1981)等将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入了信贷市场分析,其中斯蒂格利兹和韦斯的信贷配给理论影响最为广泛。

新凯恩斯经济学认为,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基于风险和利润的考虑,不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

它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借款人信誉评级的根底上,一局部借款人可以得到贷款,另一局部那么遭到回绝,即使是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另一种是借款人给定的借款额只得到局部的满足。

因为关于贷款工程的风险程度的信息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银行对借款工程的理解总是不如借款人,结果那些贷款风险最大的人往往是寻求贷款最积极、愿意支付更高利息的人,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另外,在贷款发放或贷款合同签订之后,借款人可能会改变贷款的用处,从事与银行利益相悖的工程,或者对银行隐瞒贷款工程的真实收益,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

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述评

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述评

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述评丁 丹(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摘 要:信贷配给理论的演进形成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纵观大量信贷配给理论文献,发现该理论发展比较零乱,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从其脉络来看,本文按照信贷配给的发展进程研究该理论的发展,对该理论和实证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信贷配给;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3109(2018)02-0018-06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研究先从信贷配给的现象说起,信贷配给现象大约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但是真正的理论阐述应该从1950年算起,众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信贷配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发展成信贷配给理论。

一、信贷配给理论的缘起经济学家Adam Smith(1776)在他著名的著作《国富论》中对信贷配给现象进行了论述。

虽然没直接使用“信贷配给”词语,但说明了信贷配给的实质,当信贷配给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率受到作用力时,信贷就会发生价格配置的情况。

Keynes(1930)的《货币论》也对信贷配给有过相关的讨论,“未被满足的借方需求”反映了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信贷配给现象,商业银行以法律抵押品等非利率手段独立地分配信贷资金。

虽然Adam smith和Keynes等较早地发现信贷配给现象,但没有进行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尽管如此,前辈的一些观点还是成为信贷配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

二、信贷配给理论的初创(一)信贷配给的初创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信贷配给问题开始进行真正的理论研究。

现代最早研究始于Roosa等人,理论研究的内容与市场不完全竞争、利率管制等制度因素及银行的资产结构偏好相关。

Roosa(1951)正式提出“信贷可获性学说(credit availability doctrine)”,可以说这是信贷配给理论的起源,后经Scott(1957)和Lindberk (1962)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学者对信贷可获得性学说开展深入研究得以发展。

信贷配给理论发展_模型与实证研究

信贷配给理论发展_模型与实证研究

金融论坛2009年第4期(总第160期)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研究*任建军[摘要]信贷配给理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对于信贷配给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该理论不仅内容多、不系统,且理论模型多又较为分散,实证研究虽已处于起步阶段但度量仍较为困难。

中国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10 多年的研究,研究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零散介绍西方信贷配给理论研究情况,另一类是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相应的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

为全面理解和把握好信贷配给理论,本文从信贷配给定义、信贷配给理论发展、信贷配给理论模型、信贷配给实证和中国信贷配给理论研究等多视角,对信贷配给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文献综述[文章编号]1009 - 9190 (2009)04- 0021 - 0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信贷配给(c r ed it r a tio n in g)是经济学中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研究领域。

纵观信贷配给理论研究文献,从时间角度看可将其分为早期信贷配给理论和现代信贷配给理论,从均衡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和非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一、信贷配给定义自A da m S m ith以来,信贷配给问题就引起了不同时期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信贷配给定义。

大体上看,信贷配给主要包括利率配给、见解分歧配给、红线注销配给、纯粹的信贷配给和综合型信贷配给等5类定义。

第一类:利率配给型。

它是指借款人在给定贷款利率上能得到小于意愿贷款规模,要想得到更大规模的贷款则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其代表人物有Wilso n,Ja ffee和Mo d ig lia n i,Ja ffee和S tiglitz,D e Meza和Web b等。

第二类:见解分歧配给型(d iver g en t views r a tio n in g)。

它是指潜在借款者无法在他们认为适合自身风险的恰当利率上得到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pdf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

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预测,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已成为我们火津r}j建设银行尚待解决的难题。

该文首先介绍了银行信贷风险的历史和现实成因、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意义.随后讨论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即信贷风险的分类、识别、评估、预警监测和处理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信贷风险的分类和识别是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依据信贷风险的产生原因对风险进行了五级分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等多种技术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信贷风险的评估;紧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相对有效性评价等理论与方法对商业银行各项风险指标进行选取,对商业银行风险预测、分析与预警,力求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监测体系。

最后,结合天津市建设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天津市建设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为天津市建设银行提出了加强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信贷风险风险分类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银行信贷风险的有关概念一、风险第一,风险足铎脱存在的,所州客脱存在,就是说人们尢法m避它,消除它。

可以说社会经济环境同时就是风险环境。

第二:,风险是相对变异的,相对不同的主体风险的含义就大有筹异。

对外国投资家的风险,可能对本国企业是毫无意义的。

变异的含义是指风险在=j卜同的时间、空问条件之下内容也不一致,而且其内涵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三,风险是潜在的,尽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可测量的,但并不等于说风险是现实的。

现存的风险不是风险而是危险。

风险仅仅是一种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特征,这才使得风险预防具有了基础。

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

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

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的一种常见经济现象,表现为借款者的借款要求被拒绝或者不能全部得到满足。

就大致类别,信贷配给可以划分为非均衡信贷配给与均衡信贷配给。

前者源自于货币当局的金融管制或者外在冲击,类似于商品市场上的配给现象,而后者则属于商业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考虑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只有当市场上存在着价格管制等外部因素干扰时,才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它是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状态,利率的调节作用能够使信贷市场出清。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贷市场上经常地、大量地存在着信贷配给,以至于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暂时现象。

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市场上持久的信贷配给实际上是一种均衡现象。

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认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同时起作用,利率具有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

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利率的双重效应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

信贷配给的微观经济意义在于,它是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信贷供给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于,它提供了利率之外又一条连接金融市场与总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能会加剧经济衰退或扩张的程度并延长其持续时间,部分地抵消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现有的关于信贷配给的经济模型分别从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作用、监督成本等不同角度表明了信贷配给的形成和作用机理。

对这些模型的拓展和完善,使信贷配给理论日益丰富。

银企关系对于信贷配给也具有重要影响。

银企之间长期合作所形成的隐性合约和关系型融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厂商的贷款可得性,也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厂商的声誉对于改善融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贷款银行规避风险的信贷决策机制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贷风险。

在信息不完备的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互为博弈的对象。

在银企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借款厂商违约欠贷的可能性,贷款银行便会使用信贷配给的手段来约束厂商。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研究的是银行如何合理地分配贷款,以及如何控制贷款的价格。

这种理论认为,银行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应该考虑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以及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和抵押品的选择。

在实践中,银行在决定发放贷款时,会根据申请人的资产,信用历史,收入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来评估这笔贷款的风险。

如果这笔贷款的风险被认为较低,银行可能会发放这笔贷款,并以较低的利率和期限给予客户。

反之,如果贷款的风险被认为较高,银行可能会拒绝这笔贷款,或者以较高的利率和期限给予客户。

在实际操作中,银行还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来决定贷款的额度,期限和利率。

如果客户的信用状况较好,银行可能会发放更多的贷款,以及更短的期限和低的利率,以鼓励客户继续使用其服务。

反之,如果客户的信用状况较差,银行可能会减少贷款的额度,期限和利率,以降低风险。

总的来说,信贷配给理论是一种考虑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的经济学理论,它可以帮助银行合理地分配贷款,有效控制贷款的价格,促进经济发展。

信贷配给理论与信贷决策研究

信贷配给理论与信贷决策研究

信贷配给理论与信贷决策研究作者:何子建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9期[摘要]本文对西方信贷配给理论发展展开了综述,基于S-W模型,讨论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信贷配给的影响,以及信贷配给对微观主体的影响。

[关键词]信贷配给利率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贷配给现象早在1772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已经提到,之后凯恩斯(1930)的《货币论》中也涉及到了信贷配给,其后西方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知道80年代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等人将信贷配给现象通过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之后的信贷配给理论,并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应用。

一、西方信贷配给理论发展信贷配给的研究最早追溯到Adam Smith在1772年的《国富论》,在他论述高利贷数额时曾探讨过这一问题。

之后的银行学家和货币学家在讨论货币问题时也曾涉及到信贷配给。

1833年以前,英格兰银行受到利率管制,只能限制贷款规模,所以那时人们开始关注信贷配给问题。

Keynes在1930年的《货币论》中描述了在市场经济下,银行通过非价格手段,不依赖借款人的需求变化而对贷款资金进行配给,而后,学者们开始对信贷配给现象开始关注。

50年代,Roosa, Robert, Scott等人提出了可获性理论,信贷配给现象是制度上的制约导致的长期非均衡现象。

政府的利率限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要求,造成了信贷的刚性约束。

非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开始萌芽。

Hodgman(1961)在《信贷风险和信贷配给》中表明,银行面对具有固定收益的借款人,在任意利率价格上,都存在贷款供给的最大上限。

银行的预期损失是贷款额的线性函数,因为存在失败的概率,贷款额越大意味着银行的预期损失越大。

在贷款需求随着利率下降而单调递增时,所有的借款人都可以获得贷款,但贷款额度小于在此利率下所期望得到的数量。

这种信贷配给现象被称为第一种信贷配给。

Jaffee和Modigliani(1969)在《信贷配给理论和检验》中表明,在假设银行垄断,利率在固定范围变动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率组合少于借款要求组合,银行倾向拒绝一部分借款人,接受一部分借款人,不对不同借款人实行某一固定的利率,这样一部分借款人获得期望的贷款,另一部分借款人被拒绝。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问题,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信贷配给现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及其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我们将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的作用、企业规模与信贷可获得性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揭示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们将回顾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市场的影响以及抵押品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通过数理推导揭示企业规模、抵押品与信贷可获得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运用该模型分析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的困境。

我们将探讨中小企业由于抵押品不足、企业规模较小等因素导致信贷可获得性受限的问题,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

我们将根据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建议。

我们将从加强信息披露、完善抵押品制度、优化信贷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理解,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银行信贷配给和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银行风险管理,认为银行由于缺乏足够的借款人信息,往往通过信贷配给来降低风险。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抵押品在信贷决策中的作用,认为抵押品可以作为借款人信用的替代,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内生化的角度研究抵押品和企业规模对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

他们认为,抵押品和企业规模不仅是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结果。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研究主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摘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学者和制定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研究问题及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以及结论与讨论。

1. 研究问题及背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提供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激发创新、提高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可能导致资源错配、过度依赖金融行业等问题,抑制经济增长。

因此,我们的研究问题是:金融发展是否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如何实现?2. 研究方案方法: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将综合运用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的方法。

首先,我们将构建一个动态的理论模型,来分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将考虑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效率等指标,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并通过模拟不同金融发展策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其次,我们将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理论模型的假设和结论。

我们将收集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指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如回归分析等,来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解决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问题。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将使用适当的统计软件,如Stata或EViews,进行实证研究。

我们将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变化趋势和关联性。

然后,我们将利用回归分析,探究金融发展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研究结果。

4. 结论与讨论: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其中,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金融市场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弱。

51.中国信贷配给问题研究

51.中国信贷配给问题研究

2007年2月 理论学刊 Feb.2007第2期 总第156期 Theory Jou rnal No.2Ser.No.156中国信贷配给问题研究陈 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天津300021)〔摘 要〕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其相关理论的发展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动态与趋势。

信息经济学诞生后,Sti g litz and W eiss(1981)建立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典信贷配给模型。

本文主要基于信贷配给理论模型对我国的信贷配给现象的形成环境及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商行改革以及政府决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7)02-0063-03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它的存在对经济发展乃至货币政策传导都有一定影响。

Sti g litz and W e iss(1981)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将信贷配给描述为以下两种现象:(1)表面上无差别的借款人,只有一部分能够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无法获得贷款;(2)存在一定信贷供给量下以任何利率都无法获得贷款,而当信贷供给增加时能够获得贷款的个体组群。

以此理论为工具,探讨我国信贷配给问题及其合理性解决思路,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信贷配给现状分析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机制,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并且信贷市场从总量上来看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信贷资金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营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分配极不均衡,这些都从现象上证实了我国信贷配给的存在。

1.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源于资金借贷与资金使用环节的分离。

一般认为企业的风险特征(主要是投资项目、盈利能力、还款意愿等)是企业 私人信息 ,银行只能从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材料等对其投资及经营风险进行判断。

农业信贷配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基于辽宁省数据的VAR模型实证研究

农业信贷配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基于辽宁省数据的VAR模型实证研究

辽宁 省 农业 贷款 余 额 占全 国贷 款余 额 的 比重 ,B为辽 宁 省 农村融资主要通过金 融机构 贷款这种 间接 融资 渠道 ,直接融
GDP占全 国 GDP总量 的比重 ,信贷 配给是个 反向指标 ,表示 资渠道匮乏 。在这样 的体制 和机制不完善 的经济 环境中 ,农
农业 信贷配给 与农村经 济发展
基 于辽 宁 省数 据 的 VAR 模 型 实证 研 究
◎丁 丹
摘 要:本文运 用 1996—2016年 辽宁省的时间序列数据 ,采用 VAR模 型研 究辽宁省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 经济发展 的影 响。 研 究表 明从一般 经济意义上看这种信贷配给是缺 乏效率的 ,辽 宁省农业信 贷配给所产生的资金资 源的低效 率配置变得越 来越 突 出,为解释辽 宁省农 业经济发展 缓慢 的现象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
三 、 实证计 量模 型 (一 )变量设计 本文收集 了 l996年 一2016年辽宁省相关指标数据 ,研究
论 》中对信 贷配给现 象进行了论述 。虽然没直接使 用 “信贷 农 村信 贷配给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具体变量说 明如下 :
一 99 —
对 于农村 信贷 配给 指标 ,采 用的 是 CC:A/B,其 中 A为 型经济国家出现的信贷配给现 象。而且 金融市场体系不发达 ,
展方 向。也就是说农 业信贷资金在农 村经济发展 中发挥着非 理 论确 立了微观基础 。信贷配给 理论 的最 新进展是 Hellman
常重要 的作 用 ,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
and Stiglitz(2(X)9)第一次将信贷 市场与证券 市场 纳入 同一
伴随着经济 的转型发展 ,农村经 济已转 向高质 量发展阶 框 架进行分析 ,以探讨商业银行信 贷配给与证 券市场上 的权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及实证分析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及实证分析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及实证分析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银行必须在管理过程中遵循可持续性的风险管理模型,以确保业务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介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框架,同时以实证分析为例,探讨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框架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银行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型,来提高对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控制能力。

1. 风险评估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价和还款能力评估。

其中,借款人信用等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借款历史、资产负债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信用等级。

而还款能力评估则是通过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具有还款能力。

2.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指管理人员对已贷出的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控制。

主要包括监控借款人的还款情况、抵押品的价值变化、债券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等。

银行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3. 风险控制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在风险控制方面,银行需要考虑风险的防范和管控,最大程度减少债务违约风险,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二、实证分析:信用评分模型在银行贷款业务中的应用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其原理是根据客户的历史数据,建立一个客户信用模型,通过对客户沟通、交易历史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定性分析。

信用评分模型可以帮助银行在授信前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业务的盈利性。

在实际应用中,信用评分模型被广泛用于银行的贷款业务中。

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客户信用模型,对客户进行量化评估和定性分析,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以此决定是否批准贷款、贷款金额、利率等条件。

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研究主题: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目录:1. 引言1.1 研究问题的背景1.2 研究目的及重要性2. 研究方案方法2.1 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2.2 数据收集和变量选取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3.1 数据分析方法描述3.2 实证结果及讨论4. 结论与讨论4.1 主要结论总结4.2 讨论及启示1. 引言1.1 研究问题的背景金融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融资结构则是影响一个经济体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不仅对于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也对于制定有效的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和壮大。

这种金融发展的加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与经济之间关联性的广泛关注。

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探讨了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但对其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尚属有限。

1.2 研究目的及重要性本研究旨在探究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框架,以加深对金融发展与社会融资结构之间关联的理解。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标如下:- 分析金融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探讨这种影响可能的机制和渠道;- 提供实证研究支持,并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理论模型。

2. 研究方案方法2.1 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本研究将建立基于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借鉴现有文献和研究方法,构建描述金融发展与社会融资结构关系的模型。

该模型将考虑个体行为、金融机构、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变量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

2.2 数据收集和变量选取为了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将收集包括金融市场发展指标、社会融资结构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在内的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

本研究将选择适当的变量作为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和社会融资结构。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证研究

4、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当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规范和稳健发展消费 信贷业务,防止不良贷款和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强对消 费者权益的保护,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5、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加强对消费信贷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 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市场乱象和不良竞争行为的发生。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贫困人群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水 平和幸福感。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理论与 实证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中国居民家庭消 费信贷理论
03 三、中国居民家庭消 费信贷实证研究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信贷已成为中国居民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 一部分。消费信贷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对于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仍需深入探讨。本次演示 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三、结果与分析
1、教育消费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 势。其中,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消费最高,其次是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 大学阶段的教育消费也相对较高。此外,课外辅导、兴趣班等非义务教育阶段 的教育消费也占据一定比例。
2、教育消费特点
(1)多元化:教育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包括学费、教材费、 补习班、兴趣班、游学等。
总的来说,消费信贷的发展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 也需要我们继续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金融 工具,推动中国的消费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谢谢观看

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信贷资源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信贷资金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我国银行信贷配给现象普遍存在,信贷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国有企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本文利用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以及投资与产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回归拟合,对1999-2009年我国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过度投资的行为。

针对此问题,文章分析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以及银行信贷配给的原因,并提出改进信贷资源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投资效率信贷资源配置ICOR我国信贷资源配置的现状(一)国有企业投资现状近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于65%,伴随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的是低资本利用效益。

我国银行有80%的信贷资金投向了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往往借新贷还旧贷,长期高负债加剧了其过度投资的倾向。

国有企业贷款资金过多地用于扩大投资规模以期增加利润,这种过度扩张带来的却是贷款的持续增加以及负债风险的加大。

一旦投资失败,这种高负债、过度投资带来的高风险就会爆发,形成不良贷款,最终通过资产剥离转嫁给国家。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我国工业产值的60%、利税的40%、出口的60%、就业机会的75%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另外,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而银行信贷资源大部分流向了国有企业,真正配置给中小企业的还不到五分之一。

2008年新增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同期全国贷款增长率为14.9%,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63%的小企业存在融资需求,其中50%采用民间借贷,15%通过银行,6%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7%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另有22%的小企业未发生过借贷行为。

(三)银行信贷现状1999年我国成立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账面价值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1.39万亿元不良贷款。

信贷配给:从理论模型到中国实际

信贷配给:从理论模型到中国实际

信贷配给:从理论模型到中国实际
张勋民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04(023)006
【摘要】信贷配给是各国资金配置中常见的现象,在中国更是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这究竟是一种短期行为还是长期均衡现象,究竟是政府的干预造成还是商业银行自身理性行为使然?本文将利用信息经济学知识时信贷配给做出均衡分析,并进行模型的扩展,结合中国实际探讨如何减少因信息不时称带来的信贷配给。

【总页数】4页(P113-116)
【作者】张勋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简论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理论及其对中国信贷市场的启示 [J], 张新悦;李晓琴;范瑞春
2.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J], 刘华;陈登程
3.中小企业规模、信贷融资与银行信贷集中度——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 [J], 林勇;陈名银
4.论中国惜贷现象--通过信贷员行为分析信贷配给模型 [J], 许亦玫
5.信贷配给:从理论模型到中国实际 [J], 张勋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信贷配给

我国信贷配给

我国信贷配给一、信贷配给及其西方经济学家对此的理论研究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信贷配给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或许可与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原理相提并论”(傅殷才,1993)。

现代信贷配给理论评述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基于风险与利润的考查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达成。

它表现为两种情况:(1)在对借款人信用评级基础上,一部分申请人可以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则被拒绝,即使是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2)借款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信贷市场仅仅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利率灵活的变动能够自动地调节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使信贷市场趋于均衡,而信贷配给仅是由于外部振动所引起的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现象。

下面我们介绍两种对信贷配给有不同看法的理论,用来说明我国信贷配给的双重特点。

20世纪70年代初期,麦金农和肖通过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模型(以下简称M-S模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金融抑制是制约储蓄积累和经济发展主要障碍,概括地说,M-S模型明确了凯恩斯主义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即有管理的低利率必然会要求在有管理的信贷市场上进行信贷配给(CreditRationing),而信贷配给将使低效率的投资获得廉价的贷款,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的理论认为,金融体系在国家控制下以配给的方式供应信贷,能获得信贷的多为享有特权的国营企业以及与官方金融机构有特殊关系的私营企业,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存贷差。

但这些借款者的投资并不总是获得较好的效益。

因此,信贷配给政策可能挤掉一些高效益投资项目,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

而对信贷配给现象作出更深入研究是斯蒂格利茨和韦兹。

1981年,以斯蒂格利茨和魏斯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市场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约束论”。

农业企业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

农业企业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

农业企业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信贷配给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农村信贷配给或农业信贷配给问题时,主要从2个角度分析信贷配给效率:(1)银行机构信贷资金供给对农村或农业经济发展的反应弹性;(2)银行机构信贷配给对自身经营效率或绩效的影响。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此只分析第一种情况,即分析银行机构信贷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反应弹性。

国内学者在研究资金配置效率或农村信贷配给效率时,主要利用a某统计量分别为25.61、25.41,所对应的p值均为0,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无协整关系)而接受备择假设,说明2003-2022年、福建省及其九地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信贷余额增长率对数值和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率对数值的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在存在协整关系检验通过的基础上,对概念模型进行拟合,此时的拟合结果较精确。

(三)模型拟合结果分析在面板数据分析当中,当认为对于不同个体、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可以建立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各地区的系数比较度量出差异性的大小。

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福建省及其九地市,九地市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在经济中的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可认为各地区在农业龙头企业信贷配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本文采用变系数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Eview5.1进行信贷配给效率测度模型估计,具体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估计,并结合截面加权估计方法,以减少或者消除截面数据引起的异方差性。

表4即为信贷配给效率测度模型的拟合结果。

从模型拟合结果来看,调整后的R2=0.182263,DW=2.183568,说明模型总体拟合优度较低,但基本不存在自相关现象,总体解释力较好。

从模型拟合结果可知:(1)福建省及其九地市农业龙头企业信贷资本的β系数(投资产出弹性)均大于0,全省、厦门市、三明市、泉州市、宁德市的β系数均大于1,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的β系数均小于1;(2)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福建省的β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论坛2009年第4期(总第160期)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研究*任建军[摘要]信贷配给理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对于信贷配给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该理论不仅内容多、不系统,且理论模型多又较为分散,实证研究虽已处于起步阶段但度量仍较为困难。

中国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10 多年的研究,研究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零散介绍西方信贷配给理论研究情况,另一类是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相应的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

为全面理解和把握好信贷配给理论,本文从信贷配给定义、信贷配给理论发展、信贷配给理论模型、信贷配给实证和中国信贷配给理论研究等多视角,对信贷配给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文献综述[文章编号]1009 - 9190 (2009)04- 0021 - 0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信贷配给(c r ed it r a tio n in g)是经济学中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研究领域。

纵观信贷配给理论研究文献,从时间角度看可将其分为早期信贷配给理论和现代信贷配给理论,从均衡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和非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一、信贷配给定义自A da m S m ith以来,信贷配给问题就引起了不同时期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信贷配给定义。

大体上看,信贷配给主要包括利率配给、见解分歧配给、红线注销配给、纯粹的信贷配给和综合型信贷配给等5类定义。

第一类:利率配给型。

它是指借款人在给定贷款利率上能得到小于意愿贷款规模,要想得到更大规模的贷款则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其代表人物有Wilso n,Ja ffee和Mo d ig lia n i,Ja ffee和S tiglitz,D e Meza和Web b等。

第二类:见解分歧配给型(d iver g en t views r a tio n in g)。

它是指潜在借款者无法在他们认为适合自身风险的恰当利率上得到贷款。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Ellis、Ho d g m an 和S tiglitz等。

第三类:红线注销配给型。

该类配给是建立在对借款者的风险分类和贷款者的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之上的,假定有2n 个借款人,融资需求为每人1 个单位,资金供给为n。

红线注销意味着每个贷款人能获得0.5单位的贷款,当资金供给增加为2n 时,他们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G uttenta g、Harris、A zzi和Cox等。

第四类:纯粹的信贷配给型。

其是指部分借款者得到了贷款,而明显相同的借款者以同样的条件却申请不到贷款,即假定有2n 个借款人,融资需求为每人1 个单位,资金供给为n,从2n 个借款人中选出n 个人,每人获得1 单位的贷款,即使资金供给增加仍然有人不能获得贷款。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Ba ltensper g er、Ja ffee和Cr essy等。

第五类:综合信贷配给型。

该定义不是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界定信贷配给,而是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相对较全面的包括上述4 类中全部或部分的定义。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Ba ltensper g er、K eeto n 、S tiglitz和Weiss及Fried m an 等。

基于以上定义分析,笔者认为信贷配给是对信贷资金需求方的约束,是信贷市场供需的一种失衡,它既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

由于在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可以利用利率的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来判断不同借款人的还款概率及不同借款人的风险态度和行为。

因此,贷款者的预期效用是贷款利率和贷款风险的函数。

贷款人基于风险和利润的考虑,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参考文献做了适当删节,有需要的读者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收稿日期]2009 年2 月24 日[作者简介]任建军,男,湖南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生(长沙,410082),E-mail:*****************;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信贷管理部,高级经济师(长沙,410011)。

金融论坛2009 年第4 期(总第160 期)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或者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使借款人受到利率和非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而遭到市场出清。

它表现为供过于求(即信贷过度)和供不应求(即信贷不足)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借款人信用状况、抵(质)押物等基础上,一部分借款人可以充分得到贷款,甚至出现信贷过度情形,即信贷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则遭到拒绝,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结果是信贷不足,即信贷供不应求;另一种是借款人给定的借款额只得到部分的满足,即信贷不足。

二、信贷配给理论发展简述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8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信贷配给理论最早可追溯到A d am S mith(1776)的《国富论》,他在论述高利贷的最高数额时曾扼要地探讨过信贷配给:“法定利息率若低于最低市场利息率,其结果将无异于全然禁止放贷取利的结果。

如果所取得的报酬少于货币使用之所值,则债权人便不肯借钱出去,所以债务人得为债权人冒险接受货币使用之全值而支付一笔费用”。

虽然他没使用“信贷配给”一词,但说明了利率受到抑制时信贷的非价格配置。

到了19世纪20年代,英国银行学派与通货学派讨论多种金银块和货币问题时也曾涉及过信贷配给问题。

1833年贷款利率管制法令被废除前,英格兰银行受贷款利率上限管制所限,无法调节贴现利率,只能以限制贷款供给作为政策工具,因而信贷配给曾经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问题。

此后近一个世纪里,信贷配给问题淡出人们视野。

1930年,K eyn es在《货币论》中对“未被满足的借方需求”的讨论,描述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银行以非价格手段独立地配给信贷资金的现象。

虽然A d am S mith 和K eyn es等较早地注意到了信贷配给现象,但没有深入地研究下去,甚至针对信贷市场的分析都很少。

尽管如此,K eyn es(1930)的一些观点后来还是成为1950年代产生的信贷“可得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现代最早研究信贷配给理论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R oosa等人,此阶段开始关于信贷配给的理论研究大多与信贷市场资金供求双方面临的利率管制、准入限制等制度限制、市场竞争的不完全及银行的资产结构偏好有关。

R oosa(1951)正式提出“信贷可获性学说(cred it availa b ility d octr in e)”,后经S cott (1957)和Lin dberk(1962)以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其他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到发展,但最早将信贷配给与可获得性理论联系起来的是Ellis(1951)。

像凯恩斯一样,信贷可获性学说是信贷配给独立于利率以及其他改变借方需求计划因素的变化而对投资发生影响。

二战后,信贷配给曾一时盛行于美国。

但这时候信贷配给只是作为一种既存的事实,并没有对其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详细论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以Hodgman (1960)、Freimer和G or d on(1965)、Jaffee 和Mod iglian i(1969)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开始探索信贷配给的成因,从银行对贷款风险的判断和态度以及银企关系来探讨信贷配给问题,逐步为信贷配给理论确立了微观基础。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信贷配给理论渐入成熟。

Baltensp er ger(1974,1978)将信贷配给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前者为均衡信贷配给,是由非对称信息造成的以调整利率方式进行;后者为动态信贷配给,它是由非价格因素产生的,其认为非利率条件与利率都是决定贷款价格的因素。

从此,新凯恩斯经济学家从隐性合同与不对称信息方面对信贷配给进行了分析,发展了凯恩斯非市场出清假说。

隐性合同理论研究的是不同的局限条件下如何以彼此默契的复杂合同的方式来实现劳动市场的均衡,以解决当事人之间分享投资的价值与效用的不确定性问题。

Fr ied和Howitt(1980)认为,银企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签订隐性合同,不仅降低风险,而且可从涉及不确定的未来交易量、交易价格的“隐性合约”关系中获得利益好处。

G ale和Hellwi n g(1985)认为最优贷款合约是附带破产条件的标准债务合约,对客户贷款数量实行信贷配给。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Jaffee 和Ru sslle(1976)、K eeton(1979)、S tiglitz和Weiss(1981)、Wh ette (1983)、Bester(1985)等人将不完全信息和合约理论运用到信贷市场中,打破新古典假设,建立逆向选择模型(又称隐藏信息模型)与道德风险模型(又称隐藏行动模型),提出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存在,认为银行从利润最大化出发,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非价格手段对利率的自行控制以实现银企之间的激励相容,来消除作为信贷风险根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优化信贷资产配置效率,从而将信22任建军: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研究贷配给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逐步形成了目前最流行的信贷配给理论。

尤其是Williamson(1986,1987)从事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信贷配给理论,提出了信贷分配和金融崩溃理论,认为即使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成本,就会产生信贷配给,在多重均衡的自由信贷市场,政府应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出发,利用信贷补贴、担保等手段干预信贷市场,降低利率,鼓励对社会有益的项目进行投资,增进社会福利。

许多学者还从其他角度解释和论证了信贷配给。

S harp(1991)从委托-代理角度解释了信贷配给。

S ch mid t- Moh r(1997)假设风险中性,使利率、抵押品和贷款规模成为企业和银行的内生决策变量。

Moh r还分析了在竞争性市场和垄断性市场上信贷配给的差别。

对信贷配给理论的最终发展是金融约束理论,该理论在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核心是政府通过存款监督、限制竞争和资产替代等一整套金融措施,给银行创造“特许权价值”而获得“租金机会”。

D e meza和Web b(1999,2000)从企业家隐藏质量类型和隐藏行动等方面论证了信贷配给。

A rdeni和Messor i(1999)还认为低质量项目的借款人比高质量项目的借款人的信贷条件要差,容易受到信贷配给。

Hellmann和S tiglitz(2000)探讨了信贷配给与股票市场上的权益配给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也是可以共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