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第九届上海大同杯初赛(银光杯)

合集下载

1999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详解

1999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详解

1999年上海市第十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解答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I(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号题意。

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解: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由此判断选项A、C、D不正确,只有B正确;故选B.2.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A)“△”形。

(B)“ ”形。

(C)方形。

(D)圆形。

解:当太阳光通过纸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3.某一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现把重为8牛的木块放入容器中,发现水未溢出,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的增加值为( )(A)大于8牛。

(B)等于8牛。

(C)小于8牛。

(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4.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恰能沿MN方向(如图1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1中OO’为竖直方向,则在图1中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图1解:重物在空中沿M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氢气球也要随着该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运动中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氢气球和重物应该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示中,只有B图符合这一情况.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如图2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 )(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

1996年第10届“银光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解析版)【菁】

1996年第10届“银光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解析版)【菁】

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银光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I(以下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对应地填写在答卷纸上.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听音乐时,在众多的乐器声中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来,这是因为各种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同一音乐时2.(2分)(2008•杭州)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同理,人其他部分的情形也都一样,显然这个像比树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光折射时,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解答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效果会更好.4.(2分)把一根长头发丝剪为两段,分别紧绕在外形相同的木条和铁条上,并用点燃的火柴分别同时对准头发丝A.绕在木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木条不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低B.在铁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铁条容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低C.绕在铁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铁条容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高D.两根头发丝同时被烤断,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都等于火炊焰的温度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叫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2)不同的物质传热的本领不同,各种金属都属于热的良导体,木条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把一根长头发丝剪为两段,头发相同,分别紧绕在外形相同的木条和铁条上,并用点燃的火柴分别同时对准头发丝烘烤,铁是热的良导体,从头发丝吸热,使头发丝的内能不能很快升高;而木条是热的不良导体,不能将头发丝的热及时传走,使头发丝的内能很快升高,先被烤断.故选B.点评:知道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知道不同的物质传热的本领不同,各种金属都属于热的良导体,木条属于热的不良导体.5.(2分)两辆汽车分别在水平公路和盘山公路上行驶,如果它们的牵引力相同,当它们行驶了相同的路程后,汽A.W1>W2B.W1=W2C.W1<W2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考点:功的计算.专题:推理法.分析:已知汽车的牵引力相同,两辆汽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利用功的公式W=Fs判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大小关系.解答:解:∵W=Fs,汽车牵引力相同,汽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一样多,即:W1=W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6.(2分)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水从甲流向乙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由于甲侧涵洞口的压强等于乙侧涵洞口的压强,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考点:连通器原理.专题:简答题.分析:涵洞是一种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不流动时,各容器内的液面保持相平.解答:解: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甲乙两容器的液面相平,故涵洞内的水不会流动.故选C.点评:记住连通器的特点和生活中的实例,如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路涵洞、船闸等等都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7.(2分)如图所示,两点间电阻最小的是()A.A、D间B.A、B间C.B、C间D.C、D间考点:电阻的并联;等效电路.分析:先识别电阻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进行分析.解答:解:A、A、D两点间的等效电路为,故A、D间的电阻为1.43Ω;B、A、B两点间的等效电路为,故A、B间的电阻为0.8Ω;C、B、C两点间的等效电路为,故B、C间的电阻为1.33Ω;D、C、D两点间的等效电路为,故C、D间的电阻为0.87Ω.故选B.点评:对一些不太明显的电阻,先画出等效电路,然后分别求出等效电阻即可比较大小,本题的重点是画出等效电路.A.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定升高D.物体放出热量后温度一定降低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①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②大多数物体在吸收热量时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加,放出热量后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小,但是在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是温度不变.解答:解:①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故A选项是正确的,C 选项是错误的;②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了,故B选项是错误的;③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是温度不变,故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有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变化,并且要掌握吸热或者放热温度不变的几种特殊情况.二、选择题II(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对应地填写在答卷纸上.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当发光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L1.若把该发光物体移至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移动光屏,也能使发光物体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L2.L1和L2的大A.L1比L2大B.L1跟L2一样大C.L1比L2小D.无法比较L1跟L2的大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实验题.分析:光屏上成的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L1和L2都是光屏上能呈接到的清晰的像,都是实像,当发光物体从距离凸透镜30厘到15厘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L2比L1大.故选C.点评:对于凸透镜成像的习题,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这是解题的关键.10.(3分)如图所示,在盛水容器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部分是空心的.当冰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A.保持不变B.略有升高C.略有降低D.无法确定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冰块浮在水面上,它排开水的质量就等于它自身的质量.水面高度是否变化,关键看这块含有气泡的冰熔化成的水的体积,是否与它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解答:解:当这块冰熔化成水后,能熔化出与它自身等质量的水,也是与它先前排开的水等质量的水,因此,也可以得出这也是与它先前排开的等体积的水.排开的不与熔化成的水的体积相等,因此水面保持不变.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冰块内气泡的质量可忽略,不会影响冰的质量,也不会影响它受到的浮力,也不会影响它排开水的体积,当然也不会影响它熔化成水后的体积,知道这些,我们就可以准确判断了.11.(3分)在图中的空缺处画上一个电池和两个电灯L1、L2后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路图,且电键K1只能控制L1,电键K2只能控制L2.则在空缺1、2、3处应分别画上()A.灯L2、灯L1、电池B.电池、灯L1、灯L2C.灯L1、灯L2、电池D.灯L2、电池、灯L1考点:电路图设计.专题:推理法.分析:由题意可知,电键K1只能控制L1说明K1和电池、L1串联组成电路;电键K2只能控制L2说明K2和电池、L2串联组成电路;据此推断它们的位置.解答:解:电键K1只能控制L1说明K1和L1串联,结合电路图可知2、3位置应是电池和L1;电键K2只能控制L2说明K2和L2串联,结合电路图可知1、3位置应是电池和L2;综合以上可知,3为电池、1为L2、2为L1.故选A.点评: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灯泡和电源的位置,关键是注意开关的作用和灯泡发光的条件.12.(3分)将等质量的金属A(密度为ρ1)和金属B(密度为ρ2)熔化后混合在一起制成合金球,该合金球的密度ρ为()A.B.C.D.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A、B两金属的质量相等,还知道密度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求A、B体积的大小;A、B体积之和就是合金球的体积,A、B质量之和就是合金球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ρ=求合金球的密度.解答:解:金属A的体积:V1=;金属B的体积:V2=,合金球的体积:V=V1+V2=+=;合金球的质量:m球=2m;合金球的密度:ρ===.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球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合金的质量和体积,质量前后保持不变,等于两种金属的质量之和,体积等于两种金属的体积之和.13.(3分)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500牛顿的重物,但不能用脚将铅球像足球那样飞速踢出.在完全失重的情况A.能轻松举起500牛顿的重物,也能用脚将铅球像足球那样飞速踢出B.不能举起500牛顿的重物,也不能用脚将铅球像足球那样飞速踢出C.不能举起500牛顿的重物,但能用脚将铅球像足球那样飞速踢出D.能轻松举起500牛顿的重物,但不能用脚将铅球像足球那样飞速踢出考点:重力.专题:应用题.分析:(1)能否举起重物,取决于物体的重量.而在太空中即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是没有重力的,所以即使很重也一样举得起来.(2)能否想踢足球一样快速踢出物体,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即便在太空中没有了重力,质量还是存在的,大质量的物体是比较难改变运动状态的,所以仍然不能被快速的踢出去.解答:解:(1)举起重物,克服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当物体完全失重时,此时的物体不受重力,所以这个人能够轻松的将500N的重物举起.(2)踢重物,使重物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由于铅球的质量很大,惯性很大,所以不能用脚将铅球像足球那样飞速踢出.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重力、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等知识,明确举起重物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快速踢出物体,改变的是物体的运动状态,要与物体的惯性大小联系起来.A.3个B.4个C.8个D.12个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专题:计算题;推理法.分析: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以及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和支路电阻的关系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解答:解:三个4Ω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为3×4Ω=12Ω;12Ω的电阻与4Ω的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R==3Ω.因此使3个4Ω的电阻串联后与一个4Ω的电阻并联,可以得到3Ω的电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得到3Ω的电阻,然后与选项中的个数进行比较,排除个数较大的,分析个数较小的,从中找出个数最少的选项.15.(3分)干燥的泥土比热容为0.84×103焦耳/(千克•开),受潮含有水分后,其比热容为1.26×103焦耳/(千克•开).则这堆泥土所含水分的百分比是()A.10% B.12.5% C.33% D.50%考点:比热容的概念.专题:计算题.分析:湿砂子吸收的热量等于干砂子和水吸收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可求湿砂子的含水量.解答:解:m1﹣干砂子的质量,m2﹣水的质量,m﹣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的质量;c1﹣干砂子的比热容,c2﹣水的比热容,c﹣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的比热容;Q1﹣干砂子吸收的热量,Q2﹣水吸收的热量,Q﹣砂子和水的混合物吸收的热量;△t﹣温度差.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砂子、水各自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Q=c(m1+m2)△t﹣﹣﹣﹣﹣﹣﹣﹣﹣﹣﹣﹣﹣﹣﹣﹣(1)Q1=c1m1△t﹣﹣﹣﹣﹣﹣﹣﹣﹣﹣﹣﹣﹣﹣﹣﹣﹣﹣﹣﹣﹣(2)Q2=c2m2△t﹣﹣﹣﹣﹣﹣﹣﹣﹣﹣﹣﹣﹣﹣﹣﹣﹣﹣﹣﹣﹣(3)由这三个式子可以解出=;代入数值可得:==0.125=1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有关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湿砂子吸收的热量等于干砂子和水吸收的热量之和.16.(3分)如图所示,要将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车轮,滚上高为h的台阶(h=R/2),需在轮的边缘加一个推力.若推力分别作用在A、B、C三点时,其最小值分别为F A、F B、F C,则()A.F B<F C<F A B.F A<F B<F C C.F B<F A<F C D.F A=F B=F C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专题:应用题.分析:(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的垂线段.(2)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需要动力臂最大.因此确定三个作用点动力臂最大的动力方向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解答:解:如左图,在A点施加力F A,动力臂最长为OA、动力最小;如中图,在B点施加力F B,动力臂最长为0B、动力最小;如右图,在C点施加力F C,动力臂最长为0C、动力最小;其中OB为直径、最长,因为AB弧大于BC弧,所以OA<OC,所以三力臂OB>OC>OA,因为三图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所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F B<F C<F A.故选A.点评:在这类题目中,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长、越省力,确定三最小力的力臂关系是本题的关键.三、填充题(每格5分,共50分)17.(5分)正以10米/秒的车速驶离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4秒钟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驾驶员开始鸣笛处到高山崖壁处的距离是700米.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声音在4s内传播的路程加上汽车在4s内行驶的路程的和的一半即为听到笛声时到高山的距离.再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可得答案.解答:解:4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1=v车t=10m/s×4s=40m,4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2=v声t=340m/s×4s=1360m,那么听到笛声时到高山的距离:s=(s1+s2)=×(40m+1360m)=700m.驾驶员开始鸣笛处到高山崖壁处的距离:s′=s﹣s1=700m﹣40m=660m.故答案为:660.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听到笛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18.(10分)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42℃,表示人体正常体温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5厘米.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1)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表示B处代表35℃.B 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再根据A处距离B处的距离,可以求出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解答:解: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而A处B处的距离为6.2cm﹣2cm=4.2cm,则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35℃+4.2×=4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6.2cm﹣=5cm.故答案为:42℃;5.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求出1cm所代表的温度值,再根据离起点的距离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即可,难度较大,希望同学们认真计算.19.(5分)有一种砖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能承受的压强为2.45×105帕斯卡.若这种砖整齐地堆放在能承受2×106帕斯卡的水平地面上.则砖最多能堆10米高.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对于方形密度均匀物体,通过公式p=、F=G=mg=ρVg和V=sh得墙对地面的压强p=ρgh,知道砖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据此求出最多墙高.解答:解:∵砖墙在水平地面上,砖及砖墙为方形,∴F=G=mg=ρVg=ρshg,∴p=ρgh,∵p≤2.45×105Pa,∴h≤=10m.故答案为:10.点评: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一般为先压力、后根据p=计算压强;但对于形状规则的柱状物体,运用压强公式的变形式P====ρgh来进行分析会更简单.20.(10分)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2/5的长度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20帕斯卡.若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则铁块的重力为木块重力的,这时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帕斯卡.考点:重力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专题:应用题;推理法;比例法.分析:(1)当圆柱形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将木块受到的浮力表示出来,从而可以得到木块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式;(2)当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此时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和铁块的重力之和.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将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表示出来,由此可以得到木块重力、铁块重力、浮力的关系时,从而将木块的重力、铁块的重力联系起来.(3)由于是圆柱形的容器,水面增加的高度与排开的水的体积成正比,而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与水面增加的高度成正比,即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与木块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利用木块前后两次排开的水的体积关系可以得到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关系,由此可以求得此时的压强又增加了多少.解答:解:设木块的体积为V;木块��重力为G1,铁块的重力为G2,水的密度为ρ.(1)当木块单独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1=ρg V由于漂浮,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G1=ρg V ①.(2)当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时,此时的木块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其本身的体积V,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2=ρgV.此时的木块和铁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两者重力之和,即G1+G2=ρgV ②.将①式代入②,即可求得G2=ρg V.由此可得铁块重力和木块重力之间的关系:=.(3)当V排等于V时,此时的压强增大了120Pa,即若将总体积分成五等份,每浸入水中一等份,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40Pa,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时相对于没放铁块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又增加了两等份,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又增大了200Pa.故答案为:;200.点评:浸入液体中木块都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此题中无法求解木块的重力和铁块的重力,以及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到底是多少,但可以利用比例法来求得木块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以及增大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值.把握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15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欧姆,R2=4欧姆,R3=6欧姆,R4=3欧姆,电压U=12伏特,且保持不变.如在a、b间接一电阻,使流过R3的电流为零,则R的阻值为 1.2Ω;如在a、b间接一电压表,其读数为9伏特:如在a、b间接一电流表,其读数为 3.33安培.(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可以忽略)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专题:计算题.分析:(1)要使通过R3的电流为零时,则必有R1、R2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并联电路特点,以及欧姆定律分别求出R1、R2两端的电压,然后列出等式即可求出R的阻值.(2)由电路图可知,R2、R3串联后与R1并联,再与R4串联,电压表测R3、R4两端的电压值和;根据电阻的串联和电阻的并联特点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4两端的电压、R2、R3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3两端的电压,即可求出电压表的示数.(3)由电路图可知,R3、R4并联后与R1串联,再与R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2、R3电流之和;根据电阻的串联和电阻的并联特点求出左侧支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该支路干路电流、R3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R3的电流、R2的电流,即可求出电流表的示数.解答:解:(1)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左串=R1+R4=10Ω+3Ω=13Ω;电路中的电流为I左==A,电阻R1分得的电压为U1=I左×R1=A×10Ω=V,R2、R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右串=R2+R=4Ω+R;电路中的电流为I右==,电阻R2分得的电压为U2=I右×R2=×4Ω,通过R3的电流为零时,R1、R2两端的电压相等;即:V=×4Ω,解之得:R=1.2Ω.(2)R2、R3串联后电阻为R串=R2+R3=4Ω+6Ω=10Ω,R串与R1并联后电阻为R分===5Ω,再与R4串联后总电阻为R总=R分+R4=5Ω+3Ω=8Ω,此时电路电流I总===1.5A,R4两端的电压U4=I总R4=1.5A×3Ω=4.5V,所以R2、R3串联后两端的电压为U串=U﹣U4=12V﹣4.5V=7.5V,R2、R3串联后电流I分===0.75A,R3两端的电压为U3=I分R3=0.75A×6Ω=4.5V,电阻R3、R4两端的电压之和也就是电压表的示数U分=U3+U4=4.5V+4.5V=9V.(3)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3A,R3、R4并联后电阻为R并===2Ω,再与R1串联后总电阻为R串=R1+R并=10Ω+2Ω=12Ω,此时这段电路的电流为I1===1A,所以通过通过R1的电流为1A,R3两端的电压为U3=I1R并=1A×2Ω=2V,通过R3的电流为I3==≈0.33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I2+I3=3A+0.33A=3.33A.答:1.2Ω;9;3.33.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计算;关键是混联电路各电阻之间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和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难点是a、b间接电阻时,只有当R1、R2两端的电压相等时,通过R3的电流为零.22.(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0伏特,且保持不变.在连接额定功率为100瓦特的灯后(如甲图),灯两端的电压为110伏特.如在灯的两端再并联一个额定电压与灯相同的电阻(如乙图),灯两端的电压为100伏特,则电阻R2的额定功率为120瓦特.(假定灯的电阻始终不变)考点:电功率的计算;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因电路有两种状态,虽然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和电流都发生变化,但构成电路的元件的阻值不变;所以根据各自的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找出关系式即可求解;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用电器,它们的额定功率与电阻值成反比.解答:解:甲图中,灯R1与r串联,且U1=110V,则U r=U﹣U1=120V﹣110V=10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即:=﹣﹣﹣﹣﹣﹣﹣①乙图中:灯R1与R2并联后再与r串联;且U1′=100V,则U r′=U﹣U1′=120V﹣100V=20V;∴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即:=﹣﹣﹣﹣﹣﹣﹣②由①②可得:R1=1.2R2;因为灯的额定电压与电阻的相同;所以=;则P额2===120W;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难度很大,主要考查电路连接的变化而引起电流变化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利用各自电路的电压、电流的特点列出关系式;最后找出电阻的关系,原因是电阻不会因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四、计算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5分,第3小题15分,共42分)23.(12分)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动滑轮,C是定滑轮,D是轮轴,D的轮半径R=10厘米,轴半径r=5厘米,物重G=500牛顿,每个动滑轮重P=50牛顿.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各段绳的方向保持相平行,那么:(1)为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多少牛顿?(2)若把重物提起0.1米,动力F的作用点要移动几米?(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专题:计算题.分析:(1)在不计绳子和滑轮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省力公式是F=,轮轴的省力公式是F=;(2)对于滑轮组来说,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是S=nh;(3)对于轮轴来说,轴上通过的距离S1和轮上通过的距离是S2的关系是S2=;(4)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用公式η=×100%计算.解答:解:如图所示,作用在滑轮组上绳子的拉力为F′,作用在轮轴轴上绳子的拉力也是F′,作用在轮上的拉力是F.(1)如图所示,重物被两个动滑轮吊着,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4,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则作用在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F′===150N;根据轮轴的省力公式,作用在轴上绳子的拉力为F===75N.答:考虑到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75N.(2)若把重物提起0.1米,则滑轮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4×0.1m=0.4m;如图所示,轮轴轴上通过的距离S1也是0.4m;根据轮轴的特点轮上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2===0.8m;答:因此最后绳子动力F作用点要移动0.8m.(3)因为物体提起的高度h=0.1m,所以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00N×0.1m=50J;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75N,绳子最后移动的距离S=0.8m,所以做的总功为W总=FS=75N×0.8m=60J;。

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银光杯).

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银光杯).

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银光杯)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银光杯)一、选择题(共46小题,满分150分)1.(3分)物体P与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种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2.(3分)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除了受重力G和拉力F以外,().和和C和ρD.和ρ10.(3分)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站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22.(3分)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一23.(3分)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球,分别由铜、铁、铝制成(ρ铜>ρ铁>ρ铝),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24.(3分)把一木块先后漂浮在水上和煤油上时,在水中露出液面的体积比在煤油中露出液面的体积大.在比较水25.(3分)A、B两物体质量分别m1和m2,体积分别为V1和V2,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ρ1>ρ2,则下列关系26.(3分)现有完全相同的立方块A和B,将A置于B的正上方一起放入某液体中,物体B正好有1/3部分高出液面,将A取掉后,B浸入液体中部分的体积占B体积的()27.(3分)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如图所示位置时,水对底部压强为p,水对底部压力为F.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28.(3分)如图,工人用一滑轮组往高处运送货物,若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00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摩擦,则工人一次最多只能运送货物()30.(3分)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一反射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又射到墙上出现一圆形光斑,当镜子慢慢向远离墙面方向31.(3分)甲、乙两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分开,并用一玻璃水银温度计先测34.(3分)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当把一个导体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不接触)时,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增大,这35.(3分)一根均匀的电阻丝(它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测得其电阻值为R.现将.D.37.(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将电键K闭合后()38.(3分)已知R1=2欧姆,R3=5欧姆,R2=R4,电压表读数U1=2.4伏特,U2=4伏特,则电阻R2为()39.(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K1,断开K2时,整个电路中电功率为36瓦特;闭合电键K2,断开K1时,整个电路中电功率18瓦特,那么K1、K2都闭合时,电路中的电功率为()40.(3分)已知R1=R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自左端向右端滑时,A、B间的总电阻将()41.(5分)如图,某装有水的容器中漂浮着一块冰,在水的表面上又覆盖着一层油.已知水面高度h1,油面高度为h2,则当冰熔化之后()42.(5分)两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一人站在镜前不断走动()43.(5分)圆柱形容器注入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底的半径为r.如果液体对侧壁的压力等于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那么H:r为().:144.(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触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流表的读数都要发生变化.当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A1的读数增加了0.5安培,则关于电流表A的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45.(5分)甲、乙两人同时A从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B点后,又一次返回并D在点第二次遇到甲.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1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2米,那么s1:s2为()46.(5分)将一个阻值为6R的电阻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ABC,D、E、F分别为三条边的中点,它们与A、B、C三个顶点共同构成6个接线柱,其中D、F接线柱用导线短接,从而构成一电阻器.则利用该电阻器可获得不同的电阻值(不包括零电阻),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C,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银光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6小题,满分150分)1.(3分)物体P与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种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2.(3分)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除了受重力G和拉力F以外,().和和C和ρD.和ρ,把金属块均匀分成三块,则每一小块的体积为P=可知,要估算该人上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只要估测一下自身的体重和从底楼到四==562.5W10.(3分)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站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即可求解.注意公式中的单位配套.22.(3分)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一所以甲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化简后为:+;+=23.(3分)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球,分别由铜、铁、铝制成(ρ铜>ρ铁>ρ铝),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24.(3分)把一木块先后漂浮在水上和煤油上时,在水中露出液面的体积比在煤油中露出液面的体积大.在比较水25.(3分)A、B两物体质量分别m1和m2,体积分别为V1和V2,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ρ1>ρ2,则下列关系可得<,即<,即26.(3分)现有完全相同的立方块A和B,将A置于B的正上方一起放入某液体中,物体B正好有1/3部分高出液面,将A取掉后,B浸入液体中部分的体积占B体积的()VgVgVgVgV27.(3分)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如图所示位置时,水对底部压强为p,水对底部压力为F.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28.(3分)如图,工人用一滑轮组往高处运送货物,若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00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摩擦,则工人一次最多只能运送货物()G30.(3分)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一反射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又射到墙上出现一圆形光斑,当镜子慢慢向远离墙面方向31.(3分)甲、乙两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分开,并用一玻璃水银温度计先测34.(3分)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当把一个导体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不接触)时,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增大,这35.(3分)一根均匀的电阻丝(它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测得其电阻值为R.现将.D.,剩余的被拉伸到原来的长度时,横截面接变为了原来的,因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37.(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将电键K闭合后()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测电路总电流38.(3分)已知R1=2欧姆,R3=5欧姆,R2=R4,电压表读数U1=2.4伏特,U2=4伏特,则电阻R2为()39.(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K1,断开K2时,整个电路中电功率为36瓦特;闭合电键K2,断开K1时,整个电路中电功率18瓦特,那么K1、K2都闭合时,电路中的电功率为()P=====36W+18W=54W及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0.(3分)已知R1=R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自左端向右端滑时,A、B间的总电阻将()===R+R41.(5分)如图,某装有水的容器中漂浮着一块冰,在水的表面上又覆盖着一层油.已知水面高度h1,油面高度为h2,则当冰熔化之后()42.(5分)两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一人站在镜前不断走动()43.(5分)圆柱形容器注入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底的半径为r.如果液体对侧壁的压力等于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那么H:r为().:1=44.(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触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流表的读数都要发生变化.当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A1的读数增加了0.5安培,则关于电流表A的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知电路电流减小;45.(5分)甲、乙两人同时A从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B点后,又一次返回并D在点第二次遇到甲.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1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2米,那么s1:s2为()=S同理可得:===S=.46.(5分)将一个阻值为6R的电阻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ABC,D、E、F分别为三条边的中点,它们与A、B、C三个顶点共同构成6个接线柱,其中D、F接线柱用导线短接,从而构成一电阻器.则利用该电阻器可获得不同的电阻值(不包括零电阻),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C,R'===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王富文;pywl;951574352;刘治强;wdnyx2011;pyw;刘伟;胡新民;pydrx;卢远望;china;外星人;wscdd;山东张洪霞;聪儿;qxdn;吴长青;dongfeng;wdsxg;碧浪淘沙(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4年4月2日。

大同杯,中考竞赛及中考政策

大同杯,中考竞赛及中考政策

大同杯全称“大同杯上海初中物理竞赛”。

该竞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2届,早在1987年,第一节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就有了雏形,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又分别被名为为风华杯,普陀杯,荧光杯,太奇杯,上科杯,2002年的时候,上海初中物理竞赛正式被命名为“大同中学”杯,是上海最权威也是初中最重要的物理竞赛活动,它的奖项也是上海各所市重点看重的。

示例:大同杯上海初中物理竞赛由上海教委教研室与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是上海市初中最重要的物理竞赛活动。

该竞赛以初中物理教材为基础,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阔眼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它是上海市初中最重要的物理竞赛活动,一二等奖一般会与名校直接签约,含金量非常高。

大同杯针对初三学生,参加方式为学校集体报名,报名时间一般为2月份,初赛在三月中旬,复赛在三月下旬或四月上旬。

奖项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

大同杯物理竞赛考点相对集中,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知识点掌握的灵活程度以及解题的方法。

初赛一般不考察核能、电功和电功率,复赛一般不考察核能,无论是初赛还是复赛,最主要的考察点都是力学的知识(包括力和运动、质量和密度、压力和压强、浮力和重力、机械、功能),占整个考试的50%左右,电学知识占25%左右,这就意味着这两部分知识占到整个考试的3/4,在掌握这两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复习光学、热学及声学等相关知识是应对大同杯的关键。

新知杯全名为“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曾被称为“宇振杯”,“弘晟杯”,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九届。

示例:全名为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曾被称为“宇振杯”,“弘晟杯”,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九届。

参赛对象:初三学生为主、个别初二、初一、预初学生,因为新知杯考察的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所以很少有初三以下的学生能够获得奖项。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历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浮力(学生版+解析版)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历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浮力(学生版+解析版)

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浮力1.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浸在水中的直棒AB的A端,棒的截面积处处相等,密度分布均匀,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此时A端距离水面x,棒与水面的夹角为θ,棒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B端的深度为h。

现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增大x直至棒的B端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关于F、L、θ、h大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F先不变后增大(B) L先增大后减小(C) θ先增大后不变(D) h先增大后减小2. 如图所示,浸入某液体中的物体恰好悬浮。

物体的上、下表面积分别为S1和S2,并且S1<S2,此时物体下表面与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为△F。

现用手将物体缓慢下压一段距离,松手后( )(A)物体保持悬浮,因为△F不变(B)物体保持悬浮,但△F变大(C)物体将上浮,因为△F变大(D)物体将下沉,因为△F变小3. 如图所示,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

若容器足够高,并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各自适量的液体,最终使得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4. 如图所示,长为L 、密度为ρ的均匀细棒下端系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被拴在杯底A 点处,细棒竖直浸没在杯中的液体内,液体密度为ρ0(ρ0=4ρ)。

现打开杯底阀门k ,使液体缓慢流出。

当细棒露出液面一定长度时,细棒有可能倾斜,该长度的最小值为( )(A)L 54 (B)L 43 (C) L 32 (D) L 215. 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A .ρ11+nB .ρ1+n n C .ρ2)1(1+n D .ρ22)1(+n n6. 如图所示,直径为36cm 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

上海市2002年第16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

上海市2002年第16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

上海市1998年第12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上海市第28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2014.3.2.AM9:00-10:30说明:1.本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卡),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本试卷中常数g=10N/kg 。

5.sin37°=0.6,cos37°=0.8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 .声音的音调B .声音的响度C . 声音的音色D .传播声音的物质2.“玉兔”月球车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利用的是( )A .电磁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激光3.在图1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图14.如图2所示,两端开口的C 形小管中充满水,A 、B 两端开口处均用手指堵住。

若同时松开手指( )A .只有水从A 端流出B .只有水从B 端流出C .A 、B 两端同时有水流出D .A 、B 两端都没有水流出5.当物体的温度升高后,物体的( )A .热量增大B .比热容增大 79C .体积增大D .内能增大6.在图3所示的现象中,可直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图37. 把重为0.5N 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重力为0.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A .可能为0.4NB .可能为0.2NC .一定为0.5ND .一定为0.3N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 甲、V 乙,则( )A. V 甲可能等于V 乙B. V 甲可能大于V 乙C. V 甲一定大于V 乙D. V 甲一定小于V 乙 图4图29.日食、月食是我们在地球上通过肉眼能直接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如果定义月球的半径为1,则地球的半径约为3.7,太阳的半径约为400,地、月距离约为220,地、日距离约为8.6×104 ,参考上述数据可以判断,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是()A.月环食B.月全食C.日环食D.日全食10.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1997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7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7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答案及详解1.一般成人的步行速度是( )(A)1千米/时。

(B)5千米/时。

(C)10千米/时。

(D)20千米/时。

2.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重力、支持力和推力。

(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只受重力和推力。

(D)只受重力。

解: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对小车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小车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因水平面光滑,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力.故选B.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如果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对它施加力。

解:①物体在平衡力或者不受力的作用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故A和B是错误的;②物体静止时受到推力的同时又可能会受到一个和推力构成平衡力的力的作用,如果有力和推力构成平衡力了,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故C是错误的;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故D是正确的;故选D.4.桌面上有几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质量一定大。

(B)体积小的质量可能大。

(C)体积相等的质量一定相等。

(D)体积不等的质量一定不等。

解:A、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不同球,体积大的质量大,A缺条件,故A错;B、体积小的,若密度大,球的质量可能大,故B正确;C、体积相等,若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ρ不同,根据m=ρv可知质量不相等,故C错;D、体积不同的球,若密度不同,质量可能相等,故D错.故选B5.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之比为1:2。

容器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A)2:1,1:1 (B)2:1,2:1。

1990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0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0年上海市第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详解区(县)___学校___班级___姓名___说明:(1)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将其代号选出,填在括号内。

(2)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或不答均不给分,也不扣分;满分120分。

(3)每位考生应将竟赛准考证号、学校、姓名填写在试卷附页的答案表上;在答题过程中应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按题序填入对应的答案表中;交卷时交答案表。

1.关于光的传播,正确的答案是(A)在任何情况下,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当于1分钟饶地球赤道七圈半的速度;(D)传播同样的距离,光所需要的时间比无线电波短。

【B】V=C/n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 4 ,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赤道周长约为4×107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当于1s中绕地球七圈半的速度,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光与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同样的距离,光与无线电波需要的时间相等,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2.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1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A)30°;(B)15°;(C)75°;(D)150°。

【D】入射角为90-15=75,反射角=入射角3.关于凸镜和凹镜的应用,正确的是(A)凸镜用于汽车头灯;(B)凹镜用于太阳灶;(C)凹镜可用作观后镜;(D)凹镜用于放大镜。

【B】太阳灶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4.通过透镜观察到一个放大的像,则物体应放在(A)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B)1倍焦距之间;(C)2倍焦距之外;(D)2倍焦距处。

【B】因为是通过透镜观察到一个放大的像,说明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5.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有时不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上海市2005年(大同中学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上海市2005年(大同中学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上海市第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05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题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可以带回。

4.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

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清晰的红色“E”字B.清晰的黑色“E”字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D.几乎看不出“E”字2.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有47匝细铜丝的铅笔长度L=50.7mm,如图所示。

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 ]A.1.1mmB.1.08mmC.1.079mmD.1.0787mm3.在弹性限度内,当弹簧的长度为16cm时,它产生的弹力大小为20N;弹簧的长度为7cm 时,它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0N。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25N/cmB.1.43N/cmC.3.33N/cmD.1.11N/cm4.某中学的科技研究小组,为太空工作站的宇航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加热水壶,其中设计合理的是:[ ]5.将阻值相等的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

若其中R1的电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R2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

则对R2加热或冷却,R2的电功率的变化情况是:[ ]A.加热升温时,电功率增大,而冷却时,电功率减小。

B.加热升温时,电功率减小,而冷却时,电功率增大。

C.无论是加热还是冷却,电功率均增大。

D.无论是加热还是冷却,电功率均减小6.夜晚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相距d,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O'点是路灯O在地面上的投影,A、B两人的连线通过O'点,如图所示。

1995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详解

1995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详解

1995年上海市第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解析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I(以下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0分)1.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对着它拍一下手,就会动作起来。

这种玩具所接受信号的能量是(A)电磁能。

(B)光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 )解:拍手时手发出声音,引起空气的振动,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玩具接收到,玩具内部电路接通,就会动作起来.故选C.2.白炽灯泡用旧后,灯丝容易在最细处熔断。

这是因为旧白织灯在工作时,灯丝最细处(A)通过电流最大。

(B)热功率最大。

(C)通过电量最多。

(D)电阻率最大。

( )解:A、通过灯丝各处的电流是一样的,故A错误.B、灯丝最细处电阻最大,因为灯丝各处电流都相等,根据P=I2R可知,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功率越大,所以灯丝最细处发热的功率最大,故B正确.C、因为通过灯丝各处的电流是一样的,通电时间也是一样的,根据Q=It可知,通过灯丝各处的电荷量是相等的.故C错误.D、因为电阻率是导体的材料决定的,所以灯丝各处的电阻率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B.3.古代修路开山时,遇到坚硬的岩石常采用“火烧水浇法”,即先用大火将岩石烧红,然后突然浇上冷水,这样就能使岩石破裂,这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较大。

(B)岩石的密度较大。

(C)岩石遇水容易溶解。

(D)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

( )解:烧红后岩石体积变大,浇水后变冷使体积变小(牵扯到分子的热运动),因而裂开,故选D.4.一个铁皮筒,自重为G,铁皮体积为V,筒的容积为V’。

把这个筒用绳子系着从井中打水(绳的质量不计),当筒浸没在水面下时,绳子用提供的拉力是(A)G-ρ水gV。

(B) G-ρ水gV’。

(C)G+ρ水gV’。

(D)G+ρ水gV。

( )5.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2000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2000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解: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
故选C.
2.某段铁路有长度L的铁轨一根一根地铺设,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乘客欲测出火车运行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应是( )
解:A、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由于盘中物体的重力,使天平平衡,若没有了重力,天平则无法使用,也就不能测质量;故A错误;
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不受重力的影响;故B正确;
C、水银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太空中无空气,该气压计将不能工作;故C错误;
D、杆秤的实质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中体现了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在失重状态下,杆秤将不能使用;故D错误;
解:把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可以使灯丝的散热较慢,有更多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故选C.
5.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A)甲最长。(B)乙最长。
1(C)丙最长。(D)一样长。
2解:(1)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
B、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酒分层无关.

1999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9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故选B.
7.如图1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N2应满足( )
(A)N1=G1+G2,N2=G2。(B)N1>G1+G2,N2>G2。
1(C)N1<G1+G2,N2=G2。(D)N1=G1+G2,N2>G2。
(D)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密度小,有上升趋势。
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干泥土在太阳照射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海岸上的沙石、泥土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即其较重从而下降,进而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相同质量的沙石、泥土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的少,海面气温较高,其上方的空气密度较小而上升,从而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
1(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冰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解: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C错误.
3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是凝华.故B正确.
4液化现象是气态变成液态,冰是固态,不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5故选B.
6
10.体积相同的黑、白两球,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人们会感觉黑球比白球热。这主要是因为黑球( )
4故选D.
5
3.某质量是60千克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重约为100牛,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牛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为( )
(A)60千克。(B)100千克。(C)360千克。(D)600千克。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历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功和机械能(学生版+解析版)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历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功和机械能(学生版+解析版)

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功和机械能1.如图所示,长1米的轻杆BO一端通过光滑铰链铰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一轻小光滑滑轮,重力G=10N的物体通过摆线经滑轮系于墙上A点,平衡时OA恰好水平,现将A点沿着竖直墙向上缓慢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轻杆受到的压力恰好也为10牛,该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至少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 )A.0.86焦B.1.59焦C.2.07焦D.2.93焦2.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3. 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需要做功为W。

现将小孔打开,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使容器内的水面相对地面始终保持原有高度,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A. (M+m)gH+WB. (M+m)gHC. (M-m)gH+WD. (M+m)gH-W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粗糙直杆上,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已知力F的大小F=kv (k 为常数,v 为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为2k 21E mv =,则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假设杆足够长)可能为( ) A. 2021mv B. 0 C. 2021mv -2232k g m D. 2021mv +2232k g m5.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 点,另一端可自由伸长到B 点。

今使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靠着弹簧,将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在水平面上运动到C 点静止,已知AC=L ;若将小物体系在弹簧上,在A 点静止释放,直到最后静止,小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为s ,则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A. s>LB. s=LC. L s <<2L D.2L <s6. 如图所示,三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住A 、B 、C 三个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系于O 点,a 、b 为两定滑轮。

1996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6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1996年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46道单项选择题,第1至40题每题3分,第41至46题每题5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中不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考生使用答卷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卷纸想相应空格内.不填或填入不正确答案均不得分.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1.物体P 与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种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P 受到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B)Q 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Q 的支持力; (C)P 对Q 的压力Q 和对P 的支持力; (D)Q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 的支持力。

【A 】提示:隔离物体,受力分析,P 受两个力而平衡:重力P 和Q 对P 的支持力;Q 受三个力而平衡:重力Q ,P 对Q 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2.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除了受重力G 和拉力F 以外,(A)一定受支持力和摩擦力; (B)一定受支持力,可能受摩擦力; (C)一定受摩擦力,可能受支持力; (D)可能受支持力和摩擦力。

【A 】重力和地面支持力N 相平衡;拉力F 和摩擦力相平衡,摩擦力=uN3.将一块密度为,质量为m 的金属块均匀分成三块,则每一小块的体积和密度分别是(A)ρ3m 和3ρ; (B)ρm 和3ρ; (C)ρ3m 和ρ; (D)ρm 和ρ。

【C 】m=ρV , 得总体积为V=m/ρ, 均匀分成三块后,密度ρ不变,每一小块的体积体积为总体积的1/3, 即m/3ρ4.一人从底楼奔上四楼,共用8秒的时间,该人上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A)10瓦; (B)50瓦; (C)100瓦; (D)500瓦 【D 】设人体重为50kg ,四楼高为h=8m ,P=W/t =mgh/t=500×8/8=500W5.光年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长度; (B)时间; (C)速度; (D)面积。

1995年第9届“银光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解析版)

1995年第9届“银光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解析版)

1995年上海市第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解析说明:1.本试卷共50道单选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40道题,每分题2分,第二部分10道题,每题4分,全卷满分120分。

2.答卷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卷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卷纸相应空格内,不填或填入不正确的均不得分,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第一部分1.关于常数g=9.8牛顿/千克,正确的理解是(A)1千克质量等于9.8牛顿; (B)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1牛顿; (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顿; (D)9.8牛顿的力可以化为1千克。

【C 】 mg解:在地球上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而不是1kg=9.8N ,故A 、B 错误. 质量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所以C 正确质量是9.8kg 的重力,重力为9.8kg×9.8N/kg ,不是1N ,所以D 不正确. 故选C2.关于平衡力,正确的说法是(A)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它们就是平衡力;(B)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就是平衡力;(C)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平衡力肯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科学史上最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A)帕斯卡; (B)托利拆里; (C)伽利略; (D)牛顿。

【B 】 著名的托利拆里实验4.重力为O.6牛顿的物体可能是(A)一枚砂子; (B)一只鸭蛋; (C)一只大公鸡; (D)一头羊。

【B 】O.6牛顿约为60g ,5.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如图1所示放置时,水对底部压强为p 1,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 2,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A)p 1值、p 2值都不变; (B)p 1值、p 2值都增大;(C)p 1值、p 2值都减小; (D)p 1值、p 2值中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上海大同杯第十届复赛试题及答案

上海大同杯第十届复赛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银光杯)决赛试题(1996年)说明:1.本卷满分为15O分,答卷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二、三大题只需写出答案;第四、五大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一.选择题I(以下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对应地填写在答卷纸上。

每小题2分,共16分)1.听音乐时,在众多的乐器声中我们能分辨出中同的乐器来,这是因为各种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同一音乐时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潜泳时能看到岸边的树,他看到的是(A)变矮了的树的实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C)变矮了的树的虚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4.把一根长头发丝剪为两段,分别紧绕在外形相同的木条和铁条上,并用点燃的火柴分别同时对准头发丝烘烤,其结果和原因是(A)绕在木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木条不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低;(B)绕在铁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铁条容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低;(C)绕在铁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铁条容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高;(D)两根头发丝同时被烤断,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都等于火炊焰的温度。

5.两辆汽车分别在水平公路和盘山公路上行驶,如果它们的牵引力相同,当它们行驶了相同的路程后,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A)W1>W2; (B)W1=W2; (C)W1<W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如图1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

关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水从甲流向乙;图1(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由于甲侧涵洞口的压强等于乙侧涵洞口的压强,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上海市第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50道单选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40道题,每分题2分,第二部分10道题,每题4分,全卷满分120分。

2.答卷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卷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卷纸相应空格内,不填或填入不正确的均不得分,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第一部分1.关于常数g=9.8牛顿/千克,正确的理解是(A)1千克质量等于9.8牛顿; (B)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1牛顿; (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顿; (D)9.8牛顿的力可以化为1千克。

2.关于平衡力,正确的说法是(A)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它们就是平衡力;(B)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就是平衡力;(C)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科学史上最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A)帕斯卡; (B)托利拆里; (C)伽利略; (D)牛顿。

4.重力为O.6牛顿的物体可能是(A)一枚砂子; (B)一只鸭蛋; (C)一只大公鸡; (D)一头羊。

5.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如图1所示放置时,水对底部压强为p 1,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 2,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A)p 1值、p 2值都不变; (B)p 1值、p 2值都增大;(C)p 1值、p 2值都减小; (D)p 1值、p 2值中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6.某种矿砂质量为m ,倒入量筒中,使矿砂上表面水平,刻度显示的读数为V 1,再将体积为V 2的水倒入盛有矿砂的量筒内,充分搅拌后,水面显示读数为V 3,则矿砂密度为。

; ; ; 12313231)D ()C ()B ()A (V V V m V V m V V m V m ---- 7.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相同,把它们投入同一种液体中,结果,甲物体漂浮在液面,乙物体悬浮在液体中,这说明(A)甲物体所受浮力比乙物体所受浮力大; (B)液体密度比甲、乙两物体密度都大;(C)甲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比乙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大;(D)甲物体密度比乙物体密度小。

8.在图2中,凸透镜不动,一个物体由a 向b 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始终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像不断变大,由此可以判断 (A)透镜焦点在a 点左面; (B)透镜焦点在a 、b 之间;(C)透镜焦点在b 、O 之间,而且bO>f>bO/2; (D)透镜焦点在b 、O 之间,而且bO>f>0。

图1图29.足够大的平面镜前有—个直线状的物体,该物体与平面镜既不平行,又不垂直,如图3所示。

我们在平面镜前任一位置观察该物体的像,不可能看到的形状是(A)一个点; (B)一条比物体短的直线段;(C)一条与物体等长的直线段; (D)一条比物体长的直线段。

10.墙基地面上有一盏灯S,墙面前3米的地面上有一个平面镜,如图4所示。

为使地面灯光能照到墙面上离平面镜入射点O距离为6米的地方,平面镜与地面夹角应是(A)20°; (B)3O°;(C)45°; (D)6O°。

11.如图5所示的双金属片,上面是铜,下面是铁,ab段平直,bc段向上弯曲,a端固定,现对双金属片均匀加热,可能产生的形状是图6中的图5 图6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一个密闭金属容器内盛有一定的20℃的水,现在对容器加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为真空,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B)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是1标准大气压的空气,水的沸点一定等于100℃;(C)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是2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则水的沸点一定高于100℃;(D)以上三种说法中,有二种说法是错误的。

14.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

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15.氧分子的体积大约是(A)10-30米3; (B)10-20米3;(C)10-10米3; (D)10-40米3。

16.绝缘体和导体的导电能力相差很大,最本质的原因是(A)绝缘体中原子周围的电子较少; (B)导体中自由电子较多;(C)绝缘体内自由电荷很少; (D)导体电阻较小。

17.正常工作的电子手表中,电流强度大约是(A)几个微微安; (B)几个微安;(C)几个毫安; (D)几个毫微安。

18.图7中电阻R1与R2串联,Uac=25伏,Uab=5伏,R2=40欧,R1的阻值是(A)5欧; (B)10欧;(C)15欧; (D)8欧。

图3图4 图719.与图8所示实验线路相符合的电路图是图9中的图8图920.一个标有“12V ,O.2A ”字样的小灯泡,为了使它在24伏电压的电路上正常工作,必须(A)设法再找一个同样的灯泡,并联起来使用; (B)串联一个2.4欧的电阻; (C)并联一个60欧的电阻; (D)串联一个60欧的电阻。

21.某人百米赛跑成绩是14秒,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进14米,平均速度是7米/秒;第二阶段用时9秒,平均速度8米/秒。

第三阶段的平均速度约是(A)6米/秒; (B)5.5米/秒; (C)4.7米/秒; (D)3.2米/秒。

22.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 和在某金属管道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 ,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 ,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 A 。

; ; ; t s vt s v s vt s s vt svvts sv ⎪⎭⎫⎝⎛-⎪⎭⎫ ⎝⎛+--)D ()C ()B ()A ( 23.图10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上置有铁块而保持平衡。

把木块用一轻而短的细线与铁块相连,并将铁块投入水中, (A)铁块与木块将一起沉入水底;(B)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上升; (C)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下降; (D)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面高度不变。

24.大气压强为p 0,球形马德堡半球的半径是R ,球体表面积S =4πR 2,要把这个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拉开,拉力至少是(A)4πR 2p 0; (B)2πR 2p 0; (C)πR 2p 0; (D)πR 2p 0/2。

25.一列长为s 的队伍以速度V 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

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 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

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 ; 22222)D (2)C (2)B (2)A (Vvsv Vvs Vv s Vs -++ 26.冬天冷风从正北方向吹来,一位学生骑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他会感到(A)风从左前方吹来; (B)风从右前方吹来; (C)风从左后方吹来; (D)风从右后方吹来。

27.图11中所示是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正确的光路图是图1128.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光屏上能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判断图10(A)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21厘米处,一定能得到放大的实像; (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0厘米处,一定能得到缩小的像; (C)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0厘米处,一定能得到放大的虚像; (D)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9厘米处,一定能得到缩小的实像。

29.一个身高为h (可看成是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的人面对竖直墙站立,身后有一棵高为H 的树,人到墙和人到树的距离相等,在墙面上挂一面镜子,为了使人能从镜子中看到树的最高点,则平面镜的最高点离地面的最小高度是。

; ; ; 32)D (2)C (32)B (32)A (hH h H h H h H -+++30.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2,吸收热量之比是2:5,吸收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温度变化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比热之比是(A)16:4.5; (B)1:5; (C)2O:9; (D)4:5。

31.有一把在0℃准确的钢直尺,用它在20℃环境中测量甲铜棒的长度得l 1=1米,在-20℃环境中测量乙铜棒长度得l 2=1米,设0℃时甲乙两棒的长度分别为l ’1、l ’2,则正确的判断是(A)l ’1<1米,l ’2<1米; (B)l ’1>1米,l ’2<1米;(C)l ’1<1米,l ’2>1米; (D)l ’1>1米,l ’2>1米。

32.图12中液体温度计内液体上方为真空,当温度上升时,正确的结论是(A)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也减小; (B)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增大; (C)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不变; (D)液体密度和液体对玻璃泡压力都不变。

33.冷水质量为m ,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由t 1升高到t ,另有质量为2m 的热水,放出同样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 。

则该热水原来温度是。

; ; ; 23)D (2)C (23)B (2)A (1111t t t t t t t t ++--34.甲、乙两种材料不同的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等,同时投入沸水中充分加热,先把甲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Δt 取出甲金属块(不计水的质量变化),再把乙金属块由沸水投入该杯水中,热平衡后又使水温升高了Δt ,则两金属块的比热关系是 (A)c 甲<c 乙; (B)c 甲=c 乙;(C)c 甲>c 乙;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5.现有a 、b 、c 、d 四个通草球,已知a 球都能吸引b 、c 、d 三个球,b 、c 两球相互推斥,c 、d 两球相互吸引,可以断定(A)a 球一定不带电; (B)d 球一定不带电; (C)a 、b 两球中有一个不带电; (D)四个小球都带电。

36.图13中电压表读数为6伏,R 1=60欧,R 2=30欧,则电流表读数是(A)0.2安; (B)0.1安; (C)0.3安; (D)0.06安。

图12图1337.图14中当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两电压表读数变化应是(A)V 1增大,V 2增大; (B)V 1减小,V 2减小; (C)V 1增大,V 2减小; (D)V 1减小,V 2增大。

38.图15中a 、b 位置用来连接电表,为了使电路正常工作,正确的连接是(A)a 、b 两处都安装电压表; (B)a 、b 两处都安装电流表; (C)a 处装电流表,b 处装电压表; (D)a 处装电压表,b 处装电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