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合集下载
实验4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
2、连续稀释法
连续稀释法:人为配置连续梯度的药物 浓度来检测其抗菌能力,从而找出药物的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MIC):能抑制测试菌 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能杀死测试菌 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BC。
试验测试(1h)
1、革兰氏染色 做好后请用油镜调好后举手示意 2、平板分区画线 做好后做好标记(学号)将平板扔到玻璃 缸中
K-B纸片法示意图
试验菌平板
庆
2.0cm
青
2.5cm
链
先
注意事项
1 以上各不操作要严格的无菌操作,镊子和L 棒都要用酒精烧过之后冷却再使用。 2 贴纸片的时候一定要一次把纸片定位好,接 触琼脂后就不能再移动含药滤纸片。 3 不同的抗菌药物其抑菌圈直径的敏感/耐药分 界点不一样;有的抗菌药物对不同的菌种的 分界点也不一致;应根据NCCLS最新公布 的分界点数据来读取药敏试验的结果。
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四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
琼脂扩散法 纸片法
连续稀释法
• 今天要用显微镜,请单学号同学去 领显微镜,双学号同学不用领
1、 K—B纸片法(学生操作)
纸片法常用于测定试验菌对各种抗生素 的敏感性,所以又叫做药物敏感试验,在 临床上可作为选择用药的重要依据。
操作步骤
1 培养试验菌:将菌种斜面培养物移种到肉 汤培养液中,37℃培养过夜,使菌液浓度 约为1.5×108cfu/ml. 2 涂布试验菌:用无菌吸管吸取一滴菌液滴 加在MHA平板上,用无菌涂布棒(L棒)将 菌液在整个平板上涂布均匀。 3 贴含药的滤纸片:用无菌镊子贴加含药滤 纸片。 4 将平板倒置于37 ℃培养24h,观察结果, 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并对照NCCLS的解释 标准来判断试验菌的药敏性。
项目八 药物的体外抗菌技术
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
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
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
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 MIC呈负相关关系,将滤纸片蘸取药液置 于平板上,培养后观察结果,量取抑菌圈直 径以此判断试验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
凡能抑制试验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该 药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以培养后无细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最 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液体连续稀释法
1、在一系列的试管中用液体培养基将试验药 物作连续对倍稀释,使药物的浓度沿试管顺 序成倍递减。 2、再于各管中加入等量的实验菌,经 16~ 24 h培养后,与阴性及阳性对照管进行对照 观察。 3、将未长细菌的培养液取出,分别转种琼脂 平皿。如培养后重新长出试验菌,说明该药 仅有抑菌作用。如无菌生长则可以认为该药 物有杀菌作用。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用途: 筛选抗菌药物、测定血药浓度
测定抗菌谱、耐药谱、效价
提取过程中的生物追踪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优点: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 要动物。 缺点:不能根据体外试验结果肯定或否定一 个药物的抗菌作用。
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1、试验菌: 用专门的供应机构提供的标准菌株。 北京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 心。 试验菌应合理保藏,用前加以纯化及生物学 特征鉴定。
项目八
药物的体外抗菌技术
学习目标
1.熟悉药物体外抗菌试验的用途及意义 2.掌握体外抗菌试验的基本方法
thweek药学实验四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
结果观察与记录
观察抑菌圈
通过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初步判断药物的抗菌 效果。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如菌种名称、药 物名称、稀释比例、抑菌圈大小等。
结果分析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计算药物的抑菌率或最小抑菌浓度等指标。
04
数据分析与结论
数据整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收集实验过程中获得的药物抗菌数据,包括不同 药物浓度下的抑菌圈直径、细菌生长曲线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展知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文 献,了解实验原理、操作 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 验室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确保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室 安全规定,遵循正确的操 作流程。
实验结束后,应按照实验 室规定正确处理废弃物。
纸片扩散法
将含有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接种了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 抑菌圈的大小,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
时间-杀菌曲线法
记录抗菌药物在不同时间对细菌数量的影响,了解药物的杀菌速率和 杀菌效果。
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
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
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 质合成。
thweek药学实验四药物的 体外抗菌试验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数据分析与结论 • 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须知
01
实验目的
理解药物体外抗菌试验的原理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是指在体外条件下,通过实验室方法测试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 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其原理基于药物对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核酸或蛋白质 等生物大分子的影响,从而干扰或破坏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结果观察与记录
观察抑菌圈
通过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初步判断药物的抗菌 效果。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如菌种名称、药 物名称、稀释比例、抑菌圈大小等。
结果分析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计算药物的抑菌率或最小抑菌浓度等指标。
04
数据分析与结论
数据整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收集实验过程中获得的药物抗菌数据,包括不同 药物浓度下的抑菌圈直径、细菌生长曲线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展知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文 献,了解实验原理、操作 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 验室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确保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室 安全规定,遵循正确的操 作流程。
实验结束后,应按照实验 室规定正确处理废弃物。
纸片扩散法
将含有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接种了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 抑菌圈的大小,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
时间-杀菌曲线法
记录抗菌药物在不同时间对细菌数量的影响,了解药物的杀菌速率和 杀菌效果。
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
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
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 质合成。
thweek药学实验四药物的 体外抗菌试验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数据分析与结论 • 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须知
01
实验目的
理解药物体外抗菌试验的原理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是指在体外条件下,通过实验室方法测试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 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其原理基于药物对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核酸或蛋白质 等生物大分子的影响,从而干扰或破坏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药物的抗菌试验
?活菌计数一般是将定量的药物与试验菌作用后混合液稀释后混入琼脂培养基做成平板培养后数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所以可以用菌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出混合液中存活的细菌数
药物的抗菌试验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第1节 药物的抗菌试验
•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包括用于区别药物是抑菌或 杀菌药物的抑菌试验;测定药物杀菌活性的杀菌试验 ;以及检查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等。一 般抑菌药物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不能杀死微生物, 抑菌药物被除去,微生物又可以恢复继续生长。杀菌 药物能杀死微生物,杀菌药物除去后,微生物仍然不 能生长。
丁胺卡那霉素
30
头孢唑啉
30
先锋霉素I
75
头孢噻吩
30
头孢噻甲羧肟
30
氯霉素
30
红霉素
15
庆大霉素
10
抑菌环直径(mm)
耐药 中度敏感 敏感
≤4
15-16
≥7
≤14
15-17
≥18
≤ 15
≥பைடு நூலகம்1
≤14
15-17
≥18
≤14
15-17
≥18
≤12
13-17
≥18
≤13
13-15
≥18
≤12
13-14
≥15
出现4种结果: 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
等于其单独活性; ②桔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
单独抗菌活性; ③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
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 ④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
其单独作用的总和。
1. 棋盘格法
棋盘稀释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 分别测定拟联合的抗菌药物对检测菌 的MIC。药物最高浓度为MIC的2倍,对 倍稀释。两种药物的稀释分别在方阵的 纵列和横列进行,这样在每管(孔)中 可得到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药物混合液。 接种菌量为5×105CUF/ml,35℃孵育 18h后观察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
药物的抗菌试验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第1节 药物的抗菌试验
•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包括用于区别药物是抑菌或 杀菌药物的抑菌试验;测定药物杀菌活性的杀菌试验 ;以及检查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等。一 般抑菌药物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不能杀死微生物, 抑菌药物被除去,微生物又可以恢复继续生长。杀菌 药物能杀死微生物,杀菌药物除去后,微生物仍然不 能生长。
丁胺卡那霉素
30
头孢唑啉
30
先锋霉素I
75
头孢噻吩
30
头孢噻甲羧肟
30
氯霉素
30
红霉素
15
庆大霉素
10
抑菌环直径(mm)
耐药 中度敏感 敏感
≤4
15-16
≥7
≤14
15-17
≥18
≤ 15
≥பைடு நூலகம்1
≤14
15-17
≥18
≤14
15-17
≥18
≤12
13-17
≥18
≤13
13-15
≥18
≤12
13-14
≥15
出现4种结果: 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
等于其单独活性; ②桔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
单独抗菌活性; ③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
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 ④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
其单独作用的总和。
1. 棋盘格法
棋盘稀释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 分别测定拟联合的抗菌药物对检测菌 的MIC。药物最高浓度为MIC的2倍,对 倍稀释。两种药物的稀释分别在方阵的 纵列和横列进行,这样在每管(孔)中 可得到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药物混合液。 接种菌量为5×105CUF/ml,35℃孵育 18h后观察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
实验六
主 要 内 容
教师讲解 1组/2人
4人/组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
MIC及MBC的测定 药敏试验——纸片法(大肠/金葡) 药物的细菌和霉菌总数测定
体外抗菌试验
:能抑制测试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 连续稀释法(MIC) MIC。 :能杀死测试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BC。
琼脂扩散法(K-B纸片法)
药物的细菌和霉菌总数测定
为什么要检定药品中的细菌和 真菌总数 ? 细菌菌落总数( Colony Form Unit,简写CFU ),指每克 或每毫升待检药品内含有的活 菌总数。
如何做口服药物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
无菌操作取供试药品1 g或1mL,取10 mL无菌生理盐水,在无菌研钵中加入药 品和少量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 液,将药品研碎,再将剩余的pH7.0无菌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全部倒入并研匀, 制成的均匀1:10( 10-1 )供试液。
MIC及MBC的测定
MBC
不含药的平板
纸片法的原理
K-B纸片法
无菌吸管少量菌液滴加于平板 培养基(MHA)中央(2滴); 涂布棒将菌液涂开; 做好标记;镊子夹取相应药物 纸片贴于含菌平板表面; 37℃培养箱内倒置培养24h; 测量抑菌圈直径(3次取平均 值),并对照NCCLS的解释标准 (105页)来判断试验菌的药 敏性。
如何做口服药物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4)计算每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选菌 落数小于300之间的平板计算,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求得每克或每毫升供试品 中所含的菌落总数。
注意
1 无菌操作。 2 不同稀释剂不可使用同一吸管。 3倾倒培养基时温度不宜过高。 4培养时培养基要倒置。 5 做阴性对照。
主 要 内 容
教师讲解 1组/2人
4人/组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
MIC及MBC的测定 药敏试验——纸片法(大肠/金葡) 药物的细菌和霉菌总数测定
体外抗菌试验
:能抑制测试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 连续稀释法(MIC) MIC。 :能杀死测试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BC。
琼脂扩散法(K-B纸片法)
药物的细菌和霉菌总数测定
为什么要检定药品中的细菌和 真菌总数 ? 细菌菌落总数( Colony Form Unit,简写CFU ),指每克 或每毫升待检药品内含有的活 菌总数。
如何做口服药物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
无菌操作取供试药品1 g或1mL,取10 mL无菌生理盐水,在无菌研钵中加入药 品和少量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 液,将药品研碎,再将剩余的pH7.0无菌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全部倒入并研匀, 制成的均匀1:10( 10-1 )供试液。
MIC及MBC的测定
MBC
不含药的平板
纸片法的原理
K-B纸片法
无菌吸管少量菌液滴加于平板 培养基(MHA)中央(2滴); 涂布棒将菌液涂开; 做好标记;镊子夹取相应药物 纸片贴于含菌平板表面; 37℃培养箱内倒置培养24h; 测量抑菌圈直径(3次取平均 值),并对照NCCLS的解释标准 (105页)来判断试验菌的药 敏性。
如何做口服药物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4)计算每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选菌 落数小于300之间的平板计算,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求得每克或每毫升供试品 中所含的菌落总数。
注意
1 无菌操作。 2 不同稀释剂不可使用同一吸管。 3倾倒培养基时温度不宜过高。 4培养时培养基要倒置。 5 做阴性对照。
体外抗菌实验PPT精选文档
第二十章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1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是在体外测定微 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的试验,
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生产和临床。如抗菌 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中的追踪、抗菌谱的定、 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血浓度测定、指导临床用 药的药敏试验等。
抗菌试验包括抑荫试验和杀菌试验。
抑菌: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能杀死微 生物,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能生长. 杀菌:即能杀死微 生物,当药物除去后,微生 物也不能再生长繁殖。
2
第一节 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连续稀释法:
可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 菌浓度(MBC)。可以用液体培养基,也可用固体培 养基。
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2.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分平板法和斜面 法。
3
琼脂扩散法:
是利用药物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在药 物有效浓度的范围内形成抑菌圈或抑菌距离,以 抑菌圈直径或抑菌距离的大小来评价药物抗菌作 用强弱。
7
第三节 联合抗菌试验
在药学上作中,常需检查两种抗菌药物 在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与不 同pH值或不同离子溶液的相互影响。如加强 药物抗菌作用的为协同(synergism);减弱药 物作用的为拮抗(antagonism);相互无影响的 为无关(indjfference);作用为二者之和的为累 加(addition)。
8
纸条试验
即在已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垂直放置两条各浸有 一种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根据抑菌区的加强、减弱或 无影响来判断它们在联合应用时的效应。
梯度平板纸条试验
需先制备含药的梯度平板。将试验菌悬液涂布于 平板表面,取滤纸条浸透另一待检药液,按梯度平板 中药物浓度递减的方向置于平板表面。培养后,如该 待检药液对平板内的药物有加强作用,则可见沿纸条 两边的抑菌区被扩大。
1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是在体外测定微 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的试验,
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生产和临床。如抗菌 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中的追踪、抗菌谱的定、 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血浓度测定、指导临床用 药的药敏试验等。
抗菌试验包括抑荫试验和杀菌试验。
抑菌: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能杀死微 生物,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能生长. 杀菌:即能杀死微 生物,当药物除去后,微生 物也不能再生长繁殖。
2
第一节 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连续稀释法:
可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 菌浓度(MBC)。可以用液体培养基,也可用固体培 养基。
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2.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分平板法和斜面 法。
3
琼脂扩散法:
是利用药物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在药 物有效浓度的范围内形成抑菌圈或抑菌距离,以 抑菌圈直径或抑菌距离的大小来评价药物抗菌作 用强弱。
7
第三节 联合抗菌试验
在药学上作中,常需检查两种抗菌药物 在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与不 同pH值或不同离子溶液的相互影响。如加强 药物抗菌作用的为协同(synergism);减弱药 物作用的为拮抗(antagonism);相互无影响的 为无关(indjfference);作用为二者之和的为累 加(addition)。
8
纸条试验
即在已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垂直放置两条各浸有 一种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根据抑菌区的加强、减弱或 无影响来判断它们在联合应用时的效应。
梯度平板纸条试验
需先制备含药的梯度平板。将试验菌悬液涂布于 平板表面,取滤纸条浸透另一待检药液,按梯度平板 中药物浓度递减的方向置于平板表面。培养后,如该 待检药液对平板内的药物有加强作用,则可见沿纸条 两边的抑菌区被扩大。
药物的抗菌试验
药物的抗菌试验
•药物及浓度
•
•链霉素 •(µg/ml)
•
64
•
32
•
16
•
8
•
4
•青霉素G单药对照
青霉素G(IU/m1) 4 2 1 0.5 0.25
-- -- -- -- -- -- -
---++ ++ ++
链霉素单药对照
+ + 细菌对照
PPT文档演模板
•-:无细菌生长 +:有细菌生长 •FIC指数=1/1+16/16=2——无关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的抗菌试验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影响抗菌试验的因素
•1. 菌种 • 在抗菌试验中所用到的菌种,必需是国 家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菌各保藏中心专门提 供的标准菌株。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临 床新分离的并经过鉴定、纯化及合理保藏的菌 株。而且我们要用到的试验菌种应该选择是对 数期生长的菌。因为那时菌种生命力最旺盛, 这对于我试验测定的结果也会准确些。
•在进行棋盘法之前应先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单独对受 试菌的MIC,然后以两药MIC的8倍、4倍、2倍、1倍 以及MIC的1/2、1/4、1/8浓度(或4倍、2倍、1倍、 1/2、1/4浓度)分别进行联合。可见举例,如表—1的 青霉素G与链霉素联合药敏实验和表2的TMP+SMZ的 联合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的抗菌试验
•器材及试剂: •药敏片:含各种抗生素的市售产品 •培养基平板:普通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待 检细菌的培养物。 •眼科镊、无菌棉拭子、酒精灯等。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的抗菌试验
项目七 药物体外抗菌实验技术
只适用于同类消毒剂的杀菌效力测定,对非酚 类、季铵盐及不稳定的次氯酸盐等均不能给 予正确评价.
三、联合抗菌试验
在药学中,常需要检查两种抗菌药物在联合应用时 的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与不同PH值或不同离子溶液的 相互影响。
加强药物抗菌作用的为协同(synergism);
减弱药物作用的为拮抗(antagonism);
操作步骤
A 配置不同浓度的石碳酸稀释液、消毒剂稀释液
B
量取石碳酸和消毒剂稀释液于无菌试管中, 20℃恒温水浴
C 各管内依次加入伤寒杆菌或大肠杆菌培 养液0.5ml,管上标明5min处理、10min 处理字样,加入后准确计时。
D
到标定时间后取出一接种环的混合液接种于一 支5ml(或10ml)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一定 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为有菌生长,-为 无菌生长。
原理:
药物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中自由扩散,形成一定浓度的含药 区域。 由于各种微生物对不同药物或同一药物不同浓度的敏感性 不同,因而形成一定大小的抑菌圈或抑菌距离,根据其大小, 可以了解药物的抗菌作用大小或是微生物对试验药物的敏感性。
(1)滤纸片法(103页,3min): 以倾注法制成含菌平板后,将滤纸片蘸取药液置于平板上,
表1 石炭酸系数测定
浓度 5 作用时间 10 + + 15 -
石炭酸
消毒剂
1:90 1:100 1:110 1:150 1:170 1:200 1:225 1:250 1:275
+ + + +
根据5分钟不能杀菌,10分钟能杀菌的最大稀释度为标准计算: 石炭酸系数=250/100=2.5
注意事项
1 2 3 4 有机物存在时消毒剂容易失去活性; 消毒剂可能影响微生物生长; 随温度变化而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4药物体外抗菌试验PPT课件
考虑药物浓度的影响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药物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药物浓度越高,抑菌效 果越好。因此,在比较不同药物或不同浓度时,需要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结合临床实际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考虑药物的抗菌效果。例如,对于某些临床常见细菌,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那么该药物可能对治疗该细菌感染具有一定 的应用价值。
头孢菌素类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 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 较强抗菌活性。
碳青霉烯类
具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 对大多数细菌均有较好的 抗菌效果。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 也有效。
阿奇霉素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 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均 有较好抗菌效果。
避免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应谨 慎选择药物组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稀释法
总结词
稀释法是通过连续稀释抗菌药物浓度,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 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详细描述
稀释法是将抗菌药物稀释成不同浓度, 然后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与细菌混 合培养。通过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可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E-test法
总结词
E-test法是一种基于纸片扩散法的改良方法,通过在平板上涂布抗菌药物的纤维棒,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细菌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测定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 度,是衡量药物抗菌效果的重要指标。 MIC值越低,说明药物抗菌效果越好。
细菌生长情况
观察细菌在药物作用下的生长情况, 可以评估药物的抗菌效果。如果细菌 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说明药物具有较 好的抗菌作用。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药物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药物浓度越高,抑菌效 果越好。因此,在比较不同药物或不同浓度时,需要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结合临床实际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考虑药物的抗菌效果。例如,对于某些临床常见细菌,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那么该药物可能对治疗该细菌感染具有一定 的应用价值。
头孢菌素类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 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 较强抗菌活性。
碳青霉烯类
具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 对大多数细菌均有较好的 抗菌效果。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 也有效。
阿奇霉素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 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均 有较好抗菌效果。
避免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应谨 慎选择药物组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稀释法
总结词
稀释法是通过连续稀释抗菌药物浓度,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 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详细描述
稀释法是将抗菌药物稀释成不同浓度, 然后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与细菌混 合培养。通过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可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E-test法
总结词
E-test法是一种基于纸片扩散法的改良方法,通过在平板上涂布抗菌药物的纤维棒,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细菌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测定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 度,是衡量药物抗菌效果的重要指标。 MIC值越低,说明药物抗菌效果越好。
细菌生长情况
观察细菌在药物作用下的生长情况, 可以评估药物的抗菌效果。如果细菌 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说明药物具有较 好的抗菌作用。
药物体外抗菌实验反思
药物体外抗菌实验反思
药物的抗菌试验是为了检查药物的抗菌能力。
该项试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
如抗菌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的生物追踪、抗菌谱的测定、耐药谱的测定、药敏试验、药物血浓度测定等各个方面。
本次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优点是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要活的动物、实验条件容易控制。
因此,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已广泛应用各种测定了。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是常用抗菌试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用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本次实验采取的是琼脂扩散法。
它是将抗菌药物加至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
抗菌药物在琼脂胶内向四周自由扩散、其浓度随扩散距离增大而降低,在药物一定的扩散距离内。
由于药物的抗菌效应、试验菌不能生长、此无菌生长的范围称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与药物的抑菌效应成正比。
项目7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技术
• 厌氧菌阳性对照菌:生孢梭状芽胞杆菌 CMCC(B)64941
• 真菌阳性对照菌:白色念珠菌 CMCC(F)98001或曲霉菌ATCC16404
需要进行无菌检查的药品、敷料、灭菌器具的范围:
(药品、敷料按《中国药典》收载的无菌检查法的规定进行, 生物制品应按照《生物制品制造及检定规程》中有关规定进行)
选择性培养基
❖ 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
1.
阴性对照
2.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应不长细菌,说明培养基本身是无 菌可靠的;阳性对照试验必须长菌,说明应 用的细菌是可以在该试验条件下正常生长的。
❖ 抑菌试验
❖ 无菌检查法
❖
无菌检验结果判断
•
需氧菌阳性对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或藤黄八叠球菌
CMCC(B)28001
绿脓杆菌 4. 用创伤、溃疡、止血、深部组织的药材药粉制剂不
得检出破伤风杆菌。
活螨的检验
用于口服、创伤、粘膜和 腔道的药品均不得检出活 螨
01
直接观察法:用肉眼直接 观察被检药物上有无白点 移动,再用放大镜或解剖 镜观察。
02
04
分离法:将药物放在特制分离器或附 有筛网的漏斗内,离药物6cm上放置 60~100W的灯泡,照射1~2h. 螨有避光怕热的习性,便沿漏斗细颈 向下爬,在漏斗下口处置一装有甘油 水的烧杯,收集爬出的螨,然后在显 微镜下观察,根据其形态特征、足肢 游动情况判断是否为活螨。
1. 目的
▪ 细菌数测定我们是为了考察每克或每毫升供试品所 污染的活细菌数,来判明供试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 霉菌的测定是考察每克或每毫升供试品所污染的活 的霉菌数,以此来判明供试品被真菌污染的程度。
第二十篇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3、抗菌药物 药物的浓度和总量直接影响抗菌试 验的结果,需要精确配制 。固体药物应配制成溶 液使用,有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需用少量有机溶剂 或碱先行溶解,再稀释成合适浓度,如氯霉素及 红霉素需用少量乙醇溶解。药液的PH值应尽量接 近中性,使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而又不致影响试 验菌的生长。 中药制剂中含有鞣酸,且具有特殊色泽,影响 结果判断。
WHO于1981年曾推荐Kirby-Bauer 法(k-B法)作 为标准化的药敏实验。 k-B法基本原理是滤纸片 法,但需用统一的培养基、菌液浓度、纸片质量、 纸片含药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结果判断以卡尺 精确量取,根据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判断该菌对药 物是抗药、中等敏感或敏感。
2、打孔法
2、打孔法 在含琼脂平板上打孔,孔内加入药液, 经培养后可产生一定大小的抑菌圈。适于药物血 浓度的监测,血清用量少,敏感性高,操作简便。
图 20-3 纸条梯度平板试验Fra bibliotek三、棋盘格法(check board test)
是由于在试验时,含两种不同浓度药物的试管排 列呈棋盘状而得名,用以评价两种药物同时用不 同浓度进行联合试验时的抗菌活性。实验时排 列6排试管,每排6管,共36管使成方块,A及 B药各以液体培养基进行稀释,A药各稀释度 纵行定量加入各管,B药各稀释定量按横排加 入,两药同时作单独抗菌实验对照。然后加入 定量菌液,经培养后观察结果。
一、连续稀释法(serial dilution test))
可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 低杀菌浓度(MBC)。可以用液体培养基,也 可用固体培养基。 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在一系列试管中,将液体培养基按一定的倍数 稀释药物,获得药物浓度递减的系列试管,然 后在每一管中加入定量实验菌,经培养一定时 间后,肉眼观察试管混浊情况,记录抑制实验 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MIC)。
7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抗生素效价测定
• Calculation method by formulae
W=(SH +UH) – (SL + UL)
V=(UH +UL) – (SH + SL)
θ= D×antilog(IV/W)
• Calculation method by figures
Notes:效价以百分数表示
• 4. 培养及观察
Procedures
Results and reports 记录MIC值
Strains
1
64
32
Drug concentration(μg/ml) 16 8 4 2 1
0.5
0
MIC (μg/ml)
2
3 4 5 6 7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C≤0.5
MIC>64 操作有误
MIC=8
注意:计算MIC值时,抗生素的量被 稀释了10倍,注意换算!
二、抗生素效价测定(p288)
Biological Assay of Antibiotics
• 抗生素效价分析:一般用芽孢杆菌,采用微生物
学方法测定,包括稀释法,比浊法和琼脂扩散法
系列浓度稀释
平板倍比稀释法
• 1. 药物倍比稀释(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
0、10、20、40、80、160ug/ml; • 2. 制备平板制备:稀释的药物1ml + 琼脂糖培养 基9ml,混匀,混合物制备平板; • 3. 菌液点样:用接种环点取菌液(四株大肠杆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0-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2、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分平板法和斜面法。 1) 平板法可同时测定大批实验菌株的MIC, 且不受药物颜色及混浊度的影响,适于中药 制剂或评价新药的药效学(药物的体外抗菌 活性测定)实验。 将系列浓度的药物混入琼脂培养基,使制成一 批药物浓度呈系列递减的平板。然后将含有 一定细胞数的实验菌液(通常为104左右)以点 接种法接种于平板上,可以逐个点种,也可 采用多点接种器接种;同时设无药空白平板 对照。培养后观察结果。
FIC指数小于1,两药有协同作用,即两药联合较 单独实验的抑菌作用为强。 FIC指数的值愈小, 则联合抗菌作用愈强。如20-2 如20-2 FIC指数与联合抗菌效应 FIC指数 联合抗菌效应 小于0.75 协同 1 累加 1-2 无关 大于2 拮抗
第四节 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1、试验菌 一般应用标准菌株。标准菌株来 自专门的供应机构。我国由北京卫生部生物制 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心供应。在特定条件下, 有时需用临床新分离菌株。试验菌加以合理的 保藏,使用前应加以纯化及必要的生物学特征 鉴定。 2、培养基 原料、成品的外观及性能应符合要 求。
另外,石炭酸系数法还有以下缺点: 1)有机物存在时消毒剂失去活性; 2)消毒剂可能对组织有毒性; 3)随温度变化而影响测定结果; 4)只适用于同类消毒剂的杀菌效力测定,对非酚 类、季铵盐及不稳定的次氯酸盐等均不能给 予正确评价.
第三节 联合抗菌试验
在药学中,常需要检查两种抗菌药物在联合应用 时的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与不同PH值或不同 离子溶液的相互影响。 加强药物抗菌作用的为协同(synergism); 减弱药物作用的为拮抗(antagonism); 互相无影响的为无关(indifference); 作用二者之和为累加(addition)。
抑菌: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能杀死微 生物,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能生长; 杀菌:即能杀死微生物,当药物除去后,微生物 也不能再生长繁殖。 两者并非绝对,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而言。
第一节
常用的体外抑菌实验
体外抑菌实验是最常用的抗菌实验,方法简便, 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要动物和特殊设备, 一般在玻璃器皿中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连续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三、石炭酸系数测定法(phenol coefficient)
又称酚系数法,是以石炭酸为标准,在规定的 实验条件下,作用一定时间,将待测的化学消 毒剂与石炭酸对伤寒沙门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杀菌效力相比较,所得杀菌效力的比值。石 炭酸系数是了解消毒剂杀菌效力的一种方法。 石炭酸系数 =消毒剂的杀菌稀释度/石炭酸的杀 菌稀释度 石炭酸系数 大于或等于2为合格。
2)斜面法
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稀释法的一种,是将系列 浓度的各药分别混入固体培养基中制成斜面, 在斜面上接种一定量的实验菌,然后观察是否 有菌生长,判断MIC值。
二、琼脂扩散法(agar diffusion test )
是利用药物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 在药物有效浓度的范围内形成抑菌圈或抑 菌距离,以抑菌圈直径或抑菌距离的大小 来评价药物抗菌作用强弱的原理设计而成, 具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WHO于1981年曾推荐Kirby-Bauer 法(k-B法)作 为标准化的药敏实验。 k-B法基本原理是滤纸片 法,但需用统一的培养基、菌液浓度、纸片质量、 纸片含药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结果判断以卡尺 精确量取,根据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判断该菌对药 物是抗药、中等敏感或敏感。
2、打孔法
2、打孔法 在含琼脂平板上打孔,孔内加入药液, 经培养后可产生一定大小的抑菌圈。适于药物血 浓度的监测,血清用量少,敏感性高,操作简便。
联合抗菌试验的常用方法
一、纸条试验(paper strip test)
即在已接种实验菌的平板表面垂直放置两条浸 有一种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根据抑菌区的加 强、减弱或无影响来判断它们在联合应用时的 效应。 图20-2是纸条实验的示意图。
图20-2是纸条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列的两纸条 中只有一条含有抗菌药物,另一条不含抗菌药物; B列的两纸条均含有抗菌药物。
MBC(或MLC)的含义也可定义为在一定条 件下,使绝大多数微生物被杀死,但允许有最少 量微生物存活的药物最低浓度。 据此进行实验时,在药物连续稀释后,每管内 加入定量实验活菌液(105-106细菌/ml)。培养 后从肉眼观察无菌生长的试管内各取培养液 0.1ml或0.01ml涂布于平板上测定存活菌数,以 使99.9%微生物致死的药物最低浓度为MLC, 即在一定条件下,存活的菌数不多于原始接种 数的0.1%.
表20-1石炭酸系数测定
浓度 石炭酸 1:90 1:0 1:10 1:150 1:170 1:200 1:225 1:250 1:275 作用时间 5 10 + + + + + +
消毒剂
15 -
根据5分钟不能杀菌,10分钟能杀菌的最大稀释 度为标准来计算,则石炭酸系数=250/100=2.5
或根据三个相同杀菌结果的稀释度比值的平均值 来计算,则: 石炭酸系数 =(225/90+250/100+275/110)/3=2.5 石炭酸系数愈大,则被测消毒剂的效力愈高.但石 炭酸系数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因为某一消毒剂 对伤寒沙门菌的石炭酸系数的大小并不能完全 代表它对其他细菌作用的强弱.
图 20-3 纸条梯度平板试验
三、棋盘格法(check board test)
是由于在试验时,含两种不同浓度药物的试管排 列呈棋盘状而得名,用以评价两种药物同时用不 同浓度进行联合试验时的抗菌活性。实验时排 列6排试管,每排6管,共36管使成方块,A及 B药各以液体培养基进行稀释,A药各稀释度 纵行定量加入各管,B药各稀释定量按横排加 入,两药同时作单独抗菌实验对照。然后加入 定量菌液,经培养后观察结果。
举例:将石炭酸准确稀释为1:90、1: 100,、、等;待测消毒剂准确稀释1:150、1: 170、、、。 分别取上述稀释液各5ml(10ml)加入一系列 无菌试管中,置于20℃恒温水浴,使反应保持 在20℃以下进行。各管内再加入伤寒沙门菌培 养液各0.5ml,立即开始准确计时,在加菌后5、10、 15分钟,分别从管中取一接种环的混合液接种 于一支5ml(或10ml)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为有菌生长, -为无菌生长。
3、抗菌药物 药物的浓度和总量直接影响抗菌试 验的结果,需要精确配制 。固体药物应配制成溶 液使用,有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需用少量有机溶剂 或碱先行溶解,再稀释成合适浓度,如氯霉素及 红霉素需用少量乙醇溶解。药液的PH值应尽量接 近中性,使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而又不致影响试 验菌的生长。 中药制剂中含有鞣酸,且具有特殊色泽,影响 结果判断。
第二十章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antimicrobial test in vitro) 是在体外测定微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的实验, 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生产和临床。 如:抗菌 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中的追踪、抗菌谱的测 定、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浓度的测定、指导 临备琼脂平板,在平板上挖沟,
沟的两边垂直划线接种各种实验菌,再在沟内 加入药液。培养后根据沟两边所生长的实验菌 离沟的抑菌距离来判断对这些菌的抗菌效力。 适用于在一个平板上实验一种药物对几种实验 菌的抗菌作用。H:\其他--中药妇炎乐药敏实验 结果
第二节 杀菌试验
一、最低杀菌浓度或最低致死浓度的测定 杀菌实验用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 最低杀菌浓度指该药物能杀死细菌的最低浓度。 从对微生物广义而言,也可称之为最低致死浓度 (MLC)。一般是将待检药物先以合适的液体 培养基在试管内进行连续稀释,每管内再加入 一定量的试验菌液,培养后可得该药物的MIC, 取MIC终点以上未长菌的各管培养液,分别移 种于另一无菌平板上图20-1,培养后凡平板上 无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即为该药物的MBC (或MLC)
二、梯度平板纸条试验 (paper strip-gradient plate test) 需先制备含药的梯度平板。梯度平板的制备是 先将琼脂培养基倒入平皿,平皿斜置待凝,再 将平板放置水平,加入含抗菌药物的琼脂培养 基。在重叠的双层平板中含有梯度浓度的抗菌 药物,自高浓度(+)至低浓度(-)依次递减。 要求其抑菌浓度的位置约处于平板的一半。将 实验菌悬液涂布于平板表面,取滤纸条浸透另 一待检药液,按梯度平板中药物浓度递减的方 向置于平板表面。培养后,如待检药液对平板 的药物有加强作用,则可见纸条两端的抑菌区 被扩大。
4、对照实验
1)试验菌对照:在无药情况下,应能在培养
基内正常生长。 2)已知药物对照:已知的抗菌药物对标准的敏 感菌株应出现预期的抗菌效应,对已知的抗药 菌应不出现抗菌效应。 3)溶剂及稀释液对照:抗菌药物配制时所用 的溶剂及稀释液应无抗菌作用。
一、连续稀释法(serial dilution test))
可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 低杀菌浓度(MBC)。可以用液体培养基,也 可用固体培养基。 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在一系列试管中,将液体培养基按一定的倍数 稀释药物,获得药物浓度递减的系列试管,然 后在每一管中加入定量实验菌,经培养一定时 间后,肉眼观察试管混浊情况,记录抑制实验 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MIC)。
棋盘格法的结果用部分抑菌浓度(FIC)及FIC指 数来评价。
FIC:又称联合抑菌分数,指某一药在联合前后 所测得的MIC比值。如二待测药为A、B,则 FIC(A)=A 药与 B药联合试验时A药的 MIC A 药单独试验时的MIC FIC(B)=B药与 A药联合试验时B药的 MIC B药单独试验时的MIC 所谓FIC指数,指二药各自的FIC之和,即 FIC指数= FIC(A)+ FIC(B)
二、活菌计数法(viable counting method) 是在一定浓度的定量药物内加入定量的实验菌, 作用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活菌计数,从存活 的微生物数计算出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率。 活菌计数的方法:一般是取实验菌与药物作用 后的混合液,经稀释后取定量混入琼脂培养基, 倾注成平板。培养后计数长出的菌落数或菌落 形成单位(CFU)。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 药物稀释后每毫升内存活的细菌数或CFU。如 果药物作用后,存活菌数很少,也可采用微孔 滤膜过滤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