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章节笔记
自考项目风险笔记5项目风险应对规划
5.1项目风险应对规划概述5.1.1项目风险应对规划的内涵(识记)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主要作用是,根据风险的优先级来制定应对措施,并把风险应对所需的资源和活动加进项目的预算、进度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中。
项目风险应对的基本原理和思路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抑制风险产生的后果来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
项目风险应对的具体内容:(1)确定项目风险应对目标;(2)选择制定项目风险应对措施;(3)安排和编制项目应对计划;(4)实施项目风险应对措施;(5)总结项目风险应对教训。
5.1.2项目风险应对规划的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排序;风险认知;风险主体5.1.3项目风险应对规划的交付物主要交付物:项目风险应对计划。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
5.1.4项目风险应对规划的实施步骤(1)确定项目风险应对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2)选择和制定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及实施方案。
(3)制订并整合项目风险应对计划。
(4)实施项目风险应对计划中的各项措施。
(5)编制项目风险应对工作报告。
(6)修订或更新项目风险应对计划。
5.2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识记)用规避、转移、减轻这三种策略来应对威胁或消极风险。
第四种策略:接受,既可用来应对消极风险或威胁,又可用来应对积极风险或机会。
规避和减轻策略适用于高影响的严重风险,转移和接受更适用于低影响的不太严重威胁。
5.2.1风险规避1.风险规避的内涵采取行动来消除威胁,或保护项目免受风险影响。
最极端的规避策略是关闭整个项目。
2.风险规避的使用条件以下两种情况适合使用风险规避办法:(1)某种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
(2)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采用风险规避措施可使项目受损失的可能性最少。
3.风险规避的特点(1)为风险规避而放弃项目就丢掉了各种机会。
(2)窒息了项目各相关方的创造力。
5.2.2风险转移1.风险转移的内涵把威胁造成的影响连同应对责任一起转移给第三方。
风险管理学习笔记
风险管理学习笔记规划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以便确保风险管理的程度、类型和可参见度与风险以及项目对组织的重要性相匹配。
规划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还在于为风险管理活动安排充足的资源和时间,并为评估风险奠定一个共同认可的基础。
规划会议和分析·会议确定实施风险管理活动的总体计划。
·确定用于风险管理的成本种类和进度活动,并将其分别纳入项目的预算和进度计划中。
·建立或评审风险应急储备的使用方法。
·分配风险管理职责。
·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来“剪裁”组织中有关风险类别和术语定义等的通用模板。
效用函数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们划为三个类型:风险追随者、风险回避者、风险中立者。
参考:PMBOK2008 P278。
意外事件规划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风险与项目生命周期的关系是:项目早期是风险高发、低影响期;项目后期是风险低发、高影响期。
参见《PMBOK指南》(第4版)第11章章首部分风险和不确定性在项目早起最多,所造成的破坏性的影响在项目后期最大。
头脑风暴、德尔斐技术、访谈、核心原因分析都是识别风险的工具。
参考:PMBOK2008 P286。
因果图又叫石川图或鱼骨图,可以帮助风险识别者识别风险的起因,是风险识别的工具。
流程图是风险识别昀图解工具之一,便于针对流程中的各环节来识别风险。
影响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和其他关系,有利于从这些关系中识别出风险。
识别风险是判断哪些风险会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类别提供了一个框架,确保在同一细节水平上全面、系统地识别各种风险,并提高识别风险过程的效果和质量。
·风险起因(Risk cause):风险起因包括可能引起消极或积极结果的需求、假设条件、制约因素或某种状况。
·风险条件(Risk conditions):风险条件是可能引发项目风险的各种项目或组织环境因素。
如不成熟的项目管理实践、缺乏综合管理系统、多项目并行实施,依赖不可控外部参与者等。
第二章风险识别(笔记)
3.企业内部可以分成的独立核算单位;
4.企业关键人物;
5.企业存在的、可能使风险状况恶化的任何弱点。
(二)财务报表及原始会计资料分析
仔细研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能够使风险管
理人员熟悉企业哪些方面存在着风险。
1、资产负债表:此表显示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值,它是某个时
点的状况,它所提供的信息是表制成前的最新情况。在识别风险过程
0.135 0.135
喷漆车间
0.012 0.012
门市部
0.2610.261
全部中间投 0.31300.0620.0790.0870.0040.249
入
0.034 0.0270.0770.0480.0080.012
新增价值
总产现 0.347 0.0890.1560.1350.0120.261
1.000
表是由保险和风险管理专家们所提供,故可获得职业分析家们的意见。
(2)利用此法可免费或支付少量费用即可获得专家们服务。(3)可以
让没有任何风险管理知识的人员来回答,方便实用。
缺点:(1)上述标准调查表的制成是按一般企业设计而并非为特
定的企业设计,常常是由市场上现行出售的保单转换而成并非以特定企
业所可能面临的潜在损失形态为依据设计而成。故企业在运用此表时可
材料,生产以及通过不同销售渠道的整个过程。
具体见教材。
流程图分析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不能鉴别每一生产步骤的易损程 度,即使对关键工序也只能对损失作最少估计。因此,流程图像财务报 表一样,只能识别风险是否存在,而不能揭示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由 于这个原因,流程图分析应该和风险识别的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四)标准调查表 标准调查表提出一些大众化的问题,所谓“标准”是指全部问题对
20230912劳动用工风险管理规范培训笔记
一、劳动合同管理的实操技巧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节点该如何选择?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节点可以选择在入职前或者入职后都可以。
具体的时间节点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时签订劳动合同都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如果员工入职时间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不一致如何处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因此,员工入职时间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不一致时,应以实际入职时间为依据。
如果员工实际入职时间早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但劳动合同中规定了试用期,那么在试用期内,双方劳动关系仍然以实际入职时间为依据。
如果员工实际入职时间晚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但已经超过了一个月,那么双方劳动关系仍然以实际入职时间为依据。
3.因企业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用工主体变更,是否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因此,如果企业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用工主体变更,不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4.劳动报酬条款是该约定具体金额还是薪资构成?劳动报酬条款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双方当事人在签约时需要约定清楚;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商,重新确定具体的工资的金额。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中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5.关于劳动报酬的支付时间的如何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支付周期和支付日期。
个人笔记 脑图 2024cpa审计 第7章 风险评估
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无须在每个方面运用所有的评估程序整个过程中,通常会实施所有程序直接或间接从特定外部机构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公开信息2.3项目组内部的讨论时间经营风险范围>财报重大错报风险范围没有责任识别所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可能对认定层或报表层重大风险产生直接影响主要交易类别、重要账户和披露2 行业形势、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行业形势3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标准观点固有风险并非所有与审计相关的内控都要了解用以防止未经授权购买、使用或处置资产的内部控制对防止、发现或纠正认定层次错报分别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A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控制存在且被审计单位正在使用不包括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测试设计不当的控制可能表明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程序评价设计有效的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一贯执行)✘控制【测试】的目的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 一 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性质和经营的复杂程度相对自动化控制,人工控制的可靠性较低无论评估的控制风险多低,不能不实施实质性程序业务承接阶段,就需要对控制环境做出初步了解控制环境设定了内部控制的基调财务报表层重大错报风险常常源于薄弱控制环境不能▌防止或发现纠正重大错报,但可以▌降低重大错报的风险不能绝对防止舞弊,降低风险对实质性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产生影响应当考虑各个要素是否得到执行联通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一并考虑个人的行为和态度评估上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发现管理层未能识别风险的措施(一)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的概念( 二 ) 对风险评估的了解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如果能够实现同一目标,不必了解与该目标相关的每项控制活动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是指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应了解仅实施实质性无法应对、特别风险的内控了解时间:初步计划审计工作时通常只针对▋ 每年的变化修改记录流程的工作底稿除非发生重大改变无执行的有效性不打算信赖控制时,就没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在业务流程层面的控制即使不打算信赖控制,仍需要实施适当的程序以确认以前对业务流程及可能发生错报环节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步骤报表层认定层如果判断对财报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应当识别为财报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依据固有风险,不考虑相关控制的影响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才应当考虑相关控制的影响超过重要性,通常为,不一定为,重要账户低于重要性,不一定不为重要账户如果未将重大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确定为“相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则应该评价这样做是否适当如果确定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是相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则该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也是重大的“相关”与“重大”作用对于▌ 认定层次,应当分别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固有风险在拟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情况下,应当评估控制风险拟不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3) 支持账户余额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较为 ▌复杂;(4) 账户余额或定量披露涉及 ▌复杂的计算;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导致的特别风险应当了解是否针对特别风险设计和实施了专门控制6。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5.1第14章 风险论)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五篇 不确定性决策第14章 风险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风险描述 1.概率由于在存在风险的条件下,决策者不能确定经济行为的最后结果,需要用概率来描述某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活中,概率的形成主要是取决于经济主体自身的主观判断,他可以根据历史的经验或自己的直觉来判断经济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而不必拘泥于以前曾经发生过的某个具体事件。
因此对于同样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个体做出的判断可能不同,基于这些判断的经济决策也可能不同。
在对风险的描述中,概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可以利用概率衡量一项决策行为的收益期望值及其风险波动性。
2.期望值期望值衡量的是,结果不确定的事件所有可能性结果的加权平均数,权数就是经济主体的主观概率。
作为一个统计变量,期望值反映的是事件的总体趋势,即各种可能性的一个平均结果。
计算期望值的一般公式:如果经济中有n 种可能性结果1X ,2X ,…,n X ,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P ,2P ,…,n P ,则其期望值为:()1122n n E X P X P X P X =++⋯+3.方差方差2σ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平方的平均值,而方差的平方根σ就是标准差,可以衡量不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波动程度。
由于方差衡量的是事件结果的波动程度,可以利用它来判断某一决策行为的风险性方差越大,风险越大。
如果期望收入和方差都不同,决策者需要根据自己对风险的偏好进行选择;如果期望收入和方差都不同,则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选择理论。
二、风险偏好1.风险爱好与风险规避对同样程度的风险,不同的决策者会作出不同的抉择。
2014年全国保险代理资格考试 风险基础知识 章节重点总结 学习笔记 小抄版
2013年全国保险代理资格考试风险基础知识章节重点总结学习笔记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概述1、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发生与否的不确定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2、风险的要素构成1)风险因素(间接原因)有形:恶劣的天气无形道德风险:纵火、偷盗、欺诈心理风险:随地吐痰、乱扔烟蒂2)风险事故(直接原因,损失的媒介体)3)损失(经济损失)直接实质损失、责任损失——财产间接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人身※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例:冰雹路滑车祸导致人身伤亡3、风险的种类:(必考)自然风险:不可控性、周期性、共沾性1)产生的原因:社会风险:个人、团体的行为/不行为政治、经济、技术风险财产风险:直接损失、间接损失2)风险标的:人身风险:收入能力损失、额外费用损失责任风险:仅限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信用风险:经济的权利人和义务人3)风险性质分类纯粹风险:只有损失投机风险:损失、盈利、无损失4)产生的社会环境分类静态风险:社会经济正常动态风险:社会经济、政治变动5)产生风险的行为分类基本风险:非个人行为引起的风险(如:社会暴乱)特定风险:个人行为引起的风险4、风险的特征1)不确定性:总体必然、个人偶然2)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普通性:可测定性、发展性二、风险管理1、含义:社会组织、个人降低风险决策过程对象:风险主体:个人、家庭、组织基本目标: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2、演变:1)最有影响: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2)21世纪,许多国家政府进入风险管理的原因:巨灾事故频发3、风险管理程序1)识别:第一步判断、归类、鉴定2)估测:第二步估计、预测3)评价:第三步全面考虑评估4)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最重要环节5)评估风险管理技术:分析、检查、修正、评估4、风险管理目标:1)损失前目标:消除、降低发生可能性2)损失后目标:采取措施减轻危害程度、提供经济补偿5、风险管理的方法:1)控制型:采取各种技术改变条件发生前:降低发生频率发生后:将损失减到最低限度避免:回避损失发生可能性消除放弃改变预防: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如:体检)抑制: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后采取措施2)财务型:提供基金方式财务安排A自留风险:自我承担所致损失频率、程度低损失短期可预测最大损失不影响财务稳定B 转移风险:转嫁给另一些单位/个人承担非保险转移:经济合同(如:保证互助、基金制度)保险转移:保险合同转嫁保险人第二章:保险概述一、保险要素和特征1、定义:支付保费承担赔保、给付责任商业保险行为法律角度:保险是合同行为经济角度:财务安排作用:分散风险补偿损失2、要素:1)可保风险存在A 可保符合承保条件B 风险应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C 风险不能使大多数标的同时遭受损失※要求损失发生具有分散性2)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集合众多投保人保险人少数发生损失分摊给全部投保人分散性风险A风险的大量性:概率论和大数法则B风险的同质性:种类、品质、性能、价值相近3)保险费率的厘定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个人公平)、适度性原则(保险整体业务)4)保险准备金的建立※保险准备金: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基金非 A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尚未履行、尚未到期寿险 B 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已发生未报案、理赔费用责任 C 总准备金:超过损失期望以上的部分D 寿险责任准备金5)保险合同订立※保险合同体现保险关系存在的形式※保险合同履行各自权利、义务的依据3、保险的特征1)互助性: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经济互助关系2)法律性:合同行为3)经济性:经济保障活动实现保障手段:支付货币形式4)商品性:一种商品经济关系※直接表现:个别保险人与个别投保人之间的交换关系5)科学性:科学的数理计算为依据4、与相似制度的比较:1)保险与社会保险(人身保险)共:以概率论、大数法则为制定保险费的数理基础别:A 经营主体不同:商业保险公司政府B 行为依据不同:民事行为依法实施的政府行为C 实施方式不同:自愿订立原则强制实施D 适用的原则不同:个人公平社会公平2)保险与救济别:提供保障主体不同:商业行为施舍行为、社会救济3)保险与储蓄共:以现在的剩余资金做未来所需的准备别:A 受益期限不同:保险合同规定的有效期本息返还B 行为性质不同:互助行为自主行为二、保险的分类1、按实施方式分:1)强制:合同订立受国家或政府的法律规定(如:交强险)2)自愿2、按保险标的分类1)财产保险: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2)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A 人寿保险:寿命B 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补偿保险C 意外伤害保险3、按承保方式分类1)原保险:直接签订保险合同2)再保险:风险责任的部分转移3)共同保险:以某一保险人名义签发的一份保险合同4)重复保险:分别与两个或以上保险人订立合同三、保险的功能1、保障功能:财产保险的补偿、人身保险的给付1)财产补偿:按实际金额给予补偿价值上补偿、使用价值上恢复2)人身给付:需要程度、投保人交费能力2、资金融通功能:时间滞差、数量滞差前提:保证保险的赔付※保险公司持有银行次级债四、保险的产生和发展1、最早发明风险分散:中国2、货物运输保险的原始形式:镖局3、有关保险最早法规:《汉谟拉比法典》4、起源最早、历史最长的保险:海上保险5、海上保险的萌芽:共同海损分摊制度“损失分担”6、海上保险的最早形式:船舶抵押借款制度7、火灾保险的雏形:“黑瑞普”制度、基尔特制度8、人身保险:基尔特制度、公典制度、年金制度汇集演变而成9、火灾保险:17世纪,尼古拉.巴蓬(现代保险之父)差别费率10、人寿保险:哈雷编制生命表,表示每个年龄人的死亡率11、保险密度:全国人口计算人均保险收入(普及程度)保险深度:保费占GDP比例(国民经济地位)第三章:保险合同一、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1、定义: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特征:1)有偿合同:支付保险费承担保险保障责任2)有条件的双务性:赔付义务在约定事故发生时才履行3)附和合同:保险人先拟定格式条款,投保人只能作取舍决定4)射性合同:保险人不必然履行给付义务(约定条件具备才履行)3、种类:1)按性质分类A 补偿性:财产保险、医疗费用保险B 给付性:各类寿险2)保险价值在订立合同时是否确定(财产保险)A 定值保险合同:对标的不用重新估价(农作物、货物运输、古玩字画)B 不定值保险合同:仅载明保险金额(赔偿最高限额)※实际损失>保险金额:以保险金额为限※实际损失<保险金额:不超过实际损失3)承担风险责任方式A 单一风险合同B 综合风险合同C 一切险风险合同:除不保风险之外的一切风险4)保险金额与出险时保险价值对比关系超额保险合同不足额保险合同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保险合同保险金额100w 100w 100w 100w 出险时保险标的价值80w 180w 100w 200w全部损失80w 100w80w(部分损)40w(部分损)足额保险:足赔偿※理赔归纳:不足额保险:按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比例承担超额保险:超过部分无效5)按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6)按保险承保方式分类A原保险合同保障对象:被保险人B再保险合同保障对象:原保险合同的保险人二、保险合同的要素1、保险合同的主体1)当事人:A 保险人:保险公司具有民事行为能力B投保人交付保险费的能力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2)关系人:A 被保险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资格:财产保险:自然人、法人皆可人身保险:有生命的自然人被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关系a.当投保人为自己利益投保:被保险人= 当事人b.当投保人为他人利益投保:被保险人= 关系人B 受益人:人身保险范畴的特定关系人a 被保险人指定b 投保人指定:须经被保险人同意c 受益人未确定: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 受益人2、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的载体:保险标的3、保险合同的内容:由法律确认权利和义务1)按保险条款的性质分类A 基本条款B 附加条款:附加的补充条款2)对当事人的约束程度A 法定条款B 任意条款3)保险合同基本事项:A 责任与责任免除责任免除:不负赔偿与给付责任的范围损失原因免除如:地震损失免除如:正常维修保养B 保险期间:保险合同有效期间C 保险价值:价值额D 保险金额:最高限额三、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1、保险合同的订立1)定义: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法律行为2)步骤:投保人要约→保险人承诺要约人=投保人受约人=保险人※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2、保险合同的形式与构成1)保险单:正式书面凭证2)暂保单:“临时保单”有效期一般为30天3)保险凭证:“小保单”4)其他书面形式:保险协议书(重要的书面形式)、电报、电传※以上四点具有同等法律效力5)保单的构成:A 投保单:投保人的书面要约B 批单:修改、变更保单内容(法律效力优于原保单)3、保险合同的效力1)保险合同的生效:交纳保险费后生效“零时起保制”2)保险合同有效的条件A 合同主体有主体资格B 主体合意:最大诚信的基础上C 客体合法D 合同内容合法:与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3)保险合同无效的条件A 投保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对投保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B 以死亡为给付条件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C 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全部无效: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部分无效:某些条款内容无效四、保险合同的履行1、投保人的义务1)如实告知:我国“询问告知”原则2)交纳保险费:最基本义务保险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之一3)防灾防损4)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未通知保险人不赔2、保险人的义务1)保险人最基本的义务:赔偿、给付保险金2)责任免除条款必须说明五、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终止1、保险合同变更1)主体变更: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变更A 财产保险:由买卖、转让、继承等法律行为引起保险标的的所有权转移→投保人/被保险人变更B 人身保险:人寿保险不允许变更被保险人2)内容变更:保险标的数量、价值增减→保险金额增减风险程度变化→保险费率调整2、保险合同中止1)没按时交纳:宽限期60天2)中止后复效:2年内3、保险合同终止1)自然终止:期限届满而终止2)保险人完全履行赔偿给付义务而终止3)合同主体行使合同终止权而终止4)保险标的全部灭失(非保险事故)5)因解除而终止※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当事人都不能解除六、保险合同的解释与争议处理1、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1)原则A 文义解释:文字含义结合上下文B 意图解释:真实意图C 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先批书写优于打印D 补充解释:内容遗漏/不完整2)保险合同的解释效力有权解释:立法—全国人大常委司法—最高人民法院行政—保监委仲裁—仲裁机构无效解释:不具法律效力2、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1)协商:双方自行解决2)仲裁:“一裁终局”制度3)诉讼:最激烈方式被告所住地/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第四章:保险基本原则一、最大诚信原则1、告知:口头或书面陈述1)投保人:惯例无限告知/询问回答我国询问回答2)保险人:我国明确列明/说明2、保证:履行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1)明示:确认(过去到现在)承诺(现在与将来)2)默示:法律惯例决定3、弃权与禁止反言(对保险人)4、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形式1)不实:误告不予:漏报有意:隐瞒虚假:欺诈2)法律后果A 故意不履行:有权解除不赔不付不退B 过失不履行:可以解除不赔不付可退C 危险未通知:不承担赔偿责任二、保险利益原则1、保险利益及其确立条件1)定义: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2)确立条件:合法利益经济利益:人身保险利益用货币计算的情况,债权人和债务人确定的利益:现有利益期待利益2、保险利益原则的应用1)财产保险保险标的的时效:订立→损失发生全过程存在※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发生损失时被保险人必须有保险利益2)人身保险A 保险利益确认:自己(投保人)/血缘关系/利害关系/利益关系B 保险标的的时效:保险利益必须在签订时存在保险利益是订立合同的必要前提条件保险利益不是订立合同的给付前提条件三、损失补偿原则1、派生原则1)保险代位原则A 代位求偿权a 前提条件:损失原因是保险事故,且第三方行为所致未放弃向第三者的赔偿请求权先赔后代b 之前放弃→不赔之后放弃→无效c 由于过失使不能代位求偿→相应减扣B 物上代位权:委付a 常用于海上保险推定全损状态,放弃物权的法律行为b 取得物上代位权,拥有受损标的的所有权2)损失分摊原则A 比例责任制:我国B 限额责任制:22.22 27.78C 顺序责任制2、例外情况1)定值保险2)重置成本3)人身保险四、近因原则1、近因: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性作用2、近因原则: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是因果关系3、近因的认定1)单一原因2)多种原因同时并存发生都属保险风险:都赔保险风险与除外风险都有:分别计算赔难以划分不赔3)多种原因连续发生前因:保险风险后因:除外风险承担前因:除外风险后因:保险风险不承担4)多种原因间断发生新原因是保险风险承担新原因是除外风险不承担第五章: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环节一、保险销售1、保险营销:1)含义:载体导向中心2)调研、构思、开发与设计、费率厘定3)是保险产品的载体2、保险销售的主要环节1)准保护开拓(最重要的步骤)A 定义:识别接触B 鉴定:保险需求、有交费能力、符合核保标准、容易接近C 途径:陌生拜访无预约缘故开拓利用已有关系连锁介绍每一个我们认识….2)设计并介绍保险方案首要原则:高额损失优先原则3)疑问解答并促成签约:代签字保险合同无效3、保险销售渠道:转移过程的途径1)直接销售渠道:直接交易如:直寄邮寄、电话销售、网络(第四媒体)2)间接销售渠道:中介如: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二、保险承保1、含义:愿意购买保险审核接受决定过程保险业务的过程:要约承诺核查订费2、主要环节与程序1)核保:评判分类核保是承保环节的核心主要目标:辨别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核保信息来源:投保单、提供情况、实际勘查2)作出承保决策正常承保:标准费率优惠承保:低于标准费率有条件承保:增加限制条件/加收附加保费减少保险金额/使用较高的免赔额拒保:发出拒保通知3)缮制单证:缮制保险单,开具“交纳保费通知书”4)复核签单:有关负责人签单,承保的关键环节5)收取保费:非寿险合同,不按时交纳保险费,保险合同不生效3、财产保险的核保1)核保要素A 保险标的所处环境:环境附近距离远近周围B 对投保产品自身风险检验:易燃、易爆C 查验被保险人以往事故记录:3至5年2)划分风险单位4、人寿保险的核保1)核保要素:死亡率(重点考虑)和非死亡率影响死亡率要素: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2)风险类别划分:医生提供体检报告是否需要体检:年龄、投保金额三、保险理赔1、含义:提出索赔要求进行处理2、基本原则1)重合同、守信用2)主动、迅速、准确、合理达成协议十日内赔付保险金额不能确定六十日内最低数额先予支付3、寿险理赔流程1)接案:报案索赔申请索赔申请人:身故→受益人期满→被保险人索赔时效:人寿保险知道起五年内2)立案:登记、编号,《索赔申请书》《理赔授权委托书》立案条件:责任范围内合同有效期内法定时效内索赔资料齐备3)核定:给付、拒付、豁免…计算过程《理赔计算书》《理赔案件处理呈批表》4、非寿险理赔流程1)损失通知:最快方式通知保险人时间要求:24小时内时效:2年2)审核保险责任A 保险单是否仍有效力B 损失是否发生在所载明地点C 损失是否发生在保险单的有效期内※我国货物运输的保险期限,以“仓至仓”条件发货人最后一个仓→收货人第一个仓3)损余处理:全损残值归保险人/扣除残值部分损充抵赔偿金额四、保险客户服务1、保险客户服务的定义:现有客户、潜在客户…2、主要内容:1)售前:免费举办讲座2)售中:买卖过程3)售后:签单后(免费查询热线)3、财产保险的客户特殊服务:收集中长期气象、灾害预报、天气预报信息4、人寿保险特别内容:1)保全:契约成立至终止A 合同内容变更B 行使合同权益C 续期收费:保费预交转实收D 保险关系转移:继续享受2)“孤儿”保单服务A 定义:原营销人员离职。
自考00086风险管理笔记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考点透视:本章是考试的一个重点章节,考生应该重点把握风险的分类(尤其要识记各种分类的概念)在考试中此处最容易混淆,主要是单项和多项选择题。
另外,考生还需重点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
知识网络图:本章知识点:1.风险及特征2.风险管理及其作用3.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4.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风险及其本质一、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
于是,所谓风险大,就是指这种变动程度大,风险小就是指这种变动程度小。
用概率统计的术语,风险的大小则是由损失(X)的期望值(Ex)和均方差或标准差(DX)决定的。
根据这一定义,风险的大小本质上决定于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损失概率)及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损失程度)。
这可用图1—1来解释。
实践中,对于某一项目,要确定其风险等级,通常需要将这两个变量结合起来加以判断。
下列情况,结论明确: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则为高风险;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
二、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一)风险因素(Hazard)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
根据其性质,通常把风险因素分成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三种。
实质风险因素是指对某一标的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直接条件,它是一种有形的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也是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但与道德风险因素不同。
它是指由于人的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导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
道德风险因素与心理风险因素都与人密切相关,前者强调的是故意或恶意,而后者则强调无意或善意。
(二)风险事故(Peril)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赢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
2011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课堂笔记-《风险管理》第05章-操作风险管理
一、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计划1.春季考试辅导班二、2011年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计划1.春季考试辅导班(针对6月份考试)三、2011年度中国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计划春季考试辅导班(针对5月份考试)说明:(1)每天的上课时间:9:00—10:30第1,2课时;11:00—12:30第3,4课时;13:30—15:00第5,6课时;15:30—17:00第7,8课时。
(2)保险经纪人培训包括《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经纪》(3)所赠辅导图书,均为本校教师编写的独家辅导教材。
也是本辅导的指定用书。
具体如下:《2010年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全程应试辅导精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2011年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全程应试辅导》。
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考点重点突破依据2009年考试大纲,需要明确以下考点目标:掌握操作风险识别的内容;掌握操作风险计量与经济资本配置的方法;熟悉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内容;理解操作风险监测与风险报告的程序和内容。
第一节操作风险识别1.人员因素概念:人员因素主要是指因商业银行员工发生内部欺诈、失职违规,以及因员工的知识技能匮乏、核心员工流失、商业银行违反用工法等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而引起的风险。
l. 内部欺诈内部欺诈是指员工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
我国商业银行员工违法行为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集中于内部人作案和内外勾结作案两种,属于多发风险。
表5—1 内部欺诈导致损失的原因分析2.失职违规商业银行内部员工因过失没有按照雇佣合同、内部员工守则、相关业务及管理规定操作或者办理业务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因过失、未经授权的业务或交易行为以及超越授权的活动。
员工越权行为包括滥用职权、对客户交易进行误导或者支配超出其权限的资金额度,或者从事未经授权的交易等,致使商业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
3.知识技能匮乏商业银行员工由于知识技能匮乏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行为模式:①在工作中,自己意识不到缺乏必要的知识,按照自己认为正确而实际错误的方式工作;②意识到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但是由于颜面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向管理层提出或者声明其无法胜任某一工作或者不能处理面对的情况;③意识到本身缺乏必要的知识,并进而利用这种缺陷。
风险社会第七章读书笔记
《风险社会》第七章读书笔记在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第七章中,他深入探讨了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内在关联。
贝克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首先,贝克对风险社会的形成背景进行了概述。
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风险社会阶段。
在这个阶段,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现代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且往往超越了传统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其次,贝克分析了现代风险的特性。
他认为,现代风险与传统风险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风险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全球性。
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现代风险的产生往往与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紧密相连,使得人类对风险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大大降低。
同时,现代风险的全球性表现在,任何一个地区发生的风险事件都可能对全球产生影响,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风险。
接着,贝克进一步阐述了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内在联系。
他指出,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风险的扩散和放大,使得风险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
同时,全球化也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险事件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风险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最后,贝克对风险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认为,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风险社会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风险意识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应对这个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风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总的来说,《风险社会》第七章对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的复杂性和全球性。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重点笔记
名词:1、传入: 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
2、官方的:由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建立、授权或执行的3、途径:任何可使有害生物进入或扩散的方式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生物或其他科学和经济证据以确定是否应限定某种有害生物及将为此采取的任何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
5、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遇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6、非疫生产点:科学证据表明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况的产地的一个限定部分7、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系、或生物型。
8、商品:为贸易或其他用途被调运的一种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
简答:1、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可以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步骤?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①有害生物分类②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③评估潜在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2、举例说明就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PRA而言,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某种具体有害生物进行新的或修改的PRA?①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发现某种新的有害生物已蔓延或爆发所出现的紧急情况。
②在输入商品中截获某种新的有害生物而出现的紧急情况。
③科学研究已查明某种新的有害生物风险。
④某种有害生物传入一个地区⑤据报某种有害生物在另一个地区造成的破坏比原产地更大。
⑥多次截获某种有害生物⑦提出输入某种生物的要求。
⑧查明某种生物为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媒介。
⑨对某种生物进行遗传改变之后,清楚地查明其具有某种植物有害生物的潜力。
3、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①参照现有植物检疫要求。
②根据估计的经济损失提出指数。
③用风险承受表表示。
④同其他国家接受的风险水平比较。
4、有害生物定殖时,应考虑哪些因素?①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寄主的存在、数量和分布。
②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环境适宜性。
③有害生物的适应潜力。
④有害生物的繁殖方法。
⑤有害生物的生存方法。
⑥栽培方法和防治措施。
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章、第八章读书笔记
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章、第八章读书笔记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第八章读书笔记一、引言在贝克的《风险社会》中,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探讨了社会风险的政治学和城市风险的政治学。
这两章深入剖析了风险社会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对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风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风险的政治学第七章主要围绕着社会风险以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展开论述。
贝克指出,风险是一种社会构造,是一种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的社会现象。
在当代社会,政治行为不再只是针对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更多地是围绕着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展开。
社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政治过程和政治格局,成为政治议程上的重要内容。
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政治学”,强调了政治在风险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政治决策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这一章中,贝克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深入分析了风险社会对政治的冲击。
他提到了核电站事故、环境污染等与风险相关的事件,揭示了这些事件对政治体系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他还探讨了不同利益主体在风险问题上的角色和行为,强调了政治力量在风险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
三、城市风险的政治学第八章聚焦于城市的风险政治学,贝克认为城市是风险积聚的场所,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
城市不仅是各种自然和社会风险的集中地,也是政治力量争夺和配置的重要舞台。
贝克提出了“城市风险的政治学”概念,探讨了城市环境中政治决策对风险治理的影响,以及城市居民在风险社会中的政治参与和权利保障。
在这一章中,贝克对城市风险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
他讨论了城市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突出了城市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还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风险管理中的政治力量争夺和权力运行,探讨了政治体系在城市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和责任。
四、总结与回顾贝克的《风险社会》第七、第八章着重探讨了社会风险的政治学和城市风险的政治学,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这两章深入剖析了风险社会的核心问题,在论述中贯穿了对政治学的思考和批判。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一、引言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和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活动。
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企业可以降低风险对业务运营和利润的影响。
本文将对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总结了一些实用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原则1. 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关键步骤。
2. 风险管理的原则(1)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是组织内每个成员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2)风险识别优先:及早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3)综合评估:评估风险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和可接受程度等因素。
(4)灵活应对:根据风险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5)持续监控: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监控和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三、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 风险识别方法(1)头脑风暴:组织内的各个部门和成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识别潜在的风险。
(2)SWOT分析:通过分析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识别出可能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主观判断,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定量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 风险应对策略(1)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其他合作伙伴,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2)风险避免:通过调整业务策略或采取其他措施,避免与某些风险相关的活动。
(3)风险减轻: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4)风险接受: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能无法完全避免或减轻,只能选择接受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4. 风险监控工具(1)风险矩阵: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案例笔记
风险管理案例笔记嘿,咱今儿就来唠唠风险管理这档子事儿。
就说有一次啊,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搞个小项目。
其中有个朋友叫大刘,那家伙,风风火火的。
咱这项目刚开始呢,大刘就嚷嚷着要大干一场,啥都想搞,也不管风险不风险的。
我就劝他:“大刘啊,咱得悠着点,别没学会走就想跑啊。
”大刘还不乐意呢:“哎呀,怕啥呀,就得胆子大一点嘛。
”另一个朋友小李也跟着说:“是呀,咱不能太保守了,但也不能瞎搞呀。
”然后我们就开始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比如资金链断了咋办呀,市场反应不好咋整啊。
这时候我就说:“你们看啊,要是资金链断了,咱这项目不就黄了嘛,所以得提前想好怎么保证资金充足。
”大刘摸摸脑袋:“嗯,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我们就这么一点点讨论,把能想到的风险都列出来,还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
还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
我们遇到一个竞争对手,那可真是来势汹汹啊。
大家都有点慌了神。
我就说:“别急别急,咱先分析分析他们的优势和劣势。
”大家冷静下来后,发现其实对方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于是我们就想办法突出我们的优势,避开对方的锋芒。
经过这么些事儿啊,我算是明白了,风险管理真的太重要了。
不能一味地蛮干,也不能遇到点风险就退缩。
要像个勇士一样,勇敢地面对风险,冷静地分析风险,然后巧妙地应对风险。
咱过日子也好,做事儿也罢,风险无处不在。
但只要咱心里有谱,脑袋清醒,就没啥好怕的。
咱得随时做好准备,迎接那些可能出现的风险,把它们变成咱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别总是等风险来了才傻眼,平时就得多长个心眼,多想想可能会出啥问题。
这样,咱才能在人生这条大道上走得稳稳当当的呀!。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一、引言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
本文将以《风险管理:原理与实践》一书为基础,总结风险管理的核心概念、方法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风险管理。
二、风险管理概述1. 风险的定义和分类风险是指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影响。
根据来源和性质的不同,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战略风险和操作风险、业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等。
2.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价值。
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适度性和灵活性等。
三、风险管理的流程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包括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可能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事件清单。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风险价值链和风险量化等。
3.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同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4. 风险监控和控制风险监控和控制是对已应对的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评估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识别和分析潜在的风险。
2. 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构建事件树,分析风险事件的发展路径和可能的后果,评估风险的严重性。
3. 蒙特卡洛模拟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风险量化方法,通过模拟大量可能的风险事件和其影响,计算出风险的概率分布和风险值。
五、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1. 领导层的重要作用风险管理需要得到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和重视,领导层应树立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和决策过程中。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一、引言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本文将对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原则、方法以及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支持。
二、风险管理概述1. 风险管理的定义和意义风险管理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应对的一系列活动。
它的目标是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2. 风险管理的原则风险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个员工都应对风险有所认识和负责。
- 综合性和系统性:风险管理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将各个环节和因素纳入综合分析。
- 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应该侧重于预防,通过提前识别和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三、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 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定潜在风险的来源和特征。
风险评估则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确定其概率和影响程度。
2. 风险控制和减轻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减轻和风险分担等。
3. 风险监测和应对风险监测是指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风险应对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对策略,减少损失和影响。
四、风险管理的实践案例1. 金融风险管理在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一家银行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
2. 项目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一个项目经理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项目风险,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配置,保证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一、引言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企业可以降低损失、提高效率,并保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机会,最小化威胁,并确保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风险管理的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定可能对组织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案例:某制造企业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发现供应链中的某个关键供应商存在质量问题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和概率。
案例:该制造企业对关键供应商质量问题的风险进行评估,发现该问题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和客户投诉,潜在影响较大。
3. 风险应对: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避免、减轻、转移和承担风险。
案例:该制造企业决定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并寻找备选供应商以减轻潜在风险。
4. 风险监控:跟踪和监测已实施的风险应对措施,及时调整和改进。
案例:该制造企业建立了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关键供应商的质量表现进行监控,并与其保持密切沟通,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风险管理的方法1. 风险避免: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
案例:某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严格审查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以避免发放高风险贷款。
2. 风险减轻: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案例:某航空公司在飞行员培训中,强调紧急情况的模拟训练,以提高飞行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轻飞行安全风险。
3. 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来分担风险。
案例:某物流公司购买货物运输保险,将货物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降低了自身的经营风险。
4. 风险承担:对于无法避免、减轻或转移的风险,组织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风险
1.风险的概念
指引致损失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2.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开也不能否定。
普遍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可变性:量的变化、质的变化、旧的消失新的产生。
不确定性:空间、时间、损失程度的不确定信。
可测性:根据以往统计。
3.风险的要素
风险因素: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原因或条件。
(分为物质风险因素(不为人力所控制,人力无法左右的。
赔付的主要方面。
)、道德风险因素(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
一般不赔。
)、心里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心因素,例如疏忽、过失、认识不足。
一般赔付。
))
风险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是损失的媒介。
(是损失的媒介,风险祇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
损失: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分为直接损失(保险主要承保的方面)、间接损失。
)
4.风险的分类
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处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
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衡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方法和选择(回避、预防、分摊、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