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与民族学案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
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我国的位置、范围,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对我国环境和发展的影响。
2.借用地图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位置及轮廓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3.借用地图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增长状况,从人地协调的角度理解我国人口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我国的民族政策,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中国的疆域【填图绘图】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①100°E、110°E、120°E,20°N、30°N、4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②用“·”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填出:①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琼州海峡。
②国家: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
1.位置优越(1)纬度位置:位于________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________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1)陆域广阔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四至点③陆上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A________、B蒙古,西与C______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有阿富汗、D________、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E________、老挝和F________。
(2)海域广袤①临海: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
渤海和________为内海。
②岛屿众多;a________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b海南岛。
③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c________。
④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读图思考1】我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和不足之处?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________(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
1.2人口学案10(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课题:众多的人口课型:新授课我的目标: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及人口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图表资料,说出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3、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4、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我重点学: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我的难点:归纳总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我这样学: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精彩课堂: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8分钟}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这给和带来巨大的压力。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人口多少,分布。
4、中国人口的分界线是—,东部地区面积占%,人口占%。
Ⅱ、学习目标我了解。
(2分钟)通过自学展示,对比一下目标,掌握了哪些?还有那些没有掌握?Ⅲ、合作探究我快乐:(20-25分钟)1、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每个小组说出3条。
2、人口过多会带来负面影响,怎么解决呢?我国采取了什么办法?3、从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出,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为什么呢?请你说说自己的见解。
4、归纳: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5、从图1.11我国人口密度图,可以看出黑河—腾冲是我国人口的分界线,为什么此线东部人口稠密,你能简要说一下原因吗?请你找出几个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平方千米以上的省区;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平方千米的省区。
6、归纳: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Ⅳ、我能掌握我总结:(10-15分钟)1、我们高青县的人口密度是:A400人以上B10-100人C1-10人D1人以下2、某省区的人口密度是1-10人/平方千米①它可能位于我国的部A东部B西部②它可能是:A山东省B河南省C江西省D青海省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东多西少,分布不均我的作业:同步训练地理填充图。
人口、民族-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人口、民族-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口和民族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了解人口数量及其分布、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特点及其分布。
二、教学重点1.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2.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其分布。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掌握少数民族特点及其分布。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教师抛出“人口、民族”这个话题,并通过图片、地图等工具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进行引导。
2. 讲授人口的基本概念时间:15分钟教师讲解人口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概念,并通过图片、图表等工具进行演示。
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效果。
3. 探讨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时间:25分钟教师通过多组数据向学生们介绍人口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人口变化的影响。
4. 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时间:15分钟教师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特点及其分布,并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它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5. 总结课堂内容时间:5分钟教师对这次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相关知识点,并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
六、课后作业1.了解你所在县市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以及人口分布。
2.查询你所在县市的少数民族情况,并描述其特点及分布。
七、教学资源1.中国地图、人口数据及图表。
2.相关课件或PPT。
八、教学评估1.课堂发言评分。
2.课后作业评分。
3.练习题评分。
九、拓展思考1.怎么样合理控制我国人口数量?2.少数民族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和融入主流文化之间实现平衡?。
打印地理: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
海林林业局一中中国地理学案命题人:杜广平时间: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习目标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其分布;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大致的经纬度)。
4.中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第五次人口普查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民族政策。
图表落实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看地图册完成)(1)填出图中的海域:A_____,B____,C____,D____,E____,其中内海为____(填字母)(2)中国四至点的经纬度位置:最东端,____E多;最北端____;最西端____附近,最南端____附近。
(3)填出中国的邻国:陆上邻国: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⑩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____,⑩____,⑩____。
(4)填出图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d____市、b____省,c____省,d____省、e____省、f____省、g____省,h____自治区,其中省级行政区简称:a____,b____,c____,e____,h____。
学海导航一、中国的疆域和地理位置【例1】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A.西亚、中亚地区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二、行政区划三、中国人口状况四、我国的民族A级双基过关一、选择题1.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A.西亚、中亚地区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2.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着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A.俄罗斯、蒙古B.印度、缅甸C.俄罗斯、印度D.朝鲜、哈萨克斯坦- 1 -。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掌握我国的主要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实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图表、实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吗?人口数量是多少?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020年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4亿。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6页,阅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
2. 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及民族分布特点。
3. 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四、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7页的“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8页的“我国民族构成图”,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共有几个民族?(2)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最少的是哪个?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六、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2.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阅读、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人口政策时,部分学生对计划生育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城关二中:侯宝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过程:〔引入〕:放一段“中国的人口”录像。
〔提问〕:从录像中我们看到中国人口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口数量大)〔出示投影〕: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总数)〔讲解〕: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到(2000年)12.9533亿人(2008年底我国的人口已达13.17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讲解〕:出示表格: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读一读”材料,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看图“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思考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少?人口总数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哪几个?〔讲述〕:为了比较不同地区人口的多少,我们用人口密度进行说明。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民族
教案:初中地理——人口民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教学内容:1. 我国人口分布及特点2. 我国民族分布及特点3. 人口与民族问题及相关政策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基本情况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基本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我国人口分布及特点,如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等。
2. 讲解我国民族分布及特点,如汉族分布广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等。
3. 分析人口和民族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民族团结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如西藏地区的民族政策、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口和民族问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的理解。
2. 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和民族分布图,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思考我国人口和民族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基本情况,掌握了相关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今后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吸收知识。
初中地理人口民族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民族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及其分布特点;2. 掌握中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图表、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 利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民族观,认识到人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及其分布特点;2. 中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1. 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的人口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国人口数量是多少?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多少?2.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 学生通过图表、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三、课堂讨论1. 讨论: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此快?2. 讨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四、教师讲解1. 讲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 讲解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中国的民族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比是多少?2. 引导学生思考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2. 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课堂讨论1. 讨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2. 讨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四、教师讲解1. 讲解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2. 讲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特征;2. 掌握人口与人种的统计方法和钻研手段;3. 理解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导学内容:1. 人口与人种的观点- 人口: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内的总人口数量。
- 人种:指具有一定遗传特征的人群,通常根据人的生理特征、遗传背景和地理分布等来划分。
2. 人口与人种的特征- 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增长率等。
- 人种:肤色、眼睛颜色、头发颜色、身高、体型等。
3. 人口与人种的统计方法和钻研手段- 人口统计方法:普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
- 人种钻研手段:遗传学方法、人类学方法、考古学方法等。
4. 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人口: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减少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 人种:不同人种之间的文化差别、生理特征等会影响社会的多样性和发展。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讨论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特征,各自列举几个例子。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人口与人种的统计方法和钻研手段。
3. 实地调研:到当地社区或学校进行人口调查,了解人口结构和分布情况。
4. 小组展示:各小组根据调研结果展示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导学评判:1. 每组撰写一份钻研报告,总结人口与人种的相关内容和钻研效果。
2. 参与讨论和展示的小组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小组并颁发奖项。
扩展阅读:1. 人类种群遗传结构的多样性与变化2.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干系3. 种族歧视与人种对等的探讨注:本导学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笔:审备: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1根据规定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人口出生率不断(),使我国人口迅速()。
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时表明,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自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
4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5由于我国(),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的矛盾依然突出。
6实行(),控制人口(),提高人口(),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
1.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A.一 B.二 C.三 D.四2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山东省 B.河南省 C.广东省 D.四川省4.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宁夏回族自治区D.澳门特别行政区5.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A.6个 B.7个 C.8个 D.9个6.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7.我国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是()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8.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漠河——腾冲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9.下列四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江苏省B.西藏自治区C.湖南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10.在世界各国中,城镇人口最多的是()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11.下列地形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1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大约少生了几亿人()A.2 B.3 C.4 D.5本课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人口和人种导学案》
《人口和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和人种的观点及其相关知识;2. 掌握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3. 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4. 探讨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人口和人种的观点1. 人口的定义:指守时期、特定地区内的总人口数量。
2. 人种的定义:指具有共同遗传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人群。
二、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 人口变动:指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包括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
2.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3. 人口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
4. 人口统计学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模型预计等方法。
三、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1. 亚洲人种:黄种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2. 欧洲人种:白种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
3. 非洲人种:黑种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4. 美洲人种:红色人种、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
四、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人口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增加,对环境造成压力。
2. 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对经济发展有不同影响。
3. 人种差别对文化的影响:不同人种之间的文化差别会影响社会发展和交流。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人口和人种的基本观点;2. 分析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探讨其形成原因;3. 思考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4. 完成相关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对人口和人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理解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批判性思考人口和人种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应该继续关注人口和人种相关的问题,不息深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分布特征、人口政策过程与方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情感与价值观:进行我国人口国情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一、课前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前两框题,完成下列问题: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数量居世界第。
2、读图1-8完成P11活动1、2、3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提高和改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三、四框,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大致以为界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增长。
导致人口与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具体要求是:。
二、预习交流:三、互助提升:1、完成教材P11活动1、2、32、完成教材P13活动1-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
(2)A、B两条曲线下降幅度大的是,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具体要求是。
四、体验成功: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A、藏B、港C、台D、澳2、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新增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C、人口死亡率小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四川、西藏B、广东、海南C、山东、香港D、河南、澳门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活动频繁B、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改善C、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提高D、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6、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五、快乐心得:数量:亿增长特点:快原因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东西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突出特点:基数,增长。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学生1)
第一部分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考纲预览:1、中国的地理位置、国土构成和行政区划。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热点提示:1、行政区划轮廓及空间位置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背景资料。
2、陆上相邻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经济发展可能成为高考的热点。
特别说明: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自主学习探究:一、背诵《创新课堂》109页“知识梳理”部分,并在《中国政区图》、《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国民族分布图》上指图说出相关的地理事物。
二、回答并按要求在本学案或《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相关地理事物。
1、中国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中国的疆域:⑴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万平方千米(还有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大国。
⑵领土四至(回答并填注)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南北跨纬度近,约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疆界和邻国⑴陆界和邻国:(填注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万多千米,共有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参照地图册)。
⑵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我国有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回答并填图)。
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
(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
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一、导入人口与人种是人类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通过进修本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发展和多样性。
本节课将介绍人口与人种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人口与人种的定义和区别;2. 掌握人类种群的分类方法和特征;3. 理解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1. 人口与人种的观点- 人口: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种:指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类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和文化特征。
2. 人类种群的分类方法- 生理特征分类:根据人类的外貌特征进行分类,如皮肤颜色、眼睛形状等;- 文化特征分类:根据人类的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特征进行分类;- 遗传特征分类:根据人类的基因组成和遗传特征进行分类。
3. 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人种差别可能导致社会不对等和种族歧视;- 人种差别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增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理解人口与人种的基本观点;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人类种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3. 参与教室讨论,探讨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4. 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五、教室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及其区别,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3. 教室展示:请同砚们展示自己对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进行互动讨论。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2. 撰写一篇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3.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七、评估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展示等活动的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小结、练习题等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多样性和发展,为未来的进修和思考奠定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本课程,积极参与,共同砚习和进步。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
第一章第二、三节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图表并与生活相联系,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特点以及存在的人口问题与相应的人口政策。
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国的民族组成、分布特点,举例说明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独特民族风情。
一、人口自主学习:(一)人口的增长1.我国人口已超过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从图1.10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增长迅速。
3.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增长速度。
4.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和,另一方面,给我国、和带来沉重的压力。
5.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人口的分布1.据图1.13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至云南省的一线。
合作探究:1.回顾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人口密度的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例如:2000年日本人口为l.27亿,其领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该国人口密度约为()2.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东部(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的原因。
3.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二、民族自主学习: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个民族,族人口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
2.民族分布: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3.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4.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合作探究:1.交流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例如:民族节日:蒙古族:,藏族:,回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侗族:,藏族:,蒙古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民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民族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学生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
3. 地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民族种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人口有多少吗?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讲解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民族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地图阅读(10分钟)1. 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了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学生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了解中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3. 学生结合地图和教材内容,分析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相互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我们国家的人口和民族有哪些特点呢?”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一幅中国人口分布图,标注出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民族的短文,介绍其中一个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阅读地图,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了我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中国的人口》教案
《人口》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 C.新 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 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人口和民族导学案》
《人口和民族》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人口和民族的观点,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2. 掌握人口的分布、增长和结构等相关内容;
3. 了解民族的观点、分类和分布等基本知识;
4. 能够分析人口和民族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人口和民族的观点及相关基本知识;
2. 人口的分布、增长和结构;
3. 民族的观点、分类和分布;
4. 人口和民族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出人口和民族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进修:讲解人口和民族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理解;
3. 练习: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人口和民族相关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和民族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讨论。
四、导学评判:
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室讨论、是否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2. 练习成绩: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人口和民族相关知识,是否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 课后作业:安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五、导学反思:
1. 分析学生进修情况,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进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对人口和民族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修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3《中国的人口》预习学案
《中国的人口》预习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学习重难点】1、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特点2、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认知前提】1、以下是我国34个省区的记忆歌诀,你知道这5句话分别是指哪些省区吗?黑吉辽,蒙新甘,陕宁青藏云贵川,两湖两广两河山,港澳苏浙闽皖赣,京津沪渝台海南。
【新知认知】任务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读课本11页文字和图1-9完成1、全国人口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亿,居世界第位。
2、各省人口数量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有个,分别是,除外均居于东部地区,山东省人口居全国第位。
任务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读课本12-13页文字和活动内容完成1、人口增长状况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1949年前增长,1949年人口数为亿,以后人口增长,到2000年达亿,51年增加亿,人口呈上升趋势。
2、人口增长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迅速。
任务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读课本13-14页文字和图1-10完成1、地区人口分布①黑河(省)——腾冲线(省):我国人口分布以此线为界,以东人口,以西人口。
②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
2、城乡人口分布①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
②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城镇人口将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与民族----学案
一、中国人口:
1.人口数量:2000年12月中国人口已突破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
总人口的﹪。
世界前十位的人口大国分别为、、、、
、、、、、等。
2.人口分布: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大致以黑龙江
的至云南的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
占总人口的94﹪以上;此线西北部人口。
②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上述为自然因素)、、、(上述为社
会经济因素)
3.人口增长:①特点
②带来的问题:a
b
c
③对策: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环境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具体要求是:。
4.人口增长类型为,原因是的结果。
城市人口比重约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
二、民族:
1.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
少数民族。
其中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等
2.民族分布特征:、。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边疆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等边疆地区,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3.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最终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
课堂练习:
1.我国人口密集区分布在()
A.平原和高原
B.大河中上游沿岸地区
C.铁路公路沿线
D. 腾冲—黑河一线以东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
C.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
D.我国人口构成年龄轻,城市人口比重大
3.下列少数民族生活在牧区的是()
A.高山族、朝鲜族、布依族
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
C. 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中国人口与民族----学案
二、中国人口:
1.人口数量:2000年12月中国人口已突破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世界前十位的人口大国分别为、、、、、、、、、等。
2.人口分布: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大致以黑龙江的
至云南的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此线西北部人口。
②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上述为自然因素)、、、(上述为社会经济因素)
3.人口增长:①特点
②带来的问题:a
b
c
③对策: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环境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具体要求是:。
4.人口增长类型为,原因是的结果。
城市人口比重
约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
二、民族:
1.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其中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等
2.民族分布特征:、。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边疆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等边疆地区,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3.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最终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
课堂练习:
1.我国人口密集区分布在()
A.平原和高原
B.大河中上游沿岸地区
C.铁路公路沿线
D. 腾冲—黑河一线以东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
C.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
D.我国人口构成年龄轻,城市人口比重大
3.下列少数民族生活在牧区的是()
A.高山族、朝鲜族、布依族
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
C. 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