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总备课

合集下载

【教师必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师必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5.借助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安慰》 《记一次游戏》
1.培养学生主动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有交际的信心。能选择合适的方式, 并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能把游戏的过程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清楚。
《语文园地》
1.巩固本单元学过的批注方法。2.识记关于蔬菜的字词, 激发学生积累、运用三字成语的兴趣。3.能用动作描写来 表现心情。4.积累名言警句。5.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人文主题:童年生活
语文要素
一、单元教材解读—人文主题
我与牛和鹅之间

发生的难忘的故事。

童年时渴望上台表演,

结果演砸了的窝囊。

童年时玩陀螺的悲伤与快乐。
一、单元教材解读—人文主题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真实的童年生活
一、单元教材解读—人文主题
四年级上
三年级下 童年生活的喜
童年生活的 纯真和美好。
,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 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话?
(2)师总结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五、拓展迁移,补充阅读
阅读链接:李汉荣 的《牛的写意》
①试着用这节课学到的 方法做批注。
②借助学生的批注引导 学生了解牛的美好品质。
板书设计
18、牛和鹅
欺负 不欺负
害怕 不害怕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4)交流“我”对鹅表现的 句子,谈感受。
(5)通过具体的词语感受对 鹅的害怕。
对待鹅 我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 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 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害怕
三、结合批注,理解内容 2 对牛和对鹅态度的对比鲜明啊!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第六单元语文上册集体备课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第六单元语文上册集体备课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第六单元语文上册集
体备课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 掌握第六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课文内容;
- 理解并朗读课文,并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子;
-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朗读课文;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
- 掌握第六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课文内容;
- 理解并朗读课文,并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子。

3. 教学准备
- 教材: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录音机等。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4.2 研究新词汇(10分钟)
- 呈现第六单元的重点词汇,引导学生认读并掌握词汇的发音和意义。

4.3 研究课文(25分钟)
- 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 分组进行课文对话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4 拓展练(10分钟)
- 利用教材中的题或编写相关练,巩固学生对第六单元内容的掌握。

4.5 总结和评价(5分钟)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5. 课后作业
-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第六单元内容的掌握。

6. 教学反思
-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教学反思。

以上是《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第六单元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的内容安排,希望能对您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一、教学分析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围绕“亲爱的老师”展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并懂得珍惜老师。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和表达; 2. 掌握生字词和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用法; 3. 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教师备课教案•多媒体设备2. 教学环境•教室整洁,黑板干净•学生桌椅摆放整齐3. 教学准备•备好课件、故事书籍、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检查学生用书和笔具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在黑板上写上“亲爱的老师”,引出本单元主题,并通过图片展示老师形象,唤起学生对老师的认知。

2.课文初读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教师指导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课文分析分段诵读课文,并进行理解分析,解释生字词和标点符号用法。

第二课时1.课文讲解老师给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强调尊师重道的道理。

2.词语搭配教师引导学生做词语搭配练习,加深词语理解。

3.词语记忆帮助学生记忆本单元核心词语,提升词汇量。

第三课时1.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交流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进行情感引导。

3.背诵练习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经典句子,提高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中的一段话2.完成课后习题3.写一篇感谢老师的小作文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引导,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多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文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的内容,希本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分数的概念。

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

难点1.分数的异分母加法和减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分数计算练习题、实际问题解决题。

4.学生练习册、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通过板书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表示方法和概念。

2.引入: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加法规则及基本概念。

3.实践:学生课堂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法练习,重点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4.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分数加法练习题,明天检查。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查作业,板书列举加分数计算法则。

2.引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际例题,引导学生探讨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3.实践:在黑板上演示分数的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练习。

4.拓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分数减法运算练习题,明天讲解案例。

第三课时1.复习:快速复习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检查前两天作业情况。

2.引入:通过幻灯片展示分数的复杂加减法例题,引发学生兴趣。

3.实践:学生上台展示计算过程,教师点评。

4.总结:总结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常见错误,强调题型的转化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5.作业布置:布置集中实战练习,督促学生巩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备课和授课,教师发现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程度和运算能力有所不足,需要多加练习和实际应用,下节课将重点突出加减法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本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备课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六单元备课

六单元备课

东峰学校数字化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课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

“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学生在上学期开展过一次综合性学习,有一些基础,因而本次主要是激励与启发学生自行组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单元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课时安排课序课题课时时间制定活动计划 1
阅读材料 2
调查、分析 1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
活》
1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
告》
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第六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第六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第六单元)一、教学目标-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技巧。

- 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应用。

- 引导学生学会多种运算符号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1. 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研究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多位数的乘法计算。

3. 研究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多位数的除法计算。

4.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情境。

四、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引入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简单的乘法练。

3. 介绍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简单的除法练。

4.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四则运算题目。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答题情况。

2. 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设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

4. 进行口头问答,检查学生对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针对四则运算的练题和题册。

3. 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案例。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的概述,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秘密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秘密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六单元大自然的秘密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由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构成;四篇主体课文是《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语文园地设计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最大的‘书’》)”。

这些学习任务从内容上看都与自然紧密相关。

《古诗二首》呈现的是夏日西湖和春日草堂,让我们领略四季流转变化之美。

《雷雨》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写景逼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天气的变化莫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则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天然指南针,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太空生活趣事多》则将观察的眼界扩展到宇宙,介绍了太空生活的种种趣事。

本单元不仅人文主题线鲜明,还拥有一条明朗的语文要素训练线,单元课后题都紧紧围绕着“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展开,如《雷雨》课后第1题“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后第1题“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课后第1题“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授课时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54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行”,会写34个字,会写34个词语。

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和《雷雨》。

(3)阅读描写自然景观、现象、奥秘的古诗、短文和儿童诗,了解自然的丰富多彩,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4)阅读文章时,能根据时间顺序找出自然现象的变化,或从不同方面提取关键信息,整合信息,帮助自己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研究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的阅读材料,掌握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XXX生活的回忆,表达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感激和惜别之情,增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1.研究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的阅读材料,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2.掌握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感激和惜别之情。

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2.合作研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制作成长纪念册,共同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激发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研究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的阅读材料,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3.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4.活动建议的讲解和实践: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等。

5.总结:回顾研究内容,总结研究收获,引导学生表达对母校、老师及同学的感激和惜别之情。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XXX生活的回忆和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收集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作品,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水平。

3.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建议中提出了用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写草稿,再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等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4.制作成长纪念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工合作,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制定时间表,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时完成。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最后,可以举行成长纪念册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想象之翼”为主题,选取了四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包括《女娲造人》、《天上的街市》、《寓言四则》和《智子疑邻》。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想象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想象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拓展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想象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女娲造人》(2课时)2. 《天上的街市》(2课时)3. 《寓言四则》(2课时)4. 《智子疑邻》(2课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朗读法: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想象手法和主题思想。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5.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练习题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提供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改进和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主旨。

2.能够识记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常见生字和词语。

3.能够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表达个人意见。

5.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雷家的小学》2.生字:犹豫、吝啬、娇惯、赞赏3.课文理解、课文朗读三、教学重点1.抓住课文的主题,进行故事的整体理解。

2.生字识记和运用。

3.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生字的识记和运用。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个人意见表达。

五、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课文PPT3.生字卡片4.朗读练习材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导入:通过图片引入话题,引出课文主题。

2.课文理解:鼓励学生先默读一遍课文,然后大声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生字讲解:介绍并讲解生字,让学生读一读,了解词语含义。

4.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根据语境进行词语的正确朗读。

5.小组讨论:就课文中的情节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6.课后作业:作业是复述课文,模仿课文写一个小故事。

第二节课1.复习:复习上节课课文内容,生字的认读。

2.课文串讲: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串讲,分享自己的理解。

3.情感表达:讨论课文中角色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朗读训练:通过不同角色的朗读来增加阅读乐趣。

5.小组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小组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表现力。

6.课后作业:看图写故事,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写一个小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表达个人意见,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较为迅速,但生字的识记需要加强。

朗读训练是有效的,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节课可以加入更多的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本套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统编版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统编版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统编版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内容1.1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与环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3. 学会使用汉语拼音正确拼读音节。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2.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植物。

1.3 教学内容课文1:《秋天的雨》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课文2:《小蜗牛》1. 了解小蜗牛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课文3:《雪地里的小画家》1. 认识冬季的自然景象,感受雪地的美丽。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语文园地六1. 学习诗歌、儿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习成语、典故,丰富词汇量。

二、教学方法2.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观察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学习兴趣。

2.2 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3 游戏教学法将语文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措施3.1 教学资源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具、学具,如秋天的树叶、小蜗牛等。

3.2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3.3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熟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2. 口语交际:(1)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以“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单元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五、课时安排1.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课时2. 口语交际:1课时3. 生字词学习:1课时4.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1课时六、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口语交际:评估学生在口语交际环节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交际技巧。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相关作品: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以拓宽视野。

3.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

2. 单元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会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如“孟、陵、辞”等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 教材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在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时,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也是一个难点。

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和写作练习来实现。

二、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基础。

2. 学习能力特点。

3. 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

三、教学方法建议。

1. 朗读法。

2. 情境教学法。

3. 合作探究法。

4. 读写结合法。

- 在学习了本单元的人物描写方法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如描写老师上课时的神态、动作等。

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整合。

1. 多媒体资源。

2. 课外书籍资源。

3. 网络资源。

1. 导入新课(3分钟)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如“汛期、间隔、谴责”等。

-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搭石的哪些事情,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如“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通过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乡亲们走搭石时的协调有序,感受其中的和谐美。

-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重点分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这些句子,通过讨论乡亲们的这些行为,体会乡亲们之间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美好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篇课文:《长城》、《颐和园》、《九曲桥》、《葡萄沟》和《三峡》。

这些课文都是描写我国的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河山。

单元主题是“美丽的祖国”,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祖国的美。

同时,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祖国的美丽景色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绘的我国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增长见识;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美景;掌握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对课文描绘的美景的深入理解;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写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直观地展示课文描绘的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激发他们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材分析及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材分析及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材分析及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及应用。

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百分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直观展示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实例材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品打折、考试分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那就是百分数。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百分数。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讲解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百分数。

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百分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确保学生能正确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利用实例,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时间:2022年10月10日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与人员: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2. 课文《乌鸦喝水》3. 生字词学习与巩固4. 口语交际练习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2. 口语交际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读促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运用游戏教学法,巩固生字词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4.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搜集有关课文主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七、集体备课反思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对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教学步骤的制定上,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案。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深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备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未尽事宜,待下次备课时继续讨论。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统编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统编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统编版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针对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统编版第六单元进行教学准备。

我们将以简单的策略为基础,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作出决策,不寻求用户的帮助。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字教学:学生将研究认读一些简单的文字,包括字母、音节和基本的汉字。

2. 词语教学:通过研究一些常见的词语,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3. 句子教学:教授一些简单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一些简单的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引导他们从中获取信息。

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地教授第六单元的内容,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深他们的印象。

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研究能力和兴趣爱好,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研究需求。

4.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第六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评估: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4. 研究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成果,如口头表达、书面作品等,以评估他们的研究效果和进步情况。

结束语本次集体备课旨在为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统编版第六单元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准备。

我们将以简单的策略为基础,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作出决策,不寻求用户的帮助。

集体备课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部编版统编版

集体备课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部编版统编版

集体备课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部编版统编版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使用的教材为部编版统编版。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主要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研究: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词语研究:研究本单元的生字词和词语搭配,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3. 语言表达: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实践活动,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

2. 课文研究: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意义。

3. 词语研究:介绍本单元的生字词和词语搭配,进行词语解释和操练。

4. 语言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实践活动,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6. 总结: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课文理解、词语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

【语文大单元备课】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备课——珍爱我们的家园

【语文大单元备课】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备课——珍爱我们的家园

【语文大单元备课】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备课——珍爱我们的家园一、目标与内容(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珍爱我们的家园”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坚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三首》。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古诗三首》的每一首诗都是描写美丽景色的让学生感悟祖国河山的美丽,为此而自豪旨在教育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害处,保护环境,为环保做出贡献。

(2)分析作者是怎样抓住关键句子来表达自己观点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都有意地写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明确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

《青山不老》中“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三黑和土地》中“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一句贯穿全文,使读者从心底里体会到翻身农民爱地胜过爱生命的真实感受。

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学会利用关键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从低年级安排“感受自然”,中年级“热爱自然”,高年级“保护自然”,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环境问题的现状有一定认识,但是没有把环境放在一心人的系统中去感受,如环境古今变化、守护家园中人的坚守与努力等。

(三) 单元目标(1)会写14 个生字,23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默读课文,能把握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抓关键句方式把握文段主要观点。

(4)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5)体会《三黑和土地》文章表达方式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脆弱,体会人们对土地的热爱,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6)通过默读、细读、抓关键奇小疑取关键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组集体备课岳维丽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

‚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

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

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

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

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建议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2.识字。

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只有2个。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

如,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中识字;或者画出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重点识记;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识字。

‚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妆‛。

‚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3.写字指导。

‚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

‚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正‛字形比较复杂,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4.这两首古诗千古传唱,家喻户晓。

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

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

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

5.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如,《望天门山》这首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

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诗中还有许多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的地方,像‚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晴方好‛‚雨亦奇‛,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6.课文中的两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

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

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

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例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7.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第一组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第二组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冰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文字描绘的画面。

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的画面,既可以是画诗的局部(某一句诗),也可以是画诗的整体,只要能大体符合诗意即可。

选做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可以请学生当堂背背自己知道的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可以先分小组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再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要鼓励学生课后多积累古诗。

一、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臵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先讲西沙群岛的位臵,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

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

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

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臵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

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简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

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

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