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学科内涵及研究领域

合集下载

女性主义与叙事学的融合_读兰瑟的_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_(1)

女性主义与叙事学的融合_读兰瑟的_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_(1)

WriterMagazine2008No.6作家杂志思考与言说摘要兰瑟建构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打破学科界限,将看似不相容的两个学科领域实现了跨学科融合,即将女性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历史观、社会观引入到叙事学疆界中,扩充了叙事学研究的视阈,而叙事学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反过来为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新工具,两者相得益彰。

关键词: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跨学科融合中图分类号:I0-02文献标识码:A一率先将叙事形式的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是美国学者兰瑟。

1981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叙事行为:小说中的视角》一书,这本书虽然尚未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但算得上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篇之作,初步提出了其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具体的批评实践。

1986年兰瑟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文章《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该文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术语,把这一新兴学科推到叙事学研究领域的前台。

从结构上看,该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提出女性主义文论与叙事学融合,相得益彰。

第二部分运用案例分析提出自己的女性主义叙事观,可谓入情入理。

二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女性主义文论和叙事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叙事学是“科学的、描述性的、非意识形态的;”而女性主义则是“印象式的、评价式以及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第109页)。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美学界对结构主义,尤其是对叙事学的衰微幸灾乐祸,因为他们对结构主义从来都没有感到舒服过。

兰瑟就此剖析了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论格格不入的原因。

一是叙事学不关注政治,女权主义批评家对范畴和二元对立观极不信任;二是叙事理论构建中性属的作用、作为模仿的叙事地位以及叙事中确定意义的语境的重要性。

女性主义批评家指责叙事学无视性属区分,只注重文本的普遍性,忽视文本的差异性,兰瑟指出:“惟有肖尔瓦特承认女性书写的差异性或特殊性,导致了对个体文本的重读与文学史的重写。

”作者建议“对叙事学进行重写以便能够把作为文本生产者和文本阐释者的女性考虑进去”(第111页)。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_理智与情感_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_理智与情感_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理智与情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评与叙事学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新流派———女性主义叙事学。

奥斯汀作为英国杰出的女性小说家,自然就成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目标之一。

与经典叙事学相比较而言,女性主义叙事学重点在于把作品语境化,聚焦于叙事结构的性别政治。

与奥斯汀其它几部后期小说相比,于181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自出版以来就未受到人们的极大青睐。

《理智与情感》在叙事技巧,比如章节的安排、叙述声音以及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本文就是从女性主义文评和经典叙事学的结合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理智与情感》中奥斯汀的叙事艺术,以及作为一个女作家奥斯汀作品中所体现的的女性政治化。

一、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

两者几乎同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两者在最初10多年的时间里,各行其道,几乎没有发生任何联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跨学科流派———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人是美国学者苏珊·兰瑟(Susannser)。

1981年出版了她的《叙事行为:小说中的视角》,该书率先将叙事形式的研究与女性主义文评相结合。

1986年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她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这篇文章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并对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

紧接着不仅在美国,在欧美的其他许多国家,该流派也得到了很快发展。

目前女性主义叙事学仍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它无疑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前者的传统,从叙事时间、结构、声音、视角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研究,又从后者的角度对叙事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位。

它分析性别与叙述的关系,研究特定文化、历史语境中关于性别的假设对叙事形式的影响。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

Americal School of Feminism:Femisnist Narrative 作者: 郑大群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0-54页
主题词: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美国学派
摘要: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和伊·安·卡普兰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把原本属于形式主义的叙事学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使女性主义研究从单纯的内容分析、定性研究走向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避免女性主义研究中过于印象化和片面性的弱点,从而打破了西方文学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的长期对立,不仅推进了女性主义学科的发展,也丰富了叙事学理论。

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评析

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评析

yuwenjianshe001@59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评析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 刘至美摘要:伊迪斯・华顿是一位享誉美国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主题深邃,整体结构清晰精巧、文笔流畅优雅,作品中蕴含了作者饱满的情感体验。

作品中对女性主义以及叙事艺术和象征意义作了较为突出表现,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文学评论家。

大多数评论家很少涉及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叙事手法以及文本的艺术表现手法。

本文就文学大家鲜少关注的领域进行探讨,以《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手法为基础,对其进行叙事层面的深入探析,体验作品深层次的文学魅力和个性化特点。

关键词:《纯真年代》 女性主义 文学创作 叙事视角引言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作家,伊迪丝・华顿对当时所处的纽约社会进行了详细的深入观察,以其独特的角度和准确细腻的文笔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和反映。

《纯真年代》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好评和喜爱,并于1921年获得普利策奖。

这部作品的成功为华顿今后的文坛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1]除了《纯真年代》以外,华顿先后创作了40余部作品,体裁涉猎广泛,包括自传、游记、小说、随笔等,另外华顿还对室内装饰颇感兴趣,在此领域也先后创作了多部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反映老纽约社会现状的《纯真年代》,这也是华顿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梅和埃伦是小说的主人公,两人性格差异较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梅是当时纽约上流社会“贤妻”形象的典型代表,她年轻漂亮,性格温和安静。

而埃伦与梅相比则显得格外的热情外向,成熟且不受传统规则的约束。

两个女主人公的描述定位都与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对传统女性的设定有着颠覆性的差异。

[2]传统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往往是对立的,一方代表正义、一方代表邪恶。

作品出版以后立即受到了世界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但是更多的评论家偏向对作品的主题以及创作风格和人物描述的评论,却较少关注小说形式结构与内容构建。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学科内涵及研究领域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学科内涵及研究领域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学科内涵及研究领域杨永忠;周庆【摘要】梳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流派,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学科定位,阐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核心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使命,从学理和实践两方面界定并讨论女性主义叙事学学科地位的独立性、结缘性、渗透性和开放性,对于厘清国内学者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属性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和偏见,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学科特性;学科建设;叙事模式;叙事特征【作者】杨永忠;周庆【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65022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8一、引言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积极从学科发展高度探讨叙事学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建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申丹(2004)[1]、唐伟胜(2007)[2]、郑大群(2007)[3]、杨永忠、周庆(2012)[4]等。

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女性学研究者对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个学科的了解较为模糊,致使目前国内对于这个新生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关注。

国内学者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属性等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见,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之说,或者将女性主义叙事学等同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因此,要从根本上厘清认识上的误区,就必须梳理女性主义叙事学从学科创立、成长到成熟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学科定位、学科内涵和研究领域,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进一步发展所需的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历史渊源女性主义叙事学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其时经典叙事学界和女性主义学界都遇到了一系列涉及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女勇士的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勇士的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勇士的女性主义叙事学1.多种叙述模式的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借鉴了叙事学的“话语”概念,话语层面的各种技巧包括叙述视角、叙述距离、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等。

叙事学的“话语”层面有一个重要概念“声音”,它是指各种类型的叙述者讲述故事的声音,而美国学者苏珊•兰瑟将叙述声音模式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

所谓“作者型”叙述声音其实就是传统的全知叙述,这种声音具有较多的权威性。

所谓“个人型”叙述声音就是“自身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即讲故事的“我”和故事的主角“我”为同一人。

只有“集体型”叙述声音在经典叙事诗学中被忽略。

[2](P290)在《女勇士》中,汤亭亭使用了这三种叙事模式,并且各种叙事模式既取长补短又各自独立,最终帮助华裔女性建立起了“话语权威”。

1.1作者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表示一种‘异故事的’(heterodigetic)、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

[3](P17)而热奈特提出的“异故事”这个词是指“叙述者从他所叙述的故事中消失”。

[4](P244-245)苏珊•S•兰瑟认为“比起那种赋予小说任务的、甚至是正在叙述的小说人物的权威来,这种作者型叙述者的权威更为优越”。

[3](P18)在作者型叙述声音中,叙述者并非虚构世界的参与者,他与虚构人物分属不同的本体存在层面,但其叙述声音又显得更加可信。

汤亭亭始终没有放弃从“异故事”的“我”中直接得来的作者权威而在《女勇士》中也运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在“无名女子”、“西宫门外”和“乡村医生”中,可以发现作者型声音的影子,而这样一位无所不知的现实而客观的讲述者正是一名华裔女性,她不仅为自己实现了“话语权威”,也为华裔女性作家群体实现了“话语权威”。

1.2个人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表示那些有意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叙述者。

这个术语仅仅指热奈特所谓的“自身故事”(autodiegetic)的叙述,其中讲故事的“我”(“I”)也是故事中的主角,是该主角以往的自我。

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溯源

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溯源

第30卷第1期2021年2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Vol.30No.lFeb2021D01:10.13887/ki.jccee.2021(1).26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溯源韩笑(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宁272000)摘要:西方文艺理论界在20世纪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由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发展,开始关注以前忽略了的语境和读者&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调整自身往理论化方向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性别研究视角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叙事学也不例外&这两方面的转变呈现出理论与批评并行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兰瑟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探索叙事形式和性别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基于前期叙事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成果,也符合西方各种理论由各自建构向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英美女性文评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女性主义叙事学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并且还在蓬勃发展。

苏珊-S.兰瑟作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者,她的理论建构及发展突出体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特点和方向。

兰瑟率先提出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为女性主义研究和叙事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后经典叙事学对语境的关注自柏拉图提出关于叙事的二分说起,人们就开始了对于叙事的讨论。

到了1969年,托罗多夫正式将叙事学命名为一门学科,也被称作经典叙事学,并且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从以法国为中心发展到了英美。

经典叙事学注重深度剖析叙事文本的故事及话语,对叙事文本中的结构规律、叙述技巧、各要素及其关系等进行封闭而系统的研究,追求规律性和科学性。

经典叙事学的崛起,大大提高了对小说文本的鉴赏和分析水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经典叙事学把叙事文本当作封闭的空间,只分析文章编号:1674-5787(2021)01-0110-05叙事文本内部的结构、规律和特征,追求叙事的普遍模式和规律,完全不考虑实际与叙事文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

新世纪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新世纪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研究趋势:需要更加注重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其与 当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村生活
《活着》:余 华的代表作, 以女性视角描 绘了20世纪中 国农村生活的
变迁
《平凡的世 界》:路遥的 代表作,以女 性视角描绘了 20世纪中国农 村生活的变迁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叙事手法
女性形象:独立、自信、 勇敢、智慧
叙事手法:多角度、多视 角、多元化
女性角色:主角、配角、 反派、辅助角色
叙事结构:线性、非线性、 循环、倒叙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推动性别平等: 倡导男女平等, 反对性别歧视
促进社会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 促进社会和谐
丰富文学创作: 丰富文学创作, 提高文学质量
增强女性意识: 增强女性意识, 提高女性地位
新世纪以来现当代文学女性主义叙 事学的不足与展望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研究方法单一, 缺乏创新
研究视角局限, 未能全面反映 女性主义叙事
添加标题
未来展望:未来,女性主义叙事学将继续发 展,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女性作家的 创作影响。
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2000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出版,标 志着女性主义叙事学进入新世纪
2005年,《女性主义叙事学》出版,成为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经典之作
2010年,《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出版, 标志着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得到广泛关注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女性作 家的创作和女性角色的塑造
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叙事 学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 领域
研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 历史等多方面因素

“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

“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

“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话语”进行研究。

我们将首先对话语结构进行概述,理解其如何成为性别政治中的重要工具。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如何对话语进行解读和重构,以揭示其中蕴含的性别权力关系。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为理解性别政治提供新的视角,并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话语结构的性别政治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权力运行机制。

我们将对话语的定义、特点及其与性别政治的关系进行梳理,以期对话语结构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我们也将对女性主义叙事学在话语研究中的贡献进行评述,以突显其在性别政治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相信,通过对话语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性别政治的本质,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为推动性别平等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话语”概念在女性主义叙事学中,“话语”这一概念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和重要性。

它不仅仅指涉语言层面的表达和交流,更广泛地涵盖了权力、身份、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等多个维度。

在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中,“话语”被视为塑造和反映性别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性别政治斗争的焦点。

女性主义叙事学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是权力和知识生产的场所。

在传统的叙事结构中,男性话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塑造和规定了女性角色的形象和地位。

这种话语结构不仅限制了女性自我表达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巩固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因此,女性主义叙事学致力于揭示和批判这种话语结构,以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自我解放。

女性主义叙事学强调“话语”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话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塑造个体身份和集体认同的重要手段。

对于女性而言,她们通过话语来构建和表达自我,抵抗性别歧视和压迫,寻求自我认同和群体归属感。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目标、原则与方法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目标、原则与方法

OnteObet e ,P icpe n to oo yo e ns Nartlg jci s r il a dMeh d lg f mii raoo y h v n s F t Y N ogzog , HO ig A G Y n — n Z U Qn h
( . u n nU iesyo Fn n ea dE oo is u m n 5 2 1 C ia 1 Y n a nvri f iac n cn m c ,K n ig6 0 2 , hn ; t


引 言
ns N r tl y L ne 9 1 、 iin A toi i a ao g ( a sr19 ) F t so uhr t o co f -
t: W m n y o e Wres n N r t e o e (L ne ir t a d a ai Vi v c a sr
主义叙 事学各种理论方 法的基础 上, 探讨这一叙事 范式的研 究 目标、 基本原 则和研 究方法具有 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女 性主义叙事 学; 别 ; 事主体 ; 性 叙 文本生成 ; 文本阐释
[ 中图分类号 ] 9 3 6 C 1.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0 8— 8 8 2 1 ) — 05— 6 10 63 (02 0 00 0 4
式 , 文拟 对 女 性 主 义 叙 事 学 的 研 究 目标 、 本 原 本 基
则 、 究方法 作 一些解 释 与探讨 。 研 二 、 性主 义叙 事学 的研 究 目标 女 以往 的女性 学 研 究 者在 研 究 女性 话 题 时 , 往 往 不 重 视对话 语 层面 的研 究 , 仅将 目光 局 限于情 节 仅
了一 些新 的理 论 范 畴和 分 析 模 式 , 并在 此 基 础 上 创 立 了女性 主义 叙 事 学 。普 林 思认 为 , 由于叙 事 学 必 须研 究性 别这 一个 不 可忽视 的因素 , 因此 , 事批 评 叙 与 女性 主义叙 事 学 更 为贴 近 J 。在 沃霍 尔 看 来 , 女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作者:王中强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一些方法对奥斯汀小说《劝导》进行了解读。

并且通过这些解读。

较为形象地阐释了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叙事学奥斯汀小说《劝导》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0)02-0057-04一、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叙事学上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席卷了整个北美地区和欧洲大陆。

女性主义(Feminism)批评正是随着这次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而蓬勃发展的。

作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到社会、文化、文学等领域后所产生的成果。

可以说,女性主义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中重要的言说形式,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用女性意识来评论文学作品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的特点是以性别或者社会性别为基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个人色彩。

通常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可以分为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其中英美学派更关注主题、母题和人物等传统批评观念,重在社会历史研究,法国学派则侧重结构。

女性主义批评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是文艺评论理论的热点,目前女性主义批评虽然势头有所减弱,但仍在不断发展之中。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女性主义文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

叙事学(Narratology)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的大背景下,受到俄国形式主义影响得以正式确立的。

叙事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时(此时女性主义批评正蓬勃发展),开始有不少叙事学家意识到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结合的可能性。

美国学者苏珊·兰瑟堪称是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开创人,1981年她发表了论文《叙事行为:散文化小说的视角》(The Narrative Act: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tion),1986年,她又发表了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Toward a FeministNarratology)。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内容摘要: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心理刻画见长,对女性心理的剖析深刻、细腻、真实。

他的中短篇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更是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

茨威格对故事中的女性总是充满了爱和同情,充满了宽容和理解。

对于女性的一些超乎常情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行动,他做出了最好的辩护和解释。

而这一点在他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显得尤为明显--故事以C太太,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当局者的视角呈现了整个故事脉络。

在她的叙述中,充溢着感情激烈的心理活动,推动叙事向前发展。

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参照,从“话语层面”对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进行评析,分析小说中的话语权威与女性意识。

关键词:《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叙述声音叙述视角斯蒂芬·茨威所创作的情感故事饱含着人类永恒、含蓄、高贵的情愫。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茨威格用他深刻的人性观察和敏感细腻的笔调,描写了激情、私奔等不合乎传统道德文化,社会规约的敏感话题,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社会地位。

张玉书在其著作《茨威格评传:伟大心灵的回声》如此评价:“《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C太太,对于年轻的赌徒从好生之德、慈母之情,派生出恋人的情愫,从而萌生新生的欲念,冒险的激情,最后由于赌瘾的阻力,使她玫瑰色的幻梦在灰色的现实中破灭,又万念俱灰地徜徉于人世之间...”[1]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从男性作家独特的女性视角客观地观察女性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主人公C夫人在受情欲驱使或遭到情感打击时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一类女性不可言说的内心声音。

一.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方法1986年,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人---美国学者兰瑟(nser)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就此打开了女性主义叙事学发展的大门。

[2]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聚焦于叙事结构和叙述技巧的性别政治。

苏珊·S.兰瑟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

苏珊·S.兰瑟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

苏珊·S.兰瑟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作者:朱萍来源:《卷宗》2014年第10期摘要:美国文学理论家苏珊·S. 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于1986年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该文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并对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美国文学理论家苏珊·S. 兰瑟(Susan S. Lanser)可谓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

1981年,兰瑟出版了她的《叙事行为:小说中的视角》一书。

该书的探索性质可见于兰瑟的自我诘问:“我是否可以采用否认社会现实与小说形式、意识形态与文本技巧之关联的批评工具(即结构主义叙事学)来探讨这些关联呢?”该书率先将叙事形式的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大胆探讨叙事形式的性别意义,为女性主义和结构主义叙事学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早期从事形式主义研究的兰瑟深受女性主义的影响,在注重文本之外研究的女性主义与注重文本之内研究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融合中,找到了汲取两者之长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女性主义叙事学。

兰瑟于1986年在美国的《文体》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宣言性质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该文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名称,并对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该文的开篇便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的研究状况,指出女性主义和结构主义叙事学两者各有利弊,而两者融合,恰恰能取长补短,给这两种之前并无多少联系的批评方法带来新的生机。

为了更好找出两者之间的可结合点,改变两种批评方式的固有思维,兰瑟列举出了女性主义和结构主义叙事学之间三个最主要的差异:在叙事理论建构中性别所承担的角色、叙事作为摹仿性或符号性的地位,以及叙事中起决定意义的叙述情境的重要性。

她认为,传统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并没有把性别作为探讨的对象,也就是男性的文本就代表了所有文本;叙事学从这点上来避免了几乎对于所有的性别问题的讨论。

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构想述论

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构想述论

2019年第1期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构想述论胡全生[摘要]自苏珊•兰瑟于1986年提出“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构想后,该构想便一直处于发展演进的过程。

通过细读兰瑟横跨三十年的三篇重要文章,并结合兰瑟的其他相关著述,文章认为,在兰瑟的心目中,女性主义叙事学因其目标不断移动,交叉性地走向了多些酷儿和多些女性主义的宏大叙事学,而这一演进过程不仅对应而且体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苏珊•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构憩;酷儿性;交叉性[作者简介]胡全生,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40[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9)01-0065-07苏珊•兰瑟既是“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术语的创造者,也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者,但其对“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构想从未驻足不前,经历了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考察这一过程,我们不妨细读兰瑟在不同时期三篇重要文章:《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Toward a Feminist Narratology",1986)、《我们到达了那里吗?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交叉性未来》(“Are We There Yet?The Intersectional Future of Feminist Narratology”,2010)和《建构(更酷儿和)更加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Toward(a Queerer and)More(Feminist)Nar-ratology",2015〕(以下简称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文章)。

这三篇论文前后相隔近30年,横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史。

通过审视这三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思想的演进过程,而且还可从中梳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轨迹。

第一篇文章和第三篇文章都以“toward”为其标题的第一词,直接呼吁“走向”某处;第二篇文章的标题虽然问是否“到达了那里”,但依然与“走向”紧密相关。

《杜兰葛山庄》之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杜兰葛山庄》之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杜兰葛山庄》之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杜兰葛山庄》之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旨在探讨和解释文本中关于性别和权力的表现。

通过分析小说《杜兰葛山庄》中的女性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部作品中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对于性别角色的反思与挑战。

首先,女性主义叙事学强调了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表达。

在《杜兰葛山庄》中,作者夏洛特·勃朗特通过塑造多位女性角色,表达了她对于女性自主和解放的渴望。

例如,作为主人公的简·爱无论是在身世、经历还是性格上,都呈现出坚强、独立和追求自由的品质。

她拒绝被动地扮演传统女性角色,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与罗切斯特先生建立平等的感情关系。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主义者所主张的个体自由和平等追求的精神。

其次,女性主义叙事学强调了故事情节的重塑和重建。

在《杜兰葛山庄》中,夏洛特·勃朗特探讨了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和异化,通过揭示女性困境来批判性地评价性别差异的社会制约。

小说中,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感情发展可以视为对男权社会传统婚姻制度的顶礼膜拜。

作者借助这一情节,探讨了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她们应当追求的更高自由和平等。

也正是通过这一情节的重构,夏洛特·勃朗特反映了她对于女性权利和自由的思考和呼唤。

第三,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叙事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在《杜兰葛山庄》中,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使读者得以近距离感受到主人公简·爱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女性角色的感受和思维,以及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处境。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时间跳跃和回忆的手法,将故事展示为一个回顾式的叙述,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女性角色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和困惑,以及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和认同。

通过分析《杜兰葛山庄》这部女性主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夏洛特·勃朗特对于女性权力和平等的关切,并呼唤社会对于女性的认同和重视。

《金锁记》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金锁记》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经验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成。

审计任期,即审计师为客户服务的时间长度,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审计独立性则是审计工作的基石,对于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结果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的决策。

本文首先将对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审计任期过长或过短可能对审计独立性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审计数据,实证检验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成。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的理解,还可以为审计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揭示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有助于审计师更好地把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要求,提高审计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审计市场行为。

二、文献综述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审计任期是指审计师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的连续年限,而审计独立性则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保持客观、公正和不受外部影响的能力。

关于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普遍认为,审计任期过长可能导致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过于紧密的关系,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审计师可能更倾向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持乐观态度,甚至可能忽视一些潜在的财务问题。

这种现象被称为“审计任期过长导致的审计疲劳”或“审计任期过长引起的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合谋”。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审计任期过长并不一定导致审计独立性的丧失。

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_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_申丹

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_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_申丹

叙事理论研究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申 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摘 要:女性主义叙事学在西方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但迄今尚未得到国内文论界的关注。

作为跨学科的派别,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分析与性别政治融为一体,打破了西方文学界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之间的长期对立。

鉴于这是国内首篇评介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论文,本文将首先简要概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然后从两个特定角度对其进行评析:一是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评的差异;二是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对结构主义叙事学之批评的合理和偏误之处。

本文旨在廓清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本质特征,厘清其长处和局限性,清理其理论上的某些混乱。

关键词:叙事形式;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4)01-0136-11收稿日期:2003-09-08作者简介:申丹(1958) ),女,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0入选者研究课题(413118002)。

¹国内将法文的/narratologie 0(英文的/narratology 0)译为/叙述学0或/叙事学0,但在笔者看来,两者并非完全同义。

/叙述0一词与/叙述者0紧密相联,宜指话语层次上的叙述技巧,而/叙事0一词则更适合涵盖故事结构和话语技巧这两个层面。

笔者将自己的一本书命名为5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01),旨在突出narratology 与聚焦于文字表达层的文体学的关联。

尽管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关注话语层次上的叙述技巧,但对故事层次也有所关注,为全面起见,本文权且采用/叙事学0这一译法。

20世纪60年代末发轫于欧美的女性主义(也称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一般来说,欧美的种种当代文学思潮往往只能保持十来年的强劲发展势头,但植根于妇女运动的女性主义文评却可谓经久不衰。

【宿舍文化论文】女性作者的叙事特色和文化分析

【宿舍文化论文】女性作者的叙事特色和文化分析

【宿舍文化论文】女性作者的叙事特色和文化分析摘要:视频博客Vlog从去年开始异军突起,成为新风口。

国内各媒体平台上涌现出一大批个性鲜明的视频博客,其中女性作者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她们的视频博客Vlog 作品来看,不仅有鲜明的空间表征、缓慢的时间延展,以及从前台到后台的角色转换这些叙事特色;更有多元性与差异性、主体性与自主性、突破性与叛逆性、慢叙事与伴随性等鲜明的文化特点。

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梳理,并致力于思考Vlog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能更好的集结女性公众议题、建构新型女性话语同时避免过度娱乐和污名化等倾向。

关键词:Vlog;女性作者;叙事特色;文化分析一、视频博客Vlog简介与发展态势维基百科2008年关于词语Vlog的定义,就已经界定其为“视频博客”(以下简称Vlog),一种主要的媒介是视频,同时包括与视频相关的视频与相关文本的一个链接,加上图片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构成的一种媒体形式。

同时,它具有需要规律性的属性。

在国外以Youtube 为代表的一些视频网站上,Vlog这种视频博客的形式经历了近五年的发展,模式已趋完善与成熟。

2018年下半年,国内部分短视频平台如B站、微博等开始发力推广Vlog,这种新的媒介形式一出现在中国的媒介平台上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影响力,不仅加入赛道的平台逐渐增多、注册的用户成倍增长,各社交平台上更是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和独特的创作特色的意见领袖。

可以预期,中国的Vlog在2019年会迎来新的风口。

这其中,女性作者在知名度、内容数量、质量方面均表现突出,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本文在熟悉了解了当前社交媒体上活跃的女性Vlogger(指拍摄Vlog的人,视频内容创作者)的内容后,选取了部分较有影响的意见领袖,试图以内容分析的视角探析女性Vlogger的叙事特色以及背后的文化特征。

二、女性作者内容书写的叙事特色(一)空间表征:各种空间领域中的景观展现从空间角度看,视频博客的女性作者(以下简称女性Vlogger)的文本中包括各种空间的生活记录,不仅限于私人空间,也包括公共空间;不仅包括本土文化空间,还包括各种异域文化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t h e Co nn o t a t i o n a nd Me t ho d o l o g y o f Fe mi ni s t Na r r a t o l o g y
Y A N G Y o n g . z h o n g , Z H O U Q i n g ( 1 . ̄ u n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 K u n m i n g 6 5 0 2 2 1 , C h i n a ;
na r r a t i v e f e a t u r e


引 言
( 2 0 0 4 ) …、 唐伟 胜 ( 2 0 0 7 ) J 、 郑大群 ( 2 0 0 7) j 、 杨永 忠 、 周庆 ( 2 0 1 2 ) 等 。但 是 ,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间内, 由于 中 国女 性 学 研 究 者对 女 性 主 义 叙 事
见, 具有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女 性主义叙事 学; 学科特性 ; 学科建设 ; 叙 事模 式 ; 叙 事特征
[ 中图分类号 ] C 9 1 3 . 6 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6 8 3 8 ( 2 0 1 4 ) 0 2— 0 0 1 7— 0 6
2 .Y u n n a n U n i v e s r i t y o f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K u n m i n g 6 5 0 0 3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t h e s i s s u m m a i r z e s t h e h i s t o i r c a l o i r g i n a n d m a j o r s c h o o l s o f f e m i n i s t n a r r a t o l o g y a n d a n a l y z e s i t s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o i r e n t a t i o n .T h e k e y n o t i o n s , o b j e c t i v e s a n d m i s s i o n s o f f e m i n i s t n a r r a t o l o g y a r e c l a i r i f e d ;a n d t h e

性别 平 等理 论研 究 ・
女 性 主 义叙 事 学 的学 科 内涵及 研 究领 域
杨 永 忠 , 周 庆
( 云南财经大 学 , 云南 昆明 6 5 0 2 2 1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 6 5 0 0 3 1 )
( 摘要 ] 梳 理女性主义叙事 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流 派, 分析女性主 义叙 事学学科 定位 , 阐述女性 主义叙事 学 的核 心思想、 主要 目标 和基 本使命 , 从 学理和 实践 两方 面界 定并讨 论女性主 义叙 事学学科地位 的独立性 、 结缘 性、 渗 透性 和开放性 , 对于厘清 国内学者在女性 主义叙 事学的基本概念 、 研 究范围和 学科属性 等方 面存在 的误 区和偏
i n d e p e n d e n t ,i n t e r f a c i n g,p e r v a s i v e a nd o p e n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t h i s ie f l d a r e i d e n t i ie f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f r o m b o t h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l a p e sp r e c t i v e s . Al l a b o v e a r e o f g r e a t s i g ni ic f a n c e t o c l a r i f y t h e mi s u n d e I _ s t a n d i n g s 0 f s o me Chi n e s e s c h o l a s r o n t h e b a s i c c o n c e p t i o ns ,s t u d y s c o p e a n d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a t t ib r ut e o f f e mi n i s t n a r r a t o l o g y . Ke y wor ds:f e mi n i s t n a r r a t o l o g y; d i s c i pl i na r y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n a r r a t i v e mo d e;
2 0 1 4年 4 月
山东女 子 学院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Wo me n’ S Un i v e r s i t y
Apr . 2 01 4 N O. 2 S e r .NO.1 1 4
第 2期
总第1 1 4期
自本世 纪 初 以来 , 国 内学 者 就 开 始关 注女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