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对于放热反应H2+CI2型=2HC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D. 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的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 (OH)2* 8H2O晶体与NH£I 晶体的反应5.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

A.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I3溶液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7.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o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浓度增大C.溶液中的SO亍浓度增大D.溶液的密度增大8. 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oA.锌B.汞 C ・石墨D.二氧化猛9. 已知空气一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 + 20H_ — 2e- = ZnO +H20石墨:02+2H20+4e'=40H '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概念辨析 反应热概念判断和比较类试题
[母题 1] 已知反应:①101 kPa 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的中和热 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6.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 O2(g)===2SO3(g) ΔH=-197 kJ/mol 是指 2 mol SO2(g)和 1 mol O2(g)完全转化为 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 若在相同 的温度和压强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和 1 mol O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2 mol SO3(g),故 Q<197 kJ。
答案:D
解析:本题将燃烧热与反应热的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融合在一起,解答时要紧扣燃烧热的相关概念,注意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乙醇与汽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9,即 1 mol 该混合物中含有 0.1 mol 乙醇和 0.9 mol CxHy。0.1 mol 乙 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 366.8 kJ/mol×0.1 mol=136.68 kJ,又 知 1 mol 混合物完全燃烧共放出 Q kJ 热量,则普通汽油的燃 烧热为(Q-136.68)/0.9 kJ/mol,据此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原则可判断选项 D 正确。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热能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热能
______,实现该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光__能__转__化__为__化__学。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1.反应热的定义及计算依据
2.从两种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热 反应热图示
微观
宏观
a表示断裂旧化学 图像分析 键吸收的能量;
b表示生成新化学 键放出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SiHCl3的电子式为
的反应方向。满足目标方程式各物质的位置要求,注意方程式方向改变ΔH _________________。
则25 ℃时H2(g)和C(石墨,s)生成C6H6(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符号随之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A.Y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W2Z的键角小于YW3 燃烧热ΔH(kJ·mol-1)
从能量角度分析,铁触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填标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1)调方向:根据目标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的位置,调整已知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 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常规方法
(2)细看变化,仔细分析各段反应 Si(s)+3HCl(g)

高中化学高三同步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试题.doc

高中化学高三同步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试题.doc

专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06年浙江湖州)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答案:A。

解析: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从图象来看,符合题意的只有A。

评价:此题旨在考查对“吸热反应”概念的掌握和图象识别能力,属于容易题。

2.(06年南师大附中)“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生石灰C.氢氧化钠D.硝酸铵答案:D。

解析:将该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说明此物质溶于水时,可以吸收大量的热。

四个选项中,氯化钠溶解时没有明显的放热或吸热现象;生石灰和氢氧化钠溶解时均能放出大量的热;只有硝酸铵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能起到致冷作用。

评价:此题旨在考查对“溶质在水中溶解时的热量变化”的认识,属于容易题。

3.(06年重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A. 2 CO(g) + O2(g) = 2 CO2(g)ΔH = - 566 KJ·mol-1B. 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 ΔH = - 890 KJ·mol-1C. 2 H2(g) + O2(g) = 2 H2O(l)ΔH = - 571.6 KJ·mol-1D. H2(g) + Cl2(g) = 2 HCl(g)ΔH = - 184.6 KJ·mol-1答案:B。

解析:“燃烧热”的定义是:在101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能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A、C项中CO、H2的物质的量是2 mol,不行;D项H2不是在氧气中燃烧,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

评价:此题旨在考查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4.(06年湖南简阳)已知H+(aq) + OH-(aq) = H2O(l)ΔH = - 57.3 kJ·mol-1。

201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2

201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2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试卷试卷简介: 1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试卷类型:二轮专题复习3•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问答题4•难度比例:中等难度为主5•考察范围:化学反应与能量6.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10小题)1. 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放热反应容易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多次洗牌以后,扌卜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大2. 下列过程中△ H<0的是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 •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 • 8H2O与NH4CI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14. 在36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3 1C(s) + 202(g) = CO(g) ; △ H = —110. 5 kJ/mol —283 kJ/mol2CO占体积。

且有:31,CO(g) + -C2(g) = CO 2(g)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 5 kJ6. 已知胆矶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在室温下将1mol 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kJ ,而胆矶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uSO ・ 5fO(s) = CuSO(s) + 5fO(l) ; △ H = +QkJ/mol ,贝U Q 与Q 的关系是A. Q >Q B. Q v QC. Q = Q D .无法确定7.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8.X 、Y 二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层结构时,X 放出的热量大于 Y 放出的热量;Z 、W 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 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 W 大于Z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7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7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栏 目 链 接
)
K 课标考 纲展示
解析 B中生成物水应为气态, B错。 H2 燃烧放热
(ΔH 为负值 ) ,则 H2O 分解必为吸热反应 (ΔH 为正值 ) , A正确,C、D错。 答案 A
栏 目 链 接
K 课标考 纲展示
针对训练
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 2H2(g)+O2(g)===2H2O(g) 则氢气燃烧热为 241.8 kJ· mol-1 B.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 墨稳定 C .已知 NaOH(aq) + HCl(aq)===NaCl(aq) + H2O(l) ΔH =- ΔH>0,则金刚石比石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H核心 自 查
1.下列反应: ①KOH+HCl===KCl+H2O, ②Fe+H2SO4===FeSO4+H2↑, 点燃 CuCl , ③Cu+Cl2===== 2 高温 Na CO +H O+CO ↑, ④2NaHCO3===== 2 3 2 2 ⑤Ba(OH)2+2NH4Cl===BaCl2+2NH3↑+2H2O。
栏 目 链 接
ΔH=-484 kJ· mo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若已知: H2O(g)===H2O(l) ΔH =- 44 kJ· mol - 1 ,
写 出 H2(g) 与 O2(g) 完 全 反 应 生 成 H2O(l)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2H2(g)+O2(g)===2H2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①②③ 。 (1)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高考复习】学年高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

【高考复习】学年高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

【高考复习】学年高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以下是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C.干冰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解析 A项,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错;C项,干冰气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

答案 B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H=-393.5 kJmol-1、H=-285.8 kJmol-1、H=-890.3 kJmol-1、H=-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 H=-393.5 kJmol-1B.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D.C6H12O6(s)+3O2(g)===3CO2(g)+3H2O(g)H=-1 400 kJmol-1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含义得出:A项中生成物应是CO2;C、D项中H2O为液态;B项正确。

答案 B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7.3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9.4 kJmol-1B.-45.2 kJmol-1C.+45.2 kJmol-1D.+69.4 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HCN与NaOH的反应设计为以下两步:则H1=H2+H3即-12.1 kJmol-1=H2+(-57.3 kJmol-1) H2=+45.2 kJmol-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5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试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5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试题

第5讲化学反应与能量(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3·荆州质检Ⅰ,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也放出57.3 kJ的热量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ΔH=-283.0 kJ·mol-1D.已知2C(s)+2O2(g)===2CO2(g)ΔH=a,2C(s)+O2(g)===2CO(g)ΔH=b,则b>a 解析A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A项错误;B项,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需要吸热,B项错误;C项,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1,C项错误;D项,2C(s)+2O2(g)===2CO2(g)ΔH=a、2C(s)+O2(g)===2CO(g)ΔH=b,2CO(g)+O2(g)===2CO2(g)ΔH=c,上述三个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根据盖斯定律知,a=b+c,又因为a<0,b<0,c<0,所以b >a,D项正确。

答案 D2.(2013·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 B 选项正确,水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后能量变大,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 B3.(2013·海南,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 2(g)+9O 2(g)=== 2C 3H 5(ONO 2)3(l) ΔH 12H 2(g)+O 2(g)=== 2H 2O(g) ΔH 2C(s)+O 2(g)=== CO 2(g) ΔH 3则反应4C 3H 5(ONO 2)3(l)=== 12CO 2(g)+10H 2O(g)+O 2(g)+6N 2(g)的ΔH 为( )。

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

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

专题05 化学反应与能量目录01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02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03 原电池化学电源04 电解原理0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01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1.(2024·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联考)丙烯是合成聚丙烯的单体。

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升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增大D.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H不同2.某反应2A=3B,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A 比B 更稳定C .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 .整个反应的ΔH=E 1-E 23.(2024·山东潍坊市五县区高三阶段监测)化学反应H 2+Cl 2=2HCl 的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相同B .H -Cl 键的键能为862 kJ·mol -1C .热化学方程式:H 2(g)+Cl 2(g)=2HCl(g) ΔH =-183 kJ·mol -1D .2mol 气态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ol 氢气的能量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将0.5molH 2(g)和0.5molI 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HI 放热a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I 2(g )+H 2(g)2HI(g) △H=-2akJ•mol -1B .在101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221H (g)+O (g)=H O(1)ΔH=-285.8kJ/mol 2C .S(g)+ O 2(g)=SO 2(g) ΔH 1 S(g)+ O 2(g)=SO 2(g) ΔH 2 ΔH 1>ΔH 2D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 ,则0.5molH 2SO 4和足量Ba(OH)2反应的ΔH=-57.3kJ/mol 5.(2023·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六六中学高三期中)以CO 和H 2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工业上的成熟方法,直接以CO 2为原料生产甲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7】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7】化学反应与能量

物,如C→CO2、H2→H2O(l)等。
失误防范
(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 态 H2O 时的反应热。需注意:①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中; ②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 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O ,即 H + (aq) + OH - (aq)===H2O(l)
题组三 “一式”解决反应热的计算 4.(2014· 重庆理综,6)已知:C(s)+H2O(g)===CO(g)+H2(g) =a kJ· 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 mol-1 H—H、O==O和O—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 mol-1, 则a为( A.-332 C.+350 ) B.-118 D.+130 ΔH
差值,在上图中: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ΔH=E1-E2或ΔH=E4-E3,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
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集训
题组一 对比分析“三热”,跳出认识误区
ΔH=b kJ· mol-1得 b-a+5.6c 6EP-P+10× kJ· mol-1-4×5c kJ· mol-1=b kJ· mol-1 4 5a+12c-3b EP-P= kJ· mol-1,错误。 12 答案 C
5.(2013· 重庆理综,6)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 mol-1 P4(g)+10Cl2(g)===4PCl5(g) ΔH=b kJ· 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 mol-1,PCl3 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 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b-a+5.6c C.Cl—Cl键的键能 kJ· mol-1 4 5a-3b+12c D.P—P键的键能为 kJ· mol-1 8

2010届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全国通用

2010届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全国通用

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试卷试卷简介: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试卷类型:二轮专题复习3.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4.难度比例:中等难度为主5.考察范围: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6 小题,每小题3分)1.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高考资源网CO(g)+1/2O2(g)=CO2(g);△H=-282.5kJ/mol。

假如标准状况下由CH4、CO、CO2组成的89.6升混和气体完全燃烧时能放出1010千焦的热量,并生成18克液态水,那么燃烧前混和气体中CO占的体积百分含量约为A.40% B.50% C.60% D.70%2.对于mA(g) + nB(g) pC(g) +qD(g) 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m+n>p+q,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m+n>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m+n<p+q,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m+n<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3.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 ( g ) +5/2O2 ( g ) →2CO2 ( g )+H2O ( l ) △H = -1300kJ / 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当10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吸收1300kJ的能量B.当1 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当8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4.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

他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落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

故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或用作夏日防暑的枕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之为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数据和实用性考虑,实际运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A.①B.②C.③ D.④5.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同学:在醋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粉末,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C.丙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l 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7.燃烧a g CH4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9 g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22.5 kJ。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及答案)(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及答案)(1)

一、选择题1.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就是其中一种。

它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Zn +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B.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C.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K+向负极移动【答案】C【分析】【详解】A.根据电极反应式,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锌为负极,故A错误;B.负极反应Zn +2OH--2e-═ZnO+H2O,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pH减小,故B错误;C.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锌为负极,故C正确;D.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2.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焓变相同B.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氨气分子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答案】B【详解】A.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但符号相反,A错误;B,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B正确;C.N原子和H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形成的是极性键,C错误;D.根据图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键释放的能量,D错误;答案选B。

3.某实验兴趣小组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B.电子在溶液中从Cu电极流向Zn电极C.把铜片换成石墨,实验现象相同D.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答案】B【分析】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如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g)和O2(g)反应生成NO(g)是放热反应B.2 mol 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吸收498 kJ能量C.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 kJ能量D.2 mol N(g)和2 mol O(g)的总能量为1444 kJ【答案】C【分析】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N2+O2═2NO△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反应是吸热反应;【详解】A. 依据计算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 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过程是化学键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2mol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放出498kJ能量,故B错误;C. 形成2molNO放热2×632×J能量,所以1mol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kJ能量,故C正确;D.无法判断2 mol N(g)和2 mol O(g)的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C。

2.在2L密闭容器中,把2 mol X和2 mol Y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P(g)+2Q(g) ,当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测得P的浓度为0.8mol/L,Q的浓度为0.4mol/L,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n=4 B.X的转化率为60%C.X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D.2 min内Y的平均速率为0.4molL-1min-1【答案】D【分析】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3X(g)+Y(g)nP(g)+2Q(g)(mol/L)1100(mol/L)0.60.20.80.4(mol/L)0.40.80.80.4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据此回答;A.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转化量之比,则n=4,A正确;B. 据分析,(X)(X)100%(X)ccα∆=⨯=60%,B正确;C. 据分析,X的平衡浓度为0.4mol/L,C正确;D. 2 min内Y的平均速率为-1-11(Y)0.2mol L(Y)0.1mol L min2mincvt-∆⋅===⋅⋅∆,D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燃料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转移4mol电子B.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CO32﹣+7H2O+8e﹣C.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2.工业上,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CN﹣,装置如图所示,依次发生的反应有:①CN﹣﹣2e﹣+2OH﹣═CNO﹣+H2O②2Cl﹣一2e﹣═Cl2↑③3Cl2+2CNO﹣+8OH﹣═N2+6Cl﹣+2CO3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1 mol CN﹣,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 mol电子B.通电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C.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不断补充NaClD.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一2e一═Fe2+3.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131.4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 CO(g)+H2(g)→C(s)+H2O(l)+131.4kJ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2(g)吸收131.4 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热量4.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D.当有4.48L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8N A5.LED系列产品是被看好的一类节能新产品.如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 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处通入氢气,发生还原反应B. 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D. 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6.有一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纸质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 +2MnOOH。

201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2

201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2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试卷试卷简介: 1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试卷类型:二轮专题复习3•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问答题4•难度比例:中等难度为主5•考察范围:化学反应与能量6.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10小题)1. 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放热反应容易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多次洗牌以后,扌卜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大2. 下列过程中△ H<0的是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 •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 • 8H2O与NH4CI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 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14. 在36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3 1C(s) + 202(g) = CO(g) ; △ H = —110. 5 kJ/mol —283 kJ/mol2CO占体积。

且有:31,CO(g) + -C2(g) = CO 2(g)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 5 kJ6. 已知胆矶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在室温下将1mol 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kJ ,而胆矶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uSO ・ 5fO(s) = CuSO(s) + 5fO(l) ; △ H = +QkJ/mol ,贝U Q 与Q 的关系是A. Q >Q B. Q v QC. Q = Q D .无法确定7.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8.X 、Y 二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层结构时,X 放出的热量大于 Y 放出的热量;Z 、W 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 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 W 大于Z 。

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与能量

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与能量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试卷试卷简介: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试卷类型:二轮专题复习3.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问答题4.难度比例:中等难度为主5.考察范围:化学反应与能量6.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10小题)1.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放热反应容易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大2.下列过程中△H<0的是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0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4.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31体积,CO2占32体积。

且有:C(s) +12O2(g) = CO(g) ;△H = -110.5 kJ/mol , CO(g) +12O2(g) = CO2(g) ;△H =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172.5 kJ B. 1149 kJC.283kJ D. 517.5 kJ5.已知:①)g(O21)g(H22+=H2O(g)△H1=a kJ·1mol-,②)g(O)g(H222+=2H2O(g)△H2=b kJ·1mol-,③)g(O21)g(H22+=H2O(l)△H3=c kJ·1mol-,④)g(O)g(H222+=2H2O(l)△H4=d kJ·1mol-。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效演练跟踪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效演练跟踪检测)第六章 化学反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化学能与热能高效演练·跟踪检测【教材母题拓展练】1.(RJ必修2·P37改编题)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解析】选A。

乙醇燃烧、铝热反应、氧化钙溶于水的过程都是放热的,因此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这三个过程的生成物总能量都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而碳酸钙分解需吸收能量,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2.(RJ必修2·P38改编题)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H2(g)+O2(g)2H2O(g)ΔH1=-a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 mol H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g)时放出akJ的热量B.2 mol H2O(g)完全分解为2 mol H2(g)和1 mol O2(g)时吸收akJ的热量C.2 mol H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akJD.1 mol H2(g)和0.5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O(g)时放出0.5akJ的热量【解析】选C。

由热化学方程式知,A正确;等量的反应物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C错误;反应逆向发生时热量的数值不变,B正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减半,反应热也减半,D正确。

3.(RJ选修4·P6改编题)根据下列图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B.图(2)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ΔH=+41 kJ·mol-1C.由图可知正逆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相同D.两个图象表示的含义不同【解析】选B。

图(1)表示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A正确;图(2)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ΔH=+41 kJ·mol-1,B错误;由图知C正确;两个图象的反应物、生成物正好相反,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试卷
试卷简介: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试卷类型:二轮专题复习
3.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
4.难度比例:中等难度为主
5.考察范围: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16 小题,每小题3分)
2.对于mA(g) + nB(g)pC(g) + qD(g) 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p+q,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m+n>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m+n<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5.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在醋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粉末,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C.丙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l 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7.燃烧a g CH4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9 g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22.5 kJ。

下列表示C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4(g)+2O2(g)=CO2(g)+2H2O(l);ΔH=-222.5 kJ/mol
B、CH4(g)+2O2(g)=CO2(g)+2H2O(g);ΔH=-890.0 kJ/mol
C 、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0 kJ/mol
D 、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0 kJ/mol
8.N 2和H 2合成NH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223N g +3H g =2NH 1; 2kJ/mol H a b c ∆=--
B .()()()()223N g +3H g =2NH g ; 2kJ/mol H b a ∆=-
C .()()()()2233N g +
H g =NH 1; kJ/mol 2
H b c a ∆=+- D .()()()()2233N g +H g =2NH g ; kJ/mol 2H a b ∆=+ 9.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①泡沫塑料只垫在大烧杯底部,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再盖上硬纸板 ② 温度计测量过盐酸的温度后,立即插入NaOH 溶液中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
③ 将量筒中的NaOH 溶液慢慢加入到小烧杯的盐酸中,边加边搅拌
④ 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以其平均值记为最终温度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都不正确
1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B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
C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 .含0.1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0.2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13.直接测定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是很困难的。

盖斯定律指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P 4(固、白磷)+5O 2(气) → P 4O 10(固)+2983.2KJ
P(固、红磷)+O 2(气) →
P 4O 10(固)+738.5KJ
那么,1摩白磷转变成相应物质量的红磷时,应是
A .放出29.2KJ 热量
B .吸收29.2KJ 热量
C .放出2244.7KJ 热量
D .吸收2244.7KJ 热量
二、填空题(4小题)
17. (10分)(1)右图是等质量的Na 2CO 3、NaHCO 3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盐发
生反应时的情景,产生CO 2气体的体积较多的试管中加入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当反应结束时,A 、B 两试管中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能感受到Na 2CO 3与盐酸反应时是放热反应,而NaHCO 3与盐酸反应时表现为吸热。

在A 、B 两试管中的此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的总趋势分别对应于A-____,B-____。

(填写a 或b )
(a ) (b )
(2)若Na 2CO 3 (aq) + HCl(aq) == NaHCO 3(aq) + NaCl(aq) + Q 1 ,
NaHCO 3(aq) + HCl(aq) == NaCl(aq) + H 2CO 3(aq) + Q 2 ,
H 2CO 3(aq) == H 2O(l) + CO 2(g) – Q 3
注:aq- 表示溶液中、 l- 表示液体、 g- 表示气体
试根据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分别可得出的与Q1、Q2、Q3有关的不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 + 6H2O C6H12O6 +6O2 b.CO2 + 3H2CH3OH +H2O
c.CO2 + CH4CH3COOH d.2CO2 + 6H2CH2==CH2 + 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已知0.5molCO2与0.5mol水蒸气在t℃、pkPa时,完全反应生成液态HCOOH 和氧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0.(10分)沼气是一种廉价的能源。

农村富有秸秆、杂草等废弃物,它们经微生物发酵之后,便可以产生沼气,可以用来点火做饭。

(1)已知:;∆H<0。

请评价这个反应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至少两点)(2)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写出煤和沼气中的主要成分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并指出哪一种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小?。

(3)8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能放出445kJ的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若建立沼气发电站,则可以实现把转化为电能。

三、实验题(1小题)
21.(12分)用50 mL 0.50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
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1)在该实验中,量取50 mL盐酸或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是;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温度;
(4)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k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稀溶液的密度都为1 g·cm-3];
(5)如果用50 mL 0.55 mol·L一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计算中和热,其中和热△H会偏大,其原因是。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D
6.B
7.C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D
15.B
16.A
二、填空题
17.(1)NaHCO353:84 b a (2)Q1>Q2 Q3>0 18.
19.(1)abcd
(2)a ; c
(3)
20.(1)有效的利用生物质能,获得气体燃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肥料;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提到两点得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C+O2CO2; CH4+2O2CO2+2H2O ;沼气对环境污染小。

(3)CH4(g)+2O2 (g)= CO2(g)+ 2H2O(l)△H= - 890KJ·moL-1
(4)生物质能
三、实验题
21.(1)量简和胶头滴管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4)1.34 kJ (保留两位小数)
(5)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热(或生成的盐会水解,要吸收热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