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又是九月九教案沪教版
二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又是九月九》3|沪教版 (共15张PPT)
菊花酒
所谓九日黄花酒,即是指菊花酒,农历九月, 菊花争艳,因此九月又称菊月,菊花象征长寿, 菊花酒寓意“吉祥酒”,在重阳节有赏菊、饮 菊花酒的传统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为“菊 花节”,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早已成为 一种时尚。
各地重阳节习俗
•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陕北过重阳在晚 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人们喜 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爬上附近山 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 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 头上,以之避邪。
农历九月初九
因为在古代规定:一、三、五、七、九 等单数为阳数,九是最高的阳数,农历九 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做“重阳”。
“九九”与“久久”读音一样,表明长长 久久,有长久之意,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 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动常常在重阳 节进行。
今年重阳节几月几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糕——高
登高(登山)
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二 有李白《九日登山》,可见登 高是重阳节的风俗之一。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去登高吗?
重阳节正值秋天,秋高 气爽,登高可以强身健 体,健康去病,使人心 情舒畅
不断攀登,勇 往直前的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插 茱 萸
茱萸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 有驱虫、去湿、避邪的作用。所 以,在古人重阳节佩茱萸希望可 以辟邪求吉。
•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 果,
•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 祖墓,纪念先人。
其他国家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不仅在中国有习俗,在国际上其他 国家也有一些风俗,如:在韩国有吃花煎、 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的习俗;在日本有 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等风俗。
2015秋沪教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思品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能和小伙伴建立友谊,热爱自己的家庭,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初步的自理能力,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课时
二、教学内容:
基本常规教育,热爱集体教育,热爱学习,尊敬师长教育,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同学,热爱家庭,孝顺父母。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册共四个单元,16篇课文,4篇拓展与合作。
第一单元中秋与xx
1、奔月的理想
2、中秋话团圆
3、又是九月九
4、听爷爷讲故事
拓展天地(一)
他们曾经年轻
第二单元规范与习惯
5、xx!xx
6、让校园更美
7、一起订公约
8、学习的好习惯
拓展与合作(二)好习惯伴我成长
第三单元吃饭与穿衣
9、小小一粒米
10、我会这样吃
11、衣服哪里来
12、我会选衣服
拓展与合作(三)小小服装设计师
第四单元说的与做的
13、信得过商店
14、墙上的球印
15、我不是我的
16、红花送给谁
拓展与合作(四)谁应得到诚实章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奔月的理想第二周:中秋话团圆第三周:又是九月九
第四周:听爷爷讲故事第五xx:xx!xx
第六周:让校园更美第七xx:一起订公约第八xx:学习的好习惯第九xx:小小一粒米第十xx:我会这样吃第十一xx:衣服哪里来第十二xx:我会选衣服第十三xx:信得过商店第十四xx:墙上的球印第十五xx:这不是我的第十六xx:红花送给谁xx。
九月九重阳节的教案
九月九重阳节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活动。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 重阳节的传统活动和意义。
教学难点:1.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活动材料和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重阳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茱萸等。
3.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享一些有关重阳节的传说和故事,如《登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故事中所体现的重阳节文化内涵。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重阳节相关的手工制作、绘画或其他创意活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重阳节的文化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重阳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3. 学生对重阳节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六、课程扩展(10分钟)1. 介绍重阳节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方式,如韩国、日本、越南等。
2. 比较中外节日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节日文化。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重阳节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探讨。
2024年九月九重阳节教案
2024年九月九重阳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诗词文化。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及诗词文化。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关爱老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诗词的鉴赏和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课件:重阳节的相关图片、诗词等。
2.教学视频:关于重阳节的纪录片。
3.教学道具:菊花、茱萸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教师出示一朵菊花,引导学生说出与菊花相关的节日。
(2)学生回答:重阳节。
2.讲解重阳节的来历(1)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重阳节故事。
3.介绍重阳节的习俗(1)教师讲解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等。
(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重阳节习俗。
4.学习关于重阳节的诗词(1)教师讲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生齐读诗词,感受诗词的意境。
(3)教师分析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学习了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诗词。
2.欣赏重阳节诗词(1)教师出示李白的《登高》。
(2)学生齐读诗词,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
(3)教师分析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眼中的重阳节”主题绘画活动。
(2)学生创作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
4.讲解重阳节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1)教师讲解重阳节与尊老爱幼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关爱老人的故事。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重阳节的知识?(2)学生回答:学习了重阳节的来历、习俗、诗词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观看重阳节纪录片(1)教师播放关于重阳节的纪录片。
2023年九月九重阳节的教案(通用8篇)
2023年九月九重阳节的教案(通用8篇)九月九重阳节的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说说重阳节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制作项链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项链,送给爷爷奶奶。
四、学习儿歌《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五、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
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九月九重阳节的教案2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谈话: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2.二年上品社教案9月
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活动
(一)我是小小调查员
回顾周末,你认为你有什么收获?
1、你在假日里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2、你的假期是呆在家里还是户外活动?
3、你会在假日里帮着父母做家务吗?
4、你在周末会一整天看电视或玩游戏吗?
5、周末你会主动写作业吗?
总结回顾
形成观念
这节课让你懂得了哪些事情?
板书设计
1、假期有收获
用心过有收获
教学反思
总计第2节
课题
1、假期有收获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ppt
教学
目标
1.、学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假期生活
2、培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长时段闲暇生活意识
重点
学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假期生活
难点
培养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长时段同闲暇生活的意识
辩析中明白周末的意义,能够为学生安排周末有个正确的导向
拓展升华
撰写周末日记,把你周末最有意义的事写出来
通过写出有意义的事,有利于学生对合理的安排周末生活
板书设计
2、周末巧安排
周末做些什么
这样做对吗
教学反思
总计第4节
课题
2、周末巧安排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ppt
教学
目标
1.能够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具有管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重点
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
难点
懂得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教 学 流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末你做了什么?
板书课题:周末巧安排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案
《又是九月九》教案设计说明一、说课1.说教材:《又是九月九》是《品德与社会》(浦东版)二年级第1单元《中秋与重阳》中第3篇课文。
学生们通过前2课的学习,知道了有关与中秋节的一些民间传说,已经会从日历上找出中秋节,并说出理由,能够收集一些有关与中秋的习俗资料。
并且能从老师的讲解中体会到中秋节团圆的幸福。
正是在这前两节课的前提下,今天上的第3课《又是九月九》一课更能让孩子通过说出重阳节的日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知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孩子们不断上进的志向。
2.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收集资料和表达感情的能力,所以学生们能通过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自己说出重阳节的日期并通过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说出重阳节的来历及一些象征意义。
相信学生们能够通过本堂课的教学,通过了解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激发学生们不断上进的远大志向。
3.说教学目标:1)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一课时中完成。
教学目标:1、能说出重阳节的日期,初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初步知道有关重阳节的习俗。
3、能讲出重阳节为什么会有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上进的志向。
4.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首先,为了再一次加强学生们对日历的直观感受,课堂上,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这样学生们就能很直观的看到日历上的重阳节的日期,知道农历和平时说的公历是不一样的。
再次,为了让学生能够知道重阳糕上插的红旗是以前古代人插茱萸演变过来的历史,课堂上我还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茱萸的形状,直观的感受一下茱萸的样子,比较一下与红旗的相似处。
最后还是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孩子直观的感受一下金秋菊花的美艳,感受身边的美景,生活的快乐。
(2)实践体验法:根据二期课改中以学生发展为理念。
所以课堂上我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走进生活,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价值。
年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秋话团圆教案沪教版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秋话团圆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相关传说,并学习重要的团圆意义2.培养学生珍爱亲情、感恩关爱的意识和行为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通过课堂体验和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感受爱、表达爱和分享爱二、教学内容1.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传说2.团圆的重要性以及表达关爱的方式3.读圆月弯弯,回家的故事4.制作月饼、过秋分等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月饼图案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所选择的图案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2.老师为学生介绍中秋节及相关传说的背景和意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团圆的重要性1.通过带状图让学生了解团圆在中秋节中的重要性,并思考自己的家人、亲人和朋友等与团圆的经验。
2.鼓励学生在每一个场合表达感谢和真心关怀,用自己的话表达对他人的爱和感恩。
3. 学习团圆的方式1.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如何表达爱和感恩的方式,并总结出不同的方式并组成班级流程图。
2.鼓励学生关注不同年龄和生活环境的人们所需要的不同形式的支持和关注。
3.鼓励学生学会体验和表达爱,以诚实、敏感和耐心的态度去倾听、辅导和支持他人。
4. 快乐的活动体验1.学生制作月饼,了解月饼的由来和意义。
2.学生体验过秋分的习俗,向爸爸妈妈讲述过秋分的背景和意义。
3.老师讲述《圆月弯弯》的故事,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按照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积极性、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关怀和感恩的理解等方面。
五、教学反思该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感恩、关怀和珍视亲情的理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堂体验和实践环节,学生都积极参与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评估方面,我们需要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并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又是九月九教案沪教版
2中秋话团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2)知道一些中秋节的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3)在中秋节活动中,感受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和对祖国统一的向往。
2、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上述目标,然后结合班会活动开展一些拓展活动。
3、教学重点体验中秋节团圆的幸福。
4、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体验式的教学,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营造体验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使学生知道一些中秋节的由来、象征意义和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在中秋节活动中,感受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和祖国统一的向往。
5、教学准备教师:教具、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6、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看看说说,引入中秋1、老师先给学生看看各种月饼的包装盒,让学生说说:这类食品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去品尝?2、引入中秋并板书。
3、师介绍中秋。
活动二:聊聊学学,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1、提问:我们来聊聊中秋节,它是每年的什么时候?2、介绍: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制订的历法。
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3、学生交流: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呢。
4、思考:为什么人们这么重视这个节日呢?(因为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个团圆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最皎洁,真是“人间万姓仰头望,月到中秋分外圆”,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5、小组交流: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板书:赏月、吃月饼活动三:问问演演,体验中秋节中团圆的含义1、思考: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月饼?2、学生进行现场采访。
3、补充课题:话团圆4、过渡:通过刚才的采访。
我们知道了中秋是个美好团圆的日子。
如果今天是中秋节,你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会干些什么?聊些什么?5、小组演演(自由选择)1)赛诗 2)读台湾来信 3)讲中秋由来故事4)讲习俗 5)月饼的由来和发展 6)其他活动四:台湾与大陆的两岸交流1.过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年级思品教案《又是九月九》
又是九月九【教学目标】1、能说出重阳节的日期、初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知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上进的志向。
【教学重点】了解重阳节登高习俗,激发不断上进的志向。
【教学过程】活动一:会看日历,识记日期目的要求:通过直观看日历上重阳节的日期,知道农历和平时说的公历是不一样的,再引入新课,进一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预设时间:7分钟设计过程:1、看日历引入课题2、出示课题读课题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看书P9 读一读课文,读懂了什么?(重阳节的由来)活动二:吃糕诵诗,体验民俗目的要求:通过品重阳糕和学习古诗,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多种习俗。
预设时间:8分钟设计过程:1、说说重阳节这一节日,我们通常做些什么呢?今年的重阳节你家准备怎么过?(出示图:登高、吃重阳糕)板书:习俗2、观看重阳糕图,品尝重阳糕(播放音乐,学生品糕)3、读古诗,了解植物茱萸与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媒体出示:插彩旗——插茱萸吃糕——登高)活动三:讨论交流,体验感受目的要求:分享自身的登高体验,领悟在生活中登高活动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激励学生不断向上的志向。
预设时间:15分钟设计过程:1、过渡:(师指板)重阳节又叫——登高节2、小组交流自己登高的感受选代表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出示照片)3、(出示书中登高图)说说我们城市里没有山,该怎么登高呢?师小结、板书(攀登)4、说说自己身上和伟人的榜样事例5、观看视频(媒体播放:达人秀——刘伟)交流体会活动四:完成填空,格言激励目的要求:通过填空练习,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赠言是教师的一种期望,希望能将本课的主要思想教育蕴含其中,给学生一种激励。
预设时间:5分钟设计过程:1、再读课题2、完成填空3、出示名言总结板书设计3 又是九月九重阳节习俗登高(攀登)。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秋话团圆教案沪教版
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千阳县南寨小学一活动主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但与此同时,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垃圾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傀儡,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准备围绕着自己的居住环境,开展实践调查活动。
二活动目标活动要有计划地进行,各组在不同的地点展开调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
首先,学会调查了解,运用采访、搜集等形式开展调查,并学会记录整理资料,养成遇到困难自觉想办法克服、解决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积极的态度。
在活动中与社会亲密接触,从而懂得尊重他人,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学到说话的技巧;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其次,通过调查,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并把保护环境的重任向家长、社会宣传,共同保护环境;最后通过组织调查,提供一个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的机会。
三活动过程(一)制定活动计划第一阶段:个人调查活动时间:1周——2周活动目标:通过调查激发学生的调查兴趣。
活动地点:学生自己家活动内容:1.观察每天家里都会处理一些什么种类的垃圾及处理方式。
2.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自己设计调查表格,并整理结果。
3.根据调查内容向家长进行访问。
第二阶段:小组调查活动时间:3周——4周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2.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并对居住环境的污染源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地点:小组自定,如:南寨街道、南镇卫生院、南寨街道等。
活动内容:1.学生自由组合6人小组,民主选定组长,组长安排组内分工、为小组起名字,设计小组标志。
2.调查表格: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制定调查表格。
3.各小组先选定调查地点后,再开展调查。
第三阶段:垃圾调查的汇报活动时间:1周——2周活动地点:教室活动内容:1.汇报小组调查结果。
2.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想办法治理垃圾。
九九重阳节教案
九九重阳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传说、习俗等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老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意识和行为。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尊老敬老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首与重阳节相关的歌曲,如《九月九的酒》,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九九重阳节。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重阳节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九月初九。
(2)讲述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如恒景斩瘟魔的故事。
(3)讲解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让学生对重阳节有初步的了解。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2)重阳节赏菊有什么寓意?(3)插茱萸在重阳节中有什么作用?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情感教育(1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尊老敬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老人的孤独和需要关爱。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的老人,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为家庭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如何关心他们。
(3)请学生分享自己尊老敬老的经历或者想法。
5、实践活动(10 分钟)(1)让学生制作一张重阳节贺卡,写上对老人的祝福和感谢的话语。
(2)鼓励学生回家后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捶背、给外公外婆讲故事等。
6、总结(5 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将尊老敬老的美德传承下去。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文章,加深对节日的理解。
2、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送上祝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重阳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在情感上受到了触动,明白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教学设计
中秋与重阳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行为与习惯:珍惜与全家团圆的幸福生活。
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祖国各地中秋风俗,初步了解月光形成的自然科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了解、收集中秋风俗的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在了解中秋节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中秋的来历了解甚少,而且对过中秋的意义不是很明确。
2、探究月亮的相关信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很大困难。
教师要通过录象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
活动流程:活动一、听歌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视频《爷爷为我打月饼》片段。
2、歌中唱的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呀?板书:中秋活动二:我们一起话中秋。
1、小朋友们,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你们是怎么过的呀?(全家出去玩,赏月……)你们想知道其他地方时怎么过中秋的呢?2、出示全国各地过中秋的视频。
提问:从这段视频中,你了解到什么?(放橘灯……)小结:是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都会用各种方式庆祝中秋。
3、小朋友们,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呀?(思念嫦娥……)说起中秋节吃月饼,还有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4、出示《嫦娥奔月》视频。
生看视频。
提问:听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你知道了什么?(后羿思念嫦娥、想念亲人……)5、望着这圆圆的月亮,有的人思念远在异地工作的爸爸妈妈,有的人思念自己的亲人,还有的在思念远在宝岛台湾的亲人。
6、过渡: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呢!有《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有时间可以读一读。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了吧!活动三:营造氛围赏中秋过渡:圆圆的月饼象征着亲人的团圆,看着这幅图,你能想到这是哪首诗?1、出示《古朗月行》2、诗中描写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呀?3、看着这圆圆的明月,古代诗人写出许多感人的诗句。
儿歌九月九教案
儿歌九月九教案教案标题:儿歌九月九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唱儿歌《九月九》,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唱儿歌《九月九》。
2. 学习歌曲中的生词和词组。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准。
教学准备:1. 儿歌《九月九》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九月九相关的图片或绘本。
3. 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向幼儿介绍九月九是中国传统节日,是重阳节。
2. 展示九月九的相关图片或绘本,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歌曲学唱:1. 播放儿歌《九月九》的音频或视频,让幼儿先听一遍。
2. 分段教唱,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或跺脚。
3. 教唱歌曲的第一段,重复多次,让幼儿逐渐熟悉。
4. 教唱歌曲的第二段,同样进行反复练习。
5. 教唱歌曲的第三段,带领幼儿一起唱。
歌曲理解与表达:1. 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内容,提问:“九月九是什么节日?”、“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动作和事物?”2. 通过图片或绘本,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的词汇和词组,如“登高”、“菊花”等。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编排动作表演,配合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展示。
巩固与拓展:1. 分组比赛: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表演歌曲并评选最佳表演。
2. 创作续唱: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编写歌曲的续唱部分,展示他们的创作才华。
结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鼓励幼儿在家与家人分享所学的儿歌《九月九》。
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制作传统的重阳糕点等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 继续学唱其他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学唱儿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小组表演和创作续唱的活动,评估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又是九月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说出重阳节的日期,初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知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向上的志向。
2、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和(2),即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活动一到活动四,选择教材中的E链接、七色光、聪明豆、交流会的内容进行教学。
3、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向上的志向。
4、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
运用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吃边学,边学边说。
5、教学准备
(1)教师:古诗的板书,其他地方及民族过重阳节的习俗(见教参)。
(2)学生:收集有关重阳节的习俗。
6、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品重阳糕,知晓重阳节的日期。
1、出示重阳糕:今天我请你们吃一样东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师提问:重阳糕好吃吗?知道我为什么要请你们吃重阳糕吗?边吃边想,可以和身边的伙伴说说。
3、指名交流,并出示日历随机介绍:今天是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
4、小结:今天又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让我们边吃高边去感受重阳节的习俗文化。
板书课题:又是九月九
活动二:再看重阳糕,了解重阳登高习俗
1、过渡:我们品尝完了糕,还剩下了什么?板书:糕、彩旗
2、提问:重阳糕上面为什么要插彩旗呢?老师这里有首古诗,读完诗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小结:“糕”与“高”同音,糕上的彩色纸旗就是从茱萸演变而来。
所以,人们除了吃糕以外,还喜欢去登高。
登高成了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习俗。
4、思考: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去登高吗?(放事先采访说明登高意义的录像)
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好像高山、大楼一样需要我们去攀登的?
5、学生交流
小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就是培养我们不断攀登的精神,其实除了登高吃糕以外,重阳节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活动三:谈谈说说,了解其他重阳节的习俗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教师补充其他地方的重阳节习俗
活动四:教师总结,课外延伸
总结:老师有个建议,请你们回去后,和家人一起品品糕,登登高,比一比谁知道的重阳习俗更多。
教学反思
因为是面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接触面还不够广,让他们看或者直接将教学内容灌输下去,对于低年级学生是十分枯燥的,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让学生品尝重阳糕,除了让他们有更直接的感受外,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再随着日历的揭示,直观的明确重阳节的日期。
而重阳节名称的来历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难懂,所以设计由教师来讲解,只需要学生记住九月九是农历的日期就可以了。
重阳糕不是吃完就完成任务了,它是贯穿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关键。
糕吃完了,还剩下的彩旗也是衔接的环节。
通过一首古诗的学习和比较,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糕就是高,彩旗就是茱萸。
并通过高的谐音引出重阳登高的习俗。
要了解重阳登高的习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要从登高的习俗引到登高的意义,并且要有所拓展,从本义上的登高引申到学习成绩的提高、品德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等等,这个拓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加入了一段录像,通过别人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古人登高(登山)是为了避灾健身,明白登高不但能健身望远,还象征着不断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
并告知学生因为城市里是没有高山的,所以人们用其他登高的方式,例如登大楼来代替。
目的是将过于深的意义由第三媒介来指出,启发学生将登高与求上进联系起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与登山登楼一样需要攀登就简单多了。
可惜缺少让学生体验的环节,建议课后带学生去等教学大楼,体会登高才能望远,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道理。
到这里,教学目标已经落实的差不多了,可是为了丰富课堂知识,拓展学生的认识,
我安排了了解重阳节其他习俗的环节。
课前我就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重阳习俗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有目的的学,培养收集信息的习惯。
通过学生的介绍及教师的补充,整堂课的知识就十分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重要的是,教学不能到此结束,还要有课后延伸,为以后两课的教学做铺垫,所以我提出建议,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回去与家人分享、交流,旨在通过长辈的告知,为下一篇课文听爷爷讲故事,打下了基础。
板书设计: 3、又是九月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重阳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