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节皮肤给药软膏剂、硬膏剂、搽剂、霜剂等皮肤外用制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一般起保护皮肤和局部治疗的作用,主要用于局部治疗表皮和皮下组织疾病。

本节涉及的皮肤给药是指通过皮肤给药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这类制剂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TDDS多为贴剂或贴片,也有少数软膏剂。

目前,已有多种TDDS上市,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1.皮肤的结构皮肤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3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中表皮层又是由角质层(又称死亡表皮层)和活性表皮层组成,见图3-2。

(1)表皮:皮肤最外与体外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为角质层,角质层由10~20层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厚度依人及身体不同部位而异,约15μm~20 μm。

角质细胞由大量蛋白质、非纤维蛋白和少量脂质相互镶嵌组成致密细胞膜,类脂质和水构成细胞间质。

角质层细胞大约以每30天1层的速度被下层表皮组织形成的新角质细胞所代替,最外层的角质细胞自然脱落。

由于角质层含水少,细胞膜致密,这是药物透过的主要屏障。

图3-2 皮肤的结构活性表皮层位于角质层和真皮之间,厚度约为50 μm~100 μm,是由活细胞组成,细胞膜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其转运功能与其它部位细胞基本相同。

(2)真皮:表皮下方为真皮,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平均厚度为l mm~2 mm。

其中分布着毛发、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毛细血管和神经丰富。

药物进入真皮后可以迅速被转运到体循环。

(3)皮下组织:真皮下方的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分布有血管、汗腺和毛囊。

与真皮组织类似,皮下组织不是吸收屏障。

(4)皮肤附属器官: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被称为皮肤附属器官。

1)毛囊:遍布整个身体表面,开口于皮肤表面。

毛发包埋于真皮中的毛囊内,包括毛球、毛根和毛干。

身体各部位毛发的密度不同,不同种族的人毛发数目也有明显差别。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非线性动力学:有些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能用一级速度过程或线性过程表示,存在较明显的非线性过程,体内过程呈现与线性动力学不同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动力学,也称为剂量依赖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有相对生物利用度( )和绝对生物利用度( )。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相对量。
多剂量给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多次给药后才能达到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法。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在每个间隔时间内的C-t曲线下面积为一恒定值。将这一面积与间隔时间τ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负荷剂量:一般临床上常采取首次给药剂量加大的方法,实现快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目的,以后药量仅给以维持剂量即可。这种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负荷剂量或首剂量。
5.药物代谢反应:Ⅰ相反应——引入官能团(氧化、还原、水解)大多脂溶性药物代谢后生成极性基团,极性增大,脂溶性降低,利于排泄。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药物的极性基团;Ⅰ相反应生成极性基团与机体自身成分结合(Ⅰ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㈠葡萄糖醛酸结合。二磷酸尿苷葡萄糖醛酸(UDPGA)㈡硫酸结合。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酯(PAPS)㈢氨基酸结合。㈣谷胱甘肽结合。㈤甲基结合。㈥乙酰化反应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一)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二)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三)膜动转运(胞饮与吞噬、胞吐)
2.被动转运的特点:
(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第三章第八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第八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八节眼部给药眼部给药(ophthalmic administration)主要用于抗感染、降低眼压、缩瞳、散瞳等眼科疾病的局部治疗或检查,很少用于全身给药。

传统眼用制剂有各类灭菌的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油混悬液、眼膏剂、眼用膜剂等。

近年来对胶粒系统、微粒系统、凝胶系统、眼部植入剂和插入剂等给药途径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

眼科制剂中最常用的是甾体激素类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使用后必须使药物达到作用部位并能保持有效浓度,而眼部吸收则是指药物在眼内各部位的透过性。

近二十年来,眼部给药系统研究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活跃领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改善眼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好的持续、控释给药方面。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眼包括眼球、眼睑、眼附属器官等部分。

1.眼球眼球由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同心膜(图3-6)。

(1)外层:眼球外层为纤维膜,可分为角膜和巩膜。

角膜位于纤维层前约1/5,主要由透明状、无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外层后4/5部分为白色坚韧、不透明的巩膜,含有少量血管。

角膜与巩膜对眼球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是阻止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图3-6 眼的结构(2)中层:眼球中层为血管膜,位于巩膜内面,富有血管和色素,由后向前可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三部分。

睫状体前方连接虹膜根,后方与脉络膜相连,内有睫状肌,其收缩和舒张与眼部调节有关。

虹膜中央有一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称为瞳孔。

虹膜与角膜间的夹角称为前房角。

(3)内层:视网膜是眼球的最内层,由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组成。

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折光装置。

光线由角膜进入眼球后,经折光装置折射落于视网膜上成像。

此外,房水对晶状体、玻璃体及角膜有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的作用。

2.眼睑位于眼球前方,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3.眼附属器(1)结膜:结膜为透明黏膜,与眼睑内表面相连,覆盖在眼球前部除角膜以外的外表面。

大三《生物药剂学》章节目录

大三《生物药剂学》章节目录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2.掌握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3.掌握药物体内过程与药物效应之间的作用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掌握生物膜的性质2.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3.掌握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制剂因素1.熟悉胃肠道结构、功能和药物吸收的过程2.熟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1.了解运用胃肠道药物吸收特征、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制剂的基本方法第三章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1.掌握影响注射给药药物吸收的因素2.掌握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3.掌握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鼻腔黏膜吸收、肺部吸收的因素及吸收途径1.熟悉药物经皮肤的转运途径2.熟悉阴道吸收、直肠吸收及眼部吸收的因素及吸收途径3.熟悉非口服给药和首过效应的关系1.了解各种注射给药途径2.了解皮肤生理与解剖结构3.了解口腔及其黏膜、鼻腔及其黏膜、呼吸器官、阴道、直肠、眼的生理与解剖结构第四章药物分布1.掌握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1.熟悉淋巴系统的基本结构2.熟悉药物从血液、组织间隙等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1.了解脑内转运、胎盘物质交换,红细胞内分布和脂肪组织内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了解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心制剂设计的指导意义第五章药物的代谢1.掌握药物代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掌握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熟悉药物代谢酶系及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2.熟悉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3.熟悉药物代谢在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1.了解药物代谢研究的体外方法及体内方法第六章药物排泄1.掌握药物排泄的三种机制,影响排泄的主要因素2.掌握肾清除率的意义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掌握药物胆汁排泄4.掌握肠肝循环概念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了解药物排泄的其他途径。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 1 学习课件,理解多室模型特点和识别方法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特点,机制和识别方法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 1 学习课件,掌握MRT含义及计算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给药方法设计方法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第三章第二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第二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二节口腔黏膜给药口腔黏膜给药(buccal mucosa administration)与传统的口服给药有着相似之处,一些不宜口服或静注的药物通过口腔黏膜给药能够有效地吸收,相较于其它黏膜给药方式,口腔黏膜给药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这种给药方式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口腔黏膜的特征(一)口腔黏膜的结构口腔黏膜总面积约为200 cm2,根据解剖部位不同,可分为颊黏膜(buccal mucosa)、舌下黏膜(sublingual mucosa)、齿龈黏膜(gingival mucosa)和硬腭黏膜(hard palatine mucosa)等[4]。

不同部位黏膜的面积、厚度、角质化程度等均不同。

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着复层鳞状上皮,一部分分化形成角质层,另一部分则为未角质化组织。

角质化上皮构成口腔保护屏障,外来物质很难透过。

其中颊黏膜和舌下黏膜上皮均未角质化,表面积分别约为50 cm2和26 cm2,厚度分别为500 μm~800 μm和100 μm~200 μm,最有利于药物透过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

(二)唾液层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约为0.07 mm~1. 00 mm厚度的唾液层,唾液的pH值为5.8~7.4,含有99%的水分,人的唾液中含有粘蛋白、淀粉酶、羧酸酯酶和肽酶等,与胃肠道相比较,口腔中代谢酶的活性低得多。

唾液由唾液腺分泌,其作用是:湿润口腔、帮助食物消化、润滑食物以利咀嚼和吞咽以及保护口腔组织。

成人每天大约分泌1.0 L~1.5 L唾液,但个体差异较大。

唾液分泌量有时间差异性,一般清晨唾液分泌最多,熟睡时分泌最少。

二、口腔黏膜给药方式的分类及特点(一)分类根据口腔黏膜解剖与生理特点,将口腔黏膜给药途径分为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两种方式,其中全身给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

颊黏膜吸收途径指将药物放置在颊黏膜旁,药物溶解后经颊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舌下黏膜吸收途径指将药物放置在舌下,使其迅速溶解和吸收,通过舌下血管进入体循环。

第三章第四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第四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四节鼻黏膜给药鼻黏膜给药(nasal mucosa administration)过去大多用于治疗局部疾病,近年随着新给药途径和新剂型的发展以及新辅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鼻腔给药已成为目前研究最活跃、应用最多的全身疾病治疗的新型给药途径之一。

一些药物通过鼻黏膜吸收后,可获得比口服给药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如甾体激素类、抗高血压药、镇痛药、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等。

鼻腔黏膜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 system,NDDS)有望成为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之一。

鼻黏膜给药的优点主要有[9]:①给药方便;②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物吸收迅速,加之给药方便,很适合急救及自救;③药物通过鼻腔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血循环,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另外,鼻腔酶的种类和数量少于胃肠道,也利于药物的吸收;④鼻腔黏膜免疫治疗可诱导局部及系统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与皮下注射免疫相仿,优于口服免疫,尤适合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⑤可减少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目前制成鼻黏膜吸收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虽有口服剂型,但口服给药个体差异大、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另一类是口服易破坏或不吸收、只能注射给药的药物,可考虑鼻黏膜给药。

药物可制成溶液剂滴入鼻腔,也可以气雾剂给药。

临床上最早采用鼻腔给药的肽类药物为垂体激素,如缩宫素、血管紧张素胺及其类似物、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 LHRH)激动剂类似物,其鼻腔给药是仅次于注射的有效给药方式。

目前甾体激素类、多肽类和疫苗类等药物已有鼻黏膜吸收制剂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如鲑鱼降钙素喷雾剂、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和胰岛素鼻用制剂等。

胰岛素鼻腔给药5 min~l0 min就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可以作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的辅助方法。

1. 鼻腔和鼻黏膜的结构[10]鼻腔从鼻孔开始到鼻咽,其长度为12 cm~14 cm,鼻中隔将鼻腔分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图3-5)。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模拟试题2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模拟试题2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是201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建平。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注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紧密联系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的实践。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第四章药物的分布第五章药物代谢第六章药物排泄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第八章单室模型第九章多室模型第十章多剂量给药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第十五章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附录一药物动力学符号注释附录二拉普拉斯变换附录三若干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表Caco-2细胞模型的的来源和其主要应用及不足之处?来源:人结肠主要应用:研究药物吸收的潜力研究药物转运的机制,包括吸收机制和排除机制研究药物、营养物质、植物性成分的肠道代谢不足之处:细胞培养时间过长该模型本身为纯细胞系,缺乏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黏液层缺少细胞培养标准以及试验操作标准,使结果有时缺乏可比性已知某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1h-1,吸收速率常数为1h-1,表观分布容积为10L,最低有效浓度为2. 2ug/ml,今有10mg、20mg、20mg、50mg的片剂,其吸收率为80%。

①若每天3次给药,应选用哪一种片剂?②若服用20mg的片剂,要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每天应服几次?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当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时,其表观分布容积小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而当药物主要与血管外的组织结合时,其表观分布溶剂大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

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通常体内消除较慢。

简述肾小管主动分泌过程及其特征。

过程:主动转运特征:一需要载体参与二需要能量,可受ATP酶抑制剂二硝基酚的抑制三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梯度转运四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五有饱和现象,当血药浓度逐渐增高时,肾小管分泌量将达到特定值,该值被称为肾小管的饱和分泌量六血浆蛋白结合率一般不影响肾小管分泌速度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取样时间点如何确定?实验要求持续多长时间?根据研究样品的特性,取样点通常可安排9-13个点不等,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Cmax;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

第三章 第一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 第一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注射给药注射给药(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是指由注射器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组织、血管或体腔中,达到预防、治疗、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减轻痛苦不适等目的的给药方式。

对于危重病人不能进食口服用药的病人和胃肠道吸收障碍的病人等,常以注射给药的方式保证药物的疗效,及时控制病情。

注射给药法可避免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被降解或不吸收等问题,如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异丙肾上腺素在肠系膜被生物转化等。

案例3-1中的链霉素注射给药后不仅能杀灭结核杆菌,而且能快速改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的高热症状和严重结核毒性症状,数十年来它仍是抗结核治疗中的主要用药。

另外,由于链霉素与胃内容物形成不能吸收的复合物,因此只能通过注射给药的方式治疗结核病。

也正是因为其口服不吸收,链霉素在肠道中浓度较高,链霉素制剂口服仅适用于肠道微生物感染。

注射给药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缺点是注射剂生产成本较高,注射部位有创伤,需要专用器械,家庭使用不便,一旦发生用药差错难以纠正等。

因此,采用注射给药,不仅仅只考虑药效迅速,还要根据药物的性质,病人的病情以及药物的不同用途等多方面的情况而决定。

注射剂可注射入机体的任何器官及部位,包括关节、脊椎、动脉,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可直接注射到心脏。

注射部位周围一般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药物吸收路径短,影响因素少,故一般注射给药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较高,但注射部位不同,药物注射的容量、分散状态及吸收速度也不同。

最常见注射途径是静脉(intravenous, iv )注射、肌内(intramuscular , im)注射、皮下(subcutaneous, sc)注射、皮内(intracutaneous , ic)注射等。

图3-1 注射给药的主要途径1.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指自静脉直接将药液注入血液循环的一种给药方法,通过静脉通道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可立即出现药理作用,适用于危重急救。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三章 非口服药物吸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三章 非口服药物吸收
20
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鼻腔的血液循环、分泌机制及纤毛的运 动均会影响鼻粘膜对药物的吸收 鼻腔粘膜中杯状细胞和粘液腺分泌的粘 液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粘液是影响多肽蛋白质类药物鼻腔吸收 的因素之一 --胰岛素、前列腺素、黄 体酮
21
药物的理化性质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较易通过鼻 粘膜吸收;大于1000明显降低 粒子大小:大于50μm的一进入鼻腔即沉 积;小于2μm的可能被气流带入肺部, 均不能停留在吸收部位 脂溶性:脂溶性大的药物吸收好;相对 分子质量300以下的药物可以通过细胞的 水溶性通道吸收而不受脂溶性的影响 解离度:非解离型易吸收
5
影响注射给药吸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因素生理因素 注射部位血流状态 肌内注射的吸收速度是上臂三角肌>大 腿外侧肌>臀大肌
6
药物理化性质 分子量小的既可以通过血液也可以通过 淋巴液转运,主要由血管转运 分子量大的药物主要通过淋巴途径吸收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和解离状态对注射 剂吸收影响不大
7
剂型因素
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是吸收的限速过程 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型乳剂 >W/O型乳剂>油混悬液 混悬注射剂的局部沉积 O/W型乳剂静脉注射后可被巨噬细胞吞噬 并浓集在RES(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肝 、脾等脏器
17
鼻腔结构和药物吸收
鼻腔粘膜总面积为150cm2,鼻粘膜上还 有众多的纤毛,可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 面积 鼻粘膜分为三部分:前庭部、呼吸部和 嗅部。其中主要吸收部位是呼吸部的鼻 中隔和鼻甲粘膜 药物的嗅部转运可能绕开BBB,是脑靶向 DDS的一个重要方向
18
鼻腔的构造
19
药物经鼻粘膜的吸收一般认为是被动吸 收过程为主 主要是经鼻粘膜上皮细胞的脂质通道和 水性通道两种吸收途径 脂质途径为主,亲脂性药物易于吸收, 生物利用度近100% 相对于空肠粘膜、直肠粘膜,鼻粘膜的 水性孔道分布较丰富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生物因素。

3.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剂型因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学考试复习资料第⼀章⽣物药剂学概述1.⽣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出⼩题,判断之类的)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药⽅法制剂处⽅中所⽤的辅料的性质及⽤量处⽅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3.⽣物因素(⼩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药部位进⼊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结构发⽣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如何应⽤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转运关系指导处⽅设计?不好筛选合适的盐筛选不同的晶型改善化合物结构微粉化包含物固体分散物⽆影响增加脂溶性改善化合物结构胃中稳定性稳定代谢稳定性不稳定研究代谢药物6.⽚剂⼝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答:⽚剂⼝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章⼝服药物的吸收1、⽣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细胞膜经典模型(lipid bilayer),⽣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晶格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类③、蛋⽩质⽣物膜性质:①膜的流动性膜②结构的不对称性③膜结构的半透性2、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的载体作⽤,透过细胞⽽被吸收的过程。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2、肌内注射(im)
将药物注射到骨骼肌中,通常选择臀部肌作为注 射部位。
l较安全 l有吸收过程,但吸收程度高,与静脉注射相当 l容量一般为2~5ml l溶液、乳剂、混悬剂 l溶媒为水、复合溶媒 l以油为溶媒可以缓释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5
3、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
l皮下注射(sc):结缔组织→毛细血管→血液循环→ 全身作用 血管少、血流慢→局部用药(局麻药)或延长治疗作 用(胰岛素)可给予油混悬剂和植入剂 注射容量:1-2 mL l皮内注射(ic):真皮层注射 皮内血管细、少,药物难吸收进入体循环:诊断、过 敏试验 注射容量:0.1-0.2 mL
缺点: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3
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注射方式:静脉、皮内、皮下、肌内、鞘内、关节腔、玻 璃体内、局部等
1、静脉注射 (iv)
l药物 → 血液循环 →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 心脏(
无肝首过效应) → 肺(肺首过效应:巨噬细胞吞噬、酶
降解和排泄) → 动脉 → 作用部位 l静注量 < 50 mL,否则静滴 l通常为溶液剂,也可为乳剂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6
第三章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注射给药的药物吸收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注射给药(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是一种重要的给药方法,起效迅速,常用于 一些急救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注射给药 的吸收是药物由注射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过 程。
注射给药药物的吸收
2
注射给药优点:
⑴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 ⑵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 ⑶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 ⑷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效作用、诊断疾病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4、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1、被动转运的特点:(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

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

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 )方程描述:4、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

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②胃内容物黏度、渗透压; 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

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

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10、避免首过效应的方法: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

2016年生物药剂学 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2016年生物药剂学 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第二节 皮肤给药
皮肤给药既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
疗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镇痛的治疗及预防
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和有效的给药方式。 皮肤给药常用的剂型有哪些?
第二节 皮肤给药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1.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毛发 皮脂腺 汗腺
表皮 真皮
第二节 皮肤给药
(二)剂型因素
1.药物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600 脂溶性:
油/水分配系数大,易透过; 太大,积聚于角质层
pKa值:分子型易透过
第二节 皮肤给药
2.给药系统性质
※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越快,越有利于吸收。 ※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大。 ※脂质体促透 ※溶解与分散药物的介质的影响: 介质与药物的亲和力 ※给药系统的pH值 ※给药系统的表面积:调节给药剂量
生物进入深层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 酶降解屏障:酯酶、糖酶、磷酸酯酶。
第三节 黏膜给药
(二)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吸收速度介于皮肤与小肠黏膜之间。复层扁平细 胞是药物跨口腔黏膜吸收的主要屏障 ☆舌下>颊>牙龈>腭 ☆药物吸收以扩散为主,脂溶性药物较易吸收 ☆对药物的味觉要求较高:制剂应矫味 ☆唾液的冲洗作用:使舌下片剂保留时间很短
第一节 注射给药
(2)混悬型注射剂
注射后药物微粒沉积在注射部位 药物被吸收前需经过溶出与扩散过程,吸收较慢 药物在组织的溶出是限速过程 助悬剂影响药物吸收 Iv、ia或ip注射含粒径为0.1~0.2μm固体微粒的水混
悬液后,微粒被动靶向,在肝、脾等器官富集
油混悬液一般采用im注射,药物的吸收可长达数星期 至数月
第三节 黏膜给药
一、口腔粘膜给药

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同步练习题

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同步练习题

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同步练习题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同步练习题2017在复习备考自学考试过程中,通过试题练习能够帮助考生们提高答题速度。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同步练习题,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一、是非题1.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2.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通过黏膜下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心脏,可避开肝首过效应。

3.脂溶性较强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吸收,但较易跨角膜吸收的药物必须兼具脂溶。

眭和水溶性。

4.药物经直肠给药可以完全避开肝首过效应。

5.药物粒子在肺部的沉积与粒子大小有关,一般来讲粒子越小在肺泡的沉积量越大。

二、填空题1.药物经肌内注射有吸收过程,一般____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水溶性药物中分子量______的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孔隙快速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分子量____的药物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2.体外评价药物经皮吸收速率可采用______或______扩散池。

3.为达到理想的肺部沉积效率,应控制药物粒子的大小,其空气动力学粒径范围一般为______.4.蛋白多肽药物经黏膜给药的部位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5.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有______、______等。

6.药物溶液滴入结膜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途径吸收。

三、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脂溶性药物易穿过皮肤,但脂溶性过强容易在角质层聚集,不易穿透皮肤B.某弱碱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宜调节pH为偏碱性,使其呈非解离型,以利于药物吸收C.脂溶性药物的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D.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扩散穿透皮肤,但皮肤附属器亦可能成为重要的透皮吸收途径2.药物在肺部沉积的机制主要有A.雾化吸入B.惯性碰撞C.沉降D.扩散3.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A.皮下注射给药容量较小,一般用于过敏试验B.不同部位肌内注射吸收顺序: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药物吸收过程较长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可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4.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A.增加滴眼液浓度,提高局部滞留时间B.减少给药体积,减少药物损失C.弱碱性药物调节pH至3.0,使之呈非解离型存在D.调节滴眼剂至高渗,促进药物吸收5.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粒子在气道内的沉积过程B.生理因素C.药物的理化性质D.制剂因素四、问答题1.采用什么给药途径可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的生理学特点说明其避免首过效应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理化性质 被动扩散为主要吸收方式 水溶性药物通过细胞旁路吸收,较直肠、 小肠、鼻腔、颊粘膜快 分子量:小分子药物吸收快(<1000); 大分子药物可通过细胞间空隙被吸收,或 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蛋白多肽药物肺部给药,已成为研究热点
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
>10μm,沉积在上呼吸道中并很快被清除
外 内
亲脂层 亲水层 亲脂层
三、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
角膜的通透性:大多数需发挥局部作用 的药物,需要透过角膜进入房水,然后 再分布于周边组织。 角膜厚度:0.5~1mm 角膜损伤导致药物吸收迅速增加,可能 导致不利结果。
角膜前影响因素 滴眼剂在结膜囊中迅速从鼻泪管排除, 保留时间:4~10min 结膜囊最高容量30uL,滴眼剂每滴50~70uL 眼用制剂角膜前流失是影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 素,解决方法:
第七节 眼部给药
主要发挥局部作用:缩瞳、散瞳、降低 眼压、抗感染 剂型: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油 混悬液、软膏、眼用膜剂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眼:眼睑、眼球、眼附属器
二、药物吸收途径
角膜渗透和结膜渗透
角膜吸收:局部用药,一般是脂溶性药物 结膜吸收:全身作用,亲水性及多肽蛋白类 药物
四、影响阴道粘膜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较鼻腔、直肠药物吸收慢,时滞长。 受生理周期的影响大 血管分布丰富,吸收迅速 宫内给药系统
剂型因素
铺展性与疗效:铺展性取决于辅料的亲 水性和粘度 制剂处方影响药物在阴道粘膜表面的药 量和接触时间 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限速过程是溶出过程 可避开肝首过效应
避开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的影响
鼻腔病理状态影响药物吸收 鼻腔分泌物富多种酶类 鼻粘膜纤毛运动:缩短药物滞留时间,影响生物利 用度
剂型因素 剂型:溶液、混悬液、凝胶剂、气雾剂、喷 雾剂、吸入剂 药物脂溶性和解离度 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粒度大小:>50μm沉积于鼻腔;< 2 μm 被 带入肺部;2-20 μm可被鼻腔吸收 吸收促进剂 蛋白与多肽类药物的吸收
温度
透皮吸收促进剂
作用机制:作用于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干 扰脂质分子的有序排列,增加脂质的流动性, 有助于药物分子的扩散;溶解角质层的类脂, 影响药物的皮肤分配,促进水化提高透皮速率 种类:吐温类、SDS、DMSO、月桂氮卓酮 (Azone)、醇类、芳香精油、尿素、水杨酸等
离子导入技术
颊粘膜(buccal mucosa)和舌下粘膜 (sublingual mucosa)是药物全身吸收的良 好部位 牙龈和硬腭亦可作为给药部位 口腔吸收可绕过肝首过效应 唾液pH=5.8~7.4
二、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吸收速度介于皮肤与小肠粘膜之间。复层扁平细胞 是药物跨口腔粘膜吸收的主要屏障 舌下>颊>牙龈>腭 药物吸收以扩散为主,脂溶性药物较易吸收 对药物的味觉要求较高:制剂应矫味 唾液的冲洗作用:使舌下片剂保留时间很短
第三章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注射给药的药物吸收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与药物吸收
注射方式:静脉、皮内、皮下、肌内、鞘内、关节 腔、玻璃体内、局部等 静脉注射: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心 肺(肺首过效应) 全身作用部位
动脉注射:无肺首过效应,但危险性大 肌内、皮下注射,可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三、口腔粘膜给药的研究方法
体外法:采用动物如狗、猪、家兔、恒 河猴等动物的口腔粘膜进行。其中猪的 较为常用 体内法 口腔灌流给药装臵 在体扩散池
第四节 鼻粘膜给药
局部作用:杀菌、抗病毒、血管收缩、抗过敏 全身作用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吸收 剂型:滴鼻液、喷鼻剂、气雾剂、粉雾剂 优点:血流丰富,吸收快;避开肝首过效应, 胃肠道作用;可与静脉注射相媲美;方便 成功制剂:鲑鱼降钙素喷雾剂、胰岛素鼻用制 剂
2~10μm,支气管与细支气管
其中:8μm,50%喉部; 3~5μm,下呼吸道 2~3μm,肺泡 <0.5μm,易通过呼吸排出 一般,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在0.5~5.0μm最适宜
吸入的药物应能溶解在粘液中
第六节 直肠与阴道给药
直肠的解剖与生理 长12~20cm,直肠液体量2~3ml,pH: 7.3,无缓冲能力 直肠粘膜:上皮、粘膜固有层、粘膜肌 层。上皮:柱状细胞,排列紧密 无绒毛、皱褶,液体容量低,吸收面积 小,吸收缓慢,不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皮下与皮内注射 血流慢 局麻药、长效胰岛素、植入剂、油混悬 剂 皮下注射容量1~2ml 皮内注射容量0.1~0.2ml 皮内注射药物难以进入体循环,一般用 作诊断与过敏试验
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影响药物扩散速度和注射部位血流的因素
生理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因素Fra bibliotek 生理因素
通过细胞膜扩散
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生理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差异、动物种属、 年龄、性别、用药部位、皮肤的状态 部位:阴囊>耳后>腋窝区>头皮> 手臂>腿部>胸部 皮肤的水化作用
剂型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分子量:>600的药物难以透过
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易透过; 太大,积聚于角质层 分子型易透过
静脉注射副作用大
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时刺激性太大的药 物必须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容量小于50ml 大容量注射采用静脉滴注
剂型:水溶液或乳剂
肌内注射 较安全 有吸收过程,但吸收程度高,与静脉 注射相当 容量一般为2~5ml 溶液、乳剂、混悬剂 溶媒为水、复合溶媒 以油为溶媒可以缓释
给药系统的性质
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越快,越有利于吸收。 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大。 脂质体促透
溶解与分散药物的介质的影响:
介质与药物的亲和力
给药系统的pH值
给药系统的表面积:调节给药剂量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角质层的积蓄问题:形成贮库,有利于皮肤疾病
的治疗。 药物与角蛋白结合; 亲脂性药物溶解在角质层中形成高浓度。 病理状态
肌肉注射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第二节 皮肤给药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贴片(patches) 软膏剂(ointments)
局部或全身作用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皮肤的结构
角质层是药物渗透的主要屏障
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细胞间隙扩散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脂蛋白混合物(二 棕榈酰卵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维持肺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3%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肺靶向微球)
二、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药物粒子大小与肺部停留的关系 肺泡部位药物可停留24小时 粘液层可能减慢药物的吸收 粘膜中的巨噬细胞与代谢酶
剂型因素 溶出速率: 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 O/W型乳剂>W/O型乳剂>油混悬剂
溶液型注射剂
混合溶媒:注射后药物可能析出;
安定注射液,疗效不如口服好
严重偏离生理pH的溶媒: 在组织液的pH下可析出沉淀 渗透压:低渗→被动扩散速率↑; 高渗→被动扩散速率↓; 以油为溶媒:扩散慢而少,肌注形成贮库而缓慢吸收 高分子附加剂:提高粘度,产生延效作用
利用直流电将离子型药物或能够在溶液中形成带电胶
体粒子的药物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和粘膜、肌肉局 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技术。
离子导入途径:
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
离子导入促进非离子型药物的吸收:电场增加了水对 皮肤的渗透性,增强了皮肤水化程度 影响因素:药物解离性质、药物浓度、介质pH值;电 流强度、通电时间、脉冲电流、离子电极。
三、鼻粘膜吸收的研究方法
体外法 在体法 体内法
第五节 肺部给药
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剂型有气雾剂、雾化剂和粉末吸入剂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呼吸器官: 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呼吸 细支气管、肺泡管、 肺泡囊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肺部总表面积约为100m2 肺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隙存在致 密的毛细血管;与毛细血管的距离仅1μm。是气体 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 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 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作用。
一、鼻腔的结构和生理
鼻腔生理 鼻粘膜上皮仅由一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构成, 吸收面积大 血流丰富,通透性高,吸收迅速 有丰富淋巴管,是多肽蛋白药物吸收的主要 途径 粘液影响药物的吸收 蛋白水解酶影响药物的活性
二、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经鼻腔吸收通道:经细胞脂质通道和细胞间通道。 以前者为主。脂溶性药物易吸收。一些亲水性和离 子型药物的吸收亦比其他粘膜部位好
剂型因素
灌肠剂快于栓剂 栓剂受基质的影响较大 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 药物的溶解度和粒度 基质的影响
吸收促进剂 非离子型表面剂 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酸酯 羧酸盐 胆酸盐:甘氨酸钠、牛磺胆酸钠 氨基酸类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三、阴道的解剖与生理
阴道粘膜:上皮、固有层 上皮:复层扁平细胞 固有层:上层、中层、基底层,有血管分布 阴道粘膜受女性激素的调控,发生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增殖期:上皮逐渐增厚,细胞连接部位逐 渐紧密 增殖未期:上皮细胞之间相互粘着,细胞间孔道十 分狭窄 黄体期:细胞间孔道变宽,药物渗透增加 更年期粘膜变薄,药物渗透增加 妊娠期:血管增生,上皮增厚,渗透性低
剂型因素
口腔粘膜的渗透能力遵循pH分配学说受脂溶性、解离度、分子 量的影响。
舌下给药制剂药物渗透能力强,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但 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大。主要适用于溶出迅速、剂量小、作 用强的药物。如脂溶性药物,可以为片剂、喷雾剂等 颊膜吸收较舌下慢,药物停留时间短,生物粘附制剂可提高滞 留与吸收 吸收促进剂:脂肪酸、胆盐、表面活性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