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高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名师优秀教案

高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 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学习重点: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主要内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加速直线运动:2( 匀减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at1(公式: t02(推导:?由加速度定义式变形:?也可以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矢量求和的方法推出: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且时间t内速度的改变量?V=at,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则t秒末的速度为V= V+?V= V+at 0t003(物理意义:4(由数学知识可知,V是t的一次函数,它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斜t率等于a,应用速度公式时,一般取V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0 ,0,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0。

2【例一】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2【例二】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3m/s,求:?汽车第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汽车速度刚好为零时所经历的时间,2【例三】火车从A站驶往B站,由静止开始以0(2m,s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经1分钟达到最大速度V后匀速行驶,途中经过一铁路桥,若火车过桥m2最高限速为18km,h,火车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0(4m,s,则(1)火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多少?(2)火车过桥时应提前多长时间开始减速?【例四】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斜面上,有一小球以V=5m/s 0沿斜面向上运动,经2s到达最高点,然后又沿斜面下滑,经3s到达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恒定,试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导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

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课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设计教师沈丘三高高一物理备课组王涵东卢志强王力士执笔李良清1.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2)力学: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________规律的分支.2.质点(1)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__,称为质点.(2)质点是一个________的物理模型,它不是真实的物体,实际中并不存在.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________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________的物体称为参考系.4.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________及________,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预习自测1.判断正误(1)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2)形状规则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4)自然界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5)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6)描述直线运动,一般建立直线坐标系.()2.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100米决赛中以9.63秒的惊人成绩成功卫冕.为准确描述他在百米跑道上不同时刻的位置和位置变化,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合作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问题情境]问题.什么是质点?总结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例1]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 800 km,与太阳相距1.5×108km.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试解]判断实际物体能否当做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则可以看做质点,否则不能看做质点.变式训练1下列运动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有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①观看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表演②远洋航行的巨轮在海洋中的位置③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公转的时间④研究砂轮上某一点的转动情况⑤研究地球的公转时⑥研究乒乓球的弧圈技术时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合作探究二]对参考系的理解[问题情境]问题1.什么是参考系?问题2.怎样选择参考系?[例2](2014年昭通检测)在平直公路上并排行驶的汽车,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同时向西运动[试解]变式训练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机械运动时可以不要参考系B.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论是相同的C.看到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重物沿直线竖直下落,是地面上的人以地面做参考系观测的结果D.合理选择参考系,会使问题的研究简洁、方便变式训练2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合作探究三]对坐标系的理解[问题情境]问题1.建立坐标系有什么意义?问题2.建立坐标系有哪些种类?问题3.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什么?[例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试解]变式训练1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课后反馈:班级姓名作业布置: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C.在研究某一问题时,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2.(2014年昭通检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做质点B.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C.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3.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物体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运动物体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4.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1 s移动1 m,初始时刻在某边的中点A,如图所示,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请写出下列时刻该质点的坐标.(1)第1 s末的位置坐标.(2)第2 s末的位置坐标.(3)第4 s末的位置坐标.第二课时间和位移设计教师沈丘三高高一物理备课组王涵东卢志强王力士执笔李良清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________即为时间间隔.2.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点表示________,线段表示________,分别与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相对应.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________.2.位移(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的________变化.(2)定义: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一条有向线段.(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________.(4)方向:由初位置指向________.想一想一物体高速运动,运动了一段较长时间.物体运动的路程和位移是否都会很大?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的量,如位移.2.标量:只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的量,如路程、温度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________法则(称为代数法),而矢量的运算方法与此不同.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如下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若A、B两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 A 和x B,则物体的位移为Δx=________.预习自测1.下图表示“神舟”七号发射后对应的时间与时刻,给出的五个数据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2.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x A=______,末位置的坐标x B=______,它的坐标变化量Δx=______,位移的大小为______,方向是______.合作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时刻与时间间隔[问题情境]问题.时刻和时间间隔有什么区别?[例1]时间间隔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 s的时间间隔,即前3 s.2~3表示第3 s,不管是前3 s,还是第3 s,这都是指________.3 s所对应的点计为3 s末,也为4 s 初,这就是________.[试解]变式训练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B.2012年11月8日9时十八大开幕C.满洲里开往天津的某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满洲里发车D.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最长时间持续了14个小时变式训练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是时刻B .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秒的时间间隔C .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秒的时间间隔D .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 [合作探究二]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情境]问题1.如何理解路程?问题2.如何理解位移?问题3.路程可以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吗?[例2]甲拿着地图向乙问路,如图所示.有下面的一段对话: 甲: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乙: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 m 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 就到了. 甲:谢谢! 乙:不用客气.则根据上面的对话甲从市中心到图书馆要走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 A .700 m 、700 m B .500 m 、500 m C .700 m 、500 m D .500 m 、700 m [试解]★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某人沿半径R =50 m 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 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 到B 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变式训练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B .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位移越大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同 [合作探究三] 对矢量的理解 [问题情境]问题.矢量与标量有什么区别?[例3]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D.当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标量路程和矢量位移是一回事变式训练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10 N的力比5 N的力小D.-10 ℃比5 ℃的温度低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汽车初位置的坐标是-2 km,末位置的坐标是1 km,求汽车的位移大小和方向.课后反馈:班级姓名作业布置:1.(2014年杭州检测)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C.某场足球赛开赛20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D.刘翔用12.91 s完成110 m跨栏,成为某届奥运会冠军2.(2014年丽江检测)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质量B.路程C.位移D.时间3.(2014年济宁检测)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A.第5秒初B.第5秒内C.前5秒内D.第5秒末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个矢量概念,位移的方向即是质点的运动方向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路程是标量,路程即是位移的大小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第 三 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设计教师 沈丘三高高一物理备课组 王涵东 卢志强 王力士 执笔 李良清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 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_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表示,Δx 的大小表示________,Δx 的正负表示________做一做:汽车在x 轴上运动,汽车从坐标x 1=10 m ,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 2=-20 m 处,则Δx =________,Δx 是负值,汽车沿________运动.二、速度1.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2.公式:v =ΔxΔt.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________,符号______. 4.速度是______,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 =ΔxΔt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 内的__________程度.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________或经过某一________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速率是____量.做一做: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这个速度是不是代表在整个12.5秒内速度一直都是这么大呢?预习自测1.判断正误(1)建立直线坐标系时,一定要规定运动方向为正方向.()(2)时间变化量一定为正值.()(3)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1=2 m/s,v2=-3 m/s,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v1>v2.()(5)物体的瞬时速度总为零,则平均速度一定为零.()(6)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问题思考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一直运动,它的平均速度有可能等于零吗?举例说明.合作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对于速度概念的理解[问题情境]问题1.如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运动得快慢?问题2.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速度大意味着什么含义?[例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试解]变式训练1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 h,若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 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设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直线上)() A.-8 m/s B.8 m/sC.-28.8 km/h D.28.8 km/h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远近的物理量C.物体走的越远,速度越大D.速度小,走的位移一定小[合作探究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问题情境]问题1.平均速度能否准确反映物体运动情况?问题2.如何求解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何区别和关系?[例2](2014年菏泽检测)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单向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第2 s 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20 m,第4 s内通过5 m.则(1)此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2)此汽车在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试解]变式训练1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行到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运行到丙地,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变式训练2下面指平均速度的为()A.炮弹射出炮口的速度是800 m/sB.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速度是12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钢珠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合作探究三]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问题情境]问题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相同吗?若不同,有什么区别?问题2.什么情况下,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才相等?[例3]如图所示,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匀速运动到B,接着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到A,已知AB间距离为x,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试解]★变式训练1上操时,王军同学沿400米圆形跑道跑了3圈,所用时间为5分钟.求王军同学这5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变式训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生活中的平均速度常常是指平均速率C.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D.平均速率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课后反馈:班级姓名作业布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通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2.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 m/s B.12.5 m/sC.12 m/s D.11.75 m/s3.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4.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 m/s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第四课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设计教师沈丘三高高一物理备课组王涵东卢志强王力士执笔李良清一、两种打点计时器及其使用1.如图所示是两种不同的打点计时器,完成以下内容:比较两种打点计时器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能指出各部分的名称.2.阅读教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部分并填空及回答问题(1)甲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教材“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部分并填空及回答下列问题 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纸带穿过________,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2)先____________,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______纸带.2.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纸带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若纸带上各点间距离相同,则纸带做什么运动?3.讨论:如何利用纸带测瞬时速度?采用的是什么思想?填一填: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ΔxΔt,当Δt 很短时,可以认为ΔxΔt表示t 时刻的____________.三、阅读教材“用图象表示速度”部分并填空1.v t 图象:如图所示为描述______与______关系的图象.2.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在坐标系中描点,从这些点的走向能够大致看出速度的变化规律,由于速度的实际变化总是比较平滑的,用一条____________来“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预习自测1.如何求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 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与不妥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打点计时器及实验操作[例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试解]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变式训练2某次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请判断一下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的电压不稳C.电源的频率不稳D.振针压的过紧[合作探究二]如何求纸带上打的点的速度[例2]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A点的瞬时速度.[试解]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为打出的四个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0.02 s,x1=5.0 mm,x2=6.6 mm,x3=7.8 mm,计算A、B两点的瞬时速度.变式训练2一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纸带上的A点先通过计时器,则:(1)A、B之间历时几秒?(2)A、B之间的位移为多少米?(3)A、B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合作探究三]用图象表示速度[问题情境]问题1.如何得到速度——时间图象?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是怎样的?[例3]如下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 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试解]变式训练1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A.能准确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近似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准确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变式训练2某物体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课后反馈:班级姓名作业布置:1.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2.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因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A.改用6 V直流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D.拉动纸带时,尽量使纸带压紧限位孔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填“变速运动”或“匀速运动”);由A到C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速率D.平均速度第五课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设计教师沈丘三高高一物理备课组王涵东卢志强王力士执笔李良清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一、阅读教材中“思考与讨论”与“加速度”部分并填空1.定义:加速度是__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的比值,用a表示加速度.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______.3.加速度公式:a=________.4.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二、阅读教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部分并填空及回答问题1.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其中Δv=v2-v1.2.a与v的方向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a与v的方向______,如果速度减小,a与v的方向______.预习自测1.判断正误(1)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3)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4)物体A的加速度为2 m/s2,B的加速度为-3 m/s2,则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2.问题思考“我国的新型战斗机歼20飞得很快.”“小轿车比公交车起步快.”以上两句话中的“快”的含义各是什么?合作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理解[问题情境]问题1.如何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问题2.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有没有关系?[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试解]变式训练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增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不等于零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变式训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原创学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科教版 人教版 适用)第二章 章末总结

(原创学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科教版 人教版 适用)第二章 章末总结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第 二 章 力 单 元 小 结●●●目标导航●●●1、 理解力学中的三个力:重力、弹力、摩擦力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 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处理简单的平衡问题◆◆◆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本章知识网络〖问题发现〗★★★课堂突破★★★〖探究1〗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的形变方向判断: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

①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是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②轻绳的弹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离开受力物体;③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切面),且指向受力物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 胡克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2121F F F F F +≤≤- 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 力 重力大小:G= ,g = 方向:等效作用点:重心 弹力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 ,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f= ;方向,与物体 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大小,m f f <<0;方向,与物体 方向相反乙甲甲丙体.④球面与球面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⑤轻杆的弹力可沿杆的方向,也可不沿杆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

利用平行条件或动力学规律判断. 〖典例1〗(1)如图所示中的球和棒均光滑,试分析它们受到的弹力。

说明:分析弹力:找接触面(或接触点)→判断是否有挤压(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轻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车处于静止状态时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怎样?【归纳反思】〖探究2〗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与应用摩擦力的方向的判定:“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是判定摩擦力方向的依据,步骤为:①选研究对象(即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②选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为参照物。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导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高一物理必修1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界最基础的科学之一。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涉及到天体物理学、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3. 物理学的分类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大类。

经典物理学包括牛顿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现代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合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于物体的力都有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三、力的性质1.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

2.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合成力是这些力的矢量和。

3.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上的分力。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公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和弹簧势能是常见的势能形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解决动力学问题。

五、物理学的实验方法1. 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揭示自然界规律。

2. 物理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物理学实验需要准确地控制实验条件、准确地测量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

3. 物理学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学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第二章第1节《力》导学案教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二章第1节《力》导学案教科版必修1
2021 高一 课题
课时 力
课程类型 新授课
年高
中物
理第
二章
第1

《力
》导
学案
教科
版必
修1
课程导学 目标
目标解读 学法指导
1.明白得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受 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明白力的作用成效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明白力的三要素,会正确地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明白力的分类。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 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 依照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依照自己的摸索找出解决方案
PPT 课件 出现
PPT 课件
2/3
板书设计 力
3/3
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出现学习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 目标
生填写学案的情形。
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 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
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成效 引导学生认识力的概念,
力产生的成效。学生差不多说 到意思即可。
依照提供的情形依次找出各种
力,摸索他们是依据什么命名的, 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明白 的力的分类情形,性质相同的力的 作用成效一定相同吗?作用成效相 同的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吗?
板书和 PPT 课件
第三层级 差不多技 能检测
拓展技能 检测 记录要点
依照具体情形与部分同学(专 门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把握学 生的学习情形. 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刻、教学 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 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
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分析足球场上人对球的各种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1)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1)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全章概述本章是在第一章运动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公式、图象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研究。

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设计相关实验探索运动规律,并用语言、公式、图象进行描述。

本章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掌握,重点掌握其研究的方法和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本章公式和推论较多,在学习时要分清公式的应用条件和前提,不可乱套公式,在物理过程比较复杂时可以分解过程,—一突破并建立相关联系,必要时可借助图象进行分析比较。

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1)基本规律的探索及描述(一、二、三节)(2)相关的推论的整理及应用(三节后半部分)(3)特殊应用及伽利略的研究史实(第四、五节)新课标要求本章也是必修模块中物理1模块的第一部分,为第一个二级主题。

1、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体会公式表述和图象表述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应用规律奠定基础,体会数学在处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所用的实验和推论方法,体会科学推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2、在掌握相关规律的同时,通过对某些推论的导出过程的经历,体验物理规律“条件”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很多规律都是有条件的,科学的推理也有条件性。

新课程学习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

三、德育目标1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导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导学案教案
解析: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同一物体,有时能被看作质点,有时不能被看作质点。
若物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完全一致,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
6.通过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本章知识网络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1、质点: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做的另一个物体称为参考系。
(1)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
例2、甲、乙两人坐在同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B、以地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以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车为参考系,树是静止的
【思路解析】
因为甲、乙两人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当甲以乙为参考系时它们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动,故甲相对乙是静止的,所以A说法正确。汽车本身相对地面运动,故选地面为参考系时甲是运动的,所以B说法也是正确的。当选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时,是假设汽车不动,则汽车周围的树木都向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后退),所以C说法也是正确的,同时断定D说法是错误的。
B、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
C、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牵引力的来源时
D、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
【思路解析】
木箱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否翻转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木箱是不能看作质点的。当研究木箱的水平方向上的平动的时候,木箱各点的运动情况是一致的,这时可以把木箱看作质点,汽车牵引力的来源与后轮的转动有关,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不能把后轮看作质点;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1节《力》导学案 教科版必修1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1节《力》导学案 教科版必修1

第三层级基本技能
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特
别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掌握学
生的学习情况.
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全,小
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PPT课件
拓展技能检测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
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
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自主完成
PPT课件
记录要点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

PPT课件
第四层级知识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
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
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

PPT课件
呈现
感悟收获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
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
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无PPT课件板书设计
力。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1 - / 1[课 题]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历史。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自学导航] (阅读P46-P48页“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亚里士多德依据平常观察的事实,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那么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们的重量有关系吗? 课本43页的实验说明了什么?2.伽利略是怎样运用逻辑推理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 伽利略认为的可能性是什么?3.伽利略并没有就此止步,他首先建立了运动所需的概念,并对落体运动提出了猜想,①他对落体运动提出了什么样的猜想? ②什么样的运动才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4.伽利略猜想的速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均匀”变化的两种可能是什么?5.为了能用实验来检验v 与t 成正比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出什么物理量? 当时能直接测定这个物理量吗?6.由于当时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首先通过数学运算确定相关因素,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7.伽利略经过数学推导得出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为了检验得出的结论,则需要测量出两个物理量,即物体通过的不同的位移x 和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t .他是如何进行实验验证的. ①为了“冲淡”重力,伽利略采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巧妙方法?②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③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伽利略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外推,伽利略是怎样进行合理外推的?(就是伽利略设想).伽利略最终是如何认为的?④伽利略完成了实验验证后,没有就此而止,而是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轻的物体下落得比较慢,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的问题.伽利略认为的原因是什么? 得到的结论是什么?8.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们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经常用到.这些方法的核心是什么?[自我检测]下列有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有(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量的大小决定物体下落的快慢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比萨斜塔上完成了落体实验C.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推出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加速运动D.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证明了重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2)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操作。

3.会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4.会设计表格并用表格处理数据。

5.会用v-t图像处理数据,表示运动规律6.掌握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语音描述运动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某种规律的研究方法。

2.经历实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调整。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实验的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教具准备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思路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设计探究的流程步骤:实验——处理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分析寻找小车的运动规律。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探究目的: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猜想】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几种可能:变化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均匀变化等。

可结合速度图象描述猜想。

【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示如何测量出不同时刻的物体运动速度;最后确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问题一:打点计时器结构如何?问题二: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步骤: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物理高一导学案必修一

物理高一导学案必修一

物理高一导学案必修一一、绪论: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绪论的学习,我们将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同时掌握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本节将学习力的定义、单位和分类,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运动问题。

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本节将学习这三种力的产生原因、特点和计算方法,掌握重力方向、弹力大小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理解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四、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本节将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理解力的瞬时作用和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物体的平衡与超重物体的平衡与超重是本节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将学习平衡状态及平衡条件,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六、动量与冲量动量和冲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本节将学习动量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动量定理的基本内容,理解冲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七、动能与势能动能与势能是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物理量,本节将学习动能和势能的定义、计算方法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规律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八、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本节将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适用条件及解题方法,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规律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导学案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1.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3.会用描点法作出v-t 图象。

4.能从v-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实验中应该注重的事项及小车速度的计算。

难点:极限思想计算瞬时速度的理解。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通读课本内容,自主预习,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在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在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测瞬时速度以及速度—时间图象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限时20分钟。

一、预习导引(看我怎么学)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如何利用纸带上的点确定瞬时速度?3.速度图像描述的是。

从速度图象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二、实验目的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利用纸带处理数据、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会通过纸带研究速度变化的规律三、实验原理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小车用跨过定滑轮的钩码牵引,随着小车的运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不仅记录了小车运动的时间,也相应的记录了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利用点迹信息可以计算小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

五、实验步骤1.如课本31页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后,放开,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1节《力》word导学案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1节《力》word导学案
板书设计

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
PPT课件
第四层级
知识总结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
PPT课件呈现
感悟收获
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

PPT课件
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补充质疑
教师点评
主题1:

引导学生认识力的概念,力产生的效果。学生基本说到意思即可。
分析足球场上人对球的各种作用,总结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有几种表现形式?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
口头表述
主题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重点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图片展示
第一层级
研读教材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
课前
准备
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新课手拿起书”“推桌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把书拿起来、把桌子推动?学生会说是因为施加了力,那力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力有哪些作用效果呢?力有哪些类型呢?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学案

第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能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预习指导】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恒定不变的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

3.直线运动的v-t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时一条平行于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的直线。

甲表示运动,乙表示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1.速度公式v=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v,就等于在开始时刻的,再加上在整个过程中的。

【课堂笔记及反思】【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例2.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例3.某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6-2 t)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2m/s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4m/s2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2m/s2 D.物体运动的速度是3m/s例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则:(1)汽车经3s时速度大小为多少?(2)汽车经5s时速度大小为多少?(3)汽车经10s时速度大小为多少?【课堂练习】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两倍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2.下图给出的这些图线(v指速度,t指时间)中,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是()3.某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6 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整体思路。

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运动学导学案9月7日

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运动学导学案9月7日

集体备课(主备人)预案(3)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深度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的问题):例1 甲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在某时刻经过乙车身边,此时乙车的速度为2m/s,加速度为0.2m/s2。

若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公路是平直的。

问(1)当乙车速度为多大时,乙车落后于甲车距离最大?这个最大距离是多少?(2)当乙车速度为多大时,乙车追上甲车?乙车追上甲车所需的时间是多少?例2 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的A、B两辆汽车,相距s=7m,A正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B此时速度v B=10m/s,并关闭油门,以2m/s2的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运动。

则从B车关闭油门开始,A追上B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在追上之前A、B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时并排行驶,则()A. 在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时,甲车在乙车前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反馈矫正:1.汽车甲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则(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2.甲乙两物体相距s ,它们同向同时运动。

乙在前面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则( ) A 、若a 1=a 2 ,它们只能相遇一次 B 、若a 1>a 2 ,它们可能相遇两次 C 、若a 1>a 2 ,它们只能相遇一次 D 、若a 1<a 2 ,它们不能相遇 3.如图2.6-1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时刻t 1,甲、乙两物体相遇B.在时刻t 1,甲、乙两物体之间在相遇之前的距离最大C.在2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 在2t 1时刻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4.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以前车刹车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sB.2sC.3sD.4s5.A 球自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1m 时,B 球自距塔顶7m 处开始自由下落,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高为多少?6.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挂有一根长1m 的木杆,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小球的同时木杆自由落下,0.5s 后球和杆下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再过0.1s ,球和杆上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和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姓名:班级:组别:评价:§2.5自由落体运动编写:高中物理组审核人:李秀如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自由落体仪采集相关的数据,并能自主进行分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通过实验数据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2、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难点】1、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衔接】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运动。

3、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也叫做。

4、方向: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

5、大小:g= 。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6、速度与时间的关系:7、位移与时间的关系:8、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自主学习】1.自由落体运动(1)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运动。

这种运动只在的空间才能发生,在的空间,如果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做运动。

(2)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运加速度(1)实验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也叫做,通常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的,在赤道附近,在两极。

(最小,最大)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速度与位移【交流合作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1.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3.会用描点法作出v-t 图象。

4.能从v-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实验中应该注重的事项及小车速度的计算。

难点:极限思想计算瞬时速度的理解。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通读课本内容,自主预习,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在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在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测瞬时速度以及速度—时间图象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限时20分钟。

一、预习导引(看我怎么学)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如何利用纸带上的点确定瞬时速度?3.速度图像描述的是。

从速度图象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二、实验目的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利用纸带处理数据、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会通过纸带研究速度变化的规律三、实验原理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小车用跨过定滑轮的钩码牵引,随着小车的运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不仅记录了小车运动的时间,也相应的记录了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利用点迹信息可以计算小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

五、实验步骤1.如课本31页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后,放开,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做计时起点。

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少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而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0.02 s ×5=0.1 s 。

在选好的计时起点下面表明A,在第6点下面表明B,在第11点下面表明C……,点A、B、C……叫做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x1、x2、x3……5.利用第一章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下表:6.以速度v为轴,时间t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7.通过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

六、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4.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差增大。

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60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

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一般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为0.1 s 。

七、实验改进你能自己设计出更好的试验方法吗,请简单叙述:(结合预习中的问题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认真思考讨论哟!)探究点一: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问题1:实验器材安装完毕后,小车为什么要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有的同学先释放小车再通电,有的刚好相反,哪种方法好?为什么?问题2:怎样选择纸带?如何测量数据?如何记录和处理数据?【针对训练】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地代号填在横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探究点二:作速度——时间图象问题1:建立v—t图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v——t作图象是研究运动规律最好的办法?问题2:处理数据是要进行描点、连线,若出现个别明显偏离绝大部分点所在直线的点,该如何处理?【针对训练】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

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 cm,s4= 2.88 cm,s5=3.39 cm,s6=3.87 cm。

那么:(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cm/s,v2= cm/s,v3= cm/s ,v4= cm/s ,v5= cm/s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2题图(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当堂训练】1.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线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是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表格中所示:请作出小车的v-t 图象,并分析运动特点。

3.两做直线运动的质点A 、B 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试分析它们的运动情况。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 ,其中 实验误差较小。

当电源频率是50 Hz 时,它每隔 s 打一次点。

2.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物体)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4.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 .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 .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 .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可知( )A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也相同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6.〖★★〗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及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_____m/s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抽动纸带打点的一部分纸带,纸带上点迹清晰,所用的电源频率是 50 Hz . 试回答:(1) A 、B 、C 、D 是选用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 测量数据标在图中,试估算出打点B 时的抽动纸的速度大小.8、〖(L )★★〗如图示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在纸带上找出连续的6个点,分别标上0、1、2、3、4、5,用直尺测量出两个相邻点间距离x 1、x 2、x 3、x 4、x 5,并把它们填入表格中.根据这些数据:(所用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1)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判断纸带的这段运动情况; (2)求各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v 1v 221图8单位:cm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通读复习已学过的1.4及1.5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加速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自主预习,要努力提升自学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在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上迅速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在后面“我的疑惑”处。

4. 限时20分钟。

一、预习导引(温故而知新)回忆以前学习过的与本节相关的知识,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

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你了解吗?2.在以上V-t图像中,你能写出速度的变化量吗?速度的变化与时间间隔的关系呢?3、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4、斜率的大小代表什么意思?正负又代表什么意思?二、教材助读阅读教材34页,思考下列问题。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

且恒定不变的运动。

(2)分类(3)直线运动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的直线,如图所示。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的直线,如图所示,a 表示运动,b表示运动。

③v-t图线的倾斜程度,即图线斜率的数值等于物体的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的方向。

④v-t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即纵截距等于物体的。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速度公式v = 。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v,就等于物体在开始时刻的,再加上整个过程中速度的。

三、预习自测1、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对于公式vt=v+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用于任何变速运动B.只适用于匀加速运动C.适用于任何运动D.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3、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四、我的疑惑请将你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