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竹节人》教案 六年级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竹节人》教案 六年级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竹节人》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褓、疙、塔”等4个生字。

会写“成风镇源、波倦、珠奔”等17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报据不问的阅读口的,这用后当时岗谈力法,开能似结政事情节。

难点: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和教学PPT。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童年是每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中总少不了玩具的陪伴,你的童年玩过哪些玩具?(益智和增进情谊的作用)2、在物质匮乏的20世纪50年代,有个叫做范锡林作家,童年玩过这样一种自己动手做的玩具(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观察材料和样子,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 师板书课题《竹节人》,生齐读。

3、跟随作者去认识一下4、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竹节人说了哪几件事情?2、检查生字,指导书写(1)带着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凛疙瘩棍裁筹橡雕跺颓沮丧趴屉(3)口头组词。

(4)指导:疙、凛。

(学生练习写字,当堂点评)(5)多音字:哄。

(6)认读词语。

风靡嵌入鏖战沮丧悻悻犹酣观摩破绽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叱咤风云弄巧成拙赫赫伟绩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后发现老师也爱玩竹节人(板书,并引入“迷”)2、全文围绕一个“迷”字,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风靡一时的玩具——竹节人。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第【1】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优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竹节人》所在单元为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

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单元。

单元导语是著名作家杨绛的一则名言: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强调了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由浅入深,慢慢琢磨,必能达到一定的造诣。

《竹节人》是一篇散文,共29个自然段,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

特别是通过孩童眼睛描述了老师也加入斗竹节人这一童年趣事,将斗竹节人的乐与趣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欲罢不能,进而产生强烈的继承情感与动手制作的冲动,有效体现出“通过事物表达自己真实情感”这一要素。

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故事情节层层深入首先亮明是小时候的事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接下来给出主题:“有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童年的一段小事就这样呈出在学生面前。

此时的文字犹如一条涓涓细流,汩汩而来。

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层层递进,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竹节人的乐趣,自然而然产生创新、实践的冲动与想法。

(二)阅读任务层层递进课前导读中直接根据课文内容呈现了三个阅读任务。

这三个阅读任务由物到情,情中见人,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这一语文要素。

轻而易举的体现了“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又一个语文要素。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内容,了解《竹节人》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会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人物命运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字、理解课文故事情节和细节。

•难点:理解并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思考人物命运和人生价值。

3. 教学准备•课文《竹节人》•课件、PPT或是多媒体设备•展示板、黑板和粉笔•学生文具(纸、笔等)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将课件中的课题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竹节人”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步骤二:预测课文(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故事的大致情节。

•学生自由发言,将猜测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进行解释和讨论。

步骤三:阅读课文(30分钟)•分析课文,引导学生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难句。

•学生个人或小组朗读课文,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命运。

步骤四:讨论与思考(30分钟)•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命运和人生价值进行讨论与思考。

•安排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并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进行解释和辩论。

•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步骤五:课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思考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竹节人》为教材,探讨了人物形象、命运和人生价值的话题。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理解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新课、预测课文、阅读课文、讨论与思考等。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制作属于自己的竹节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源。

(2)竹节人的图片或实物。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备好字典,查找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竹节人。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关于竹节人的知识。

(3)教师简要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查找生字词,并学习其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生字词竞赛。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教师详细讲解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

5.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竹节人。

(2)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竹节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竹节人的小作文。

2. 课外拓展:(1)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是否了解竹节人。

(2)收集有关竹节人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学习。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1)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生词与句子:教授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1.3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传统玩具,引入课文主题。

(1)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

(1)生词和句子学习:教授生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内容,分享自己的看法。

1.4 作业布置:(1)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介绍课文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所提高。

(1)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改进:(1)在生词和句子学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游戏化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文章主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1)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2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生词与句子:教授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3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传统玩具,引入课文主题。

(1)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

(1)生词和句子学习:教授生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内容,分享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竹节人》是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玩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在阅读提示中给学生安排了三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__,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二、教学目标: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要素。

五、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小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1.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请翻开单元导语页,齐读单元导语。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素。

)板书课题――竹节人2.猜一猜课文写什么?(预测、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现策略秘密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围绕竹节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

预设:刚才同学们自觉运用了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的学习有哪些要求?板书:有目的地阅读(三)聚焦阅读任务,分组合作阅读1.明确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

分组前指导:要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阅读时关注的内容一样吗?采用的阅读方法一样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快速浏览课文选择内容)2.分发学习单,出示阅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竹节人》的基本情节,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文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竹节人》的基本情节,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3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文本内容。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分享学习心得。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竹节人》的基本情节和作者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得到了提升。

2.2 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相关资料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竹节人》的基本情节,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文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竹节人》的基本情节,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第【1】篇〗《竹节人》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02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看,本文是作者对儿时所玩的竹节人的游戏的回忆,不但回忆了游戏工具的制作过程,还介绍了游戏的玩法。

可很多学生对竹节人这一游戏不了解,所以在阅读本文时虽然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很难与作者有同样的感受。

从阅读策略角度来看,学生通过前几册阅读策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并在长期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学会了批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多种阅读方法,这些都会成为本文阅读的基础,帮助学生选择运用不同策略进行阅读。

但是,如何选择阅读策略,选择哪些阅读策略,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本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受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懂得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阅读材料会不一样,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

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再带着不同的阅读任务,选取相应的课文内容来读,在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最后结合课后思考题,梳理阅读过程,总结学法。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致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3.联系本单元阅读的要求,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03【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重点1.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竹节人》的作者、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学会生词新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

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竹节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竹节人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勇气和正义的故事。

通过对竹节人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文化。

2.2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

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愿意学习相关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引导,学会分析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发学生对竹节人的好奇心。

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主人公。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资料,掌握生词新句。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3.4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针对学生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习效果。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答案和课后反馈,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成功之处学生对竹节人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5.2 教学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

部分学生在合作探讨中表达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竹节人》优秀教学设计

《竹节人》优秀教学设计

《竹节人》优秀教学设计《竹节人》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预习单正确拼读“威风凛凛、风靡、弄巧成拙、挨揍”等18个词语,会写“豁、凛、疙、瘩、卡、棍”等16个生字。

2.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运用图表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关内容阅读。

以小组合作完成玩具说明书的.方式,运用提取关键信息、圈画关键词等方法,完成阅读目的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教学过程一、分享玩具,总结特点1.出示传统玩具,介绍沙包和花绳的玩法。

2.总结传统玩具特点:传统玩具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他们制作不仅简单,还能让我们趣味盎然。

二、导入课题,检查预习1.初识“竹节人”,逐一认读词语: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鲜玩意儿,它呀,曾风靡全班,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读)读音指导:叉(chǎ)出示字典意思判断,根据意思记住读音。

2.围绕“竹节人”,概括文章写了几件事?根据预习单说一说。

预设:迷上竹节人→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看老师玩竹节人三、明确目的,了解策略1.明确阅读目的,出示三个阅读任务并梳理。

2.找到对应阅读内容:要解决这三个阅读任务,你要关注文章的哪些内容呢。

请你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完成表格。

《竹节人》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体会竹节人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预学交流,明确学习要求和起点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竹节人》师: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文和平时的精读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打开课文,看看课的前面的内容和课的后面的内容找一找。

谁来说一说?二、关注导语,明确学习任务1、发现课文前导语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这篇课文的什么?——任务2、理解任务这三个任务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任务一是让我们干什么,谁来说一说。

10《竹节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竹节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内心描写。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评价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以课文《竹节人》为例,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学生需要理解竹节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现的,以及这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学生还需要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内心描写。例如,学生需要理解竹节人的父母、老师等人物的内心想法和情感变化,以及这些描写如何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最后,学生还需要独立思考和评价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例如,学生需要思考竹节人这一形象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竹节人》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竹节人》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在批改过程中,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对比喻和象征手法的把握程度。在点评环节,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给予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在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中,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仍有个别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课堂小结环节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

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2.难点:(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音频、微课《快乐的童年》、童年玩过的玩具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

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风靡(mǐ)叉(chā)腿金箍(gū)棒窦(dóu)尔敦(dūn)俨(yǎn)然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教学设计《竹节人》语文人教五四学制六上

教学设计《竹节人》语文人教五四学制六上

教学设计《竹节人》语文人教五四学制六上《竹节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小品文,能够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为主线,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任务,帮助学生全面感知文本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了解《竹节人》的情节和主题,掌握重要词汇及相关表达。

能力与技能:培养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知与体验能力,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图片、竹片、竹节人样品等。

学生:教材、笔记本、调色盘、刷子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呈现一幅描绘竹节人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竹节人吗?”“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竹节人?”借助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Step 2 阅读与理解(15分钟)教师分段读给学生听,并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回答问题:竹节人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竹节人为何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人际关系?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你认为为什么竹节人使用竹子作为材料呢?”“你认为竹节人中的爷爷和竹节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Step 4 情感体验(20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竹节人形象,并写下相应的情感表达。

2.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学生互相欣赏,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

3.教师展示自己之前DIY的竹节人样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制作竹节人。

4.学生们齐心协力完成一个剧场,编排相关情景,表演自制的竹节人故事片段。

Step 5 反思与总结(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表演自己设计的小故事片段,并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与家人一起制作竹节人,多样化竹节人的样式,并进行展示。

《竹节人》教学设计

《竹节人》教学设计
(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
出示:课件
1.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
A.课文主要叙述了三部分内容
①—④制作竹节人⑤— 斗竹节人
— 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B.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答问题做好衔接
1.提问:《竹节人》一课从记叙的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2.说一说,自己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记住了些什么细节?
(学生自由说一说)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分小组探究学习
(4)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含蓄而幽默)
2.出示:【课件13】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学生独立思考:
(1)“一圈”“跺脚拍手,咋咋呼呼”说明了什么?
(玩竹节人真有趣,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10《竹节人》教学设计

10《竹节人》教学设计

10《竹节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竹节人》这个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了解竹节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学习制作竹节人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制作竹节人,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竹节人》的故事简介和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制作竹节人的竹子、线、剪刀等材料。

3.制作竹节人的示范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竹节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了解竹节人的外貌特点。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你们见过竹节人吗?你们知道竹节人的来历吗?二、学习(3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述《竹节人》的故事简介,介绍竹节人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2.教师出示《竹节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竹节人的制作和表演。

3.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竹节人的材料,并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教师进行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制作一个竹节人。

三、实践(6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按照工具所需的准备好自己的材料。

2.学生开始制作竹节人,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向教师请教或互相交流。

3.学生培养耐心和毅力,一直坚持到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和总结(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竹节人,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和创意。

2.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竹节人制作的技巧和要点。

五、拓展(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比如剪纸、刺绣等,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手工艺品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竹节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制作竹节人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竹节人的故事和历史背景,通过制作示范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竹节人》
主备人: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

2、感知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3、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

4、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

教学重点:理清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一、导入新课:你有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与同学们分享。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江苏无锡人。

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1968年到江苏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靖江中学语文教师,靖江市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专集《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血经》等20多种及《范锡林少年大传奇》(五卷),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300多万字,并有若干作品翻译介绍到日本。

作品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

2、生字词读写 3、题目解说: 4、课文朗读
三、精讲点拨:(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快速朗读课文,然后填写表格。

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要关注的内容二次备课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3、阅读课文,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
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明确:第一部分(1--2段),概述“我们”当时迷上了竹节人。

第二部分(3--19段),主要描述制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体现“我们”对此的深深着迷,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

第三部分(20--29段),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二)感受理解说明性的语言 1、一篇记叙文,为什么有这么多说明性的内容?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怎么玩竹节人,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另一方面,在说明的过程中蕴含了真切的情感。

2、找出相关语句朗读。

四、课下作业: 1、抄写字词 2、赏析课文,做旁批。

1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字词二、精讲点拨:
(一)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圈画、标注出认为文中写的好的词语、句子和精彩段落。

1、推敲幽默的语言。

如第22段“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中的“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2、感受理解语言的言外之意。

(结合课后练习题三)
3、教师引导难度较大的语言。

如第4段“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与第6段“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中的“而”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安排记叙顺序的?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斗竹节人的那些有趣的情形(9--19段),一般来讲,写竹节
人搏斗的场面是按照过程进行的顺序来写的,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
(提示:抓住关键词“有时”“还有”“其实”理解。

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


2、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部分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是不是可以删去?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

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总结:
学生自我总结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及收获。

四、作业:1、积累优美语句
2、写一篇回忆童年的小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