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上3.《羚羊木雕》-导学案吴泽强1122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羚羊木雕》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l)犄角: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
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寒噤(jI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
问题: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认识不深、注意不够。
对策:教师举例强调,加深认识、引起注意。
问题:思路不清,结构不准。
对策:引导勾画关键句,即表示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的词句。
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研
习
二、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
1.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2.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各抒己见,展示个性。)。
1、明确展现任务。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全班交流。
2、总结:《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X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4.作者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羚羊木雕》精品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方案学法点津《羚羊木雕》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
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将羚羊木雕“送友”后又被迫“讨回”的过程,反映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情,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感情,尊重他们纯真的友谊。
课文的情节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的发生是妈妈查问木雕,其后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了“我”把木雕赠送好友的情景,奶奶劝阻父母未成,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友情的行为;高潮和结局是“我”违心地取回木雕,好友体谅“我”给了“我友谊的温暖”。
阅读课文关键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体会课文寓深刻的主题于一件平凡的家庭琐事中,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立意深刻。
小说的主题一方面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文中还插入一大段有关万芳“仗义”的事,都是揭示了小说主题的另一面——为赞扬孩子间的友谊服务。
加强诵读,学习课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细腻、真切,能准确地展示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更能有效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整篇文章将家长的价值观与孩子的价值观对照着写,发人深思地提出了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
鉴赏品析句子赏析: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用“突然”一词,一开头气氛就紧张起来,写出妈妈的惊慌,“我”受到的惊吓。
2.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爸爸的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不同的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
3.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
“怕回家挨说”,也可见父母平日为人。
4.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
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把羚羊递到她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怎样)
2、文中属于插叙段落的是第 段到段,依据是
;
插叙的内容是:① ;
②。
3、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
__________羚羊木雕→__________羚羊木雕→__________羚羊木雕→____ _____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课题
羚羊木雕
班级
审核人
课题学
习目标
1、知识: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能默写及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能力:(1)理清文章线索、结构,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品味文中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感情;
3、情感:懂得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并学会恰当地表达友情。
记住记叙文六要素,知道什么是插叙,并记住其作用
查阅资料,将要点归纳在预习本上,对子间相互纠正、补充
5分钟
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议论、 抒情和说明为辅,以写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六要素:
第二
学段
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感知课文
对生字词能准确释义,注音
在课文中勾画;
查阅工具,对子间督促识记
学法概述
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识记;
分角色朗读课文,对子间讨论,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文内容;
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友情的认识,说说自己对父母的做法和“我”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学段
学习内容
达成目标
建议使用的
学习方法
学习
时间
巩固练习
《羚羊木雕》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难点】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自主预习案】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并且把“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的词语抄写一遍;2、速读课文,根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填空:“我”把__ 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__ ,__ 发觉了,逼“我”去,“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__ 把__ 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我”__ (感情)。
3、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
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
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羚羊木雕是十分珍贵的。
)4.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__ 三个要素;其中___ 又包含_ 和___ 。
本文以____ 为线索贯穿全文。
5.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5):第二部分(16---23):第三部分(24---25):第四部分(26---38):【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白郁金香是一朵代表友谊的花。
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二、自主探究。
释疑解惑(一)读一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分角色朗读追问木雕、要(收回)木雕两部分。
思考文中的人物在这件事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据此揣摩人物的语气。
《羚羊木雕》导学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导学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内容羚羊木雕暨龙镇中学导学案周次:年级:学科:主备:验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清晰、有条理的理解课文内容。
2、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理解插叙的作用。
3、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难点1、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2、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知识连接1、走近张之路及作品张之路,现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2006年)。
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五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
2、插叙手法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
2.插叙的作用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深化主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借用歌曲《朋友》(周华健)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第一步:大声朗读课文61—65页,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在最能激起你感情的地方做上标记。
第二步;完成检测反馈内容。
第三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完成情况。
三、检测反馈1、给画线字写出正确的读音犄角()怦怦()攥着()树杈()寒颤()脸颊()藏刀()逮着玩()2、根据词义写出词语像身体和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形容关系密切。
()不跟别人商量,按自己的见解决定。
()3、整体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填出本文行文线索。
(1)___ _木雕→ __ 木雕→ _ _木雕(2)文章以贯穿全文,记叙了一事,赞扬了,含蓄批评了做法。
四、合作探究1.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本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把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勾画出来,从原文中找出句子用一句话总结他们是个怎样的人?“我”是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4)
《羚羊木雕》一、【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培养自读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3.培养学生重情义轻钱财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l)学习掌握自读的方法。
(2)人物形象的分析。
2难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知识准备:1、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尊敬你们的父母,但有时候,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事认识不一致,思想上闹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羚羊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
2、预习㈠.:作家作品简介:张之路,山东诸城人。
他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
他的作品大多数被拍成电影、电视,受少儿们的喜欢,风靡全国,如《霹雳贝贝》、《魔表》、《非法智慧》等。
他的短篇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全国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
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犄角(jī)兜( dōu )挽回(wǎn )逮着玩(dǎi )不禁(jīn)寒颤( chàn )反悔( huǐ)怦怦( pēng )树杈(chà)㈢.解释下列生词:(l)犄角: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
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
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
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寒噤(jI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
(注意:也作"寒战"。
)(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侮而不承认。
(7)光彩:形容词。
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
本课指后者。
4、自学课文,进行质疑、设疑三、学习过程:(1)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 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
(贵重)①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明确:1、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 2、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②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3课《羚羊木雕》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3《羚羊木雕》导学案目标呈现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2.运用文中的语句,多角度、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
3. 体会文中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珍视这种友情。
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理解亲情,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
重点和难点重点: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体会人物各自的特点,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
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一、预习热身1.资料整合:作者信息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曾任中学教师多年。
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2.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抹.眼泪( ) 攥.( ) 犄.角( ) 怦怦..( ) 树杈.( ) 脸颊.( ) 逮.捕( ) 逮.着玩( ) 不禁.( )撒.谎( ) 3. 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
读课文,完成下表。
4.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 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插叙回忆→我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
经过:要收回(原因是)。
结局:收回(不好)。
二、活动探究 内容 时间 事情 叙述顺序 线索 1开头 今天发现羚羊不在 倒叙 以羚羊木雕的所属变化关系为线索 今天 2 上星期3 昨天 4今天 要回羚羊 顺叙 结尾 今天 小结 反问句1.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处理好语气、语调的轻重强弱,用波浪线画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
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是的人”来回答。
①妈妈是一个的人。
②爸爸是一个的人。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宁远中学何风玉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文章常用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启发学生品味文章含蓄的语句及文中所隐含的作者情感倾向,让学生同作品展开心灵的对话。
二、教学重难点:作者的情感观和作品的价值观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教者简述,快速导入。
同学们!我相信大家对家庭和学校生活并不陌生,对发生在家里的一些事也一定熟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小说,文章究竟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羚羊木雕》……2、初步感知,概括大意。
①边读边勾画文中的生字词,查字词典。
解决生字:怦、杈、攥;词:自作主张、形影不离、合二而一、满不在乎、仗义、怦怦等。
②提问: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章讲述了的故事。
”的句式说话。
3、深入情节,总理思路。
①学生逐段速读,编写文段序号并标出文中回忆开始和结束的句子。
②提问:回忆部分从叙述方式的角度看属哪种顺序?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全文按情节可分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四、说读一些对话1、提问:小说人物鲜明生动,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寻读课文,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
2、提问: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的人”的句式说话。
五、品读一批词句1、提问:文中有哪些叠词?有何表达作用?同学们用圈点标示,找一找,联系语境说一说。
用“表现了。
”的句式说话。
怦怦:紧紧:静静:偷偷:嘿嘿:慢慢:呆呆:2、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探究”第三题(题目见教科书66面)。
六、探读一组问题1、展示问题,学生默读。
问:①、用一盒糖去换回羚羊木雕,不也算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吗?为什么“我”却不愿意呢?问②:文章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应该怪谁?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处理?问③: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问④:你想对文中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导学案
22《羚羊木雕》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怦怦树杈攥逮着玩仗义:怦怦:形影不离:3、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
见预习1。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文章的语言、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整体把握:讨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明确:四、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文中找出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品味揣摩之。
1.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2. “是的,这是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4.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5.①“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②“不!”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④“没有卖……我送人了。
”。
五、课外作业: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组织讨论:1.确定辩论议题:(1)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2)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3)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4)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三、教师小结:四、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物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
3《羚羊木雕》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导学案班级:学习小组:姓名:课题《羚羊木雕》教学课时共2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个性化语言,揣摩、分析心理、动作、语言描写,体会课文情节和人物情感。
3.深刻领会文中蕴含的待人处世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赏析文中个性化的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倒叙的写法。
学习方法诵读感悟、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第一部分:预习案一、热身训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羚羊( ) 怦怦( ) 木雕( ) 脸颊 ( )攥着( ) 伤疤 ( ) 逮着玩( ) 愣着 (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并运用下列词语:自作主张形影不离满不在乎寒战3、辨析积累下列多音字:划抹塞4、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本文所叙写的故事是围绕而展开的,记叙了和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矛盾的焦点是:,矛盾的结果是:。
2、文中写了那几件事?请按时间顺序排列并讲述。
由此你发现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什么?第二部分: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把握主旨:1、围绕羚羊木雕事件,作者对文中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做法各持怎样的态度?列举文中的描写语言进行阐述。
2、你认为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或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二、细节研读,赏析感悟:1、“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一句中“推”字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妈妈突然问我”一句中“突然”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文章17-23自然段的插叙有何作用?3、文章26自然段刻画了“我”怎样的心理?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万芳妈妈的几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可是,这全能怪我吗?”在文中该如何理解?三、拓展延伸,深化认知:1、辩论赛,话题:是否应该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2、你认为文中的事件怎样处理才比较妥当?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分享出来并说说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的发生。
七年级语文公布课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导学案教案及课后反思评课稿4篇
七年级语文公布课《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导学案教案及课后反思评课稿4篇《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安徽省泾县凌云中学潘世鹏教学思路本文所写家庭故事切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进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述,符合人物个性。
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觉的欢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有情感的朗诵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体会去体验人物思想情感,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用意,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熟悉,从而幸免一些能够幸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欢乐地成长。
一、教学目标①课文分析:本文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
教学本文,要让学生在了解故情形节的基础上意识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咱们如何看待友谊,如何看待物质利益,如何更好的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如何排除咱们与父辈之间的隔膜。
②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班学生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朗诵与发散思维能力方面尚有欠缺。
希望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朗诵的大体要领,能够做到有情感的朗诵,并能依照教师引导,发觉课文所要揭露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进而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诵,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2.试探课文所要揭露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
三、课前预备学生①课前请同窗们在练笔时就“金钱与友谊”谈谈自己的观点。
②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①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体味文章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②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此刻我那个地址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些金银珠宝,一样是几个穷朋友。
假设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什么缘故有如此的选择呢?(朋友宝贵,友谊宝贵)友谊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此刻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
没有人以为金钱很重要,金钱是全能的吗?(大屏幕投影出示学生的观点,请作者读一读) “俗语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眼里,友谊是建起人类沟通的桥梁,友谊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加倍亲热,友谊的重要性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_0
《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型新授课主备人2012-11-5教学目标 1. 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是非。
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2.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
3.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难点点拨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
预习指导一、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羚羊()脸颊()寒颤()犄角()抹布()抹眼泪()2.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像身子与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形容关系密切。
()(2)对以前答应的事后悔或不承认。
()(3)不跟别人商量,按自己的见解决定。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2)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3)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4)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4.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由于他们是大人,所以你只能委曲求全,你免不了伤心、落泪。
那么如何与父母交流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或许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效果(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妈妈故事叙述者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故事围绕什么展开?它在文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四)品读文章揣摩人物1、通过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读一读:“我”和妈妈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我”和万芳的对话“我”和万芳妈的对话2、请你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一下文中主要人物。
【初中现代文】羚羊木雕导学案
【初中现代文】羚羊木雕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希望对于老师们教授《羚羊木雕》有所帮助,希望老师们在参考之余制定出更好羚羊木雕导学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世界情况制定出优秀的学案,同时羚羊木雕导学案以供各位老师们免费下载哦~
羚羊木雕指导案例:
一、学习目标
1.将文本视为一个整体,按角色朗读,体验人物的思想和感受。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学习并运用角色朗读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预习提纲:
1.添加一点语音符号:角()砰砰()藏()刀()脸颊()抓()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 长时间看一个地方。
()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
③ 一点也不。
()
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3.作者:1945年生于北京。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辑、一级编剧。
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和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电影剧本《霹雳贝贝》、《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短篇小说集<<题王>>、<<空箱子>>、<<铃羊木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组别:姓名:一、学习目标1、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生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
二、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怦.()藏.()刀脸颊.()zuàn()着dǎi( )住 jī()角 zhàng yì( )( ) 寒zhàn( ) (2)根据意思写成语①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按自己的意愿决定。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③完全不放在心上。
()④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研讨课文浏览课文,以师友对学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
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三个要素。
其中情节又包括开端、、和结局。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情节概括:学法提示:羚羊木雕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小组展示各小组把答案写在题板上,组间质疑、互评。
(四)说一说学了本文后,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五)作业设计: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准备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班级:组别:姓名:一、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插叙的写法及作用,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插叙的写法及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1、分析人物形象(1)自学: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
标注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感情。
(3)师友合作:从这些对话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是的人”来回答。
《羚羊木雕》导学案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
任务1、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从而感悟文中人物的刻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编制人:刘芳__备课组长:________批准人:使用日期:学生: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2、请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以便对问题作进一步的理解和探究。
3、完成预习自测题。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标注文章段落序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在书
上做好批注。
2、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读音及解释)
3、给加点字注音:
犄()角 怦()藏()刀 脸颊() 攥()着
1、文中除了语言描写,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2、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是为什么?
3、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中“等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选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妈妈一定要追回木雕?
5、“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含义是什么?
(二)仿写
例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任务2、品味语言,了解作者的构思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任务3、积极参与,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学会与父母理解与沟通。
《羚羊木雕》导学案【定稿】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读《羚羊木雕》精彩的对话描写,并结合课外阅读过的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描写,对比自己的作文,揣摩使语言描写锦上添花的技巧。
2.展开合理的想象,灵活地运用从文中总结出的多种技法,学以致用,当堂完成各种情境中的对话。
3.在完成“对话描写”作文片段的过程中,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到情的濡染,获得智的启迪。
【学习重点】灵活地运用从文中总结出的多种技法,关注情境、说话的对象,当堂完成各种情境对话。
【学习难点】合理地想象,入木三分地描绘形态各异的“说”,体现人物的鲜明各异的性格特点。
【课前导学】1.请你认真地有感情地朗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片段。
[小贴士:同学们,请特别留意打“.”的地方。
思考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说”。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A]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B]问.:‚哪个于勒?‛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C]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可是父亲[D]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
我看出她在哆嗦,[E]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父亲赶紧走去。
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
4.课文结尾用了一个反问句,有何作用?含义是什么?
反问句起强调作用。
怪“我”和父母缺少沟通,怪我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就擅自送人,怪父母在送我木雕时没有告诉我它的重要性
二、基础知识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抹(mǒ)攥(zuàn)逮(dǎi)怦怦(pēnɡpēnɡ) 树杈(chà)寒颤(zhàn)犄(jī)角藏(zànɡ)刀
2.根据所给拼音写汉字
伤bā(疤)wǎn(挽)回脸jiá(颊)
3.联系课文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重义气;守信用。
②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形容两个人亲密无间,像一个人一样。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等。
体会词语的意思,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去分析。
●合作探究
(15分钟)
回归文本,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展示提升
(10分钟)
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妈妈是一个严厉(或重财轻义)的人。
②.爸爸是一个冷酷(或严肃、冷漠、重财轻义)的人。
③.万芳妈是一个比较泼辣(或性格粗暴)的人
④.奶奶是一个通情达理(或深明情理、心地善良)的人。
⑤.万芳是一个宽容大度(或仗义、纯真)的人。
⑥.“我”是一个诚实守信(或重友情、纯洁)的人。
3.从课文的事例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③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意思是摆脱了困境或窘境。
④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裤子被树杈划开的口子被缝合后留下的痕迹。
4.记叙文的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本文运用插叙的顺序。
5.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其中情节又包含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合作探究】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
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
经过:要收回(原因是木雕贵重)。
结局:收回(不好)。
2.读课文,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是的人”来回答。
1.解释下列词语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离别(多指时间长的或不能再见面)。
2.《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全文展开叙事和议论的线索是看花。
【自主学习】
1.题目解读
文章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应怎样尊重孩子的感情?孩子应怎样既敬重父母,又能增进朋友间友谊?进而向我们提出:金钱与友谊哪个更重要?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本文曾刊登在1984年第16期《东方少年》上。
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
第三课*羚羊木雕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程序
课堂导航
【回顾反馈】
【展示提升】
1.课文作者倾向谁,持什么观点?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2.表演大世界认真研读课文,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
【当堂检测】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①可是,她C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A翻B掏C摸)
②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B了喜色。(A露出B呈现C换成)
2.仿写
例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当堂检测(5分钟)
独立完成,
当堂计分。
仿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回顾反馈(5分钟)
上节课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
●自主学习
(10分钟)
导入语:当我们告别如梦如烟的童年,迎来花季雨季的少年,感觉自己好像已悄悄长大,在心灵深处或许已经跃动起鲜活的思想,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中,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叶方舟,也开始有了波澜起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篇波澜起伏的故事《羚羊木雕》。
2.走近作者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聪明荣誉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