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3篇-最新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折线统计图》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一最近观看了李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
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节课看下来,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
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出点表示数量,点和点的连线表示数量的变化等知识点。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出统计图上数量的变化趋势。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
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
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我自己也上过这节课,但是没有象李老师那样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书上的习题进行了讲解,这点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建议:目标中说到的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1、102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例1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自主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供学生操作和实践。
3.教学工具:准备彩色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统计图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利用迁移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23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二、新授(一)探究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相同点:横轴与纵轴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23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3篇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作准备。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情况。
2.学生能看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从统计中发现数学问题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作业纸【教学重点难点】①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②体验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同学们还记的吗?2008年举世瞩目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办,那激动人心的比赛场面至今仍然回荡在我们耳畔,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我国在奥运会上的获奖情况。
出示:奥运金牌榜(1)师:这么多的数据看起来不方便,怎样整理可以使他们更简洁、明了呢?生答,师(出示统计表)师:整理成统计表比文字叙述更简洁明了了。
(2)师: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更形象直观?(条形统计图,再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提问:在条形统计图中是用什么来表示每届金牌数的?(直条的长短)二、自主探究,研学新知1.设疑激趣,导入新知国家体育总局的教练们用这些数据制成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
大家见过这样吗,是什么统计图?师:这种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为什么教练们选择了折线统计图,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认识折线统计图(1)整体认识:统计图上的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生:师:你观察的很认真,再来仔细观察,统计图上还有些什么?生:点、线、数(2)认识点、线段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一下子抓住了关键,在统计图上有点、线段还有数据。
折线统计图教案【6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6篇】教学过程:篇一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
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
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
(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内容1.使学生通过浏览报刊,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3篇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3、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引出折线统计图(1)这是20xx年3月一周的日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吗?(条形统计图)(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小结:通过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看出每天的平均气温,还能很快看出哪天的平均气温最高,哪天最低。
(4)那怎样更简单、更清晰的表示一周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呢?出示折线统计图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二、解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也是统计图的一种,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a)独立观察b)小组交流3、大组交流(1)点: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②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是表示每天的平均气温。
(2)线: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呢?(平均气温在上升)①在这张图上平均气温上升还有吗?②那么它们上升的情况一样吗?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③除了平均气温上升的情况,还有没有其它情况?(气温下降)能具体举例说说吗?(4)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看看书上怎么说的?①学生看书②选择图上相邻的两天温度说说平均气温是怎么变化的?③折线的升降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5)刚才我们看的都是这两天之间的气温变化情况,那么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你能不能说说整个一周的变化情况吗?三、感受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我从卫生老师那了解到了我们班*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体重变化情况,并绘制了一张折线统计图,从这张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1)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2)交流(3)小结:2、这是一张*同学的上学期的几次单元测验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我只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你从中又了解到了什么?3、小结:折线的升降可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等方面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过渡到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资料等。
2.学具:学生手册、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如某地区近五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14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14篇)《折线统计图》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做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2)出示折线统计图。
这是什么类型的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你能猜一猜我们会学什么样的折线统计图吗?二、例题讲解1、出示青岛市降水量图观察:①你能说出青岛市这一年那个月降水量最多?那个月降水量最少吗?②从图中除了能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外,你还知道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青岛市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增减变化吗?)出示昆明市降水量图①从图中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②谈话:图中各有几条折线,像这样的叫单式折线统计图。
谁能说说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多少,增减变化)2、下面把两幅图放在一起比。
①继续观察,你能很快地回答: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那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②你们为什么不能很快的`回答?(发表意见)指出:每幅图只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情况。
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那合成的统计图叫什么统计图呢?你能想象出它的样子吗?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幅统计图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板书的“折线统计图”前添上“复式”,完成课题书)3、出示:逐步呈现(添加图例——添加折线及数据——修改名称)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提问:①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②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确图例表示的意思。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62页、63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练习十三第2题,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各一张、图线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通过复习,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而且还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孕伏。
]二、探求新知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投影片)教师: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再打出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通过出示投影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通过比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为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打下了基础。
]2、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出示例3:指名读出例3中统计表中各数据,师边引导边教学制作步骤。
教师述: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相对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主题1.情境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奥运夺冠的视频。
(课件出示奥运会中国夺冠的精彩瞬间视频。
)中国体育健儿在奧运会上的拼搏精神深入人心,每当我们看到他们为国争得荣誉的瞬间,我们内心无不为之动容。
(出示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中取得的金牌数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回顾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中取得的金牌数,我们会无比自豪。
师:请观察,我国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生:要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绘制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1984-1988年我国金牌数逐渐下降,1988-2008年我国金牌数在逐渐增加,2008-2012年金牌数下降。
师: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十分强大,比如金牌大国一美国。
请观察,美国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生:根据统计表绘制出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1984-1988年美国金牌数大幅减少,1988-1996年金牌数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小,1996-2004年呈减少趋势,2004-2012年金牌数逐渐上升。
课件再并列出示刚才的两幅图。
2.提出问题。
根据两幅图,你能比较中、美两国这几届奥运会中金牌数的多少和变化情况吗?这样比较起来方便吗?应该怎么办?师:分别在两幅折线统计图里比较两国的金牌数,很不方便。
如果能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里反映两国的金牌数,比较起来就容易多了。
【观看奥运视频,回顾精彩瞬间,让学生为民族自豪,为祖国骄傲。
让学生体会国家的进步,在这样的比较中提出数学问题。
利用问促使学生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引出本课要讨论的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五下8.3《复式折线统计图(2)》教学设计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复式折线统计图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复式折线统计图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复式折线统计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提高课堂互动:为了提高课堂互动,我将更多地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比如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
3.多元化评价方式:我将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引入更多的评价手段,比如课堂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单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师:那么想一想第一步要干什么?
生:先在图上确定妞妞从出生到6个月的体重数据点。
师:妞妞的体重都是小数,想一想怎样在图中确定小数的位置呢? 比如说刚出生时重3.9千克怎样表示?
生:妞妞出生时体重3.9千克, 3.9千克接近4千克,就在4下面点上一个点。
师:那么她 3个月时重7.3千克在图中怎样表示?
●我是求出1、2月的平均身长就是她1个半月时的身长,大约是57厘米。
●我是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位置看出来她1个半月时的身长大约是57厘米。
……
学生的方法只要解释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教学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学生可能会说: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增大,有的同学只顾着学习,不注意休息,忽视了保护眼睛。
●到了五年级,能看的课外书有很多,有时候为了看喜欢的课外书,不注意让眼睛休息,导致视力下降。
●还有看书姿势不正确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造成视力下降。
3、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可先讨论一下,第一步怎么办?重点解决如何在图中确定小数的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完成了身长变化统计图,做得非常好。你们能不能把体重变化统计图也完成呢?先观察统计图,说一说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生1:这幅折线统计图要统计妞妞从出生到6个月的体重变化。
生2:每个格表示2千克。
到了五年级能看的课外书有很多有时候为了看师引导学生讨论眼睛对人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措施使学生养成自觉爱护眼睛的意识
《单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5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5篇折线统计图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26 、127 页的内容及第129 一131 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 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出示第xxx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
提问: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该怎么办?学生回忆并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
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所获金牌的折线统计图,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问:统计图的两个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二、教学实施1 、老师提问:第一幅图很好地描述了中国获得金牌的增减变化,第二幅图很好地描述了韩国获得金牌的增减变化,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现在大家自己动手完成教材127页的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2 、提问: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试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
3 、现在有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咱们就可以方便地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
引导学牛回答教材第126 页例2 中的问颗,从而讲一步认识到从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团则趋于平稳。
4 、指导学牛异成教材第129 负练习二十五的第l 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绘制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够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2.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读和分析。
难点: 1.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2.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模板等。
3.学具:学生练习册、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线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第二步:引入1.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第三步:教学1.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解读技巧。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
第四步:练习1.让学生自行绘制几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相互交换作业进行互评。
2.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指导和讲解。
第五步:拓展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以提高他们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复习与总结1.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帮助学生解决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六、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册上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及时交回。
七、课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准备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设疑自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出示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1、初步感知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xx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生:边指边答20xx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生:在20xx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出示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学会制作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3.掌握使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2.折线统计图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2.如何设计一个合理有用的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1. 引出教学主题,介绍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1.2. 学生上课前,教师把多个班级的本学期考试成绩汇总在一个数据表中。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个班级的成绩变化情况,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展示。
2. 教师示范2.1. 展示数据表。
2.2. 讲解如何使用excel绘制折线统计图。
2.3. 展示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
3. 学生参与3.1. 学生小组使用excel制作一张折线统计图,展示本学期的数学成绩。
3.2. 所有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让同学们分析各个班级的成绩变化情况。
3.3. 教师引导同学们使用折线图进行分析,发现各班级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成绩变化规律。
3.4. 教师比较各个班级采取的学习方式,找出影响成绩变化的因素。
4. 情境教学4.1. 教师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自行收集本校各年级的体质考试成绩数据。
4.2. 学生小组使用excel制作一张折线统计图,展示各年级学生体适能考试成绩的变化情况。
4.3. 各组通过分析折线图,讨论各年级学生体适能考试成绩变化的原因。
4.4. 同学们通过情境教学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5. 游戏教学5.1. 老师让同学们玩"猜数字"游戏。
5.2. 老师把游戏结果整理出来,同学们用折线统计图展示游戏的结果。
5.3.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统计图观察游戏结果的趋势变化,分析哪些数字更容易中奖。
5.4. 同学们通过游戏,玩出了统计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折线统计图教学,学生对于制作和使用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六街镇中心小学责任教师马凡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统计——折线统计图(二)》是第七单元《统计》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通过妈妈为陈东记录从出生到10岁的身高,以统计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要清晰地反映陈东身高变化情况,制成折现统计图会更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完成折线统计图。
2、技能目标: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3、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突破重难点设想:教学中让学生先观察统计表,从中了解信息,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通过对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自主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再通过小组交流,取长补短,最后代表汇报,教师适当引突破重点。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思考课本提出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思路,相互补充,再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接下来完成下面的三个练习题。
(课件出示)①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的人数是多少?花江镇永睦小学
0203040
50
60
7010
80
90
100一二三四五六年份/年人数/人
××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
人数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