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学设计.docx
捏泥巴基本功教案设计

捏泥巴基本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
1. 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2. 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
3. 利用泥巴进行色彩搭配。
4. 利用泥巴进行手工创作。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2. 掌握制作简单泥巴造型的技巧。
3. 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 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2. 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
四、教学难点。
1. 利用泥巴进行色彩搭配。
2. 利用泥巴进行手工创作。
五、教学准备。
1. 泥巴。
2. 调色板。
3. 调色刀。
4. 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泥巴制作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对泥巴手工的兴趣。
2. 讲解捏泥巴的基本动作。
老师向学生示范捏泥巴的基本动作,包括揉搓、挤压、拉扯等动作,并讲解每个动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制作简单的泥巴造型,如动物、植物等。
4. 色彩搭配。
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尝试利用不同颜色的泥巴进行色彩搭配,制作更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
5. 手工创作。
让学生利用泥巴进行手工创作,可以是立体的造型,也可以是扁平的图案。
6. 展示和总结。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认真准备教学材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捏泥巴的基本动作和制作技巧。
3.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个性化的手工作品。
4. 教师应该在教学后及时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泥巴手工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2. 可以邀请专业的泥巴手工艺人来学校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高水平的泥巴手工技术。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泥巴手工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3课捏泥巴2-人美版

教学设计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3课捏泥巴2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观察、实践和欣赏,使学生对泥塑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
2. 以人物为主题,创作具有一定情节的泥塑作品。
3. 了解泥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塑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塑造出生动的表情和动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巴、雕塑工具、范例作品、图片等。
2. 学具:泥巴、雕塑工具、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以及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泥塑作品。
5. 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泥塑基本技巧:揉、搓、压、捏。
2. 人物形象塑造:比例、动态、表情。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具有一定情节的泥塑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泥塑创作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同时,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还不够到位,今后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泥塑作品,如兵马俑、泥塑佛像等,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让学生对泥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捏泥巴》教案教学

《捏泥巴》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捏泥巴的过程,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擀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捏制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的泥巴材料,以及捏泥巴的工具,如刮刀、剪刀、铅笔等。
2. 准备一些泥巴作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3. 准备一个干净的工作台,以及清水供学生洗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教师示范捏泥巴的过程,展示如何揉、搓、压、擀等技巧。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捏制泥巴,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捏制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是否能够创造性地捏制出各种形状和图案?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捏泥巴过程中的技巧掌握情况,以及创作成果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所在。
3. 搜集学生对捏泥巴活动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七、安全与卫生:1. 确保学生在捏泥巴过程中不会误食泥巴或接触到有害物质。
2. 指导学生在工作台上保持整洁,避免泥土飞扬和交叉污染。
3. 课前后做好工作台和学生的手部清洁工作。
八、拓展活动:1. 邀请陶艺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陶艺的历史和制作流程。
2. 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展览或工作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开展泥巴雕塑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
九、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泥巴或相近材料捏制作品,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捏泥巴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巴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巴的历史与制作方法。
2. 泥巴的塑性特点及用途。
3. 捏泥巴的基本技巧与步骤。
4. 创意捏泥巴作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泥巴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用泥巴制作的。
(二)讲授新课1. 泥巴的历史与制作方法(1)介绍泥巴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泥巴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泥巴的制作方法,包括泥巴的来源、加工和准备。
2. 泥巴的塑性特点及用途(1)讲解泥巴的塑性特点,如可塑性、粘性、延展性等。
(2)介绍泥巴的用途,如制作陶器、雕塑、装饰品等。
3. 捏泥巴的基本技巧与步骤(1)示范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2)讲解捏泥巴的步骤,让学生掌握制作过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份泥巴和工具。
2.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捏制自己喜欢的泥巴作品。
3. 学生在捏泥巴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创意。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巴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泥巴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学生创作的泥巴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的基本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巴的基本制作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捏泥巴创作:动物、人物、景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巴的基本制作技巧,捏泥巴创作。
2. 教学难点:捏泥巴创作的创意和细节处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泥巴材料和工具:泥巴、擀面杖、刀具、刷子等。
2. 准备一些泥巴作品供学生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演示:教师示范捏泥巴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压、擀、切等,并展示一些泥巴作品。
3.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泥巴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创作: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捏泥巴创作。
5. 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捏泥巴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捏泥巴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泥巴创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2. 邀请家长参观学生的泥巴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3.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展览或进行陶瓷制作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在捏泥巴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
九、教学Resources1. 泥巴材料和工具:泥巴、擀面杖、刀具、刷子等。
2. 泥巴作品参考资料:动物、人物、景物等图片。
3. 教学PPT:包含捏泥巴基本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的介绍。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捏泥巴的创作方法:观察、想象、设计、制作等。
3. 泥塑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设计,提高学生的捏泥巴技巧和创作水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巴、雕塑工具、示例作品等。
2. 学具:泥巴、雕塑工具、画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示范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擀、切等,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创作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捏泥巴创作。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捏泥巴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泥塑基本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创作方法:观察、想象、设计、制作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泥塑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让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泥塑作品,如兵马俑、泥人张等,来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爱好。
3. 通过捏泥巴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泥塑的基本形状: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3. 泥塑创作主题:动物、人物、景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难点:创作出有特色、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泥巴材料和工具:泥巴、擀面杖、刀具、刷子等。
2. 准备一些泥塑作品作为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泥塑的基本知识和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擀、切等。
3. 基本形状练习:让学生练习制作泥塑的基本形状,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创作泥塑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案编辑专员敬上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雕塑创作,如石膏、木头等。
2.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雕塑技巧,如刻画细节、上色等。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泥塑技巧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创作创意和想象力。
3. 评价学生作品的整体美观程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泥塑在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著名的泥塑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十、教学资源1. 互联网上关于泥塑的教程和作品展示。
2. 图书馆中的泥塑相关书籍。
3. 艺术展览和博物馆中的泥塑作品。
教案编辑专员敬上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相匹配。
二年级美术《捏泥巴》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捏泥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捏泥巴》是二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捏泥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创作方法和欣赏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泥巴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于泥巴捏制这种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他们捏泥巴的经验较少,技巧和创作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协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互相协作、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创意作品的创作和捏制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示泥巴捏制的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作品。
4.欣赏评价法: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泥巴、泥巴工具、范例作品、画册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泥巴、泥巴工具一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泥巴捏制的兴趣。
同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揉、搓、压、切等。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亲自动手捏制泥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捏制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喜欢的泥巴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捏泥巴》教学设计 (2)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知识:介绍泥塑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泥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泥塑的技巧: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刻、压等,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3. 泥塑作品的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泥塑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泥塑作品的创作。
2. 教学难点:泥塑技巧的掌握,创作出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塑工具一套,泥塑作品若干,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泥巴,泥塑工具,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泥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捏泥巴2. 内容:- 泥塑的基本知识- 泥塑的技巧- 泥塑作品的创作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泥巴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下周上课时带来展示。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泥塑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泥塑制作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和潜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学生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泥塑的制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捏泥巴的过程,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创作自己的泥巴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巴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泥巴材料和工具。
2. 准备一些泥巴作品的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泥巴作品,引发学生对泥巴捏制的兴趣。
2. 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讲解:讲解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揉、搓、压、切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捏制自己的泥巴作品。
4.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巴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创作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捏制泥巴过程中的技巧掌握情况,以及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3. 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泥巴雕塑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竞争意识。
2. 邀请专业的泥塑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泥巴艺术。
3. 组织学生参观泥巴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技巧掌握程度、创作能力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泥巴捏制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捏泥巴》教案教学

《捏泥巴》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的基本捏制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捏泥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巴的基本捏制技巧:揉、搓、压、擀、切等。
2. 捏泥巴的造型:人物、动物、景物等。
3. 捏泥巴的艺术欣赏:欣赏经典泥巴作品,了解泥巴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巴的基本捏制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捏制出具有艺术感和创意的泥巴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泥巴材料:泥土、水、工具等。
2. 准备捏泥巴的作品示例:人物、动物、景物等。
3. 准备教学场地:宽敞的桌子和足够的光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泥巴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演示:教师示范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擀、切等,并展示捏制出的作品。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捏泥巴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捏制出具有创意的泥巴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捏泥巴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7. 清理:学生清理教学场地,收拾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捏泥巴创作,如使用木棒、竹签等。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更大型的泥巴作品,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
3. 学生可以参与泥巴作品的展览和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捏泥巴技巧掌握程度,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2. 评价学生的创作创意和想象力,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捏制出独特而有意义的泥巴作品。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捏泥巴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3课 捏泥巴》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捏泥巴》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捏泥巴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学习基本的捏泥巴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可能对捏泥巴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捏泥巴的技巧。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捏泥巴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捏泥巴技巧,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泥巴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捏泥巴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创作出有创意的泥巴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捏泥巴的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用品,包括泥巴、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泥巴作品,引导学生对捏泥巴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并示范操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捏泥巴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捏泥巴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创作出更有趣的泥巴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捏泥巴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捏泥巴技巧,创作一幅作品,下周带来展示。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捏泥巴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提高对美术创作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通过捏泥巴活动,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捏泥巴活动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够通过捏泥巴活动,培养耐心、细致和合作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捏泥巴作品,引起学生对捏泥巴活动的兴趣。
教师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2 捏泥巴技巧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捏泥巴的基本手法,如揉、搓、压、擀等。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捏泥巴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3 创作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捏泥巴的实践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自己的捏泥巴作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捏泥巴作品,引起学生对捏泥巴活动的兴趣。
教师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3.2 捏泥巴技巧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捏泥巴的基本手法,如揉、搓、压、擀等。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捏泥巴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3.3 创作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捏泥巴的实践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自己的捏泥巴作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作品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捏泥巴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和创造力发挥。
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2 学生过程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捏泥巴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合作态度。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捏泥巴技能和创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资源:教师使用《捏泥巴》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和参考。
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5.2 材料资源:教师准备捏泥巴的材料,如泥巴、工具等。
《捏泥巴》教案教学

捏泥巴一、教学目标:1、感受到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类文明,了解我国古代传统艺术。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PPT、陶泥材料四、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细心地同学们都发现了,我们桌子上多了个东西,赶紧看看是什么?问:泥巴有什么特性?(陶泥)它能捏成什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始人类用(陶泥)泥巴干什么?2、作品欣赏出示图片白陶鬶:这件白陶鬶造型优美,非常富有创意。
你看它多像一只伸着长喙、正在引吭高歌的鸟啊!它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手工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历史知识:陶器是⼈类第⼈次利⼈天然物,按照⼈⼈的意志创造出来的⼈种崭新的东西。
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器时代晚期的陶⼈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距今已有 11700 多年的悠久历史。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捏泥巴(1)问:用什么方法让泥巴变形?如:长条形圆球形扁平状碗或杯子↓↓↓↓揉搓压捏也可以使用工具,刻画出细节(2)陶泥作品欣赏(3)小组合作:以《我们的餐桌》为主题注意:造型要独特美观动物元素、植物元素、水果元素等4、作品展示:你最喜欢哪组作品?为什么?(可以进行讲评(师评、互评、自评),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机会。
)5、作业:继续完善作品,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五、小结本节课学生感受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文明,学生特别感兴趣,捏泥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设置了自评互评环节,希望学生能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泥塑作品进行反思,分析在技巧、创意等方面的进步和待提高之处。
-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增进家校互动。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降低学习难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泥塑技巧上取得进步。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创造力。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将生活融入美术创作。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品完成后,小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3.拓展作业: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尝试将它们与泥塑结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泥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撰写一篇简短的学习笔记。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泥塑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小组讨论:
1.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生活中的物体作为创作对象,讨论如何运用泥塑技巧表现该物体的形态特征。
2.学生相互交流意见,共同商讨创作方案,明确分工,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其中。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捏泥巴》的教学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如可塑性、干燥性等,并能运用这些特性进行创作。
2.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刻等,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泥塑作品。
人美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word教案(1)

小学美术第三册教案教学内容 6、捏泥巴课时1教学目标应知初步感受泥塑的基本方法,了解体验用你进行活动的乐趣。
应会塑造出生动的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隐形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美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发现美,探究美,创造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捏泥的方法,并制作一件或多件器物。
难点: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器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具:图片陶艺作品学具:泥材料实践活动用泥塑造器物(容器)板书设计捏泥巴搓捏揉组合刻花纹泥条盘筑捏成形泥板成形课后小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时间约为:12 分钟学生活动时间约为:28 分钟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过泥巴吗?今天我们就来捏泥巴。
板书捏泥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含时间分配二、让学生尝试捏。
1.感受一下泥:放在手里攥一攥,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软软的可以变形)2.下面我们做几个游戏:1)谁能把你手中的泥像魔术师一样变得很长,看看谁的又细又均匀。
(学生展示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做的又细又长又均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搓-用手掌搓用力均匀就能搓的又细又长。
)师板书:搓2)老师故意把学生的泥条弄断,问该怎么办?(生叠在一起再搓,就接在一起了)3)(课件)出示泥条盘筑作品图片,师:艺术家能用我们手中的泥条创造出这么漂亮的作品,你能把手中的泥条做成什么呢?(学生制作,把作品放在桌子中间)4)如果要把泥变成圆球怎么办?学生制作介绍方法(师板书:揉)5)你能用手中的圆泥球变的面积很大吗?用什么方法?(生答:按,压,拍……师板书)学生尝试捏,感受泥。
学生汇报所学过的制作方法泥有大块小块,泥多搓的长,少搓的相对就短。
同样多的泥,才有可比性。
感受泥的可塑性,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创作思维,初步尝试泥条造型。
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学设计《捏泥巴》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
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掌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泥塑基础上,学会用团、搓、压、捏等简单方法进行设计制作。
在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启发,学生玩,使其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我创造创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意识。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多为八九岁,自主意识逐渐形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动手能力及创造力没有机会发挥。
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很好的、既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又能体现其创新创造能力的活动项目。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并有初步的造型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特点,开展一个以泥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三维世界的学习和释放空间;帮助学生,通过“玩泥巴”来了解泥土特性,体验自然世界中存在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
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六、教学设计:
一、课前组织:
学生按顺序进入教室,强调一下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激趣导入:
1、创设情景: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人们制作泥塑的场面)
2、交流感想:
(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
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
三、欣赏感受:
1、老师汇报资料:
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课件:泥塑图片)
2、泥塑基本技法:
(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基本方法:
如何运用基本的泥塑技法
(课件:板书揉、搓、压、粘、捏、刻)
(3)、演示几种泥塑基本技法
(课件:盘泥条步骤图)
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1、想一想,玩一玩: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2、明确题材范围,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可以自己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做的进度进行巡回指导。
4、在《泥娃娃》音乐的伴奏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造型表现。
五、作品展评
(1)学生互赏作品,边看边说出自己看了作品后的想法和感受。
(2)泥塑大赛最佳设计奖最佳超速奖
(3)拍摄作品
六、活动总结、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