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 高二
高二物理所有知识点

高二物理所有知识点一、力学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 动能定理的推导和应用4. 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的定义与计算-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5. 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的定义与计算-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 行星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解释二、能量转化与守恒1.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能量转化和功率与时间的关系2.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能量转化与机械能的损失3. 功与能量的转化- 功的正负和能量的增减-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4. 冲量和动量定理- 冲量的定义和计算- 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 动量定理的应用三、静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和电量的计算-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 电场线的表示和场强的方向2. 静电场中的电荷运动-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的计算- 电场中的电荷运动和受力情况 - 静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差3. 电场与导体- 导体内外的电场分布- 静电平衡和电荷分布的规律 - 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和电势分布四、电流和电磁感应1. 电路基础- 电流的概念和电荷守恒定律 - 电阻和电阻定律的计算- 阻抗和导体等效电阻2. 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 欧姆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功率的计算和电能的转化- 戴维南-朗之万定律3. 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线圈中的电流和磁场-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计算- 领头羊效应和跳跃现象4. 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 双线圈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运行原理五、光学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速度- 光的折射和折射率的计算 - 全反射和光纤的应用2. 几何光学-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像的位置和放大率的计算 - 玻璃棱镜的折射和偏折问题3.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和双缝干涉的条件 - 杨氏实验和光的衍射现象 -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应用4. 光的色散和偏振- 光的色散和光谱的特点- 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的特性 - 偏振光和波片的应用六、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 原子结构和电子能级- 原子模型和玻尔理论-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的性质 - 电子能级和能级跃迁2.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和放射性元素- 半衰期的定义和计算- 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和辐射防护3.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裂变-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结合能-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过程- 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4. 粒子物理学和相对论- 粒子的分类和基本相互作用- 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相对性原理 - 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及公式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及公式高二物理是中学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准备高考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掌握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二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的核心内容。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以下是高二物理运动学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1.1 位移和速度- 位移公式:Δx = x₂ - x₁- 平均速度公式:v = Δx / Δt- 即时速度公式:v = dx / dt1.2 加速度-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 加速度与位移和时间的关系:Δx = v₀t + 0.5at²- 加速度与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的关系:v² = v₀² + 2aΔx2. 力学力学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下面是高二物理力学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2.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为零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在一条直线上。
2.2 摩擦力和重力- 摩擦力公式:f = μN,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与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的乘积。
- 重力公式:F = mg,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3 弹力和胡克定律- 弹力公式:F = kx,弹力等于弹簧常数与弹簧伸长量的乘积。
- 胡克定律:伸长弹簧的伸长量与施加的力成正比。
3. 动能和功动能和功是描述物体能量转化的重要概念。
以下是高二物理动能和功的重要知识点和公式:3.1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公式:K = 0.5mv²,动能等于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 动能定理:W = ΔK,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3.2 功率- 功率公式:P = W / t,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
4. 热学热学研究物体的热量和温度变化。
高二物理第五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第五讲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高二物理第五讲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量,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 质点运动的描述:质点是假设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可以用矢量形式表示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 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相等的位移时,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 动点和动边的图示:动点表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位移,动边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量。
2. 力学-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静止和运动状态)。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用公式 F = ma 表示。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向量相加的方法得到它们的合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与坐标轴平行的两个力,称为水平力和垂直力。
4. 牛顿定律的应用- 水平面上的斜面运动:当物体沿着斜面滑动时,需要考虑斜面的倾角、物体的质量以及重力的作用。
-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是物体与表面接触时产生的力,可以通过乘以摩擦系数和物体的受力垂直分量来计算。
- 物体竖直上抛和下落:物体竖直上抛时,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然后物体自由落体下落。
可以用重力和抛体速度的平方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5. 能量转换与守恒-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 机械能的守恒:在没有外力做功和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守恒的。
高二物理知识点

高二物理知识点高二物理知识点一、运动学1.1 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末位置的距离,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1.2 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等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固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的量是固定的。
1.3 二维运动:二维运动指的是物体的运动不仅在一条直线上,还包括了垂直于这条直线的运动,例如平抛运动。
1.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状态,或者说运动状态不变。
1.5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其加速度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1.6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作用力定律,它说明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即每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与之对应。
1.7 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圆周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非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圆周运动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改变。
二、力学2.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具有的能量。
2.2 动量:动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它有方向和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2.5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或者静止过程中,由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而发生的阻力。
2.6 弹性力:弹性力是指物体在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时所具有的力。
2.7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宇宙中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吸引力。
三、电学3.1 静电场:静电场是指由带电物体周围产生的静电场。
它有强度、方向和电势。
3.2 电容器: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板和介质组成的器件,它可以储存电荷和能量。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1. 运动学1.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其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位移-时间曲线表示。
1.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轨迹上做运动。
其中,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有着特殊的运动规律,如轨迹半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力学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其合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求解。
合力的方向由其组成力的方向决定,强度由力的矢量代数和来计算。
2.3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被分解成几个力的合力,这些力称为分力。
分解力的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3. 能量与功3.1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用来量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之积。
3.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以表示为K=1/2 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3.3 势能势能是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4. 电学4.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
4.2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高中物理高二知识点

高中物理高二知识点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二阶段,物理知识开始变得更加深入和复杂。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高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
在高二物理中,我们需要掌握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和物体受力平衡等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则描述了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
二、运动学高二物理中的运动学主要涉及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我们需要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运动图象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三、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高二物理中,我们需要了解动量与动量守恒、功与能量、机械波等内容。
了解动量守恒原理可以应用于碰撞问题的分析,了解功与能量可以解决物体的加速问题,了解机械波可以理解光和声音的传播。
四、电磁学电磁学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二阶段,我们需要掌握静电场和电流电路两个方面的知识。
了解静电场可以解决电荷间相互作用及电场强度等问题,了解电流电路可以分析电流在导体中的流动以及电阻和电势差的关系。
五、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
在高二物理中,我们需要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波粒性等内容。
光的反射和折射可以解决镜面成像和透镜成像等问题,了解光的波粒性可以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六、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温度、热传导和热力学等内容的学科。
在高二物理中,我们需要掌握温度、热量和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同时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总结:高中物理高二知识点主要包括力和运动、运动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运动学问题求解策略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运动学问题求解策略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而运动学则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的分支学科。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物理学习中的运动学问题往往是较为基础且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解决运动学问题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求解策略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策略。
一、运动图解法运动图解法是解决运动学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将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速度以及加速度等参数都绘制在图上,通过观察图像上的变化,来推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使用运动图解法时,首先需要绘制一个坐标系,用于表示物体的位置。
然后根据问题中给出的信息,确定物体的起始位置和起始速度,并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出物体在各个时间点的位置和速度。
将这些数据标在坐标系中,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物体的运动图像。
通过观察运动图像,我们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类型(匀速、匀变速、匀加速或非匀加速)、物体的最大速度、加速度等信息。
在进行计算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诸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来求解。
二、向量分解法在解决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学问题时,向量分解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求解策略。
它适用于物体具有多个独立运动分量的情况,例如,一个物体在倾斜平面上沿斜面滑动时,可以将这个运动划分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两个独立的运动分量。
在使用向量分解法时,学生需要将物体的运动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运动分量,通常是沿着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两个方向。
然后可以利用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和斜面上平行运动的知识,分别对这两个分量进行求解。
最后,将求解结果合成,得到最终的答案。
此外,向量分解法还适用于解决其他类型的问题,比如抛体运动中的斜抛问题,将抛体的初速度分解为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更容易求得所需结果。
三、微元法微元法是一种近似求解运动学问题的方法。
当问题中的物体运动过程相对复杂、无法直接求解时,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解为许多微小的时间段,并假设每个时间段内物体的运动是匀速或匀变速的。
高二物理知识点梳理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联系

高二物理知识点梳理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联系运动学和动力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以及运动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虽然它们各自独立地研究物体的运动,但实际上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系统梳理高二物理中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联系。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与物体运动相关的性质。
在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 位移(S)位移是描述物体运动位置变化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ΔS"表示,表示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变化。
根据位移的定义,可以得到位移的计算公式:ΔS = S终 - S初2. 速度(V)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v"表示。
在常规情况下,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两种方式进行描述。
平均速度(V平均)的计算公式为:V平均= ΔS / Δt其中,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瞬时速度(V瞬时)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状态下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求极限的方式得到:V瞬时= lim(Δt→0)ΔS / Δt = dS / dt3. 加速度(a)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a"表示。
与速度类似,加速度也可以用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两种方式进行描述。
平均加速度(a平均)的计算公式为:a平均= Δv / Δt其中,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瞬时加速度(a瞬时)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求极限的方式得到:a瞬时= lim(Δt→0) Δv / Δt = dv / dt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联系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力和质量。
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通常用符号"F"表示。
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了物体运动的性质。
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F = 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物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公式

物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公式在物理学中,公式是描述和计算物理现象的重要工具。
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必修三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和对应的公式。
下面将介绍物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所涉及的公式。
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内容。
在运动学中,一些重要的公式如下:- 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 速度公式:v = v₀ + at- 加速度公式:a = (v - v₀) / t- 平均速度公式:v = s / t- 平均加速度公式:a = (v - v₀) / t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其中包括了三个定律。
以下是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F = 0-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方程):F = m × 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F₁₂ = -F₂₁3. 重力和平衡重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力,用于描述物体由于地球引力而产生的运动状态。
平衡描述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力的平衡状态。
以下是与重力和平衡相关的公式:- 重力公式:F = m × g- 重力加速度公式:g = G × M / r²- 平衡公式:ΣF = 04. 动能和功动能和功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力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重要概念。
以下是与动能和功相关的公式:- 动能公式:E = (1/2)mv²- 动能定理:ΔE = W- 功公式:W = F × s × cosθ5. 力和弹性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概念,弹性是物体恢复原状能力的一种性质。
以下是与力和弹性相关的公式:- 胡克定律(弹簧定律):F = k × x- 弹性势能公式:U = (1/2)kx²6. 电和电磁感应电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电磁感应描述通过磁场引起的电流现象。
高二物理知识点3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篇:运动学知识点运动是物理学中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现象。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规律和性质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运动学是重要的基础,以下是高二物理运动学知识点:1. 运动的描述(1)位移:物体在运动中所改变的位置,是一个向量量纲。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是一个向量量纲。
(3)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是一个向量量纲。
2. 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2)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3)平抛运动:物体受到初速度和重力作用,在平面内做抛体运动。
(4)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受到初速度和重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做抛物运动。
3. 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1)平抛运动:h=(V₀sinθ)²/2gL=V₀cosθ×(2V₀sinθ/g)=(V₀²sin2θ/g)当θ=45°时,达到最大射程,R=V₀²/g(2)竖直上抛运动:h=gt²/2t=2V₀sinθ/g4. 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这种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
(2)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F=ma)。
(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以上为高二物理运动学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知识点对物理学学习和解题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巩固运动学知识时能认真学习和练习。
第二篇: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力和能量变化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一个比较复杂而庞大的学科,以下是高二物理力学的知识点:1. 力的描述(1)力的来源:力可以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作用和物体与场作用(重力、电力、磁力)产生。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必修三课程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本文将对该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运动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与分析。
3. 等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动力学1. 牛顿定律: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2.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3. 质点系:质心的概念与计算、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第二部分:力学一、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1.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受力分析: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二、静力学1.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分力的计算方法。
2. 平衡条件: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实例的分析。
3. 弹力与重力平衡: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弹力与重力平衡的问题。
三、动力学1. 高尔夫球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分解与分析。
2. 中心力场中的运动: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的问题。
第三部分: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一、功与机械能1. 功与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和计算。
3. 引力场中的机械能守恒:自由落体、弹簧振子的问题。
二、动能定理与动能守恒1. 动能定理的表述与应用。
2. 碰撞问题:完全弹性碰撞与非完全弹性碰撞。
第四部分:电学一、电流与电路1. 电流与电荷:电流的定义与计算。
2. 电阻与电阻率:欧姆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3. 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4. 电功率与电能:电功率的计算与理解。
二、电压与电势差1. 电压与电势差的概念与计算。
2. 静电场中电势差的计算。
三、电阻与电路1. 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 法拉第电解定律与电解问题的计算。
结语:高二物理必修三课程包含了运动学、力学、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以及电学等重要知识点。
同学们在复习时要重点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注重实际应用的解析。
高二上物理基本知识点

高二上物理基本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一支。
在高二物理课程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许多基本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上学期物理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运动学知识点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在高二上学期,学生将学习到以下主要的运动学知识点:1.1 位移和速度位移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在学习中,我们要掌握位移和速度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匀速和变速运动的概念。
1.2 加速度和运动方程加速度是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运动方程则用于描述物体在加速运动情况下的位移和速度。
学生需要熟悉加速度和运动方程的公式,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1.3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斜抛运动。
学生需要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公式和特点,能够解决与抛体运动相关的题目。
2. 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二上学期,学生将学习以下主要的力学知识点: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基本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定律的意义和应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2.2 摩擦力和力的分解摩擦力是物体接触面间的阻力,它也是力的一种形式。
学生需要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力的分解原理和相关计算方法。
2.3 动量定理和功与能动量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产生的变化量,功与能则是物体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
学生需要理解动量定理和功与能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3. 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现象的科学,也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二上学期,学生将学习以下主要的光学知识点: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的反弹现象,光的折射则是指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发生的弯曲现象。
高二上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在高二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本的物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整个物理学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高二上学期物理基本知识点的总结。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规律。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2. 力学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动量与冲量等概念。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或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动量与冲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理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定律。
3. 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工能力,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功率等概念。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一个孤立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和)的总量保持不变;功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功率是描述功的完成速度。
4.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波的传播、反射、干涉和共鸣等现象的学科。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共振以及多普勒效应等。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等;声波是由物质颗粒的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它的传播和反射遵循一定的规律;共振是指当外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受到共振增强;多普勒效应是描述当源振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声音频率的变化。
5.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的学科。
在高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的成像、光的干涉与衍射等。
高中物理高二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高二第一章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与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高二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了一些基本的力学概念和运动规律。
本文将会系统地介绍高中物理高二第一章的知识点。
一、质点和运动在物理学中,将占据一定位置的物体看作质点,它可以用一个点来代表。
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三种。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恒定,而变速直线运动则是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
曲线运动则是质点在空间中沿着曲线轨迹运动。
二、运动学基本概念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包括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改变,速度则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它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值。
根据加速度的正负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一致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以相等的速率变化。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常量,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出质点的位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
四、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垂直向下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会不断增加,而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变化。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地球上近似等于9.8米每秒平方,并且指向地面。
五、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某一初速度和抛射角度下的运动状态。
在斜抛运动中,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通过分解物体的速度,可以求得水平分速度和垂直分速度的关系,进而计算出物体的运行轨迹和飞行时间。
六、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它是物体对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F=ma。
七、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表面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根据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物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概括

物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概括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而高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的物理课程中,必修三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主要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力学知识,如运动学、牛顿定律、动量守恒等。
接下来,我们将概括性地介绍物理高二必修三的知识点。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
它主要涉及到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在高二必修三中,我们将学习到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等,以及基本的运动方程和运动学定律。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主要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这些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对于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高二必修三中,我们将学习到这些定律的基本内容、应用以及与其他物理概念的关联。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在高二必修三中,我们将学习到动量的计算方法、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动量守恒在碰撞等情况下的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动量的守恒性质。
4. 力的分解和合成力的分解和合成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或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在高二必修三中,我们将学习到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力的分解和合成解决实际问题。
力的分解和合成对于理解力的作用和解决力的平衡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5. 曲线运动与地球物理除了上述基础的力学知识,高二必修三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物理概念和应用,如曲线运动和地球物理。
曲线运动主要涉及到物体在弯曲轨道上的运动规律,如圆周运动和受力情况下的轨迹。
地球物理主要涉及到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如地球重力、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通过学习物理高二必修三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引言:高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二物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第一部分: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部分,它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以下是一些高二物理运动学知识点: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终止位置的距离和方向,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而加速度则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相对运动: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可用相对速度来描述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
3. 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而加速度为零。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受到重力作用而自由下落的运动,其加速度被称为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等于9.8米/秒²。
5. 二维运动:当物体在平面上进行运动时,需要考虑物体的水平和垂直的分量,并分别计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第二部分: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力和物体运动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高二物理力学知识点: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
2. 弹力:当物体受到弹性体的变形力作用时,会产生恢复力,这种力被称为弹力。
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 重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是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5. 引力:引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它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第三部分: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和温度变化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高二物理热学知识点: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而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
2. 热传递:热可以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来传递。
3. 比热容:比热容是指物质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差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它是物质的固有特性。
高二上理科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理科物理知识点总结在高二上学期的理科物理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分支学科。
在运动学中,我们学习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其他形式的运动,如平抛运动和曲线运动。
2.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状态的力学学科。
在力学中,我们学习了质点的受力分析和牛顿三定律。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了解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牛顿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加速度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学习了力的合成、分解以及摩擦力、弹力等特殊力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3. 动能和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动能和机械能,并且可以解释机械能守恒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4.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描述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
我们学习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它解决了许多天体力学问题。
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其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5.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在运动学中的应用,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知道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反之亦然。
同时,我们学习了力的做功以及功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6. 静电学静电学是研究静电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静电荷的性质以及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学习静电场和电势的概念,我们可以计算电场强度、电势差以及电势能。
7. 电路基础电路基础是研究电流和电势差等基本电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恒定电流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以及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通过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特性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电阻、电流、电势差等基础电路问题。
高二学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高二学考物理知识点复习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知识点。
在高二学年,学生们需要对物理知识进行复习,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本文将针对高二学考物理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
一、运动学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需要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各自的计算公式和相互关系。
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遵循曲线轨迹的运动形式。
需要了解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物理规律。
3.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了解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掌握通过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物体的质量或加速度。
4. 相对运动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包括观察者的视角、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力学1. 牛顿三定律熟悉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了解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相关的概念,能够解释各种物体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
2. 力的合成与分解了解如何将力分解为分力,或将多个力合成为合力。
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3. 平衡力与力矩了解力矩的概念,以及平衡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
能够解决涉及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的问题。
4. 重力与重力加速度了解重力的产生原理和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能够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三、静电学1. 电荷与电场了解电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电场的产生和性质。
能够解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场的概念。
2. 静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了解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包括受力分析、运动轨迹等内容。
能够解答相关问题。
3. 静电场中的电势了解电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电势相关的问题。
4. 静电力与库仑定律了解静电力的产生原理和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静电力相关的问题。
四、电路1. 电流与电阻了解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能够解答与电流、电阻相关的问题。
2. 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在电路中解决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高二自学四大力学

高二自学四大力学高二自学四大力学高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是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素养的必修科目。
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我们需要掌握四大力学,即力学的四个分支: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和弹性力学。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的物理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下面我们详细来说一下高二自学四大力学的方法。
一、运动学运动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移动的定量描述和分析。
在学习运动学时,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包括:1. 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2.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3. 加速度: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程度。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不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在自学运动学时,我们可以先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定义,然后进行相关习题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包括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在自学动力学时,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动量的概念和公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 动量守恒定律:在力学系统内,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动量守恒。
3.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即所有物体的受力都是相互的。
4. 冲量和冲量定理:冲量是指力在单位时间内对物体的作用,定义为力乘以时间。
冲量定理规定,物体受到的冲量等于在该时间段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通过掌握动力学的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为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在静止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各种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自学静力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力和力的分类:即重力、弹性力、摩擦力、张力等。
每种力都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规律。
2. 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所受的所有外力的合力为零。
高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引言:高二年级的物理学习内容较为深入,需要系统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二年级物理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
一、力学篇1. 运动学在高二物理中,我们开始学习运动学。
运动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掌握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物体的运动,并且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2. 牛顿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的基石。
准确理解和应用牛顿定律,能够解释物体的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并且能够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3. 力与运动的关系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力的概念和种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理规律。
4. 机械能与动能守恒定律在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中,机械能与动能守恒定律是高二物理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变化,并且能够解答相关问题。
二、电磁篇1. 静电学在学习电磁学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静电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电荷、电场、电势等概念,以及带电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掌握电磁学的起点。
2. 电流电阻电流电阻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理解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电阻的特性和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析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进行相关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和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磁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电磁感应的规律和应用,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电磁现象并且解答相关的问题。
三、光学篇1.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仪器。
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光的成像等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原理,从而解决光学问题。
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光的波动性质,如干涉、衍射、偏振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并且解决相关问题。
3. 光的色散与光谱了解光的色散和光谱是光学中的重要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K-47步枪子弹速度很快,杀伤力大,什么时候都能认为是质点
B.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何冲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
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 km/h,是相对航母甲板来说的2.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
..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
C.研究航天员聂海胜
...在太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辽宁号
...”航母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太空中的“天宫一号”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
4.2013年8月,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开始挂弹试飞.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
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
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慢
5.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7.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
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 ,方向向上
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下
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上
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
8.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此时速度为v ,则
( )
A.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H 2
B.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H 4
C .物体下落H
2时速度为v 2
D .物体下落H
2时速度为2v 2
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
B.Δx (t 1-t 2)t 1t 2(t 1+t 2)
C.2Δx (t 1+t 2)t 1t 2(t 1-t 2)
D.Δx (t 1+t 2)t 1t 2(t 1-t 2)
10. 物体A 、B 的x -t 图象如图1-2-4 所示,由图可知( ).
图1-2-4 A .从第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 s 才开始运劝
C .在5 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 末A 、B 相遇
D .5 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11如图1-2-12,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x -t )图线,由图可知( ).
图1-2-12
A .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
12. 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1-2-3所示,
则( ).
图1-2-3
A .甲、乙在t =0到t =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 .乙在t =0到t =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
C .甲在t =0到t =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
D .甲、乙在t =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13.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v-t 图像中,可能正
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
14.历史上曾有科学家将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定义为“匀变速直线运
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v 0)/x ,其中v 0、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 内的初、末速度.A >0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A <0表示物体在做减速运动.现在物理学中的加速度定义为a =(v -v 0)/t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
B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
C .若A 不变,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v 20+v
2
2
D .若A 不变,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
15.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 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
在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块的位移是4 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
(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1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
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v -v --v
时刻/s 1.0 2.0 3.0 5.07.09.510.5
速度/(m·s-1)36912129 3
(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17.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
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18.如图2所示,A、B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
速度.B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A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奔来,B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接棒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图2
(1)B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多少?
(2)B应在离A的距离x2为多少时起跑?
19.如图2所示,m1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与此同时小球m2在距C点的
正上方4.5l处自由落下,m1以不变的速率途经斜面底端B点后继续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在C点恰好与自由下落的小球m2相遇,若AB=BC=l,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图2
(1)两球经多长时间相遇;
(2)斜面的倾角θ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