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指为合理安排和使用单位财政资金,实施财政收支计划,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促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规范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而制定的规范。

预算管理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规划财政资金的使用,确保财务稳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一、预算编制制度1.预算目标制定:事业单位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确定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2.预算性质界定:事业单位应对不同方面的预算予以明确,如运营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职工工资福利预算等;3.收入预算编制:根据单位核定的收入项目和额度,结合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动,编制收入预算;4.支出预算编制:根据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编制相应的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行政办公费用、科研成果转化费用等;5.预算报表编制:事业单位应编制相应的预算报表,包括年度预算总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调整方案等。

二、预算审批制度预算审批制度是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批和监督的制度安排,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公开透明。

1.预算编制责任:明确编制预算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2.预算审批程序:制定明确的预算审批程序,包括各级预算单位的履职要求和审批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和审批的合规性;3.预算审查机构:设立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对预算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4.预算公开透明:事业单位应依法公开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调整方案,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评价。

三、预算执行制度预算执行制度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规范预算执行流程和强化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的执行效果。

1.预算调度管理: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务状况,进行年度预算的调度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益性;2.预算控制机制:设立预算控制指标和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的顺利实施;3.绩效考核激励: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对相关岗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和激励,推动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高效性;4.预算执行报告:及时编制、报送并公开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接受部门、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预算具有以下优点:1.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2.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3.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企业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4.激励员工。

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正是由于预算管理具备以上优势,它才能在大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企业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1.预算是计划的数量化预算不是简单的收支预计或仅把预算看作财务数字金额方面的反映,预算是一种资源分配,对计划投入产出内容、数量、以及投入产出时间安排的详细说明。

通过预算的编制,使企业经理人明确经营目标,工作有方向。

2.预算是一种预测它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收支情况的预计,预算执行者可以根据预测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环境变化的趋势,采取措施预作准备,控制偏差,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3.预算是一种控制手段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标准,控制是以确定的管理工作标准,对行动的度量和纠正偏差。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措施成为了重要的管理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措施是指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

本文将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预算编制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资金运作和支出计划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

预算编制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目标和原则,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要充分调研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和管理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和范围。

要采取多种手段推动预算编制工作,包括会议研讨、专题调研和信息收集等,确保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预算编制要注重编制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预算的灵活性和合理性,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执行监督执行监督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执行监督可以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支出执行情况,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绩效的有效实现。

执行监督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执行监督体系,包括监督组织机构、监督工作程序和监督工作制度等,确保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执行监督机制,包括经费使用审计、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等,全面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和支出执行情况。

最后要强化执行监督的工作力度,包括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加大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等,确保执行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和动态跟踪。

绩效评价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1. 引言1.1 简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全面考虑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业务发展需求以及资源配置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评估,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管理绩效的最大化。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监管水平,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其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等,经费使用涉及到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事业单位面对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加强对资源使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机构形象和社会声誉。

事业单位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时,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制定灵活的预算计划,及时调整经费使用方向,应对外部挑战和市场竞争,保持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组织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影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因素1. 内部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如果内部管理不到位,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责任分工不明确,容易导致预算执行出现问题。

建立起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

2. 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产生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3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3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____,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市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____预算法》、《____会计法》、《____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防止财产、资金流失、浪费或被____、挪用。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项管理。

第四条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审计、税务、物价、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

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

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

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或罚没款,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

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文(3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文(3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文为了加强全镇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提升全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预算法》和上级关于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的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岗位职责1、严格遵守《会计法》及国家财经法规的各项规定,搞好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控制预算定额。

挖掘增收节支潜力,协助领导管好财、用好财,为领导起到参谋助手作用。

2、认真审核报销或开支的各种原始票据是否符合规定,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登记总账、明细账,做到数字真实、凭证完整。

按时、准确编报各种会计报表,做到帐表相符。

每月____日,将财务报表和下月用款计划(及公用经费书面申请)上报镇财政办。

3、每年初,会计人员根据上年度决算报表和会计资料,做好旧账冲转,将各科目余额结转新年度账薄,并试算平衡。

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并健全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便于核算。

年终在镇财政办的指导下,做好年终决算及决算报表工作并撰写决算分析报告。

4、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做好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工作、办理干部职工“五险一金”的调整和上缴手续、做好干部职工的药费报销工作。

5、做好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开支标准和范围,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开支,有权拒绝办理。

6、做好债权债务的催收工作,定期向领导汇报“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催收。

按照领导的要求和规定程序,及时处理呆账、死账。

7、按会计制度规定,每年固定资产至少盘点一次,会计人员要安排好时间,做好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8、严格按规定领用并保管好“统一收据”,做到填写清楚,数字、文字正确,印章齐全。

9、负责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自行保管一年期满后及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二、出纳岗位职责1.负责现金管理、支付、存取及有关的结算工作,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收入的现金应于当日送存银行,不得坐支和挪用,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

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重点就是如何优化组织发展体系,并对财务活动、生产活动、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进行有效地把控,并且实现财政资源、物资的科学化优化管控目标。

通过进一步搭建科学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管理体系的改革,实现不断优化资源管控机制的目标,确保预算管控到位。

此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则是以单位的年度财政收入、支出为核心,科学化的安排单位的年度预算工作。

只有实现对各项资金活动、业务活动的科学化安排、规划,才能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实现各项资源优化配置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相比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营特点较为特殊。

其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当中,会面临较大的资金运营压力[1]。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能对投融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等进行统筹协调管控,并了解多项财务活动需要的资源。

在编制合理资金规划的同时,确保资源的使用效益能发挥到最大化。

(二)有利于全面反馈单位的预算信息虽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并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但是也与企业的运营模式有一定的差异。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利用资金,需要获得财政部门、上级主管人员审批签字,才能真正将资金投入到项目中。

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系统性的、全面地将单位预算信息反馈给财政部门、上级部门,并且保证预算审批到位,促进后续运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有利于明确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为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

对于单位管理人员来说,其可以结合预算信息数据,判断单位的项目与业务活动,并且及时洞察需要调整的部分,了解后续发展的重点,调整战略计划编制方向。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众多的盈利项目进行分析,其都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中。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是指事业单位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对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依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事业单位法、预算法等。

2. 预算编制程序: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制定预算编制程序。

具体包括编制预算需征求事业单位各级工会、团委、职工代表大会等行内人士的意见,制定预算编制时间表等。

3. 预算执行标准: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标准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定,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

预算执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预算支出类别和金额进行管理和使用。

4. 预算执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具体包括编制预算执行细则、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督等。

5. 预算评价: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结束后,应进行预算评价,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来管理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制度,旨在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一,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不可忽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未能充分考虑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导致预算的制定过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预算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一些事业单位在制定了预算方案后,未能严格执行,出现了“预算不落实”的情况,给预算管理带来了严重隐患。

预算控制不严格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监控不力,导致出现了超支现象,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强化预算控制的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水平。

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合理和不到位的情况。

在预算编制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定缺乏科学性,缺乏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导致预算制定的依据不够充分、合理,容易出现偏差和不合理的情况。

在预算执行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预算执行效率低下,资金使用不当,影响了单位整体运营与发展。

在预算控制方面,一些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导致预算超支现象频繁发生,不利于单位财务的稳健运行。

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到位和预算控制不严格三个方面,这不仅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也可能导致单位财务风险的增加。

论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论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论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信息化管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事业单位大力推进预算管理的背景下,由于预算管理涉及的专业、领域及数据较多,为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提高管理效率,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预算管理一体化相较于传统预算管理理念,其基于系统科学的原理和相关方法,以预算项目为中心,将预算制度融入项目业务流程中,整合资源与业务,实现预算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控制。

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会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应用,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发展。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特点及意义(一)特点1.规范预算业务流程,提高综合预算管理水平推进事业单位全渠道收支管理,将各级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收支、业务经费收支、经营收支以及其他形式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有效解决部分事业单位资金不足,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提高事业单位各部门资金预算和大局意识;加大了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了横向和纵向业务的关联性,增加中央预算监管,可以实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提高上下级预算的衔接;实时跟进预算管理进度,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2.将预算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相衔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多个独立系统嵌入整体系统模块中,有效解决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传递不及时的问题,确保数据信息的统一性,提高了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3.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预算一体化可以实现将预算编制、预算审批以及预算执行等过程相衔接。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以预算项目为基础,根据项目特点,制定预算指标,并将预算收入与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预算的,要有相关依据,以提高项目预算管理质量。

事业单位领导在审核预算时,要保证预算编制数据和预算执行数据来源一致,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目标,细化形成预算执行计划,经部门领导和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支付,各项用款项目都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便于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1.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进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渐建立,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加添,种类也越来越多。

这些单位普遍涉及到社会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行业,是国家的紧要构成部分。

而事业单位的进展离不开预算等财务制度,预算管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形和长远进展。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不仅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内部整治、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实在来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 预算编制制度预算编制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年度内订立出下一年度整个单位和部门的经费和计划的过程及制度。

预算编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编制组织机构•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标准•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责任制•预算编制内容2.2 预算执行制度预算执行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和执行的制度和规范。

预算执行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年度•预算执行组织机构•预算执行程序•预算执行标准•预算执行依据•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执行内容2.3 预算监督制度预算监督制度是指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的制度和规范。

预算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监督年度•预算监督组织机构•预算监督程序•预算监督标准•预算监督依据•预算监督责任制•预算监督内容3.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预算编制要求•订立年度内资金使用计划•归集收支统计项目•订立使用预算顶层设计方案•依照预算标准统一作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纪录和查询3.2 预算执行要求•依据预算执行过程适时搭配执行预算•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统计分析•严格依照预算标准执行•按时预执行预算计划3.3 预算监督要求•提高预算监督的效力,强化预算监督制度•严格依照预算编制过程及标准进行预算监督•认真查找违法违规情况,加强预算使用纪录4. 结语在浩繁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规范和完善运作,是良好财务管理和良好服务的根本基础。

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管理方面需要更加完善和规范。

预算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也需要加强。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一、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管理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必须做好预算编制的管理才能够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和精度。

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和规程,统一预算编制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并制定详细的预算编制流程和工作任务。

其次,要加强对编制预算人员的培训,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预算编制工具和技术支持。

同时,还要加强预算编制的监督和审查,对于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预算编制的质量和精度。

二、实行预算执行的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是确认事业单位收支计划的具体过程,包括预算的批准、执行、评估和监控等。

为了加强预算执行的管控,需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监督制度和评估机制。

其中,包括落实权责清晰、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和财务报告等。

同时,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定期开展问题清单的整治和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加大追责力度,对于违规操作进行纠正。

三、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成效。

加强财务管理是当前加强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操作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加强以下方面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决策行为、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环节。

要从人员选择、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管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负责任和勇于担当的工作氛围。

同时,加强员工教育和质量意识培训,有助于员工合理把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问题,真正理解和把握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五、发挥领导作用预算管理不仅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配合,也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引导。

试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试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算编制时不细致、不认真, 敷衍了事;预算执行时不管有无计划, 随意 支配资金。从而导致不同项目之间相互挤占、挪用, 甚至出现不在预算 的把预算范围内的项目资金挤占的非正常现象。
(三)预算批复时间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例 如: 每年水利工程养护经费预算几乎都在六月份前后才下达,上半年基 本没有养护经费可以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从元月份开始养护工作都在 不停的进行。到三月份植树季节和汛前,更是养护经费开支较大的时 候。各项养护工作需要正常开展,而养护预算、养护经费迟迟不到位, 造成一些单位各类资金之间相互挪用,甚至有的单位借用基本支出预 算,进行养护工作。为此,职工停发工资情绪不稳定,不同类别资金相 互挪用也违反了财经纪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一)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在历次检查中,都会发现 相当一部分预算单位不能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究其 原因都是说预算批复与实际工作差距太大,无法按预算执行。众所周 知,预算都是先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编制、上报,然后上级审 核、下达批复,为什么还会存在“预算批复与实际工作差距太大,无法 按预算执行”的现象呢?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 “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 应当清理核 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 做好决算数字的对帐工作。不 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 不得把下年度的收 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 之外, 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作的复杂化,预算管理成为了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方式,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着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绩效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预算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率和质量。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制度,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预算编制不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推动预算管理工作朝着科学、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1.2 问题定位问题定位: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使用不透明,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预算编制过程存在不科学现象,缺乏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导致预算目标设置不合理,很难实现预定的目标。

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单位存在着资源浪费、重复投入等现象,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和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行深入反思和改进。

2. 正文2.1 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础。

目前在实际操作中,预算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和执行往往是由同一部门完成,导致了缺乏独立监督的情况。

这就容易造成预算执行中的不合理行为和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单位的运行效率。

预算编制不科学。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和简单累加的层面,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内部自我管理的方式,制定并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以达到提高财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作效率的目的。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意义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念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对资金使用、收入支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预估、控制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它是以年度为周期,通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全面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财务风险的控制、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实现良好的运营管理的目的。

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和分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 提高经营效率。

通过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可以降低各项支出成本,提高经济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3.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前预估各类财务支出,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降低财务风险,保障经济运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促进持续发展。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规范经济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为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

三、实施过程1. 制定预算目标。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首先需要制定预算目标,根据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运作状况,确定预算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2. 预算编制。

根据预算目标,各部门按照预算编制制度和程序,编制相应的预算计划,并提交到上级单位审核批准。

预算编制需充分考虑各种经济活动相关因素,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其贯穿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

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预算编制阶段,往往存在预算过度冗余、预算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浪费、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在预算监督环节,监督不力、监督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确保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建议、重要性、编制、执行、监督、意识、制度、水平、加强、完善、提高1. 引言1.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够有效规范资金使用,避免因资金管理不善造成的挥霍浪费现象,保障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预算管理可以帮助机构科学规划财务安排,合理控制支出,避免财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预算管理也可以促进机构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仅关乎单位自身的发展和效益,也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监督执行,才能更好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缺乏科学性,经常是凭主管领导的主观意愿和经验进行预算划分,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分析依据。

而且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预算的制定质量参差不齐。

二、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导致内部决策不够公正和公平。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是指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按照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管理标准来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行为。

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稳定、规范、科学地进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

预算编制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为事业单位下一年度或长期计划期间的收支活动预测制定具体的预算方案。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当依据预算编制工作责任制,由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专业人员主导,其他相关职责人员协同配合完成。

二、预算控制事业单位预算控制是指依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根据预算控制原则和控制方法,对事业单位的各类收支项进行经济监督和管理。

对于预算支出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控制,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预算控制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加强事项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三、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的重要环节。

预算执行应当按照预算编制的计划和标准实施,确保各项支出符合预算编制和控制情况。

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实时地收集和分析各类数据信息,开展全面的财务监管工作,并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制度。

四、结果评价事业单位的实质性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前需要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实际产生的财务收支情况,以指导和完善预算的编制和实施。

评估包括财政收支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它是获取管理参考和助力更好预算执行的重要依据。

五、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环境和管理模式的变化,现有的预算管理制度逐渐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事业单位在积极探索新的预算管理方式之余,也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构建更加科学、透明、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不仅仅是为了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更是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不仅要重视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更要注重预算管理的过程和效果。

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1. 引言1.1 什么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经营活动的需要,通过编制、执行、控制、评审和调整预算,对财务收支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预算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预算编制来规划和安排财务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主要包括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合理预算执行、严格预算控制、及时预算评审和灵活预算调整等环节。

通过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经营计划,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避免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还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分配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管理者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目标。

1.2 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果。

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规划、安排和使用资金,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通过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预算管理还可以促进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推动整个单位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预算管理还能帮助事业单位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基础,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做好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单位的经济目标和社会使命。

2. 正文2.1 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整个预算管理过程的基础。

在预算编制阶段,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确定预算编制的范围和标准,制定预算编制的时间表和程序,确定编制预算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合理的进行预算工作至关重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注重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结合实际,采取必要的措施,高效的开展各项预算管理工作,以此才能更好地助力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

一、预算管理的价值和意义预算管理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将其合理的运用在行政事业单位意义重大。

首先,能够实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注重各项资源的节约,通过预算管理能够确保各项资源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并且能够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对各项资源统筹安排,从根源上杜绝资源的浪费。

其次,能够提高单位管理的整体水平。

有效地实施预算管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并且能够对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有效监督,在明确资金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来实现收支平衡,为各项经济活动科学、合法的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是能够尽快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达成管理目标,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目的。

总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要意识到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要结合自身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管理的方法,充分地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优势,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一)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一旦预算编制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预算管理的成效。

现阶段,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还存在方法不科学、编制不精准等问题,致使预算编制比较随意,很难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用。

单位内部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度不够,通常都是将该项工作交由财务部门来完成,领导干部对预算编制的程序不过问、不参与,也没有及时审核预算编制方案是否合理,很有可能会出现资金分配不科学的情况。

其他部门也没有积极参与其中,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预算部门不能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数据,很有可能会出现预算编制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除此之外,对预算编制的内容、方法定位不准确,在编制时比较盲目,关键是预算编制的方法有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单一的编制方法,没有结合到具体项目的需求选择多样化的编制方法,也会影响到预算编制方案的有效性。

论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论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论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事业单位以公益为宗旨,服务社会,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经费的来源多是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赠以及自筹资金等,资金往往是有限的资源。

财务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的预算分配和控制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了资金的滥用和浪费,从而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了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评估和激励员工绩效。

财务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一些具体的业务目标和绩效指标将纳入财务预算中。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员工的绩效,对于工作业绩较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财务预算管理也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之中。

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风险管控。

财务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对各项支出和收入进行详细的预算和分析,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问题。

财务预算管理还能够根据之前的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成本的异常波动和开支的超支情况,通过这些发现及时调整预算,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实时掌控收入情况、支出情况、资金流向等财务信息。

及时地了解财务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决策,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财务预算管理,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把握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向,合理分配资源,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通过对预算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及时调整预算计划,从而使事业单位更具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确保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家2014.02501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忽视预算管理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常把预算管理看成是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其实不然,预算管理几乎涉及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和所有业务,关系到整个单位日常办公活动、人员薪资福利、主要业务活动、年度各种项目等。

各个部门都是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单靠领导和财务部门不可能做好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关系到单位各项业务能否正常运转,应该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仅由领导和财务部门制定预算,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在对预算收支的具体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上出现偏差,单靠领导和财务部门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核定各项预算指标,容易脱离实际,进而导致预算在准确性、可操作性、合理性上把握不准,在预算执行时容易出现问题,对预算的权威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对业务开展和单位形象比较重视,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欠缺,预算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编制预算收支计划及通过预算执行安排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时存在着与单位整体发展规划不协调、不配套的现象,只估算到下年度所需求的资金,没有从单位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导致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缺少前瞻性。

一些单位由于受到传统预算管理体制的不良影响,再加上单位本身的主客观原因,预算编制还存在诸如:故意夸大基本支出,漏报或少报收入来源,在预算资金的统筹安排上,动用上年结余资金而未在预算管理中安排本年支出,对项目支出预算盲目地加以编制等,导致年度预算的随意性增大。

(三)预算执行不力事业单位预算是由人代会批准,财政部门批复下达的,具有严肃性和法律效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除非出现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可申请预算调整外,要求事业单位严格遵守执行。

最近几年,财政部门也不断强调加强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在年度预算申请批复中纳入了预算执行率指标,但是,执行预算的体制保障及制度约束极为欠缺,在预算审核部门批复预算资金以后,预算执行所依靠的主要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一些单位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就高枕无忧了,忽视了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分析,更谈不上及时做好调整,预算管理中常出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脱节,执行时随意变更项目、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四)预算监督不力,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预算涉及事业单位的年度的资金使用,每个单位都会竭力为本单位争取尽可能多的预算,对于预算的编制会非常的重视。

各部门对于预算中的资金分配环节比较重视,而对资金合理调配,保证项目需要则关心不够。

这种状况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也导致预算执行绩效考评难于开展,使得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对预算管理中的差错和责任无法认定和追究。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负责单位预算管理的内部监督检查的机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缺失,考核评价结果没有公开透明,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接受单位内部和外部机构的有效监督,奖惩激励也就无从谈起。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法途径(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提高预算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单位从重视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的科学预测和合理编制计划,事中的有效监督与调控,由无序管理转向有序管理,从而整体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通过宣传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李幸福/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本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一些具体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教育让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事关单位事业成败和个人前途。

要做好预算管理,必须提高事业单位领导、财务和相关部门预算编制和监督等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制定详细的年度人员学习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算管理法规、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预算监督检查和奖惩激励制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二)科学编制预算要充分认识科学编制预算是预算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纠正预算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的错误认识,预算广泛的涉及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动员财务部门以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参与。

要纠正预算就是要钱的肤浅认识,预算不是简单的要钱而是科学预测规划事业单位下年度的发展蓝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

收入预算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合理测算,如实编制。

支出预算推行“零基预算”的方法,分别编制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

做到人员基础信息数据的录入准确无误,并结合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测算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需求。

项目支出的预算编制,要与承担项目的部门和人员做充分调研和论证,准确填报项目信息,对项目支出细化到支出经济分类明细科目。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推行“三公”经费和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要细化到具体采购的类别、品目。

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需要事先制定编制的流程和步骤,需要有时间上的保证,避免时间过于仓促,降低预算编制的质量。

在编制的过程中,完善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的编制制度,做到部门之间协调畅通,既能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能减少预算编制在日后执行过程中的难度。

(三)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批复的预算。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和经费开支报销程序。

对于专项项目支出的管理,应按照相关部门公布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

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管理办法,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均衡、有序,避免年终突击花钱等违规行为发生。

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议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通报项目预算执行和进度管理情况,分析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商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对于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分管财务的领导应找项目负责人谈话,追究原因和责任,制订相应的调整改进办法。

(四)建立预算管理监督考核机制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预算管理监督考核办法,建立项目预算执行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有条件的单位亦可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考核机构,专门负责对单位预算进行监督和考核。

按季度对项目的预算管理、执行进度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年终预算绩效综合考评。

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项目组的工作业绩挂钩,与部门的资金分配挂钩,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效果不理想,并影响到本单位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申请的部门,减少下一年度的资金分配额度。

对于预算执行进度快、效果好的部门相应增加下一年度的资金分配额度。

考核要公平公正,结果要公开透明,对先进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

领导重视并调动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切实加强预算工作各环节的管理,相信能够做到预算管理规范、科学、高效,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金融与财经JINRONGYUCAIJING502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事业单位业务运营成本。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也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支出管理水平,增强财政透明度,合理评价事业单位绩效。

因此,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邹晓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 ].会计之友,2010,(03).[2]付红英.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6).一、引言在我国行政事业会计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改革几经周折终于取得了今天可喜的成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工作是完善的,其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需要人们格外的关注。

比如说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基础会计准则的约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的发展,因此,我国需要有针对性的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有根据性的结合实际情况对行政会计改革工作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改革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日趋深入,其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说针对国有资产的处理和其他种类资产的处理情况,再如会计准则的选择上等等都需要倾注更多的经历和力量,以便于更好的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改革,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得到全面化的突破。

(一)资产问题。

对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工作来说,如何恰当的处理好资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的发展,其对于资产处理的问题也会越发的增多,尤其是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来说,行政事业单位有用的国有资产数量相对较大,国有资产数量的大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需要处理更多关于资产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处理是按照实际成本的,即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进行核算,当出现其他资本的之后会根据市场价格进行相应的计量和规范。

这仅仅是处理了资产的表层,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盘盈问题和盘亏的问题时则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处理政策,行政事业资产问题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

(二)财务报告问题。

财务报告问题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会计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的保密性和公民的知情权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一直以来,我国财务报告一直是针对于上级领导的,亦或是部分财务报告可以向内部人员公开,但是,其没有真正的实现对于民众的公开,民众显然是失去了监督的权利。

那么,如何协调好财务报告的科学性,使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能够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总而全面的进行协调和改革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三)会计准则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究竟是统一的会计准则更为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还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会计准则更为适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进步,这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是否可以通用一种会计准则是一个极为热点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有着共同性,可以通用同样的一种会计准则。

而有些在专家则认为我国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之间存在这一定的差异性,其不能够通用一种会计准则,否则不利于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