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五章 杜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杜甫的人格与理想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 河南 巩县 南瑶湾村。 13世祖杜预 10世祖叫杜逊, 曾祖父杜依艺 祖父叫杜审言 父亲叫杜闲 杜甫 经历了 玄宗、肃宗,代宗 三任皇帝
三国演义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北征》
、《悲陈陶》、《悲青坂》、 《哀江头》、《春望》、《月夜》、 《羌村三首》、 《北征》、“三吏三别”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四、漂泊西南天地间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春夜喜雨》、 《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丹青引》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 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至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门前鸬鹚久不来,少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 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鸬鹚 (lú cí ) 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 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其他题材
一、读书与漫游《壮游》: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唐开元、天宝时著名音乐家。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之 弟。”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望岳》、 《画鹰》 期间两次科举不第。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 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剺 lí 割;划开
中国古代文学
第五章 杜甫
——山河日月本平平,一触此老奇趣生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选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影响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一、杜甫的生平 1、读书与漫游时期 2、十年困守长安时期 3、陷贼与为官时期 4、西南漂泊时期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水中。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石壕吏》和《新婚别》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只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晦日寻崔戢李封》)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洗兵马》)
唐玄宗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 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妹几人, 其余妃嫔、皇孙、公主皆不及逃走。 七月 安禄山 部将 孙孝哲 攻陷 长安,先后杀戮 霍 国长公主 等 李唐 宗室 一百余人。 诗先追忆安史祸乱发生前的征兆; 接着写 明皇 抛弃王孙匆促出奔,王孙 流落的痛苦; 最后 密告 王孙 内外 的形势,叮咛 王孙 自珍,不 要丧失信心,等待河山光复 对唐玄宗 弃王孙 于不顾 仓皇出逃给予委婉而辛辣的 讽刺。 全诗写景写情,皆诗人所目睹耳闻,亲身感受,因而情真 意切,荡人胸怀。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
一、民胞精神 二、物与思想 三、爱国情感 四、其他题材 五、“诗史”阐释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1、对人的本体生命的珍视 2、对民众苦难生活的关切 (反战争、反奢华、反诛求) 3、对无助弱者的同情与帮助 4、对上层人士悲剧处境的宽恕与同情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人格和理想 一方面 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张狂、 富于浪漫。 一方面 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异常执着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人格和理想 《壮游》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 俗物都茫茫” 《旧唐书》本传说他“性褊躁”、“无拘检”、“傲诞” 褊 [biǎn] 1.衣服狭小。2.狭小,狭隘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 咍。”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对自然美的歌咏
《江畔独步寻花七 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底。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对自然美的歌咏 《三绝句》其二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 字必简,祖籍襄阳,迁居河南巩县, 官至修文馆直学士, 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 “文章四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二、十年困守长安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记载: “上(唐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 诣京师。 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奸臣) 恐草野之士 斥言 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卓然超越者具名送省, 委尚书复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实相符者闻奏, 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 林甫 乃 上表 贺 无遗贤。”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物与思想 ————对“病物”的同情 《病柏》、《枯棕》、《病橘》、《瘦马行》、《病马》
“民胞物与” 思想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载 提出 来的。关于“民胞物与”思想的性质,自宋以来便形成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民胞物与”思想是一种“博爱”思想。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民胞物与”思想是一种具有宗法特色的 仁爱思想。 二程 认为“民胞物与”思想的本质是“明理一而分殊”。 朱熹 说:“民胞物与”思想“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 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弊;万殊一贯,则虽亲疏异情, 贵贱异等
《新唐书
杜甫传》
欧阳修 宋祁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 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 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 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 人莫测也。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 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登楼》、《忆昔》、《旅夜抒怀》、《秋兴 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登高》、《观 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岁宴行》
《新唐书
杜甫传》
欧阳修 宋祁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 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 至。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 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 褊躁 傲诞,尝醉登武 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晋主(司马昭) 以 羊祜 之言,拜 杜预 为 镇南大 督 荆州事。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 读左丘明《春秋传》,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 《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癖”。 杜预(公元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西安)人, 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 争的统帅之一。 杜预博学多才,通晓政治、军事、经济、历法、律令、 工程等,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筹划、参预了平吴之战,统一致力于巩固安定局势。 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
“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虎牙行》)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中。
《兵车行》、《丽人行》、《醉歌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三、陷贼与为官 《悲陈陶》、《春望》、《哀江头》、《月夜》
第五章 杜甫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述怀一首》
《哀江头》赏析
开篇第一句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 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性还是哀, 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 “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哀笔深远。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年(757)春。 位于长安城南的 曲江(现早已干涸),当时曾是唐 王朝贵族官僚游览的胜地,富丽繁华,盛极一时。 由于 安史叛军 的盘踞和破坏,变得萧条冷落。 诗人先从曲江景象的变化写起, 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灭亡的历史悲剧, 最后表达平叛的愿望。
友情之淳 亲情之真 山水之趣 题咏绘画 以诗论文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 鄜州(鄜州,是 陕西 富县)八月太子 李亨(肃宗) 在 灵武(在宁夏 ) 即位 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 鄜州 奔向 灵武,半途中却 被安史 叛军 俘虏,押解到 长安。 诗人在沦陷的 长安,牵挂妻子。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 杜甫写下了这首 真挚感人 的 思亲 之作。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 河南 巩县 南瑶湾村。 13世祖杜预 10世祖叫杜逊, 曾祖父杜依艺 祖父叫杜审言 父亲叫杜闲 杜甫 经历了 玄宗、肃宗,代宗 三任皇帝
三国演义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北征》
、《悲陈陶》、《悲青坂》、 《哀江头》、《春望》、《月夜》、 《羌村三首》、 《北征》、“三吏三别”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四、漂泊西南天地间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春夜喜雨》、 《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丹青引》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 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至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门前鸬鹚久不来,少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 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鸬鹚 (lú cí ) 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 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其他题材
一、读书与漫游《壮游》: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唐开元、天宝时著名音乐家。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之 弟。”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望岳》、 《画鹰》 期间两次科举不第。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 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剺 lí 割;划开
中国古代文学
第五章 杜甫
——山河日月本平平,一触此老奇趣生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选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影响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一、杜甫的生平 1、读书与漫游时期 2、十年困守长安时期 3、陷贼与为官时期 4、西南漂泊时期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水中。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石壕吏》和《新婚别》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只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晦日寻崔戢李封》)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洗兵马》)
唐玄宗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 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妹几人, 其余妃嫔、皇孙、公主皆不及逃走。 七月 安禄山 部将 孙孝哲 攻陷 长安,先后杀戮 霍 国长公主 等 李唐 宗室 一百余人。 诗先追忆安史祸乱发生前的征兆; 接着写 明皇 抛弃王孙匆促出奔,王孙 流落的痛苦; 最后 密告 王孙 内外 的形势,叮咛 王孙 自珍,不 要丧失信心,等待河山光复 对唐玄宗 弃王孙 于不顾 仓皇出逃给予委婉而辛辣的 讽刺。 全诗写景写情,皆诗人所目睹耳闻,亲身感受,因而情真 意切,荡人胸怀。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
一、民胞精神 二、物与思想 三、爱国情感 四、其他题材 五、“诗史”阐释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1、对人的本体生命的珍视 2、对民众苦难生活的关切 (反战争、反奢华、反诛求) 3、对无助弱者的同情与帮助 4、对上层人士悲剧处境的宽恕与同情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人格和理想 一方面 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张狂、 富于浪漫。 一方面 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异常执着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人格和理想 《壮游》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 俗物都茫茫” 《旧唐书》本传说他“性褊躁”、“无拘检”、“傲诞” 褊 [biǎn] 1.衣服狭小。2.狭小,狭隘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 咍。”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对自然美的歌咏
《江畔独步寻花七 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底。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对自然美的歌咏 《三绝句》其二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 字必简,祖籍襄阳,迁居河南巩县, 官至修文馆直学士, 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 “文章四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二、十年困守长安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记载: “上(唐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 诣京师。 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奸臣) 恐草野之士 斥言 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卓然超越者具名送省, 委尚书复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实相符者闻奏, 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 林甫 乃 上表 贺 无遗贤。”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物与思想 ————对“病物”的同情 《病柏》、《枯棕》、《病橘》、《瘦马行》、《病马》
“民胞物与” 思想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载 提出 来的。关于“民胞物与”思想的性质,自宋以来便形成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民胞物与”思想是一种“博爱”思想。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民胞物与”思想是一种具有宗法特色的 仁爱思想。 二程 认为“民胞物与”思想的本质是“明理一而分殊”。 朱熹 说:“民胞物与”思想“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 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弊;万殊一贯,则虽亲疏异情, 贵贱异等
《新唐书
杜甫传》
欧阳修 宋祁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 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 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 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 人莫测也。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 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登楼》、《忆昔》、《旅夜抒怀》、《秋兴 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登高》、《观 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岁宴行》
《新唐书
杜甫传》
欧阳修 宋祁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 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 至。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 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 褊躁 傲诞,尝醉登武 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晋主(司马昭) 以 羊祜 之言,拜 杜预 为 镇南大 督 荆州事。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 读左丘明《春秋传》,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 《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癖”。 杜预(公元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西安)人, 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 争的统帅之一。 杜预博学多才,通晓政治、军事、经济、历法、律令、 工程等,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筹划、参预了平吴之战,统一致力于巩固安定局势。 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
“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虎牙行》)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诗的思想内容——民胞精神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中。
《兵车行》、《丽人行》、《醉歌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三、陷贼与为官 《悲陈陶》、《春望》、《哀江头》、《月夜》
第五章 杜甫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述怀一首》
《哀江头》赏析
开篇第一句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 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性还是哀, 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 “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哀笔深远。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年(757)春。 位于长安城南的 曲江(现早已干涸),当时曾是唐 王朝贵族官僚游览的胜地,富丽繁华,盛极一时。 由于 安史叛军 的盘踞和破坏,变得萧条冷落。 诗人先从曲江景象的变化写起, 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灭亡的历史悲剧, 最后表达平叛的愿望。
友情之淳 亲情之真 山水之趣 题咏绘画 以诗论文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第五章 杜甫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 鄜州(鄜州,是 陕西 富县)八月太子 李亨(肃宗) 在 灵武(在宁夏 ) 即位 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 鄜州 奔向 灵武,半途中却 被安史 叛军 俘虏,押解到 长安。 诗人在沦陷的 长安,牵挂妻子。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 杜甫写下了这首 真挚感人 的 思亲 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