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用视角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

合集下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发表时间:2013-11-08T16:34:33.50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廉玉香[导读] 近年来,英语普及的程度越来越深,网络语言也渐渐的开始流行,因此出现了大量中文、英文结合的网络流行语言。

廉玉香天津青年职业学院 300191 摘要如今,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1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5.6亿左右。

同时,网民的增多也使得网络语言逐渐的延伸和发展,这种网络语言来自于网友本身,虽然并不具有规范性,但却在网民中受到热捧。

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码社会现象一、网络流行语的含义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所运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使用这种语言的网民有两大特征,第一是年轻,第二是喜欢追逐流行。

如今,网络语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中了,而是延伸到了社会语言中,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听见有的人的说,“打酱油、被雷到了、神马都是浮云”之类的话语,其中有一句“恨爹不成钢“成为了2010年度最流行的网络语言。

由此可见网民空前爆发的戏谑力以及网络的巨大力量。

二、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一)对语料进行分析要知道什么是语码转换,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组短语:1.你现在还在用这样的装备,你out了。

2.I服了you。

3.吃饭ing。

第一个句子中的out是一个英语词汇,也是一个简写词,原本为“out of time”,表示下台的,出局的,或者不合时间的。

但是,在网络语言中,人们却用它来表示“落伍、跟不上时代 ”的含义。

第二个句子中,出现了英语和中文两种不同的语言,其目的是在语用的环境下,根据需要来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从而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第三个句子中的ing表示正在进行中的事情,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这种在汉语中加入英语的做法,因为很新潮,所以受到大多数年轻网民的青睐。

浅谈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浅谈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2017.01语言本体研究⑤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4版,第76页。

⑥吴礼权《修辞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⑦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⑧[苏]B.B.波果斯洛夫斯基等主编:《普通心理学》,魏安庆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⑨j 邱正明《审美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页。

k 沙毓英:《从摩梭人的词汇看人类概念的发展》心理学报,1996年,第3期。

参考文献:[1][苏]B.B.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普通心理学[M].魏安庆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陈烈,秦振新.最后的母系家园:泸沽湖摩梭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4]达石.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5]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8]邱正明.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9]宋久成.地名文化研究——概念、少数民族语地名及其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0]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1]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县志[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12]沙毓英.从摩梭人的词汇看人类概念的发展[J].心理学报,1996,(3).(陈丽梅 云南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650500;李毅 云南丽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4199)一、引言语码转换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显得十分自然,然而在语码转换现象的背后,却有着值得人们探索和深思的运行机制,它们让人类语言不仅具有更多元的形式,而且能表达更复杂的意义。

(完整版)社会语言学-浅谈语码转换

(完整版)社会语言学-浅谈语码转换

浅谈语码转换当今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往日趋频繁,这样,使用双语甚至多语的人数越来越多,而这种掌握双语或多语的人被称为双语人或多语人。

他们在沟通过程中,通常都面临着选择何种语码最为得体的问题,因而语码转换的出现不可避免。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必要时还进行转换,甚至混合使用两种语码。

因此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语码及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Code)是社会语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

语码是一个中性术语,不像方言,语言,洋泾滨语,克里奥尔语,标准语等术语多少都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各有侧重。

Fraomkin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回变换使用的现象。

Scotton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

McKa Hornberger认为当言语社团中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时,讲话人经常从一种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码转换。

Poplack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

她认为新插入成分的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原有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

我们不妨认为,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

总的说来,对语码转换的定义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操双语或多语者在同一次会话中从一种语言转向使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第二,在主要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另一种语言组块(词、词组、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是语码转换,有的则认为它仅是一种语码混合。

第三,指某一语言系统内各种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

二、语码转换的类型甘柏兹(Gumperz)和布鲁姆(Blom)最早区别了语码转换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情景语码转换,一种是喻意型语码转换。

情景语码转换是指,根据交际情景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语码,即在一种情景下采用一种语码,而在另一种情景下采用另一种语码,话题不变,说话者根据情景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语码。

语码转换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语码转换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语码转换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作者:李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李丹(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摘要:语码转换,作为言语交际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是说话人传递信息时的语码选择,是表达说话意图的一种方法,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一种体现。

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得出语码转换具有人际交流、弥补、强调、解释、标志、排除等方面的语用功能,有助于加强对语码转换的了解,更有助于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恰当地使用语码转换,让交流更为顺畅。

关键词:语码转换;言语交际;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6-0105-02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个社会语言学术语,是指同一次对话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变体的交替使用,是语言交流中的一个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

[1]它通常发生在双语或多语者中,即随着语境发展,持双语或多语者在说话时会面临着一种合适语码的选择问题,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或需要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一种语码,或使用两种语码混合码。

[2]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之后与其他国家在各方面交流不断加深,英语开始广泛使用,中英文话语转换的情况时有发生。

社会语言学家Wardhaugh指出,语码是一个中性术语,不像语言、方言、标准语、混杂语言、克里奥尔语等其他术语多少都带有某种感情色彩,它只是一种符号体系。

[3]语码转换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Gumperz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挪威方言时,发现说话人从使用某一方言转而使用另一方言是有社会意义的。

在此之前,语言学家并不认识语码转换现象,研究语言接触的学者把在一段话里出现两种语言的现象看成是语言干扰的结果。

[4]之后学者们发现语码转换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和社会规范制约而存在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学者更加注重语码转换在文学作品中的研究。

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因素-精品文档资料

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因素-精品文档资料

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因素一、引言语码是人们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它既可以指一种语言,一种语言变体,也可以指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

美国语言学家Myers-Scotton 把这种说话者在同一次对话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称为语码转换。

转换不计数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语篇、一个分句、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单词,也可以是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所以,语码转换是语言文化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一个言语共同体内很少存在只掌握一种语码的人,因此每个人在说话时都面临着选择一种合适的语码的问题,这就需要考虑语码转换的一些功能和心理影响因素。

著名语言学家甘波兹将语码转换分三种类型:情境型、喻意型和会话型。

情境型是根据具体参与者或话题的变化转换;喻意型是为了引起注意或者强调而进行的转换;会话型也称混合型,一种语码并入到另一中语码中,如“别忘了call我”。

这些类型的划分都有其一定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因素,使得人们能够借助语码转换顺利恰当的交流。

二、社会功能(1)重新明确一种更适合交谈性质的社会场景。

每一种场景都对应一种特定的规范,Scotton社会场景分为三类:对等场景、权势场景和事物场景。

对等场景下的交谈者具备一些共同特征,如在职业、年龄上,可视为一个集团成员。

家庭成员见、同学间或民族间的许多交谈都属于这个范畴;权势场景中的谈话者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谈话者中有几个占着主导,对参与者有着明显的影响,如老师同学,经理职员间等;事物场景中交谈者之间既没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也没有相对的权势悬殊,如消费者和商人,陌生人之间。

例如,在英语教师招聘面试时,一些考官开始是和应试者用汉语交流一些个人信息等,随即突然会用英语提问,考查应试者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这时候的语码转换就使得交际社会场景进入事务型,交谈者应相应做出语码转换,以便交流的顺畅。

再如,一个在外地购物的人用普通话同当地卖主进行讨价还价,双方都不让步,相持不下。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doc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doc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用下,研究语言的变体、语码转换、语言社区等相关内容。

导游语言,和法律语言、新闻语言、教学语言等一样,都属于社会行业语变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行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都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情感、表达心意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使用的一种媒介和工具,是一种应用性非常突出的专业语言。

语言运用几乎贯穿导游工作的始终,导游语码转换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码转换的概念语言或语言变体称为语码,语码间的转换,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即在同一次交际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码进行交流,被称为语码转换。

在实际生活中,只掌握一种语码的人是很少的。

绝大多数人都掌握了他们所说语言的几种变体,例如方言、普通话,甚至绝大多数年轻人还掌握一定程度的外国语言。

从一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语码是非常普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导游语码因其工作性质产生了较为频繁的语码转换,它包括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普通话与外语之间的转换,方言与外语之间的转换。

二、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导游的口头表达是其工作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只要工作就意味着必须选择合适的语码。

同时,在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工作阶段,导游还需要在不同的语言、方言、语体之间来回转换。

(一)交际参与者导游这个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导游员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用正确、有效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沟通信息,才能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导游的交谈对象可分为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供应商两类人群。

在旅游活动中,参与者的来源是不受导游单方面所控制的。

在每一次的工作中都可能面临来自国内外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客源。

这些参与者的语言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语码的频繁转换。

在实际工作中,导游的语码转换会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存在。

浅析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以大学校园交际用语为例

浅析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以大学校园交际用语为例
语, 又如 , r ,xe , 。 Wod E cl等 除 了以上科 技 词 汇 , 随着 对 外 贸易 的 日益增 加 , 多 国外 品牌 进入 国 内市场 , 很 品牌名 称多 是沿 用产 品生 产 国 的语 言表 达 , 即使 有 翻译 也很 少推
度 , 用情景 型语码转换 , 应 隐喻 型语码 转换和标记 理论 分析 大学校 园语码转换现 象及原 因, 通过 实例进一 步说
明英 汉 语 码 转 换 的 社 会 语 用功 能 。
关 键 词 : 码 转 换 : 会语 用功 能 ; 记 理 论 ; 园 交 际 用语 语 社 标 校
中图 分 类 号 : 3 32 H 1 .
外 的功 能 和意 义 , 也 是 我 们关 注其 实 际 运用 价 这
收 稿 日期 : 1 2 0—1 2 0 0— 0 第一 作 者简 介 : 荔 ( 92一) 女 , 张 18 , 回族 , 疆 昌 吉人 , 新 昌吉 学 院 外语 系, 助教 , 林 大 学 在 读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吉 研 二语 习得 ,
进 行 的转换 。喻 意型语 码转 换打 破 了情景 与语 言
象将 进一 步深化 对语码 转换 的社会 语用 功能 的研
究。
二 、 论依据 理
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 , 因而交际对 象就需要付 出 更 多 的气 力来 对语码 转换 的用 意进 行 推理 。3 【 】
( ) 二 标记模 式理论
如 果做 出有标 记 的选 择 , 提 示说 话 人 有 意偏 离 则
对 话双 方现 有 的权利 或 义 务关 系 , 以期 达 到特 殊
目的 。
to hn都是 网络软 件 的术语 , 一般 都使 用 其 英 文 名 称, 在大学 校 园里人 人几乎 都拥 有 电脑 , 于大 多 对 数 的计算 机相关 词 汇在 1常 交 际中都 会转换 为英 3

语言交流中语码的转换及它的社会功能

语言交流中语码的转换及它的社会功能

2007年第3期总第120期林区教学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 onNo.32007General No.120语言交流中语码的转换及它的社会功能张 敏(威海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山东威海264200) 摘 要:通过介绍语码转换及它的社会功能,说明在人类语言交流中,语码转换是一种共同现象,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语码转换;情景;参与者;话题;社会地位;心理距离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14(2007)03-0071-021 简介在人类语言交流中,语码转换是一种共同现象。

很少有人只会说一种语言。

通常,当你张开嘴,你必须选择一种特定的语言、方言、风格、语域、变体,那就是一种特定的语码。

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你可以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上去。

社会语言学家对此语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布鲁姆和甘柏兹(1971)把语码的转换分为两类:情景的和隐喻的。

前者是依情景变化而产生的,后者是由谈话内容的变化而转变。

甘柏兹(1976)又提出了一个类型,叫做会话语码转换。

其中,说话人可以在一句话中转换语码,甚至可以多次转换语码。

本文通过对语码转换的原因和它的社会功能的讨论,来探究这个现象。

2 语码转换的因素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人们会在一种场合用一种语码,在 收稿日期:2007-02-27作者简介:张敏(1963-),女,山东威海人,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另一种场合用另一种语码,在第三种场合可能把两种语码混合成一种新的语码来使用。

而在他讲话之前没有一点预兆要改换。

然而,语言选择并非随意的。

一般说来,有三个方面影响和决定一个人对语码的选择:(1)情景情景指时间、地点和社会语境,它或许在家庭中、在公共集会上、在社交舞会、在街头巷尾相遇。

不同的情景要求不同的变体,这在双语体中表现得很清楚。

高变体和低变体在双语体中按情景在功能上完全分开。

高变体用于传道、演说、诗歌、修辞文学、电台、电视新闻广播、报纸、杂志新闻报道;低变体用于对底层工人、仆人下命令、与熟人交谈、电台广播中的大众节目、报纸上的政治漫画、解说词和民间文学。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doc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doc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大学英语语码转化【摘要】语码转换既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交际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运用语码转化,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化现象进行了透析。

语码(code)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既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语体或语域。

语码转化(code-switching,简称CS)则是指人们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根据具体的交际情境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

即从一种语言变换为另一种语言,例如从英语专用汉语;或从一种语言的变体变换为同种语言的另一种变体,例如从汉语的普通话到方言,英语的正式语言到俚语等。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语码转化是人们在双语或多语环境下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进行语码选择而发生的语言行为,是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是本国教师,母语是汉语,外语是英语,是熟练的双语操纵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运用英语所讲内容不能被学生理解或消化时,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会转而运用和学生同为母语的汉语进行简单、易懂地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样,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思想表述或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也会很自然地向母语求助,自动地停止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总之,在母语为汉语的大语言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和习得,作为同时具备英汉两种语言能力的教学双方,在进行相互交流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语码转化需求,出现语码转化现象。

所以,研究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化现象,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师生交际的顺利进行,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1 语码转化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点1.1 对应译词英汉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为汉藏语系,英语为印欧语系,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文化背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也存在着很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

在英汉互译时,这些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概念的词汇,只能利用语码转化进行音译。

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及其社会语用功能的实现

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及其社会语用功能的实现

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及其社会语用功能的实现语码转换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对自己的语言组织方式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对方的语言认知、语言理解和文化习惯。

语码转换是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基本技能,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本文将着重探讨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及其社会语用功能的实现。

一、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浅层次的模式,另一种是深层次的模式。

1. 浅层次的顺应模式浅层次的顺应模式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针对口音、语调、语速、用词等少数语言特征进行微调的过程。

比如在与外国友人或客户交谈时,可以通过降低自己的语速和口音,并选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词汇,使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浅层次的顺应模式属于小范围的修饰性调整,在语言表述上基本保持了自己母语的特色。

2. 深层次的顺应模式深层次的顺应模式则是指更加广泛的与对方语言、文化体系相符合的方式。

这种模式要求有深入的多元文化知识,能够根据对方的语言文化体系,合理地转换自己的语言习惯。

例如,当我们与印度商人、学者或领导交往时,应当注意使用印度英语,这是一种适应印度人群体的英语语言变体。

此时不仅要考虑到英语的词汇和语法,而且要结合印度人习惯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成果。

二、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实现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交际的平等与和谐语码转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跨文化沟通的和谐和平等。

当我们能够顺应对方的语言,与他们用流利、准确和显然适当的词汇来交流,能够为交际双方营造一种更加友好、和谐、公正的交流氛围。

这样能够降低语言壁垒和对方的歧视感。

2. 体现跨文化求同存异的共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和不同之处。

但是,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可以建立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模式,体现求同存异的共识。

在透彻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体系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克服语言差异的阻碍,达成相互理解的共识,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从语用学角度浅析大学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从语用学角度浅析大学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生更加 了解 自己,能结合社会和餐饮行业标准作业发展方 向,对 自 我创业 充满 信心。 能的教师讲授专业理论知识 、训练专业技能,两者共 同协助学生 。 五 、工学结合模式 全面蓝化学生创业能力 ( 一)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学生若想顺利创业 , 实际动手能力是最重要的。烹饪专业 本身就是一个技术 能力要求较高 的专业 , 水平高、技能强是从事厨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在 学习过程 中,教师应该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用 实践验证理论 。让学 生在创业初 期能够做到心理有底 ( 二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培养 学生的经营管理 能力。 自我创业仅仅 有技术是不够的, 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可以说是创业 成功的基石 。学生经过模 拟创业饭店的阶段性工作之后,可以由行业专家和 责任 教师共同检验 学生经营 管理状况,对照应用 目标,找出存在的问题,给出解 决办法 ,帮助学生提 高经 营管理能力。 ( - )全面指 导,使学生具有 多种 综合能力。企业经 营涉及到多方面 的 知识和能力,将这些知识和能力很好的结合与运用,才是一名合格 的企业经营 者。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过程 中,教师要 不断更新理念 ,了解餐饮市场动向,
二语 言习得者常 同时使 用两种或更 多的语言及其变体 ( 1 a n g l a g e v a r i e t y )或 者多次从一种语码转向另一种语码, 这种现象被称为“ 语码转换” 。 张正举 ( 1 9 9 0 ) 从交 际策略 的角度作 了如下概括 : “ 说话人 与听话人之 间的社会 认同和种族认

言 中的语码转化现 象的主要动 因。
新郑
张艳 艳
羹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 触的一种常见的现 象,一直受到诸 多研究领域的重视。语码转换的原 因十分复杂,本文主要是从语用学角度分析 了大学课 堂语 顺应论 大学课 堂

[转换,社会,语言学,其他论文文档]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转换,社会,语言学,其他论文文档]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摘要:结合其他语言学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

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社会规则是语码转换的外在动力,而交际者心理则是其内在动因。

此外,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做了较系统的梳理。

前者体现交际者的社会身份,调整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反映社会场景;后者提供便利,表达情感,缓和语气,并创造幽默氛围。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社会规则语码转换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现象。

由于语码转换具有普遍性与重要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研究得到了诸多学科的重视,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仅语言学界就出现了五种主要研究路向。

其中,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向更成熟,体系更完备,它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语码转换研究视野,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但“这种研究似乎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够深刻揭示语码转换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等因素。

所以我们认为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还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路向”。

有鉴于此,本文将结合语言学其他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通过实例分析考察该现象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动因和功能。

一、文献综述(一)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既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

与语言、方言、标准语、语域、皮钦语、克里奥尔语等术语相比,语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社会偏见,因而成为社会语言学家用于代指任何语言交际系统的中性术语。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因而被视为社会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至今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语码转换定义。

大体来讲,现有的定义主要围绕“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或称“语码混用”)的关系而纠缠不清。

有些学者从语码转换的语言单位出发认为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而语码混用则发生在句子内部。

浅析二语习得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及作用

浅析二语习得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及作用
种 语 用 功 能及 其 对二 语 习得 的 作 用 。 关 键 词 : 语 习得 二 1引言 . 语码转换 语用功能 作用
当 今 社 会 , 民族 、 国家 之 间 的 经 济 、 化 和 科 技 交 往 各 各 文 日益 广 泛 , 言 成 为 不 同 民 族 之 间 进 行 交 流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 语 在 中 国 , 着 中国 对 外 开 放 的 进 一 步 加 强 , 随 与世 界 的交 流越 来 越频繁 。 握汉英双语 的人也越来越多 , 而在进行交 流时 , 掌 因 常 常 会 面 临 着 选 用 何 种 语 码 的 问题 . 即语 码 转 换 ( o es i h cd t — wc ig 。语 码 转 换 是语 言接 触 和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一 个 普 遍 现 象 。 n) 讲 话 者 往往 会 根 据 不 同 的交 际对 象 、不 同 的交 际场 合 来 选 择 或 转换 到一 种 合 适 的语 码 。语 言学 家通 过 大 量 的 实例 从 不 同 角 度对 语码 转 换 进 行 分 析 和描 述 , 取 得 了 丰硕 的成 果 。 言 并 语 教 学 中 的语 码 转 换 和 双 语 社 会 背 景 下 的语 码 转 换 既 有 相 似 之 处 , 有 很 大 的不 同 。 近年 来 , 用 语 言 学 家 和语 言 教 师 基 于 又 应 二语 习得 理 论 和 课 堂 实 际 教 学 探 讨 与码 转 换 在 语 言 教 学 中 的 作 用 , 证 了课 堂 语码 转换 的模 式 及 其 功 能 , 效 地 促 进 了第 论 有 二 语 言 教学 的研 究 和 发 展 。笔 者 将 以身 边 的二 语 习得 者 为 研 究 对象 .从 语 用 学 角 度 对 其 日常会 话 中语 码 转 换 的功 能 和 语 言 特 点进 行 初 步 的分 析 。 g o n p .苹 果 熟 透 了 o ;h o da dc rf1 她 工 作 o da dr e( i ) S e s o n ae . ig u ( 非 常 仔 细 。 ;h o a ・ gy e! H a odadagy )T ebyw sa r. s n Y ew sgo n n r. ( 孩 子 在 耍 脾 气 , , 得 可 凶 呢 ! ; ’ oiw e ’ o d 那 嗨 耍 )I Ud t h nIm g o a h ay( 我 一 切 准 备 就 绪 就 干 。 。 d ed . r 等 )

浅析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_以大学校园交际用语为例

浅析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_以大学校园交际用语为例
例 1: 一同学新买笔记本电脑, 请求另一 同学帮忙装软件。
A: 帮 我 装 些 常 用 的 软 件, 什 么 QQ, M SN, F acebook.
B: 那 IE 和 M axthon你装哪个? A: 360吧, 看大家都用那个。
10 0
对话中 提到的 QQ, M SN, F acebook, IE, M axthon都是网络软件的术语, 一般都使用其英文名 称, 在大学校园里人人几乎都拥有电脑, 对于大多 数的计算机相关词汇在日常交际中都会转换为英 语, 又如, W ord, Exce,l 等。
收稿日期: 2010- 10- 20 第一作者简介: 张荔 ( 1982- ), 女, 回族, 新疆昌吉人, 昌吉学院外语系, 助教, 吉林大学在读研究 生, 研究方向: 二语习得,
话语分析。
99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第 6期
为有标记选择。[ 6 ] 因而在日常交际语码选择中, 无 标记语码或标记性弱的语码通常为说话人首选。 如果做出有标记的选择, 则提示说话人有意偏离 对话双方现有的权利或义务关系, 以期达到特殊 目的。
三、大学校园英汉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 言语交际是日常交流的基本形式, 随着教育 改革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 日渐丰富的文化聚集也使得大学校园成为了言语 交际的 / 密集区 0, 因此出现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也受到了普遍关注。 首先, 从交际场合来看, 校园内的各个场所比 如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小卖部等都可以发生 语码转换。尤其是近年来学习英语的浪潮, 在校 园里随处都出现的双语海报、标识等都给语码转 换创造外部条件。其次, 从交际对象来看, 大学生 经过了高考的外语考试选拔, 基本都具备一定的 外语交际能力, 有的甚至掌握多门外语, 在老师和 同学间的交流中, 语码转换得以实现。最后, 从交 际目的来看, 校园是学习的场所, 英语尤其是英语 口语对学习及以后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 不少学生希望通过课后实际生活场景中的操练来 提高自己的 英语水平。大 学校园是学 生最为集 中、最为 / 常驻 0的场所, 这也是形成校园语码转 换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大学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英汉语码转换在大学校园里出现如此频繁, 其社会语用功能不容忽视, 笔者通过亲身体验和 观察校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应用实例进一 步说明了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一 )填补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的非对应现 象, 由于中西方地域, 文化的差异使得英汉语言中 出现一些无法等同的表达, 只能用对应词汇来描 述, 但并不是完全的语义对等。因此为了保持原 汁原味的语义效果, 表达中出现了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的成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语码转换的成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6期总第419期作者简介:李素真(1972-),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的研究。

语码转换的成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李素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摘要:随着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交际频率的增加,语码转换已经成为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

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语码转换的成因,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顺应社会规则、交际者的心理以及填补词汇空缺。

本文还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院语码转换顺应社会功能★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非流利性实证研究”[项目编号:ZX201502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语码指交际时使用的符号系统,是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要从一种语码变换到另一种语码,即发生语码转换。

Verschueren (1999)认为语码转换是语言或语码交替使用的情况。

[1]Fishman(1965)在语域分析中强调了语码选择与使用范围之间的对应,并且认为语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选择,从而引起语码转换。

[2]Peter Auer(1988)认为在会话中发生的语码转换和社会身份建构有关。

[3]一、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语言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变异性指的是交际者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语言,而且这些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

语言的商讨性指人们是在符合语言规则的情况下灵活选择使用的语言形式。

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语言的使用者选择恰当的言语形式并且力求使言语交际获得成功。

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为语言顺应提供了前提条件,语言使用者驾驭语言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际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的这三个特点。

因此,语码转换不是一种随便的语言现象,它隐藏的是语言交际者的目的和动机,体现的是交际者运用语言的策略。

因此,语言使用实际上是人们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不断地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用下,研究语言的变体、语码转换、语言社区等相关内容。

导游语言, 和法律语言、新闻语言、教学语言等一样, 都属于社会行业语变体,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行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都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情感、表达心意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使用的一种媒介和工具,是一种应用性非常突出的专业语言。

语言运用几乎贯穿导游工作的始终,导游语码转换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码转换的概念语言或语言变体称为语码,语码间的转换,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即在同一次交际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码进行交流,被称为语码转换。

在实际生活中,只掌握一种语码的人是很少的。

绝大多数人都掌握了他们所说语言的几种变体,例如方言、普通话,甚至绝大多数年轻人还掌握一定程度的外国语言。

从一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语码是非常普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导游语码因其工作性质产生了较为频繁的语码转换,它包括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普通话与外语之间的转换,方言与外语之间的转换。

二、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导游的口头表达是其工作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只要工作就意味着必须选择合适的语码。

同时,在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工作阶段,导游还需要在不同的语言、方言、语体之间来回转换。

(一)交际参与者导游这个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导游员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用正确、有效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沟通信息,才能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导游的交谈对象可分为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供应商两类人群。

在旅游活动中,参与者的来源是不受导游单方面所控制的。

在每一次的工作中都可能面临来自国内外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客源。

这些参与者的语言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语码的频繁转换。

在实际工作中,导游的语码转换会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存在。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影响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影响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影响摘要语码转换是在人们交流过程中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一种语言现象。

本文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来探究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的影响,通过从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两种模式,对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的讨论。

此外,另一个问题是讨论语码转换的翻译问题。

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翻译者都需要对说话者�A语码转换现象认真对待,将其正确的翻译出来,这是因为其中隐含了一些心理、社会及文化背景。

很显然,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1语码转换的一般分析1 什么是语码首先,语码不是一个语言的术语。

其次,它是由社会语言学借来的,他被描述为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可以指一种语言,例如英语、中文、法语,或者语言的小种类,例如地区方言,方言和标准语言。

它可以通过适应任何语言模式应用的扬声器沟通。

例如,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的一组编码,在不同场地可以选择不同的语码,如地域方言,官方语言等等。

通常人们会选择一个合适的语码在某种情况下,这可能是最适合和最能表达说话者意思的办法。

例如演说家会选择一个正式的语码在他们的演讲中;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都使用一个非正式的语码;牧师是用宗教布道式的严格语码。

语码选择密切相关演讲者的心理和社会意识。

我们经常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心态下有意识地修改我们的语码1.2 什么是语码转换命令只有一个语言或者各种各样的语言,不管是一种方言还是风格都是一个不好理解的现象。

人们经常不是同一种族,多种语言使用这能说多种语言。

一个人不会另一种语言,所以需要一个翻译者将这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这个人可以知道的语码。

因为不同情�r需要不同语码,一个翻译者需要按照语码的变化情况来做最后的转换决定。

它常常可以通过扬声器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

例如从中文到英文,或者从方言到标准语言,这种现象统称为语码转换2社会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码转换2.1语码转换问题正如上面所讨论的,语码转换中无论是口头或者是书面,每种语言都有共同的特点。

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 6-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河北外国语学院/牛珊珊 郭玉玲【摘要】语码转换作为语言交流中的常见现象引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

大学校园为语码转换提供了天然的平台。

通过对大学生日常会话的语料收集,本文简述了大学生语码转换的主要形式及其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码转换 形式 语用功能社会语言学家用语码(code)这一术语来指代“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是指一种语体,如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

比如说,在英国和中国,英语和汉语分别是两种最主要的语码,而在两国国内不同区域使用的地方性的语言也是各种不同的语码。

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际时,如果使用的语码不止一种,那么他们通常会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以及交际情境的不同而进行语码选择。

当说话人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另外一种语言或变体,这自然就产生了语言学家称之为语码转换的言语现象。

语码转换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Gumperz 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码转换做出了经典的分类: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并对语码转换的会话功能进行了分析。

Poplack 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语码转换这一现象得到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

社会语言学界和心理语言学界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我国,不少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分析,如何自然、黄国文、祝畹瑾等等,对后续的研究都有相当大的启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以当代高校为背景,对大学校园常见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主要形式大学其实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特殊的言语共同体,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掌握着不同的语码。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摘要: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话语形式。

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相比,网络交际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讲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流行语;英文语码转换一、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语言学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应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2]。

“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

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5]。

可见,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现实的语言生活。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在网络交流中常用的网络交际语言。

二、语料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以下两组语料:语料1:“你能get到我的point么?!”语料2:A:“你在做什么?”B:“觅食ing···”在语料1中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具体语言使用的情形中,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取得更佳的表达效果。

曾流行一时的“out”“I服了U”等网络流行词句逐渐淡出网络,而此类能够随时创新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受广大网民喜爱,例如“我根本就不care”“累cry”“666”等等,也有根据他国语言谐音演变成网络流行词诸如:“欢醒”“胖次”等等。

而语料 2 的中在汉语的动词后加上英语语法中的词缀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的表达在汉语环境中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

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语用视角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周叶(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3)摘要:语码转换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当今社会由于双语或多语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在社交场合,言语交际不可避免的出现或多或少的语码转换现象。

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从社会语用角度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目的在于合理规范得使用语码转换,在社会交往中更好的规范使用语言以及传播文化。

关键词:社会语用;语码转换;语码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de-switching is the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oday's society, a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language users, the phenomenon of code-switching may inevitably occur in speech communication in some certain social situations. Code-switching, as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linguistics, is drawing many scholars’atten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ocial pragmatics, this article aims to research the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with the purpose of regulating the reasonable use of code-switch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better use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transferring as well.Key words: social pragmatic; code-switching; code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世界交往的更加密切,交往这一项社会活动无可否认得基于语言而存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转换。

据统计,世界上一半的人都是掌握双语或多语的人,掌握一种语言变体的人极为罕见,当一个人说话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言语环境选择相应的语言,同时进行语码转换。

因此语码转换在言语交际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目前的研究可以分为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学研究、语码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

本文旨在从社会语用角度探讨语码转换的功能。

一、语码,语码转换的定义和类型。

语码转换从广义上是交际过程中人们所用到的任何符号系统,当然这样的符号系统即包括语言,也包括方言、语体或语域(Wardhaugh,1998)。

同样也指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Scotton, 1998)。

首先关于语码这个社会语言学术语,指的是言语交际中,任何一种语言或它的变体。

语码是中性术语,区别于非中性术语,如语言与方言、标准语、混合语、变体、克里奥尔语等等。

日常交际的言语交际都建立在语码基础上,语码是言语交际不可或缺的。

同时,言语交际的主体来自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可避免得会出现两种或多种语码,因此言语交际中语码之间的相互转换便普遍存在。

语码转换不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还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几种变体。

关于语码转换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首先对于说话者而言,语码转换有三种情况:说话者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说话者在某一次谈话中使用不同语言;说话者在某一句谈话内容中使用不同语言。

因此语码转换分为情景型、喻意型和会话型。

其次从语言结构可分为:句际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附加语码转换(Poplack,1980)。

从交际出发可以分为:与语篇有关的语码转换;与交际者有关的语码转换(Auer,1990)。

Muysken (1995)还提出了语码转换的另一种类型:交替、插入和词汇等同。

不管语码转换的分类如何,我们在言语交际中越来越重视的是语码转换的功能,如果我们掌握好语码转换,可以更好得为我们交际服务,为社会语言服务,同时对我们自己母语以及我们文化的传播都有重要作用。

二、关于社会语用学的问题。

语用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语言的表达和言语成品的理解。

Leech (1983:11)将普通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并指出社交语用学是语言与社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一门学问。

Fasold (1990:147-179)则直接将语用学的一些重要课题,如会话含意、言语行为、前提、指示语和礼貌语言等,列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他说,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语用学的时候不愿谈论语用的文化内涵问题,但是语用学的许多课题都涉及说话人所处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Fasold还明确地指出,按照欧洲大陆传统,他的《语言的社会语言学》一书的整个内容都应与语用学有关,是宏观语用学的内容。

根据 Mey (1993) 的《语用学导论》,宏观语用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是社会语用学,着重探讨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何自然,1997)。

社会语用是社会公众把语言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繁荣的目的(刘凤玲、戴仲平,2003)。

社会语用问题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看法,对社会语用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理解。

广义的社会语用是指人类社会的所有的语言运用行为,不仅包括公开的语言运用行为,还包括非公开的语言运用行为。

狭义的社会语用是指语言在社会上的公开运用。

凡面向公众的语言运用都属于社会语用的范畴,例如社交场合语言的运用(包括宴会、舞会、节假日交往等)、社会服务交往(包括电信、环保、银行业、保险金融等)、网络言语运用(包括聊天室、网络社区交际、网络邮件等)、传媒言语运用(包括新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公共场合言语运用(包括演讲、公共辩论、新闻发布会、广告宣传、社交题词等)以及各种社会场合语言使用(包括通知、布告、宣传单、告示、标语等)。

社会语用担负着社会上各种场合的应酬、服务、宣传、告示、禁止、切磋等交际职能,其成品社会用语是一类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性言语(刘凤玲,2003)。

社会语言学研究,是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交际场合的应用(包括使用规范,使用场合,使用规律等)。

如何将语言在社会言语交际中规范的使用是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小至个人言语交际语言的选择与规范,大至国家的语言计划、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与社会民俗、语言与教育、经济、政治、外交等,都是社会语用研究的问题。

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语码转换可以从语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等路子进行研究。

就其社会语言学角度而言,研究主要通过一些社会因素(包括性别、种族、年龄、社会等级、经济、政治、文化等)与语码转换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的动机、成因、发展趋势等。

目的在于探索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以更好得使用语码转换促成文化传播。

从社会语言学入手,语码转换可以视为双语或多语者的社会语言工具,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社会语用功能。

关于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本文主要从社交言语维度、社交顺应维度以及社交跨文化维度分别做出说明。

(一)社交言语维度—语码转换的标记功能。

标记是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术语,由Scotton提出。

语码转换的过程是进行无标记选择和标记选择的过程。

无标记选择是指说话者和听话者按照交际的预期彼此使用相互熟悉而且能确保交际成功的语码。

有标记选择是指交际不能按照说话者与听话者彼此预期达成一致,必须借助一定的标记语码达到促成言语交际成功的目的。

例(1)A:妈妈,你说什么啊?B:孩子,加油!加油!Come on! Boy!上述对话很显然发生在某种比赛竞技场合,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加油努力,语码转换的目的是为了重复和强调,更能体现母亲的期望。

例(2)A:王总,您平时都用什么上网聊天方式呢?是用MSN,QQ还是Facebook?B:我一般都使用MSN。

上述对话中谈及到网络聊天方式,由于在汉语语码里面没有相应的对应词语,所以需要用另一种语码来弥补这种空白,语码转换起填补功能。

例(3)A:周末我们一起去参加公司组织的登山活动吧,如何?B: Ok!Ok!上述对话中谈及关于公司活动,A向B征求意见,B表示同意,用简单的语码转换表达简洁功能。

例(4)A:你昨晚10点在家干什么啊?B:看电视ing!上述对话谈论关于做什么的问题,B的回头幽默而不失风趣。

语码转换起到了调侃语言的功能。

例(5)A:大哥!大哥!你带我出去玩儿吧!求求你啦!B: No,否则我beat 你!上述对话中A恳求B带自己出去玩儿,而B用了简单的语码转换,在这里表达了委婉拒绝的功能。

通过上述例子,语码转换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话人对语码转换的应用都是基于一定的交际目的的,而不是机械而被动地使用。

说话者通过言语交际场合的一些动态调整,对话语片段做出有标记的选择,借助适当的话语标记语,借助一定的语码转换,在交际过程中行使语码转换的功能,从而更合理更充分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听话者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化功底,对说话者的语码转换进行解码过程,对理解话语,调节缓和气氛等产生积极作用。

在社交言语维度,语码转换行使标记功能,小到词、短语、句子,大到段落、语篇等,语码转换在交际维度很好地发挥了各种社会语用作用。

(二)社交规约维度—语码转换的顺应功能。

语码转换的顺应论是指语码转换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划和心理动机(面子行为理论)(Verchueren,1990)。

顺应论对社会规约顺应主要是在对一些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规则的顺应。

由于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规则不尽相同,所以在社交场合不可避免地需要回避一些敏感的语言词汇,这时候需要通过语码转换彼此消除尴尬,促使言语交流正常进行。

例(1)A:这次我回家怎么没见着咱们院子的王大爷呢?B:他去年pass away了!上述对话使用语码转换,目的是顺应社会委婉语言表达习惯,使得语言表达符合社会规则。

例(2)A:what can I do for you, sir?B:I want bœuf。

上述对话使用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顺应权势关系需要,A是服务员,询问B需要什么,B用法语说明自己要求,目的是顺应社会权势,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权贵,因为法语历来都是贵族皇室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