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喜福会_看中国式的_慈_与_孝_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给儿子找对象而展开的一系列爆笑又感人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母爱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而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则可以展现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母爱观。
在电影中,主人公喜福与他的母亲之间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典型特征。
在中国文化中,母亲往往扮演着家庭中的核心角色,她们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是毫无保留的。
在《喜福会》中,喜福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不惜以各种方式介入和干涉,展现出了中国母亲对子女婚姻的关注和重视。
这种关注和重视,可以看作是中国式母爱中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表现,中国母亲将自己的期望和爱意转化为对子女的关怀和关心,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幸福和满足。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也展现出了一种包容和宽容的特质。
在中国文化中,母亲往往以包容和宽容的姿态对待子女,愿意为子女的幸福和成长做出让步和牺牲。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虽然一开始对喜福的妻子并不满意,但在婚后仍然真心对待并包容她,愿意与她共同生活,甚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儿子和儿媳解决问题。
这种包容和宽容体现出了中国式母爱中的一种特质,即母亲愿意为子女的选择和决定做出妥协和调整,为他们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保护。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还展现出了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
在中国文化中,母爱常常承载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母亲们希望子女能够牢记传统的美德和道德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也不例外,她虽然对喜福的婚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个尊重传统的妻子,并且在家庭中能够传承和坚守传统的家风。
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充分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即母亲希望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传统中国人。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展现出了母亲们对子女的关注和重视、包容和宽容、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以及对子女未来的无限期许和期待。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电影《喜福会》是一部展现了典型的中国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影片,其中母爱这一主题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母爱观念和行为。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首先,中国式母爱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影片中,喜福妈妈在得知喜福要结婚后,立即开始了忙碌的准备。
她在准备婚礼的过程中,不仅需照顾好新娘,还要照顾新郎的家人。
可见中国传统观念中,“嫁女不出门,嫁女不远婆婆”,以及“入乡随俗”等传统思想深深植根在母亲的内心中。
此外,母亲在电影中的角色也常常是一个坚强的支柱,为整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付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其次,中国式母爱注重传统家庭模式和家族观念。
电影中,正是因为喜福妈妈坚定地维护了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家族观念,才让两个家庭最终能够和解,息息相关的家族关系得到了维护。
与此同时,中国式母爱也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电影中,喜福妈妈对喜福的关爱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情感层面。
例如,对于喜福的生活和婚姻,她几乎是无条件支持和奉献的,体现出母爱中的纯粹和高贵;而当喜福感到心理上不舒服时,她不离不弃的陪伴和谆谆的劝导,更体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指引作用。
最后,中国式母爱中存在着强烈的期望和压力。
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子女的成就和成就带来的社会地位,母亲往往承载着家庭与社会对子女的期望和压力。
反映到电影中,就是喜福妈妈对喜福的期望和压力。
电影中,当喜福放弃考研时,喜福妈妈非常不理解和失望。
这种期望和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存在,让子女感到沉重和压抑。
总之,中国式母爱的核心是家庭、责任、传统和期望。
母亲在中国文化中是最重要的家庭成员之一,拥有独特的家庭角色和价值观。
而《喜福会》中喜福妈妈的形象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她注重家庭的传统,秉持母爱的责任和奉献,同时也存在着与社会期望不符的矛盾和心理负荷。
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交往,应该尊重对方的家庭文化和传统,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的效果。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生活的电影。
影片中,母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母子之间的关系诠释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特表现。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种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
影片中的妈妈对儿子喜福的关爱是无条件的,她愿意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生活,甚至放弃自己的健康。
在华人文化中,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包容的,母亲会毫不犹豫地为子女付出一切。
这种母爱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多体现在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还表现为母子之间的沟通方式。
在影片中,妈妈和喜福之间存在着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这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困难。
妈妈将自己的一些价值观和期望强加给喜福,而喜福则因为生长在美国,对西方的文化和观念有着自己的认知。
这种跨文化的沟通障碍,在《喜福会》中被生动地呈现出来。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妈妈依然在努力与喜福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种关系中的冲突和努力,清晰地表现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复杂性。
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还被表现为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影片中,妈妈常常通过烹饪来表达对儿子的爱,她用自己手工制作的饺子慰藉喜福内心的孤独。
在华人文化中,食物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烹饪和分享食物,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得以表达和加强。
而在《喜福会》中,这种中国式的母子情感联系被巧妙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喜福会》通过母子之间的关系,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独特魅力。
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沟通方式的挑战以及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都凸显了母爱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喜福会》为观众呈现了华人移民文化中母爱的千姿百态,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母爱对人们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1. 引言1.1 介绍《喜福会》的背景《喜福会》是由著名作家蔡骏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中国的现代社会,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和融合。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承担了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责任,充满着母爱和关怀。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她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逐渐展现,引发了许多思考和探讨。
通过《喜福会》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式母爱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所扮演的角色。
母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情感之一,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部小说中,母爱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中,还体现在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中,展现了中国母亲对家庭的牺牲和奉献。
通过《喜福会》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式母爱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特魅力。
1.2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能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一种共同的沟通桥梁。
母爱是普世的情感,尽管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母爱所传递的关爱、包容和理解是人类共通的。
通过探讨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中的表现,可以让观众深感到母爱的伟大和普遍性,从而超越文化差异,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2. 正文2.1 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及其在《喜福会》中的体现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在《喜福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式母爱注重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维系。
在电影中,主人公的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关爱无处不在,她为了孩子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
这种牺牲奉献的母爱观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体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坚守。
中国式母爱还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怀。
在《喜福会》中,母亲对主人公的行为和成长给予了很多关注和引导,她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作者: 李峥
作者机构: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69-7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喜福会 母亲 中国式 母爱 谭恩美 弗莱 婚姻 痛苦 美国华裔文学 露丝
摘要: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喜福会》中所描写的四位中国母亲都经历过旧中国的战乱与贫穷,落后的封建父权制度给她们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和灾难。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母亲们历尽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奔赴美国。
在那里,她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认为全面的严格管教才是对女儿的真爱,她们。
谭恩美《喜福会》中“孝”文化的解读
谭恩美《喜福会》中“孝”文化的解读作者:王宇明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10期[摘要]处女作《喜福会》,让谭恩美跻身于美国文坛,在国内外读者和评论家中是备受青睐的经典作品。
笔者分析,《喜福会》的成功有着割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宣扬了中国传统中的“孝”文化。
[关键词]《喜福会》孝文化华人母亲女儿[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66-02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最早19世纪的被压抑、被淹没,到20世纪的茁壮成长,整个过程曲折而动荡。
其中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她的《喜福会》的发表使得美国华裔文学轰动了整个美国文坛。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美国华裔文学能够从被忽视走向被关注,从美国文学的边缘走向美国文学的主流呢?《喜福会》文本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其力量之源泉,来自谭恩美华人母亲的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为“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文学的发展最终受制于文化的模式”[1]。
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虽然生长在美国,但是,由于从小在家与中国父亲和中国母亲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着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风俗习惯、文化观念,“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她所面临的风俗便塑造了她的经验和行为”[2]。
文化的根性使得谭恩美摆脱不了中国情节,她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无法割舍华裔美国人的中国根源,因而她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中国元素显露或者隐现,其中之一便是“孝文化”,近代学者钱穆曾称中国文化为“孝文化”,可见其地位至高,作用至大。
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核心是孝。
百善孝为先。
在家庭中,心系孝亲,在外,为人处世心怀感恩,孝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中最值得骄傲的文化了,儒家经典之作《孝经》基本上体现了孝文化中的养亲、顺从、敬亲等多重文化内涵。
按照儒家传统,孝首先是对祖先的怀念和祭祀。
在《喜福会》中,安梅回忆:“父亲对我的全部印象,只是挂在客厅墙上的一幅巨幅图像。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1. 引言1.1 介绍《喜福会》《喜福会》是一部由陈可辛执导,周迅、赵薇、秦岚等主演的中国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三代女性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生活遭遇和情感纠葛。
通过展现三位女性的家庭故事,描绘了中国家庭中母女关系的复杂性和母爱的伟大力量。
电影中呈现了不同时代的母亲与女儿之间的爱恨情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
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关系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喜福会》通过母女关系的叙事,探讨了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亲情纽带和文化传承,让观众在跨越不同时空的情感碰撞中,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坚韧。
这部电影深刻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悲壮和无限力量,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和理解的作品。
1.2 中国式母爱的特点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包括对子女的无条件关爱和牺牲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教育期望、以及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坚守。
在中国文化中,母爱被看作是无私的、永恒的、坚定的,是母亲对子女的无限付出和奉献。
中国式母爱还体现在母亲们对子女的严厉要求和督促,希望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
中国母亲们通常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影响和引导子女,尽最大的努力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才能。
母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和保障。
通过这种特有的母爱模式,中国的母亲们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家庭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出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2. 正文2.1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中国式母爱强调家庭和睦、亲情深厚,这种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感。
中国母亲通常会表现出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和关心,这种关怀和支持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中国式母爱追求子女的成功和幸福,母亲们往往会无私奉献,为了子女的未来付出一切。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母爱的表现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和子女的重视。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传统家庭中的母爱故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这部电影中的中国式母爱,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母子情感,也可以对比西方文化中的母爱观念,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核心人类情感。
在《喜福会》中,母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儿子的深沉爱意。
这种中国式的母爱包含了很多传统的文化元素,比如牺牲、默默付出、为子女着想等。
这些元素与西方文化中的母爱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中国式母爱中的牺牲精神是非常突出的。
在《喜福会》中,母亲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婚姻、财富和声誉等。
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却从不抱怨或者索取回报。
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推崇为“母爱伟大”,而在西方文化中,通常更注重母子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中国式母爱强调的是对子女的默默付出。
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母亲都在默默地为儿子付出着。
在电影中,母亲为了给儿子找一个好归宿,不惜在婚姻上做出牺牲。
她不求回报,只希望儿子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理解为“过度干涉”或“溺爱”,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被视为是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
中国式母爱还体现了一种为子女着想的思维方式。
在《喜福会》中,母亲不顾一切地为儿子着想,努力寻找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背景较好的儿媳,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儿子改变命运。
母亲的这种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理解为“干涉”或者“过分期望”。
《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母爱观念,它强调了母亲对子女的无私牺牲、默默付出和为子女着想,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情感传统。
通过与西方文化中的母爱观念进行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下对母爱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从《喜福会》中的母爱主题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喜福会》中的母爱主题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属栏目:休闲阅读 > 母亲的 > 中国文化 > 美国文化关键词:《喜福会》母爱冲突理解摘要:《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
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四位中国移民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
四对母女都有着自己的世界观,母亲们想努力通过母爱的表达在她们与女儿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喜福会》中的母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母女理解与沟通的桥梁,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谭恩美的《喜福会》是反映中美文化的代表作。
自从这部书出版后,《喜福会》中母亲与女儿们的关系就成了人们研究的焦点。
有些学者认为母女关系是研究的重点,有些学者开始研究它的写作风格,认为写作风格才使《喜福会》获得了成功。
而这部书中又充满了各种矛盾,因此又有人把母女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的主题。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把母爱作为主题来进行阐释。
《喜福会》叙述的是四个华裔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们的故事。
女儿们对母亲们的批评不以为然,她们认为母亲们的劝告都是对自己的私生活的干涉。
她们不了解母亲们的经历。
母亲们在来到美国之前都是历经磨难,都曾有过难以想象的恐惧经历。
在母亲们看来,女儿们都沉迷在了美国的文化当中,没有能继承她们骨子里那种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精神,同时,她们为女儿们的失败的婚姻而感到痛心。
矛盾成为阻碍母女之间沟通理解的绊脚石。
事实上,所有这些矛盾都是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导致。
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问题,甚至有时候会产生隔阂和冲突(关晶,67页)。
但是,由于爱的牵引,加之母亲的执着和女儿的努力,母女之间终于能够相互理解,最终越过鸿沟,从不理解走向理解,从对抗走向接受(刘昀,15页)。
更重要的是,它为中美文化之间的融合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交流、沟通的桥梁。
1.《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冲突由于母女两代人出生和生长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喜福会》中,冲突是贯穿始终的。
论电影《喜福会》中的中国形象
论电影《喜福会》中的中国形象
电影《喜福会》是一部以中国传统婚礼为主题的喜剧电影,其将中国的婚礼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相结合,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电影中,中国形象被描绘得非常鲜明和具有特色。
首先,电影中呈现的婚礼场景非常盛大,强调了中国人传统婚礼的丰富多彩和隆重程度,表现了中国人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
其次,电影中的中国角色形象非常传神,他们的言行举止、礼仪习惯等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情。
比如,电影中的一场洞房花烛夜,婚房中的各种家具和饰品都被设计得充满了民族色彩。
最后,在电影中,中国文化在面对现代化的语境下也显得非常活力十足。
影片在喜剧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中式婚礼仪式、中式团圆饭、中式街头小吃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面对当代的改变和现代化的冲击中仍然具有极强的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电影《喜福会》通过电影人的巧妙塑造,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光彩和美好。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以华人移民家庭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母亲在美国经历种种挑战和磨难的故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可以从家庭观念、性别角色、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中国式母爱在家庭观念上体现出对子女的无私付出和关怀。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母亲往往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包括照顾子女的生活起居、教育和成长。
在电影《喜福会》中,主人公喜福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她为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移居到美国,尽心尽力地照顾和支持喜福,不计个人得失。
这种母爱在中西文化间的差异中,凸显了中国母亲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中国式母爱在性别角色上呈现出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忠诚和奉献。
在中国文化里,女性被寄予了相对传统的家庭角色,强调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在美国生活中面对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尽力照顾孩子,维系家庭。
她的母爱是坚定的,是不言放弃的,是充满了对子女的期望和希望。
中国式母爱在情感表达上展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往往更加内敛和含蓄,在母爱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电影中,喜福的母亲虽然不是那种能言善道的母亲,但她的爱却是用行动和默默无闻的付出来表达。
她默默地为喜福办理手续、帮助解决问题,从不张扬自己的付出,却始终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电影《喜福会》中所呈现的中国式母爱,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特色的母爱形象,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鲜明而深刻。
通过对该母爱形象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爱的理解和表达,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探讨中西文化间在家庭观念、性别角色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电影中也不乏对母爱形象的深刻反思和现代意义的探索。
喜福的母亲在美国生活中所经历的挑战和困难,也引发了我们对母爱和家庭观念的反思。
在当代社会中,母爱不仅仅停留在对子女的呵护和牺牲,更应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充满活力和包容的母爱。
喜福会观后感
喜福会观后感《喜福会》观后感。
《喜福会》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中国北方一个小城市上演的一出家庭喜剧。
影片以一对夫妇的婚礼为起点,通过婚礼上的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中国家庭的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以及人性的善良与自私。
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好评,也让观众对中国家庭和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影片通过婚礼这一传统场合,展现了中国家庭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礼是家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也是家庭成员团聚的时刻。
影片中的婚礼场景热闹喜庆,不仅有传统的婚礼仪式,还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和祝贺。
这种家庭团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也让人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其次,影片也展现了中国家庭中的矛盾和现代观念的冲突。
在影片中,主人公的父母代表了传统的家庭观念,他们希望子女能够按照传统的方式结婚,过上稳定的生活。
而主人公和他的妻子则代表了现代观念,他们希望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这种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使得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和复杂,也让人对中国家庭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影片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自私。
在影片中,主人公和他的家人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既有善良和宽容,也有自私和狭隘。
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影片让观众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人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影片《喜福会》通过一场婚礼,展现了中国家庭的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以及人性的善良与自私。
影片不仅让人对中国家庭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人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的思考。
希望这样的电影能够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也能够引起更多的讨论和思考。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王全安执导的电影,该片通过展现一个家庭的故事,探讨了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中国式母爱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的母爱观存在差异。
中国式母爱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在《喜福会》中,母亲张喜福是一个孝顺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她把家庭放在首位,为丈夫和孩子们付出了很多。
与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价值观的母爱观不同,中国式母爱更注重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的经营。
中国式母爱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
在电影中,张喜福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了很多,包括买车、买房、支持丈夫的事业等。
她甚至为了儿子的婚姻幸福而自己选择离婚。
这种牺牲精神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因为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追求和独立性。
中国式母爱在培养子女方面有着独特的方式。
在电影中,母亲张喜福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她希望儿子能够过上好生活,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结婚生子。
这种注重子女的婚姻和后代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而在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
中国式母爱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电影中,母亲张喜福即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难,也始终坚持对家庭的照顾和支持。
她以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承担起养家糊口和保护家庭的责任。
这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中国式母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喜福会》中展现的中国式母爱与西方的母爱观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式母爱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并注重子女的婚姻和后代的培养。
这些特点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与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权利的母爱观存在差异。
通过对中国式母爱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家庭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
电影中的母亲角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爱的代表。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可以发现这种母爱在西方国家可能无法理解,因其对于家庭、传统、文化、女性角色等方面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首先,中国式母爱非常强调家庭。
在电影中,母亲为了保持家庭团结,时常在家里组织活动,督促家人们相互沟通,让家人们了解确切情况,避免因为误解而破裂。
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相对较弱,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被强调,因此家庭关系不如中国家庭紧密。
其次,中国式母爱中的传统观念非常显著。
在电影中,母亲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婚姻和将来,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找到好工作、好丈夫并且生孩子。
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价值观依然非常真实存在,尤其是对女性的期待。
而在西方国家,女性在自己的婚姻和将来方面有更多自由选择,不会像在中国这样被家庭这种情感桎梏所束缚。
再者,中国式母爱强调女性角色。
在电影中,母亲非常重视女儿们的成长和发展,希望她们能够成为优秀的女性。
而在西方国家,对于女性的期望和对男性的期望相同,没有特别强的性别意识,女性的平等地位比较强。
最后,中国式母爱中的文化背景也是显著的。
在电影中,母亲经常引用古诗词,传承家族文化,强调家族的延续性,并对家族的历史和传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西方国家中文艺复兴的影响使得他们更为重视人本主义和现代性,而不会像中国这样强调传统文化的延续。
总之,《喜福会》这部电影中,通过对中国式母爱的塑造,成功地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传统、文化、女性角色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在跨文化交际交流中,了解对方文化中的这些观念和思想,有助于加强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流机制。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在不同时间段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特表现。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可以发现其在价值观念、家庭结构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特点。
中国式母爱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以家庭为中心。
在《喜福会》中,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了很多。
电影中的母亲喜福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她不顾自己的幸福,只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种家庭观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普遍,家庭被视为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母亲则是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她承担着照顾家人、维系亲情和传承家族价值观念等重要任务。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出了对家庭的极致关怀和奉献。
中国式母爱在家庭结构上表现为亲情的延续和传递。
在《喜福会》中,母亲喜福努力维系家庭的和睦,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
无论是面对儿子娶媳妇的问题,还是女儿面临婚姻问题,母亲都始终站在孩子们的一边,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十分常见,母亲往往以子女的幸福为重,在生活中扮演着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传递着亲情和家庭的温暖。
这种家庭模式在西方文化中也存在,但在中国文化中更加强调亲情和尊重长辈的价值观念,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示了家庭结构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表现。
中国式母爱在情感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和无私。
在《喜福会》中,母亲喜福对子女的关怀和爱都是默默无闻的,她很少对子女们表达直接的情感,而是通过行动和关怀来表达。
这种含蓄和无私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家庭中并不少见,母亲往往不以言表,而是通过行动和关怀来表达对子女的爱。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差异,一些西方文化更加强调直接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而中国式母爱更加强调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付出。
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了不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
《喜福会》中展现的中国式母爱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其价值观念、家庭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赋予的特殊意义。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电视剧。
该剧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特点。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对《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进行解读。
中国式母爱强调保护与关心。
在剧中,高秋红是一个寡妇,她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三个孩子。
尽管她的生活艰辛,但她始终将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她不仅为孩子们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还为他们的教育和成长付出了很多。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她总是第一时间保护孩子们。
这种保护与关心的母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
中国式母爱注重教育与引导。
在剧中,高秋红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
她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争取进入好的学校,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她不仅监督孩子们的功课完成情况,还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她告诉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她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素养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母爱既包含了关爱照顾,也包含了教育引导。
中国式母爱强调责任与奉献。
在《喜福会》中,高秋红用尽全力照顾三个孩子的成长。
尽管她经历了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从不退缩。
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们。
她不辞辛劳地工作,为孩子们提供物质支持。
她努力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中国文化中,母亲被赋予了巨大的责任和奉献精神,她们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利益。
中国式母爱强调孩子的成就与荣誉。
在剧中,高秋红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成绩和荣誉。
她鼓励孩子们用功读书,期望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当孩子们获得一些荣誉时,她会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文化中,母亲渴望孩子有好的成就,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自己的骄傲和成就感的来源。
《喜福会》中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特点,包括保护与关心、教育与引导、责任与奉献、关注成就与荣誉。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母爱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也反映了中国母亲在家庭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从《喜福会》看华人母亲的传统家庭教育
从《喜福会》看华人母亲的传统家庭教育摘要:本文以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华人母亲们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及其美国女儿们反叛而产生的隔阂与冲突,提出了解决华人母亲传统家教与其美国女儿们叛逆的途径是彼此适应与认同。
关键词:喜福会华人母亲传统家教1.引言《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美籍华裔谭恩美1989年发表的第一部作品。
谭恩美讲述了四位中国母亲由于在旧中国兵慌马乱时期历经磨难,被迫远离故乡赴美求生存,而她们各自的女儿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在美国文化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华人母亲身在异国,但无法忘却与祖国的血脉亲情,她们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执着地承载中国的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方式,因此与美国女儿们产生了矛盾与冲突。
“喜福会”是华人母亲之一吴素媛(译音,以下其他人名皆同)和三个姐妹为逃避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于20世纪40年代在桂林组织的麻将小聚会,希望通过聚会给她们带来好运气,也就是其中的喜与福。
“喜福会”随吴素媛移居至美国目的是希望在新的国度里能拥有快乐,归属感与幸福感。
然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人母亲们却事与愿违。
失望之余,她们把一切愿望和梦想都寄托在各自女儿的身上。
然而,现实和理想差距甚远,华人母亲们却和生在美国和长在美国的女儿们格格不入,误解隔阂矛盾与冲突导致母女关系疏远,本文将分析华人母亲与美国女儿们产生误解矛盾与隔阂的原因。
2.华人母亲的传统家教方式与美国女儿们的个人主义的冲突在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来比较显得更为重要,并且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家庭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
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家庭教育来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
然而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具有时代性,站在当今社会来看,部分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和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式母爱《喜福会》是一部关于家庭和母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本片中的母爱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首先,中国式母爱的特点是包容。
无论出了什么事情,母亲都会包容和原谅自己的子女。
电影中的母亲,即沈周平,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有很高的包容度。
她不仅是家庭的支柱和人心的纽带,还是一位理解、认可和支持子女的母亲。
在电影中,沈周平对她的儿子和儿媳的包容度超出了西方的想象,这是中国式母爱的一大特点。
其次,中国式母爱讲述了对家庭的弥足珍重。
家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这种观念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种观念情感上体现为家人之间的关怀和珍重。
在电影中,沈周平有一句话:“没有家就没有生命”,这句话可以很好地说明中国式母爱对家庭的重视。
电影中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性的思想。
此外,中国式母爱还强调了对子女的呵护。
母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她们不仅是家庭保持和谐的纽带,还是指导子女成长发展的伟大榜样。
在电影中,沈周平总是关心和呵护她的子女,尤其是她的儿子。
她在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上面对着家庭成员进行了无私的牺牲,这展现了中国式母爱的伟大之处。
综上所述,中国式母爱在《喜福会》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在中国文化中,母亲是奉献、包容和爱心化身为的妇女形象;与之相关的母爱也常常放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相存在的义务和责任上。
这种理解和设想影响了全中国,也推敲了处理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和主流意识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喜福会》看中国式的“慈”与“孝”姜苓(辽宁科技大学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51)[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向西方读者展示了古老神秘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他们认识了西方文明以外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品中着力体现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的“慈”与“孝”,使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东方文明文化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喜福会;慈;孝[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0)02-00049-031989年,一部《喜福会》使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一举成名,该书连续4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好莱坞成功地搬上了银幕。
小说讲述的是旅美的四对华裔母亲早年辛酸屈辱的遭遇,以及女儿们如何在母亲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的新一代女性的故事。
小说中浓浓的母女情,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再加上浓厚的东方传统文化与神秘色彩,深深地打动了美国读者。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古老神秘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认识了西方文明以外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书中渗透的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慈”与“孝”,更是为家庭观念淡薄、亲情关系离疏的美国人所动容。
不论是第一代移民的母亲,还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女儿们,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渗入她们的血肉,侵入她们的灵魂,她们在不知不觉中传承着“慈”与“孝”的优良传统,把血浓于水的母女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儒家的观点来看,“慈”、“孝”是“仁”、“义”的根本,因此,“慈”、“孝”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规范。
父母爱子女曰“慈”,是指父母对于子女的伦理义务,一是要生养,二是要教之有方,使其能够走正道,长大能够成家立业;儿女爱父母曰“孝”,一是遵顺父母的意愿,二是照顾父母的身体。
父母慈子女孝是天经地义的人伦道德关系,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所遵从的道德规范。
作为第二代移民,谭恩美虽然对中国古老的道德传统不能解其精髓,但她的身体里终究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她仍然能够把中华民族所倡导的慈孝道德规范写进小说,为西方读者所折服。
书中处处洋溢的母慈女孝的儒家气息,把读者带进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中。
一、中国式的“慈”四位离开祖国的中国女人,一直被她成长的旧中国视为丑小鸭,处于被轻视的卑贱地位。
她们漂洋过海来到陌生的国度,就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终能留给女儿天鹅般的羽毛与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
这种中国式的母爱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过来的。
谭恩美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母亲的形象而被美国读者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
“母亲在中国文化中是载体,是历史的记忆,是过去和现在的纽带和桥梁,”[1]中国文化中“慈”传统在小说中通过母亲得以延伸继续下去。
安梅的母亲因貌美性柔,被有钱人家的二姨太算计,中了圈套,遭到奸骗,不得已嫁入豪门做小妾,受尽委屈,亲生的儿子也被二姨太抢去。
母亲的人生已了无生趣,唯一在世上的眷恋就是女儿,但女儿到了吴家地位低贱,母亲知道她会害了女儿一辈子。
最终,母亲选择吃鸦片自杀,这是可以让女儿的地位提高的方法。
“我知道,母亲是真的不想活下去了。
她是故意选定小年夜自杀的。
死对她,变成一种武器。
”[2]母亲故意选在农历小年夜,迷信的吴兴因害怕母亲死后杀他全家,终于在灵位前答应扶她母亲为正室唯一的大太太,并把她[收稿日期]2009-12-25[作者简介]姜苓(1978-),女,辽宁省鞍山市人,辽宁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2010年第2期(总第156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UniversityNo.2,2010TotalNo.156--49的弟弟还给了她。
母亲用死换得女儿安梅一生的平等地位,用生命为女儿争取到权利。
“中国式的母爱是伟大的,震撼人心的,忘我的,心甘情愿的,是世界上罕见的一种自我牺牲。
”[3]尽管很多中外评论家对于小说中这一情节争议颇多,认为这是愚昧与野蛮的行为,是无知的,非理性的,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旧中国那个父权统治的年代,母亲能为儿女做的也许只有这么多了。
映映因为丈夫的不忠和长期的冷落、羞辱而精神崩溃。
她不敢离家,又不敢反抗,于是以亲手杀死子宫里的无辜孩子作为报复,但同时她的魂也随着那个孩子走了。
失去孩子的自责成为伴随她一生的隐痛。
她就像入狱的死囚,悄无声息地过日子,“在我答应嫁给圣克莱尔时,我已只是一个没有人气的活鬼了”。
[2]与映映有着几乎同样遭遇的是精美的母亲,在得知丈夫战死沙场的噩耗后,精美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携带一对双胞胎女儿推着板车逃难,岂知行到途中,母亲身患重疾,她知道她若死在孩子旁边,会没有人想要捡这两个孩子,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她把一对女儿放置一棵树下,再把身上所有的金饰、项链、手镯等悉数放在女儿的襁褓下,意在希望好心人捡到孩子后,看在寓意亲情的财富份上收养这对苦命的孩子,而她自己哭着离开,在路边等死。
未料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被救了,她活过来了,但孩子呢?她永远不会知道这两个孩子的下落了,她恨责自己放弃了希望。
到美国后,她再婚,生下一个女儿,她将所有的希望放在这个女儿身上,甚至将对那对双胞胎的希望,都放在这女儿身上。
母亲是永远希望女儿远胜于自己,不再遭遇自己所受的苦痛,过上“只有鲜花和蜜糖”的幸福生活,即便母亲像丑小鸭,也想努力把女儿培养成白天鹅。
为了这样的目标,母亲心甘情愿倾其所有,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种奉献与国度无关。
精美的母亲“认定女儿有天赋,于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想把女儿培养成中国的秀兰·邓波儿,不放过电视里任何秀兰·邓波儿的旧片子,用尽心思搜罗与智力有关的测试题不厌其烦地让她去做,又从书中与杂志中搜寻各种有关天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他们成才过程的讯息。
当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之后,又让女儿练钢琴,期望女儿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首屈一指的钢琴家。
”[4]但贫寒的家境使她无法负担起昂贵的钢琴学费,于是平日里自尊心极强的母亲恳求一位退休的钢琴教师教女儿练琴,而作为交换条件,母亲必须免费为他做清洁工。
女儿就是她的生命,为了能让她拥有美好的未来,母亲一切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
二、中国式的“孝”中国式的母爱是深沉的、忘我的,而儒家思想又要求女儿们知道感恩,懂得如何尽其所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顺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传承,并津津乐道。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赋予孝顺不同的含义,但其根本却早已深入人心。
《孝经》中说:“病则致其忧”[5],意思是说,父母生病了,要急父母病情之所急,忧父母病情之所忧,精心照顾老人,这才叫孝顺。
《喜福会》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安梅母亲的孝顺之举了。
尽管遭受母亲的唾弃和厌恶,她还是匆匆赶回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于是安梅母亲用一把锋利的小刀从自己胳膊上割下一块肉,熬在药汤里,喂给母亲喝,为自己的母亲,尽最后一次孝心。
“虽然当年我尚幼小,但我能想像妈妈的这种切肤之痛,及这痛苦意味着的价值。
一个女儿,就是这样地孝顺着她的母亲。
这种孝已深深印在骨髓之中,为此而承受的痛苦显得那般微不足道。
你必得忘记那种痛苦,因为有时,这是唯一的途径,能让你意识到‘发肤受之父母’的全部含义。
你有义务为母亲剖膛切腹,而你的母亲也应该为她的母亲如此这般,她的母亲将为更上一代的母亲这样做,如此代代推及,直到万物之初。
”[2]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血肉相连的母女深情。
当然对于很多西方读者来说,这样尽孝道的行为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愚蠢的,但同时也许正是这种“愚孝”深深打动了一直崇尚“人人平等”的西方读者,也正是这种“愚孝”使安梅从心底了解并接受了母亲,从而消除了母女之间的隔阂。
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中,孝顺的女儿应该顺从,忍让,守礼,无条件地听从长辈的安排。
琳达牺牲了自己的一生,只为了履行父母许下的一个诺言。
从小被母亲定下当了洪家的童养媳,长大后来到洪家,“她想到的是不管怎样,一定不给娘家人丢人,不让婆家人挑出她--50丝毫的不是。
她努力地学习一切,学做针线活,学做饭煮菜,想讨得丈夫和婆婆的欢心。
”[6]这一切的付出仅仅是为了履行母亲当年的誓言。
孝道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要用自己的行为光宗耀祖,为父母、为家庭带来荣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小说中薇弗莱的象棋天赋和诸多的成就成为母亲炫耀的资本,“妈就喜欢将我本人,也作为奖品一样向众人炫耀卖弄。
她常常还要插进来大谈特谈我的棋艺,好像是要以我的参谋长而自居。
”[2]也许女儿不明白,母亲只不过是想通过女儿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自己多年来的夙愿,毕竟女儿的成功就是自己的骄傲。
孝顺是小说的众多主题之一,是作者想通过文字向西方读者传播的神秘的东方文化之一,不过书中又流露出女儿的“不孝”。
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7]琳达到了婆家虽然百依百顺,但在婆婆眼中,她仍然很是不孝,因为她没能怀孕,没有为洪家传宗接代。
精美的不孝是因为她辜负了母亲的殷切期盼,在公演时演奏得一塌糊涂,让争强好胜的母亲当着亲朋好友丢尽了脸面,最关键的不是她天分不足,而是努力不够,这才是母亲最不能容忍的。
尽管《喜福会》一经问世就成为东西方文学评论家矛头指向的焦点,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扭曲与亵渎,是作者为了迎合西方主流文化的品味而故意对东方文明的践踏与侮辱。
但不可否认,《喜福会》里对中国传统及东方文明的描写恰恰反映了美国华裔作家自己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也许是片面的,极端的,但却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与情感的真实流露。
况且,小说中对旧中国女性受压迫境遇的描写与那个时代对传统慈孝文化的解读却是一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被抹杀。
读过小说的人都会被书中处处洋溢的母慈女孝的情节所感动,这也恰恰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慈孝文化的好机会。
《喜福会》以母亲“慈的心”开头:母亲拼尽全力想给女儿留下代表美好与幸福的天鹅的羽毛,让女儿可以从此以后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又以女儿“孝的心”作结,精美代替母亲回到大陆,将天鹅羽毛送给了两个双胞胎姊姊,将母亲的希望、爱与祝福带给她们,最终完成了母亲的心愿!小说用完美的结局再一次向西方读者展示了铺天盖地、震撼人心的中国式的母慈与女孝,再一次震撼并降服了西方读者,再一次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递给全世界。
[参考文献][1]程爱民.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12.[2]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Ivy Books,1989: 270,286,41,187.[3]华茜.东方神秘降伏西方文明.[J].名作欣赏(下半月),2008(10):92.[4]齐林涛.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喜福会》母女关系解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82.[5]孔子.孝经·纪孝行章第十.[6]王朝杰.《喜福会》中的婚姻描写[J].时代文学,2008(2):77.[7]孟子.孟子·离娄上.[责任编辑]心安Chinese Filial Piety and Affection and Donation Reflected in TheJoy Luck ClubJIANG Ling(Dep.of Foreign Languag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114051,China)Abstract:The Joy Luck Club,written by the American-Chinese female writer,Amy Tan,vividly tells a story about four Chinese immigrant mothers and their American-grown daughte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the writer makes a deep and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namely,mother's sacrifice and donation to daughters and daughter's obedience and repayment to mothers,which may mak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widely known by the western readers.Key words:The Joy Luck Club;affection and donation;filial piety--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