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将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选项符合题意)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 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 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4.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①泥活字版②《四书集注》③《全宋词》④柳公权《玄秘塔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5.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6.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

”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7.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面对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内忧外患的艰难国运,中华民族奋起抗争。

回答1~3题。

1.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B.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D.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2.恩格斯在甲午战争进行时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你认为“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将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B.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D.革命不彻底,没有推翻君主制度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阶段。

回答4—7题。

4.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高三历史期中考卷考试范围:原始文明——1900年;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

与此相比周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C.显示出早期宗教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2.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

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3.(题文)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4.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 B.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C.为防范割据而人事变动频繁 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5.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这一变化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6.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此制”(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C.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2.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D.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3.“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B.第二次工业革命C.1832年议会改革D.责任内阁制4.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5.根据中国国情, 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6.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7)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7)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9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计。

Z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2.《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3.汉初封国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一方面?A.基础 B.形式 C.对象 D.作用4.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约26.8万 B.约6.7万 C.约11.7万 D.纠10.7万人5.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A. 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 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 D.普罗泰戈拉等人的推动。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I)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3、作答时,第Ⅰ卷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学者说:“白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表明( )A.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2.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3.《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

”《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4.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

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5.“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6.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24.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B.讲究胸怀宽容博大C.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D.提倡政治参与意识25.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选官不受身份限制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宗法关系仍受重视26.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

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A.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 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C.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27.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这一现象说明A.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B.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28.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

”这主要反映出A.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B.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D.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29.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表1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30.1939年1月,国民党发布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强调:“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开展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4道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1.公元前34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

这反映出当时A.周王室的统治区域在不断地扩大B.宗法分封的秩序日益强化C.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D.诸侯国间的冲突逐渐加剧2.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A.春秋战国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B.先秦时期国家对经济已有所干预C.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先秦国家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3.东汉时期,地方举荐的孝廉,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而来自贫寒之家,又才德兼备的,则很少。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廉制选人范围比较固定B.举荐权在地方士绅手中C.汉代选官制度是重大倒退D.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4.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

”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A.致力于复兴儒学B.主张儒、佛、道并重C.创立了理学体系D.提出“致良知”学说5.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古代中国政治沿革多变无规律可循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秦朝到唐朝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6.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山东莱芜第一中学2019高三上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

山东莱芜第一中学2019高三上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

山东莱芜第一中学2019高三上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历史试题2018.12说明:本试卷共分两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1、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确实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表达了分权与制衡原那么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2.“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不管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

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者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而出身低微者那么会……发达。

”这种“发迹的阶梯”是指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总是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4、有资料显示,自梭伦时代起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地开放。

到伯利克里时期那么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

这说明A、梭伦时代雅典公民权向所有居民开放B、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进展到顶峰C、雅典民主政治的进展表现为公民范围的不断扩大D、随着雅典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公民权的限定日益严格5.《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

”这句话表达在1787年宪法中确实是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基本上由选举产生B.美国实行联邦制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方法实现权力的制衡6.2017年2月,一张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试题2018.11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唐代三省制的一个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

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

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A.相权三分不利于皇权施政 B.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加强C.三省并列便于相互牵制D.废除宰相以完善政府机构2.宋朝重文轻武,“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统治集团形成了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格局。

元朝官修《宋史·文苑传》序称:“艺祖(即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

”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B.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C.地方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在地方上设置节度使3.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载:一天,阿里斯提德正在主持贝壳放逐仪式。

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问他,“谁是阿里斯提德”?并请他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代为写到贝壳上。

阿里斯提德问,“你为何要放逐阿里斯提德”?平民回答,“每天都有人在我的耳边提到这个名字,夸他如何公正,实在太烦了”。

阿里斯提德听罢,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这位平民兄弟的贝壳上。

上述材料反映了普鲁塔克A.主张实行贝壳放逐法B.记录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C.反对实行民主制度D.主张恢复君主制4.英国国王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宪法规定的世袭的国家元首,英国全部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英国国教圣公会世袭首领。

美国宪法将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为合众国的军队总司令;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任命最高法院法官。

近代英国、美国的元首A.都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B.都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都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都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由22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

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

事实上,德意志各邦己成为联邦政府的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立性。

这条规定的作用是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6.“外滩是每位游客在上海的必到之处,浦西原公共租界的近代建筑群充满了美感与历史的沧桑感。

每一幢建筑,都几易其主,一砖一瓦,仍流露出当年的那份繁华。

当年租界,当时商行,当初繁华,至今犹存其风貌。

”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B.《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C.《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设立“使馆界”的特权D.《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留特权7.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便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工农革命”,“用民众的革命战争推翻新旧军阀国民党政权,建立工农贫民兵士代表会议的政府。

…‘创造尽可能的大范围内的工农政权胜利的局面。

”只有走这条“新道路”,万“可以挽救中国”。

这条“新道路的”起点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8.列宁说:这次革命“完全符合欧洲的‘旧’模式……不过这没什么!这个‘第一次革命(由战争引起的第一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既不会是最后一个阶段,也不会仅仅是俄国的革命。

……且看人民自由党怎样给人民自由、面包、和平……等着瞧吧!”这一“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革命D.光荣革命9.《人民日报》2018年9月30日社论指出:“新疆经济总量从1955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200多亿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历史性变化,公路、铁路、航空快速发展,建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新疆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A.党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10.对于如何避免类似“文革”的错误再次发生,邓小平说,“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讲话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11.二战后,苏联驻东欧的常备军超过60万人。

当南斯拉夫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不同于苏联的模式时,苏联军队推进到南斯拉夫边界。

斯大林在1948年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信中说:“低估苏联经验,在政治上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是不允许的。

”材料表明苏联A.推行大国沙文主义B.加强“华约”国家团结对抗西方C.在东欧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D.协调经互会成员关系抵制美国12.2018年,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直言:“日本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氛围,即提到中亚就不能忽视日本,这应该可以推动日本外交在宽度与深度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日本不惜出人、出钱、出力,增加日本在中亚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日本的多年耕耘结出果实:中亚国家明确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表明日本企图A.与中亚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与大国进行经济竞争13.华盛顿上演的怒气冲冲的辩论有时忽视了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即“其他国家崛起”导致的相对实力的根本转变——这些新生代的大国正在提出自身的主张。

奥巴马政府官员杰里米·夏皮罗说:“考虑到国际政治的这一结构性转变,美国有必要改变做法,但我们仍然很难直面新的现实。

”(2018年06月10日新华网)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14.《汉书·食货志》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秦国废除井田制而实行均田制B.秦国由井田制变为土地私有制C.商鞅否定了以农为本的传统做法 D.急耕战之赏是秦国暴政的开端15.南宋时,高宗下诏:“有亏蕃商者,皆重置其罪。

”重申“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上述材料不能说明A.宋政府注意保护来华蕃商的利益B.南宋通商体制下出现商业繁华C.各地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繁荣D.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来源16.1840年,中国GDP是世界的33%,人口约为4.1亿,占世界人口总量34.2%。

而创造了5%世界GDP的英国,人口只有2000多万,是世界人口的2%。

英国人均GDP是当时中国人均GDP的2.5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A.抵挡不住欧洲文明的冲击B.封建专制制度导致贫富差距扩大C.社会生产停滞和政局动荡不安D.财富来源仍是广土众民和小农经济生产17.如右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进行B.农具的改进C.工业革命的影响D.新作物的引进1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认为:“中世纪后期,……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

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

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C.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9.洪仁开《资政新篇》中说:“与番人并雄之法如开店二间,我无租值,彼有租值,我工人少,彼工人多,我价平卖,彼价桂卖,是我受益,而彼受亏,我可永盛,彼当即衰。

”材料反映的洪仁开经济主张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B.废除雇佣关系C.与外国进行经济竞争D.学习西方的商业模式20.下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部分经济数据的比较(人均),因此我国当时需要A.优先发展重工业B.消灭官僚资本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实行对外开放21.1978年7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指出:“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

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

”他指示宝安县委“香港市场需要什么,什么可以多挣外汇,你们就养什么、种什么。

”这句话的背景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22.有人认为20世纪初胶济铁路的开通:“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

人们对于铁路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欢迎的转变过程,沿线民众的传统信仰开始淡化,乡土意识逐渐减弱,弃旧趋新观念日益加强。

”这说明了胶济铁路A.对沿线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B.促进了山东市场的发育C.使商品的流通数量和范围发生巨大变化D.加快了沿线农村城镇化的步伐23.斯大林评论说:“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处置自己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而在群众普遍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

”这表明斯大林A.强调要优先发展重工业B.强调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C.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原因D.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弊端24.1928至1941年6月间,苏联重工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总额百分之八十二以上。

由于重工业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因此工业中轻重工业的比重也发生有利于重工业的变化。

工业化的资金几乎有一半是靠从农业转移过来的。

斯大林的办法是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采购的粮食的价格极低。

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A.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C.对重工业的投资所占比重比较合理D.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25.德国与法国民间交流在双方和解伊始一直是重中之重,两国青年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关键所在。

旨在促进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的法德青年办公室已让两国800万青年人相聚交流。

鉴于两国人口总计仅1.4亿,参与交流活动的人数比例相当高。

法德两国这样做是为了A.提升两国在欧洲的地位B.推动两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C.维持欧洲和平繁荣的局面 D.让盟友关系一代一代相传下去高三历史试题2018.11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3分,共计50分)26.(12分)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