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汽车发动机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汽车发动机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发动机噪声就是指直接从发动机机体及其主要附件向空间传出的声音,这种噪声随发动机机型和转速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一、汽车发动机噪声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发动机气缸内的气体燃烧会产生燃烧噪声。

汽车发动机气缸内周期变化的气体压力发生相互作用后就会产生燃烧噪声,气体燃烧的方式和燃烧的速度决定了燃烧噪声的大小。

在汽油发动机中如果发生爆燃或其他不正常燃烧时就会产生较大的燃烧噪声,而如果在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内气压上升过快,引起发动机各部件振动也会产生噪声。

但是通常来说,柴油发动机机噪声比汽油发动机的噪声要大很多。

(二)汽车发动机机械本身运动产生机械噪声。

机械噪声主要是由于发动机的各运动件之间以及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主要有活塞敲击噪声和气门机械噪声等几大类。

首先是活塞敲击噪声。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活塞在不停的上下止横向移动形成活塞对缸壁的不断敲击,这个敲击声就是活塞敲击噪声。

其次是传动齿轮噪声。

汽车发动机传动齿轮的噪声是发动机内部的齿轮啮合过程中齿与齿之间的撞击和摩擦产生的。

再次就是曲轴的扭转振动也会破坏齿轮的正常啮合而产生出机械噪声。

最后是配气机构噪声。

汽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零件众多,众多的零件在运动中很容易会引起振动和噪声,包括气门和气门座的撞击,由气门间隙引起的传动撞击和高速时气门不规则运动引起的机械噪声。

(一)对发动机气缸内的气体燃烧产生的燃烧噪声的控制对策。

一是采用隔热活塞装置以便能有效提高燃烧室壁温度,有效缩短滞燃期,从而降低燃烧噪声。

二是通过提高压缩比和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可大大降低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噪声。

三是可以采用双弹簧喷油阀实现预喷功能,也就是说将原需要一个循环一次喷完的燃油分两次来喷,这样可大大减少滞燃期内积聚的可燃混合气数量,有效抑制空气和燃料混合气的形成,从而可以有效抑制燃烧噪声。

四是采用增压措施。

如果是柴油发动机,在增压后可以有效改善混合气的着火条件,可以使着火延迟期缩短,从而使柴发动机油机运转平稳,最终实现噪声降低的目的。

轿车中高频噪声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轿车中高频噪声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轿车中高频噪声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轿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轿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高频噪声,它不仅影响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还可能对人们的听力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对轿车中高频噪声的预测与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对轿车噪声的来源和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特别是针对高频噪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预测与控制方法,旨在有效降低轿车中高频噪声的水平。

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声学仿真技术、新型隔音材料的应用、以及车内噪声控制策略的优化。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和新方法的实验验证,本文展示了这些控制方法在实际轿车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降噪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估。

本文还讨论了未来轿车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为轿车中高频噪声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提升轿车的乘坐体验,也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做出了贡献。

2. 高频噪声的来源与特性分析高频噪声在轿车内部环境中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发动机运转产生的机械噪声、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风噪以及车身结构振动产生的声音。

这些噪声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高频噪声环境。

发动机作为轿车的核心部件,其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是高频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齿轮、轴承等部件的摩擦和振动加剧,导致高频噪声的增大。

发动机内部燃烧过程的不稳定也会产生高频噪声。

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是另一个重要的高频噪声源。

不同材质和结构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与路面的摩擦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噪声。

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紧急制动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尤为显著。

风噪是由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与车身表面摩擦产生的。

随着车速的提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加剧,导致风噪增大。

发动机振动与噪声成因与解决方法研究

发动机振动与噪声成因与解决方法研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从广义角度看,汽油发动机是借助汽油这一燃料介质,在汽车行驶中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动能。

鉴于汽油燃料本身的粘性小、蒸发快等特点,选用这一燃料能通过汽油喷射技术系统进入气缸内部,然后经过处理使其处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水平,再通过火花塞技术组件点燃,这就使气体能够进行膨胀做工。

在汽车上搭载汽油发动机,主要原因是其具有相对简单的技术结构,且造价成本相对较低、实际运行状态稳定、维修操作便捷。

目前,汽油发动机已经广泛运用到多种现代设备中,如何妥善处理发动机运行中存在的振动、噪声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正是围绕这一点,进行具体成因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1汽油发动机设备振动现象与噪声现象简述1.1振动现象与噪声现象的概念从振动现象来讲,是在技术状态下运动过程,也可以看作物体往复运动。

通常,人们将振动现象判定为消极的技术因素,主要是由于其会给机械设备内部的组件带来更大的磨损、疲劳,从而导致机械设备可用寿命缩短。

但是,振动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振动研磨加工技术、振动消除内应力技术、振动筛选加工技术等。

对于噪声而言,物理学中将其定义为物体在无规则运动中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往往会给人们生活、学习、生产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在人们接收重要声音或信息时带来干扰。

1.2汽油发动机振动现象与噪声现象的主观评价对于汽车驾驶者、使用者而言,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与使用者的主观认知具有一定相关性。

不同驾驶者在使用汽油发动机时,往往会对设备运行带来的振动和噪声具有不同的喜好程度。

例如,部分汽油发动机使用者更倾向于运动型交通工具,追求较为激烈的驾驶行为,这些使用者期望发动机能够在运行时产生较大轰鸣声。

同时,也有汽油发动机的使用者更倾向于安静的驾驶环境,这部分使用者则希望发动机能在驾驶中产生较小的声音。

1.3汽油发动机振动现象与噪声现象的客观评价在对发动机振动和噪声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时,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汽车行驶中底板传来的声音、车椅给人体带来的振动、汽车方向盘给驾驶人带来的振动、能够传递给乘客或驾驶人的声音、座椅轨道部件振动等。

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3篇)

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3篇)

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汽车噪声是一个长期以来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为了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度,同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汽车制造商和研究机构一直在致力于降低汽车噪声。

本文将介绍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和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

一、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是通过检测车内外噪声源,并通过喇叭或振动装置发出逆向声波或振动,以抵消原始噪声的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高端汽车上得到应用,在2024年预计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来监测噪声源的位置和频率,并使用高性能喇叭和振动装置来抵消噪声。

预计未来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乘客需求。

二、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全车噪声控制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整车噪声的技术。

它包括车身隔音技术、悬挂系统噪声控制技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噪声控制技术等。

预计在2024年,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

通过改进车身隔音材料和结构,优化悬挂系统设计,使用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汽车制造商将能够提供更低的噪声水平。

三、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具有非常低的噪声水平,这是其优势之一。

然而,在低速范围内,电机和轮胎噪声仍然是噪声的主要来源。

为了提高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感,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法规要求电动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发出人为产生的声音。

预计在2024年,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以满足这些要求。

这些技术包括电机噪声控制技术和外部声音发生器技术。

通过优化电机设计和控制算法,以及使用外部声音发生器来模拟引擎声音,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人为声音。

结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将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将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

车辆噪声实验分析报告

车辆噪声实验分析报告

车辆噪声实验分析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分析不同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车辆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排气尾管、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以及车辆的风阻等。

通过分析不同车型、不同行驶速度和路面状况下的噪声变化,我们发现车辆的噪声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技术水平、行驶速度以及道路状况等。

本实验对于深入了解车辆噪声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降噪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引言车辆噪声是城市环境中主要的环境噪声来源之一,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车辆噪声不仅引起人员的焦躁和疲劳,还对居民的睡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车辆噪声的控制和降低非常重要。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了声学测量系统来测量车辆噪声。

该系统由一台声级计、一台频谱仪和多个微型麦克风组成。

2.2 实验参数我们选择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小型轿车作为实验样本,对它们在不同速度和不同路面状况下的噪声进行采集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噪声来源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车辆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排气尾管、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以及车辆的风阻等。

发动机噪声是由于燃烧产生的气体爆炸过程所引起的。

排气尾管噪声是发动机排气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噪声。

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主要是由于汽车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3.2 噪声水平变化分析通过对不同车型、不同行驶速度和路面状况下的噪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车辆的噪声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车型的噪声水平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豪华车辆的噪声较低,而老旧车辆的噪声较高。

行驶速度越高,车辆在空气中的运动产生的噪声越大。

此外,道路状况也对车辆噪声有影响,坑洼不平的路面会引起更多的振动和噪声。

3.3 降噪措施探讨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车辆噪声水平。

首先,提高车辆的技术水平,改善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设计,减少噪声的产生。

其次,改进轮胎的设计和材料,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

柴油发动机降噪试验研究

柴油发动机降噪试验研究

柴油发动机降噪试验研究通过对柴油机采取综合降噪措施后,发动机怠速及其他工况的噪声均有大幅度的明显降低,机号为1503936X的机器前后对比噪声差值在2dB 以上,户外裸机怠速噪声声功率级为87.30 dB。

在环境噪声为57~61(dB)时,发动机机舱周边1m 处前端、进气侧、排气侧的声压级测得分别为68.96、66.44、66.0(dB),处于较低的噪声区域,根据上述试验测试数据可以判断柴油机经改进后噪声已达到皮卡车同类机型的水平。

标签:柴油发动机;试验;声压级;噪声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下,交通噪音也慢慢的得到大家的重视,汽车噪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控制汽车噪音的污染,交通运输行业有了一些新的趋势。

根据目前研究显示,发动机是汽车的噪声的主要来源,相比汽油机,柴油机的振动噪声更差,因此,降低发动机的噪声,特别是柴油机的噪声成为现如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动机降噪可以采用主动降噪、被动降噪、有源降噪等方法。

主动降噪可以采用改变结构的形状达到降噪的目的,被动降噪可以根据噪声产生的方式和传播的途径,使用吸声、消声、减振或者隔离的方法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有源降噪就是利用电子线路和扩声设备产生与噪声的相位相反的声音──反声,来抵销原有的噪声而达到降噪目的的技术,也称为反声技术。

本文以1503937X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用试验的方法对发动机采取一些综合降噪措施,经过改进后,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观察采取的相关降噪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经过本次试验研究表明,试验柴油机噪声已达到皮卡车同类机型的水平,达到了降低发动机噪声的目的。

2 实验条件2.1 实验依据:GB/T 1859—2000《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简易法》和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

2.2 试验仪器仪表及设备2.3 试验环境条件:气温:35~40℃湿度48~74% 大气压力:94.2~94.8kPa2.4 试验用油:20W/CD50 柴油机机油0#柴油2.5 未装风扇,台架测试未装空气滤清器。

汽车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汽车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噪声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评估汽车噪声水平,为汽车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排气系统、传动系统、轮胎与地面摩擦以及车身振动等。

噪声的测量通常采用声级计进行,声级计可以测量声压级,即声音的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声级计2. 汽车振动传感器3. 数据采集器4. 汽车5. 标准噪声源6. 导线7. 耐磨胶带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1)将声级计、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仪器设备连接好,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2)选择实验车辆,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发动机运行正常。

(3)将标准噪声源放置在实验场地,确保其稳定运行。

2. 噪声测量(1)将声级计放置在距离汽车一定距离的位置,记录汽车在怠速、低速、中速和高速下的噪声数据。

(2)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汽车发动机上,记录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数据。

(3)将数据采集器连接到声级计和振动传感器,实时记录噪声和振动数据。

3. 数据分析(1)将采集到的噪声和振动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分析噪声和振动数据,找出噪声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3)评估汽车噪声水平,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达标。

4.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汽车在怠速、低速、中速和高速下的噪声水平分别为:82dB、85dB、88dB和92dB。

2. 振动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汽车发动机在怠速、低速、中速和高速下的振动加速度分别为:0.5m/s²、0.7m/s²、1.0m/s²和1.2m/s²。

3. 分析(1)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为发动机、排气系统和传动系统。

(2)汽车振动的主要来源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3)汽车噪声和振动水平较高,不符合国家标准。

六、实验结论1. 汽车噪声和振动水平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汽车NVH关键技术研究

汽车NVH关键技术研究

汽车NVH关键技术研究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是指汽车噪音、振动和硬度问题。

在汽车设计和制造中,解决NVH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影响了乘坐舒适度,还可能对乘客的健康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NVH关键技术的研究。

1.噪音控制技术:制定有效的噪音控制策略是解决汽车NVH问题的关键。

噪音的源头可以分为两部分:机械噪音和风噪。

机械噪音主要来自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底盘等部件的振动和噪声。

风噪主要来自风在车辆外壳和窗户等表面的振动和噪声。

通过优化这些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2.振动控制技术:汽车振动是由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振动源引起的。

为了降低振动对乘客乘坐舒适度的影响,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通过运用弹性元件和阻尼材料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减少振动的传递和干扰。

3.静触车间隔技术:静触车间隔主要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调节零件之间的间隔,以减少零件间的干涉和接触所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避免或减少零件之间的过紧或过松的配合,尽量减少接触面的磨损,并合理选择阻尼垫片和密封条等材料,以降低噪音和振动的传递和干扰。

4.新材料应用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的重量和提高其刚度,并且具有良好的减震和吸音性能。

例如,使用高强度钢材和铝合金可以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抗弯刚度和抗拉强度。

此外,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噪音的传播和外界噪音的进入。

5.液体动力传动NVH控制技术:液体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包括液体动力转向系统和液体自动变速器。

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汽车NVH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开展液体动力传动NVH控制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汽车NVH关键技术的研究旨在解决汽车噪音、振动和硬度问题。

通过噪音控制、振动控制、静触车间隔、新材料应用和液体动力传动NVH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噪音和振动水平,提高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

柴油发动机噪声控制试验研究

柴油发动机噪声控制试验研究

测 量选 用 的 仪器 是 B K 5 0 噪声 测 量 分析 系 统 , & 36型 采
样 频 率 为 2 . k z 通 道 ,转 换 精 度 为 A C D C 4 , 56H/ D/ A 2 位 声 音 灵 敏度 为 5 m / a 发 动 机 安 装 在 中央试 验 台架 0VP 。
噪 声 。 本 文 以 6 F D 1 型 发 动 机 为 研 究 对 象 ,用 试 验 D2一9 的 方法 来 测 量 出 发 动 机 的 主 要 噪 声 辐 射 源 ,试 验 了
最 大扭 矩 / 速 ( m r・ i ) 8 / 4 0 转 N・ / m n :6 0 1 0 试 验按 G 1 5 - 9的要 求 ,采 用 标 准 的 九 点 测 B898 试 法 ,9个 点 的 布 置 如 图 1所 示 。试 验 柴 油 机 在 全 负 荷 2 0 r m n i0 r m n i 0r m n 1 0r m n 3 0 / i , 9 0 / i , 4 0 / i , 2 0 / i
总 排 量 / :6 5 7 L . 5
机 理 和传 播 的方 式 采 用 吸声 、消声 、隔声 、减 振 和
隔振 的方 法 来 抑 制 噪声 的产 生 或 传 播 。从 2 世 纪 8 0 0 年 代 发 展 起 来 的有 源 降 噪法 主要 是 针 对 排 气 噪声 进 行 处 理 ,采 用 在 排 气 管 道 的某 个 环 节 引 入 有 源 消声 技 术 , 而 达 到 了 降低 排 气 噪声 的 目的 。 日本 针 从
中 图分 类 号 :T 2 6 K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O — 1 8 2 0 ) 1 O 1 一 O O3 8 X(0 7 1 一 2 7 3

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来源及其控制

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来源及其控制

空气声 即燃烧噪声 。降低发动机燃烧噪声的方 法有 : 一是从产
【 作者 简介 】 杨晓芳, 教, 研究生, 助 硕士 研究方向: 噪声。 汽车
【 摘 要 】 简 汽车发动 述了 机噪声的来源并分 发动机产生噪声的各种因 提出了 析了 素, 控制汽车发动 机噪声的 有效措
施, 以及控制技 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
【 关键词 】 汽车发动 机噪声; 发展趋势 控制; 【 中图分类号 】T 5 【 B3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63 00 0 7 — 2 0327( 1) — 1 0 2 1
2 0年 1 01 0月
第 1 0期 ( 总第 1 3期 ) 4
广 西 轻 工 业 G A G IO R A FLG TlD sR U N X U N Lo IH u T Y J N
机 械 与 电 气
汽 车发 动机 噪声 的来源及 其控 制
杨 晓 芳
( 盐城 纺 织职 业技术 学院机 电系 , 江苏 盐城 2 4 0 ) 2 0 5
供 油系统噪声 主要是 由于喷油泵 和高压油管及 喷油器振
动所 引起 的。可分为流体噪声和机械噪声 。 流体噪声包括液压泵压力脉动激发的噪声 、 油路 空穴噪声
和喷油 系统管道 的共振噪声。 机械噪声包括喷油泵凸轮和滚轮 体之间的周期性 冲击和摩擦引起的噪声 , 特别是 当恢 复弹簧 的
2 正 时链 与 正 时 皮 带 传 动 噪声 . 5
了 GB 4 5 2 0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1 9 - 0 2《 标准 ,并规定 2 0 0 5年 1 1日以后生产的车辆必须达到第 2 月 阶段限值的要求 , 否则将不得 生产 、 销售。 而其发动机噪声是汽 车的主要噪声源 。 发动机的噪声可分为三类 噪声 : 机械 噪声 、 燃

汽车噪声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技术

汽车噪声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技术

汽车噪音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

至此汽车噪声控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作为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汽车噪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厂家的设计水平及工艺水平,噪声水平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控制汽车噪声到最低水平也是追求的方向. 汽车噪声通过声辐射的方式传到车外、车内,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需要控制车辆外部噪声;随着现代汽车对乘坐的舒适性和行使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降低车辆内部的噪声。

车内噪声过大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语言清晰度,甚至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心理、生理健康,如果驾驶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引起疲劳造成交通事故和生命危险;车外噪声过大会影响路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只有掌握车辆噪声产生机理采取对症下药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 噪声的产生机理车辆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以分为结构振动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1.1 空气动力噪声凡是由于气体扰动以及气体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称为空气动力噪声,它包括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

进气噪声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周期性压力脉动噪声、涡流噪声、气缸的亥姆霍兹共振噪声和进气管的气柱共振噪声;排气噪声是汽车及其发动机中能量最大的最主要的噪声源,它的噪声往往比发动机整机噪声高10~15dB(A) ,因此降低排气噪声是主要的;风扇噪声在空气动力噪声中,一般小于进、排气噪声,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车辆装设车内空调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等原因,使发动机罩内温度上升,风扇负荷加大,噪声变得更加严重。

1.2 结构振动噪声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在激振力的作用下发生振动而辐射的噪声,根据激振力的不同可以分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液体动力噪声三类。

燃烧噪声是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发动机的零部件作往复的运动和旋转运动产生的周期力、冲击力和撞击力对发动机结构激振产生的噪声;液体动力噪声是发动机中液体流动产生的力对发动机结构激振产生的噪声。

汽车噪声整治方案

汽车噪声整治方案

汽车噪声整治方案1. 简介汽车噪声是城市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噪声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汽车噪声,保护居民的安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车噪声整治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噪声整治方案,包括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

2. 技术措施2.1 引擎降噪技术发动机是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改进引擎设计和采用降噪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汽车的噪声产生。

常见的引擎降噪技术包括:•采用隔音套件:在引擎上采用隔音材料,有效隔绝噪声的传播。

•改进排气系统:优化排气系统设计,减少废气噪声的产生。

•使用减振器:在引擎和车身连接处安装减振器,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传递。

2.2 轮胎降噪技术轮胎噪声是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噪声源。

降低轮胎噪声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低噪音轮胎:低噪音轮胎采用特殊的橡胶材料和减震结构,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噪声。

•控制胎压:适当控制轮胎的气压,减少胎面与地面的接触噪声。

2.3 隔音材料应用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内部和外部的噪声传递。

常见的隔音材料包括:•隔音衬里:在车门、车顶和车底等位置使用隔音衬里,减少外部噪声的传入。

•隔音玻璃:使用隔音玻璃可以有效隔绝路面噪声和风噪。

•隔音板:在车身内部壁板中使用隔音板,减少噪声的反射和共振。

3. 行政措施除了技术手段外,行政措施也是减少汽车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行政措施:3.1 噪声限制标准制定和执行噪声限制标准,对汽车的噪声排放进行限制。

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噪声限制标准,并加强检测和监管。

3.2 噪声源定期检测对汽车的噪声源进行定期检测,发现超标车辆及时处理。

通过加强噪声源的监测和管理,实现对噪声污染的有效控制。

3.3 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符合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予以奖励,对超标车辆进行处罚。

通过奖励和处罚的手段,引导车辆减少噪声排放,推动整个社会对汽车噪声的改善。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言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Noise, Vibration and Safety Technology)是一个致力于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

本实验室由中国政府设立,旨在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室的背景、研究领域和取得的成就。

背景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性一直是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和驾驶舒适度,还会引起交通事故和交通噪声污染。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在2005年设立了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和国内著名汽车企业,集结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研究领域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该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新的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度。

研究人员通过对汽车结构、发动机和底盘等系统的优化设计,减少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源头,同时利用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和隔音材料等手段进行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2. 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还致力于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

他们通过车身结构优化、碰撞试验和仿真等手段,提高汽车的抗碰撞能力和乘客的安全性。

3. 新能源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本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技术研究,以提高乘坐舒适度和降低噪声污染。

成就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该实验室的主要成就之一:1. 技术创新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降噪设计与优化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降噪设计与优化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降噪设计与优化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之一,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承担着驱动车辆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城市化的发展,交通噪音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中,发动机噪音是影响汽车噪音水平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如何降低汽车发动机的噪音,提升驾乘舒适性,已经成为汽车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现代汽车发动机通常采用内燃机的原理,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形式的噪音。

其中,排气噪音和进气噪音是最为显著的两种。

而进气系统的噪音主要来自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发动机时的喷胶催化燃烧和涡流噪声。

为了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设计和优化措施。

首先,设计合理的进气道结构是降低噪音的有效方法之一。

进气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和材料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噪音的传输和衰减。

一般来说,较长的进气道可以通过增加传输路径来减弱噪音传播;不规则形状的进气道可以通过折射、散射等方式来降低噪音的能量;而选用有良好消音性能的材料,如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其次,优化进气道的导流和流场分布可以减少涡流噪声的产生。

在进气系统中,空气流动会产生涡流,并伴随着噪音的产生。

通过优化进气道的导流结构和流场分布,可以减少涡流噪声的形成和传播。

例如,在进气道的入口处设置进气导流罩,可以使气流更加平稳地进入发动机,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

此外,选择合适的进气口形式也是降低进气系统噪音的一项重要措施。

集中式进气口和分散式进气口是常见的两种进气口形式。

前者通常采用开放式进气口,噪音较大;而后者则采用封闭式进气口,噪音较小。

通过合理选择进气口形式,可以在保证进气量的同时降低噪音。

最后,在进气系统中使用消声器是一种常见的噪音控制方法。

消声器是一种利用欧拉方程和混合音频技术来消除声音的装置。

在进气管道中安装消声器,可以通过反射、吸收和散射等方式将噪音分解和消除,从而降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噪音水平。

控制策略对发动机振动噪声水平影响的研究

控制策略对发动机振动噪声水平影响的研究
中 图 分 类 号 :TK4 1 6 l. 文献 标 志 码 :I j 文 章 编 号 :1)卜2 2 ( 0 1 0 ~ 0 9 0 [) 2 2 2 1 ) 1 0 4 — 3 (
随着节 能 与排 放 法 规 的 不 断 强 化 , 动 机 的 电 发
控 技 术 得 到 不 断 完 善 , 时 发 动 机 强 化 程 度 以 及 轻 同
收 稿 日期 :2 1 — 9 0 ;修 回 日期 :2 1 1l 0 00 2 001 O

车平 顺 性和 乘 坐舒 适 性 , 低 城 市 环 境 汽 车 噪 声 污 降 染 的重 要途 径 ; 反之 , 过对发 动机 噪声 及其 频谱 通
特 性 的 分 析 , 可 以评 价 控 制 策 略 的 优 劣 。 也 本 研 究 针 对 2 4 L试 验 样 机 , 相 同 试 验 条 件 . 在 下 更 换 不 同控 制 系 统 , 析 不 同 控 制 系 统 对 发 动 机 分
统 的控 制策 略进 行评 价 。
1 试 验 条 件 及 试 验 方 法
试 验 用 A , 两 台 样 机 结 构 相 同 , 为 直 列 B 均
4缸 、 6气 门、 置 凸 轮轴 、 用 电控 多 点 燃 油 喷射 l 顶 采
的汽 油 机 , 台 样 机 气 缸 直 径 为 8 . 两 6 5mm, 程 为 行
第 1 ( 第 1 2期 ) 期 总 9 21 0 1年 2月
车用发Fra bibliotek动机
No .1( e i1N o 9 S ra .1 2)
V EH I EN GI E CIE N
Fe 2Ol b. 1
控 制 策 略 对 发 动 机 振 动 噪 声 水 平 影 响 的研 究

汽车噪音分析与降噪措施

汽车噪音分析与降噪措施

汽车噪音分析与降噪措施汽车噪音分析与降噪措施着汽车工业及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车辆数目剧增,伴随而来的交通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汽车"噪音污染"被称为"城市新公害"。

专家指出:"汽车对环保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是噪音污染,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特殊关注"。

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在此以上就是环境噪音。

人们长期处在噪音的环境中,除了损伤听力外,还可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甚至导致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据调查,在所有噪音中,交通噪音约占各种声源的70%左右。

因此,如何降低汽车噪音一直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噪音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按噪音产生的过程和原理不同,可以分为与发动机有关的声源和与汽车行驶系有关的声源。

与发动机有关的声源主要有:发动机进、排气噪声、发动机燃烧噪声、冷却风扇噪声、机体各部件间振动噪声。

另外还包括其附件:如发动机、空压机、机油泵、水泵等辐射的声音。

与汽车行驶有关的声源主要有:传动系机械噪音、轮胎滚动噪音、车声振动噪音、制动器噪声、车身和空气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气流噪声。

这些噪声随汽车和发动机形式不同而不同,与使用过程中的车速、发动机转速、加速状态、载荷及道路状况有关。

以上噪声的产生都是被动的,只要车辆行驶,就有噪音的产生。

下面主要分析汽车产生噪音的原因及降噪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发动机燃烧噪音:它是气缸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噪音。

燃烧噪音是由于气缸内周期变化的气体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它主要取决于燃烧的方式和燃烧的速度。

燃烧时汽缸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及汽缸盖等引起发动机结构表面振动而辐射出噪音。

在汽油机中,如果发生爆燃和表面点火不正常燃烧时,将产生较大的燃烧噪声。

柴油机的燃烧噪音是由于燃烧室内气压急剧上升,致使发动机各部件振动而引起的噪声。

一般来说柴油机的噪声比汽油机高得多,因此在这里主要讨论柴油机燃烧噪音的降噪措施。

汽车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及控制

汽车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及控制

汽车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及控制汽车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及控制第一章绪论论文研究的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开展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断追求,人们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车内噪声不仅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还增加了驾驶员的疲劳感,容易使人烦躁,甚至危及行车平安。

除此之外,也影响到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评价,进一步影响到汽车的销售。

因此,如何控制和改善车内噪声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噪声控制,只强调噪声量级的大小,认为噪声级越低越好。

为了得到舒适的车内环境,以前主要采取降低车内噪声的声压级的方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传统的声压级缺乏以描述汽车噪声的全部特征,单纯地降低声压级并不能改善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声品质(SoundQuality):声品质是在特定的技术目标或任务内涵中声音的适宜性。

汽车声品质就是在满足人和环境的要求下,寻求符合汽车特性的产品声音。

声品质的研究实际上提出了现代噪声控制的理念,即噪声控制不仅仅是消极被动地降低噪声的声压级,而是能够根据顾客的主观评价,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使特定产品的噪声听上去不仅仅安静,而且尽可能的悦耳,甚至调节噪声至理想状态,并使不同的产品有各自独特的声音特性。

除了频率及强度两大因素外,声品质的研究更强调心理声学及非声学因素等的直接影响。

汽车NVH研究汽车噪声就要谈到NVH技术,汽车NVH是指汽车的Noi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hne(舒适性),主要是研究汽车噪声振动对整车性能及舒适性的影响。

Noie(噪声)是指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汽车噪声不但增加驾驶员和乘员的疲劳从而影响汽车的行驶平安,而且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噪声常用声压级评价,其频率范围在20Hz-20kHz。

汽车噪声主要包括结构噪声(车身壁板振动产生的噪声)、辐射噪声(如发动机、排气系统、制动器等辐射的噪声)、空气动力噪声(风噪、空气摩擦车身形成的噪声)等。

Vibration(振动)描述的是系统状态的参量(如位移)在其基准值上下交替变化的过程。

发动机排气噪声主动控制研究

发动机排气噪声主动控制研究
并 且 对低 频 噪 声 的消 声 只能 采取 增 加设 计 尺 寸 的办 法 , 而 噪声 主
示 。空 间有一个初级声源 , 通过初始信号传感器将其采集并将噪
声信息传输到控制器 , 经处理后驱动扬声器( 次级声源 ) 发出相对
应的声音 , 用一个误差信号传感器检测残存的噪声信号并反馈 到
控制器 , 根据设计的算法不断调整控制器内的参数 , 从而使系统 获得 最佳 的降噪效果 。主要 基于考 虑次级 声反馈 的 F i l t e r e d — X L MS 算法进行 自适应噪声 主动控制器设计1 3 l 7 , 其原理 , 如图 l
Re s e a r c h o n Ac t i v e No i s e Co n t r o l o f En g i n e EN G N i n g , Q I N S i - c h e n g , T A N G L i - m i n g
e F r o r s m ll a e r . A l s o t h e p r o p e r l y d e s i g n e d a l g o r i t h m p r o v i d e s t h e o r e t i c l a s u p p o r t f o r p r ct a c i a l l y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ct a i v e n o s i e c o n t r o l fe o n g i n e e x h a u s t .
Ke y Wo r d s : VS - XLM S Al g o r i t h m; En g i n e Ex h a u s t No i s e ; Ac t i v e Co n t r o l

某车型轰鸣问题实验控制方法研究

某车型轰鸣问题实验控制方法研究

某车型轰鸣问题实验控制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车辆发动机轰鸣问题是众多车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急加速的情况下,车辆发动机轰鸣声往往会加剧,给驾驶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而目前关于车辆发动机轰鸣问题的控制方法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针对车辆发动机轰鸣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对发动机结构进行调整或更换零部件,但这些方法成本较高且效果有限。

通过实验控制方法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控制方法,对车辆发动机轰鸣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探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持。

通过对实验设计和控制方法的选择进行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性能表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某车型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轰鸣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驾驶体验和品质感。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探讨针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控制方法,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和安静性,提升用户对车辆的满意度。

通过实验设计和控制方法选择,我们致力于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以期减少或消除车辆轰鸣问题的产生,提高车辆的整体品质和性能表现。

本研究也旨在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通过对车型轰鸣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希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内容已达到200字】1.3 研究意义车辆轰鸣问题一直是汽车制造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其产生的噪音不仅影响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还可能对车辆的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

研究解决车型轰鸣问题的实验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车型轰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地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为他们提供改进设计和制造流程的依据。

这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品质和性能,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开展实验控制方法的研究可以为解决车型轰鸣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汽车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但是,汽车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汽车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三个方面探讨汽车噪声污染的问题。

一、影响因素在城市交通中,汽车噪声污染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是车辆的发动机和车辆传动系统的噪声。

这些噪声主要来自于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和尾部排气管的部件,由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出。

其次是道路表面的噪声。

道路表面的凹凸、麻面沥青等均会导致汽车轮胎摩擦时产生的噪声。

另外,汽车的速度、路段的拥堵、车辆密度等也都是影响噪声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城市中噪声污染的程度不断上升。

二、对健康的影响汽车噪声污染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汽车噪声中,会导致听力下降、心理疾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

一些研究还表明,长期暴露于汽车噪声中的人,患上癌症的风险也高于一般人群。

除此之外,汽车噪声污染还会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睡眠质量等方面。

可见,汽车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公共卫生问题。

三、控制措施与减少车辆排放污染、推广公共交通等深层次的措施相比,减少汽车噪声污染显得相对容易。

当前,针对汽车噪声污染,国内外已经推出了许多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行政管理措施。

政府部门就汽车噪声污染的管理成立专门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通过制定调查问卷、建立投诉渠道、压缩噪声限值等措施,加强对汽车噪声污染的监控和治理。

(2)技术措施。

针对车辆的发动机和车辆传动系统噪声,可以采取使用低噪音零部件、加装隔音材料、改善车辆运行质量等技术手段来减少汽车噪声污染。

(3)城市规划措施。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加强对交通噪声的规划和设计,限制噪声分布范围、规划噪声专用地带等,可以减少噪声污染的程度。

总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汽车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研究刘志慧,李洪飞,孙庆有(哈尔滨市阿城区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本文分析了汽车噪声的危害及来源,提出了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措施。

[关键词]发动机;噪声;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U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16-0138-011、噪声的危害分析经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证明,由于噪声的影响,会导致驾驶员神经系统功能下降。

例如:条例反射受到抑制,神经末梢受损,震动觉、痛觉功能减退,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车辆的震动使手掌多汗,指甲松脆;震动过强时,驾驶员会感到手臂疲劳、麻木、握力下降。

长此下去,会使肌肉痉挛、萎缩,引起关节的病变,出现脱钙、局部骨质增长或变形性关节炎。

强烈的震动和伴随的噪音长期刺激人体,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失眠和眩晕等症状,女驾驶员还会出现月经失调、痛经、流产、子宫脱垂等病症。

噪声的危害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2、发动机噪声来源2.1机械噪声。

由旋转运动件和往复运动件在不平衡力和力矩作用下产生的振动,运动件间的撞击,摩擦力以及脉动气流激励各种机构件的引起的结构振动而辐射的噪音。

称为机械噪音,是发动机主要噪音之一。

2.2燃烧噪声。

气缸内燃烧爆发所形成的冲击和压力的周期性变化,气缸引起结构件振动通过外部和内部传播途径传到内燃机表面,它主要是有内燃机过程决定的,燃烧噪音也是发动机的噪音来源之一。

2.3气体动力性噪声。

包括进、排气管和风扇噪音。

其中,排气噪音是主要的,气体膨胀形成湍流喷注噪音、流体扰动噪音等。

3、发动机噪声控制措施3.1机械噪声。

机械噪声是由于运动件之间以及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周期性变化的机械运动而产牛的,它与激发力的大小、运动件的结构等因素有关。

主要有活塞敲击噪声和气门机械噪声。

3.1.1活塞敲击噪声。

发动机运转时,活塞对缸壁的强烈敲击,产生噪声。

降低活塞敲击噪声的措施有:(1)采取活塞销孔偏置,即将活塞销孔适当地朝主推力面偏移l-2mm。

例如在D=180ram单缸试验机E,采用专用润滑油喷向气缸壁上供给机油,结果使机体的振动降低6riB(A)。

显然,这种措施在实用上是受到限制的。

近来,日本丸能源公司研制成功含有陶瓷微粒的新型润滑剂,在气缸金属表面上形成“陶瓷薄膜”,防止金属直接接触。

(2)采用在活塞裙部开横向隔热槽,活塞销座镶调节钢件,裙部镶钢筒,采用椭圆锥体裙等方式来减小活塞40℃冷态配缸间隙。

(3)增加缸套的刚度,为增加缸套的刚度,可采用增加缸套厚度或带加强肋的方法。

(4)改进活塞和气缸壁之间的润滑状况,增加活塞敲击缸壁时的阻尼,也可以减小活塞敲击噪声。

3.1.2传动齿轮噪声。

传动齿轮的噪声是齿轮啮合过程中齿与齿之间的撞击和摩擦产生的。

使壳体激发出噪声降低传动齿轮噪声的措施有:(1)控制齿轮齿形,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减小齿轮啮合间隙,降低齿轮啮合传动噪声。

(2)采用新材料,如高阻尼的工程塑料齿轮,采用工程塑料齿轮代替原钢制齿轮后,整机噪卢降低约0.5dB(A)左右,效果明显。

3.1.3降低配气机构噪声。

内燃机大都采用凸轮、气门配气机构,机构中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气门等零件。

降低配气机构噪声的措施主要有:(1)良好的润滑能减少摩擦,降低摩擦噪声。

推荐怠速时凸轮与挺柱间的最小油膜厚度2Lm,1000r/min时最小油膜厚度为3Lm。

(2)减少气门间隙可减少摇臂与气门之间的撞击,但不能使气门间隙太小。

采用液力挺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气门间隙,降低噪声。

(3)缩短推杆长度是减轻系统重量、提高刚度的有效措施,对减少噪声特别有利。

3.2燃烧噪卢控制策略。

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噪声在总噪声中占有很大比例,研究如何降低其燃烧噪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目前所研究出的降噪措施主要有:(1)采用隔热活塞以提高燃烧室壁温度,缩短滞燃期,降低空间雾化燃烧系统的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2)废气再循环。

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部分通过进气管送同气缸,其初衷是降低N0排放,但客观上,这样做提高了进气温度和燃烧室壁温度,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3)采用双弹簧喷油阀实现预喷。

即将原本打算一个循环一次喷完的燃油分两次喷。

这是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最有效措施。

(4)共轨喷油系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直喷式轿车柴油机电子控制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它能减少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油虽,特别有利于降低燃烧噪声。

虽然增压柴油机最大爆发压力有所增加,但其压力增长率dp/d锋和压力升高比九却变小,使柴油机运转平稳,噪声降低。

(5)采用增压。

柴油机增压后进入气缸的空气充量密度、温度和压力增加,从而改善了混合气的着火条件,使着火延迟期缩短。

柴油机运转平稳,噪声降低。

(6)燃烧室的选择和设计。

对于分开式燃烧室,精确的喷油通道、扩大通道面积促进扩散燃烧,从而降低由低负荷到高负荷较宽范围的燃烧噪声、燃油消耗和碳烟排放。

(7)减小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小,喷油时间延迟,气缸内温度和压力在燃油喷入时较高,燃油一经喷入即雾化,瞬间达到着火点,缩短了滞燃期。

(8)选用十六烷值高的燃料,着火延迟期较短,影响在着火延迟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量,使压力升高率降低减小燃烧噪声。

3.3空气动力噪声。

由于气体扰动以及气体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称为空气动力噪声,在发动机中,它包括进气、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

3.3.1进气噪声。

发动机工作时,高速气流经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气门进入气缸、在此气流流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空气动力噪声,该噪声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强,与负荷的变化无关,其成分主要包括:周期性压力脉动噪声、涡流噪声、气缸的玄姆霍兹共振噪声和进气管的气柱共振噪声。

进气噪声的控制策略主要是:(1)合理的设计和选用空气滤清器。

(2)引进消声措施。

3.3.2排气噪声。

排气噪声主要在排气开始时,废气以脉冲形式从排气门缝隙排出,并迅速从排气口冲入大气,形成能量很高、频率很复杂的噪声。

排气噪卢的控制策略主要是:(1)从排气系统的设计方面入手,如合理设计排气管的长度与形状,以避免气流产生共振和减少涡流。

(2)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应用可降低排气噪声,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采用高消声技术。

3.3.3风扇噪声控制策略:(1)适当控制风扇转速,风扇噪声随转速的增长远比其他噪声大。

在冷却要求已定的条件下,为降低转速,可在结构尺寸允许范围内,适当加大风扇直径或者增加叶片数目:充分运用流体力学理论设计高效率的风扇,(下转第157页)作者简介:刘志慧,李洪飞,孙庆有,哈尔滨市.阿城区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万方数据浅谈医院环境中电力浪涌的危害及防护杨先锋(南京市第三医院(南医大二附院东院),江苏南京210008)【摘要]分析了医院环境中浪涌产生的原因,以及在医疗设备和控制系统、计算机数据、病人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等方面的危害。

指出了医院环境中电力浪涌防护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医院环境;电力浪涌;危害;防护[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16-0157-01l、引言电力浪涌又称电涌,包含突波和瞬态过电压,是指峰值达6000V一20000V,持续时间从万分之一秒笔十亿分之一秒(纳秒)的脉冲电压。

医院环境的浪涌既有一般浪涌的通性,又有其特性,长期以来,人们十分重视电网电压不稳定对仪器设备的影响,而对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尖峰干扰、浪涌电压、浪涌电流、谐波失真等因素给仪器设备造成的影响,往往认识不足。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电网及整个用电环境中的浪涌污染正是造成大多数医疗仪器设备损坏及运行发生故障的“杀手”。

2、医院环境产生浪涌的原因2.1使用大容鼍电感性负载:如医院内的电梯、窄调器、电焊机和大功率医疗仪器等开关时,在电源线上会产生瞬间的过冲电压,一般称作为操作性过电压。

操作性过电压严重时可在电源线上产生瞬间的4000--6000伏浪涌电压和3000安以上的浪涌电流。

另外,CT、核磁共振仪等贵重医疗仪器属于问断瞬间工作模式,在系统扫描时负载快速增加,而小扫描时负载又很轻,这种负载的变化也易引起浪涌。

2.2供电线路和配电设备陈旧:可使局部电网电压产生严重的波动,即电压突然升高或下降。

2.3雷击:雷电产生时,电源线中会瞬间感应产生高达2000--20000安的浪涌电流,由此产生急剧的磁场变化,使电源线中产生高达上万伏的浪涌尖峰电压。

3、浪涌对医院的危害3.1破坏医疗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

现在医院大量使用高精密度、自动化和数字智能化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仪、分层扫描仪CT、离子加速器等等。

现代化医疗设备不仅价值昂贵,而且由于其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组件,灵敏度非常高。

这类以大型CMOS集成元件组成的电子化医疗设备普遍存在着对暂态过电压、过电流耐受能力较弱的缺点,暂态过电压不仅会造成电子设备产生误操作,或者造成电子设备受到干扰,数据丢失,或暂时瘫痪;严重时可引起元器件击穿及电路板烧毁,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调杳数据表明,在保修期出现问题的电气设备中,有63%是由于电涌造成的。

浪涌冲击除对各类医疗设备造成破坏外,医院的其他设备,如配电房控制柜、检验仪器仪表、含有微处理器的电气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程控交换机、中央空调、电梯控制柜、电机、照明系统等也会遭受破坏和影响。

3.2危害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安全。

电力浪涌所形成的过压和过流,远远超出了计算机和其它电气设备所能承受的水平,大多数情况下,造成计算机和其它电器设备的当即毁坏,或数据的永远丢失。

即使是20马力的小型感应式发动机的启动或关闭也会产生3,000"--5,000伏的电涌,使和它共用同一配电箱的计算机在每一次电涌中都会受到损坏或干扰,这种电涌的次数非常频繁。

三级医院一般使用了相当数量的计算机以及带有数据处理系统的医疗设备。

现代计算机和服务器采用多层、超规模的集成芯片,电路密集,趋向是集成度更高、元器件间隙更小、导线更细,从而增加了计算机受电涌损坏的概率。

由于计算机的设计和结构决定了它应在特定的电压范围内工作。

当电涌超出计算机能承受的水平时,计算机将出现数据乱码,芯片被损坏,部件提前老化。

3.3危及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医院是一个为病人服务的机构,针对病人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电路中无时不在地存在浪涌干扰,这砦干扰窜入医疗设备后极易形成脉冲电流,接触到人体必然产生威胁。

医院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血透室、CT扫描室等的电源事故将会对医务工作者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危及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

IEC标准规定:医疗设备允许通过患者心脏的漏电电流正常状态为10uA以下。

所以对于特殊的医疗设备应采取微电击的保护措施,设置完善的浪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