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妈妈我要去旅行说课材料
绘本教学教案《我的妈妈》
![绘本教学教案《我的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5578df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8.png)
绘本教学教案《我的妈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我的妈妈》,学生能够了解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并展示对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和关爱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
教学步骤:引入:1. 师生互动:用几张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成员(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家人成员,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情。
2. 引导学生讨论:谁是你最亲近的家庭成员?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阅读:1. 分发绘本《我的妈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并简要介绍绘本的内容。
2. 让学生自行阅读整本绘本,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觉和观点。
3. 在学生阅读后,进行整体讨论,共同回忆故事情节、角色特点等。
分析与讨论:1.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感情以及故事背景。
可以使用诸如:“妈妈是个怎样的人?”、“故事中还有哪些家庭成员?”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关爱、支持和理解。
3. 提醒学生注意绘本中展示的母爱,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口语练习:1. 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选择绘本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展示对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一位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可以在讲台或黑板上写下关键的词汇和句子,以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创作:1.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创作一篇故事,围绕家庭成员探讨情感、表达感恩,并可以借助绘图或照片等形式进行表达。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其他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小结学生的学习收获,简要回顾教学内容,并强调对家庭成员的感恩和关爱之情。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展示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照顾。
拓展活动:1. 学生用摄影或绘画记录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瞬间,并展示给全班,共同分享。
名师教学设计《我要妈妈》示范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我要妈妈》示范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10511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1.png)
幼儿园中班绘本:我要妈妈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绘本阅读活动《我要妈妈》。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材料的一种,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影响他今后是否喜欢读书,下面我就从教材、目标、活动准备、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我要妈妈》是一本增进亲子关系,适合亲子共读的中班绘本。
从内容上看绘本选取了幼儿十分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小蛇宝宝的形象,生动的阐述了一条睡醒懒觉的小蛇宝宝找不到妈妈的故事。
整个绘本已小蛇找妈妈为线索一步一步阐述了小蛇找妈妈一路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小蛇通过“我要妈妈”这几个字表现出来的心理的种种变化。
(委屈、害怕、担心、无助、惊喜、高兴等等)最后小蛇宝宝终于找到了妈妈的过程。
从画面上看绘本,正文是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以暖色调来烘托效果,文字不多,简洁明了,而且绘本中画面的结构安排、细节的繁复、造型的设计都是围绕孩子阅读的感觉来设置的,是连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通道,十分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
说学情这正体现了指南中语言领域的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图文并茂的图画书很感兴趣,能较好的接受和理解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挑战性的、幼儿感兴趣的绘本阅读活动《我要妈妈》。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贯彻指南精神,对活动从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三个难度出发,确立了一下目标:1、理解故事基本情节(小蛇找妈妈的过程)。
2、感受小蛇的心情变化,感受故事结尾的温馨。
3、发现小蛇经过的地方和蛇妈妈身体的关系。
在这里目标具有三维性,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体可操作。
绘本《我要妈妈》教案
![绘本《我要妈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4930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c.png)
绘本《我要妈妈》教案一、创设情境1、破题孩子们,你爱你的妈妈吗?你能用歌声赞美妈妈吗?谁来唱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指名唱。
你真是个小歌唱家,老师都被你感动了。
我们还背过一首赞美妈妈的诗,记得吗?全班齐背《游子吟》。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谈关于“妈妈”的话题。
英国有位著名的绘画家叫安东尼·布朗,为了赞美妈妈,他特意创作了一本图画书叫《我妈妈》。
(出示这本书)孩子们,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我妈妈)读,再读,连起来:我妈妈,读得好,中间有很好的停顿。
(一)指导读封面我们以前交流过,读一本书,要从哪读起?从这里我们能了解很多信息(从封面读起,可以了解书名、图画、文、图、出版社等)(二)认识环衬和扉页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封面走进这本书吧!翻开封皮,看第一页,(课件:出示环衬)这是书的环衬,咦?这个图案是不是刚才见过?生: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再翻一页(课件:出示扉页)这是书的扉页,这里有一颗大大的——爱心,师:观察真仔细。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安东尼先生的这本书,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妈妈的。
二、欣赏美文,词语和句式训练1、看第一张图片初识妈妈:先来看此书的主人公——我妈妈,看看她长得什么样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妈妈长得很好看。
皮肤洁白,衣服还是花的。
生:她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
师:你说得很好,你再看看,妈妈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生:哦,妈妈有一头金红色的头发。
小结:也许在大家的眼里,妈妈没有明星长得漂亮,但在安东尼眼里,她却很棒!于是他说“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妈妈棒在哪儿呢?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组图片。
2、出示第一组图片师:快看图,我妈妈是个什么?(手艺特别好的大厨师)是大厨师?从哪里能看出来的啊?妈妈做了些什么?生:蛋糕。
师:妈妈做的蛋糕有哪些形状?生:有小猴头形。
生:有心形。
生:有圆形。
生:有带五星的。
师:用“有……有……还有……”说说妈妈做了哪些蛋糕。
生:妈妈做的蛋糕有猴子头形的,有心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带五星的。
绘本我妈妈拓展绘画教案
![绘本我妈妈拓展绘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416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b.png)
绘本我妈妈拓展绘画教案绘本《我妈妈》拓展绘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以绘本《我妈妈》为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和分析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懂得珍惜母爱;2.通过绘画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主题绘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和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转化为具体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准备绘本《我妈妈》;2.准备相关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画笔、画纸等;3.设计相关的绘画活动和引导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绘本《我妈妈》,让学生感受绘本的内容和情感,引发对母亲的情感共鸣。
2.阅读绘本,教师给学生朗读绘本《我妈妈》,让学生跟读,感受绘本的情感和情节。
3.讨论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分析绘本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4.绘画创作,根据绘本内容和讨论分析的结果,设计绘画活动,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给予一些引导问题,如“你眼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和妈妈之间有哪些美好的回忆?”等,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
5.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互相交流和欣赏。
6.总结反思,通过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反思,肯定学生的创作成果,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学生将绘画作品制作成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感受学生的创作;2.可以邀请学生将绘画作品制作成贺卡或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3.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母亲节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绘本的基础上,通过绘画表达,充分展现了对母亲的感情和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绘画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和艺术的享受。
绘本《我妈妈》教案通用
![绘本《我妈妈》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ba55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0.png)
绘本《我妈妈》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绘本《我妈妈》的相关内容。
该绘本选自教材第四章“亲情与家庭”单元,详细内容涵盖了对妈妈的描述、对妈妈的爱以及家庭亲情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绘本《我妈妈》中所表达的家庭亲情,学会关爱和尊重父母。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体会家庭亲情。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绘本《我妈妈》、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绘本《我妈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展示:a.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我妈妈》,讲解绘本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c. 学生分享自己对绘本内容的感受,讨论家庭亲情的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分析题目要求。
b.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绘本中的知识。
c.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
4.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分享,对学生的解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我妈妈》2. 主要内容:a. 家庭亲情的重要性b. 绘本《我妈妈》的情节概述c. 例题解答过程d. 学生的随堂练习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仿写绘本《我妈妈》中的一段话,表达对妈妈的爱。
b.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和关爱父母。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家庭亲情的绘本,提高阅读兴趣。
二年级绘本写画《我妈妈》教案
![二年级绘本写画《我妈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d437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2.png)
二年级绘本写画《我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分析绘本《我妈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 培养学生对家庭情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妈妈》的欣赏与分析2.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3. 家庭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绘本,了解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画作。
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妈妈》供学生欣赏。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绘本图片、绘画技巧讲解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绘本《我妈妈》的封面,引发学生对妈妈的思考和感情。
2.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绘本,分析绘本中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线条等。
3.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并展示实例。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对妈妈的认识和感情,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5. 作品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对妈妈的感情。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为一家人绘制一幅画作,表达对家人的感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技巧运用,评价其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作品中对家庭情感的表达,是否真实、自然。
3. 搜集学生对家人的感言,评价其对家庭情感的认知和价值观。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主题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家人的作文。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作品,增进家校沟通。
3. 开展家庭情感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关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绘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绘画材料,注意安全。
3.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小学美术《我们去旅行》教案
![小学美术《我们去旅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a1d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5.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去旅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行过?在那次旅行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旅行中的美好时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引导学生们回忆旅行的经历,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旅行的记忆非常丰富,他们能够描述出很多有趣的细节,这为我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堂上,我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对于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知识点掌握得也还不错。但在实践活动环节,有些学生在使用绘画工具时显得有些犹豫,不太敢大胆尝试。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去实践,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找到自信,发挥创造力。
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通过分享旅行见闻,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提高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旅行主题的绘画表现技巧,如运用线条、色彩描绘风景。
-学会观察旅行中的细节,如建筑、人物、自然景观的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旅行感受的能力。
-了解并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彩铅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我们去旅行》这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旅行中的景色,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我们去旅游插图绘画教案
![我们去旅游插图绘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c6a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b.png)
我们去旅游插图绘画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旅游的期待和感受。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插图绘画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插图绘画展现旅游的场景和氛围。
教学准备:1. 插图绘画工具,纸张、铅笔、彩色笔、水彩等。
2. 旅游图片或插图供学生参考。
3. 课堂展示空间。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旅游插图绘画。
1. 向学生介绍插图绘画的定义和作用,即通过绘画来表达旅游的场景和情感。
2. 展示一些相关的插图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插图绘画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
第二步,讨论旅游的主题和场景。
1. 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主题和场景,例如海滩、山脉、城市等。
2. 让学生描述自己对旅游的期待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插图绘画来表达这些情感。
第三步,教授插图绘画基础技巧。
1. 教授铅笔素描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明暗、透视等。
2. 教授彩色笔和水彩的运用技巧,包括色彩搭配、渐变、层次等。
第四步,实践插图绘画。
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场景或主题,开始进行插图绘画创作。
2.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绘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
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插图绘画作品,并向同学分享他们对旅游的感受和想法。
2.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插图绘画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旅游的期待和感受,掌握基本的插图绘画技巧,并通过插图绘画展现旅游的场景和氛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年级绘本写画《我妈妈》教案
![二年级绘本写画《我妈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9cb2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9.png)
教案:二年级绘本写画《我妈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妈妈》这本绘本,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勤付出和伟大爱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学习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3. 通过对绘本内容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妈妈》的阅读与讨论。
2. 绘画活动:画一画我的妈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我妈妈》绘本若干本,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阅读。
2. 准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我妈妈》绘本,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
2. 讨论绘本中的绘画技巧,如颜色搭配、线条运用等,引导学生学习并欣赏艺术。
3. 发给学生画纸和绘画材料,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妈妈。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给出一些建议,如画出妈妈的职业、兴趣爱好等。
4.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5. 绘画结束后,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3.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4. 学生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恩之心。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母亲节特别活动”,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手工制作、写一封感谢信等,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恩之情。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了解妈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一步增进对妈妈的理解和关爱。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阅读和绘画过程中的反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可以设置不同的绘画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我妈妈绘本讲解教案中班
![我妈妈绘本讲解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0e2e32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a.png)
我妈妈绘本讲解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我妈妈》绘本讲解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回答与绘本《我妈妈》相关的基本问题。
2.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2. 图片或实物相关道具(如母亲的照片、母亲的日常用品等)3. 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4.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笔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引起他们对母亲的思考和回忆。
- 老师:大家知道妈妈是什么吗?你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她们对你们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问题。
2. 出示绘本《我妈妈》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一本特别有趣的绘本,它叫做《我妈妈》。
你们猜猜这本书会讲些什么?阅读与讲解(15分钟):1. 老师朗读绘本《我妈妈》,同时向学生展示绘本的插图。
2.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互动。
- 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书中的哪个场景或角色?- 学生:回答问题。
3. 老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绘本中一些生词或难懂的句子。
- 老师: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你们明白了吗?- 学生:回答问题。
讨论与绘画(1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母亲的理解和感受。
- 老师:请你们和你们的小伙伴讨论一下,你们的妈妈对你们做了哪些好事?你们觉得她们是怎样的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感受,在绘画纸上画出自己和妈妈的合照,并用彩色笔为照片添加文字描述。
- 老师:请你们用彩色笔给你们的合照添加一段话,表达你们对妈妈的感谢和爱。
- 学生:进行绘画和文字描述。
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合照和文字描述。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母爱的重要性。
-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绘本《我妈妈》,通过这本书,我们更加了解了母亲对我们的爱和付出。
托班5月旅行主题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
![托班5月旅行主题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34e238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c.png)
托班5月旅行主题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案例一:活动目标:尝试观察画面中的细节,知道故事的基本情节。
重点难点:学习故事中宝宝和妈妈说的话妈妈,我真的要走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能跟着老师指向阅读图书物质准备:教学大书,故事《妈妈我要去旅行》活动过程:一、出示教学大书,逐页看图讲述,引导宝宝观察画面的细节。
引导宝宝从人物的形象和服饰上观察第一页的画面,认识故事中的角色(宝宝和妈妈)提醒宝宝比较第二页和第一页中故事中宝宝的服饰变化。
引导宝宝指一指、说一说,图画中的宝宝在干什么,旅行要带的物品在哪里?二、完整讲述故事两遍在讲述故事时,尽量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语调,如第七页妈妈,我真的要走了""好啊,宝宝再见,宝宝的话强调,妈妈的话是轻描淡写,帮助宝宝进入故事情境。
第二遍讲述时,从第三页开始,视宝宝的理解情况,念到要带的物品时,可稍作停顿,用手指一指画面上的物品,引导宝宝将句子补充完整。
三、播放dvd,请宝宝观看。
四、案例二:活动目标:1.喜欢玩“小老鼠去旅行”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练习钻、爬、绕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小老鼠挂饰、场地上画有大象的长鼻子、驼峰、鹿角标志,小椅子、垫板、轮胎若干,小滑梯一个。
活动过程:1.谈话你喜欢旅行吗?回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今天小老鼠也要去旅行了,而且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你们想和小老鼠一起去吗?2.播放音乐,做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动作活动身体。
3.观察场地,了解游戏的玩法。
(1)大象的长鼻子(垫板):做爬的动作。
(2)骆驼的驼峰(轮胎):做爬的动作。
(4)大肥猪的大鼻孔(毛毛虫):做钻的动作。
(5)梅花鹿美丽的角(小椅子):做绕的动作。
要求:一个跟着一个,别太挤,空开一点距离。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6.游戏可视情况玩多次。
7.放松运动旅行开心吗?蝴蝶、蜻蜓也想去旅行,他们正一起做准备工作呢!看!播放音乐做蝴蝶、蜻蜓等飞的动作放松身体。
儿童画去旅行绘本教案中班
![儿童画去旅行绘本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fd9599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6.png)
儿童画去旅行绘本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儿童画去旅行绘本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培养中班学生对绘本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准备一本关于儿童画去旅行的绘本,例如《小兔子去旅行》。
2. 介绍绘本的封面和标题,引起学生对绘本的兴趣。
主体活动:1. 阅读绘本: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适当调整语速,读给学生听。
在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故事情节。
2. 问题讨论:在阅读完绘本后,提出一些问题,例如:-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们去了哪些地方?- 他们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启发?3. 绘画活动:- 提供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铅笔、蜡笔、纸张等。
- 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场景和插图,自由发挥绘画想象力,画出自己想去的旅行地点或有趣的事情。
- 鼓励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评论。
总结活动:1. 回顾绘本故事和学生的绘画作品。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从这个活动中学到的东西,例如:绘画技巧、创造力、想象力等。
3. 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感受。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绘本和讨论问题时的参与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绘画作品,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2. 组织学生进行绘本创作比赛,鼓励他们编写自己的绘本故事并进行绘画插图。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接触更多的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绘本内容适合中班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
2. 在绘画活动中,提供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图文的张力与细节的力量——《妈妈,我要去旅行》赏析
![图文的张力与细节的力量——《妈妈,我要去旅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3996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5.png)
图文的张力与细节的力量——《妈妈,我要去旅行》赏析陈善珍
【期刊名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图画书是图画与文字综合的艺术,图画与文字的配合和交错使图画书在完整的叙事框架下叙事容量以乘法的方式扩展。
《妈妈,我要去旅行》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图画书,图文的张力与细节的趣味形成该图画书独特的叙事特色,也使该图画书的阅读充满探寻的乐趣和享受。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陈善珍
【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8
【相关文献】
1.图文视阈下文人画图文表征与内在张力 [J], 陈雅
2.细节的力量——《扳着指头数到十》赏析 [J], 冯昌冰
3.旅行过大年,再俗也要去春节最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J], 沈海滨;文雨
4.公益宣传动画《妈妈要去打怪兽》多模态实体隐喻分析 [J], 陈俊;刘玉君
5.泡泡是不是要去找妈妈 [J], 高培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