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附板书设计
《压扁的沙子》
佐证
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灭绝原因──撞击说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生物学)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紧密相连的
教学反思: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年级科目
八年级语文
课题
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
主备人
审核人
初二语文组
总课时数
56
教学
目标
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3):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学习思维方法,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教 学 过 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两篇文章的说明内容,学习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3.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默读,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两篇文章各自的说明内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质疑、思考、实证的科学态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两篇文章却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介绍相关知识的创作思路。

2.提取关键信息并按要求表达。

三、教学策略本课不建议做过多的形式上的花哨处理,建议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和科学精神。

另外,这两篇短文在原文中编排在一起,内容上也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阅读。

建议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通过圈点勾画静心读文,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关键处和难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

结束本课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适度给一些与此有关的现今的研究成果等,进行适度的扩展,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实证的力量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恐龙的突然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这一课体现的就是与此有关的两则短文,下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设计意图】提出这两篇课文共同关注的问题──恐龙灭绝,聚焦在这个视野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

2.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两文,请谈谈你得到哪些与此有关的知识?恐龙大概在公元6500万年以前灭绝;恐龙灭绝前曾经遍布世界各地;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2.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是它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完全不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内容教科书144页~151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进一步掌握事理性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辅导自学,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其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

2.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感受并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创新思维。

4.体会作者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

◆难点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创新思维。

◆疑点《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是否可以改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有关恐龙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二、学习《被压扁的沙子》,并与前文比较(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1.逻辑顺序2.被压扁的沙子: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练习设计1.分析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2)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3)仅次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4)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5)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

辅导练习提示:此题较为简单,可让学生自主完成。

教法探讨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思维方法和行文思路。

2.对本文涉及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变迁、小行星等,学生基本能理解,不必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主题。

3.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总结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并摘录下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析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2、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品味生动、严谨的说明文语言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转换角度思考问题教学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写文章可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教法学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曾是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

同学们能猜出我说的是什么动物吗?对——恐龙。

(多媒体显示恐龙图片)说起它,同学们似乎都认识,但肯定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恐龙,为什么?对,它们早在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

那有谁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积累)你知道从恐龙化石分布区域方面,我们可以有什么新的发现吗?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可以给我们揭晓答案。

(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举世闻名的全能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部著作,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

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教学⽬标知识⽬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

2.了解“板块构造”“⼤灭绝”“撞击说”“⽕⼭说”“斯⽯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章作者的思维⽅式。

能⼒⽬标1.⽐较分析两⽂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把握两⽂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体会本⽂语⾔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法。

德育⽬标学习作者运⽤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努⼒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度、多侧⾯的思维⽅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中的补充说明的作⽤和含义。

●教学⽅法1.⽐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整体感知⽂意;精读课⽂,⽐较分析两篇短⽂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深⼊理解⽂章内容;揣摩语⾔,体会作者独特的语⾔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法,引导学⽣留⼼⽣活,思考⾃然和社会,多⾓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设计(⼀)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种奇异的爬⾏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表⾯覆盖着有鳞⽚的⽪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存恐惧的⽩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物,⼈们给了它们⼀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垩纪的⼀个早晨,草⾷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声巨响,⼀场天翻地覆的⼤爆炸发⽣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最后灭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说明深奥的科学事理。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2.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写文章可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放映《侏罗纪公园》的片断,请学生思索: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流传至今的恐龙石又告诉我们什么?二、感知课文1.朗读文章题目,谈谈你读过题目会有什么样的结论?设计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思索本文写作特色,由于说明问题不同,说明的角度也会不同,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个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快速朗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的内容: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地漂移假说。

《被压扁的沙子》的内容: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3.这两篇短文各是怎样介绍相关内容?明确:《恐龙无处不在》,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

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

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先提出问题,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概括的阅读能力,为后文比较两篇文章作了铺垫。

)三、深入探究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在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二)能力目标:擅长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文中提取要紧信息(三)情感目标:一、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讨二、普遍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二、、体味本文语言周密准确的特点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今天咱们来一起探讨美国闻名科普作家和科学空想小说家、被公以为现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咱们确信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

就请大伙儿和我一路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二)据言知意请同窗们阅读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露了什么科学隐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在品析之前学习字词知识。

一、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有关恐龙灭绝的缘故,原先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龙)二、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恐龙灭绝的缘故,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不是偏离主题了?咱们换成《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会可不能更好?(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因此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觉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另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心,引发人们的阅读爱好。

)3、恐龙灭绝的缘故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因此产生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说”。

在探讨恐龙灭绝的缘故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如何推论出来的?请认真阅读,圈点勾画。

找出文中关键语句,试探作者得出结论的进程。

(提示:一样文章每一个段落中都有归纳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如此的内容能够帮忙你提炼文章要紧信息,快速准确的把握文章要紧内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初二语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初二语文教案

篇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一)、明确目标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课型新授课课时数: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彖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学生:1 •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课前准备2、查找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恐龙无处不在》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牛的画面所震撼。

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整体感知1、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遗骸(hai2):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赊(chan2chu2): 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褶皱(zhe3zhou4):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没有一2、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3、研读探究: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阿四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

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明确: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一一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一一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一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采用比较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在一、导入新课。

⑴同学们知道地球上有几大洲吗?⑵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庞大的动物是?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阿西莫夫的文章中,共同学习课文的知识。

二、导学。

1.运用跳读法,解决生字词(用一分钟去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骨骼.ɡé鸟臀.tún 地壳.qiào 驮tuó天衣无缝.fèng 褶皱.. zhě zhòu 两栖.qī(学生看课文下的注释。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是向我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探索的精神继续学习课文——过渡衔接)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语速和语调。

思考并讨论:文章既然不是向我们讲述恐龙,那是讲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讨论明确: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板书:一个科学领域→另一个科学领域,作者的观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1)辨音:遗骸褶皱劫难追溯(2)释义: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选四名同学回答,明确:(1)hái zhě nàn sù(2)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题号 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堂展示次数
课堂表现自我评 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有待提高□
展 示 巩 固
1 注音: 遗骸 ( ) 蟾 ( )蜍 ( ) 褶 ( ) 皱 两栖 ( )
2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纠 错 本
学 有 所 思
桦甸六中学案
80
桦甸六中教案 内 第1 课时 总计 节 容 个性化修改
恐龙无处不在 板 引出说明内容 阐述说明内容 总结说明内容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反思: 学生对这篇科学小品文很感 兴趣,给 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收到较好的效 果。 测试结果反思: 大学生完成较好,个别学生书写不规 范。指出并强调。 四组 8.5 郭善美 张俊 荣 王静洋
81
书 ·
小组 学 生 评 价 平均分
主备人 学科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语文 年级 月 日
备课组长 八年级 课题
二次备课人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出缺席 情况 以 学 定 教
教学媒介
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引导、点拨及时拓展。 展示巩固 学生背诵知识点, 在背诵时, 教师指导学生提炼重点。 当堂检测 详 见练案 及时反馈 检测后,教师公布答案,学生互批,错题学生改正。
一组 9
二组 8.5 尹德鹏 李雨桐 季宏学 姜凯 张路 杨勇
三组 8.3
五组 9.2
六组 9
检测成绩优异 课堂表现积极 进步幅度较大
8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通过自读课文,把握短文内容,明确说 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理解课文在组织 重点 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3 激励学生 难点 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关键 知识 回顾 2 出示 目标 1 内 自主 学习 15 容 以学 定教 1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析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2、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品味生动、严谨的说明文语言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转换角度思考问题教学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写文章可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教法学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曾是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

同学们能猜出我说的是什么动物吗?对——恐龙。

(多媒体显示恐龙图片)说起它,同学们似乎都认识,但肯定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恐龙,为什么?对,它们早在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

那有谁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积累)你知道从恐龙化石分布区域方面,我们可以有什么新的发现吗?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可以给我们揭晓答案。

(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举世闻名的全能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部著作,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

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辨音:遗骸褶皱劫难追溯(2)释义: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选四名同学回答,明确:(1)hái zhěnàn sù(2)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

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

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

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

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

“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

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

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

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生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生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

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生3:有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概括为“两个苹果”理论。

一个苹果是砸向牛顿的那一个,它促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科学的飞速发展。

另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偷吃的那一个,它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

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

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

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六、布置作业1、课余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板块构造”“恐龙灭绝”的资料介绍,进一步了解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动态。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人们常常用变色龙来形容那些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媚上欺下的人。

可是,真正的变色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见到过。

这不单是因为变色龙大多数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条变色龙就在你眼前不远,你也许还发现不了它哩!变色龙,顾名思义,它能变色,是爬行类动物蜥蜴的一种,俗称避役,属无毒动物。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变色龙的体色是怎样变化的呢?在绿草丛里,它的体色呈绿色;在红花丛里,转眼之间,它的体色又变成了红色;在黄泥土中,一眨眼工夫,它的体色又变成了黄色……很多人都好奇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原来,变色龙的体色随栖息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要靠身上的颜色变化来保护自己,防御外来侵害。

它具有这种保护色,表明变色龙具有适应环境的自然保护功能。

那么变色龙为什么能改变体色呢?经科学家仔细观察,发现在变色龙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

在这仓库里,储藏着绿、红、蓝、紫、黄、黑等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的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丝,可以使色素细胞伸缩自如。

一旦周围的光线、湿度和温度发生了变化,或者让变色龙受到化学药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细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细胞就相应缩小,于是,变色龙通过神经调节,像魔术一样,随心所欲地变换着身体上的颜色。

变色龙的这些变色本领,在工业生产上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现在,人们已经用某些特制的颜料做成变色漆,这种漆对温度的高低变化十分敏感,一旦温度变化,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就会改变颜色。

将这种变色漆刷在容易发热的机器设备上,就可以用颜色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机器设备。

在生物变色的启示下,人们开始研制人造变色物质。

例如我国生产了一种测温笔,它的彩色笔芯在不同温度下会改变颜色,测温笔上附有某种颜色的“标志纸”。

将测温笔在受热物体的表面上划一笔痕,两秒钟后,根据颜色的变化,查对标志纸的颜色,就可测知物体的温度了。

如今,科学家仍在研究变色龙表皮中的色素细胞,以期发现更多能变色的有机色素。

看来,这里面还奥妙无穷呢!1、变色龙变色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促使变色龙变色的外部条件有()和()A.神经调节B.光线、湿度和温度发生变化C.色素细胞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丝D.表皮上有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E.受到化学药品的刺激3、在变色龙变色本领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什么东西?请你写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样变色的,有什么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