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
百年鸟瞰: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历史 背景 下 , 罗 斯 文 学 伴 随 着 西 方 文 化 、 俄 作
为西方 文化 的一 部 《 、 猴鱼篇》 《 鼠篇》 。此后 , 希金、 ,狐 j 普 莱
蒙托 夫 、 契诃 夫 、 夫 ・ 尔 斯 泰 、 格 涅 夫 、 列 托 屠 高 尔基 等俄 罗斯 作 家 的 作 品被 渐 次译 介 过 来 。这
关键词 : 俄罗斯文 学; 传播 ; 特点 ; 影响
中图分类号 : 1 I 2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4—99 ( 0 1 0 —0 2 0 17 4 9 2 1 ) 6 0 3— 5
伟 大的俄 罗斯文 学 ( 苏联 文学 是其组 成部 分) 传人中国已有 10多年的历史 ; 0 中国社会、 中 国文学的变化 和发展决定 着俄国文学 、 苏联文学 在中国的传播态势 , 俄罗斯文学对 中国社会产生
义文 学作 品 , 随后 陆 续 翻译 了一些 知名 作 家 的作 品 , 围小 , 范 风格 单 调 。 四是 翻译 质 量 相 当粗 糙 ,
第二 时期 : 高潮 时期 (99 l2 11一 97年 )
原作的艺术魅力受到损害, 翻译往往是节译和译
“ 十月革命 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 来 了马克思
较 为深远 的影 响 。 10年 来 , 苏 文 学 在 中 国传播 的 历史 过 程 0 俄 可 以划分 为七 个 时期 , 出现 了四次热 潮 。 第一 时期 : 初始 时期 (90 11 ) 10- 99年 2 纪初 , 文化 运 动兴 起 。先 进 的 中 国人 0世 新 努力 向 国内介 绍 西 方文 化 , 探索 强 国之 路 。在 这
①参见北京大学西语 系法语专业 5 级学生 : 中国翻译 文学简史》 第 3 3 7 《 , 8— 9页, 印稿 , 6 年 。 打 1 0 9 ②[ 苏联 ] . 阿列克谢耶夫. 】 B M. I国文学[ ] f M .莫斯科 , 7 :1. 1 858 9
_上海俄文生活报_与布尔什维克早期在华活动_李丹阳
·专题论文·《上海俄文生活报》与布尔什维克早期在华活动李丹阳 刘建一内容提要 《上海俄文生活报》是1919年由谢麦施科等倾向社会主义的俄侨在上海创办的,约在1920年初获得苏俄政府资助。
是年春,肩负建党使命的吴廷康一行不仅以该报编辑、记者的身份来华,而且将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设在报社内。
从此,《上海俄文生活报》不仅成为东亚书记处拥有的一个宣传工具,也成为布尔什维克在华活动的掩护机关。
由于报社成员协助隐蔽在报社内的苏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从事在华建立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整个报社作为一个群体在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1922年底,因来自俄国的资助终止而导致《上海俄文生活报》的停刊,但报社许多人员仍继续为布尔什维克工作。
关键词 《上海俄文生活报》在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文献和著述中,《上海俄文生活报》(ШанхайскаЖизнь)①的字样频频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由于《上海俄文生活报》及其报社在苏俄、共产国际早期在华活动中发挥过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弄清该报本身及其有关的一些情况十分有意义。
可是,对于这个报的创办、报刊①该刊先为周刊,后为日刊,故本文一般称《上海俄文生活报》,但个别地方使用该刊自拟的中文名称《上海俄文生活日报》。
的内容、报社人员及其活动等一些情况,至今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专门研究。
①10余年前,当我们在英国公共档案馆收集到一些有关《上海俄文生活报》的档案资料时,就对该报发生了兴趣,以后便一直苦苦搜寻相关史料。
笔者最近找到了若干原报,并得到史学界同仁和朋友的帮助②,终于认为可以动笔撰写专文来对《上海俄文生活报》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剖析。
不足与不当之处,还望有识者予以补正。
一、谢麦施科与《上海俄文生活报》的创办要了解《上海俄文生活报》是如何创办的,不能不先介绍它的创办人和主笔(或称主编)谢麦施科(Г.Ф.Семешко)早年的经历。
中俄文学在两国的传播及其意义
中俄文学在两国的传播及其意义陶丽一俄苏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进步的文学作品逐渐传入中国。
介绍到中国的俄国翻译作品,除零星翻译作品外,有《俄国戏曲集》10种,《小说月刊》增刊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一大本,还有《被压迫民族文学号》两本。
俄国作家、诗人的名字,从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再到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不断出现于中国文坛。
鲁迅是把俄国文学介绍给中国人民的典范。
1907年,他在论文《摩罗诗力说》中介绍了俄国文学的光辉成就。
他指出:“俄罗斯当19世纪初叶,文事始新,渐乃独立,日益昭明,今则有齐驱先觉诸邦之概令西欧人士,无不惊其美伟矣。
”他对俄国许多作家都有独到的评论,充分肯定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果戈理对俄罗斯文学的开创作用。
他认为前二者以诗名世,但也有明显的差异:“普希金在厌世注意之外形,莱蒙托夫则在消极之观念。
”果戈理以描绘社会人生之黑暗著名,“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
据戈宝权的研究,1903年,上海大宣书局出版《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是根据日译本《露国奇闻:花心蝶梦录》重译的,就是普希金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190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从日文转译的莱蒙托夫的《银钮碑》(即《当代英雄》第一部分《贝拉》)和契诃夫的《黑衣教士》。
香港礼贤会出版了德国牧师叶道胜由英语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宗教题材的民间故事,题为《托氏宗教小说》。
《东方杂志》连载了高尔基的小说《犹太人之余生》。
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阿·康·托尔斯泰的历史小说《不测之威》(即《谢列勃良尼公爵》) 。
1909 年,《小说时报》发表了契诃夫的小说《第六病室》。
同年,周树人(鲁迅)和周作人编译的《域外小说集》在日本东京出版,其中有迦尔洵的《邂逅》和《四日》,契诃夫的《戚施》(即《在庄园里》)和《塞外》(即《在流放中》) ,以及安德烈耶夫的《谩》和《默》等小说。
俄罗斯的新闻传播业
▲
36
苏联时期
列宁时代 ■ 斯大林时期 ■ 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时期 (■ 俄罗斯作为独立国家时期)
■
37
列宁时代
38
■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 在十月革命后
■
39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
v 形势、背景
v 为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和夺取政权的宣传 v 创办《火星报》
v 创办《真理报》
40
《火星报》
v 性质、意义 v 在思想上为准备建党作宣传 v 在组织宣传上为建党作准备
▲
▲
21
▲
1872年再度严厉
20世纪“斯托雷平反动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黑帮势力)
▲
22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 十月革命前的新闻传播业
▲
发展的背景、原因
特点 报刊格局
23
▲
▲
发展的背景、原因
▲
农奴制改革
当局两次放宽 民主主义运动及宣传 党派林立 对外交往频繁、视野拓宽
24
▲
▲
▲
▲
当局两次放宽
v 报刊内容、风格等的改变
v 批评性的栏目和专题的开播
71
解体前后的新闻界
以《真理报》的变化为代表
v 总编换人
v 所有权、归属的易主 v 性质、地位的改变
72
解体后传媒的表象
v 报刊发行量激增 v 传播快、内容杂 v 原有的报刊变与不变 v 塔斯社既代表又不代表官方(p144)
73
(p143)
解体后传媒机构的私有化
31
纯商业性、专业性报刊
△
《反动俄国与交易所》 《实业记者报》
《俄罗斯言论报》 《俄国晨报》
32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研究在中国近代史上,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社会逐渐步入了近代化的道路,这也使得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在相应的背景下得以迅速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探讨其发展的历程和影响。
第一部分:新闻传媒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新闻传媒的发展始于清朝晚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逐渐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同时,也开始吸收西方的文化和科技。
这也使得新闻传媒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
1895年,中国第一份报纸《申报》成立。
《申报》发行的初衷是为了宣传自由、民主和爱国主义。
除此之外,它还为市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时事报道和评论文章。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报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不仅仅是《申报》,还有创办于1902年的《北洋军阀报》,以及1903年创办的《大美报》等等。
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到了国内外的时事热点。
这也使得中国社会的民主和宪政运动得到了推动。
在这个过程中,“报人”成为中国社会的新兴阶层。
他们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
第二部分:文化传播的发展与新闻传媒相比,文化传播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文化传播形式包括中国传统剧目的海外巡演和对外汉语教学等。
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但是受到限制较多。
直到20世纪初,文化传播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1912年,在北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宣传文化机构——图书馆。
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图书、报刊和杂志,同时也努力推广文化科技的知识。
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图书馆外,中国各大城市也开始创办文艺团体、文化协会等。
这些组织通过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传播着中国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第三部分: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的影响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由于有特定的地域与历史背景,俄罗斯文学向中国的译介,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俄文化交往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曾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乃至社会思想史中产生过深刻影响.作为2006"中俄文化年"的重要活动之一,5月21日,俄作协将向15位俄罗斯文学的资深汉译者颁发奖章和证书,本报4、5"人物"版特推出专版,向这些"文化的驿马"〔普希金语〕致以敬意,并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刘文飞先生和书评人止庵先生,在本版撰文,带领读者一同回顾那些带有几代人记忆温度的俄罗斯文学经典.中俄两国互为对方最大邻邦,两国之间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交往几乎注定会是密切的,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两国间的文学交往所呈现出的起伏跌宕,所具有的强烈的戏剧色彩,却是世界文学关系史中所罕见的,让人喟叹不已,回味无穷.姗姗来迟的文化相遇较之于中国与其他邻国如印度、日本等之间的文化交往,中俄间的文化交往姗姗来迟,这其中有地理上的原因,两个国家虽然毗邻,但两国的文化中心却相距遥远,文化上相对后起的西伯利亚又横亘其间,构成某种阻碍;另外,两个国家的文化类型差异较大,其文化关注的朝向也长期迥然不同.不过,一个民族对于文化交往的渴望往往是难以遏制的.1759年,我国的元剧《赵氏孤儿》被译成俄文,若干年后,收录若干中国寓言的《中国思想》一书在彼得堡出版,这是俄国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文学作品的单行本.相比较而言,中国对俄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起步较晚.据戈宝权先生考证,最早进入我国的俄国文学作品是发表在 ##广学会校刊《俄国政俗通考》中的3篇克雷洛夫寓言,时间约在1900年.而##学者陈建华先生通过考证,却将俄罗斯文学进入中国的时间推前了近30 年,他发现,最早的汉译俄国文学作品应该是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俄人寓言》,该译文载于《中西闻见录》创刊号,发表的时间是1872年8月.也就是说,到今天为止,俄罗斯文学进入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了130余年的历史.第一个汉译俄国文学作品单行本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 这部由##大宣书局于1903年出版的译著,有着一个长长的书名:《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一名花心蝶梦录》.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正式接受,是从译介 "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开始的,这不仅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巧合,同时也构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开端.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虽然晚于俄国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但自清末民初开始,中国对俄国文学的接受却迅速地后来居上,无论是就翻译作品的数量还是就作品的社会影响而言,都是如此.这自然是与当时中国社会从"师古"到"师夷"的文化转型相关,在"西风东渐"的大潮中,俄罗斯文学作品顺流而下,源源不断地舶进中国,在《俄国情史》出版后短短 10年时间里,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就相继被译成中文,俄罗斯文学的整体风貌已大致呈现在了汉语读者的面前.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翻译大多是所谓的"意译",而且大多是从日文和英文转译的,译文也多为文言文.偷运给起义奴隶的"军火"伴随着磅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俄罗斯文学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在中国传播开来.俄罗斯文学落脚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可谓适逢其时,因为它呼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和政治需求."五四"前后的中国风雨飘摇,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寻求救世良方,而一贯以变革社会、介入生活为己任的俄罗斯文学,自然更让国人感到亲近.鲁迅说,俄国文学让我们感到亲近,"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瞿秋白也写道:"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赤色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掀天动地,使全世界的思想都受他的影响.大家要追溯他的远因,考察他的文化,所以不知不觉全世界的视线都集中于俄国,都集中于俄国的文学;而在中国这样黑暗悲惨的社会里,人都想在生活的现状里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溃的声浪,真实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因此大家都来讨论研究俄国.于是俄国文学就成了中国文学家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俄罗斯文学在五四之后进入中国,其纯文学的、审美的作用或许是次要的,而它的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强大的人道精神则是感动中国读者的首要因素,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鲁迅还曾把俄国文学的译介工作比喻为"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俄罗斯文学在五四之后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还与这样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当时的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自然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榜样和圣地,包括文学在内的苏俄的文化和思想,也自然会成为他们的理论源泉.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活动家中,有许多人都是杰出的俄罗斯文学的译介者,如瞿秋白、李大钊、蒋光慈等,他们的文学活动就是他们政治活动有机的组成部分,这在世界文学关系史上可能是不多见的.人们曾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文学,是五四运动的三大思想来源,由此不仅可以感觉到俄国文学在当时中国思想界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能让人意识到俄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在步入中国时可能存在的某种互动关系.其次是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开始于五四前后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与俄罗斯文学的传入中国大致同时,包括俄罗斯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的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等人,都是俄苏文学的翻译者和积极推广者,这个史实最好不过地说明了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曾发挥的巨大作用.最后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的抗战开始后不久,苏联也开始了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那些再现苏联人民可歌可泣战斗精神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如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格罗斯曼的《人民不死》、戈尔巴托夫的《不屈的人们》和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等,极大地鼓舞了战火中的中国人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军火",同时,这些作品也进一步拉近了苏俄文学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我们的导师和朋友"鲁迅曾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称"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但俄罗斯文学真正成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学的"导师和朋友",恐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中苏蜜月时期的20世纪50年代.在"走俄国人的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社会大背景下,"老大哥"苏联的一切都成了我们的模仿对象,苏联文学也成了最主要的阅读客体.在那短短10余年的时间里,大量的俄语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陈建华教授在其《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学林,1998〕一书中提供了这样一组统计数字:"从1949年10月至1958年12月,中国共译出俄苏文学作品达3526种〔不记报刊上所载的作品〕,印数达8200万册以上,它们分别约占同时期全部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种数的三分之二和印数的四分之三."〔第184页〕"其总量大大超过前半个世纪译介数的总和",其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俄苏作家多达上千位!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刻苦学习俄语, 其中许多人都开始阅读原版俄苏名著.在50年代,苏联文学的影响还不仅仅表现为对俄苏文学作品的广泛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至少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文学体制和创作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为中国提供了借鉴,如建立具有官方色彩的作家协会,将文学纳入国家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管理和监督,为作家的创作制定一个总的创作方法,让作家在社会上既享有崇高的地位、同时又受到严格的监督等等,可以说,中国文学界的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苏式的. 二,在整整一代中国人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视文学为"生活教科书"、视作家为"灵魂工程师"的苏联文学,与当时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社会大背景相呼应,极大地影响到了中国青年的个性塑造和精神成长,那一代人身上后来所谓的"苏联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俄苏文学的长期熏陶.三,在创作上对中国作家的直接影响.当时的中苏作家往来频繁,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在苏联发表的每一部稍稍有些名气的文学新作,几乎都会被迅速地翻译成中文,这使得两国的作家和读者似乎在过着同步的文学生活,再加上,苏联文学所再现的现实又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国,苏联作家的创作方法又被视为毋庸置疑的典范,因而,中国作家在自觉和不自觉之间所受到的苏联同时代作家之影响的程度,也就不难揣摩了.然而,如果说,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就整体而言是正面的,有益的,那么,它在50年代之影响的结果,则呈现出一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混杂的复杂态势.中国在接受俄罗斯文学时所表现出的政治化和社会化这两大特征, 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最为典型的体现,其结果,一方面,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作为教育人民的思想武器,被赋予了崇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文学的审美特性和作家的创作自由相对而言却遭到了削弱;一方面,文学因为官方的倡导而获得了空前的受众以与他们空前的阅读激情,文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与,另一方面,过于沉重的社会负担也往往会成为文学前行的包袱.作为反面教材的"黄皮书"自斯大林逝世后不久即已露端倪的中苏意识形态分歧,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初公开爆发,赫鲁晓夫终于在1961年撕毁中苏友好条约,撤走苏联专家,两国间的关系彻底决裂.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对苏俄文学作品的译介也突然中断,两国的文学交流也完全停止,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近20年.而在稍后开始的"十年浩劫" 时期,不仅俄苏文学,就连整个外国文学,或者说全部的文学,都成了"革命"的对象,都成了被打入冷宫的"禁书".可是,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恰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场面.从50年代的反右时期开始,在有关方面的授意下,部分译家和学者开始在俄苏文学中寻找"反面教材",50年代中期出现的苏联"解冻文学"以与其中的"人性"、"阶级调和论"等成为"批评"对象.更为奇特的是,在1961-1966年期间,由作家出版社和中国戏剧"内部出版"了一批"供批判用"的外国小说,因其装帧简陋,只用稍厚的黄纸做封面,因而被称为"黄皮书".苏联文学作品在"黄皮书" 中数量最大,先后出版的有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山外青山天外天》和《焦尔金游地府》、爱伦堡的《解冻》和《人·岁月·生活》、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索尔仁尼琴短篇小说集》、阿尔布佐夫的《伊尔库茨克故事》、阿克肖诺夫的《带星星的火车票》、艾特马托夫的《小说集》等40余部.让决定出版这套书的人士料想不到的是,这套"黄皮书"在出版之后却成了非常抢手的畅销读物,在那个精神食粮空前匮乏的年代,这些苏联小说被悄悄传阅,人们或在灯下偷读,或逐字抄写,俄罗斯文学竟然以这样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保持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被接受.20世纪80年代的"井喷"用 "井喷"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似乎并不过分,10余年间,全国近百家先后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竟多达近万种!在译作的种类和印数上,可能要高出此前所有同类出版物的总和.仅仅是专门译介俄苏文学的杂志,就相继创办了4种,即师范大学的《苏联文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俄苏文学》、外国语言学院的《当代苏联文学》和##大学的《俄苏文学》.这一时期中国的俄罗斯文学译介工作不仅声势浩大,还逐渐体现出了如下一些特点:首先,译介的对象较多地集中于苏联当代文学作品,在近万种译作中,当代苏联作家的作品就占六七成,这或许是因为,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品在此前大多已经被介绍过来,当代苏联文学因其相对的陌生而引起人们更多的好奇;或许是因为,同时代苏联人的生活,同时代苏联作家的创作体验, 对于刚刚打开门户的国人而言更具吸引力.其次,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开始追求系统性和学术性,许多大型文集相继出版,如人民文学推出的20卷集的《高尔基文集》和17卷集的《托尔斯泰文集》,一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全集也开始面世,这似乎表明,我国对于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已开始步入一个总结阶段.最后,是在大量翻译的基础上展开的学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俄罗斯文学翻译、研究事业的奠基者如姜椿芳、曹靖华、戈宝权、叶水夫等人都还健在,留苏一代学者在被迫中断专业十几年之后又重新燃起学术激情,改革开放后走进大学的新一代也相继进入研究行列,三代学人济济一堂,共同促成了中国俄罗斯文学翻译和研究事业空前繁荣的局面.全国性的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现更名为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建立起来,各种专题的研讨会不断举行,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学术著作纷纷面世, 翻译和研究不平衡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完全别样的风景"在俄罗斯当代作家佩列文的小说《"百事"一代》〔1999〕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心态的话:"不能说他们背叛了自己先前的观点,不能这样说.先前的观点所朝向〔观点总是有所朝向的〕的空间,本身就倾塌了,消失了,在智慧的挡风玻璃上没留下任何细小的斑点.四周闪烁的是完全别样的风景."苏联解体前后,一种具有后现代特征的俄罗斯文学思潮开始出现,它也曾被称之为"别样文学".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文学,的确与苏联时期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的俄罗斯文学译介事业.总的看来,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出版量也在减少,这其中的原因大约有这样几点:首先,在人们普遍赞同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当下,反而出现了英语和美英文化的话语霸权,相比之下,俄罗斯文学和其他非英语文学一样,都变成了"小语种文学",被程度不等地边缘化了.其次,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国力有所下降,国际影响与苏联时期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学水平与国力之间并无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其国际声望的大小无疑还是会影响到其文学和文化的辐射力的.最后,我称之为"后苏联文学"的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文学,自身出现了空前多元的局面,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这使得在对其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译介上也许会遇到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这样三个情况:第一,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与其代表作,一直处在中国翻译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即便是在出版环境大不如从前的近十几年,每年都仍有数种,甚至数十种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面世,索尔仁尼琴、拉斯普京、马卡宁、维克多·叶罗菲耶夫、乌利茨卡娅、佩列文等俄罗斯主流作家的新作都被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了中国.第二,俄罗斯文学作品在译作数量上的减少,也许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水平的整体下降.布罗茨基曾在一次访谈中说,他年青时曾花费数年时间"读完了"俄罗斯文学.我们也许可以说,经过几代中国翻译家的辛勤努力,我们已经"译完了"俄罗斯文学,今天的译介规模自然无法与上个世纪 20年代的"拓荒期"、50年代的"蜜月期"和80年代的"井喷期"相提并论.第三,如果说,我们如今在翻译的规模和译作的社会影响等方面不比从前,那么,俄罗斯文学在当今的中国或许得到了更严肃、更理性的接受,其表现之一,就是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新一代俄语文学研究者继承了前辈的学术传统,同时也正在体现出某些新的风格,比如:在研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和包括俄罗斯学者在内的境外同行拉开了距离,注重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学术成果明显丰硕起来,比较优越的研究环境和出版条件,使这一代学者大多能与时地推出自己的成果.今年在我国举办的"俄罗斯国家年",无疑将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提供一个新的契机.在文学和出版领域,中俄双方的相关部门联手合作,将推出若干举措,例如,俄罗斯作协将向俄罗斯文学的资深汉译者颁发奖章和证书;俄方在国际书展期间将派遣阵容庞大的作家代表团访华;我国的人民文学将推出一部俄罗斯当代作家作品的大型合集,该集子由俄方提供选题和原文,中方负责翻译和出版,预计将在5月面世;南京的《译林》杂志也将推出一期"俄罗斯文学专号".我们相信,中国的"俄罗斯年"以与明年的俄罗斯"中国年"的相继举办,必将对中俄两国的文学交往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俄国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俄国篇)第十章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帝俄时期的报业一. 报业的发端1.《新闻报》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2.《莫斯科新闻》1756年由莫斯科大学主办,宣告了俄国第一非官方报纸的问世。
二. 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俄国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
革命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要刊物《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
民粹派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
主要刊物《俄国财富》、《欧洲通讯》等。
两派报刊在宣传容上的共同点是:主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特权制,主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不同点是:后者否认农奴制废除后资本主义必然在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提出为保护小生产必须遏制资本主义发展。
㈠革命主义派的报刊1.《同时代人》俄国革命主义派的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
1836年由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
开始为季刊,1843年改为月刊。
该刊一度以邓在文学作品为主,脱离现实政治斗争。
1847年以后,别林斯基主持下,为该刊制定了抨击农奴制度,宣传革命主义派思想的纲领。
19世纪50年代的后五年,车尔尼雪夫斯基成为《同》的主要编辑。
他和杜波罗留波夫一起,在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书评和小品文,坚决捍卫农民的利益。
1962年,沙皇政府对革命主义运动进行镇压。
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捕,《同时代人》被禁。
2.《祖国纪事》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
前期由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这一时期,该刊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
后别林斯基转投《同时代人》,《祖国纪事》战斗性有所减弱。
1848年以后逐渐带有学院派色彩。
在涅克拉索夫时期,成为俄国先进的思想的合法讲坛,并同西欧俄社会主义运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1877年涅克拉索夫去世,米海伊洛夫斯基任主编,该刊成为民粹派的宣传阵地。
俄语新闻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俄语新闻的特点及翻译策略®子艺儿王灰学教育 2。
19.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近些年来,中俄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两国的媒体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中国读者越来 越多的关注俄语新闻。
本文从修辞手法、句法特色、翻译原则方面探讨新闻用语的翻译技能,并以新闻的实例加 以印证,具体分析提高消息可读性、可听性的途径,进一步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用语的特色和新闻语言的特 点。
关键词:俄语新闻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我国各个领域对俄罗斯信息需求量随着中俄两国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加深而加大。
媒体新闻语言作为语言学重要的研究部分之一,在传媒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随着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翻译工作者扮演着连接两国文化的桥梁角色。
俄语新闻不仅能体现新闻用语的基本特征,更多的包含了丰富的异域文化背景信息,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如果不了解其特点,不具备必要的翻译技能,翻译工作就会举步维艰。
一.俄语新闻语体修辞特点修辞,即文辞或润色文辞。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一种语言活动,在这种语言活动下可以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不同的修辞手法具有不同的作用,运用修辞常使所表达内容更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在新闻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新闻可读性,可听性。
同时在坚持真实性的同时巧妙地借助修辞手段使文章更生动,从而吸引读者,扩大新闻的传播面和宣传效果。
在 翻译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或将俄语表达的修辞色彩翻译出来,或 将本体直接翻译出来。
1.借代借代是指用某一事物指代另外一种事物,且两种事物之间具备144某种相关性。
E l i lUinH^ U iU IU U diif«hU H:B U I4rir JflTBiri ■ I B u li rli「祛殳中国急需原料,而该俄罗斯原料的传统购买国家是欧洲国家。
20世纪20年代前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
2019年8月第46卷第4期西伯利亚研究SIBERIAN STUDIESAug.2019Vol.46 No.4•文化与教育•20世纪20年代前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郭宇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所,哈尔滨150028)摘要:鸦片战争前,俄国的汉学研究始于俄国的传教使团。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汉学研究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比丘林是最大的贡献者。
鸦片战争前,中国文学作品被译介成俄文的不多,19世纪下半叶后,中俄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俄国人在搜集中国图书资料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获取其他有价值的 人文资料。
瓦西里耶夫对俄国汉学的发展及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十月革命后,苏俄更加 重视对中国的研究,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进入了 一个新时代。
关键词:中国文化;俄罗斯;俄国汉学家;俄东正教传教使团;比丘林;瓦西里耶夫;托尔斯泰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 -0961(2019)04 -0067 -05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由来已久,最早可以 追溯到八百年前13世纪的元朝。
鸦片战争后,随 着中俄两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俄国对中国先秦诸 子百家著作的研究和翻译明显增多。
其中,比丘 林、瓦西里耶夫和托尔斯泰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一、鸦片战争前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3 世纪上半叶。
1237—1240年成吉思汗的子孙们 在攻占了梁赞、莫斯科和基辅等地后,蒙古人便把 先进的中国文化带到了俄国国家形成前的罗斯诸 公国。
但在最初的几百年间,中国文化在俄国的 传播还是偶然的、少量的。
17世纪下半叶,随着俄国东渐,辽阔的西伯 利亚被俄国所占有,中俄壤地相接后,两国间的交 往迅速频繁起来。
1724年,彼得大帝下谕旨建立 帝国科学院,聘请德国汉学家拜耶尔为院士,试图 建立俄国的汉学,但由于远离中国,脱离实际,收 效甚微。
真正对俄国汉学做出贡献的是俄国东正 教驻北京传教使团。
中国新时期小说在俄罗斯的译介与推广——以张洁作品为例
中国新时期小说在俄罗斯的译介与推广——以张洁作品为例白杨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白璐 沧州师范学院汪俊仙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刘翀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批准号:HB17-YB002。
摘 要:张洁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项的作家,也是唯一一位荣获两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在国际文坛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以张洁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与研究为例,探讨中国新时期小说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推广,有利于丰富中国文学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践内容。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新时期小说;张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25-02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迄今为止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小说是最先被译成俄语出版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苏关系的日益正常化,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苏联各大媒体陆续加强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报道。
在俄罗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学术队伍中,既有索罗金、费德林、李福清等老一辈的俄罗斯汉学家,也有罗季奥诺夫、科罗博娃、舒鲁诺娃等新一代的青年学者。
他们不仅翻译了许多优秀的中国当代小说,而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这些作品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张洁作品亦如此。
一、张洁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1984年,张洁创作的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这是当时中国文坛反映四化建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为此,小说很快成为当时中国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并先后被翻译成德文、英文、法文、瑞典文等多种文字。
俄罗斯出版的这部小说的俄文译本最早刊登于1986年出版的第6期《国外当代文学》杂志上,谢曼诺夫翻译。
1989年,莫斯科“虹”出版社又发行了该小说的俄文单行本,发行量50000册。
1988年,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发行了小说集《中国当代小说》,张洁的短篇小说《条件尚未成熟》被纳入其中,李谢维奇翻译,发行量50000册。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课件-第六章-俄国新闻传播史
1918年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的新 闻局合并,命名为俄罗斯通讯社,简称 罗斯塔。
1925年7月10日改名塔斯社。
总社设在莫斯科。
塔斯社网站首页
对外用俄、英、法、西班牙、葡萄牙、 德、意、阿拉伯8 种文字发稿,向115 个 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机构或商务代表处提供 新闻或经济信息。
1855—1868年,赫尔岑在国外同奥加辽夫合办文艺和 政治丛刊《北极星》;
1857年,赫尔岑创办《钟声报》连续出版10年,其间 猛烈抨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赫尔岑
二、农奴制废除后沙俄的新闻传 播业
(一)俄国新闻传播业的迅猛发展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在解放农奴 的前后,沙皇放宽了报刊不得讨论政治的限制。
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 为维护统治,开始对民办报刊实行压制,传播民主主 义思想的报刊全部被查封。
1796年,沙俄正式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此后,历代沙皇对报刊出版的控制程度常常依个性时 而松时而紧,这成为沙皇统治时期俄国新闻政策的特点。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1801—1825年)初期,放松了对 新闻出版的管制,民营报刊数量有所增加。
到1940年,报纸增加到8 806种,这是苏联历史上报纸 种数最多的年份,总发行量3 840万份。
1925年7月10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的决定,在原罗斯 塔社基础上,成立了塔斯社(ТАСС)。至1941年 苏德战争爆发前,塔斯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通讯社之 一。
塔斯社 前苏联国家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
1882年,颁布了《暂时出版条例》,规定报纸 受三次警告即令其停刊。
在严厉的控制下,民主主义报刊大多被取缔, 一批标榜不问政治的大众化报刊和黄色报刊应运 而生。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与知识传播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与知识传播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与知识传播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从早期的报纸出版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途径不断地得到革新和扩展。
这一进程不仅仅反映了媒体的发展,还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演进。
近代中国新闻传媒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
当时,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报纸印刷技术,并建立起新式的报业。
这些报业通过报刊杂志向民众传递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与知识,推动了现代思想与科学的传播。
然而,由于当时政府的限制与控制,这些新闻媒体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
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新闻传媒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辛亥革命的成功以及新兴的民主思潮推动了报刊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新闻机构吸引了众多的记者与传媒人才,报业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竞争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中国的出版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各类图书杂志在市场上纷纷涌现,知识传播的渠道日益扩大。
然而,中国的新闻传媒与知识传播再度遭遇了挫折。
在国家内外形势的变化与动荡中,报业受到了严格的审查与限制,新闻传媒的自由度收到了极大的压制。
在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中央对媒体的控制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传媒被纳入了政治体系,成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工具。
媒体一度成为了集中传播的廉价工具,缺少深度和广度。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传媒与知识传播再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媒体逐渐摆脱了政府的控制。
数量庞大的报业和杂志业涌现出来,呈现出多样化的内容与观点。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媒体和知识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挑战。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捷方便,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在线新闻平台等渠道获取、交流和分享知识。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媒与知识传播的发展既是媒体与技术的进步,也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反映。
在这一进程中,媒体的角色与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新闻机构由于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少数人的垄断,其报道往往带有主观和扭曲的色彩。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传播分析
作者: 杨丽娟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107-11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苏俄通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
摘要:20世纪上半叶"苏俄通讯"传播文本,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撰文本,中国作者实地踏访后写出的通讯文本。
另一类是翻译文本,由中国翻译者从国外报刊上译录的西方"苏俄通讯"文本。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文本,它通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传播等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与苏俄经验在中国的有效传播。
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
作者: 赵永华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中州学刊
页码: 244-247页
主题词: 中国新闻史;外人在华办报;俄文报刊;俄侨;新闻传播
摘要:在华俄文新闻传播的历史扑朔迷离,内容庞杂,头绪万千。
与其他在华外报相比,俄文报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寻找恰当的历史坐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进行准确的评析是一个难题。
但通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特色进行总结,展示其在时间纵向上的来龙去脉和与历史大背景的横向关联,可以尽可能地探求其本质与内涵。
俄罗斯的新闻传播事业
欧洲篇
第十三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1756莫斯科大学主办的《莫斯科新闻》 是第一张非官方报纸。 18世纪70年代启蒙思想家诺维科夫创办 了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讽刺杂志,预示 着民办报刊的出现。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新报刊各具特色 《独立报》:由莫斯科知识界发起创办 《生意人报》:以经济内容为主 《俄罗斯报》:1991创刊 (四)广播电视界的变革 全苏国家电视台和广播公司 奥斯坦基 诺电视和广播公司 全俄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 惟一的全国 性官方广播电视机构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二、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1861农奴制被废除后,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 制有所松动。 报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 政论性报纸和政党报纸的相继创办:1860全 国政治性报纸只有15家,1881增加到83家, 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文学报刊为主的报业结 构。 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特征的报业开始出现:彼得 堡著名出版商苏沃林1876出任《新时报》主 编。“俄国报业大王”
(二)新闻社
1961.2.21创办
同时向国内、国外提供消息,向国内报
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国外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消息;向国 外提供有关苏联的信息。 1991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改称俄罗斯新闻社。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俄罗斯新闻业的现状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 盟共和国,俄罗斯成为它的继承者。 (一)报刊数量猛增
俄罗斯新闻传播史PPT课件
左上图:列宁(1917-1924年的苏联领 导人)
左下图:斯大林(1924-1953年的苏联 领导人)
.
6
1991年发生“8.19”事件,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 人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企图推翻 戈尔巴乔夫总统。
材料分析
在维也纳,几个共产党员被拘禁在警政大楼,共产 党决定号召示威人群,要求当局释放他们。参加 游行的多半是年轻人,警察开枪了,6个年轻的示 威群众死亡。我目睹全程:我在现场。我开始想, 那些共产党领袖故意把情势说成那么坏……把情 况说得糟一点,群众的情绪才会激动,这是革命、 大革命必备的要素之一。
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 (原名《报刊的四种理论》
.
30
一、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的确 立和发展
1取缔反革命报刊,颁布一系列法令
1917年11月,发布了《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查 封了一批资产阶级报刊
1918年2月,《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 规定了报刊革命法庭的权力
1919年2月,《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 的决定案》,到1919年底,其他政治派别的报刊全 部被查封
东斯拉夫语(古俄语) 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形成
古斯拉夫语 公元九世纪
从古俄语中分离出俄语 公元十四至十五世纪
现代俄语 普 希 金 ( 1799-1837) 以 来 的 俄 语
.
11
二、印刷传播在俄国的兴起
古登堡印刷术为俄国的印刷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 俄国早期的印刷传播
俄国出版史的开端
1553年,政治反对派设立了俄国第一个印刷所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2023-11-05CATALOGUE 目录•新闻事业的产生•外国新闻事业的传入•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新闻事业的影响和作用•结论01新闻事业的产生在古代,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
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信传播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书信、公告、报纸等书面形式传播新闻。
19世纪中叶,电报的发明使得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03古代新闻传播方式0201早期报业在19世纪初,一些商业性的报纸开始出现,它们以刊登新闻为主,商业广告为辅。
通讯社19世纪30年代,一些通讯社如哈瓦斯通讯社和路透社等开始出现,它们通过电报传递新闻。
近代新闻事业的萌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报纸的印刷速度和发行量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广播电视的出现20世纪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迅速和直观。
网络媒体的兴起20世纪末,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02外国新闻事业的传入近代西方新闻事业起源于15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抄小报,标志着新闻事业的诞生。
16世纪末,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近代报纸开始广泛发行。
西方新闻事业的起源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后,新闻事业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多种新闻媒介形式。
西方新闻事业的发展西方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外报开始在中国出现。
这些报纸主要是由外国人创办和经营的,其目的是为了向中国推销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外报的影响外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信息传播方式。
同时,外报也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些外报也带有一定的文化侵略和殖民主义色彩。
促进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外国新闻事业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新闻采编技术和发行经验,逐渐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赵永华[提要]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的历史扑朔迷离,内容庞杂,头绪万千。
与其他在华外报相比,俄文报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寻找恰当的历史坐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进行准确的评析,是一个难题。
本文尝试对其特色进行总结,把它在时间纵向上的来龙去脉和与历史大背景的横向关联尽量展示出来,以探求在华俄文新闻传播的本质与内涵。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外人在华办报、俄文报刊、俄侨、新闻传播中国近代报刊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而是从西方传入的舶来品,是在外人和外报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
外报现象贯穿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始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外人在华办报”因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而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华俄文报刊则是其中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始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20、30年代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关于在华外报,黄天鹏先生在1930年版的《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写道:“外人之办报也,无非藉为传道通商之助而已,后西来人士既众,乃有本国文字之发刊,以葡人为最早,计有七种,英文为最有势力,计五十余种;日文之势亦复不弱,变乱之时,国人亦多购读,据近之调查,共数在三十种以上也。
其他如法如俄如德等国各有相当之言论机关,以为其外交之助,已由传教通商而兼具政治之意味矣”。
1就在俄报呈现繁荣之势的时候,黄天鹏却如是说。
果真如黄天鹏所言,在华俄文报刊都是外交之助吗?在“外人在华办报”的历史中,俄国人的新闻活动就这样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它的全貌吗?问题绝非如此简单。
据《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一书提供的资料,俄国人在华出版的中、俄文报纸189种,杂志305种。
另据多伦多大学的教授巴基奇(О. М. Бакич)的统计,仅从1918年到1945年,只在哈尔滨一地俄国侨民就出版了115种报纸,275种杂志,可见数量之多。
虽然其中的很多报刊刊期很短、昙花一现、规模有限,但是,同时还有许多报刊存在了长达二十余年之久。
对于外报的性质和作用有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式,中国新闻史书中普遍的观点认为,外报是帝国主义的舆论工具,用来渗透其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思想,其新闻活动带有刺探情报的目的。
对在华外报的评价之所以过于简单,一刀切,是因为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全面周详的考量,忽视了它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如,在华俄文报刊就区分为沙皇御用报刊、侨民报刊、苏联报刊三大类;侨民报刊中,又细分为反苏、拥苏、中间三种,它们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完全不同,形成了中国新闻传播史、外人在华办报历史中比较奇特的新闻现象。
对于在华俄文报刊的研究,目前不过只言片语,是新闻史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898年底创办的《哈尔滨》(«Харбин»)杂志是在华的第一本俄文杂志,1899年创办的《新边疆报》(«Новый Край»)是在华的第一份俄文报纸,直到1956年哈尔滨《俄语报》停刊,在华出版的俄文报刊多达近五百种。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在华俄文报刊从出现到消失大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其种类之多,性质、内容之复杂是其他在华外文报刊无法比拟的。
起初,它一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办的报纸,是沙皇俄国侵华的舆论工具。
后经十月革命,分化成“红”、“白”两色,形成截然对立的局面。
此外,还有大量的中立报刊,以竭诚为俄侨服务为办报宗旨。
以上种种俄文报刊构成了一幅纷繁复杂、色彩斑斓的图画。
*本文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俄苏在华新闻传播活动研究》的阶段成果。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包含了太多错综复杂的内容,通过系统的研究和与其他在华外报相比较,它彰显出如下一些特点:官方的两种新闻体系同一国家在中国先后建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新闻体系。
在中国出版的其他国家文字的报刊,性质较单一,具有连贯性。
俄文报刊却受其国内政局变化的影响而前后割裂,截然不同。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随着清政府的衰落,中俄两国交往的天平发生倾斜,失去平衡。
沙俄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道不断侵略中国,巧取豪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了我国西北和东北的大片土地。
沙俄的侵略目的很实际,就是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的大片领土和通商贸易权利。
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精神侵略的重要性,转而创办报刊,发表意见,影响舆论。
沙俄在华创办的中、俄文报刊是沙皇政府的御用舆论机关,其言论无不维护其在华的各项利益,始终服务于其侵略目的。
尤其是沙俄在中国办的中文报刊,以中东铁路管理局1906年3月14日在哈尔滨创办的《远东报》为代表,学了中国人的口气来说话,混淆是非,麻痹中国人民的思想。
沙皇御用报刊的本质是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随其侵略魔爪向境外的延伸。
苏维埃制度确立后,代表这个国家的在华官方新闻机构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以往。
苏联官方新闻活动主要表现为塔斯社和各大报社(如《真理报》、《消息报》)的驻华记者向苏联国内发回的中国报道。
在旧中国,军阀政府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对苏联在中国的新闻活动大肆破坏。
因此,代表苏联国家的俄文报刊几乎没有。
只是到了后期,由于1941年4月苏联与日本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在上海才有了以苏商名义出版的中、俄文报刊和“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抗战胜利后,苏军在东北出版了一些临时刊物,时间都很短。
缺乏官办报刊是苏联在华新闻事业区别于他国的一个特点。
苏联驻华记者与中国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或参与其中,或跟踪报道,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苏联国家通讯社,突破西方国家在华通讯社的新闻垄断,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信息传向全世界,意义非同寻常。
尤其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或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当地(如哈尔滨)党团组织在中国出版的报刊,虽然很少,却是新生事物,切合中国革命的需要,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功不可没。
侨报的两种政治色彩使用同一语言的侨民报刊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政治色彩。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出现的大量俄文报刊,基本上是由在华的俄国侨民所办。
虽然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文字,但政治色彩完全不同。
在俄国,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统治,十月革命后建立起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许多俄国人,特别是上层社会,无法接受或恐惧这个史无前例的新生事物,纷纷逃往国外。
大批俄国难民流亡到世界各地,构成了近代史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
在中国的俄侨多半居住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也有从海路直接抵达上海的,或经过中亚来到我国的新疆和蒙古,而这些地方在此前都曾有俄国人居住过,已有生活根基。
在这次举世罕见的移民浪潮中,从海路和陆路进入到中国的俄国逃亡者总数达20—25万人之多。
2部分难民辗转京、津地区和向长春、沈阳、青岛,甚至汉口、九江等城市扩散。
3只要是原沙俄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所及之地,都出现了白俄。
他们的成分很复杂,有帝俄时期的贵族、地主、资本家、银行家、白卫军军官和普通士兵、一般职员、医生、工程师、作家、演员、音乐家、新闻工作者和其他人员。
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华俄文报刊截然分成红、白两色。
属白党者,占当时俄文报刊的绝大多数,对苏联持反对态度,主张办报为侨民服务;属红党者,多由十月革命前就已经在中国的普通侨民、铁路工人所办,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大力宣传苏联建设成就和传播革命思想。
“红白之争”、“政党之争”成为十月革命后在华俄文报刊的主要特点。
这两种色彩的俄文报刊为了不同的政治信仰和理想目标,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和新闻竞争。
各自占领一片领地,各自拥有一定的读者。
中国当局的干预使红色报刊受到钳制。
同一个民族,同一种语言,为着不同的政治目标,同室操戈,这种复杂性是别的国家的在华报刊所不具备的。
侨报与祖国的关系侨民报刊对祖国政府采取疏离和严重对立的态度。
英文、日文的报刊随着本国在华势力的强大而繁荣,随着侵华势力的削弱而衰落,而俄文报刊却不同。
当沙俄在华的殖民机构分崩离析之时,俄文报刊却大量出现,形成更加繁荣的景象。
只在1920—1923年间,仅在哈尔滨一地就新办俄文报刊达110多家。
其中,报纸46家,期刊杂志66家,4是哈尔滨俄文报刊最多的年代。
1917年以后在中国创办的俄文报刊,多半是俄国资产阶级侨民报人所办,属于民营报刊。
他们远离本土,不受本国政府的管理控制,与本国政府没有任何瓜葛。
相反,这些俄侨报人畏惧、憎恶红色政权,痛恨苏维埃制度,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言论上极端反对祖国政府。
在华英、日等国侨民所办报纸与其国内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亦步亦趋,充当其代言机构,与在华俄文报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俄国侨民之所以反对苏联,是因为他们觉得是布尔什维克逼得他们背井离乡逃亡国外。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看到推翻苏维埃政权已经不再可能的时候,这种仇恨才逐渐淡化,报刊上的反苏言论才逐渐减少。
让这些白俄报人转变反苏立场的还有一个客观的外在原因,即绝大多数俄侨心底里虽然对苏联政府持抵制态度,但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状况迫使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在远离祖国的新环境中更主要的是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从事反对苏维埃的政治活动。
放弃没有前景的反苏政治追求后,在精神领域,他们更多地开始关注怎样保持和发扬具有鲜明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白俄报纸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也与苏联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关。
苏联国内高层对逃亡的俄侨采取宽容接纳的态度,逐步承认其苏联国籍。
苏联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危机的同时,社会主义苏联却突飞猛进。
政治上的缓和,经济上的进步,势必会影响俄侨对祖国的感情,加大他们对祖国的亲和力。
俄侨报刊反苏色彩不再明显,只是说明游子心系祖国,还不足以把他们的新闻活动跟苏联政府联系起来。
海外俄侨报刊始终与祖国政府保持着一定的游离关系。
多重的新闻控制俄文办报活动在中、俄不同政权统治时期遭受多重控制在华俄文报刊所受到的新闻控制,也较其他在华外文报刊复杂和严厉。
最初,当俄国人办报不受我国地方当局管理的时候,沙俄势力掌管着办报人的命运。
中东铁路建成后,俄国攫取了在中东铁路附属地驻军、设警与司法特权,俨然“国中之国”。
在哈尔滨出版的宣传民主革命的报刊不断遭到沙俄势力的摧残破坏。
即便不在本土,沙皇专制制度的淫威仍有用武之地,照样实行着如同国内一样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没有新闻自由。
十月革命之后,沙俄在华势力失去靠山和后盾。
1920年,我国开始收回中东铁路主权。
在华出版的俄文报刊必须向东北地方当局申请备案,得到允许后才可以出版。
当时主管报刊的部门是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简称“特警处”。
特警处针对俄文报刊制定了一系列规章条例。
实质上,他们针对的主要是宣传革命的红党报刊,对白俄报刊却故意偏袒。
长期控制东北地方政权的军阀头子张作霖,更是极端反苏反共,极力遏制布尔什维克报刊。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长达14年之久,疯狂地推行法西斯新闻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