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的四个支柱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支柱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人曾把学校心理辅导和教学工作并列喻为现代学校的两个轮子。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正常运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心理教育工作者、学生这四个方面制约这个子系统的顺利发展,是它的四个支柱。
1、学校领导
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心理教育能否真正落实取决于其领导的态度。心理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尚缺乏可行性的操作模式。特别是地区差异、校际差异的存在,人们对心理教育的认识程度不一,这决定了我们目前只能提倡心理教育,不能强求各地区、各学校一哄而上大搞、特搞。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一所学校是否重视心理教育,是否进行这方面的探索,首先取决于校长在这方面的认识。综观心理教育搞的较好的学校,无不有校长在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配臵、待遇、学习与培训、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问题,才能更好的在学校内普及心理教育观念,在具体工作中协调各部门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否则心理教育很可能成为空谈、应付公事,即使有的老师想搞这方面的工作,也会遇到很多障碍。笔者所在省的某校,一位从教育系毕业的老师欲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得到的答复是,搞什么心理教育嘛,以前没这些东西,学生也没什么问题,你越搞这个东西问题越多,越麻烦。某高中,前任校长因人事变动调走,临走前建好了咨询室,而新校长上任后,以工作需要为由将室内物品悉数搬至其它科室,心理课经常被挤占,专任老师经常被调去做其他事情,无暇做本职工作。类似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2、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力量。增强任课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使其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学生的状况最了解,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如不加以注意,势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增强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否则,“我们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学生回到教室后又可能再产生一个问题。”在这里,特别
要防止以下两个问题。
(1)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即使学生真正有了心理问题,仍沿用旧有的办法去解决。
有的教师仍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以为然,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等同起来,认为不必过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只要管理严起来,他们就老实了。某校一女生,上课时老是怀疑有人说她的坏话,每次回答问题时总感觉有人起哄。对老师说明情况,老师只说不要胡思乱想。但学生的情况越来越糟,直至为此打了班内同学。但班主任认定是不求上进,招惹是非,并以此为由,让其回家反省,致使学生的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2)给学生乱扣“心理疾病”的帽子。
心理健康观念已经逐渐地被老师们接受。相当多的老师在涉及健康的讨论中会想到学生的心理方面,这本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有的老师不清楚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确切含义,在区分什么是心理问题,什么不是心理问题时经常妄下断言,挂在嘴边的常是“这个学生是不是心理有病”,“XX心理有问题”。而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比较陌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确切的看法,所以,教师的这种不科学的断语经常会使学生带上沉重的包袱,使得本来很平常的问题变得复杂而又难以解决,最终导致学生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避而远之”,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001年4月15日,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心理素质的建构和培养研究”通过课题鉴定,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像人们曾经渲染和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按“心理基本健康”,“有中度心理行为问题”,“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3个档次标准来看,小学生比例依次为78.9%、16.45、4.2;初中生的比例依次为82.9%,14.2%、2.9%,高中生的比例依次为82.9%、14.8%、2.5%。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对此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观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重视、但不要夸大。实际上,学生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发展性问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其年龄、阅历的增长会自然解决,有些问题只需要老师的辅导即可。特别指出的是有的学生在青春期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常行为,其实是这个时期常态的心理反映,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危言耸听。
3、心理教育工作者
这里指的是从事心理教育的专兼职工作者,这是心理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状况决定了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程度。从目前来看,这支队伍中兼职人员占有相当一部分。而长远看,心理教育工作者专职化应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我们
将拥有一支专职的心理教育队伍。要维护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应解决两个问题。
(1)心理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在现在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老师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更多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工作中难免会有各种失误,而这种失误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沉重的。心理辅导特殊的专业性要求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讲究理论的指导性。这种理论上的欠缺则正是目前大多数专兼职辅导老师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培训,指导老师把自己的经验和理论联系起来,提高心理辅导老师的理论水平,提高其专业素养应是我们考虑的重点问题,这也是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2)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职称和待遇问题。职称问题将是制约心理教育队伍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没有心理辅导教师的正式编制,这将使专职教师晋升职称时遇到很多麻烦,处于不利位臵。并且,在各种评优评先中,工作量的计算时,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变数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当然,心理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使工作有实效,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
学生是心理教育的对象。心理教育最终能否落到实处还取决于学生对心理教育的认可态度。虽然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有心理咨询、心理教育,但对心理辅导的功能、作用,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问题了解不够,尚缺乏科学的认识,学生往往把心理辅导老师与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室与心理门诊,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混为一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心理教育的开展。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心理辅导半信半疑,持观望态度,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凭什么让我相信你们?”,“该不会像我的班主任那样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半天,让我好好学习,不要胡思乱想吧?”
因此,要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在学生中花大力气普及心理教育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健康观念的真正内涵,做到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让学生逐渐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观念,认识到遇到问题,接受心理咨询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这一层面上讲人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不单解决某些心理障碍,它还解决你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要让学生不再对那些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持有异样的目光,认为他们“心理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