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心理学必然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

2.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教育任务、教育对象、社会职能、地位作用和培养方式)。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裴斯洛齐《论教学方法》;赫尔巴特“意识阈和统觉论”。

4.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

6.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1.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3.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4. 个性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

1.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2.桑代克在联结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规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在联结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4.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误)而不是试误。

5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发现理论)

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划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尊重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与人的差异。

9.社会学习理论者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榜样有三种形式即(活的榜样)(符号榜样)(诫例性榜样)。

10.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子过程。

1..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2.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图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3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学习的迁移,按照迁移的内容可以分为( 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2.学习的迁移,按照迁移发生的水平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3.学习的迁移,按照迁移发生的方向可以分为(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4.学习的迁移,按照迁移对学习的影响性质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

5.(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6..(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7.(零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8..(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9..(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10.(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

11.(逆向迁移)是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12.(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直接的、特殊的适应性。

13.(一般迁移)是指原理、原则的迁移。

14.官能像人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来加强的,这是(形式训练说)迁移理论主要观点。

15.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共同要素,这是(共同要素说)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16.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个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这是(经验类化说)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水下击靶”实验是(经验类化说)迁移理论的经典实验。

17.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这是(关系转化说)迁移理论的观点。

18.定势:也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其作用是双向的。

1 华莱士1926年提出了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即(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证实阶段)。

2.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3.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4..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算法策略)(启发策略)。

5.问题、问题意识有两个基本的来源(好奇心)(怀疑精神)。

6. 解决问题的早期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和苛勒的顿悟法)。

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奥苏伯尔提出学习情境中的动机类型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组成。

3.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强弱)即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和(学习者行为质量)

4. 阿特金森认为: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5 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6.. 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的。

7.韦纳将学习动机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稳定性和不稳定;内部和外部;可控和不可控

能力高低+ + +

努力程度+ + +

任务难易+ + +

运气好坏+ + +

身心状态+ + +

外界环境+ + +

8.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即自我能力感。

9.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的即(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和(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

10. 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1 .自我意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2.(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关键。

1.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从众)

2. 弗里德曼认为“社会助长”的出现是因为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增加了(内驱力)。

3. 心理学家认为从众有两个基本的因素(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

4. 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将班集体分为(简单聚合型)(一般型)(成熟型)三种类型

5.高校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平等、尊重、真诚、理解、社会交换)

1..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简称:知、情、意、行。

2.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两级水平即(他律)和(自律)。是根据两个参照点划分的即(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

3.(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4.道德意志形成:决心→信心→恒心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事件因素)(自身因素)

2.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精神病是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类。

1.教师的威信大致包含(思想威信)(学识威信)(品德威信)(情感威信)四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适应阶段)(分化定型阶段、(突破阶段)(成熟阶段)

二、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