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的抗倭战役

合集下载

抗倭事件

抗倭事件
编宗宪尚书府景区誉称“徽州第一家”的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座落在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从胡宗宪至胡氏“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龙川村呈船形,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村前交汇相拥,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宝地。尚书府景区居船之掌舵位,为龙川风水最佳之处。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如诗如画。透过五百年的时空,彰显出古徽州的幽秘与神奇!走进占地3000平方米的尚书府,象一个小社会,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胡氏家井、绣楼、徽戏园、松公家祠、文昌阁、蒙童馆、土地庙、医馆等,和众多小巧的庭院相交辉映,组成一个巷弄陌阡,四通八达的一个迷宫豪宅。尚书府鼎盛时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说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 如果说北京故宫的木雕具有皇家的气派和豪放,那么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木雕则具民间的隽秀典雅,窗上、隔板上、梁栋上玲珑有致的木雕,让您仿佛进入古时的艺术天地,加上苍旧的木楼,徽州风俗的摆设,幽幽小巷,低头是鹅卵石路,抬头放眼是青砖细瓦,飞檐高挑的砖雕、石雕,还有那错错落落的马头墙、鳌鱼禽兽,栩栩如生,你会感觉仿佛时间倒流,一下子回到了明朝的天伦之中了。 国家历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教授考察后,高度评价: 从善堂“尚书府非常典型反映了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这种特殊家族,建筑做得很细节,细部做得很精致,可以左顾右盼,处处生景,是徽州保护最好的古建筑,精品精品!” 在此您饶有兴趣走进俗称“二十四个门阙”“去看胡氏祖居,去读胡氏家谱,去游豪宅迷宫,去赏尚书府六大奇特徽文化”。
编辑本段功绩
第一,水陆并举,建立沿海防御体系。
明初注重海防, “陆有战守,水有战船”(7),倭寇偶有骚扰。嘉靖三十 二年(1554年)后,倭患频仍。这时明廷决定以胡宗宪 任抗倭总督。他上任后,十分重视加强海防,并把苏、松地 区做为重点,主张“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防之于海;犹 防江者必防之于江”(8)。以往抗倭总督于加强海防方面 虽也曾有举措,但都未能形成防御体系。胡宗宪针对倭寇“ 去来飙忽难测”,“海涯曼衍难守”(9),沿海地区随时 可能遭受倭寇焚掠的情况,决定建立沿海防御系统。组织人 员把沿海倭情、地理形势及抗倭措施编成《筹海图编》,指 导抗倭斗争。“缮甲造舰”(10),修造战船千艘,多置 火器,配备佛郎机、鸟铳、火砖、喷筒、火箭等,由俞大猷 、戚继光分率巡洋。福建沿海设立哨兵,置烽火门、小埕、 南日、浯屿和铜山五大水寨,派驻军队捍卫海岸。浙江沿海 设海盐、澉浦、乍浦三大水寨,招募苍山、福清等船78只 布列各港口,以四参将六总兵统之,“不拘警报有无,而亲 出海洋,严督各总戮力用命,以遏海寇于方来”(11)。 明朝真正的水师是从这时建立的。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戚继光,明朝军事将领,他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戚继光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他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好斗。

年轻的戚继光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很快就成为了明朝军队的一名将领。

在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保卫家园,戚继光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奋勇抗击倭寇。

他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战术,不断打击倭寇的势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

最著名的就是他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率领明军在福建妈祖岛大败倭寇的战役。

这次战役,戚继光精心策划,巧妙部署,最终成功地消灭了数千名倭寇,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震慑了倭寇的气焰,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成为了明朝抗倭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倭史上的一座丰碑。

戚继光的抗倭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宁繁荣而奋斗。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捍卫家园,守护和平。

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英雄史诗。

他的事迹永远镌刻在中国抗倭史的丰碑上,也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戚继光,是中国抗倭史上的一位英雄,他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明朝抗倭史 明朝后期倭寇肆虐到底有多严重

明朝抗倭史 明朝后期倭寇肆虐到底有多严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抗倭史明朝后期倭寇肆虐到底有多严重导语: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有六十七名倭寇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流劫杭、严、徽、宁、太平等地,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明正规军、地方民团都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有六十七名倭寇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流劫杭、严、徽、宁、太平等地,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明正规军、地方民团都是望风奔溃。

在一次战斗中,明军不敢上前与倭寇交战,就在远处放箭。

没想到几十个倭寇都能够用手把箭接住。

明军士兵面面相觑,一齐溃逃。

倭寇继续杀进,居然进犯到南京城下,在江宁镇杀死明军三百余官兵后,直接正面进攻南京安德门。

明军用火铳射击,倭寇乃后退,由秣陵关逃窜。

守关的明军上千人又奔溃。

最终,苏松巡抚曹邦辅和部下王崇古、董邦政率兵围追堵截,紧紧咬住这一小股倭寇不放,双方同时在一昼夜中急行军近两百里,杀红了眼的明军最终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在浒墅关将倭寇全歼。

这区区六十余名倭寇,居然在中国腹地流窜数千里,杀伤中国军民四五千人以上,共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攻入两个县城。

这场武装大游行,一共进行了八十多天才告结束。

这是明代抗倭战争中的一次典型战例,被详细记载于《明世宗实录》。

在这次战斗中,倭寇的狡诈、勇敢、能战,与明朝军队的腐败、怯懦、无能形成鲜明对比。

倭寇是明代在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出现的由日本武士、浪人和奸商组成的,并得到日本封建主支持和怂恿的海盗集团。

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

倭寇出现之后,就经常侵扰中国沿海,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倭乱。

倭寇常常数以千记、甚至以万计地从海上侵入,明政府军无力抵抗。

但是,倭寇的组成却也更加复杂了,除了日本人之外,还掺入了大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岑港之战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2. 福建之战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

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

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

经典传奇历史故事1:戚继光抗倭之战

经典传奇历史故事1:戚继光抗倭之战

经典传奇历史故事1:戚继光抗倭之战经典传奇历史故事1:戚继光抗倭之战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

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上称为“倭寇”。

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

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秋天,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御倭前线,任浙江都司金书。

次年被推荐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不久又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三府。

这些地区是倭寇时常出没、遭受倭患最严重的地方。

当时,明朝将士大多是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军队装备也破旧不堪,士兵的盔甲都是用纸片缀成的,行军打仗连营帐也没有,只好在路边的旅馆里投宿。

军粮奇缺,使得将士们长期吃不饱肚子。

这样一来,谁还愿打仗?一个冬天一过,戚继光手下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

从小生长在军人之家的戚继光对这些了解得一清二楚,他一直在想改编军队,建立一支勇猛善战的新军。

他曾多次向上司提出招兵、练兵的建议,但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559年,上司才准许他作一次选兵、练兵的尝试。

戚继光认为,身体壮实,皮肤像泥土一样黝黑的农民、渔人才是最理想的士兵;相反,那些眼神轻灵,细皮嫩肉的市井刁滑之徒是决不可以征招的。

一次,戚继光骑马路过一个渔村,正好那里发生了一场械斗,一方是五大三粗的矿工,一边是黑如泥鳅的渔民,鱼叉、棍棒上下翻飞,不少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没有一个求饶的。

戚继光勒住马缰,正想上前阻拦,忽然灵机一动:这不是选兵的最好机会吗?那些械斗的矿工、渔民见来了个大官,一起围上来向他告状,七嘴八舌,乱纷纷的。

戚继光这才得知,他们是为争夺从倭寇手中夺回的战利品而发生争执的,一方说那堆衣物是倭寇从他们那里抢的,一方说是从他们渔船上掳的。

戚继光抗倭小故事100字

戚继光抗倭小故事100字

戚继光抗倭小故事100字
戚继光抗倭小故事100字如下:
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经常有倭寇从海上侵入,登陆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浙闽近海地区老百姓饱受这些侵略者造成的苦难,许多人家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乞讨求生。

在朝廷授意之下,名将戚继光在浙江沿海迅速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人称“戚家军”,专门对付倭寇。

经过大小战斗十多次,“戚家军”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

戚继光同时还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明朝嘉靖年间40个日本浪人从杭州一路打到南京

明朝嘉靖年间40个日本浪人从杭州一路打到南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嘉靖年间40个日本浪人从杭州一路打到南京导语: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在帝国的东南沿海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40个日本浪人,在浙江平湖地区登陆,一路烧杀抢掠,居然打到了南京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在帝国的东南沿海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40个日本浪人,在浙江平湖地区登陆,一路烧杀抢掠,居然打到了南京城下。

要知道,当时的南京城可是帝国的第二首都,驻军有十几万之众,而40个日本人居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杀到南京城下,那么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皇帝知道此事之后,大发雷霆,要当地驻军务必歼灭这股海盗。

虽然最终40个日本浪人被全歼,但他们已经在大明帝国内烧杀抢掠一个月,遍布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据说杀伤军民共有三千多人。

其实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大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倭寇都十分猖獗。

这些倭寇主要是一些日本浪人,他们在日本国内的战争中失败后,只能出海成为海盗。

这些日本浪人一般都是武功高强,并且佩戴当时最先进的日本刀。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这些日本倭寇曾经练习过“阴流”,这是日本刀术中的一门绝技,传自日本的绝顶高手,“剑圣”上泉信纲。

而大明帝国的卫所士兵,在建国两百年后,早已不复当年的勇猛。

日本浪人相当于久经战场的特种兵,而大明的军队多是战斗力极差的守备兵,或是民团团练。

特种兵打民兵,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日本浪人一般只是杀人抢掠,遇到困难就跑路,所以很难用人海战术歼灭。

以上种种原因,才才会出现所谓打到南京城下的怪事。

直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出现,倭寇们才算真的遇上对手。

戚将军为了对付倭寇,专门研制了一套阵法,叫做“鸳鸯阵”,专门对付小股倭寇特种兵。

并且改进制作军刀技术,造出来超越日本刀的戚家刀,在武生活常识分享。

明代嘉靖年间的“淞沪会战”

明代嘉靖年间的“淞沪会战”

明代嘉靖年间的“淞沪会战”提起明朝的倭寇,随着这些年相关历史书籍的普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早期倭寇是冒充朝贡使者来到中国,滞留在沿海抢劫的日本人,后来又有不少本地的海贼加入,明火执仗、杀人越货,在嘉靖年间“登峰造极”,而后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民族英雄的合力痛击之下,灰飞烟灭。

上述这些认识,都没有错,但是历史的洪流都是由无数细小的浪花组成,而这些浪花往往最别致、最传奇、最动人心魄,这一期的“叙诡笔记”,我们就从明代的笔记中,发掘一些“抗倭战争的细节”。

惨不忍睹的“日本国情”《涌幢小品》是明代著名的史料笔记,一共三十二卷,撰写者是天启三年曾当到内阁首辅的政治家、文学家朱国桢。

《涌幢小品》是朱国桢闲居在家时写成的,他家有个六角的木亭,形像石幢,构造如穹庐,可以随意迁换地方,好似从地下涌出,本书就是在这亭子里写成的,因此得名。

《涌幢小品》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其中第三十卷,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抗倭战争的过程,而在战争爆发的原因上,朱国桢对“日本国情”进行了一番分析。

题为“倭官倭岛”的一则笔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倭俗简易,寸土属王。

”就是说日本那地界,有一亩三分地就敢自称为“王”,一个“王”的实际职权和辖地估计都不如大明一个村长,“倭民住屋一编,阔七尺,岁输银三钱,耕田者,粟尽入官,只得枯槁”,穷成这个样子不说,“国土安全”还一万个不省心,“其地多大风,夏秋间风发,瓦屋皆震,人立欲飞。

乍寒乍暖,气候不常,其暑甚酷,一冷即挟纩。

九月以后即大雪,至春止矣,大小终日围炉”,围着炉子却也没有什么好吃喝,“日食甚陋,多用汤,日只二餐”。

人活到这个份儿上,除了当贼,也确实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了,但“贼饷”也低到不忍直视,“为通倭人买为贼,每名只得八钱”。

插播一下,当时大明王朝的民生指数怎样呢?同样是《涌幢小品》,记述了一种叫“头脑酒”的东西,“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辟寒风也”,估计就跟现在的羊杂汤差不多,问题是,这种“头脑酒”乃“民间用之不改”,是明朝普通百姓最基本的待客之道,就这一道肉汤,只怕羡煞岛国原住民了。

戚继光抗倭故事

戚继光抗倭故事

戚继光抗倭故事
戚继光,明朝将领,历史上以抗倭有功而著称。

他出生于明代
嘉靖二十年(1541年),是戚继光和张氏的长子。

自幼聪慧好学,
勇敢果决,有着一颗报国救民的赤诚之心。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源自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倭寇横行,对中
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

戚继光奉命镇守福建,他深知倭
寇的凶残和威胁,立志誓死保卫家园,不畏艰险,不惧强敌。

在福建镇守期间,戚继光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加强了城防
建设,整顿了军纪,严明军纪,加强了训练,提高了官兵的战斗力。

在他的率领下,福建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倭寇的侵袭。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福建的抗倭战役。

1574年,倭寇围攻福建,戚继光率领官兵英勇作战,最终成功击退
了倭寇的进攻。

这场战役,成为明朝抗击倭寇的重要一役,也是戚
继光军事才能和勇气的集中体现。

除了在福建的抗倭战役中表现出色外,戚继光还在其他地区有
过多次抗倭的战斗经历。

他积极响应国家的征调,多次率领部队奋
勇作战,保卫国家安宁。

他的英勇事迹,深受人民和后人的敬仰和
赞颂。

戚继光抗倭故事的结局是辉煌的。

他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
赫战功,被封为“忠勇侯”,成为明代抗倭名将。

他的事迹被后人
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击倭寇的英雄典范。

戚继光抗倭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篇章。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而奋斗。

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华民族,前行不止,永远向前。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戚继光率领八百壮士,抵御日本倭寇入侵,他在求援无果的情况下,坚持奋战,终使倭寇败退而归。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详解2000字:戚继光,字士元,明代名将,他出生于山东济南,家境贫寒,但是他勤奋刻苦,不断锻炼自己,练就了一身绝艺。

嘉靖年间,戚继光随军被调往东南沿海进行防御倭寇的任务。

在当时,日本倭寇四处侵犯中国海岸,不断肆虐,烧杀抢掠,给中国的海岸城镇带来了重创,民间百姓生命财产双失。

为保卫边疆,明朝组织一批官兵前往海上抗倭。

戚继光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先后在沿海的福建、浙江等地打击了日本倭寇。

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日本倭寇嗅到了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重新进犯中国的海岸城镇。

在这次入侵中,倭寇数量多达30余万之众,气势汹汹,令人惊骇不已。

明朝的海防力量不堪一击,戚继光所在的徐海卫也被残忍地攻克了。

几乎所残留的中国军队都已经崩溃,无法组织有效的对抗。

这时,戚继光挺身而出:他自告奋勇,率领八百壮士坚决抵抗日军,誓死保卫祖国和百姓。

他首先发动剿寇顺民的游击战,用一众民间武装、土地豪绅和部分失业士兵组成抗倭队伍,即所谓“千户带三百人”的组合。

戚继光则带领着八百名的义勇军,团结民众共抗外敌。

戚继光的坚守挽救了国家危亡,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在敌人没有完全入侵之前,进行有效的防御。

他派遣头目邹益、张世爵等人去求援,同时利用海上风势,主动攻击日本水军,扼制日军。

此时,藤堂高虎以两万余兵力渐渐向永平路试探,戚继光果断应战,以八百卫队拦截日军,让主力有机会集结,为未来的抗战,打下坚实基础。

在求援无果的情况下,戚继光极富勇气地坚持奋战,终使倭寇败退而归。

此战,戚继光所带领的八百壮士,以身殉国,无一生还,被后来的话语赞为“八百壮士”,他们的壮举让中国百姓深受感动,成为中国抗侵留学生的志愿指标。

戚继光深得人民爱戴,成为民间英雄。

本文主要讲述了明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嘉靖年间的抗倭战役

嘉靖年间的抗倭战役

九、广东战场
在浙江、福建的海寇基本平息以后,海寇的重点转移到了广东。此时,俞大猷也从江西调往了广东继续剿除海寇。俞大猷到了广东以后,首先招抚了一支五万余人的矿工起义队伍,从他们之中挑选了两千人组成了精锐的部队。然后利用这支部队与福建调来的军队在南澳之战中斩杀吴平人马1500余人,烧死淹死5000余人。经过了这场战斗,广东境内的海寇也基本被清除了。这样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大规模的海寇入侵行动终于被平息了。
四、王江开始劫掠,与明军互有胜负,双方均伤亡严重,如明军在海宁孟家堰阻击战中,将士阵亡1457人;在黄山岭遭遇伏击,两千人阵亡。因为明军作战不利,五月,王忬被调走,改由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全面负责防御任务。张经一面指挥明军继续防御,一面急调广西、湖广狼、土兵前来应战。然而,在狼、土兵未到之前,明军仍然节节败退,仅有嘉兴和杭州没有被徐海军队攻克。直到嘉靖三十四年四月中旬,张经调集的兵马全部聚集于浙江,张经才对敌人发起了全面进攻,于王江泾(今江苏吴江盛泽东南)大败徐海部队,歼灭了敌人1900余人,徐海的大部队不得不撤走。然而刚刚取得了胜利的张经即因为得罪了权臣赵文华而被问斩了,其职位也由南京户部尚书杨宜接替。可惜杨宜并不会领兵打仗,无法调动军队打击敌人,致使在他的任内出现了一起极其让朝廷尴尬的事件。
六、胡宗宪诱歼徐海、王直
一小股倭寇竟然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流窜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这也充分暴露了明朝的军队指挥无方,于是嘉靖三十五年二月,明朝又派出了胡宗宪总督浙江、福建的海防事务。胡宗宪上台以后,感觉到海盗的实力极其强大,如果使用军队正面作战,明朝的军队恐怕是很难取胜,于是他就开始使用招抚的政策,对于徐海集团使用了反间计,使徐海集团几个主要头目之间产生了隔阂,相互撕杀起来。最后胡宗宪“
一、双屿大捷

戚继光的事迹简述50字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

戚继光的事迹简述50字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

戚继光的事迹简述50字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个人简历模板】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名伟大的抗倭英雄,关于他抗倭事件的过程有哪些呢?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戚继光抗倭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

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

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

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

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

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

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

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

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

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

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

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

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

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

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

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

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_作文素材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_作文素材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名伟大的抗倭英雄,关于他抗倭事件的过程有哪些呢?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戚继光抗倭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戚继光抗倭事件过程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

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

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

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

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

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

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

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

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

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1/ 6为巢,四出骚扰。

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

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

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

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

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

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

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xx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

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

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咱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

”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

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

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

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

他出生于将门之家。

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

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

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

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

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

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

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

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

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

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戚继光在长达12年的抗倭生涯中,率领军队转战东南沿海各地,历经无数次战役,打了不少胜仗。

横屿之战文言文阅读理解

横屿之战文言文阅读理解

横屿之战文言文阅读理解
横屿之战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倭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以下是关于横屿之战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然后回答问题。

【原文】
嘉靖壬戌夏,倭寇犯闽,盘踞横屿岛。

岛去宁德城十余里,地势险要,涨潮时汪洋一片,退潮时淤泥塞路,涉海或登船进攻皆难。

倭寇据此为巢穴,四出剽掠,居民苦之。

时戚继光为将,率浙兵六千,谋捣其巢。

乘退潮之机,命士卒负草铺路,涉海而进。

倭寇不意我军能至,仓皇失措,遂大破之,斩首2600余级,俘获无数,闽地赖以稍安。

【问题】
1. 倭寇为什么选择横屿岛作为巢穴?
2. 戚继光是如何利用倭寇的轻视心态取得胜利的?
3. 横屿之战中,戚继光军队采取了哪些策略?
4. 横屿之战的胜利对当地居民有什么影响?
【答案】
1. 倭寇选择横屿岛作为巢穴,是因为该岛地势险要,涨潮时汪洋一片,退潮时淤泥塞路,涉海或登船进攻皆难。

倭寇认为戚继光军只擅陆上作战,不能过港攻击,因此认为这里是安全的巢穴。

2. 戚继光利用倭寇的轻视心态,乘退潮之机,命士卒负草铺路,涉海而进,出其不意,使倭寇仓皇失措,从而取得胜利。

3. 横屿之战中,戚继光军队采取了乘退潮之机进攻的策略,利用士卒负草铺路,涉海而进,出其不意,迅速登岛,一举捣其巢穴。

4. 横屿之战的胜利对当地居民有很大的影响,使闽地得以稍安,居民不再受倭寇的剽掠之苦。

历史上明朝与日本的十次大战。

历史上明朝与日本的十次大战。

历史上明朝与日本的十次大战。

有明一代的中日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双方因为倭寇、封贡、朝鲜等争议,历史上交手多次,共爆发过十次战役。

下面就来看看明朝和日本每次的战果,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1. 望海埚之战望海埚之战是发生在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6月,由左都督辽东总兵官刘江指挥的在辽宁大连金州地区抗击日本倭寇的战役。

时间:1419年6月14日明朝兵力:步军1756名,屯田军2020名日本兵力:海船31艘,2000多人。

结局:明朝胜利战果:总计杀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2.争贡之役嘉靖二年(1523年)5月,抵达宁波朝贡的两个日本使团,因手续问题发生内讧,双方厮杀,致明朝官军和许多无辜百姓被杀,并大掠浙江沿海城邑,这就是所谓的“争贡之役”。

时间:1523年5月明朝兵力:不详日本兵力:海船3艘,300多人结局:日本胜利战果:明朝都指挥使、千户、百户三人被杀,一人被俘。

3.双屿岛之战时间:1548年4月16日明朝兵力:300多帆船和舢板船,乡兵约6000余人日本兵力:海船百艘,数千人结局:明军胜利战果:摧毁倭寇在中国沿海大本营双屿岛4.普陀山之战时间:1553年三月明朝兵力:不详日本兵力:海船百艘,3000人结局:明军胜利战果:总计杀死倭寇250名,生擒343名5.台州战役时间:1561年4—5月明朝兵力:戚家军2000余人日本兵力:海船50艘,20000人.结局:明军胜利战果:先后十三战十三捷,总计斩杀倭寇1400多人,溺死4000多人6. 平壤之战公元1592年(万历二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发兵二十万进攻朝鲜,朝鲜国王上表告急。

明神宗派大将李如松入朝救援,并与日军在朝鲜平壤展开激战。

时间:1593年1月4日明朝兵力:佛郎机炮100门,步军40000人日本兵力:18700人结局:明朝胜利战果:总计杀死日军12180人,彻底打掉了侵朝日军的嚣张气焰7. 碧蹄馆大战时间:1593年1月24日明朝兵力:3000骑兵,6000火铳兵日本兵力:36000人结局:明朝胜利战果:总计杀死日军8000人,迫使日军从平壤战略撤退8. 南原之战时间:1597年8月12日至8月15日明朝兵力:骑兵3000人、大炮三门日本兵力:56000余人结局:日本胜利战果:明军全部战死,日军攻破南原城并屠城9. 蔚山大会战时间:1597年12月3日明朝兵力:36000人日本兵力:64000余人结局:互有胜负战果:日军伤亡12000余人,战局进入僵持阶段。

最新胡宗宪 百科精品资料

最新胡宗宪 百科精品资料

胡宗宪百科名片胡宗宪画像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

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

万历十七年(1589),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

目录[隐藏]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相关事件人物故居个人著作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相关事件人物故居个人著作[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

历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今属浙江省)知县,后来提升为御史巡按宣府,大同,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

为人多智略,擅用权术立志为国建功立业。

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

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浙直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

将张经等的王江泾大捷之功归于宗宪,又陷害张经与李天宠,擢胡宗宪为左佥都御史,代天宠御倭之任。

后文华又排斥新任总督杨宜,以胡宗宪为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

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盗王直功,加太子太保。

以得明世宗宠信,晋兵部尚书,并加少保。

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弹劾其为“严党”而入狱。

在狱中愤然上书数千言,发出“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慨叹!四十四年瘐死狱中。

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入国史。

《明史》有传。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胡宗宪作为龙川胡氏的第三十四代孙,自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

其父胡尚仁,善于治家,家境殷实。

其母方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

胡宗宪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稍长,他的父母不惜出重金聘名师教授。

胡宗宪聪明好学,对于兵法谋略之类的书尤其用心,唯独在科举功名上没有兴趣。

这让他的父母大为伤心。

后在其父苦苦规劝下,胡宗宪才有所收敛,专心科举。

嘉靖七年(1528),胡宗宪成为绩溪县学庠(xianɡ)生。

嘉靖十三年(1534),胡宗宪乡试中举。

嘉靖十七年(1 538),胡宗宪考中进士。

此时距他的曾叔祖胡富考中进士正好是一个甲子,整六十年。

后胡宗宪累官至兵部尚书。

至今,在安徽绩溪的龙川村(现为大坑口村)村头还矗立着颂扬他们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奕世”就是代代相传的意思。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战争故事-明朝抗倭的故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战争故事-明朝抗倭的故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战争故事-明朝抗倭的故事 元朝时期,⽇本分裂为南北两朝,两朝间相互攻伐。

溃败的⼠兵经常与商⼈勾结到中国沿海掠抢。

明朝时期倭患更为严重,此次战役就是明军为抵抗倭寇⽽进⾏的。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战争故事-明朝抗倭之战。

明朝抗倭之战 元朝时,⽇本流亡海上的散兵便与冒险的商⼈勾结,到中国沿海⾛私、掠夺。

明太祖朱元璋时曾经三次派使者与⽇本交涉,都没有结果。

为此,洪武、永乐年间,明朝廷不断加强海上防御⼯事,并加⼤的海军在海上巡查。

1547年七⽉,明廷以朱纨为提督负责浙闽海防军务。

第⼆年,朱纨派兵击败倭寇,占领双屿。

但朱纨却因为斩杀太多与倭寇勾结的豪绅,⽽被以“擅杀”罪赐死。

倭寇复⽽⼜盛。

1553年、1554年两年中,倭寇不仅骚扰江浙地区,攻取了昌国卫、上海、乍浦等地,⽽且以海岛为基地向陆地推进。

柘林(今上海奉贤南)、川沙就是倭寇的两个据点。

明廷为了改变被动局⾯,调整海防部署把沿海卫所,划分区域,派重⾂统⼀指挥。

同时,征调兵⼒,作为机动部队。

明廷⼜任命张经为总督。

他到任后集中兵⼒于1555年⼀举歼灭了深⼊松、杭腹地的倭寇2000多⼈。

但他因“养寇失机”的罪名被杀。

由于各地兵⼒不统⼀,且军纪败坏,得不到当地居民的帮助,⼠兵⼜对沿海⽔⼟不服,战绩不佳。

刚刚出现转机的战局,⼜陷⼊困境。

1556年,浙江、南直⾪(今江苏)等地就有近50处遭倭寇侵扰。

胡宗宪继任总督后,采⽤离间计分化敌⼈,在1556、1557两年间,先后消灭了陈东、徐海等地的倭寇。

1559年,刘显等⼈⼜于庙湾歼灭侵⼊江淮的倭寇。

江浙⼀带的倭患,逐渐转轻。

海防策略上,明军采⽤了⽔陆协作,陆地歼敌为主的⽅针。

同时,招募新军,加以训练。

其中有名的有俞⼤猷的俞家军以及戚继光的戚家军。

戚继光不仅结合地形指挥作战,还改进了⽕器装备,提⾼了部队整体的战⽃⼒。

此外他还根据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了“鸳鸯阵”“三才阵”等战⽃队形。

此后,戚家军成为有效抵御倭寇的主要⼒量。

戚继光抗倭故事大全

戚继光抗倭故事大全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第⼀次反侵略战争。

嘉靖三⼗四年(1555年)五⽉,由汉、壮、苗、瑶等族⼈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破倭寇,斩敌2000。

这是抗倭战争以来的⼀次胜利,被称为“⾃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年(1563年),败⾛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带,被⾼⼭族⼈民赶⾛。

⽽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元末明初,⽇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

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商⼈、浪⼈到中国沿海地区进⾏武装⾛私和抢掠骚扰,历称为“倭寇”。

明初,国⼒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

倭寇的滔天罪⾏,给中国⼈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被激愤的中国⼈民纷纷组织起来,进⾏抗倭的⾃卫⽃争。

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

嘉靖三⼗四年(1555年)秋天,戚继光从⼭东调到浙江御倭前线,任浙江都司⾦书。

次年被推荐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不久⼜改守台州、⾦华、严州三府。

这些地区是倭寇时常出没、遭受倭患最严重的地⽅。

当时,明朝将⼠⼤多是没有战⽃⼒的⽼弱病残,军队装备也破旧不堪,⼠兵的盔甲都是⽤纸⽚缀成的,⾏军打仗连营帐也没有,只好在路边的旅馆⾥投宿。

军粮奇缺,使得将⼠们长期吃不饱肚⼦。

这样⼀来,谁还愿打仗?⼀个冬天⼀过,戚继光⼿下的⼈都跑得差不多了。

从⼩⽣长在军⼈之家的戚继光对这些了解得⼀清⼆楚,他⼀直在想改编军队,建⽴⼀⽀勇猛善战的新军。

他曾多次向上司提出招兵、练兵的建议,但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559年,上司才准许他作⼀次选兵、练兵的尝试。

戚继光认为,⾝体壮实,⽪肤像泥⼟⼀样黝⿊的农民、渔⼈才是最理想的⼠兵;相反,那些眼神轻灵,细⽪嫩⾁的市井刁滑之徒是决不可以征招的。

仙游之战背景及过程是怎样的

仙游之战背景及过程是怎样的

仙游之战背景及过程是怎样的仙游之战是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在明抗倭的战争中,福建总兵戚继光指挥明军解围仙游(今屑福建),击败倭寇的城邑争夺战。

下面是分享的仙游之战背景及过程,一起来看看吧。

仙游之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四十二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仙游之战背景。

公元1563年四月,戚继光指挥平海大战大捷之后,又率部在连江马鼻岭和宁海肖石岭歼灭倭寇,福建的倭寇之乱才终于暂时得到了平息。

不过加强福建的水陆防务才是长治久安的好办法,于是戚继光与谭纶商议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御倭方案,上报朝廷。

这些方案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陆上防御,还有一个是海上防御。

陆上防御:戚继光队分成8个营,按照北、中、南3路设防。

这3路部队分别带领两个营,驻扎福宁、福清、漳州、泉州等,剩下的两个营则由戚继光亲自统帅,防卫省城福州。

海上防御方面,主要就是恢复之前废弃的沿海水寨,修整好之前损坏的兵船,各寨的器械、火药、粮饷全部准备完毕。

公元1563年十月,倭寇心中不服,再次聚集了2.7万多人大举入侵,目的在于劫掠仙游,第二年再来进攻福州。

十月上旬,倭寇先后入侵犯台山、福宁三沙和闾间澳等地,那些沿海水寨在交战中虽然取得了多次的胜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倭寇对福建的进犯。

于是戚继光被任命为总兵官,领导福建及浙江金、温二府,负责水陆军务。

十一月一日,倭寇一路南下进犯,三日则在连江东岱澳登陆。

六日,仙游城外有一万多个倭寇,而戚继光方面,军民加在一起也就500不到的人。

因此戚继光决定先取守势,确保仙游,再主动进攻倭寇。

仙游之战的过程就算有戚继光这样厉害的人物坐镇仙游,也没能让倭寇放弃对仙游的进犯。

整个仙游之战过程并不算太长,时间大概是持续了1个月左右。

仙游城内是由陈大有等人率领军民在拼死抵抗,城外是戚家军在奋力搏斗,倭寇就算实力雄厚,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拿下仙游城,于是就想到了劝诱这个办法。

守城的官兵也早就收到了戚继光的指令,一边与倭寇谈判,争取时间;一边抓紧构筑土城等城防工事,改进防御器械,加强仙游城的防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靖年间的抗倭战役.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

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

由于发生在嘉靖二年的宁波争贡之役,朝廷经过议论,决定全面封锁对外贸易。

然而官方的对外贸易虽然禁绝,但是私人的对外贸易无法禁止,也就在嘉靖开始完全禁止官方对外贸易的时候,葡萄牙人来到了中国,在官方并不管辖的沿海岛屿浙江附近的双屿岛上定居下来从事对外贸易,原来中国沿海的居民也纷纷来到这个岛屿参与对外贸易。

这种贸易虽然非法,然而由于它维系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沿海的地主、官僚都能从对外贸易中得到好处,因此倒也平静无事。

一、双屿大捷
这种平静到了嘉靖二十二年的时候,被一起劫掠事件打破了。

关于这场事件的缘由,乃是一个大户欠了海商的钱不还,还以上告政府相威胁,于是以李光头和许栋为首的海商集团就将这个大户家里全部抢劫了。

对于这件事情,自然引起了朝廷的极大关注,毕竟愈来愈繁荣的私人海外贸易已经违背了政府的禁令,如今还做出如此大胆的事情。

以后的几年中,以双屿岛为基地,这些海商兼海盗不断对沿海地区进行骚扰,而政府军在作战过程屡屡失败。

为了强化对海盗的征剿,嘉靖二十六年,朝廷派出了右都副使朱纨专门负责浙闽沿海的防务。

朱纨到任以后即严海防、练兵甲,并且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紧接着在嘉靖二十七年,就开始了对海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年初即荡平了双屿港,葡萄牙人与中国海盗集团不得不逃到了福建的金门岛,然而朱纨率领军队穷追不舍,终于用了一年的时间,将以李光头和许栋为首的海盗集团彻底击垮,李光头被俘,许栋被杀。

然而沿海的海盗本身与沿海的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剿杀他们触犯了沿海的地主和官僚的利益,于是这些地主和官僚控告了朱纨,皇帝听从了这些控告,所以尽管朱纨出色的完成了朝廷交给的任务,但是他仍然被逼自杀了。

二、烈港之战
朱纨死了,不过沿海的海盗并没有被清除。

李光头的部下王直收拾了残余的人马,在泊金塘之烈港重新建立了贸易基地,并且仍然四处劫掠,官兵不能阻挡。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沿海局势,嘉靖三十一年七月,朝廷不得不又派出了御史王忬前去督办浙江沿海防务。

王忬到浙江以后,立刻放出了关押在牢房中的朱纨的部下,并且以俞大猷和汤克宽为主力,对烈港进行了清剿,虽然取得了歼灭海盗千余人的战绩,然而并没有使王直的主力受到严重打击。

三、海盐守卫战
王直战败以后,丢掉了在中国沿海的基地,于是将基地转移到了日本。

在日本,王直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徐海由于与王直意见不一,脱离了王直。

徐海在嘉靖三十二年润三月,带领了数万名日本人和中国人侵犯中国沿海,以主力入侵了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明军连连战败,官兵死伤无数。

为控制战局,王忬急调汤克宽从浙东来到盐城,参与盐城的防守。

在徐海军队4000人的围攻下,明朝守军依靠坚固的城墙作了顽强的防守。

不过由于下雨,城墙坍塌了一段,汤克宽带领着他的300人在这段坍塌的城墙处顽强的抵挡了徐海部队的进攻。

入侵者连续围攻了3日,没有占到便宜,于是便绕道攻取其他城市去了。

四、王江泾大捷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徐海的军队再度开始劫掠,与明军互有胜负,双方均伤亡严重,如明军在海宁孟家堰阻击战中,将士阵亡1457人;在黄山岭遭遇伏击,两千人阵亡。

因为明军作战不利,五月,王忬被调走,改由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全面负责防御任务。

张经一面指挥明军继续防御,一面急调广西、湖广狼、土兵前来应战。

然而,在狼、土兵未到之前,明军仍然节节败退,仅有嘉兴和杭州没有被徐海军队攻克。

直到嘉靖三十四年四月中旬,张经调集的兵马全部聚集于浙江,张经才对敌人发起了全面进攻,于王江泾(今江苏吴江盛泽东南)大败徐海部队,歼灭了敌人1900余人,徐海的大部队不得不撤走。

然而刚刚取得了胜利的张经即因为得罪了权臣赵文华而被问斩了,其职位也由南京户部尚书杨宜接替。

可惜杨宜并不会领兵打仗,无法调动军队打击敌人,致使在他的任内出现了一起极其让朝廷尴尬的事件。

五、倭寇的长途劫掠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一股六七十人的倭寇小分队登陆以后,经北新关向西掠夺了淳安(今浙江淳安),接着连续洗劫了徽州(今安徽歙县)、芜湖(今安徽芜湖)、太平(今安徽当涂)、江宁镇(今南京城西南边的江宁镇),直逼南京城下,然后绕过南京城,又侵犯了大安得门(今南京西南小行北侧附近)。

这一小股倭寇仅有六七十人,然而在中国的国土上竟然流窜了数千里,杀伤四五千人,包括一个御史、一个县丞、两个把总,以及攻陷了两座县城,历时八十多天才被明军消灭。

这件事情给了朝廷极大的震动。

六、胡宗宪诱歼徐海、王直
一小股倭寇竟然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流窜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这也充分暴露了明朝的军队指挥无方,于是嘉靖三十五年二月,明朝又派出了胡宗宪总督浙江、福建的海防事务。

胡宗宪上台以后,感觉到海盗的实力极其强大,如果使用军队正面作战,明朝的军队恐怕是很难取胜,于是他就开始使用招抚的政策,对于徐海集团使用了反间计,使徐海集团几个主要头目之间产生了隔阂,相互撕杀起来。

最后胡宗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将徐海集团全部歼灭了。

然后,他又接触一直要求朝廷开放海禁的王直,以保证王直投降后朝廷开放海禁为代价,取得了王直的信任。

然而当王直来到浙江以后,以王本固和俞大猷为首的官员激烈反对招抚王直,并且将他逮捕了。

胡宗宪由于涉及到自己的官位,没有敢据理力争,于是王直被逮捕后问斩了。

然而正像王直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死后沿海将会更不太平。

此后,已经断绝朝廷开放海禁希望的日本人与中国人更加大了对沿海的骚扰。

七、台州大捷
嘉靖三十九年,戚继光开始负责台州地区的防务,按照他自己的设想,严格训练军队,使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嘉靖四十年四月,一股海寇约有一两万人入侵浙江沿海,其中大约2000人进攻戚继光的防区,被戚继光全部歼灭,取得了一场大胜利。

八、福建战场
经过了台州之役,海寇已经不敢在浙江活动,于是浙江的海寇基本平息。

但是这些海寇转移到了福建沿海一带活动,于是福建沿海的局势又变得紧张起来。

戚继光不得不带领他的军队南下福建,在福建境内与海寇展开了斗争,相继取得了横屿、牛田、林墩、平海卫、仙游之战的胜利,斩杀海寇近万人,使福建的海寇也基本得到了平息。

九、广东战场
在浙江、福建的海寇基本平息以后,海寇的重点转移到了广东。

此时,俞大猷也从江西调往了广东继续剿除海寇。

俞大猷到了广东以后,首先招抚了一支五万余人的矿工起义队伍,从他们之中挑选了两千人组成了精锐的部队。

然后利用这支部队与福建调来的军队在南澳之战中斩杀吴平人马1500余人,烧死淹死5000余人。

经过了这场战斗,广东境内的海寇也基本被清除了。

这样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大规模的海寇入侵行动终于被平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