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旳综合利用
• 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 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
– 方向性好、建筑轻易布置
– 放射式
华盛顿
– 与边沿地域有最短旳距离 – 锐角地域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 放射环形 东京、北京
以上二种形式旳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域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衔接旳目旳是以便联络,分离旳目旳是预防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旳关系 废气扩散、抵抗寒风
• 过境交通旳布置
降低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省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旳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阔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预防拆迁量过大
–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旳界线
与道路旳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旳关系、街景设计 旳要求有关 红线内涉及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 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 红线宽度
迅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旳宽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章1.概念解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
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交通更为广义的概念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涵盖了航空、水运、铁路等不同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所组成。
城市交通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2.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市道路的功能:①城市交通的主要措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②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③是通风、采光和防火的通道④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⑤是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是城市景观的组成媒介3. 现代道路系统规划思想是什么?①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分流②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③注重城市非机动交通环境的营造④城市快速路与高架路:快速路应该与到达性的机动车流分离,采用立交或联系匝道的方式实现快速路交通与常速路交通之间的转换。
高速道路在城市中的建设应该慎之又慎。
第二章1. 名词解释:交通生成指标;车流密度;动力净空长度;停车视距;道路容量。
交通指标生成:确定不同性质、不同分类的城市用地生产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表示交通的生产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D=Q/Vs(V速度.Q流量)动力净空长度:保证前后两车之间安全的车头距(车头间距)的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第六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4)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 道路系统应满足不同功能交通的不同要求。一 个城市的道路系统规划要有利于向机动化和快 速交通的方向发展,根据交通发展的要求,逐 步形成快速与常速、交通性与生活性、机动与 非机动、车与人等不同的系统,如快速机动系 统(交通性、疏通性)、常速混行系统(又可 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类)、公共交通系统 (如公交专用道)、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 使每个系统都能高效率地为不同的使用对象服 务。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 城市道路的布局应尽可能使建筑用地取得良好的朝向, 道路的走向最好由东向北偏转一定的角度(一般不大 于15°)。从交通安全角度,道路最好能避免正东西 方向,因为日光耀眼易导致交通事故。 • 城市道路又是城市的风道,要结合城市绿地规划,把 绿地中的新鲜空气通过道路引入城市。因此,道路的 走向既要有利于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同时也要考虑抗御冬季寒风和台风等灾害性风的正面 袭击。 • 为了减少车辆噪音的影响,应避免过境交通直穿市区, 避免交通性道路(大量货运车辆和有轨车辆)穿越生 活居住区。 • 旧城道路网的规划,应充分考虑旧城历史、地方特色 和原有道路网形成发展的过程,切勿随意改变道路走 向,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与名胜古迹要加以保护。
(2)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联系城市各分区、组 团、各类城市用地的通道。比如城市支路可能 成为联系小街坊或小区之间的通道;城市次干 路可能成为联系各分区、组团内各大街坊或居 住区的通道;城市主干路可能成为联系城市各 分区、组团的通道;公路或快速道路又可把郊 区城镇与中心城区联系起来。
(3)城市道路的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并与城 市绿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骨 架”。 从交通和施工的观点出发,道路宜直、直平,有时甚 至有意识地把自然弯曲的道路裁弯取直,结果往往使 景观单调、呆板,即使有好的景点或建筑作为对景, 也是角度不变、形体由远及近逐渐放大的“死对景”。 规划中对于交通功能要求较高的道路,可以尽可能选 线直捷,两旁布臵较为开敞的绿地,体现其交通性; 也可以适当弯曲变化,活跃气氛,减少驾驶人员的视 觉疲劳。对于生活性的道路,则应该充分结合地形, 与城市绿地、水面、城市主体建筑、城市的特征景点 组成一个整体,使道路的选线随地形自然起伏,选择 适当的变化角度,以高峰、宝塔、主体建筑、古树名 木、城市雕塑等作为对景而弯曲变化,创造生动、活 泼、自然、协调、多变的城市面貌,给人以强烈的生 活气息和美的享受,使道路从平面图上布局功能的
第六讲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
第六讲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讲授内容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三节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第四节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了解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中铁路、港口、公路的布置原则;掌握城市客、货运交通组织。
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城市客货运交通组织;难点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中铁路、港口、公路的布置原则;§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城市交通是与城市同步形成的城市对外交通影响城市形态城市内外交通的形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一)交通构成空间分布:对外交通、市内交通运输方式而言: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等;运行组织方式: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输送对象: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二)现代交通特征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日本磁悬浮列车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运输设备位置影响城市工业等用地的布局;车站等集散地位置影响城市干道的走向;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置;城市交通是城市面貌的反映;4、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一个城市的结构,除受到地理上的约束外,大部分是由相对可达性决定的,除非故意加以控制。
(1)充分发展小汽车战略要把城市建设的人们能完善地使用小汽车。
一个城市中心的工作岗位超过2万就不宜充分发展小汽车。
一个大城市如果要充分小汽车化,就必须放弃传统的城市形式,即市中心分散化。
第六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二、城市土地使用调查
• 城市土地使用与城市道路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可产生或吸引不同性质 的交通,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是进行交通需 求预测的基础。土地使用调查应包括:
• 1、土地使用性质:各交通区主要土地使用类 别的土地面积,如工业、商业、居住、科教卫 等土地使用类别的面积。
中小城市只需进行后两类规划。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 2、现状交通系统调查及分析 • 3、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 4、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 5、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 6、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调整与优化 • 7、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tij ttti非jii轨行jj机道人动
t 机动 ij
t 水上 ij
tij tttiii公铁航jjj 路路空 ti水j 运 ti管j 道
ti公jtti摩共ji轿j 电托车车汽车
t 货车 ij
t出租车 ij
3.9% 5.3%
17.6%
0.3%
23.4%
21.3% 28.2%
地铁 国铁 私铁 其它轨道 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私人轿车
三、总体设计的内容
• 1、建立工作机构,一般应包括规划领导小组 (市领导)、规划办公室(规划局)及规划 工作课题组(规划设计院等企业)三个层次
• 2、确定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 划原则
• 3、确定规划地域范围、规划年限 交通小区 划分
• 4、确定规划目标 • 5、规划过程总体流程设计
规 划 过 程 总 体 流 程
二、出行分布
• 1、常系数法:
• 2、平均系数法:
• 3、Fratar method:
城市规划原理——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2、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 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就是速度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精选课件
三、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交通运输位置对城市性质的确定起到一定作用
精选课件
“汽车消费的春天来了” “车有行,必有停” “据专家估计,70%—80%的机动车都处于静 止状态”
需求——空间——城市用地 主要问题
车辆增 长过快
缺乏对停 车问题的 系统研究
问题根源
精选课件
2 停车场的特点
(1) 不可储存性:表现在非高峰时段容量过剩,高峰 时段容量不足
(2) 不可运输性:表现在无法实行空间转移,如不能 把城市边缘地区停车场的剩余容量输送到中心区去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精选课件
方格 棋盘 式道 路网
精选课件
方格 棋盘 式道 路网
精选课件
环形放射 式道路网
精选课件
环形放射 式道路网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精选课件
压缩中央分隔带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精选课件
(3)三幅路 俗称“三块板”路面,各类车辆车辆均有专用通道通行。
精选课件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
通安全、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
第6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二、城市道路网布局影响因素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三、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
(一)干道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干道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
由式、混合式 1、方格网式(棋盘式)
优点: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 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 地组织交通。
4、混合式
是三种干道网形式的混合,如使用得当, 既可以发挥它们的优点,又可避免它们的缺点。
5、线形或带形道路网
是以一条主干道为轴,沿线两侧布置工 业与居用建筑,从干道分出一些支路联系每侧 的建筑群。
6、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中心区为方格形,向四周呈环形放射式发 展。我国城市多采用这种形式。
7、手指状(巴掌式)道路网
第二节 各级城市道路规划
(5)变速车道 是加速车道与减速车道的总称。有直接式和平行式 两种,加速车道一般多用直接式,有的也用平行式; 减速车道原则上用直接式。车道宽度一般为3.5m。 (6)匝道 是起连接两条相交道路作用的道路。有三个相关的 几何因素:匝道与快速路的连接点、匝道车行道、匝 道与道路的连接点。 (7)匝道连接点 是驶入及驶出匝道与快速路的连接点。是一个紊流 区。
3.道路网系统性分析
(1)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的 协调关系;
(2)城市道路网与对外交通设施的配合衔 接关系;
(3)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分工及结构的合 理性。
4.道路网布局的检验与调整
检验的标准是拟订的道路网是否能满足道路 交通需求和环境质量要求。规划方案的调整分为 两个层次。
城市总体交通结构
优点:可以减少车流对沿街地区的干扰和噪声, 横向道路可以跨越,有利于交通控制。
城市规划第六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50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
1.停车场分类
1)按停车种类分有: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
2)按停车形式分有: 配建停车场:是为居住区或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用
车停放所配建的;
路内停车场:是指在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的一 侧或两侧,按制定的区间内设施的停车道。
一、影响因素
1. 城市规模:大城市小于小城市; 2. 城市性质:新兴工业小于老城市; 3.自然条件:丘陵或水网地区较高;高纬度地区
较高; 4. 城市用地标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
市场的需求影响;
43
二、用地指标 1. 居住用地的比重
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标准》规定,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 为20%~32%; 2. 居住用地的人均指标
7
3)位置选择:
机动车停车场注意事项:
停车场与周围道路的连接要顺畅,不能超过其 通行能力;
保障行人的安全; 促进周围土地的合理开发; 与其它设施规划相协调; 保证停车场经营管理的可行性。
8
自行车停车场注意事项:
在城市中应分散多处设置; 要尽景靠近所服务的公共设施,减少停车后的
步行距离; 停车场内交通组织合理,进出方便; 有良好的安全防护设施。
市内不同区域分布:在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为 全部停车位数的50%~70%;在城市对外道路的 出人口地区应为5%~10%;在城市其他地区应为 25%~40%。
6
2)服务半径(路外公共):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 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m, 并不得大于200m。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 城市角度:考察岸线与陆域条件是否适合, 布置在哪里合理。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 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2)城市中港口的布置:
➢ 港口自身的技术要求: ✓ 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港址应选择在有一定的水深和面积, 冲淤变化小,并且风平浪静的地方。
岸线、陆域条件:应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一定的 陆域面积,或具有回填陆域的可能性,以供布置 生产和辅助设施之用。
路网性编组站 分类: 区域性编组站
地区性编组站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 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编组站的位置选择
1)避免与城市相互干扰。 ❖ 安排在城市郊区(远期规划市区界线以外)——
应考虑城市交通组织、噪声和污染以及城市与铁 路的发展; ❖ 避免被大量专用线、大型货场、工业区、仓库区 所包围,影响编组作业。
2)便利集纳车辆。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 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三)、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由几个协同作 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叫做铁路枢纽。
✓一站枢纽 ✓三角形、十字形枢纽 ✓顺列式枢纽 ✓环形枢纽 ✓尽端式枢纽 ✓跨江河式枢纽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 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 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二)、铁路站场位置的选择
1.会让站、越行站
会让站:铁路单线上,两辆车交汇时使用的。
越行站:在铁路双线上,快车超越慢车时使 用的。
共同点:不办理客货运业务,站场不一定与 城镇或居民点相结合,在铁路干线上间距一 般为8~12公里。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六章城市 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一、铁路在城市中的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 客运站 ● 货运站 ● 技术站 ● 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4)高速公路
21
4、机场用地
1)净空限制要求 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 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在这种情况 下,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即可。如 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 至少应在15km以上。
非机动车停车场宜为50~100m,不得大于200m。7
(五)城市道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 道路类型 快速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一般道路
设计车速 (km/h)
交叉口间距 (m)
>80 1500~2500
40~60 40
<30
700~1200 350~500 150~250
2、道路网密度
城市干道网密度=城市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km/km2)
生活活动的需要。
3
主要道路系统和辅助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系统由城市干道和交通性的道路组成。 辅助道路系统是城市生活性的道路系统。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满足城市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和人防工程的要求。
4
(三)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图形 最古老的形式-----自由式道路网; 基本图式------放射式和棋盘式;
快速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一般道路
红线宽度 60~100 (m)
40~70
30~50
20~30
9
4、道路横断面类型
10
二、城市对外交通 (一)对外交通用地的分类
第六、七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5页精选文档
1、城市内部货物流通中心 2、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
二、货运道路规划
第六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一、出入口道路规划
(一)城市性质的影响
1、矿业城市 2、风景旅游性城市和历史名城 3、山区城市 4、交通港口城市
(二)铁路、水系及地理条件的影响 (三)与城市发展和总体布局的配合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五、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程序和框图
1、明确目标和任务,进行组织准备; 2、进行城市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预测,着重于战略规
划的形式分析、城市用地布局与城镇体系规划分析、城市 人口、就业岗位规模、结构和分布预测等;
3、进行轮廓规划,提出各种可能的比较方案; 4、进行交通需求分析预测,首着重宏观、整体分析预测和
交通走廊分析;
5、惊醒方案论证和比较,分析各土地利用方案下的交通含 义、社会影响、经济可行性等;
6、提出推荐方案和政策建议; 7、方案实施和滚动修正。
第三节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预 测
一、背景形势分析 1、区位条件 2、城市历史发展演化 3、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沿革 4、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及目标 5、城市总体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
第六章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第一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道路网布局规划 (一)干道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1、方格网式(棋盘式) 2、环形放射式 3、自由式 4、混合式
(二)道路网总体布局规划
二、道路规划 (一)快速路 (二)主干路 (三)次干路和支路
三、道路交叉口规划
第二节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一、公共停车场规划
第四节 城市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规划
一、自行车交通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城市道路分类及各类道路特点 城市道路分类:按道路地位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网结构类型:1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 2 2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 3 3环形放射式道路交通系统系统 4 4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5 5混合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存在问题:1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 2 2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 3 3对城市交通问题重视不够 4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 5 5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 6 6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第二章:城市交通规划1.交通规划含义。
研究土地使用与出行选择规律,其结论用来对现有土地使用或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决策支撑,同时,还要对交通相关若干管理规定、政策提出建议。
规划是渐进的、动态的、面向决策的、民众参与的过程4.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大交通实体数。
服务水平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5.交通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基本概念。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亦称为亦称为流量。
车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车辆数。
6机动车车流的交通特点。
1.1.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2.2.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11)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22)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7.交通调查包含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7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53页PPT
二.港口布置与工业区布局的关系 港口与工业的布置类型包括岛港、内港。 岛港的布置形式是以外围为港区,内部是工业(以
及生活居住等其他设施),即港区包围工业的方式。
45
内港的布置则相反, 是以外部的工业用地包 围中心的挖人式港池, 形成了工业包围港区的 方式。
46
三.岸线的分配
深水岸线 中深水岸线 浅水岸线
城市道路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
公路将主要连接各城镇、乡村和工矿的郊外道路称为 公路; 城市道路主要承担城市各功能分区内和各功能分区之 间交通的道路。
28
一、公路线路的布置 1.穿越式:公路等级较低、通过城市的车流入境比例较
大时。这一布置型式由于分割城市,故只适用于小城 市。
29
2.绕行式:当城市规模较大或公路等级较高及入城交通 量少时,则宜采用绕行式布置型式,可离开城市布置 公路,用入城道路联系城市道路。
50
51
52
13
二.客运站的位置选择(位置,数量,与城市交通关系,站前广场)
1.客运站的位置 通过式:通过能力较大;难以深入城市,旅客距离车站
较远; 尽头式:通行能力受限;易深入市区,能布置到市中心
边缘,方便旅客。 混合式: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适宜于有大量长途、市
郊列车始发、终到的车站。
14
中小城市位于市区边缘,选择通过式形式; 大城市则位于市中心边缘,采用混合式或尽头式布置, 客运站距市中心2~3km内比较便利。
11
1)客站、货场对侧,客站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 将铁路运输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
企业有组织地安排在货场同侧;而将城市市区的主要 部分仍布置在客站一边。
12
2)客站、货场对侧,货场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当工业企业货运量与职工人数都比较大时, 也可采取将城市市区主要部分设在货场同侧,而将客 站设在对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内部交通规划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4.4 城市内部交通的主要内容
● 交通量预测 ● 公共交通规划 ● 慢行交通规划 ● 静态交通规划
4.5 交通量预测(略)
4.内部交通规划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4.6 公共交通规划
3.2 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
(1)港址选择
● 港址与其他岸线使用单位的协调关系 ● 港口与城市位置关系 ● 港口的集疏运组织条件 ● 港口的自然和技术条件
(2)岸线分配
● 岸线类型 深水岸线:水深≥10m 可停泊万吨级以上船舶 可停泊0.3-0.6万吨级船舶
中深水岸线:水深6-10m 浅水岸线:水深<6m
(2)站场的位置选择
● 服务人群范围 ● 城市出入方向
(3)高速公路与城市用地布局
● 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门槛与跨越) ● 防护(绿地、隔离) ●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平交、立交) ● 高速公路出入口位置
3.对外交通规划
3.4 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局 (1)航空港的用地规模
● 国外机场用地规模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5.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planning of urban road system
(2)按交通性质确定道路功能与级别 ● 交通性与生活性;快速与慢速 ● 城市道路等级 主干道:30-45m;次干道:25-40m;支路:12-15m。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考虑城市环境与城市面貌的关系 (5)满足敷设各种管线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可停泊0.3万吨级以以下船舶
● 岸线分配原则: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 ● 集疏运组织
3.对外交通规划
3.3 公路在城市中的布局 (1)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连接
● 到达交通 ● 过境交通 ● 联系交通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 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连接的基本方式
(3)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道路宽度 道路断面形式
5.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4)停车场布置 ● 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
planning of urban road system
配建停车场:为居住区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用车停放所配建的停车场(库) 公共停车场:为社会车辆短时间停放所设置的停车场(库) ● 停车场规模 · F=A*n*a F——全市停车场所需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的汽车总数; 大城市按30-50居民一辆汽车计;一般城市按150-200居民一辆汽车计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比;5%-8% a——每辆汽车所占用地的面积; 小汽车:30-50 m2 大型汽车:70-100 m2 自行车:1.5-1.8 m2
● 公共交通规模预测 ● 公共交通构成 ● 公共交通线路组织 a 线路选择:人口密度分布、用地空间布局、道路系统 b 线网密度: 中心区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3-4km/km2 ,边缘区2-2.5km/km2 ● 公共交通站点布局 a 站点类型:枢纽站、首末站、中间站点 b 公共BUS车站的服务半径300-500m; 轻轨、地铁站点可根据人口密度分布、城市功能需要来确定, 间距可大可小,一般大于1000m。 c 公共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用地布局协调(TOD模式)
第
5讲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NO.7
Transportation and Street System
第
5讲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NO.7
Transportation and Street System
第
2、城市道路系统组织
(1)道路系统形式 ● 方格棋盘式 ● 环形放射式 ● 自由路网式
5讲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
5讲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NO.24
Transportation and Street System
TOD transit-orientated development
4.内部交通规划
4.7 慢速交通规划
● 自行车交通 a 自行车道路系统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1.3 交通的分类
(1)动态与静态 (2)路径与载体的对应(运输方式) (3)组织形式 (4)对象
1.城市交通
● 水运 ● 铁路运输
urban transportation
1.4 现代交通的发展
● 汽车、航空运输的发展 ● 发展综合运输
1.5 现代城市交通特征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 货物流通中心 ● 交通换乘中心
U
CHAPTER SIX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RBAN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ROAD SYSTEM
交通是城市功能运转的动脉, 道路是交通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C
1.城市交通
urban transportation strategy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urban road and Street System
英国魏林比新城
5.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planning of urban road system
(2)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 与城市布局协调考虑 · 道路分工,避免不同流线相互干扰 · 组织单向交通 · 修建环形干道 · 减少交叉口 ● 从工程上改善 · 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 · 改善道路交叉口,提高通行能力
3.对外交通规划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3)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 与城市的距离:30分钟交通距离,距城市边缘 至少保持在10公里为宜 ● 交通联系 直达性; 快速性;
4.内部交通规划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4.8 城市货运交通组织
● 过境货运交通 ● 出入市货运交通 ● 市内货运交通 A 城市货运道路 a 明确划分货运道路 b 对外货运交通出入口设置合理 c 货源点与集散点之间的联系便捷 d 分流过境货运交通 B 货运车辆站点 C 货物流通中心: 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集城市 货物储存、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点。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全国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
2000 36.82% 54.15% 0.73% 8.17% 1995 38.96% 51.91% 1.98% 7.16% 1980 60.63% 31.96% 5.66% 1.75%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关资料整理
● 我国民航机场用地规模 小型地方支线机场:50-100ha; 中型地方支线机场:70-200ha; 大型干线机场或国际机场:270-700ha;
3.对外交通规划
(2)航空港的位置选择
● 净空限制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 噪声干扰 居住区边缘与跑道侧面的距离:5公里以上; 居住区边缘与跑道尽端的距离:30公里以上; ● 符合用地、气象、生态等条件
(1) 站场布局
● 中间站 ● 客运站:城市市中心边缘,距离市中心2-3公里以内 ● 货运站 ● 编组站 ● 铁路枢纽
(2) 铁路线路与城市用地布局
● 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门槛与跨越) ● 防护(绿地、隔离) ●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平交、立交)
3.对外交通规划
planning of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 动态交通(快速交通、慢速交通) ● 静态交通(停车场库)
4.内部交通规划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4.2 城市内部交通的特征
● 交通类型较多 ● 流线、流量具有一定规律 ● 交通交叉点众多 ● 静态交通
4.3 城市内部交通的新趋势
● 公交优先、适度控制私家车交通 ● 大运量、快速化公共交通的发展 ● 倡导绿色交通和街区内慢速交通
5.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planning of urban road system
5.2 城市道路系统组织
(1)道路系统形式 ● 方格棋盘式 ● 环形放射式 ● 自由路网式
华盛顿中心区
合肥中心区道路系统
2、城市道路系统组织
(1)道路系统形式 ● 方格棋盘式 ● 环形放射式 ● 自由路网式
密尔顿·凯恩斯新城1970年
2.城市交通战略
strategy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关注点:交通与效率、交通与节能、交通与环境 ● 合理确定交通结构(外部交通和外部交通) ● 实现对外交通联运 ● 内外交通高效衔接 ● 实现公共交通优先 ● 倡导城市慢行交通
3.对外交通规划
2002 铁路 公路 水运 民航 35.58% 54.73% 0.61% 9.1%
4.内部交通规划
● 步行交通
planning of city transportation
a 步行观念:完全步行系统,公共交通步行系统 b 步行系统:步行区域、步行街、广场、地上与高架步行系统。
新都市主义的“步行化”住区发展模 式 ——美国加里佛利亚Seaside新城
4.内部交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