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章 大气

合集下载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

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

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78.09%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20.95%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0.03%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对大气起保温作用臭氧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

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

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

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

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 大气(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 大气(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一节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米左右的高度内.与比地球半径相比,显得比较薄.然而对地球来说却很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大气的温度:大气温度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大气层: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分为1对流层:从地面向上约12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递减率为0.6℃/100米2平流层: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因为平流层的大气中含有臭氧,能够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3中间层:55千米到8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这一层大气几乎没有臭氧,这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穿过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到顶部时气温下降到-83℃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可上对流层.4暖层:在85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暖层的气温很高,据测在300Km高度上,气温达到1000℃以上.5外层.500千米到500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一层温度也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其它分子的阻力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高度大气密度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对流层特点: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流层的形成: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对流.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第二节天气和气温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现象:刮风,下雨,雷电,晴,阴等属于天气现象气温: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气象观察中,除使用普通温度计外,还要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第三节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大气的压强叫大气压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1大气压有重力-----产生压强的根本原因2大气会流动-----因此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由于大气压的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标准大气压:大气压接近于1.01×10 帕(760毫米汞柱).大气还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hpa为单位,一行以汞柱为单位,一毫米汞柱为1.33百帕)气体(液体)的流速与压强有关.气体(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第四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即使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就在同一地点,大气压也并非固定不变.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高压区的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大气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晴天的天气,一般心情比较舒畅,而在阴雨天,却往往感到疲倦和心情不宁,这就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现代工具能使人登临高山,远涉重洋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会使人的机体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山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能使这些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正常情况下,人的皮肤内外侧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压力锅,吸尘器等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成的)第五节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是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察和预报常使用有八种风向.东.东南.南等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是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第六节为什么会降水湿度:空气中水的多少叫湿度(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温度计:观察湿度的仪器称为温度计测量湿度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雨的可能性就越大降水过程: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这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云和雾.当空气的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就发生了水汽凝结.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后飘浮在空气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降水包括雨,雪,冰雹.降雨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它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第七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以下少云:指天空总云量在3/10到5/10之间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之间阴:指天空总云量在8/10以上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 12小时内降水小于5~15毫米大雨: 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毫米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15℃~23℃表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天气图上的曲线叫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连线.根据等压线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第八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也很大,这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而海边则比较凉爽.是因为大量的海水在吸热.海洋上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比热(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用符号J/(kg·℃)表示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温度):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一般明显低于山麓.向阳坡高于背阳坡温度.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降雨):垂直变化体现在地势高低不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上雨多山下雨少.水平差异主要体现在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季风: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 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形成季风.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第九节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称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称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天气又常常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我国南方的气候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短.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气温差大,光照强,光照时间也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量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冬寒夏热,气温的日差和年差大,但日照充沛.适宜种瓜果.寒潮,台风和洪水: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有5次.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北太平洋的西部.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台风带来有很多危害,但也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缓和高温天气洪水: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持续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引发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有着很大关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有利于改良局部地区的气候,增加温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险.相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温室效应:由于人类的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下降,使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的气温呈现变暖趋势.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1节 大气层 说课稿

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1节 大气层 说课稿

大气层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地球的“外衣”第一节大气层。

它既是七年级上册月球、地球知识的延续,又是后续知识天气、气候、大气层等知识的基础。

八年级学生已有了对月球表面知识及大气层日常知识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

本节内容主要是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图表知识获取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他们在交流中完成生活经验到科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我对本节内容确定以下三维目标,重在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

1、认知目标: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了解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2、技能目标:通过读图,感受用图表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情感。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规律。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及探究对流的形成。

二、说教学设想:本节内容量较多,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大气的重要性、大气温度的分布的特点。

第二课时主要探究对流层的特点及形成。

三、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有效地触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自主探究、读图、合作交流、共同实验,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设计: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将按“问题引入—自主探究——自我评价——知识拓展和延伸”等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首先播放:2006年第15号台风“卡努”造成浙江9人死亡1人失踪,提出设问:这是谁之过?都是大气惹的祸。

八年级上科学第2章第1节—大气层

八年级上科学第2章第1节—大气层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人呼吸着空气和风吹动着柳枝 ,鸟儿在天空中翱翔……这些都使我们感受到大气的存在。

大气的厚度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大气有什么作用呢? 1.保护作用。

2.成云致雨。

3.提供氧气。

4.调节温度。

5.传播声音……总之:大气对人类很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若整个苹果看成是一个地球这层苹果皮就相当地球周围的大我们在爬山时,常会感到越爬到高处,气温越低。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疑惑:那是不是高度越高,大气温度就越低呢?日本——富士山 说一说:(1)图中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什么?(2)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规律?小组讨论: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 分成几层?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分为层序 高度范围 温度分布特点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0--12千米12--55千米55--85千米85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高度增加而升高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高度增加而升高12 5585 高度/千米 -100 -80 -60 -20 0 20 50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 1、大气的最底层。

2、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赤道对流层最厚:17~18千米; 两极对流层最薄:8千米3、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 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探究:对流是怎么形成的?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会流动吗? 会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一样流动起来? 是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空气极其稀薄,温度很高,可达好几大气中的物质能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没有臭氧大气中含有臭氧,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使温度升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的辐大气各层温度垂直分布的原因3.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果能,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科学八上第二章知识点

科学八上第二章知识点

科学八上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升冷降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5、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因为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会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暖气片安装在下部。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气温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的5个基本要素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

3、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覆杯”实验、挂钩吸墙等解释(答题模式):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内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挂吊瓶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二、气温分层 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 17-55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13、?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1没有天气变化○2没有声音○3易受陨石侵袭○4昼夜温差大3.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5.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2节气温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1)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2)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

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2点,最低日出前后5. 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第3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马德堡半球实验;B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高空中空气密度小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

主要 成分
氮气 氧气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空 次要 气 成分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遭伤害
水汽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温度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气压越高、溶解氧能力越强。
这么大的大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呢?
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大气压的大小:托里拆利实验
如果把玻璃管稍微倾斜,h的会发生改变吗?
1.测量仪器: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托里拆利实验
2.大小: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大气压跟大 气密度有关)
每升高12m大气压下降1mm水银柱 =133帕。 ②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760mm水银柱
1、气温: 空气的温度(空气的冷热程度)
2、测量气温工具: 温度计(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3、气温单位: 摄氏度 ℃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高气温:常在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常在日出前后
在气象观测中,温度计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中
1、百叶箱为什么是白色的? 因为白色反射阳光的能力强,使箱内气温不会因箱壁升温而升高,这样 测出的气温比较准确 2、百叶箱为什么朝向北方开着? 为了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引起测出气温的不准确
3、特点: 强烈的对流运动;(相对的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空气的对流运动
1. 大气层主要集中在地面__________千米左右的高度 内 , 根 据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等 特 点 (_________________是分层的主要依据),可以把大气 层 分 成 ____ 层 , 即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温 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________和__________(包 括__________)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高. 2. 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在两极的厚度 约_________,到赤道增大到___________,该层集中了 地 球 ______ 的 大 气 质 量 和 几 乎 全 部 的 ______ 、 _________. 该 层 最 显 著 的 特 点 是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 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 动呈_____________.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____的地方 流向____的地方.

八上地理第二章归纳总结

八上地理第二章归纳总结

八上地理第二章归纳总结地球上的大气和陆地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上的大气和陆地。

本章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以及对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的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变化。

一、大气的组成和特点大气是地球的外部包围层,由气体、固体和液体组成。

主要气体有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

大气的主要特点有压强、密度、温度和湿度。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二、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大气运动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常见的大气运动有垂直上升运动、水平风和环流等。

这些运动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平均天气条件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地形、世纪变化和全球气候系统等。

三、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陆地是地球表面上的大片固体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主要形成和地貌演变的因素有内力和外力。

内力包括地壳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等,外力包括风力、水力、重力和冰雪作用等。

四、地球上的气候带和植被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带和植被,主要受纬度、海洋和地形的影响。

常见的气候带有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等。

不同的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温、降水和季风等特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五、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因此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地球的大气和陆地。

例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能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植被和水资源等。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综上所述,八上地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大气和陆地。

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和特点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大气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而对陆地的形成和地貌演变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变化。

最后,地球的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八上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前4节大气层、天气和温度、大气的压强、大气与人类生活

八上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前4节大气层、天气和温度、大气的压强、大气与人类生活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题地球的外衣“大气”前4节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1、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2、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3、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4、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教学内容课前检测1、判别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词语。

阴转多云冬暧夏凉晴空万里终年高温秋高气爽和风细雨冬雨夏干雷电交加2、通常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 )A.日落前后B.日出前后C.清晨2时D.午夜24时3、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仍然存在A、彩虹B、流星C、下雪D、地震4、用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饭菜是因为:( )A、气压大、沸点低B、气压小、沸点低C、气压大、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高参考答案:1、天气: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风细雨、雷电交加。

气候:冬暧夏凉、终年高温、秋高气爽、冬雨夏干2-4:B D C知识梳理第一节:大气层一、大气的重要性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二、大气的温度【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特点: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大气压-复习总结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大气压-复习总结

八上科学秋季班大气压一、大气层1、大气层:大气层主要集中在高度内,已接近真空,大气的温度并不是均匀的,与有关。

对流层的厚度。

2、画出气温垂直分布图3、(1)该图是纬度地区的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的理由是。

(2)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杂质组成的是层(填字母)。

(3)空气对流运动显著的大气层是层和层。

(4)图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速度最快的大气层是层。

(5)图中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下降速度最快的大气层是层,理由是。

(6)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最强的大气层是层,对地面保温作用最强的大气层层(7)对流层中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说明了该层热量来自4、对流层的特点:厚度,组成,运动。

5、对流运动:气温高的流体呈运动,气温低的流体呈运动。

6、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的上部,上部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下端的鱼却安然无恙得游动.这表明下部水的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在上部加热,不能形成7、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画出来二.大气压强(大气压)1、大气压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3、大气压的测量(尖子生45页)4.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10厘米的水银,如果大气压强为75厘米水银柱高,在图所示的三种放置情况下,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甲是厘米汞柱高,乙是厘米汞柱高,丙是厘米汞柱高。

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管内进入了一点空气,测得的结果是730毫米汞柱,而当时实际大气压的值是756毫米汞柱,那么管中水银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是________毫米汞柱.6.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灌入的液体是_______.若管内灌入的是水,当玻璃管倒置在水里,要求管顶出现真空,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__米;若管内灌入的是煤油,则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__米.(ρ油=0.8×103kg/m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7.在玻璃瓶内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紧,如图所示,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 大气层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 大气层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温度1.大气层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的意义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但像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对于我们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而言,大气层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

(3)大气层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__紫外线__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__大气温度__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__平流层__、中间层、__暖层__和外层。

层名高度特点对流层0至8~17千米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平流层8~17千米至55千米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中间层55~85千米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暖层85~500千米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外层50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线,地球大气上界究竟有多高,说法不一。

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

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

知识点3 对流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底层。

整个大气质量的__四分之三__和几乎全部的__水汽__、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1.对流层的厚度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

2.对流层的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对流运动__。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对流层因此得名。

(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含答案

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的重要性:①保护地球,避免的碰撞。

②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③臭氧层防止的伤害④能成云致雨3.大气层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至2500摄氏度4.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5.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是、。

6. 是大气的底层,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7.大气层两极厚度约为千米,赤道约到千米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的水汽固体杂质9.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10.对流层的成因:气温高的地方,空气,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第二节气温1. 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是构成天气的要素。

3.我国常用的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度出现在5.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里。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6.一般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摄氏度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最先证明大气压存在: 实验3.大气压的测量: 气压计、气压计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即760毫米汞柱高。

所以1毫米汞柱约为帕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有: 、、真空压缩保存袋、吸盘挂钩、拔火罐、离心式水泵等6. 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

气压高的区域称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称区。

高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低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7.气压晴高雨低,冬高夏低。

8.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的过程。

9.大气压会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能力,大气压越高,溶解氧的能力越10.高原反应的原因: 、1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随着气压升高而。

八上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

八上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C、热原:地热 D、集中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 E、两级地区厚度8千米,赤道地区厚度17~18千米。 5.平流层:A.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热原:紫外线) B、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C、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6、中间层: A、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对流层
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 对流层中天气复杂多变了吗?
(1)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 (2)对流层聚集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运输,上升遇 冷形成云和雨等天气变化
中考知识点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作用:A、造成天气变化;B、有声音;C、免受陨石侵袭;D、
你能说说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吗?

高 度
气 的
(千米)85


55


分 布
12

0-100 -80 -60 -20 0 20 50
提示:
(1)图中纵轴和横 轴分别代表什么? (2)图中温度的变 化曲线象什么?
(3)随着高度的升 高,温度呈现什么样 的变化规律?
温度(OC)
二、大气的温度

高 度
C、中间层
D、暖层
地球3/4的大气质量集中在距地表18千米以
内的对流层;
在80千米的高空,空气密度大约只有海平 面的0.001﹪;
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的高度,空气 密度已变得非常小;
5000千米外是真空。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烧杯中的水会流动吗?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科学第二章一.大气层作用: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就象一件外衣爱护着地球,使生命得以生存。

1.大气的分层方法有许多,依据大气的温度, 密度, 物质的组成,以及大气的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5层,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和外层。

对流层, 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 暖层和外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其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是对大气进行特点:有剧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困难。

(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都分布在此层,近地面水汽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简单成云致雨。

所以云, 雨, 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形成条件: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形成4.大气压随高度, 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

高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淌,天气晴朗, 干燥;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淌,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5.对流形成的缘由是:液体(气体)温度上升, 密度变小而上升,四周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气体)密度大而下沉。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跟气压亲密相关,一般地说,地面上气压较高的地区通常是晴朗天气,而地面上气压较低的地区则通常是阴雨天气。

这里所说的气压较高或气压较低并非指大气压的肯定值,而是某地区与四周地区相比较而言的。

某地区的气压比四周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四周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区。

6.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7.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反映了空气的冷热程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度量的单位是摄氏度(℃)。

8.1个标准大气压(1.01×105帕)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9.气体(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10.正常状况下,人体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

11.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与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上升;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降低。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大气》复习填空基础知识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大气》复习填空基础知识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大气》复习填空基础知识第1节: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为______。

大气分层的依据是______。

从下到上依次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层。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 ______层和 ______层。

2、对流层在两极之间的厚度约为 ______千米,在赤道上的厚度是______千米。

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是______。

3、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______。

4、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______。

5、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 ______,B ______。

(2)A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

(3)B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______ 。

(4)填字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 ______ ,利于大型喷气客机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 ______,有复杂天气变化的大气层是______,空气有显著对流运动是______。

第2节: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______ 、______、______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天气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空气的温度称为______。

它表示当地空气的______ 。

测量气温的工具是______ 。

由于______,除了使用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外,还要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通常我们把这些温度计放在______ 内。

一般来说,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最低值出现在______。

3、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是______。

4、观测中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5、百叶箱特点:(白色、 1.5米高、通风、朝北、三根温度计)第3节:1、大气会向______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大气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大气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大气知识点在生物学中,大气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知识点。

大气中的气体及其比例对于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运转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中的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层地球大气层是距离地球表面最近、大气压力适宜的部分,同时也是全地球固体环境的最外层保护层。

大气层主要由干燥空气和水分子组成,有多种气体在其中较为常见,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在大气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和气体成分的不同而不同,另外大气层可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磁层。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厚、最低也是最常见的一层,平均海拔高度约18公里。

太阳辐射向大气层投射形成热空气,而热空气会随着物理流动而上升,最终形成对流循环,在整个对流层中对流循环保持着气温、湿度、风速的平衡。

平流层:平流层上边缘高度为50公里,是对流层上升气流不能够达到的高度。

平流层中空气几乎没有水汽,湿度极低,而且风速极小。

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上方,平均高度为25公里左右,主要由大约10亿万个臭氧分子构成。

臭氧层是人类所知道的最重要的大气层之一,主要为地球上的生物群体居住提供了重要的遮蔽层,能够对那些危险的太阳紫外线进行抵挡。

磁层:磁层在平均20万千米的高度围绕着地球绕着一个环,可防止太阳风以及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并扰动地球的磁场。

这也是导致北极光、南极光等自然奇观产生的原因。

二、大气气体氮气:氮气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8%,这也是地球上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气体。

在生态系统中,氮气主要起到将氮气转化为可被植物和动物利用的氨或硝酸盐等化合物的重要作用。

氧气:氧气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比例约为21%,是地球上环境中的第二个最常见气体。

它对于人类和动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用于呼吸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气层在防止地球表面热辐射向空间射出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繁殖作物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大气层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教、学预设调控对策一、大气的重要性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二、大气的温度【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特点: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思考】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

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四、对流层的特点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

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探究实验】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1.烧杯中加高锰酸钾或直接用对流实验装置。

2.燃香的实验用实验室的现成器材,现象非常明显。

结论: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小结】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所以,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拓宽】冷空调应该怎样装?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室的上部?――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

课后反思第2节天气和气温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天气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3、学会测量气温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气温的观测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教、学预设调控对策一.天气是什么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读图】2-6、2-7感受天气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讨论题】1、判别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词语2、说说当天的天气状况二、气温1、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

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分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复习】温度计的结构和制造原理3、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设问】一般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为什么?【探究实验1】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时间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温度(百叶箱内)温度(百叶箱外)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探究实验2】探究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间实验结论: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4、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举例】1、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2、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3、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

出示图或实物,略作讲解构造与原理、用途等引导学生在课外用连续观测的方法得出结论,而且晴天的观测效果比阴天好。

课后反思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日期教学目标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

3.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气压的观测2、大气压存在的证明3、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难点:1、大气压的大小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预设调控对策一、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引入】1、器材:一杯水(染成红色),一个空杯,一个胶头(或橡皮套),一根玻璃管(两端开口,粗细均匀,长20cm,内径约5~10mm均可)2、演示过程1).出示玻璃管,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内倒水,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

2).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

3).教师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学生微笑,齐答:因为管底被手指堵住了。

笔者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支承住了水柱。

接着置疑:若此时将管倒拿,使其开口端朝下,水会不会流出?学生纷纷猜测,形成悬念。

4).左手拿管不变,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然后将管倒置,(倒置过程中,手指不要松开)。

5).接着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使下面的管口露出。

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学生大吃一惊!教师自言自语:咦,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可用左手倒拿着管,夸张地放到眼底瞧一瞧)难道管里的水突然没有了重力吗?难道是老师会气功,‘发功’将管内的水吸住了吗?学生轻笑,同时产生了想获知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

6).启发: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学生茅塞顿开――有空气存在。

因势利导:在管口四周存在着我们看不见的大量空气,这些气体起到了手指的作用,堵住了管口,使管内的水竟然无可奈何地呆在里面。

这说明了这些大气对管底的水面有向上的压强,支承着水柱。

7).这时,仍有学生半信半疑,可进一步说明:因为现在管内的水只有下面受到了大气压强的支承作用,所以很难流出;但如果同时有大气作用在管的上水面,那么上、下作用的气压相互抵消,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

8).松开左手食指,水应声落下。

(学生开始相信大气有压强)9).改用胶头,套住玻璃管的一端,再做一遍,同样获得满意效果。

——大气压强确实存在.液体在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气体是否也一样呢?【学生实验】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①向上.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挡住,倒立玻璃杯,纸片不脱落,如图1.说明向上有大气压.②向下.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很快鸡蛋就被压进广口瓶中.说明向下有大气压.③猜想向左、向往是否也有大气压,如何证实?(让学生自己证实)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及日常生活经验得知——在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解释】图2-14、2-15、2-16(学生动手实验体会吸盘的作用)倘若没有大气压强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各种液体就不可能被抽吸起来。

从这个含义上讲,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演示实验】抽出可乐瓶中的气体实验现象:可乐瓶变瘪实验结论:气体向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不用打气的气球、喷泉实验(教参上的)【设问】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讨论后得出: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进而让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

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阅读】人体中的“马德堡半球”二、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1、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出示】空盒压强计(或叫金属盒压强计、无液压强计)观察:其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

说明它的原理和构造。

【出示】水银压强计补充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说明、数据读数和分析,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

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

从中说明水银压强计的原理。

【简单比较】:两种压强计的优缺点2、大气压的变化:1)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解释: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

2) 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释: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

实例:高山上气压很低。

有些登山运动员在进入高山地区后,会发生高山病。

高山病的症状差别很大,包括: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脉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木等。

每个人的反应随一系列的条件而不同,主要决定于训练的程度和海拔高度的转变速度等。

登山运动员初次迅速攀登很高的山峰时,会出现以下现象:睡眠不好,全身感觉不舒服,软弱无力,懒散和情绪低落,动作协调性差。

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气喘,时常感到空气不足,睡眠时发生周期性的呼吸停顿,夜间感到窒息发闷。

由于心脏血管系统机能状况变化引起头晕、鼻出血、耳鸣和血管跳动的感觉,皮肤和粘膜变得青紫或苍白,常常恶心和呕吐。

严重的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高山病的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低,人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分压也低,造成肺泡中的氧分压降低,血液中含氧量减少。

平原地区的青年人在高山地区居住一段时间后,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和缺氧的抵抗能力都会提高。

一般地说,高山病的急性症状就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

身体健康的人和训练有素的登山运动员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强。

3)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柱)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