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制与美国高校管理
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
主体:包括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
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互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反馈,以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
客体: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
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的标准和方式
内部问责制的标准
透明:确保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
效率性:确保问责过程高效,不浪费时间和资源
持续性:确保问责过程持续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问责制的效果和影响
问责制的挑战和改进措施
内部问责制的成功案例
内部问责制的挑战和问题
问责主体不明确: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问责主体不明确。
问责标准不统一:不同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问责标准存在差异,导致问责结果不公平。
问责程序不规范:学校内部缺乏明确的问责程序,导致问责过程不够透明和公正。
增强社会信任:内部问责制可以提高学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的主体和客体
内部问责制的主体
校长: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教务长:负责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财务长:负责学校的财务和预算管理
董事会:负责学校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
教职工: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
公正性:确保问责过程公平公正,不受个人利益影响
内部问责制的方式
董事会问责:董事会对校长和行政人员的监督和评价
财务问责:审计部门对学校财务状况的监督和评价
学生问责:学生组织对学校政策和服务的监督和评价
学术问责:教授和学生对学术质量和学术诚信的监督和评价
社会问责:社会公众对学校声誉和影响的监督和评价
内部问责制的评价和改进
完善和发展内部问责制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确保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治理:运行机制、
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治理:运行机制、内在逻辑及经验启示范勇何少芬摘要学校治理是学校的系统性变革,包含了学校管理方式与育人结构的价值追求,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结合新公共治理理论,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治理运行机制划分为质量引领的市场机制、威权主导的行政机制以及专业驱动的教育机制三种,共同揭示了学校治理的内在逻辑:分权赋能、监督问责和以信任合作为核心的协同治理。
对我国学校治理而言,需要从治理主体关系、权力配置、治理工具等方面入手,明晰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转变权力运行向度,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寻求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以自治与共治为治理工具,实现学校善治。
关键词学校治理分权协同善治作者简介范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南京210044);何少芬,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助教(西宁 81007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96(2023)01-0049-13作为彰显“治理”和“教育治理”特征的微观场域,学校治理自20世纪以来就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研究者从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着重探讨了学校治理的历史与概念演绎、内容与框架、体系与模式等内容。
OECD将学校治理视为一种整体性战略,它包括学校自主管理、学校领导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学校问责与评价等内容,更加突出学校中的集体参与和协商互动。
①维坎德(Wikander)认为学校治理是一种过程治理,它是在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中不同行动群体的集体行动。
②围绕学校治理的内涵,研究者们主要确定了三种学校治理的内容框架:一①OECD. PISA 2012 Results: What Makes Schools Successful?Resourc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M]. PISA: OECD Publishing,2013: 64-127.②Wikander L., Gustafsson C., Riis U. Enlightenment, Creativity and Education: Polities, Politics, Performances[M]. 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 2012: 115-116.是以“治理”为基点,建构学校治理的价值、目标或规则。
大学质量治理:美国高等教育问责的历史沿革、改革走向与发展启示
大学质量治理:美国高等教育问责的历史沿革、改革走向与发展启示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美国高等教育问责的历史沿革 (3)1. 早期美国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 (4)2. 问责制度的初步建立 (5)3. 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6)三、美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分析 (7)1. 提高教育质量与培养创新人才并重 (8)2. 加强大学治理与提升管理水平 (10)3. 强化社会参与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1)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治理的现行模式与特点 (12)1. 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4)2. 质量评估与认证的实施过程及特点 (15)3. 质量治理中的多元参与与协同合作 (16)五、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治理的发展启示 (18)1. 坚持质量导向,加强教育质量建设 (19)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 (21)3. 强化外部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与合作发展 (22)4. 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24)六、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的问题与挑战 (25)1. 问责制度面临的争议与问题 (26)2. 问责制度改革的困境与挑战分析 (27)一、内容概述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全球性议题,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的质量治理历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美国高等教育问责的历史脉络,细致考察其改革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宝贵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问责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中世纪大学诞生之际,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治理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随着现代大学的兴起和学术自由精神的发扬,美国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学术自由、学生自治为核心的治理格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治理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等。
在此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问责系统探析
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问责系统探析摘要:在美国,问责制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成熟的问责体系也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特色之一。
文章简述了美国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结构类型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问责系统的内涵及功能,分析了这一系统的运行程序及特点,并对如何建立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问责系统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高校办学效益、效率、质量和效果等诉求的增加,问责制逐渐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和手段,成为现代美国高校管理科学化的象征。
在教育发展目标的战术选择上,美国主要关注教育系统的灵活性及地方的权利与责任,并建立与此相关的问责制。
在美国,对大学进行问责的机构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各州立法机构指定的由学校外部人士组成的董事会;二是由各州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委员会。
一、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类型在法律上,美国把教育的管理权划归于各州,实行的是各州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以多元化为其主要特征。
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高等教育的立法,审批建立新的公立高等学校,负责向公立高等学校拨款等。
美国联邦教育部与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没有行政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从而保证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分权制特征。
美国州一级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州长和议会的授权下开展工作,以确保高等教育机构整体运行与各州教育优先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为公共利益服务。
各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结构各不一样,因其职责、影响力以及对高校的权力级别不同,基本上可分为3类:管理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通过计划、问题解决、项目评议、预算与政策制定、人事任命以及资源分配来管理各高校。
协调委员会可审议甚至批准高校的预算请求与学术计划,但不负责高校的人事任命或政策制定。
协调委员会不负责管理单个高校,它们关注的往往是整个州的系统计划。
计划委员会一般属于自愿性质的非官方组织,旨在促进各高校与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并不从事管理或协调活动。
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问责系统探析
中 图分类 号 : 4 G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3 3 (0 2 0 — 0 7 0 17 — 9 7 2 1 ) 2 0 2 — 4
(. 1西安 交通 大 学教 务 处 , 陕西 西安 7 0 4 ;. 10 9 2西安 交通 大 学体育 中心 , 西西安 7 0 4 ; 陕 10 9 3西安 交通 大 学公共 政策 与管 理学 院 , 西西安 7 0 4 ) . 陕 1 0 9
摘 要 : 美国, 在 问责 制是 高校 管 理 的重要 手 段 , 熟 的 问责体 系也是 美 国高等 教 育领 域 特 色 成 之 一 。文章 简述 了美国 州高等教 育 管理委 员会 结 构类 型和 州高等教 育委 员会 问责 系统 的 内涵及 功
No2, 01 . 2 2
世 界 教 育 信 息
W ol rd Edu ai n I f r to c to n o mai n
Ge r lNo2 4 ne a .9
21 0 2年第 2期 ( 总第 2 4期 ) 9
美国州高等教育委 员会 问责系统探析
魏 小艾 , 丽 萍 。崔瑞 锋 。 刘 ,
员 会 [ 8 】
在法 律 上 .美 国把 教 育 的管 理权 划 归 于各 州 . 实行 的是 各 州 分权 的高等 教育 管 理体 制 . 以多元 并 化 为 其 主要 特 征 。州 高 等教 育 管理 机构 的主要 职 责 是高 等教 育 的立 法 .审 批 建 立 新 的公 立 高 等 学 校。 负责 向公 立 高 等学 校拨 款 等 美 国联 邦 教 育部
美国公立高校问责制的实施及其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
75
>>>
2017/6·总166期
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
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 绩效只能作为问责的一种 手段, 追求绩效并不是高等院校问责的目的; 问责 的目的是改进高校的工作, 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 为国家、 社会服务。 英国华威大学教育学院的兰森 (S.Ranson) 认为, 问责界定着不同主体之间的控 制关系, 并且与信息相联系, 是一种追求特定目的 的社会实践, 为各种特殊的关系及评估性程序所规 定 。 该观点认为, 之所以要进行问责, 是因为信息 的不对称, 公众对高校的信息知之甚少, 而高校在现 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又如此重要。 正如布鲁贝克所 说, 大学现在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 而且是美国社 会生活的中心, 她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 者和社会变革的工具 。 正因为大学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公众对其有着更多的关 切, 要求其公开信息, 希望知道大学在做什么。 问责制可以理解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从不同 利益主体出发对问责制下定义, 各方面的回应也不 尽相同甚至相左。 一些高校认为, 投入大量资源和 时间应付各种绩效报告、 绩效预算和绩效拨款, 占 用了高校太多的精力, 这种问责干涉了大学自治和 学术自由。 可见, 高等院校的问责确实存在着工具 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律背反, 如何协调平衡好这两 者的关系非常重要。 然而,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也可 以看到他们的共性: 一个理想的高校问责制, 应该 是既能够回应外部问责压力, 又能够促进学校的教 学、 科研进步, 保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 并及时向 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 通过以上梳理和分析可以得知, 所谓美国公立 高校问责制, 是指美国公立高校基于自身的使命与 责任, 对其所使用的资源、 所做出的行为向大学内 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联邦政府、 州政府、 学校、 家长、 学生、 校友、 企业、 雇主等) 进行必要的汇报、 解释、 证明和展示, 以期获得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 信任和支持, 促进大学更好地从事教学、 科研以及 服务社会的信息公开制度。
中美高校问责内涵的比较分析与本土化构建
a on bi ” c ut iy 的词根“c ut常见于金融领域 , c al t ac n o ” 译为
“ 账目, 报表”“ 、说明、 解释( 资源是如何使用的、 达到了什么
收 稿 日期 :0 1 8— 7 2 1 —0 0
作者简介 教育部人文 摹拿 阜: 社会科学研究2 9 0 年度规划项目 公共教育体制改 0 “ 革中 的高校问责法 律制度研究”编号: YA8 1) ( 0 J8 01。 9 0
化、 制度缺陷等带来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社会服务职 的监督作用。此外, 美国高校在竞争激烈、 家长和学生教育
能减弱等问题, 澳大利亚、 美等国家先后引入以绩效指标 英、
为核心内容的高校问责机制。“ 问责” 因此成为 2 0世纪 9 0
自由选择权扩大等残酷的环境下, 亦有向政府 、 高校利益卡 I I 关者和公众说明其教育业绩的愿望, 以此来提高学校知名度
育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规 {eeAcutitf ie》 Btr c n bi r g r等文献资料中的“con- t o a l o H h y ac t ua 律的需要 ;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难以满足“ 学术性、 市场 bi” iy多被翻译成“ l t 问责” 。以美国为例, 2 O世纪 9 0年代美
为核心内容。
程。然而, 大学作为高度保守的机构, 传统的高等教育组织
管理模式并未跟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脚步实现快速的变革,
另据《 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con” ,a ut亦包含评 c 价之意 』且按照《 , 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 的解释, a. “c
对所发生的与其职位相关的事情向公众解释, 有对工作结果
性、 组织性” 的要求等。我国正面临的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 国州政府为 r 提高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利用效益而依据新
自愿问责制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发展的新动向
①APLU 是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 的简称,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Land-GrantColleges (NASULGC )发展而来,2009年3月30日改称为APLU 。
②目前VSA 监督委员会(Oversight Board )将申请VSA 的准入资格限定在AASCU 与APLU 成员中的4年制公立大学。
如果这一标准得以修订和放宽,参与VSA 的院校会更多。
作者简介:柳亮(1981-),男,湖北武汉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作为现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问责制(accountability)成为影响美国教育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
所谓问责制,是指对他人报告的责任,就资源如何使用以及达到何种效果此类问题作出解释、证明和回答。
[1]美国“公立院校本科教育自愿问责制”(Publ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Voluntary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VSA )于2007年11月由美国两大公立院校组织———“美国州立学院及大学协会”(AASCU )和“美国公立及赠地大学协会”(APLU ,其前身是NASULGC)①联合发起成立。
AASCU 与APLU 共包括520多所公立学院和大学,容纳了2/3以上的美国本科生,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比例占全美的70%以上。
截至2009年11月,参加“自愿问责制”的院校共计332所,②占AASCU 与APLU 全部成员的60%以上;在“美国大学协会”(AAU )中,共有19所公立院校加入,超过AAU 公立院校的半数。
短短两年内形成的自愿注册规模在很大意义上表明“自愿问责制”是“一种最好的实践”,[2]并且它“之于公立高等教育的未来将会变得更为重要”。
美国高校管理制度
美国高校管理制度美国高校管理制度是指对大学教育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
美国由于其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高校管理制度也较为复杂和多样化。
但总的来说,美国高校管理制度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美国高校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1. 多元化。
美国高校管理制度是多种多样的,与高校的类型、规模、性质等相关。
根据大学的性质,可以分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社区学院、职业学院等,它们的管理制度是不同的。
再者,根据大学的规模,可以分为大学、学院、研究所等,它们的管理制度也是不同的。
2. 高度自治。
美国高校享有很高的自治权,大学教育和管理基本上是由大学自己负责的。
这表现在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学校都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这与我国的高校管理制度有较大的不同。
3. 竞争导向。
美国高校管理制度倡导自由和竞争,鼓励大学开展竞争。
这不仅表现在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表现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导向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的活力。
4. 财政自主。
美国高校管理制度中,大学拥有相当大的财政自主权。
大学的收入主要依靠学费、政府拨款和社会捐款等渠道,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支出和投资。
第二、美国高校管理制度的组成与体系1. 学校机构。
美国高校由校董会、校长办公室、学术事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后勤处、学生处等多个机构组成。
这些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 学校委员会。
这是一个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由校董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学校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
3. 学院和系部。
大学内的学院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单位,系部是学院下属的部门,学校内部的专业设置和人员配置都由各个学院和系部负责。
4. 学生会。
学生会是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负责学生事务和学生权益保护。
5. 学术委员会。
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学术委员会负责,这是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学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进行指导。
第三、美国高校管理制度的运作机制1. 选举产生。
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制度的特点与启示——基于会计教育的视角
况是会计界对 契约理论与会计 的结合研究领域有 限,虽然会计学 科的研究 已向金融 、 经济 以及管理等学科延伸, 对于经济学中的 但 契约理论的延伸仍然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契约理论与会计的研究
() 1 目的清晰。 美国高等教育 内部问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高
校内部切实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 ,不仅强调提高学生 的质量更强
调提高教师的质量,不仅强调提高教师的科研质量更强调提高教
师的教学质量 ,不仅强调提高教学中师生的质量更强调提高学校 内部组织机构 的质量。 基于在参 与行业 自律的前提下 , 以改革 采取
造和渎职 ; 第二 , 通过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对其进行 自我检查 和接受
和办学 目标的实现情况。 如科学研究合作与协调情况 、 成就如何、 存在什么问题 、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 问题展开较为广泛的评估
和监 督 审查 研 究 。
外部评估 , 保证和提高机构的绩效和质量 ; 第三 , 通过所采用明确 的 或暗含的评价标准以及要求高等教育所提交的评估报告 , 有效地对 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 。 问责研究的全面分析框架 , 见表1 。 马丁 ・ 特罗根据美 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的来源不同将问责制 度划分为内部问责和外部问责 ,进 而提出内部问责制度的实质就 是高校内部的问责体制 ,主要内容是阐明高校如何有效地履行责
和发展为 目标 的内部问责制度 ,就高等教育中各部 门之间的关系
义务 , 并指 出问责的基本问题是 “ 负责 ”“ 谁 、对什么负责” “ 、 向谁负 责” “ 、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 ”“ 、结果如何” 。他把 问责的基本功能归 结为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限制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 , 包括欺骗 、 伪
管理问题 。 存在大量此类文献 , 主要集 中在迎合或规避政府监管的
问责与改进:美国大学开展学生学习结果评估的双重动力
问责与改进:美国大学开展学生学习结果评估的双重动力作者:谢晓宇来源:《高教探索》 2018年第11期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评估经历了由注重教育投入到教育产出的转变,学生学习结果评估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开展学生学习结果评估的先行者,美国大学也经历了这一转变。
本文通过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访谈资料和本文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学习结果评估具有“问责”和“改进”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在回应外部问责和证明大学效用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实现大学内部质量改进上起推动作用,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学生学习结果;问责;改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领域对质量评估的关注促使美国公立大学开始开展评估。
但早期的评估关注的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使用,不能衡量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程度[1],不能直接反映高等教育质量。
80年代中期,美国发表的三个国家报告《投入学习:开发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1984年)[2]、《大学课程的完整性》(1985年)和《追求结果的时代》(1986年)[3]都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性,促使美国大学从关注教育投入到教育产出的转变,为开展学生学习结果评估(Student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提供了政策背景。
那么,美国大学为什么开展学生学习结果评估?虽然已有文献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但本文期望通过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以下简称麦迪逊分校)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访谈资料和文本资料进行分析获得研究发现。
从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对该校进行实地调查,采用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教师、管理者和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同时收集各部门提供的评估计划和评估报告等。
基于研究伦理的考虑,本文中访谈资料出现的人名皆为化名。
一、外部动力:回应问责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认证机构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
对教育政策的启示
教育政策制定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制对教育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使政策制定者更加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政策实施
然而,在实施教育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 轻这些影响。例如,在实施问责制时,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 。
城乡间资源不均衡
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 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地 区往往缺乏优质的教育资 源和师资力量。
校际间资源不均衡
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 ,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存在 不均衡现象,这导致了学 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
05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的反 思与启示
对问责制的反思
01
问责制的实施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制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通过对学生
问责制的推动力量
政府力量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基础教育问责制的推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邦政府通 过立法和财政支持来推动问责制的实施,州政府则通过制定评估标准和奖励机制 来激励学校和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力量
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也是推动基础教育问责制的重要力量。家长、学生、 教师、企业界等都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政府和教育机构不断改进 和完善教育体系。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概况 •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的
兴起 •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的
实践
目录
•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的 问题与挑战
•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问责的 反思与启示
01
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概况
基础教育发展背景
奥巴马以“问责制”助推美国高教改革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世界教育信息
页码: 7-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高教改革 奥巴马 问责制 美国 高等教育经费 学生贷款 全球化竞争 补助款
摘要:在总统选战中,奥巴马承诺将大幅提高高等教育经费。
当选总统后,他的承诺一一兑现,学生贷款扩增50名,达到1450余亿美元,各高校的补助亦巨幅增加。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总统希望获得补助的学校及各州得拿出成绩来。
与历任总统不同的是,他特别提到要那些拿到联邦补助款的学校达到他的政策目标,他们得在2025以前为美国培养500万名大学生,并且要协助这些学生成为美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优秀人才。
如果未能订出目标与进程,联邦现状将会收回补助款。
这就是奥巴马的“问责制”高教政策。
美国教育问责报告制度及其启示
教育问责制度在美国有着比较长的历史,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基于标准教育改革运动中被赋予新的含义,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问责报告制度就是教育问责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2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NCLB)颁布之后,问责报告制度发展得更为完善。
我国当前正在筹划建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毫无疑问,教育质量报告应当是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考察美国的教育问责报告制度,必将能够为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教育问责报告的实践考察(一)问责报告制度与教育问责体系作为一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型的国家,美国的教育体制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联邦和州对学校的控制开始逐渐加强,试图在分权与控制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
教育问责就是这种尝试的产物之一。
当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多层级、全面、广泛的教育问责体系,而问责报告制度则成为各州教育问责体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1]在美国的教育问责体系中,问责报告既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是问责的一种具体方式。
在问责系统中,问责报告的实施具有双重诉求或目的:其一是给公众提供清晰、可理解、有意义的信息,满足他们了解公立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状况的需要。
在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中,报告能让家长通过了解学校的评价行使择校权,本身就具有问责的意义。
其二,在教育问责的关注点从输入、过程转向结果后,问责结果的公开报告也就成为帮助学校达成更高教育标准的重要工具,即通过促使学校对自身及学生表现的关注,学校能够对自己的事务负起责任。
美国教育问责制是在教育分权现实中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所强调的是在向专业人员赋权的同时,以结果来控制教育质量。
这种做法超越了以规则来控制过程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体现了“评估型政府”以授权来促进发展和进步的理念。
而教育问责制中的问责报告客观上迫使学校在对问责指标负责的同时,也向它们所服务的社群,特别是家长负责。
问责制时代美国学校领导发展的变革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chool Leadership in an Era of Accountability
作者: 周俊[1,2]
作者机构: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2]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6
出版物刊名: 比较教育研究
页码: 51-5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问责制;学校领导发展;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校长培训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越来越严格地推行问责制。
问责制对美国的学校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学校领导发展的变革。
这些变革主要包括:确立新的学校领导标准;提高入学标准;实施实践性教学策略;建立强有力的实习制度;大力发展在职学习。
学校的危机管理——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和政策Word模板
学校的危机管理美国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构筑在整体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法制化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系中。
美国的各级政府都对学校的危机管理给予相当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有详细的操作指南。
借鉴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对中国学校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危机管理体制是相当有益的。
一、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和政策美国教育部认为,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的全面安全,即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
教育部在2003年5月向全国下发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和飓风),恶劣气候,火灾,化学与危险品溢出,交通事故,学校枪击事件,炸弹危险,医学紧急事件,学生或教职员死亡(自杀、他杀、过失和自然死亡),恐怖事件或战争等。
危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
在危机潜伏期中,主要是事前的预防。
很多危机的发生,事前都是有征兆的,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
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危机出现的各种迹象。
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解决危机。
美国教育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
即学校危机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四阶段模式,具体为:危机的缓解与预防→针对危机作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危机后恢复。
这个四阶段模式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这种完善和修正是建立在经验、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
根据这个模式,美国教育部为各类各级学校制定了危机管理的政策指南,具体的政策要点如下:(1)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系统的危机管理程序来帮助学校师生和家长;(2)让教职员工知道如何在危机情况下帮助学生;(3)在危机管理方针指导下,危机管理组成员制定合作计划,分配职责;(4)学生的双亲和社会其他成员是学校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通过法律来保护学校的利益,当没有对应政策能防止诉讼发生时,建立一个基于“最好实践”的政策和程序;(6)各部门协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校与社区公众安全的信息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卷 第3期2007年5月高 校 教 育 管 理Journal of H igher Educati on Manage mentVol .1No .3May 2007问责制与美国高校管理陈 U 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 要:问责制度首先用于行政领域,后随民主化等推进,在美国高校管理中被广泛采用,是美国政府及社会监督高校的一项重要手段。
问责制在美国高校兴起的原因是教育质量的滑坡、经费的缩减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问责制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范,健全“明确责任—实施问责—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完善问责法规、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行为、健全问责机构,才能朝着长远、科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问责制;美国;高校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7)03-0059-04收稿日期:2006-11-08作者简介:陈U 洁(1981-),女,江苏丹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问责制度(accountability )首先应用于对官员的行政问责,指对现任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现任追究的制度[1]。
问责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权责的和谐统一,保证管理活动基本目标的实现。
伴随西方教育民主化浪潮的推进,问责制度也被逐渐引入教育管理体制中,尤其是在美国的高校管理中受到重视并被广泛采用。
一、美国高校问责制的缘起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诞生以来,有“象牙塔”之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早已超越了象牙塔,日渐卷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成为社会服务的“动力站”。
在美国社会中更是如此:“大学现在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
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
”[2]21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当然受到的关注也会更多,美国社会对于政府的不信任趋势、消费主义倾向、人口多元化的增长、信息的快速传播、工作场所成绩的测定和高等教育“商业化”倾向,都会促使公众对高等教育实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其结果是,高校亦将在公众的监督下和政府一样承担责任、重建公信,否则难以取信于公众、服务于公众[3]63。
问责制在美国高校的兴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直接动因:(一)教育质量滑坡引发责任制运动1983年,美国权威教学质量研究机构国家教育优化委员会(the nati onal comm issi on on Excel 2lence in Educati on )发表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对美国1973~1982年这10年间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大幅下降,发出了“国家在危机中”的警告。
据哈里斯等人的调查,1979年与1966年相比,美国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信任明显下降,正如布鲁贝克所说:“社会和职业界已经对高等教育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2]1有些家长抱怨说,他们花了许多美元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大学,希望他们茁壮成长。
但现在他们开始担心,他们的孩子“将会学到什么”,“孩子们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二)有限的教育经费需要合理配置据1971年的《华盛顿邮报》报道,这一年美国约有540所院校财政处于困难之中;另有1000所院校也日趋困难,到1973~1974年度,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努力控制支出。
还有报道说,从1969~1975年,约有136所高校由于资不抵债,被迫关门[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经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大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如1991年度,哈佛大学有4200万美元的财政赤字,耶鲁大学80年代以来累积赤字达10亿美元[5]。
美国高等学校的物质设备和教学设备也在急速恶化。
甚至一些较有名望的研究型大学将数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用于购买书籍,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的设备预算也不能适应学生数量增长带来的学习需求扩大。
正是由于高等教育面临经费危机而政府投入不足,许多州开始系统审查高等教育的经费情况和政策,把挖掘高等院校的潜力和提高效率作为解决经费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1996年南卡罗来纳州通过法律把大学的办学效率和效益与州分配经费的多少直接挂钩,拟订了37个基本指标,并授予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依据标准评价大学的评价方法[6]。
(三)信息技术使高校与社会的交流更迅捷数据不仅对制定内部管理决策至关重要,而且,由于外界人士日益关注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数据对他们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方面的资助者都想了解大学对他们所给经费的使用效益。
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高等教育运作的方法,高速的数据处理使得巨大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能被人们所使用,信息的流通和采信更为快捷。
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信息要合理地对外公开,建立起信息透明制度,让关注学校发展的外部人士能够明确学校应担的责任、取得的成就与尚未达到的缺陷等等,克服公众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彼此责任的漠视。
二、美国高校问责制概述问责制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多样的解读,马丁・特罗(Martin Tr ow)曾将其阐释为教育组织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有责任向他人汇报、解释、证明和回答教育资源如何使用,效果如何,主要涉及谁负责,负有何种责任,向谁负责,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结果如何。
并进一步指出美国高等学校强化问责制是为了证明自身的诚实可靠性以及向公众呈现如何自我改进,同时也是为防止政府和外界对于大学的过度干涉[7]。
也有国内学者将其诠释为“说明责任”,特指学院或大学必须对外界(政府、民意和纳税人)负责并向他们述职的组织行为[8]。
由于美国教育的分权传统,实际上问责制具体来说就是州政府以一所高校的成绩为基础来决定其年度教育经费的多少。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不少州相继立法,要求各高校每年或每几年向州政府提交年度教育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价;(2)招生人数和毕业率;(3)在校生与毕业生追踪分析;(4)毕业生就业率和继续升学率;(5)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
报告中的这些内容要求以数据和数据分析为依据[3]10。
这种accountability re2 port或称annual report就成为外部了解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媒介。
例如佛罗里达州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州立大学系统2001年度责任报告,长达50余页,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大类,包括首次入学学生毕业率、巩固率、资格证书考试一次通过率、在本州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后1年和5年达到两万两千美元的比例、授予的各类学位数目、教师人均科研论文数、外部科研经费的教师均值等共计25个小项[9],相当细致,使高校各方面信息清晰可查,为政府部门或社会各界判断高校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去年度报告的形式,美国高校还会在学校的网站上定期发布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成绩,另外学校还经常邀请捐赠者和校外董事来校考察办学情况,校报和年鉴也是记录学校情况的重要载体。
在美国对大学进行问责的机构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各州的立法机构指定一批学校外部人士组成的董事会(Lay Board of Trustees)。
二是由各州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委员会(State H igher Educa2 ti on Boards)。
不论公立大学或私立大学都有这种由各州立法部门工作人员、牧师和熟悉高校管理的市民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其主要职责是对学校大型建设项目的必要性、资金投入等经济问题及学校发展的其他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和监督。
高等教育委员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组成:一是由政府出面采取合作的方式(State Coordinating Boards)吸收社会各界熟悉高校管理的人员参与(如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华盛顿州等);二是由州政府直接创设并进行管理(State Governing Boards)(如北卡罗莱纳州、威斯康星州等)。
高等教育委员会与政府教育决策部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复杂,一方面,政府要尊重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另一方面,政府又要对高校行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问题进行监管。
除了这些固定的监督、问责机构之外,美国各州的立法机关也肩负着对高校进行责任评估的职责,立法机关主要通过事前审计、过程审计和终期审计等形式来控制大学的各种计划、项目实施情况[10]。
06 高 校 教 育 管 理 第1卷三、问责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认清组织的使命,并就此达成一致意见,通常被看作建立责任制度的基本原则。
而现在美国众多的高校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同时接受了大量的相互矛盾的目标[11]。
现在几乎所有州都通过协调或联合控制委员会参与学校规划、管理程序、预算和计划的审议,有些州甚至把政府增加经费与高校的具体改革项目结合起来。
而工业企业界通过在高校设置教学科研基金项目等手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甚至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982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了《高等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穷于应付各种机构网络提出的形形色色的要求难以自拔,自主决策空间甚微,应该使管理学校的主动权、自主权回归学校。
但实际看来外部的控制力有增强的趋势,对大学来说如何在众多纷繁的目标任务中认清自己的使命尤为重要,标准还是来自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三重职能,不过大学要根据所处的内外环境灵活因应罢了。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单向的行政关系:政府既举办高等院校,又拥有办学管理的权力,高校只是政府指令的执行者,自主管理权限很小。
借鉴美国高校的问责制,我国高校管理能真正实现“创设”、“管理”、“办学”三者的分离,政府是创办者同时也是宏观政策的制订者,高校成为真正自主的办学实体,而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则拥有更大的监督和问责的权力,可以有效解决我国高校“一放即乱,一统即死”的长期弊端,激发高校的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问责制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范,健全“明确责任—实施问责—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完善问责法规、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行为、健全问责机构,才能朝着长远、科学的方向发展。
1.高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信息要完全公开。
社会各界能够随时获知高校运行的各种数据,例如政府投入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
只有建立起信息透明的制度,才能把高校置于公众的问责与监督之下。
具体可制定相关的高校信息公布法规,明确高校有向公众公开信息的义务,并对履行不力的高校追究责任。
同时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向社会迅速、准确地报道高校的信息。
2.问责制还要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问责价值取向”。
使“问责”成为高校的一种自觉的意识与行为,使高校积极地面对和回应民众的诉求与希望,并成为一种常态,不再为应付各种评估而影响学校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