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生产与经营

合集下载

第二课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教案

第二课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教案
1.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2.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
3.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4.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5.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二、企业中的劳动者
(一)劳动模范显身手
案例赏析:
孔祥瑞,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人,始终在实践中学习,把工作岗位作为课堂,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几十年来创造了150多项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
3.该如何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教学重点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课外作业
学习指导能力训练的相关练习
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
(二)企业的含义和类型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海尔集团从拥有自主的品牌起就强调市场设计产品的观念,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一项新的技术创新就要创造出一个新市场。当年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正因为适合用户的需求就创造了一个夏季的新市场。正当国内家电大打价格战的时候,海尔把眼光投向改善管理、技术创新,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形成自己的优势,他们不打价格战,打质量战、打品牌战。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海尔发展的规模今非昔比,在扩大企业规模的道路上创下了著名的“吃休克鱼”理论,“休克鱼”即那些硬件好、管理不行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一旦注入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就会很快活起来。海尔的成功经营,使它进入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五强。结合教材归纳结论:

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

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

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
小型微型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业人员数量:小型微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一般不超过300 人。

2. 营业收入:小型微型企业的营业收入一般不超过3000 万元。

3. 资产总额:小型微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一般不超过3000 万元。

4. 行业类型: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还会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细分,如制造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

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标准外,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还会考虑企业的经营年限、纳税情况、创新能力等因素。

不同地区和行业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的认定标准可以参考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

同时,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状况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认定。

小企业认定标准

小企业认定标准

小企业认定标准小企业是指在国家规定的行业分类范围内,以独立经营、自主决策为主,雇佣少于规定人数的企业。

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对小企业的认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规模。

小企业的规模是认定其身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从业人数在一定范围内即可被认定为小企业。

具体来说,制造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服务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商贸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

二、年营业额。

除了从业人数外,企业的年营业额也是认定其规模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小企业的年营业额不超过一定的金额即可被认定为小企业。

具体来说,制造业企业的年营业额不超过3000万元,服务业企业的年营业额不超过1000万元,商贸业企业的年营业额不超过500万元。

三、独立经营、自主决策。

除了规模和营业额外,小企业的独立经营、自主决策也是认定其身份的重要条件。

独立经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资金和生产经营条件。

自主决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自主决策生产经营计划、产品价格、市场营销等事项。

四、技术创新能力。

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技术创新能力也是认定其身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企业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新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社会责任。

除了经济指标外,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认定其身份的重要考量之一。

小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爱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小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年营业额、独立经营、自主决策、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企业才能被认定为小企业,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

希望各小企业能够认真遵守相关规定,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街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报告

街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报告

街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街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本次报告的统计时间范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

1. 总体情况截至报告统计期末,街道企业总数为200家,其中大型企业占比30%(60家),中型企业占比50%(100家),小型企业占比20%(40家)。

总员工人数为10000人,年销售收入为1亿。

2. 行业分析2.1 产业结构街道企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行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业等。

- 制造业:占比40%,主要涵盖电子制造、纺织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

- 服务业:占比30%,其中教育培训、餐饮旅游、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 建筑业:占比1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和商业用途的建筑项目增加。

- 农业:占比15%,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逐渐规模化发展。

2.2 主要行业经营状况- 制造业:在全国市场竞争中,街道企业的制造业态势良好,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认可。

其中,电子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在面板显示、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 服务业:服务业在街道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各种教育机构、旅游景区、餐饮企业等都有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在线教育行业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各类线上教育平台获得了可观的用户增长。

- 建筑业:随着城市建设进一步扩大,街道企业在建筑业领域有了更多的机会。

目前,住宅建设和商业用途的建筑项目非常活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农业:农业在街道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优质农产品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

3. 经济指标分析3.1 企业利润截止报告统计期末,街道企业的综合利润为8000万元,同比增长10%。

制造业的利润增速最快,达到20%,服务业和建筑业增速分别为10%和5%,而农业的利润增速相对较低,为3%。

3.2 企业投资街道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上。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的年度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50%用于技术改造,30%用于市场开拓,20%用于人才培养。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企业规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规模大小。

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可以将企业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

目前,常见的企业规模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少、资产规模小、生产经营规模小的企业。

通常来说,微型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10人,资产规模不超过100万元。

微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较低,经营规模较小,主要以个体经营或家庭经营为主。

微型企业通常是一些小作坊、小店铺、个体户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2.小型企业。

小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适中的企业。

一般来说,小型企业的从业人数在10-50人之间,资产规模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

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相对较高,经营规模适中,通常是一些小型工厂、小型商铺、小型连锁店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3.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

一般来说,中型企业的从业人数在50-500人之间,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

中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较高,经营规模较大,通常是一些中型工厂、中型商场、中型连锁店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4.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很大的企业。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从业人数超过500人,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

大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非常高,经营规模很大,通常是一些大型工厂、大型商场、大型连锁店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以上就是企业规模分类标准的内容,通过对企业的从业人数、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自己的企业规模,做好规模化经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023年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

2023年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

2023年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型微利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规范小型微利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2023年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正式出台。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解析2023年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政策。

一、小型微利企业的定义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年收入不超过50万元,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企业;年度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的企业;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不超过50万元的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常常是由个体经营者、自然人或少数股东联合经营的企业。

二、小型微利企业的获得补贴标准1.小型微利企业可申请税收优惠政策,并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减免;2.小型微利企业能够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政策,补助资金的发放标准和方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例如设立补贴基金,按年度进行资助等;3.小型微利企业在购物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可享受相关的专项补助政策。

三、小型微利企业的管理要求1. 小型微利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税法和相关财务制度进行规范会计核算和报税;2. 小型微利企业应当合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3. 小型微利企业应当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金等相关费用,保障职工权益。

四、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方向1. 小型微利企业应当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2. 小型微利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3. 小型微利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五、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难题1. 小型微利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来源单一;2. 小型微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同质化严重;3. 小型微利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

六、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营造有利于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减少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减轻企业负担;2. 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相关部门建立小型微利企业发展基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3. 增强小型微利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7全文)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7全文)

中⼩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7全⽂) 中⼩企业,⼜称中⼩型企业或中⼩企,它是与所处⾏业的⼤企业相⽐在⼈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较⼩的经济单位。

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或少数⼈提供资⾦组成,其雇⽤⼈数与营业额皆不⼤,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涉较少。

下⾯是⼩编整理的中⼩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7全⽂),欢迎⼤家阅读! 《中⼩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中⼩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步促进中⼩企业发展的若⼲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中⼩企业划分为中型、⼩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员、营业收⼊、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的⾏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热⼒、燃⽓及⽔⽣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作,⽂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业划型标准为: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50万元及以上的为⼩型企业,营业收⼊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业。

从业⼈员1000⼈以下或营业收⼊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员300⼈及以上,且营业收⼊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员20⼈及以上,且营业收⼊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型企业;从业⼈员20⼈以下或营业收⼊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型企业;营业收⼊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
及运动,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价值方面,追求价值的增值。而商品经营的对象则是产品以及生产销售过程,经营的基础是厂房、机器设备、产品设计等,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使用价值方面。
2、经营领域不同。资本经营主要在资本市场上运作(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非证券的产权交易市场等)。而企业的商品经营涉及的领域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技术、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在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上运作。
②经营领域不同:资本运营涉及的领域主要是资本的筹措、投资、周转、积累和集中,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非证券的资本借贷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上运作;而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领域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技术、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销售,主要是在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上运作。
③经营方式不同:资本运营要运用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和租赁等方式合理筹集资本,盘活存量资本,加速资本周转,提高资本效益;而生产经营主要通过调查社会需求,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技术开发,研制新产品,革新工艺、设备,创名牌产品,开辟渠道,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增加产品品种、数量,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产品销售利润。
④运作风险不同:资本运营通过资本不断流动到高报酬率的产业或部门上,获得增值机会而不断增值,其经营是开放式的,在操作上尽可能利用多元化的组合投资来发展自己,靠多个产业或者多元化经营支撑企业,以减少或分散经营风险;生产经营注重的是资产增量的投入,对于资本的利用和效能发挥较忽视,其经营是封闭型的,往往依靠单一型的产品经营,只注重产品的开发和换代,企业资本运营的风险较大。
4、占有资本和使用资本的关系。中小企业从事资本经营应正确处理占有资本和使用资本的关系,在占用资本一时无法实现取得所有权的情况下,不妨先取得资本的使用权,通过租赁、承包等途径进行资本经营,通过产品的扩张和加快自身资本的原始积累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目前社会存量资本较多,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通过取得存量资本的使用权进行资本经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一是投入少;二是见效快;三是可进可退。中小企业从事资本经营必须放弃对资本所有权的偏爱,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规划战略的需要,低成本获取资本的使用权,稳定实现自身资本规模的扩张。

生产与经营的关联性分析

生产与经营的关联性分析

经营活动定义及特点
经营活动定义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制 造、营销推广等一系列过程,将产品 或服务推向市场并获得收益的过程。
经营活动特点
经营活动具有市场导向性、风险性、 盈利性和创新性。它需要密切关注市 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制定合理的营 销策略和价格策略,以获取最大的市 场份额和利润。
供应链协同管理
加强与供应商、物流商等合作伙伴的协同管理, 实现库存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05
案例分析:成功企业 如何协调生产与经营 关系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
精细化生产流程
该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生产工序、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实现了生产效益的 最大化。
04
经营对生产反馈机制 剖析
市场需求信息传递到生产环节
实时收集市场需求数据
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等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有效 的市场需求特征。
生产计划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销售策略调整对生产计划影响
销售策略灵活调整
本地化经营策略
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本地化的经营策略,深入了解 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习惯,为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 支持。
风险管理与防范
企业在全球经营过程中注重风险管理和防范,通过建立完 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有效应对了各种不确定性 和风险因素,保障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06
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与 建议
背景说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 不断优化生产和经营流程,以提高效 率和降低成本。因此,对生产与经营 关联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汇报范围和内容概述

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一、市场变化快速当今的市场环境变化迅速,竞争激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这要求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竞争对手激烈在市场中,竞争对手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使得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困难。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

三、成本控制压力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人力成本的增加,企业面临着成本控制压力。

企业需要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盈利水平。

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质量与成本的平衡,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四、原材料供应不稳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性是生产经营中常见的问题。

市场变化、自然灾害、政治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原材料的供应。

为了确保生产正常进行,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采取备选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产品质量要求高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不达标的产品可能会引发退货、索赔等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企业应重视质量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六、客户需求多样化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

不同客户的需求差异较大,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灵活的生产组织方式。

七、生产效率提升难在许多企业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缩短交货期。

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以提升生产效率。

此外,还需要注重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

八、技术更新迭代快技术更新迭代快是当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更新设备和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不时出现。

以下是企业常见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但市场环境变化是企业所难以控制的。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存在市场饱和度和替代品的竞争等问题,这些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增多和激烈竞争,以及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困难。

二、资金问题: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然而许多企业常常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

资金问题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成本控制、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等因素。

资金不足会导致企业无法购买原材料、支付员工工资、扩大生产规模等,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三、人才招聘和培养:企业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但是寻找和留住这样的人才常常面临困难。

人才的招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需要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挑战。

同时,人才流动性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有些企业在人才培养后很难留住他们。

四、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产品质量和安全对于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是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一旦产品质量和安全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包括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等。

五、供应链管理问题: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也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物流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的趋势,供应链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和高效。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途径和方法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于投资者、分析师、潜在合作伙伴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途径和方法,并展开了详细描述。

1. 公司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公司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提供了关于公司整体业绩、财务状况以及关键指标的详细信息。

这些报告通常包括经营差异分析、业务单元的分析、重要客户/供应商等信息。

投资者和分析师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报告来了解公司的财务表现和生产经营情况。

2. 公司新闻稿及公告:公司通常会发布新闻稿和公告,介绍公司的最新业务动态和发展计划。

投资者和分析师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信息来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例如公司是否进行了新产品的研发、是否拓展了新的市场、是否与其他公司进行了合作等。

3. 直接与公司管理层交流:投资者和分析师可以通过参加公司的电话会议、投资者关系活动以及一对一会议等方式,与公司的高管进行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直接了解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展望、业务情况等。

4. 招股说明书和IPO文件:对于初次公开发行(IPO)的公司来说,招股说明书和IPO 文件提供了大量的公司信息,包括业务模式、市场机会、竞争对手、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文档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分析师全面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

5. 行业报告和研究报告:行业报告和研究报告提供了对特定行业的深入分析。

这些报告通常包括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关键参与者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阅读这些报告,可以了解到该行业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影响。

6. 供应商和客户反馈:供应商和客户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与他们交流和收集反馈可以得到宝贵的信息,了解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7. 员工调查和工作情况报告:员工调查和工作情况报告可以提供对公司内部运营状况的了解。

这些调查和报告可以揭示员工对公司管理、文化和团队氛围的看法,并反映影响生产经营情况的内部问题。

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以下困难与挑战:
1. 成本压力: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及设施投资成本等。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市场竞争:市场激烈竞争是企业面临的常态。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销售渠道,以吸引和留住客户。

3. 创新能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创新业务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包括物流、供应商选择、库存管理等。

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确保及时、准确地供应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

5. 法律法规风险:企业需要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环保要求、劳动法规、税收规定等。

企业需要合规运营,以避免法律风险和罚款。

6. 人才管理:招聘、培训和留用优秀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7. 环境保护: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需要合理使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

8. 技术更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

总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成本压力、市场竞争、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法律法规风险、人才管理、环境保护和技术更新等困难与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需求,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型微型企业标准

小型微型企业标准

小型微型企业标准小型微型企业是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雇佣不超过一定人数的企业。

在中国,小型微型企业的定义是指雇佣不超过3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

小型微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小型微型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其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小型微型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

企业应当依法注册登记,合规经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应当履行环保、安全生产等社会责任,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不得以任何形式违法违规经营。

其次,小型微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产品,企业更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小型微型企业还应当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管理,防范事故的发生。

最后,小型微型企业还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企业应当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应当关注员工的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型微型企业标准涉及企业的合规经营、产品质量和安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企业内部管理,保障员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小型微型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做大做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私营企业如何经营如何管理?

私营企业如何经营如何管理?

In the era of the new economy, it is not the big fish that eats the small fish, but the fast fish that eats the slowfish.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私营企业如何经营如何管理?导读: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要明确计划和目标,二要提高执行力,三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四要规范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五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六要职权划分清晰。

一、私营企业如何经营如何管理1、明确计划和目标计划与目标,是中小型企业领导经常语塞的问题,没有计划就没有目标,所以,必须制定相应的计划。

根据过去三年或者过去一两年的经营状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制定本企业当年或者次年的计划和未来2—3年的目标。

指标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计划才不会落空。

然后进行有效的培训、贯彻,让所有员工都知道公司的计划和未来2-3年或者更长时期的目标,增强信心。

随后,对生产、销售、工作计划等指标进行分解,分解到各部门具体实施。

各部门就是本项工作任务、指标的责任人。

最后,就是督察、督办,落实到人。

有效实施。

有压力才有动力。

2、言必行,行必果,提高执行力这是企业管理中经常头疼的问题。

有了计划和目标,主要任务就是落实了,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总之围绕计划目标的达成开展各项工作。

特别要检查各部门的工作开展状况,每项工作任务要确定工作内容、责任人、完成时间,三点核心要素十分重要。

如此,才能有效落实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每个月每个部门要有重点工作计划,月底要形成书面的表格式的汇报表格,以便更加进一步掌握各部门的运行情况。

言必行,行必果。

加强员工纪律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提高工作的执行力为核心,打造自己的团队和企业文化。

3、认真抓好生产与质量生产管理是复杂的管理过程,涉及生产协调、生产技术、生产成本控制、生产人员组织、生产原燃材料的组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统计、生产指标等等各项工作。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是什么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是什么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是什么大家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感兴趣吗?中小企业的经营是什么意思?今天店铺整理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是什么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是什么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受到国家重点关注。

中小企业不仅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且,在整个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少,企业规模小,管理人员少,市场进退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能更多的接触客户,更快的反应市场,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中型和小型规模经营与发展困境及战略选择1引言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一方面,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初露端倪,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技术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中小企业在新的时期有必要做出新的战略选择,不断地探索、研究,以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改变了长久以来中国对外封闭的国情,使得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其中,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的特色经营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小企业的内涵及其作用中小企业在理论上就是中型和小型规模的企业,其特征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规模不大、销售不大、从业人员不多、管理跨度较小。

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

可见,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容忽视。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更是值得人们的关注。

4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中小企业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安全生产与经营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营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营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安全生产和经营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方面。

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和灾害发生,保护环境。

经营则是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通过制定战略、规划资源和管理运营等方式,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和经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基础。

如果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漏洞或忽视,很可能会发生事故或生产中断,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威胁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经营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经营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等都要考虑到安全生产的因素。

例如,企业在扩大规模、引进新设备或实施创新技术时,应当充分评估对生产安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此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确保充足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和经营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在安全生产得到重视和管理的基础上,企业的经营才能够顺利进行。

而经营也必须考虑和重视安全生产的需要,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

因此,企业在管理中必须将安全生产与经营密切结合起来,确保安全生产和经营的良性循环。

企业面临的四大困难

企业面临的四大困难

小型工业企业面临四大困难我省年销售收入不足500 万元的小型工业企业数量众多,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近日省企业调查队对我省各地70 家小型工业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我省小型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主要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狭小、债务沉重等困难。

调查发现,77%的小型工业企业经营资金短缺。

这些企业大多自筹资金或靠民间借贷筹措资金,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意识逐步加强,而小工业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缺乏担保能力,加大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

调查中,57%的小型工业企业反映自身科研、技术开发能力差,技术装备落后,更新改造缓慢。

据省乡镇企业局统计,去年1至9月,全省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8.2%,而小型乡镇工业企业仅增长5%。

小型工业企业缺乏科技人才,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也制约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此外,40%的小型工业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37%的小型工业企业反映债务负担重、人员素质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河北省一季度企业景气报告: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自2004 年以来,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企业改革力度,突出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全省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目标发展,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态势,并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家的信心。

据对全省1191 家企业的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2005 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对2005年全年的经济前景抱有信心。

但由于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仍难以快速扭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运行质量明显下降,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加严峻。

一、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保持乐观心态1. 一季度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6.05点,比上期提升2.22 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66点,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2. 分行业看,国民经济八大行业信心指数与上期相比,表现为“四升二平二降”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①]。

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②],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并且,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1、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

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从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看,2001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50人以下的小企业248.5万个,占82.1%,比1996年增加46.1万个,增长22.8%;1000人及以上的大企业1.9万个,占0.6 %,比1996年减少0.2万个,下降10.5%[③]。

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4%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④]。

仅从数量上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同样也反映了一个国际性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如“汪洋小船”般的中小企业存在的客观性。

2、中小企业是经济成长的支持力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⑤]。

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

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⑥]。

另外,我们再来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单从工业上来看,2001年上海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8.61%;而2002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5%来自当地的个体私营经济,而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⑦]。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8年为53.57%,2007年增加到69.37%[⑧],可见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这当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此来发挥他们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

从引进外资来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向大企业提供配件等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产品。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灵活特点,生产适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

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据统计,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⑨]。

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⑩]。

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11]。

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可以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

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

据《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数据显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70多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达820亿元;“十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5%,我省专利的2/3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3/4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12]。

与此同时,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丢冒风险。

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

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

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

二是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13]。

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还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

可见,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

三是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

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湖北全省有1.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234万职工转变身份,实现了体制、机制的转换,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14]。

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国企改革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先例借鉴,前期可以通过借鉴中小企业改革试点获取的经验,这样国企改革不仅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提高了改革效率。

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

广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给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中小企业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

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要把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这就是“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有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

笔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引起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但毋庸置疑,早在危机爆发之前,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就已显现经营困难的端倪,可以从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此次金融危机及其他外部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1、国际市场萎缩。

美国金融风暴向全世界漫延从而造成全球通货紧缩,直接导致国际产品市场急剧萎缩。

早在2008年前,我国产品出口多年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08年增幅只有8%左右,从2008年11月开始,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出现了负增长[15]。

这样,受第一波冲击的就是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

其中,生产玩具、服装、纺织、鞋类、家具、文体用具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企业大部分倒闭。

浙江省温州市和广东省东莞市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中小企业集聚地,据温州市经贸委对全市重点乡镇的调查,共有2万个企业完全倒闭,东莞也有近万个企业倒闭[16]。

2、国内市场变数不定。

国际市场萎缩直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下降,这一方面导致企业被迫将产品转为内销,带来了过度竞争,从而使内向型中小企业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导致那些专为出口产品的提供原材料与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开工不足。

同时,所有相关企业都会因产量减少而相应减少员工数量,工资数量的减少必然影响消费品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