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跨学科学习 - 南通教育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评述:“中国现在面临的是图示时代”,当时对这句话一知半解,现在看到王教授的这篇文章,算是略有认识。
载《中国美术教育》2006年第3期,第4-8页。
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在视觉文化时代,生活中的视觉信息激增,要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视觉读写能力”。其
中,“视觉识读能力”是一种学习人类文化和了解生活中视觉信息的能力;
“视觉表达能力”则是一种以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思维态度和思维
方式,可视化艺术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种
种问题的能力。一旦用于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就成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
重要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学习方式视觉读写能力视觉识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
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一、关于“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1](P.247)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逐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学习方式很多,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呢?专家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生”一词可以从“人”是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三个层面来解读: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1](P.258-259)
原来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三种学习方式是从人的三种存在方式的哲学思考,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研究者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对教与学的特征作出判断。
但是,有些观点则倾向于具体的学习行为特征,认为“学习方式”是个人在学习时接受或加工信息的方式。在不同年龄和智力水平的人身上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为(1)学习者对所用感觉通路的偏好。有些人习惯于听觉学习,有些人习惯于视觉学习,有些人则可能喜欢通过触摸或通过各种感觉的结合来学习。(2)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偏好。有些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
有些人则能排除额外刺激的干扰,还有些人在学习时喜欢有一些背景声音。有些人喜欢单独学习,有些人则喜欢团体情境。(3)个体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有些人在学习时喜欢有别人的具体指导,有些人则对“菜单式”的指导不满,而喜欢自由、自主地学习。[2](P.1818)
因此,当我们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时,既要有宏观哲学层面的认识,实行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需要从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学生生理心理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当今社会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出现了大量视觉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那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美术教育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又将充当什么角色呢?这就是本文希望讨论的问题。
二、视觉文化时代赋予美术教育新的意义
笔者曾指出:视觉文化是指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文化形态。[3](P.2)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人类文化形态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转变。
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生活中的图像、视觉对象日益丰富,并通过电视网络、通讯网络和英特网实现了全球化、即时性的文化传播。在某些场合,文字已沦为图像的注解(如电视剧的字幕),出现了“图像霸权”。为此,美国芝加哥大学米歇尔(W. J. T. Mitchell)感慨道:“尽管图像表征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当人们更多使用视觉方式进行交流时,米歇尔又发现:“观看行为(spectatorship)(观看、注视、浏览,以及观察、监视与视觉快感的实践)可能与阅读的诸种形式(解密、译码、阐释等)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的模式恐怕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4](P.17)其中对我们的启示是:
(1)图像、视觉对象、视觉事件等图形话语同样传递着各种意义和信息,而且传达着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意义和信息;
(2)图形话语是一种流行于全球且又无需翻译的语言;
(3)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与阅读“同等深奥”的“视觉读写能力”①。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时,国际学术界早已重视,1970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一届视觉读写能力的国际会议”,并成立了“国际视觉读写能力协会”。[5](P.63)
澳大利亚乌龙冈大学英·布朗(Ian Brown)教授撰文介绍:“最近澳洲各地的课程改革,都强调视觉读写能力,以及透过视觉方式的学习。传统上认为视觉读写能力属于视觉艺术课程,现在则纳入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电脑、视觉沟通、设计与科技等领域,在中小学也成为公认的一项读写能力。最近澳洲全国也开始提倡,课程所有领域都应该更密切融合科技与媒体读写能力。”并在文章结尾呼吁:“本文主张新式教学法中必须加强视觉读写能力,这项能力已成为全球的教育趋势,需要艺术教师更深入的检讨,以利学生的学习。”[5](P.65、71)
①笔者曾在2003年11月3日文汇报《“读图时代”的美术教育》一文首次提出培养“视觉识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但“视觉识读能力”不能涵盖“视觉表达能力”,应改为“视觉读写能力”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