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自评稿
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认识人民币评课稿篇一:《认识人民币》评课稿《认识人民币》评课稿欣赏了韩圣华老师的《认识人民币》一课,很精彩。
他对教材的挖掘和利用都非常深刻和到位,环节设计也新颖,亮点时时出现。
现就其中几点谈我自己浅显的体会:一、数学学习生活化虽然人民币随处可见,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也有初步的概念。
实际上,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孩子对人民币没有系统的认识和归纳,对多少的钱能买怎样的东西也没有概念。
所以韩老师在认识了所有的人民币以及分之后,设置了“模拟购物”,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非常积极。
以及练习中的“能买什么”也设计得特别好,学生的回馈也让我们知道,一些孩子对钱的概念很浅,但是正确答案的宣布又给了他们刺激与强化。
二、简单而深刻地突破难点也许并不多的人注意到人民币上的“元”字是写繁体字“圆”的,韩老师就在学生提出后直接板书在黑板上并简单讲述,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学生会思考,然后就记住了,这点值得大家学习。
还有在课的开始程老师以100元引入也非常好,虽然学生自己不多使用100元,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见过100元,从孩子“认识的”“熟悉的”材料出发,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信心大增。
三、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美人民币是我国货币的象征,当然也是属于中国文化的部分组成。
韩老师的设计也特别新颖,在认识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后带领学生欣赏了人民币背面的图案,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标志”之一,蕴含着很多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
后面韩老师设计的多种方法购买1元的笔时,学生说出了多种方法——可以拿两个5角的,你举着让学生看了看,这个时候也应该板书出来:认识人民币》评课稿《认识人民币》评课稿欣赏了韩圣华老师的《认识人民币》一课,很精彩。
1元钱的自述作文【小学五年级500字】
1元钱的自述
hi!大家好,我是1元钱,正躺在一个超市的银柜里.我的同伴很多,有五元钱大哥,五角钱小妹.它们有的出去,有的进来.我可喜欢听它们的故事了,经常听见有些``前辈''说它们在外面的喜怒哀乐.我好羡慕它们能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美梦成真啦!一天,我被售货员拿了出来,递给了一位白白净净的小姑娘,她把我放在了钱包里."啪'',一声响后,我眼前的光不见了,是一片漆黑.我担心起来,这个小姑娘会不会不懂事呀如果她把我放在不恰当的地方,那我不是遭殃了.我眼前又是一亮,呀!到家了,我探头探脑的打量了四周,小姑娘向我走来,取出了我,又向一储蓄罐走来,把我轻轻的塞了进去,哇!里面有我的许许多多的兄弟见姐妹,亲朋好友,我就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
在这段时光中,不段有我们的朋友走来,不段有新同胞增加.10元钱,五元钱.它们经常走进我们之中终于有一天,小姑娘把我们拿出来,明媚的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小姑娘数了数,把我们装进一个信封里,上面写着"捐助山区小朋友'',我放心了,微笑着跟小姑娘走了.
因为爱,我们这些钱,也挂上小红花.。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通用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通用3篇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及应用。
虽然人民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新知识,但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初浅的认识阶段。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大多数学生认识1元,1角,5角,这些人民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基本都能分辨。
但2角的纸币现在比较少见,所以有可能不认识。
至于1分、2分、5分这些已经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了,对于现在的学生是陌生的。
陈老师这节课设计了几个前测问题,通过前测了解到大部分的孩子对人民币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
根据这前测在第一环节中,陈老师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以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第二环节人民币的分类中,陈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学生的热情高涨,对人民币的分类更轻松,对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当然分完后,最好能立即要求学生整理好学具。
第三环节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陈老师同样运用前测题目“怎么拿出1元钱”,分析学生的不同拿法,从而明确1元=10角=2个5角。
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陈老师给学生准备了60角和60分,在3元=()角换币时,让学生动手圈一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对突破这样的难点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环节模拟购物活动中,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后的环节陈老师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买东西。
这里陈老师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解决的,我想如果变成一张练习单,让生先动手做做,再汇报是否更好一些?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已经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是一节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课。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5.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5.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和分;•辨别和说出1元及以下面额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辨别和描述的能力;•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尊重货币的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发扬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课前准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准备好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检查课件、黑板及教具。
三、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人民币图样,带领学生认识和回忆当中的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带领学生猜想,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为什么人民币有分和元之分?2. 新课讲解1.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告知学生: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1元等于100分。
由此引出分和1元以内的货币面额的概念。
2.出示人民币纸币与硬币的图片,让学生学习、分辨1元及以下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3.教师介绍各种面额人民币的特点,并带领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怎样使用人民币。
4.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或演示等形式,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3. 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1.带领学生进行错题辨析。
2.班内组织分角比赛,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们生活的范围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币或者货币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货币基本概念,简单的货币计算。
教学方法中融入了活动、问答互动、联系实际生活和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下一步,我将结合实际情况,继续探索和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内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P66、67)目标:⒈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⒉学生经历认币、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会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法学法: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和实物操作法。
准备:每人准备一l角10张、2角的纸币5张;5角的纸币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预习:观察准备的人民币,人民币上都有什么?说给爸爸妈妈听。
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过什么?用了多少钱?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活动展开,认识人民币。
⒈认识人民币(1元、1角、1分)⑴同桌活动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哪些人民币了?从你的小银行里拿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⑵全班交流a师:谁想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你是怎样辨认这些人民币的?b师: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和文字进行区别,)c师: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
⑶认识人民币的单位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学生自由活动)b交流:①按硬币、纸币分。
(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
)②按“元、角、分”分。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③按钱上的数分。
c师小结:1元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但它们的币值是一样的;1角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但它们的币值是一样的。
以一元人民币为主题的说明文
以一元人民币为主题的说明文
一元人民币:生活中的小面额,大价值
在繁杂的现代生活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中国的货币体系中,一元人民币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元人民币,作为我国货币体系中的基础面额,虽然相对于其他大面额货币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实际生活中,它的价值却不容忽视。
从购买日常用品到支付公共交通费用,一元人民币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元人民币的设计简洁大方,体现了我国货币一贯的风格。
它的图案和颜色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符合审美标准,又易于识别,为人们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而且,一元人民币的制造成本并不高,这使得它在大量发行时,能够保证货币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
然而,一元人民币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上。
它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一元人民币上的图案和
文字,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例如,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印有“行书”字样,这是对我国传统书法的传承和弘扬。
此外,一元人民币在经济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推动市场交易、促进商品流通方面,一元人民币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它使得小额交易变得更加便捷,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
总的来说,一元人民币虽然面额较小,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我国货币体系中的基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在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元人民币的价值和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1评课稿 苏教版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评课稿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一课,真的非常精彩,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感觉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了“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
综观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体现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超市的标价牌)→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拿一拿(1元钱的不同拿法)→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
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如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采用小组合作互相介绍的形式,这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经验库中的储存被充分调动。
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主体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
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
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
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课的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商场,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看物品的价格,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从而自然引出新课。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评课稿《认识人民币》一、引入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认识人民币》。
大家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学生: 是我们国家的货币。
教师: 对,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
人民币中有几种面值呢?学生: 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教师: 很好,同学们对人民币的面值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二、讲解教师: 我们先来看看人民币上面有什么图案。
学生: 有国旗、人民大会堂、天安门等。
教师: 很棒!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观察了人民币上的图案。
这些图案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我们的国家特色。
那么人民币有哪些特点呢?学生: 人民币可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既可以买东西也可以存钱。
教师: 对,人民币既是一种支付工具,也是一种储蓄手段。
同时,人民币有一些特点,比如有一定的面值和颜色,而且上面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可以防伪。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人民币的面值和颜色吧。
三、活动教师: 我们现在玩一个游戏,看谁能最快地找到指定面值和颜色的人民币。
学生: 好!教师: 我将念出一种面值和颜色的人民币,请大家迅速找到并举起来。
(教师念出1元红色人民币,学生迅速找到红色1元人民币举起。
)教师: 很好,同学们动作真快。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熟悉人民币的面值和颜色。
四、总结教师: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
拿出你们的本子,每个人都写一篇关于人民币的小记要。
可以写一下你们对人民币的认识,面值和颜色的了解,以及玩游戏的经验等等。
学生: (大家开始写小记要)教师: 时间到了,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读一下自己写的小记要?学生: (学生轮流读出自己写的小记要)教师: 很好,大家的小记要都写得非常棒,表达了你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堂反思教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这篇课文,同学们对人民币的面值和颜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我们更加熟悉了人民币的特点。
《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自评稿
《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自评稿王乐井中心小学段黎宁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上课的题目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本节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材是以几个小朋友在商场购物为情境图引入的。
主要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元角分的关系。
根据教材本身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意识,养成勤俭的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为:重点:认识单位人民币和元角分的关系难点:元角分的关系教具学具: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币样等教学用具。
教法和学法:1、教法。
这节课我利用一个故事,将内容全部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
采用“课件演示,实际操作”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搭设平台,让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加上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2、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在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同时增强学数学的兴趣,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1、看一看,拿一拿,说一说,认识人民币2、做做游戏辨别元角分的大小。
3、听听故事,数一数,猜一猜,算一算,掌握元角分的关系。
4、摆一摆,用一用,正确使用人民币。
反思:1、学生通过观察人民币、通过用手拿币、取币等活动,结合说一说,认识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通过听故事,实际数一数,猜一猜,算一算,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介绍1元人民币作文
介绍1元人民币作文English:The 1 yuan RMB,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Yuan, is the basic unit of currency in China. It is commonly used for small transactions and is found in the form of coins. The 1 yuan coin features the image of a flower, symbolizing the natural beauty of China. On the obverse side, it includes the inscript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year of issue. The use of the 1 yuan RMB extends beyond just its monetary value; it also represents the economic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China as a global superpower. Additionally, the 1 yuan RMB reflects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a, making it not just a piece of currency, but a symbol of the country's heritage and progress.中文翻译:1元人民币,也被称为中国元,是中国的基本货币单位。
它通常用于小额交易,通常以硬币的形式存在。
认识一元以内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一元以内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它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去商店里购物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
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习题,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四、说教法学法情境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五、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我分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课的开始,播放了一段小朋友去商场的画面,并提问:到商场里买东西,需要什么?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
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情境出发,唤起学生生活中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的生长点。
二、观察操作,认识人民币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展示相应面额的人民币。
随后老师指出本节课先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集体认识一些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才的认识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
小学数学《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研修课评议记录
小学数学《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研修课评议记录上午第一节课,一数教研组上了一节研修课《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下午放学后本组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议。
总结大家的发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掌握元、角、分各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是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两点,一是根据物品价格选择不同的付款方式,而是根据手中人民币的面值如何根据不同需要选购物品。
二、本节课成功的地方:1、本节课的课前组织很好,让学生唱首歌,很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了课堂气氛。
2、本节课教学设计独特、新颖、富有儿童情趣,如通过猜物品的价格,不仅自然导入新课,还了解了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为后面的教学找准切入点;通过分一分,自然过渡到对纸币、硬币的介312341角。
1、授课教师在讲解5角钱如何取的问题时,这样板书:“一张5角的”、“五张1角的”……。
大家认为,在板书时涉及到表示数量的数字时应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应该这样板书:“1张5角的”、“5张1角的”……。
我个人认为,授课教师这样板书不能说是知识点错误,但考虑到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书写习惯,应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更好一些。
关于这一点,希望读者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讨!2、有教师认为,作为公开课教学,应该把课堂教学内容缩减一些,这样教师比较容易把握,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会更流畅一些,轻松一些。
这个观点,我个人不赞同,首先每节课的容量不宜随便减少,因为一学期的时间是固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太少,必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上公开课是为了平时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不能为了上公开课而上公开课。
再说,公开课应该比平时上课准备的更充分,如果公开课的容量都不大,平时又如何上课呢。
相反,我们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适当的拓展,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发散孩子的思维!至于时间不够,应该在自身找原因,大纲规定的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应该着力提高个人驾驭课堂的能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
2.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其图案。
3.能够正确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
二、教学重点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其图案。
2.正确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1.识别相似面值的人民币。
2.加深对人民币面值的记忆和掌握。
四、教学内容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1.向学生展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纸币和1元硬币。
2.分别介绍每种面值的图案和特征,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面值。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如给出一些纸币和硬币,让学生口头报出相应面值。
2.识别相似面值的人民币1.组织学生分别比较1元硬币和5角硬币,1元纸币和5元纸币,1元纸币和10元纸币等相似面值的人民币,帮助学生分辨不同面值。
2.让学生通过观察纸币和硬币上的数字、图案等特征,帮助他们识别相似面值的人民币。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展示纸币和硬币、介绍每种面值的图案和特征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2.对比法:通过对比1元硬币和5角硬币、1元纸币和5元纸币等相似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区分不同面值。
3.互动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互动练习,让学生口头报出纸币和硬币的面值等方式加深对人民币面值的记忆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和互动练习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纸币和硬币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或者小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识别情况。
七、教学反思1.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
2.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认知难度,注意帮助学生分辨相似面值的人民币。
3.每堂课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注意纸币和硬币的面值和特征,培养他们对人民币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认识人民币+自评稿+李玲2
《认识人民币》自评稿石嘴山市星海小学评课人:李玲《认识人民币》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1、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钱,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诸如: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钱?这样的练习题,但真正拿钱购物的生活经历很少,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正确的认识人民币及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正确的拿钱、付钱和找钱。
为三年级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这节课主要教学第一个内容中的“认识一元及一元以内人民币”,体现出来以下几个特征: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事了,因为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钱。
如何上好这节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让学生真正认识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呢?在设计本节课是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1、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问题。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要让小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只有创造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
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的一开始就以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小动物们导入新课,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此外,由小动物们想要的奖励不同而引发矛盾,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得出统一的结论:发钱。
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
另外,在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生动的画面:小猪得到红包时的“得意”与小狗的“伤心”形成对比,由小猪和小狗得到人民币的张数不同而引发矛盾,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现元和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自评稿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自评稿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三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掌握元、角、分的加减法算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在创设情境上,以人民币各种面值的认识、人民币进率复习、帮小红算一算,从而引入新课《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练习,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强记忆;在练习上我加大了课堂联系密度,在最后设计了拓展练习题,使练习有梯度;最后,以课堂小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元、角、分的加减计算(注意:进行加减计算的时候先要将单位化统一。
)结束课堂。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一、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理念。
不足之处:本节课,我由于考虑到课堂教学量大的缘故,没有留给学生充足学习与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不够活跃,使课堂进入低谷。
总之,本节课刚开始学生兴趣高涨,但是由于在教学例题的时候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致使课堂失败。
小学数学:《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研修课评议记录
小学数学:《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研修课评议记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上午第一节课,一数教研组上了一节研修课《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下午放学后本组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议。
总结大家的发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掌握元、角、分各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是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两点,一是根据物品价格选择不同的付款方式,而是根据手中人民币的面值如何根据不同需要选购物品。
二、本节课成功的地方:1、本节课的课前组织很好,让学生唱首歌,很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了课堂气氛。
2、本节课教学设计独特、新颖、富有儿童情趣,如通过猜物品的价格,不仅自然导入新课,还了解了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为后面的教学找准切入点;通过分一分,自然过渡到对纸币、硬币的介绍及对货币单位元、角、分的介绍;通过用不同的付款方式买一元商品,巩固了元与角之间的进率;通过对5角钱的四种不同拿法学习,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同时渗透了5角、2角、1角之间的换算。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设计独具匠心。
3、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力很强,语言风趣,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1、本节课内容较多,缺乏和视频展示,课很难上,课堂时间不足,导入时间过长,语言不够简洁,因此,当堂没有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2、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讲解不够透彻。
课堂上,教师引导:“你们认识那些人民币呢?”生说:“1元。
”师在信封中找出一元样币:“是这张吗?”生齐答。
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缺乏思考和辨认的过程,再加上坐在后面的同学可能看不清很小的样币上的图案,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不深刻。
建议授课教师,此时最好让学生亲自从中找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辨认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案、字样、颜色多个方面介绍人民币,使全体学生对各种人民币有个系统的认识。
关于人民币的演讲稿一年级
关于人民币的演讲稿一年级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形成和发展,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人民币的一些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民币的起源和发展。
人民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货币之一,也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结算货币之一。
人民币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展现了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人民币的价值。
人民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一种货币的使用价值,更体现在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价值。
人民币上的图案和文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同时,人民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价值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再者,我们需要关注人民币的保护和利用。
作为一种国家的货币,人民币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惜自己的钱财,不随意挥霍浪费。
同时,也要提高对人民币的识别能力,防止接受假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使用人民币时,也要注意卫生和整洁,保持人民币的清洁和整齐,以展现我们对人民币的尊重和珍惜。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人民币的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也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总而言之,人民币作为我们国家的货币,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人民币,同时也要关注人民币的发展和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民币的稳定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人民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光彩夺目的风采!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反思
认识 1 元及 1 元以下人民币教课反省
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必定生活经验,于是设计发问“你
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骄傲地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
踊跃性。
可是,其实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关于“分”,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要进一步去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辨识人民币,使学生在合作沟通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初步认识 1 元之内的人民币,知道 1 元=10 角, 1 角 =10 分。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想由发散指
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可是在
教授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不时间用的太少,有点赶,成效不是很好,在
下堂课将进一步增补,稳固这一环节知识。
浸透爱惜人民币的思想时,力争自然的,防止僵直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发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
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惜人民币”。
让孩子观看了其余国家的钱币,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用到的“钱”是不同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自评稿
向阳小学刘美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及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上课的题目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本节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是以几个小朋友在商场购物为情境图引入的。
主要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元角分的关系。
根据教材本身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意识,养成勤俭的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认识单位人民币和元角分的关系
难点:元角分的关系
教具学具: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币样等教学用具。
教法和学法:
1、教法。
这节课我利用一个故事,将内容全部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
采用“课件演示,实际操作”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搭设
平台,让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加上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2、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在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同时增强学数学的兴趣,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1、看一看,拿一拿,说一说,认识人民币
2、做做游戏辨别元角分的大小。
3、听听故事,数一数,猜一猜,算一算,掌握元角分的关系。
4、摆一摆,用一用,正确使用人民币。
反思:1、学生通过观察人民币、通过用手拿币、取币等活动,结合说一说,认识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通过听故事,实际数一数,猜一猜,算一算,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了商品的价格,学会了简单的购物,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养成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