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习
学与习的差异
“学”与“习”的差异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的注解翻译:“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这是最歪曲的解释。
这句话表现出什么思想?劝学吗?要大家学习了之后再学习?而且是反复温习同一种东西?且不说这与“温故而知新”的思想境界相去甚远,表现的是“读死书、死读书”的机械活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不是培养书呆子的结果吗?!这怎么会是孔子的本意呢?又怎么会让普遍的大众体验到快乐呢?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写到:讲句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孔子如果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可见他根本不认同这种解释。
造成误解的最大原因有两个:其一,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逐渐将古人用来表达不同意象的“学”与“习”重合等同起来;其二,朱熹的解释,强调了“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误导后人以为是“重复学”就是“习”在这里的本意。
查看“习”字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小鸟反复试飞”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会有所偏向。
可以表达“演练、练习”的意思,如果强调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习、熟练”的含义。
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据当时古代的用语习惯和语境来领会他的真实用意。
从古人的用语习惯上看,多采用单字来表达意象。
“学”与“习”对于古人而言是不同的意象,考察年代与春秋时期较为接近的古代典籍,“习”作动词用时,全部与肢体活动有关,主要用来表示动作模仿,如“习礼、习战、习射、习用干戈”等等,表达“演练、演习”等含义。
再看看“学”字在古汉语的语境:学,古汉字,写成“壆、学”。
不论是“壆”还是“学”,我们从字形上看,都有一个特点是没有改变的:两手与“爻(yáo)”的组成部分。
爻与《易经》和古代占卦有关,再联系《广雅》和《说文》的解释,前者说“学,识也。
”后者说:“学,觉悟也。
”可见,古汉字“学”的含义,明显指代通过脑力活动、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或经验的行为,绝不等同于我们现代的“学习”概念!可见孔子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这句话中,要表达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行为的变化,恰恰要强调“学”与“习”的差异性!那么,从“学”到“习”的过程,隐含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思想到行为的一种归依。
学法指导十二法
学法指导十二法1、领悟式指导法ﻫ所谓领悟式指导法就是在教师提示启发下,让学生自悟学法。
此式得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启发、引导学生按教学思路去领悟、发现新得学法,特别就是通过顿悟、给学生点燃思维、灵感得火花,让她们尽可能多地发现学法、总结学法。
2、内化式指导法这里得内化式指导就是指在教师得指导下,学生把有效得学习活动转化为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就是否属于学习方法范畴尚有争议,但良好得学习习惯有助于好得学习方法得发现与积累,好得学习方法也只有形成了习惯,才易于自觉运用。
内化式学法就是有条件得,可以内化得一般有两种:一种就是学习得常规习惯,如听课记笔记做作业想定理法则得习惯;另一种就是选择运用具体方法得习惯,如联系语境(上、下文)释词、解句、理解课文得习惯,便就是一种整体阅读学习方法得具体内化。
3、迁移式指导法所谓迁移指导,就就是通过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得能力。
这种模式得关键在于教师“举一”要选准,不管就是讲解例题,还就是讲解文章段落,选得“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与学生要反得“三”有相通性。
否则就收不到迁移指导得理想效果,影响学生使用科学方法得积极性与效果。
一些有经验得教师在讲授类似得两篇文章、类似得几个段落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4、点拨式指导法ﻫ所谓点拨式指导,就就是教师以强烈得学法指导意识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味得方法点拨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式得关键就是设计、选择点拨点,点在学法指导得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另外还要选择点拨得最佳时机,点在新旧知识衔接时,点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如一位教师教《一定要争气》一文时,让学生解释“基础”一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指建筑物得根基。
"教师这时便从学法指导入手点拨学生:“以前我们讲解词方法得时候其中有一条叫随文法,大家想想,用随文法‘基础'一词在这里指(原来文化得)底子。
”这样就起到了很好得如何解?点拨作用。
5、反馈式指导法有些学法,学生容易遗忘,这就要靠教师反复指导,反复训练,多次重复,达到熟悉掌握,进而熟练运用。
学与习释义
学与习释义学“学”和“教”在古代本是一字,以后逐步分而为二。
《说文》释义,“学,觉悟也”。
“觉悟”用现在的白话解释即是“明白”。
明者,有光,与暗相对。
白者清白干净,与黑相对、与染污相对。
就是要我们的心安在阳光之下,亮亮堂堂,清清楚楚,无所隐瞒无所保留地为善,致力于断恶、改过、长善。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正在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个事情他应该是善的,也知道我们是什么发心来做这件事情----发心一定要是善的,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影响和结果也必须是善的,甚至我们要知道几千年的影响----不仅是眼前的影响、现世的影响,更是要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
所以觉悟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修练过程。
有为过程就是学的过程。
《大学》上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自古及今圣贤哲人们追求的一种觉悟的状态,觉悟的过程。
彻底的、最完善的觉悟就是从自觉到觉他、从自明到服务社会、引导大众,最后安住于至善无善状态----完全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作为,去掉了任何的做作和先天意识的思维。
要完成“学”的目标,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学习或者修为的次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次第也是《礼记·学记》上强调的“孙”,即循序渐进。
《论语》多处讲到好学。
《学而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里孔夫子讲到,所谓的好学,就是物质的欲望比较低,吃住的好不好,甚至于吃不饱肚子、住不安稳都无所谓,真正好学的君子所关注的、讲究的或致力于的是把事情做好,出言谨慎,多做少说,不要言过其实,亲近有德有道的贤者来匡正自己,努力使自己从内心、从灵魂的深处保持一种正直、积极向善的状态。
《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学习方法谈)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这里孔子讲的是“学”与“问”的结合。孔子提出,“欲学”必须“切问”。他自己在一生中都是坚持“每事问”,“不耻下问”的,因而他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学问”,就是通过又学又问才能获得的。当然好学是前提,只有好学、好思才能有问,否则无“欲问”,更谈不上“下问”;“问”是学与思的继续和深入,只有问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够“知新”。在学习中,不但要有刻苦钻研、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要有诚实谦逊、虚心求教的态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不懂装懂、自恃高明,要勤学好问。“切问”和求教,一方面是向学校的老师“问”和“求”。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是近在身有某些强于自己的地方,只要不耻,也尽可以去问,须知“好问不必脸红,无知才应羞愧”。
“多学”“常习”“好思”“切问”“勤记”这样日久天长学习收获就可观了。
以上的几种学习方法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只要综合运用,学习就达到了“妙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里孔子讲的是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囫囵吞枣,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当然也学不到什么真东西;而只思考不学习,则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不论钻研任何问题,都要认认真真地读书,扎扎实实地“学”,又要随时动脑筋去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做到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不能象蜻蜓点水一掠而过,那样是学不到什么知识的,“思”既是学的必然阶段,也是“切问”与记忆的基础,没有“思”,学则不可能深入,“温故”也就成了简单的机械重复,那么就无所谓理解和掌握知识,更无所谓“知新”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学习”和“记忆”的结合。学习中应善于记,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忆,只有记忆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此记忆是学习的必要环节。记可以用脑直接记,但一般的常人,不会过目不忘,需要“不厌”地学与习之后才能“识”。为了“温习”的必要,学习中应多注意用笔记。俗话讲“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实践证明作好学习笔记是提高学习效果和分析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应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记笔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自己的书本上作边批眉批,也可以摘录内容提要及知识要点,可以写成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等形式。总之做到本子随身带,手头勤又快,疑难重点处,随时记下来。
学而习之,不亦智乎
学而习之,不亦智乎学习学习,这“学习”二字是什么意思?——学,即获取新知,扩宽视野,认识过往所不认识;习,即重温旧知,加深记忆,使所认识之过往所不认识更加熟悉。
(开篇分析透彻,观点新颖!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那么又为什么要将这二字放在一处?可有必要?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授人以德诲人以知,关系着一个乃至一群祖国幼子的未来。
温习旧知而能学得新知的人便可成为旁人的老师,足显学与习的相辅相成,也更足显学而习之的重要。
学而习之的人也更受上天眷顾。
一个懂得学而习之人,总能将所学到的东西放到心里,会对所学的东西有更深刻的认识。
好比学唱一首歌,初唱时只能唱出大体的旋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温习,对于歌词里每一个词的音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唱出的音也更加准确。
用“学而习之”的态度对待一件事,一种技能,也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技艺精湛,比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和能将油从铜钱中心滴入油罐而不占铜钱的卖油翁。
而不知学而习之的话会怎么样呢?试想一下,一个人学完新知识后不去复习,知识只在脑海中匆匆溜了一遍,便是当时记忆深,那几日后呢?几月后呢?大部分人都不敢保证自己记得,那么学了同未学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学们考试之后成绩下来,看到卷子,对着某些错误长吁短叹,捶胸顿足,连连道着:“老师刚才说上课讲过,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因而学而习之是不可避免的,且也有它的标准,那就是——为己所用,自成天然。
便是说,习要习到一个知识能够为己所用,且熟练成自然,就好像每日吃饭睡觉那般,是天生就会的。
要做到这般“学而习之”有什么诀窍吗?首先要巧学。
即巧妙地将重点关键难点在心中理出,融会贯通。
其次,要成习。
即把心中记下的东西成习惯地反复温习,练习,尽最大可能养成把所学应用入生活的习惯,日复一日不间断。
好的方向和对的坚持从来缺一不可。
做到这样“学而习之”,便“可以为师矣”,便使自己得到了升华。
由此看来确为一件好事,不是吗?故学而习之,不亦智乎?坚持温习旧的东西,确是一种智慧了。
学习改变命运
学与问相结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 要虚心向老师、同学、现场的师傅请教,切不可羞于问人或懒于请教,这 样只会贻误自己。学与习相结合。“学而时习之”,是指复习、总结、理解对 于学习的重要性。每一次复习会加深一次印象,每一次运用会有新的理解。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局部学习一反复训练一自如运用 三个阶段,所谓“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我的职业兴趣是:
。
我的职业兴趣的主要表现是:
①
。
②
。
③
。
(2)请小组内的同学看看你写的是不是职业兴趣,你是否具有这样的表
现。
(3)请小组内的同学在卡片上给你写下如何培养职业兴趣的具体建议。
同学们对培养职业兴趣的建议是:
①
。
②
。
③
。
4
(4)每组推荐 1~2 个写得最好的卡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在班级内展 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所进入 的行业领域从事的工作、种类以及工作获得成就等方面的追求。法国科学 家巴斯德说过:“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 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他还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 要素。立志是人类活动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一旅程的尽头 就有成功在等待,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 职业理想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二是对职 业追求的推动作用,三是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由此可见,相对于职业 兴趣,职业理想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更加持久而强烈,它鼓舞着人们克服困 难,坚忍不拔地追求人生的目标。 案例链接 1907 年端午节那天,按照中国古老的民俗,很多地方都要举行赛龙舟的 活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南京江 边观看赛龙舟的人越来越多,结果竟把秦淮 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死伤多人,成为当时 震惊中外的一大悲惨事件。正值少年时期的 茅以升,见到这个情景无限感慨地说:“我 长大后能为人们建造结实的大桥该有多好 啊!”从此以后,他就处处留心桥、观察桥。 15 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唐山路矿学
从《论语》中新解“学”与“习”
从《论语》中新解“学”与“习”摘要:“学习”二字是现今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但文章通过品读儒家《论语》,认为此二字有着各自深刻的含义,是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因此,文章将从《论语》的内容出发分别对“学”与“习”进行一番思考,最终阐发“知行合一”的观念。
关键词:学;习;知行合一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37-02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就要学到老。
在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确实在获得知识方面是永无止尽的,人们更多的去接受已有的知识,但自身的反思和个人的创造却时常被忽略。
当代的教育一直在唠叨着“学习”,然而到底何谓“学”又何谓“习”似乎就不是那么明晰了。
笔者以为,“学”与“习”是不可混同的,中国大圣人孔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论语》中可见端倪。
一、何谓“学”首先,探讨一下何谓“学”。
韩愈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那么学者就是受道受业;学,则应该是接受别人或外界给予的知识。
这就类似于现今老师在课堂上写黑板,学生在下边奋笔疾书一般。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老夫子也是个凡人,要获得知识也要有师然后也要从之,其标准当然首选“善者”获得“善言”和“善行”,因为只有择善从之才能为获得高尚的道德,培养优秀的品格打好基础。
因此,我们今天在小学或者中学里学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其中不仅应该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应该获得良好的道德知识,即“学”做人的知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就是孔子治学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不是先天的赋有知识,而是要靠后天的获取才能得到。
在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敏”。
也就是说只有勤奋努力地去涉猎知识之林,才能捕获生动之物。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可能进行知识的获取。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学比 习较 观
孔子
荀子
朱熹
陶行 知
孔子的学习观:
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定义。
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
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长期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知与行的关 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
实际上,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而且
中国古代更强调“习”,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 类文化科学知识尚不发达,人们的学习活动主要 表现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将知行关系的立足点放 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务实精神。
潘自由《学习论》: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
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
《大学学习学》,王文博主编:人类的学习是学习
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客体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意识、行为发生 效应的过程。
《学习学概论》,王泽普主编:学习就是人们在生
活、实践、做人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并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知行统 一”的活动。
韩世忠: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
意识、行为产生效应的过程。
叶瑞祥:学习活动应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
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就是个体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经验的活动。
钟祖荣:学习是个人和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获得一切必要的
新经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付预期的变化,使个人与社会迈向更完 美的生存目标的活动。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 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前言:
在中国古时候,一开始学与习是分开的。
“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是各种直接
和间接经验的获得;
“习”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所
释“学而时习之”的修己意蕴——从“学”与“习”的字源学出发
释“学而时习之”的修己意蕴———从“学”与“习”的字源学出发陈 兵(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现代关于“学”“习”的诠译,把孔子的学问视作服务于实践的理论、知识,而非活生生的生命智慧,实则其思想是对三代文化诚敬存养践形之后的心得体会。
从字源学出发,“学”“习”隐蔽的生存事实是:“学”是教和学的合一,不仅涵盖学、觉、效等现实性层面,还具有教学相长、一以贯之等具体特征;通过分析先民“习卜”和许慎“鸟数飞”的生存论意义,“习”蕴含习养、习与性成、修身等义,体现着修身养性和积习成俗的功能。
具体观之,孔子学以修己,因礼乐之道自成生活习俗,在全幅生命活动中贯彻始终,从而垂教后世。
关键词:“学而时习之”;生命体证;字源学;礼乐生活;修己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9)12-0085-07 《论语·学而》首章是古代圣贤下学上达,与天地交感合德,充实而有光辉的生命写照。
它形象地指明了一条由博学笃行开辟广阔生活天地,从而修己自乐的生命之道。
这个生命之道简约实惠,为常人所轻易学习和体悟,乃是一种大同于天下,内外如一又即地超拔的具象生活境界。
王船山认为,“学而时习之”章讲明了圣人与天地同载同覆的上下贯通之道,并非名实不副的异端之学的权宜之辞。
[1]因而要对此有贴切之阐释,须从“学”与“习”的字源学的生存论还原入手,以达到对孔子学术指归的生动把握。
综观今人所做译释,超脱孔门师徒具体的为学体悟,于理论思辨方面多有发挥,虽颇能启人思考,然细加体悟,总觉有所欠缺。
笔者反复吟咏,借此抒发己意,以就教于方家。
一、“学”“习”诠译方法反思现代诸多《论语》的诠译版本,对“学”与“习”的意义及关系做了大量的解说。
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如黎红雷先生认为,“学”“习”指学习和实践国家管理的君子学,《论语》即教育和培养国家管理者的学问。
①[2]这个论断表明了孔学精英主义的文化立场。
学习与习得的区别综述
“学习”和“习得”的区别一、克拉申根据“习得--学习差异”这一假设, 成人是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逐步习得第二语言能力的。
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这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习得语言, 而只在自然交际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第二语言。
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设定的教学计划和教材, 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 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 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习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 而学习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克拉申认为, 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地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 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习的结果, 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检作用, 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
根据“监检假设”假设,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同的。
语言习得引导我们讲第二语言, 并直接关系到我们说话的流利程度;而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
换句话说, 当我们开口说话时, 话语由习得系统产生, 经学习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被说出口。
二、曾淑萍《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特征与作用》对于克拉申所提出的习得与学得理论来说, 习得以强调外在因素为主, 而学得以强调内在因素为主。
克拉申的完全习得强调通过接触模仿, 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二语, 积累经验, 再将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由特殊到一般, 其思维特征是归纳。
而克拉申不支持的学得, 是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事物, 是依靠已知去认识未知, 是由一般到特殊, 其思维特征是演绎。
三、孙德坤《关于学习与习得的区别》在这两个概念最初提出的时候,“习得”是用于指示第一语言能力的获得,而“学习”所针对的则是第二语言能力获得。
而在后来,“习得”也用于说明第二语言的学习。
两个概念的侧重点发生了转移,习得是一个过程,而学习则是一种行为。
学习与实习协议书6篇
学习与实习协议书6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学习与实习协议书协议书编号:【协议书编号】甲方(实习单位):【单位名称】地址:【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乙方(实习生):【姓名】学号:【学号】学院:【学院名称】专业:【专业名称】为了促进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特订立本协议。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和互利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实习基本情况1. 乙方将在甲方单位进行为期【实习期限】的实习,实习时间为【实习时间】,实习地点为【实习地点】。
2. 乙方将按照甲方的要求,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3. 甲方将为乙方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必要的技术支持,指导乙方进行实习工作。
第二条实习内容1. 乙方将根据甲方的安排,参与全面实习,包括但不限于【实习内容】。
2. 乙方在实习期间应当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甲方单位的机密信息。
第三条实习报酬与费用1. 在实习期间,甲方将支付乙方【实习报酬】,以补偿乙方的实习劳动。
2. 乙方在实习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如交通、食宿等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第四条实习期间1. 乙方应当按照实习安排准时到岗,完成实习任务,不得擅自请假或早退。
2. 乙方在实习期间如需调动或离开甲方单位,应提前告知甲方负责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第五条实习结束1. 实习期满后,甲方将对乙方的实习表现进行评定,并出具实习证书。
2. 乙方在实习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甲方单位交代工作,归还甲方单位的财物。
第六条违约责任1. 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致使甲方遭受损失的,乙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若甲方未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致使乙方遭受损失的,甲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七条争议解决本协议所引发的任何争议均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调解。
第八条协议生效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实习结束之日终止。
学习与温习的辩论赛作文
学习与温习的辩论赛作文
学嘛,不就是为了多懂点事,多长点见识吗?当然,书本上的知识得学,但光学会还不够,得记住才行。
学完了,隔三差五地得翻出来看看,这就是温习了。
你说,为啥得温习呢?人嘛,忘性大,尤其是咱们这种忙碌的现代人。
学的东西多了,不常看看,很快就忘了。
温习就像是给记忆加把锁,确保咱学过的东西不会丢失。
学习嘛,有时候就像种庄稼。
你撒下种子,得浇水、施肥,然后等它慢慢长大。
温习就是那浇水、施肥的过程。
你隔三差五地去看看,给它浇点水、施点肥,庄稼才能长得好。
其实,学习跟吃饭有点像。
你吃了一顿饭,感觉饱了,但过几个小时就饿了。
为啥?因为消化了呗。
学习也是这样,学完了,得消化,得吸收,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温习就是那个帮助你消化的过程。
所以说啊,学习得靠温习,温习是学习的保障。
学完了,别忘了回头看看,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论语》中的“学习”观
最后,《论语》中的“德”还包括了感恩和包容等品质。在孔子的思想中, “德”是一种感恩的心态,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的一种感激和敬畏之情的表 达。“德”也是一种包容的精神,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和 谐共处的境界。这种感恩和包容的精神,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孔子提倡德治。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主 张以道德教化为基础,推行德治。他认为,政治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人们达到道 德上的完美,而这种引导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和刑罚,而应该依靠道德教育和道德 感化。这种德治思想,强调了社会治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 德习惯和道德行为。这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引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是 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其中,“仁学”是《论语》的核心 思想之一,对中国的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 演示将围绕《论语》的“仁学”研究展开,探究“仁学”的思想内涵、发展演变、 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以及总结等内容。
此外,孔子还强Βιβλιοθήκη 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 的老师。”)的观点,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吸取他人 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他也强调了“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 的人请教为耻”)的精神,认为只有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四、总结
《论语》中的“学习”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 性、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过程。在今天的社会中,这些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我们应该以《论语》为鉴,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实现自我价值 和社会责任。
学习与实习协议书8篇
学习与实习协议书8篇篇1甲方(学校/教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乙方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实习提升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学习与实习协议:一、协议目的1. 甲方为乙方提供实习机会,乙方在实习期间接受甲方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实习期间,乙方应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尊重甲方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二、实习内容与安排1. 实习内容:乙方将在甲方的___________部门/岗位进行实习,具体职责和任务根据甲方的工作需求和乙方的专业背景共同确定。
2. 实习期限:自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3. 实习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双方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对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三、双方权益与义务1. 甲方的权益与义务:(1)为乙方提供实习所需的场所、设备和资源。
(2)为乙方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负责实习期间的指导。
(3)对乙方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估,并出具实习证明。
(4)尊重乙方的劳动成果,保护乙方的合法权益。
2. 乙方的权益与义务:(1)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管理和工作安排。
(2)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实习任务,积极参与甲方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3)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不泄露实习期间获得的任何机密信息。
(4)实习结束后,按照甲方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在学中觉悟,在习中进步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在学中觉悟,在习中进步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说文解字·习部》:“习,数飞也。
从羽从白,会意。
”“習”(习),古人造字的本义:幼鸟长出白色的羽毛,在鸟巢上振翅习飞。
“飛”(飞)的动作是频繁的,要不停地拍打翅膀,反复实践,最后才能起飞。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认知为“学”,称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习”。
整体把握漫画及文字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根据下列材料,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鲁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与习两个环节:学就是通过读书、听讲、观摩、思考等掌握知识,习就是温习,复习和实践。
请你结合《论语》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儒学大师孔子提出的“好学”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主立意,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说文解字》对“学、习”两个词语的解释是:“学,觉悟也;习,数飞也。
”由此可知,“学”是对知识理解与获取,“习”则是反复的实践与行动。
那么,孔子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获取知识后不断践行,才能感受到快乐”。
但是有些同学却只愿埋头学习,不愿躬身实践,其结果只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围绕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交流,引导大家践行正确的学习之道。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作文。
试论语文教学的“学”与“习”
试论语文教学的“学”与“习”[摘要]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语文教学落入了很深的旋涡,它费时多,成效少。
如何费时少、成效高,就成了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大课题。
学习,既要学,又要习,就是要让学生产生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并能自觉地温习掌握。
要使学生乐学勤练,语文教学应寓认知于趣味之中。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生乐学吸收和积累积淀语感语言能力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语文教学落入了很深的旋涡,它费时多,成效少。
如何费时少、成效高,就成了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大课题。
很多老师都努力曾探索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途径,我体会到应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知识,积淀语感,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点,也是一个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学习,既要学,又要习,就是要让学生产生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并能自觉地温习掌握。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深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
”这段话深刻阐明了“自得”之意。
宋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也说过类似的话:“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
自得之,则居之安矣。
”他从学生求知心理这一角度,阐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横溢,成为永久不衰的学习动力。
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
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用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
倘若教师将自己领悟的这种飘忽、朦胧美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未必就能明白、掌握;倘若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又一再地温习,他们就必有所得。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也渐趋自信。
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
老师有必要因势利导,小心诱掖,培养其自求自得的能力。
明确了学生的学应重在自求自得的道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并能灵活应用。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其为人处事之道笔者略知一二,其它闻知甚少。
今年初,笔者有幸在学校开展儒家校园文化建设中,承担了学校读经教学,借机系统研读了《论语》及有关孔子的书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论语》的博大精深,孔子的圣贤智慧。
孔子一生倡导善“礼"的德化社会与崇“仁”的德化人生;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公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阐明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他提出了诸多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学”(博学多问)“思”(学思结合)“习”(学习结合)“行”(学行结合)等学习方法给我留下诸多启示,笔者论述如下:一、“学":博学多问“学"是一种认知过程。
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博学。
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显然,孔子认为博学应包括多问、多闻、多见、多识。
我们可以知道,这“四多”就是孔子认为博学的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自己的感觉或前人的经验中去获得知识,才能达到博学的地步.笔者统计过《论语》一书中提及“闻”字共有59处,论及“见”字共有67处,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个重视多闻、多见的人。
他说的“博学于文”的“文”,在当时主要是指古代历史文献,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按现在的理解“文”就包括文学、历史、礼仪、音乐理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孔子认为这些知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有区别,又有联系,倘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势必孤陋寡闻,难成学业与大事。
在书法中,才、气、学、习分别是什么?才情与学习哪个更重要?
在书法中,才、气、学、习分别是什么?才情与学习哪个更重要?原创千年兰亭 2019-08-22 09:55:19传为王羲之老师卫夫人所作的《笔阵图》中有这样的文字:…致使成功不就,虚废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
王羲之在《书论》中强调: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通灵感物""通人志士"皆意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者必须为人通达,富于灵性,对外物有敏锐的感受和把握,否则就会学无所成;与在书法之道上缺乏灵性和才情的人谈书法则无异于对牛弹琴。
两人在文中刻意强调学书者须具备才情。
还可以举出很多"才情"的同、近义语词,当然,若从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它们的义项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都具备相近的义项:才情。
如天赋、天分、天才、天性、才气、才质、气质、气韵、品格、格调、禀赋、禀性等。
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常常有这样的说法,说某人有天分,有气质,有灵性,或说禀赋好,气韵高,皆指人的内在品质而言,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即来自于上一辈遗传的所谓"天才"。
在古人书论中,有关才情的重要性的文字还可以举出好多。
拈出数条陈述如下:•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岂可学以相若耶?…故草书不可学而致。
(赵壹《非草书》)•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
(虞世南《笔论》)•能速不速,所谓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孙过庭《书谐》)•其道有贵而称圣,其迹有秘而莫传。
理不可尽之于词,妙不可穷之于笔,非夫通玄达微,何可至于此乎?(张怀瓘《书议》)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载《艺概·书概》)上引诸条,皆极力推崇先天因素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性。
唯唐人李嗣真似有意反其道而述之云:嗟尔后生,既乏经国之才,又无干城之略,度几勉夫斯道。
(李嗣真《书后品))没有先天禀赋的庸才俗人,就在书法之道上鼓努为力吧!持李式观念的人毕竟绝少,更多的理论家把视野首先定格在先天气质、禀性上,其强调重视程度甚至到了影响择友、收徒的地步——所谓"若非通人志士,不可与谈斯道"!其实也绝非书论家重视创作者和学习者的个人才性,文论、画论等同样给予才情、才气以足够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与习
昨晚看到教育频道一档关于孩子上兴趣班的谈话节目,专家这样说到:“上兴趣班,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而家长的主要任务是习,要让孩子所学的在生活中找到舞台,这样孩子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才能长期的坚持。
比如孩子学钢琴,本来就很苦,家长可以在孩子练琴的时候邀约几个好朋友来家里玩,大人们在旁边点评上几句。
哇!你家孩子练琴怎么这样认真,弹得也非常好听。
”听了这一席话我一头雾水。
学习不就是学新知、习旧知吗?家长的任务是“习”,怎么是好象是帮孩子把学到的东西展示、实践呢?于是查阅了“学与习”意义的相关资料,对“学习”两个字有了新的认识。
《说文》释义:“学,觉悟也”,也就是明白的意思。
其实就是要找我们的立命安身之处,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由正确的知见而确立人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
学还有“受教、效法”“学问、学识”“切磋、讨论”“知识、技能”等含义。
就是说:“学”是一种受教,一种效法,而学到的是“学问”、增长的是“学识”,也有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需要“讨论”“切磋”。
而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好象更多是注重了后者,忽略了前者。
习,《说文》“习,数飞也。
”即鸟不断的飞翔,一方面指雏鸟要不断的练习,一方面又指飞翔时翅膀要不断的扇动和调整。
“习”,还有“习气习惯”“熟练”“经常、常常”之意、进而引申为实践、作为等。
我以为习就是指的温习,原来还引申为实践、作为,终于明白了专家说的家长任务是习。
“学”是为了“觉悟”,可以理解为从“理”上搞明白,那么“习”就是要将学到的“理”加强反复,并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实践和应用,即从“学”到“习”,是一个从“理”到“事”的过程。